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考行测考场言语理解题如何“取舍”

合集下载

最新-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型分析 精品

最新-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型分析 精品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型分析2019年国考刚刚落下帷幕,总结今年的考题,发现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不管是题量设置上,还是题型的配置上,都基本上延续了近五年来国考的的命题思路与模式。

总题量仍为40题;题型设置上主要涵盖了逻辑填空、语句表达、阅读理解三大题型。

第一,逻辑填空,在题量上仍占50的比重,为20道题。

考查重点依然为常见实词和成语的应用,其中20道题中15道题涉及到成语。

因此,对常见成语的理解和掌握对提高逻辑填空成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第二,语句表达,通过语句衔接题和语句排序题的形式考查,总题量为4道,语句衔接题和语句排序题各2道,语句衔接题强调对横线前后逻辑关系的考察,向来是考试难点,而语句排序题,题量上由2019年的3道将为2道,难度上较去年也有所下降,能较为容易地通过选项设置进行排除。

第三,片段阅读,体现了全面考察能力的方向,许多小题型再现江湖。

今年片段阅读中的主打题型依然是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和细节判断题,但是主旨概括题的比重有所下降,2019年为7道题,今年将为5道题,意图推断题依然保持7道题的势头,细节判断题保持2-3题的趋势。

剩下的题目,均为一些多年未考的小众题型,如词语理解题1道、态度观点题1道,而且难度不大,这一点与2019年有所不同,这也提醒广大考生,在重点复习主流题型之外,一些小众的题型也应该尽量掌握,而且得分较为容易。

第四,总体上,文字量再次加大,许多考生结束后,有言语题怎么也做不完的感觉。

文字量大,且位置是位于整个试卷的第二部分,一方面压迫考生必须加快做题速度,另一方面,致使很多考生产生焦躁、厌烦情绪,这对考生正常发挥产生极大影响。

因此,平时要特别重视速度训练,速度就是王道,速度是永恒的标准。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型分析。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文科备考指导──言语理解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文科备考指导──言语理解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文科备考指导──言语理解离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对于复习备考的考生来说,最近一段时间一定要端正心态,认真总结错题,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之后的训练中也要学会总结自己的错题,以明白自己现阶段薄弱的板块,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当然,在我们的言语理解中也有一类题考查我们的细心程度,就是细节判断题,可以说这类题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是必考题型。

这种题实际上就是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真程度。

一般这种类型的题目喜欢在选项上给考生:“挖坑”,常见的选项设错有: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正话反说、混淆范围、强加因果、绝对表述等等。

在选项中,很多都是几种错误同时出现,考生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以为一个题目只会设置一种陷阱。

要想找准这些陷阱那就得准确定位原文,读懂原文的意思,用选项来和原文一一比对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比如:1、一般之所以说甜味饮料、碳酸饮料不好,是因为这类饮料中含有很多会让人长胖的糖分。

这类甜饮料一般只是含糖量高,脂肪含量并不高。

而由植脂末加糖和香精配出来的所谓的奶茶,其中的植脂末中的氢化植物油大多含有反式脂肪酸。

也就是说,加植脂末的奶茶既含糖,又含饱和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热量更高,也更容易让人发胖。

这种奶茶比较符合垃圾食品的定义,即不含有对人体有益,促进活力的营养成分,长期食用还会使人发胖。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平常的碳酸饮料中一般不含反式脂肪酸B. 香精中的氢化植物油大多含反式脂肪酸C. 加植脂末的奶茶热量很高不宜长期食用D. 一般的甜味饮料、碳酸饮料比奶茶健康解析:答案为C选项A,快速定位原文:“这类甜饮料一般只是含糖量高,脂肪含量并不高”,由此可知A在题干中并未说到,所以属于“无中生有”。

排除. 选项B定位原文第三排“植脂末中的氢化植物油”可知B属于“偷换概念”。

排除. 选项C定位到原文最后一句。

由此可知该选项说法正确. 选项D,题干并未对饮料和奶茶的健康性作比较,所以D属于“无中生有”。

201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猜答案诀窍

201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猜答案诀窍

201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猜答案诀窍注重材料中的一些特殊符号,诸如冒号、分号、破折号、双引号等等,不管是在逻辑填空还是在片段阅读当中,这些符号都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协助,有可能协助我们找寻空的呼应点或者是明确句子之间的关系,从这些符号入手,大大的减少了阅读题目以及思考的额时间,能够让我们更加快速的选出答案。

例1:现实中很多父母:一方面赞同对孩子实行吃苦教育;另一方面趁寒暑假期间送孩子出国旅游或给孩子报名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孩子根本没有机会参加这些吃苦、挫折教育。

A.本末倒置B.表里不一答案:B。

解析:文段空后有冒号,代表空后是对空的解释,那么空后表述内容总结,即是思维与想法不一致,即表里不一,故选B。

诀窍二:注重文段特殊语句注重文段中的首尾句、对策句、评论句、抒情句,这些句子往往包含了作者对于某件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者对于某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所以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直接注重这些句子能够让我们节省解题时间,同时也比漫无目的的去猜答案要有更高的准确率。

例2:社会重视老年工作,注重的重点在协助老年人解决他们做不了的各种事情上,这自然是对的,但同时还需要注重老年人自己还能做什么。

发现、发觉老年人自己还能做什么,加以支持,提供条件和方便,实行组织引导,这不但能够增加老年人对社会、家庭的贡献,减轻他人的负担,更有利于老年人身心愉快、健康长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组织引导老年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够协助其树立生活信心。

B.注重老年人更理应组织引导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

C.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能够减轻社会家庭负担,利于长寿。

D.老年工作的重点是协助老年人解决他们做不了的事情。

答案:B。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注重老年人应注重老年人还能做什么,之后从注重老年人能做什么的意义以及好处方面实行论述,从而证明文段首句观点,整体为总分文段,故选B。

诀窍三:注重特殊词汇注重文段中的特殊词汇,诸如关联词、指代词等,关联词能够协助我们在逻辑填空当中找寻呼应点,同时在片段阅读中能够协助我们明确句间关系,而指代词无论在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当中,我们都应该去注重指代内容,以此确定指代主体,快速解题。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四大原则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四大原则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四大原则一、不耗时原则对于分秒必争的行测考试来说,不耗时原则至关重要,考生在笔试时千万不要在一道题上耗费过多时间,遇到不会的就要立即放弃。

但这里讲的不耗时原则主要指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

近两年来,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题目选材越来越趋向于丰富化、专业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人文、生活等各个方面,题目长度也有变长的趋势,如果考生不集中精神快速阅读,很容易浪费时间。

所以,考生在答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时一定要快速击破,学会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解题,争取在阅读题目上不花费太多时间。

二、不抛弃原则不抛弃原则主要针对的是数量关系模块。

就整套行测试卷来说,五大模块中最让人畏惧的估计就是数量关系了。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发现,很多考生在平时复习的时候根本不复习数量模块,觉得数量太难了,短时间内复习很难提分,笔试的时候还不如全部猜答案,说不定猜的比自己算的准确率还高。

在此,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国考笔试一分之差考试排名就会相差甚远。

所以,任何一个模块考生都不要轻言放弃。

退一步讲,正是因为它是弱项,才有更高的提分空间,就比如言语理解模块共40道题,平时练习能答对35题以上,提升的空间也就只有5道题,而数量关系模块共15道题,可能平时就只能猜对3题,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以后,结果能做对7、8道题,甚至10道题,提升的空间还是大大的。

所以,考生要正视数量关系这块“硬骨头”,不抛弃,不放弃。

三、不纠结原则不纠结原则主要针对的是常识模块与逻辑判断模块。

很多考生在做题时会在两个选项之间徘徊,觉得这个也对,那个也对。

这种时候该怎么办呢?考生要做的就是快速下结论,不纠结。

首先常识模块比较庞杂,复习投入与收获也往往不成正比,建议考生用碎片时间实行一些积累就能够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常识的考点绝大部分都是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很多答案你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再多思考也是无用的,所以在做常识的时候一定不要犹豫纠结,果断下笔吧。

2019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如何结合上下文选出最优答案

2019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如何结合上下文选出最优答案

2019国考言语理解备考:如何结合上下文选出最优答案词句理解是个选考题型,它要求我们能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的指定词语或语句的准确含义。

近八年中,这种题出现了三次,17年、12年、10年分别考了一题,大家可别瞧不上这一题啊,进面试、上岸可能就差这么零点几分。

那怎么做这种题呢?做这种题时,大家首先要排除字面含义的选项,因为这往往是命题人挖的坑,大家要做到的是结合文段语境进行分析。

大部分情况下,这分是好拿的。

题目难度较低时,大家只要回到文段,定位原文,词语或语句的含义就是前后文互为解释的语句内容。

词句的前后文被称为“小语境”,小语境中会有明显的标志词帮我们理解指定词句,比如:标点符号、关联词、关键引导词等。

但是命题人有时可能心情欠佳,把题目难度提高了,也就是说文段中没有明显的标志,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去分析“大语境”了,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上下文理解。

小伙伴们在结合上下文的时候啊,需要根据语义内容和行文脉络法来做题。

比如说,行文脉络法里面讲到了五种结构,不管是哪种结构,它都是由总句和分句构成的。

词语出现在分句当中时,要根据总句的内容来理解词语;当词语出现在总句当中的时候,要根据分句的内容来理解词语。

我们还是拿真题来说话,请大家往下看!例1.当炫耀式旅游成了目的,扎堆往知名景点挤,也就在意料之中。

其实旅游作为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可以有多样化的功能。

如果是为了教育,可以带孩子去看名山大川、古城遗迹,帮助他们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果是为了休闲放松,可以去海边、深山,或者就近选择市郊的农家小院,能短暂逃避尘世喧嚣就好。

理性面对旅游目的,寻找合适的度假所在,才是健康的旅游观念,才能更好地享受旅游的快乐。

旅游观念转型升级,旅游市场分化,人满为患的现象才可能消失,旅行中的快乐亦会更加醇厚。

根据这段文字,旅游观念的“转型升级”指的是()A.实现多样化的功能B.理性面对旅游目的C.赋予旅游实际意义D.享受旅行中的快乐怎么解这道题呢?第一步,我们要回到文段,定位原文,在文中找到“转型升级”,它在文段最后一句。

2019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技巧:你需要收放自如

2019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技巧:你需要收放自如

2019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技巧:你需要收放自如很多考生做行测言语题很认真,甚至也会抠字眼,认为选项的用词与题干不一致就是错的,但是言语理解与表达这类题型有一个特点,不像数学那么严谨,总会出现一些有争议的题目,对于这些题目我们如果想要在考场上得分需要注意些什么呢?需要注意收放自如。

对于大多数题目比较严谨,可以做题时细致一些,但是有一些题目,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如果没有绝对正确选项时,那就需要我们稍微不要过于“较真”,不要那么严谨,选择一个相对来说合适的选项即可。

【例题1】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

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下面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C.沙尘含有碱性,能够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是一道细节判断题,答案为B,因为题干说是是他是“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而B是“起到了作用”。

但是如果你仔细去看会发现C,题干中没有提到,A的前半句题干也没有提到。

这个时候,究竟选哪个?仔细研究会发现,B是肯定错误的,A 和C是题干中没有说,那是有可能是正确的,所以相比较而言,错误的应该是B。

【例题2】大数据给人类呈现的是一幅既美好又可怕的未来图景:美好之处在于,它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视野和更新的发现,进而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可怕之处在于,它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风险和更大的挑战,除了数据本身的安全之外,它更多地关乎人们的隐私。

与此同时,在研究和制定大数据发展的政策中,需要打破思想上的束缚,做到与时俱进,与网俱进;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集中统一指挥与协调机制;需要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需要主动平衡全球治理的责权利。

2019国考行测言语理解题考场答题技巧

2019国考行测言语理解题考场答题技巧

2019国考行测言语理解题考场答题技巧国考复习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很多同学感到迷茫,为大家提供2019国考行测言语理解题考场答题技巧,希望能为迷茫的你指点迷津!2019国考行测言语理解题考场答题技巧就过去两年的题目经验来看,言语理解部分主要还是由四个方面组成: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文章阅读。

到了冲刺阶段,每一个部分的复习都有了各自和以前不同的侧重点,这个需要大家摆正心态,懂得取舍,才能获得最应该得到的最高分数。

首先,逻辑填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就是语境的分析和词汇的分析,也就是阅读能力和词汇积累的多少。

而通过之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转向阶段的练习,大家对于逻辑填空部分的解题思路都有了一定的掌握和熟悉,也有了自己固定的分析方法,能够排除掉较明显的错误选项,目前一直不能得到迅速的提升,更多的问题就在于对选项的区分不够细致,不能够将干扰性选项排除掉,针对这个问题,其实需要同学们回过头整理一下之前两个阶段所做的题目,你会发现其实题目中出现的选项有很多是相似的或者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可以积累更多的高频词,对于国考爱考的词汇类型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将他们整理分类,找到其中的联系和区别,结合之前学过的语素联想法,会对词语的辨析能力有一个很好的提升,这样的话,就不用再担心遇到不熟悉的词语了。

其次,片段阅读部分,这是最不能丢分的部分了。

其中最关键的题型就是主旨观点题,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大家的阅读敏感和重点分析的能力。

从这两年的趋势看,隐性主旨的题目考查量在增加,所以需要大家加强对行文脉络这一块的理解和总结。

然后是一些小题型,如标题添加、承接叙述、细节判断、词句理解等,这些题目由于考的题量较少,牢记各种题型的解题要点和注意事项,然后结合行文脉络的分析,就可以了。

再次,是语句表达部分,这一块主要考查语句排序和语句衔接,相对而言题量也不多。

语句排序部分的题型特点很明显,需要大家在分析句子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了选项带给我们的提示作用,这样才能高效、准确。

2019国考行测入门储备之言语理解篇

2019国考行测入门储备之言语理解篇

2019国考行测入门储备之言语理解篇众所周知,行测文科的题量在国考试题中占据的比重较大,而言语理解又占据了行测文科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学好言语必须要做好准备,而这个“器”指的就是一种思维和两个积累。

专家在此进行解析。

当大家开始言语题目备考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种题型。

很多同学认为逻辑填空并不难,就是选词而已,然后真的去做了往往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正确并不理想甚至较低。

究其原因,很大可能是同学们并没有树立起语境思维。

语境包含的范围很广,而所谓语境思维,指的是充分联系、挖掘上下文找到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

大家在做逻辑填空的时候,万万不可只纠结于各选项的搭配问题,一定要放眼看到整个的语境。

我们以下题为例:民间文化同以官方为代表的正统文化和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精英文化并非______的。

举例来说,它像无垠无际的沃土,______着正统文化和精英文化.而衰落了的正统文化和精英文化又如枯枝败叶一样,流落于民间,丰厚了它的土层。

A.相依相伴培育B.全然隔绝滋养C.此消彼长维系D.泾渭分明培养答案:B中公解析:此题如果只看各选项词语的词义和搭配用法,难以抉择。

而准确、巧妙地把握语境,便可迎刃而解。

判断第一空时可结合后面的例子,从下文例子来看,民间文化和正统文化、精英文化是有联系的,第一空前有否定词,因此排除A。

第二空前有一个比喻,因此我们应结合喻体的特点来选,肥沃的土地的功能是可以提供很多营养,因此最恰当的是滋养。

光有语境思维还不够,还需要做好词语的积累。

国考词语测查重点主要是实词、成语两个方面,所以同学们务必做好这两个方面的积累。

在积累时注意不要满足于仅仅记住词语的意思,一定是要做好近义实词、尤其是成语的辨析对我们来说才是最有帮助的。

以大家很熟悉的南辕北辙和背道而驰来举例,两者都是指方向不同,区别是什么呢?区别就是南辕北辙是同一主体的行动与目的相反,背道而驰则多是两个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国考行测考场言语理解题如何“取舍”
一年一度的国考即将临近,各位准备参加国考的同学们也进入了国考备考的冲刺阶段,但
是还是有很多同学感到迷茫,总觉得对于冲刺阶段的复习找不到方向,今天
专家就
这一部分给大家做一个要点的梳理。

就过去两年的题目经验来看,言语理解部分主要还是由四个方面组成:
、片段阅读、语句表达、文章阅读。

到了冲刺阶段,每一个部分的复习都有了各自和以前
不同的侧重点,这个需要大家摆正心态,懂得取舍,才能获得最应该得到的最高分数。

首先,逻辑填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就是语境的分析和词汇的分析,也就是阅读能力和词汇积累的多少。

而通过之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转向阶段的练习,大家对于逻辑填空部分的解题思路都有了一定的掌握和熟悉,也有了自己固定的分析方法,能够排除掉较明显的错误选项,目前一直不能得到迅速的提升,更多的问题就在于对选项的区分不够细致,不能够将干扰性选项排除掉,针对这个问题,其实需要同学们回过头整理一下之前两个阶段所做的题目,你会发现其实题目中出现的选项有很多是相似的或者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可以积累更多的高频词,对于国考爱考的词汇类型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将他们整理分类,找到其中的联系和区别,结合之前学过的语素联想法,会对词语的辨析能力有
一个很好的提升,这样的话,就不用再担心遇到不熟悉的词语了。

其次,片段阅读部分,这是最不能丢分的部分了。

其中最关键的题型就是主旨观点题,这
种题型主要考查大家的阅读敏感和重点分析的能力。

从这两年的趋势看,隐性主旨的题目
考查量在增加,所以需要大家加强对行文脉络这一块的理解和总结。

然后是一些小题型,
如标题添加、承接叙述、细节判断、词句理解等,这些题目由于考的题量较少,牢记各种题型的解题要点和注意事项,然后结合行文脉络的分析,就可以了。

再次,是语句表达部分,这一块主要考查语句排序和语句衔接,相对而言题量也不多。


句排序部分的题型特点很明显,需要大家在分析句子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了选项带给我们的提示作用,这样才能高效、准确。

语句衔接这类题型考查整个文段句间关系的分量要更重一些,但是也不能以偏带全,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也不能忽视了行文脉络。

最后是文章阅读部分,这部分的题干材料较长,题目也涵盖了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
表达的所有题型。

在做题的时候,需要从题目入手,准确定位材料位置,从题干材料中找
到每一道题的依据,仔细分析即可。

文章阅读更多的考查大家对于材料的细致阅读,一定
不能粗心大意,而且需要大家明确各种题型的做题顺序,要先做细节型、词语填空类题目,最后做主旨类、标题类题目,这样才能更好地节省时间。

这些内容呢,就是帮助大家对于最后的复习有一个大概的把握,能更好地抓住复习重点,提高做题的效率,最后,中公教育预祝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国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