2014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试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3 — 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化学2014.1说明: 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请将全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每题只有 1 个选项切合题意。

1.以下设施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是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碘是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之一B.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肉类富含蛋白质,属于碱性食品D.食用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有利于身体健康3.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醋酸铅等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B.油脂只好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响C.甲醛能发生氧化反响、复原反响和聚合反响D.氨基酸能与盐酸、氢氧化钠分别发生反响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稀硫酸不拥有氧化性B . NH 4Cl 中只含有离子键C.可用丁达尔效应划分溶液和胶体D.金属阳离子被复原时必定获得金属单质5.以下化学用语或名称表述不正确的是...A .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B. HCl 的电子式:CH3— CH— CH 3C.CH的名称: 2-甲基丙烷318D.含有 10 此中子的氧原子可表示为:8O6.以下对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硝酸B.在一般状况下,合金的硬度大于它的成分金属C.常用电解法冶炼钠、镁、铝等开朗金属D.将钢闸门与电源正极相连,可防备其在海水中被腐化7.以下鉴识实验中,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A.用水鉴识乙醇和苯B.用碳酸氢钠溶液鉴识乙酸和乙醇C.用新制的氢氧化铜鉴识葡萄糖和蔗糖D.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鉴识甲苯和己烯8.以下事实与碳、硅的非金属性强弱没关..的是A . CH4的热稳固性强于 SiH 4B . H2CO3的酸性强于 H2SiO3C. CO2能溶于水生成碳酸,而SiO 2却不溶于水D.碳、硅同主族,原子半径碳小于硅9.用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1 mol OH -中含有 9N A个电子B . 28 g 的 CO 气体中含有 N A个氧原子C. 1 L 1 mol/L 的 AlCl3溶液中含有 N A个 Al 3+D .常温常压下 11.2 L 的甲烷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10.表示以下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A .铁溶于稀盐酸: 2Fe+6H += 2Fe3++3H 2↑B .氯化铝溶液中加过度氨水:Al 3++ +3NH 3·H2O= Al(OH) 3↓ +3NH4C.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足量氢氧化钠并加热:NH 4-△H2O+NH 3↑++OHD .氯气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Cl 2+H 2O+--2H +Cl+ClO11.在 pH = 1 且含有大批 Fe2+和 NH 4+的溶液中,能大批存在的阴离子是2--C. OH --A .SO4B.NO3D. HCO312.必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响2SO2(g)+O 2(g)2SO3 (g)达到均衡。

北京市2014年二模--有机题-汇编

北京市2014年二模--有机题-汇编

北京市2014年二模 有机题 汇编 (海淀 朝阳 东城 西城 丰台 )海淀区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试题(海淀)理综化学新人教版25.(16分)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E 的结构简式为:,合成E和高分子树脂N 的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①C O R H3DMFCHR CCl OH 2,(ii) H +CHR COOH OH②C OR H + R`CH 2CO CH C C H + H 2OOR`(注:R 和 R`表示烃基或氢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高分子树脂N① A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② 由A 可制得F ,F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F→G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③ G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异构体X 的结构简式为:CH CH CH 2CHO,下列有关X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b .能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c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1 mol X 消耗2 mol NaOHd .加热条件下,与NaOH 醇溶液反应,只生成一种有机物 ④ 写出M→N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⑤ 已知碳碳双键能被O 2氧化,则上述流程中“F→G”和 “H→M”两步 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合成有机物E① 写出C→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室由C 合成E 的过程中,可使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油水分离器可以随时将水分离除去。

请你运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使用油水分离器可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原因_________。

2014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化学试题25. (16分)高分子化合物PPTA 树脂、PF 树脂、脲醛树脂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I. R —NH 2+ R —NHCOCH 3 + CH 3COOH (R 为烃基)(乙酸酐) (尿素)氮原子上的氢原子可以像苯酚上的氢原子那样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并缩聚成高分子。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加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化学二模试卷加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二模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4.5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选择题1-5页,非选择题6-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和答题纸的相应区域内,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及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K 39 Fe 56 Cr 52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氮化硅陶瓷玻璃不锈钢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10.利用下列装置分别完成相关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实验1中,CO的转化率为80%C.650℃时,化学平衡常数K=8/3D.实验1再加入1.0 mol H2O,重新达到平衡时,n (CO2)为1.6 mol已知:iii请回答:(1)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

(2)D的结构简式是。

(3)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

(4)F能发生银镜反应,F的结构简式是。

(5)下列有关G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G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b.G能发生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c.1 mol G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6)由H生成铃兰醛的化学方程式是。

(7)F向G转化的过程中,常伴有分子式为C17H22O的副产物K产生。

K的结构简式是。

(8)以有机物A、苯酚、甲醛及必要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某高分子树脂,其结构为,合成路线是。

海水是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

Ⅰ.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氯、溴、碘等卤族元素。

(1)Cl2的电子式是。

(2)已知:X2 (g)+H22表示Cl2、Br2和I2右图表示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

①ΔH表示X2与H2反应的焓变,ΔH0。

(填“>”、“<”或“=”)②曲线a表示的是(填“Cl2”、“Br2”或“I2”)与H2反应时K与t的关系。

Ⅱ.海水淡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淡化前需对海水进行预处理。

(1)通常用明矾[K2SO4·Al2(SO4)3·24H2O]作混凝剂,降低浊度。

2014年高考北京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4年高考北京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试卷总评】本试卷(2014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严格贯彻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以终身有用的化学知识为基础,提出有价值的学科问题,再现学生的学习经历和过程,试题从三维目标出发,全面考查学生在情景中深化和应用知识的策略;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贴近学生实际,采用学生熟悉的素材、背景和语言,使学生用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重视教材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引导教学观念的转变,教材的开发力度很大,如:6、7、8、10、11、26、27等试题的素材均来自于教材,向广大师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平时教什么、学什么就考什么,使教师教的放心,学生学得安心,引导教师帮助学生会读书,逐步建立自主学习的方式。

总之,今年的北京理综化学试题既体现了基础性、科学性、实用性,又体现了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体现了化学的实用性和发展性。

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 B.HNO3 C.NaOH D.HCl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答案】D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 NH4++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C.用CuCl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CuCl2 Cu2++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答案】C【解析】A、0.1mol/L氨水的pH为11,说明氨水为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故电离方程式应用可,同时生成NaOH,正确;C、逆号连接,正确;B、Na性质非常活泼,可与水反应放出H2CuCl2溶液导电是由于CuCl2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Cu2+和Cl-,电离本身不需要通电,故电离方程式错误;D、Al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学科网酸钠同时放出氢气,正确。

北京市各区2014年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题选择题

北京市各区2014年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题选择题
-
H3O +SO 3


2-
C.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中:Fe(OH)3+3H+=Fe3++3H2O D.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 3 =Ag +NO↑+H2O 9.下列有关化学概念或原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为电池,输出电能 B.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C.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D.任何可逆反应,其平衡常数越大,反应速率、反应物的转化率就越大 10.已知 X、Y、Z、W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B.若 HmXOn 为强酸,则 X 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 均为正整数) C.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碱 D.若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则 Z 与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 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H 不同 C.一定条件下,0.5 mol N2 和 1.5 mol H2 置于某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 气,放热 19.3 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 2NH3(g) H =-38.6 kJ/mol D.一定条件下 4 HCl(g)+O2(g)=2Cl2(g)+2H2O(g) ,当 1 mol O2 反应放出 115.6 kJ 热量,键能如右表所示,则断裂 1 mol H-O 键与断裂 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差为 31.9 kJ 1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A 实 验 操 作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 NaCl 溶液和 CuSO4 溶液 实验现象 均有固体析出 结 论 X Z Y W

高考化学复习西城区化学二模.docx

高考化学复习西城区化学二模.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高三二模试卷理综化学能力测试2014.5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选择题1-5页,非选择题6-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和答题纸的相应区域内,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及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K 39 Fe 56 Cr 52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6.下列制品与材料类别不对应...的是A B C D氮化硅陶瓷玻璃不锈钢玻璃钢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作抗氧化剂B.油脂既能为人体提供热量,又能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C.棉花、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蛋白质遇饱和硫酸铵溶液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被氧化B.将地下钢管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用来保护钢管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氢氧化钠,可以用铁做阴极D.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9.已知:Li与Mg、Be与Al的性质相似。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LiOH是强碱B.Be与冷水剧烈反应C.Li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D.Be(OH)2能与NaOH溶液反应10.利用下列装置分别完成相关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制备并收集氨气验证铁的吸氧腐蚀C D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证明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11.有25℃时0.1 mol/L的①氯化铵、②氯化钠、③醋酸钠三种溶液。

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①与②比较:c(Na+)>c(NH4+)B.①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l-)>c(NH4+)>c(H+)>c(OH-)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c(Cl-)=c(Na+)+c(NH4+)+c(NH3·H2O)D.向③中滴加适量醋酸溶液,使溶液pH=7,则:c(CH3COO-)>c(Na+)1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有如下数据:实验温度/℃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CO H2O CO2H2CO21 650 2.0 1.0 0 0 0.82 800 2.0 2.0 0 0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实验1中,CO的转化率为80%C.650℃时,化学平衡常数K=8/3D.实验1再加入1.0 mol H2O,重新达到平衡时,n (CO2)为1.6 mol铃兰醛具有甜润的百合香味,常用作肥皂、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香料。

2014北京市西城区高考理综二模试题(附答案)

2014北京市西城区高考理综二模试题(附答案)

2014北京市西城区高考理综二模试题(附答案)北京市西城区2014 年高三5 月二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2014.5 选择题(共20 题每小题6 分共1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温度会影响磷脂和膜蛋白分子运动B. 膜蛋白是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C. 有载体蛋白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即为主动运输D. T 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与细胞膜上特异的蛋白分子有关2.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度B. 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并不适合该酶的长期保存C .酶在一定pH范围内才起作用且受pH 变化的影响D. —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的化学反应3. B 基因在人肝脏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含100 2个氨基酸的B-100 蛋白,而在小肠细胞中的表达产物是由前48 个氨基酸构成的B-48 蛋白。

研究发现,小肠细胞中B 基因转录出的mRN靠近中间位置某一CAA密码子上的C被编辑成了U。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 小肠细胞中编辑后的mRN第49位密码子是终止密码UAAB.B-100 蛋白前48 个氨基酸序列与B-48 蛋白相同C.B-100 蛋白和B-48 蛋白的空间结构不同D.肝脏和小肠细胞中的B基因结构有差异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地区种植的杨树林构成了一个种群B. 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不发生显著变化C.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抗外力干扰的能力越强D.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取洋葱的外表皮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需用碘液染色B. 用黑藻叶片观察细胞质流动时,以叶绿体的运动为参照C. 以樱桃为原料酿制酒和醋时,应先供氧进行果醋的发酵D. 在外植体脱分化时,应通入足量的CO以满足光合需要29. (16 分)为探究大气CO浓度上升及紫外线(UV辐射强度增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人员人工模拟一定量的UV辐射和加倍的CO浓度处理番茄幼苗,直至果实成熟,测定了番茄株高及光合作用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见下表。

14届高三第2次联考化学(附答案)

14届高三第2次联考化学(附答案)

“十二校”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2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共15页,共36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下列微粒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H+、I-、Na+ B. Al3+、Na+、AlO2-、SO42-C.K+、NH4+、H+、CO32—D.Cu2+、SO42—、Al3+、Cl—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乙烯和乙醇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乙酸乙酯和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9. 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 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B.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和甲苯C. 实验室用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制备Cl2D. 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10.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6N AB. 标准状况下,11.2L Br2中含Br—Br键数为0.5N AC. 1 mol 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3 N A个电子D. 1 L 0.1 mol ·L-1NaHCO3溶液中含有0.1N A 个HCO3 —11. 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12.A.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Na+)= 2c(CO32-)+ 2c(HCO3-)+2c(H2CO3)B.pH=2的醋酸中:c(H+)=0.02mol•L-1C.0.1 mol•L-1氯化铵溶液中:c(H+)> c(OH-)> c(Cl-)> c(NH4+)D.pH=12的NaOH溶液与等体积0.01 mol·L-1氯化铵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 = c(NH4)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反应23592U+1n→ZAX+9438Sr +12n是核聚变反应,反应过程中会释放能量B.天然放射现象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C.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