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静电的应用及危害

静电的应用
原理:静电平衡
静电屏蔽实验
静电屏蔽:导体的外壳对它的内部起到“保护”作用,使它的内部不受外部电场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静电屏蔽。
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
特征一: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的场强处处为零,即E内=E外-E感=0
静电平衡状态:静电平衡状态:导体中(包括表面)没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状态。
静电的应用
静电植绒:
静电植绒是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 , 使绒毛带上负电荷 , 把需要植绒的物体放在零电位或接地条件下 , 绒毛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 , 呈垂直状加速飞升到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 , 由于被植物体涂有胶粘剂 , 绒毛就被垂直粘在被植物体上 , 因此静电植绒是利用电荷的自然特性产生的一种生产新工艺 。
静电的应用和危害
你知道的静电现象
静电的应用
静电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它既可以为人类所利用,也可以给人类造成麻烦,甚至危害。静电可以被人们利用,如利用静电在物体上喷涂液体或固体涂料,另 外,静电屏蔽、静电植绒、静电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都用到了静电现象。
静电喷涂:在喷枪与工件之间形成一个高压电晕放电电场,当粉末粒子由喷枪口喷出经过放电区时,便补集了大量的电子,成为带负电的微粒,在静电吸引的作用下,被吸附到带正电荷的工件上去。当粉末附着到一定厚度时,则会发生“同性相斥”的作用,不能再吸附粉末,从而使各部分的粉层厚度均匀,然后经加温烘烤固化后粉层流平成为均匀的膜层。
静电屏蔽的应用
电学仪器和电子设备外面的金属罩,通讯电缆外面所包的一层铅皮,可以防止外电场的干扰;
静电屏蔽的应用
电力工人高压带电作业,全身穿戴金属丝网制成的衣、帽、手套、鞋,可以对人体起到静电屏蔽作业,使人安全作业。
防静电指数

防静电指数一、什么是静电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电荷,但没有流动的电流。
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致它们之间产生静电。
静电可以引起许多问题,如电击、设备损坏和火灾等。
二、静电的危害静电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体健康问题静电会引起人体不适或损伤。
当人体带有静电时,触摸金属物体或其他人时可能会发生电击。
虽然电击通常是无害的,但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如心脏病患者或孕妇,电击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2. 设备损坏静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静电会在电路中引起电压过高,导致设备的故障或损坏。
特别是对于一些对静电敏感的设备,如计算机芯片、半导体器件等,静电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3. 火灾隐患静电的积聚可能引发火灾。
在一些易燃环境中,如化学厂、油库等,静电可能会点燃可燃物质,导致火灾事故。
因此,控制静电的积聚对于防止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三、防静电的方法为了减少静电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静电的方法。
1. 使用防静电材料防静电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静电的产生。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导电特性,可以将静电从物体上导走。
在一些对静电敏感的场所,如实验室、生产线等,使用防静电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2. 接地接地是一种常见的防静电方法。
通过将物体与地面连接,可以将静电导入地面,从而减少静电的积聚。
在一些需要防静电的设备上,如计算机主机、电视等,接地是必不可少的。
3. 避免摩擦静电的产生与物体的摩擦密切相关。
通过减少物体之间的摩擦,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例如,在穿着防静电服时,避免与地面或其他物体摩擦,可以有效地降低静电的积聚。
4. 控制湿度湿度对静电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在干燥的环境中,静电更容易产生。
因此,控制环境的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在一些对静电敏感的场所,如实验室、博物馆等,通常会控制湿度以防止静电的产生。
四、防静电的评估指标:防静电指数为了衡量防静电的效果,人们提出了一个评估指标,即防静电指数。
静电安全

3.2.4.1雷电危害 雷和电是同时产生的吗?它们传播 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3.2.4.2防雷措施 ⑴防雷装置 ⑵防雷措施 ⑶个人防雷击知识
思考题:1、静电是如何产生的?有 什么特征?2静电有什么危害?如何 预防? 小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静 电的特征及危害,掌握静电防护的 内容
导入:上节课我们说了触电防护技术,大家 还记得工频的安全电压是多少伏吗?什么是 安全接地?这节课我们讲静电安全。在干燥 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 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 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 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 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 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 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 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 的静电。
静电的好处 静电复印 1.照明和聚焦成像 当一张要复印的图像放在复印机的 稿台上时,在机内灯光照射下形成 反射光,通过内反射镜和透镜组成 的光学系统,聚焦成像。
2.静电显影 像正好落在光导硒鼓上,光导硒鼓是一个圆鼓 形结构的筒,表面覆有硒光导体薄膜。光导体对光 很敏感,没有光线时具有高电阻率,一遇光照,电 阻率就急剧下降;在充电机的作用下,电阻率就急 剧下降。光导体表面,在充电极的作用下,带有均 匀的静电荷。当由图像的反射光形成的光像落在光 导体表面上时,由于反射光有强有弱(因为原稿的图 像有深有浅),使光导体的电阻率相应发生变化。光 导体表面的静电电荷也随光线强弱程度而消失或部 分消失,在光导体膜层上形成一个相应的静电图像, 也称静电潜像。人们看不到它,好像潜藏在膜层内。
全钢防静电地板
3.2.4防雷电 2009-8-29安徽省安庆太湖县徐桥镇遭遇 强雷电袭击,造成6人死亡的惨剧。从现 场勘察情况来看,事故发生地看鱼棚处 于鱼塘边沿,是一个孤立木板房,鱼塘 四周平坦,看鱼棚相对较突出,面积较 小,高度约两米,极易遭受雷击。而且 当天事故发生前已降雨,水汽条件充沛, 在此点上形成了一雷击通道,击中该鱼 棚,从而击中棚内避雨的七人。
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静电对人体的危害
静电对人体可能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包括:
1.引起皮肤病:静电在衣物、皮肤之间产生,并可能附着尘埃、微小物
质等。
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起皮肤病,如电视机等荧光屏上有大量的静电荷,能吸附灰尘,灰尘中的细菌侵入、刺激皮肤,可能会导致红斑、痤疮、色素沉淀等皮肤病。
2.影响机体生理平衡:静电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影响中
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导致血液酸碱度和机体氧特性的改变,使人出现疲惫、头痛、烦躁、失眠等症状。
静电产生的磁场作用还可能会引起心率异常和心脏早搏,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3.影响日常生活: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例如,静电可能会使人在接触金属时遭受电击,导致坠落、摔倒等事故。
此外,在某些特殊环境中,如手术室等需要高度清洁的环境中,静电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手术过程,因为手术室内的空气中的灰尘等微小物质会被静电吸附,从而影响手术的精度和效果。
因此,为了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穿棉质、丝质等不易产生静电的衣物,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使用防静电产品如防静电手环、防静电手套等,保持皮肤湿润等。
同时,在某些特殊环境中,如手术室等需要高度清洁的环境中,也需要注意静电的存在和影响。
安全培训静电的危害与预防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防静电服装与手套
防静电服装
• 材质:选择抗静电材质的服装 • 款式:选择合适的款式,方便穿着 • 尺寸:选择合适的尺寸,保证穿着舒适
防静电手套
• 材质:选择抗静电材质的手套 • 款式:选择合适的手套款式,方便操作 • 尺寸:选择合适的手套尺寸,保证操作舒适
防静电垫与消除器
防静电垫
• 材质:选择抗静电材质的垫 • 尺寸:选择合适的尺寸,方便使用 • 性能:具有抗静电、耐磨、防潮等性能
03
静电的预防措施与方法
采用防静电材料与技术
防静电材料
• 抗静电塑料:具有抗静电性能的塑料材料 • 抗静电橡胶:具有抗静电性能的橡胶材料 • 抗静电涂料:具有抗静电性能的涂料
防静电技术
• 静电接地:将静电引入大地,防止静电积累 • 静电屏蔽:用导电材料屏蔽静电,防止静电干扰 • 静电消除:采用静电消除器消除静电,降低静电危害
静电对 人体健康的影响
静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电击:静电放电对人体产生电击,可能导致伤害 • 过敏:静电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 • 疲劳:静电影响人体生物电,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等
静电对健康的影响
• 短期影响:静电导致人体短期的不适 • 长期隐患:静电影响人体健康,存在长期隐患 • 生活质量下降:静电影响人体健康,降低生活质量
静电对易燃易爆物品的威胁
静电对易燃易爆物品的威胁
• 引爆:静电放电引发易燃易爆物品爆炸 • 燃烧:静电导致易燃易爆物品燃烧 • 泄漏:静电可能导致易燃易爆物品泄漏,污染环境
静电对易燃易爆炸或燃烧,导致生产损失 • 安全事故:静电引发易燃易爆物品事故,威胁人身安全 • 环境污染:易燃易爆物品泄漏,污染环境
静电的产生、危害和利用

静电的产生、危害和利用静电是人们很熟悉的一种现象,但是许多人对静电的印象、知识停留在脱化纤衣服时会产生电火花这样的概念上,实际上静电不仅仅是这样,它有许多的应用,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造成重大的危害。
本文将简要介绍静电的产生、危害和人们对它的利用。
标签:静电危害防护应用技术日常生活中,静电随处可见,门把手、梳头、脱衣服都能够听到静电啪啪的响声,如果在黑暗的环境中,还能够看到火花,这就是人们对静电的一般印象。
但是静电不仅仅是这么简单的现象,它利用的好是人类的好帮手,利用不当就是疯狂的野兽。
一、静电的产生静电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有以下几种:1.摩擦起电。
具体表现为脱化纤类的衣服时,黑暗中可以观察到电火花。
其原理是两种不同物质紧密接触且有相对运动的时候,会产生电荷的转移,从而使它们各自表面出现异种电荷。
2.静电感应。
由于电场的存在,导体内部产生了电荷的定向运动,导致导体表面的电荷积聚。
3.电离起电。
当物体处于强电场中的时候,分子和原子可能发生电离,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正负离子做定向运动积聚,形成静电。
静电是很奇妙的,普通人可能意识不到,人们身上带的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万伏。
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电压呢?电容、电压和电量有这样的关系。
而电容与极间距离d有关。
当物体紧密接触时,如间距为2.5×10-8厘米,此时接触电位差很小,当两极距离增大到0.1厘米时,距离增大为原来的40万倍,电容缩小为原来的40万分之一,这样即使原来的电位差只有0.01伏,此时也有4000伏了[1]。
因此数万伏的静电电压是不足为奇的。
电压虽高,电流极小,总能量很小,不会致命,但是有研究表明电压过高也会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静电的危害静电的危害主要来源于带电体的相互作用。
如飞机在高空中与空气、水汽、灰尘不断摩擦,使飞机的机体带电,如果不能及时的清除,会对飞机上的无线电系统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的干扰。
印刷场中,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印刷时造成极大的不便。
静电基础知识(2)

静电基础知识部门内部培训教材一、静电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静电:静电(Electrostatic)就是物体表面过剩和不足的静止电荷.静电是一种电能,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静电是通过电子和离子的转移而形成的。
2、静电放电(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带有不同静电电势的物体, 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感应引起物体间的静电电荷转移。
其放电有两种形式:接触放电,电场击穿放电。
3、关于静电放电名词:1)静电敏感度(ESDS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ity)2)静电敏感器件(ESSD Electrostatic Sensitive Devices)3)EPA:ESD Protect Area(ESD防护区域)4)ECA:ESD Control Area(ESD控制区域)4、接地(Grounding):电气连接到能提供或接受大量电荷物体上(如大地、船舰或运载工具外壳).5、静电存在方式:静电依附于物体(气、液、固体)而存在。
如果物体带有过剩的电荷则成为带电体。
物体间的电荷转移过程就是起电过程。
6、静电产生方式:静电产生的方式很多,接触、摩擦、冲流、冷冻、电解、压电、温差等都可以产生静电。
但基本过程可归纳为:接触--》电荷转移 --》偶电层的形成 --》电荷分离7、静电产生大小关系:静电的产生及其大小与环境湿度和空气中的离子浓度有密切的关系。
在高湿度环境中由于物体表面吸附有一定数量杂质离子的水分子,形成弱导电的湿气薄层,提高了绝缘体的表面电导率,可将静电荷散逸到整个材料的表面,从而使静电势降低。
所以,在相对湿度高的场合,如海洋性气候地区(如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或潮湿的梅雨季节,静电势较低。
在相对湿度低的场合,如大陆性气候地区(如我国的北方地区)或干燥的冬季,静电势就高。
与普通场所相比,在空气纯净的场所(如超净车间)内,因空气中的离子浓度低,所以静电更加容易产生、8、静电放电的三种方式:1)带电人体的放电方式(HBM) 由于人体会与各种物体间发生接触和磨擦,又与元器件接触,所以人体易带静电,也容易对元器件造成静电损伤。
静电防护(方法)

电子行业中的静电危害及防护一.何谓静电1 静电就是静止的电荷。
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都会产生静电。
2 静电的产生途径主要有摩擦、接触和分离、感应。
3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较明显的静电有:闪电;冬天在地垫上行走及接触把手时的触电感;在冬天穿衣时所产生的噼啪声。
这些对我们人体没有影响,但它对电子元件及电子线路板有很大的冲击。
二.静电防护(1)静电的存在的危害:1 静电吸附(微尘污染):静电吸附力与静电量成正比。
2 静电放电(ESD):静电放电的电流与静电量成正比,静电放电的电流所导致的破坏性能量,除会损害产品外,亦可能会产生射频干扰、影响电脑操控程序的生产运作。
3 静电在电子工业中的危害举例:A 晶片制造:----静电吸附微尘粒子,污染晶片----由静电放电产生的射频,干扰生产,令机件无故停顿B 集成电路:----静电放电击穿氧化层,造成短路----静电放电的放电电流把金属层的线路部份熔化,造成开路----静电放电所产生的高温,改变半导体的属性,造成不正常的运作。
----静电放电造成一些微损害,当成品在正常工作时,微损害会扩大,造成最终产品的故障。
C 集成电路在电路板上的装配:在插件时、焊接后、或维修时,都可能产生静电放电效应,破坏板上元件D 液晶片的制造:----静电吸附微尘于玻璃上,造成污染----静电残留在两片玻璃之间,若放电时,影响液晶片的显示总之静电危害主要有两种现象:1完全失去功能:器件不能操作,这种情况占受静电破坏原件的10%。
2 间歇性失去功能:器件可以操作但性能不稳定,维修次数因而增加,这种情况占受静电破坏原件的90%。
(2)缺乏静电防护,可能造成:增加成本、减低质量、引致客户不满而影响公司信誉(3)静电防护静电防护要领:1 在静电安全区域使用或安装静电排除装置2 用静电屏蔽容器运送及存放静电敏感元件或LCD3 定期检测所安装的静电防护系统是否操作正常4 确保供应商明白及遵从以上三大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胶带传送与输运时,运行中的三角皮带、输送胶 带与金属皮带轮摩擦,产生大量静电,静电电位有时 高达万伏,产生火花放电,引起事故。
人的原因造成的事故
在生产中操作人员在活动时,穿的衣服、鞋及携 带的工具与其他物体摩擦时,就有可能产生静电,比 如穿塑料底鞋的人在木板或塑料地板上行走时,人体 静电可达数千伏以上,当携带静电荷的人走进金属管 道或其他金属物品时,人的手指或脚会放出电火花 。
不同的物体达到静电饱和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是不的,一般 不超过十几秒或几十秒,物体达到静电饱和状态所需的时间与物 体的运动速度有关,速度加快,时间缩短。故生产中控制物料速
度。
二、影响静电产生和聚散的因素
3. 空气的湿度
吸湿性越大的物体(特别是绝缘体),收湿度的影响很大,当空 气的相对湿度在50%-70%以上时,物体表面会形成一层水膜,使 表面电阻率降低,加速静电的泄露。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 40%,则静电不易逸散,可能形成高电压。
2. 不同形态的静电
(2)液体静电:
在生产中,液体的管道输送、过滤、搅拌、喷雾、 喷射、飞溅、冲刷、灌注等过程中,都能产生静电。 尤其是电阻率高的有机液体,最容易产生静电。
液体的带电现象,也可以用双电层理论来解释。 有机液体在管道内流动时,与管壁摩擦、冲击,因而 管壁界面上是一层正电荷,液体界面上极薄的一层内 是负电荷,与其相邻的较厚的一层内又是正电荷。正 电荷随着液体的流动形成流动电流。如果把金属管道 接地,则不会产生静电。
4. 杂质
一般情况下,物体含有杂质,会增加静电的产生,如液体含有高 分子材料的杂质时,会增加液体静电的产生。但有些杂质能减少 物体的静电,这些杂质有较好的导电性或较强的吸湿性,可加快 静电的泄露。抗静电剂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第二节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一、静电的特性
1. 电量小,但是静电电压高。如橡胶带与滚筒的摩擦。 2. 虽然静电压很高,因其电量很小,故能量很小。静电能量越大, 发生火花放电时表现的危险性也越大。 3. 导体表面曲率越大,电荷密度越大。发生电晕放电。 4. 静电感应可能产生意外的火花。 5. 绝缘体电阻率很大,所以静电泄露很慢,这样使带电体保留危 险性状态的时间也长,危险性相应增加。
易燃液体与管道摩擦和注入容器时冲击、飞溅产 生的静电,均可导致静电火花起火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用对地绝缘的金属取样器,在贮有易燃液体的贮 罐等容器内取样的时候,由于取样器与液体的摩擦而 产生静电,有时会对容器壁放电产生火花而发生火灾 或爆炸事故。
过滤时过滤物质与过滤器发生摩擦,会产生大量静 电而出现放电火花,易导致事故发生。
第一节 静电的产生
静电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和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带电现 象;静电并不是静止的电,是宏观上暂时停留在某处 的电;静电电量虽然不大,但是电压很高,容易发生 火花放电,从而引起火灾、爆炸。为防止静电危害, 必须懂静电产生的原理和静电危害,掌握防止静电危 害的基本措施。
第一节 静电的产生
静电产生的原理:
第二节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
二、静电的危害
在生产中,静电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引起 火灾爆炸、静电电击和妨碍生产。 1. 静电放电电火花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固液气)
用槽车运苯、汽油、丙酮、等有机溶剂的时候, 由于行驶中的震动,溶剂与槽车罐壁发生强烈的摩擦, 会产生大量的静电,另外,橡胶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 的静电,均可造成槽车静电起火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1. 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
2.
物质有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的,而原
子由原子核和外面若干电子组成的。物质在一般情况
下,不呈现电性。
3.
不同物质对其周围电子束缚能力是不同的,两
种物质紧密接触时,电子从束缚小的一方转移偏向于
束缚大的一方,这时,在接触的界面两侧会出现数量
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这两层电荷叫双电层, 它们之间的电位差叫接触电位差。当这两种物质分离
时,由于存在电位差,电子就不能完全复原,从而产 生了电荷的滞留,形成了静电。
第一节 静电的产生
静电起电序列 按照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或按物质相互接触时起
电性不同,可把带正电荷的物质排在前面,把带负电 荷的物质排在后面,依次排列下去,形成一个长长的 序列。 (+)玻璃——头发——尼龙——羊毛——绸——黑橡 胶——莎纶——聚四氟乙烯(–)
(3)气体静电:
为什么
完全纯净的气体是不会带静电。
在工艺生产中,几乎所有的气体都含有少量的固体
或液体颗粒的杂质,因此在压缩或排出空气时,由于 气体杂质的碰撞摩擦等作用,都会产生静电。
二、影响静电产生和聚散的因素
1. 物质的电阻率
物质产生的静电荷能不能聚集起来,很大程度在取决于电阻 率的大小。
由电阻率高的物质组成的物体导电性差,物体上的电荷不易 流失,静电荷就能逐渐聚集起来。由电阻率小的物质组成的物体, 电荷很容易从接触点返回原处,物体表现为中性,因此不容易聚 集电荷。
物质电阻率在106-108欧﹒厘米以下的,就是聚集了电荷,也 很快就会消散,不易带静电。电阻率在1010-1015欧﹒厘米的物质 容易带静电,是防静电的重点。当电阻率大于1015欧﹒厘米时, 物体就不易产生静电,但是一旦产生静电就很难消除。
二、影响静电产生和聚散的因素
2. 物体的运动速度
在静电产生的同时,也存在静电的消失。一般开始时,静电 的产生多于静电的泄露,静电就逐渐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 产生与泄露的静电量达到了平衡,保持为一动态稳定值,及达到 饱和状态。
2. 不同形态的静电
(1)固体静电:
固体静电可以用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理论来解释, 两种固体物质相距25×10-8cm以下时,即可以认为是 紧密接触,分离时即可产生静电。
与块状固体相比,粉尘具有分散性和悬浮状态的 特点,由于分散性,其表面积就大的很多,与空气摩 擦的机会就越多,产生的静电也多,又因处于悬浮态, 粉尘颗粒与大地之间是绝缘的,因此金属粉体也容易 带静电。
再生产过程中,人的活动范围比较大,而人体静电 又容易被忽视,所以人体静电的放电,称为酿成静电 灾害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