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舰

合集下载

中山舰的命运沉浮

中山舰的命运沉浮

中山舰的命运沉浮作者:何志明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4年第2期何志明说到中山舰,相信熟悉中国现代史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

1926年,蒋介石利用“中山舰事件”扩张势力,逮捕了中山舰舰长李之龙(中共党员),并迫使中共中央向其让步,为其后来公然发动“清共”埋下伏笔。

事件前后的中山舰到底经历了哪些跌宕起伏的悲壮往事,值得后人去追寻。

舰名更易:从“永丰”到“中山”中山舰的前身为永丰舰。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王朝为重建海军以加强国防,决定再次购买军舰充实海军实力。

1910年,清政府派遣海军大臣载洵和北洋海军统制萨镇冰赴日本考察海军,在该国三菱造船厂订造了一艘军舰。

该舰排水量为780吨,满员编制为126人,舰身长62米,主副炮共8门,“全舰均钢质”,命名为“永丰”号,与“永翔”号为姊妹舰。

1913年,“永丰”号建造完工并交付中国,但此时清王朝的命运已经终结,故而该舰被编入北京国民政府海军第一舰队。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后竟公然称帝,引发国内倒袁运动。

1915年,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全国军民奋起讨袁。

在这个关头,永丰舰在海军司令李鼎新等人的率领下宣布起义,对袁世凯的帝制自为予以沉重一击。

袁死后,参加护国运动的舰只,最后均重新回军服役。

这是永丰舰在国内政治风潮中的首次亮相。

但中国政局仍然动荡,特别是段祺瑞上台后拒不恢复《临时约法》。

1917年,孙中山开始护法运动。

在孙的劝说下,时任北京政府海军总长的程璧光发表起义宣言,率领永丰舰等11艘战舰南下广州,组建西南护法舰队。

在接下来的陈炯明兵变中,中山舰甚至还成为孙中山的避难之所。

1922年,时任广东省省长、粤军总司令兼陆军部长的陈炯明因与孙中山发生政治分歧,他反对孙中山出师北伐而发动兵变,扬言要“炮打总统府,活捉孙中山”,并派兵围攻孙中山的总统府。

情急之下,孙中山乔装成一个外出急诊的医生,在一个守卫的协助下突围,来到海军司令部,他先后登上“宝璧”“永翔”号军舰避难,但经当时永丰舰长冯肇宪等人商议,认为永丰舰“革命基础稳固,火力强大,比较安全”,劝说孙中山转登永丰舰,永丰舰于是就成为孙中山的坐舰。

中山舰观后感

中山舰观后感

中山舰观后感中山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艘重要军舰,它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也承载了许多中国人民的希望和梦想。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中山舰,深刻感受到了这艘舰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中山舰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现代化军舰。

它的建造标志着中国在海军建设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中山舰曾参与过辛亥革命,为推翻清朝统治做出了重要贡献;它还曾在抗日战争中英勇作战,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和民族尊严。

中山舰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也承载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参观中山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的雄伟身姿和厚重历史。

中山舰的舰体设计优雅,舰桥设施齐全,展现出了当时中国舰船建造的先进水平和工艺技术。

走进舰船内部,更能感受到中山舰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

舰内陈设精美,各种历史文物和图片展示了中山舰的光辉历程和丰富内涵。

在舰船内部,我仿佛穿越时光,置身于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节点,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民的热血豪情。

除了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中山舰还展现了中国近代舰船建造的技术实力和军事实力。

中山舰的设计和建造充分体现了中国近代舰船建造的先进水平,也为中国海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观中山舰,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近代舰船建造的辉煌成就和军事实力的强大,也让我对中国海军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中山舰的参观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近代史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也让我对中国海军的发展和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中山舰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也承载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我相信,随着中国海军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山舰的光辉历程将继续激励着我们,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愿中山舰永远矗立在中国近代史的丰碑之上,也愿中国海军在未来的征程中更加辉煌!。

中山舰导游词

中山舰导游词

中山舰导游词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中山舰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将由我带大家参观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一代名舰——中山舰。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服役二十五年,历经坎坷,它与孙中山先生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

中山舰记录了中国近代一段屈辱的历史,同时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抵御外来侵略的象征,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丰碑。

说起中山舰的来历,还得追溯到洋务派“强兵富国”、督练水师的事情上来。

1894年,李鸿章惨淡经营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后,清政府为了重建海军,于1898年向德、英两国购置舰艇九艘。

1910年清政府派海军大臣载淳和海军提督萨镇冰赴日本考察,从三菱长崎造船所和川崎造船所订购了同样款式的钢木结构军舰两艘。

但当1912年竣工下水时,清政府已在一年前被辛亥革命推翻。

几经周折,袁世凯经掌的北京政府,付清了造舰的欠款,并将两艘军舰分别命名为“永丰”、“永翔”号;1913年元月,两艘舰正式编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

因此可以说中山舰是清政府的遗腹子。

纵观中山舰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四大历史事件的进行史,海军南下护法、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和金口喋血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它的沧桑历程。

初创的中华民国,风雨飘摇,多灾多难,袁世凯称帝的闹剧刚刚落幕,张勋复辟一波又起,段琪瑞在担任了北洋军阀政府总理后,公然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解散国会,他们的到行逆施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怒和革命积极分子的强烈反抗。

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举起护法大旗,海军总长程璧光随之率“永丰”、“永翔”舰所在的第一舰队,共11艘,组成护法舰队,浩浩荡荡地开进广州。

该年9月10日,孙中山担任广州军政府大元帅职务,当时他想利用南北军阀之间的矛盾来进行护法,但后来两方军阀在相互的妥协之中对军政府进行改组,孙中山先生愿望落空,被迫于1918年5月4日,愤然辞去广州军政府大元帅职务,护法运动半途夭折。

中山舰介绍

中山舰介绍

• 1922年6月孙中山 Chen Jiongming on the
先生登临该舰指挥 评定陈炯明叛乱。
• 1925年,为纪念孙 中山先生,将永丰 舰易名为中山舰。
• 1938年参加“武汉 会战”,同年10月 24日在抗击日军的 战斗中被日机炸沉
Warship, which was renamed as Zhongshan Warship in honor of Mr. Sun Yat-sen in 1925. Zhongshan Warship was hit and wrecked by bombs of Japanese bombers during Wuhan defending battle at the Jinkou waters of
• 1912年建成下水。
• 1913年加入中国海军。
Chinese History was renamed Sun Yat-sen, the great father of Revolution overthrowing the feudalistic Qing Dynasty. Zhongshan warship was ordered by Qing dynasty administration from Nagasaki Ship Building Factory of Mitsubishi Corp. of Japan in
1910 and launched in 1912. In
1913, the warship was put into
Chinese naval service.
• The year 1922 witnessed
Mrs. Sun Yat-sen's command

参观中山舰的导游词范文

参观中山舰的导游词范文

参观中山舰的导游词范文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山舰参观游览!我将为大家讲解关于中山舰的导游词。

中山舰是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华夏级导弹驱逐舰。

它以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是我国海军的骄傲和标志之一。

首先,我将带领大家参观中山舰的主要部分。

中山舰总长约170米,宽约17米,标准排水量4500吨。

舰上拥有舰桥、舰岛、舰身、舰艏、舰艉等主要舰体结构。

舰桥是中山舰的指挥中心,拥有先进的导航、通信和作战指挥设备。

舰岛则安装有雷达、通信设备、武器系统等。

舰身则是舰上主要活动区域,包括舰内舰外的各种设施和装备。

舰艏和舰艉则负责舰船的前进和后撤。

接下来,我们将参观中山舰的内部设施。

首先,我们来到船体下层的机舱区域。

中山舰搭载有现代化的动力系统,包括燃气轮机和电机,使其具备较强的航速和机动性。

此外,还有辅助设备如供水、供电、通风等设施,确保舰上官兵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然后我们来到主甲板区域。

主甲板是中山舰的活动区域,也是重要的作战区域。

我们可以看到舰上的主炮、鱼雷发射装置、导弹发射架等。

中山舰拥有齐射能力和对空、对水、对陆多管多式导弹作战能力。

同时,还配备有先进的声纳、水雷、反潜等装备,使其具备强大的水面战斗和反潜作战能力。

在舰体上层,我们可以看到舰上的舱室区域。

中山舰拥有多个舱室,包括指挥部、作战室、船厂、医疗室、办公室等。

这些舱室提供给官兵们作战、工作和生活的场所。

最后,我们来到中山舰的舰载直升机区域。

中山舰配备有舰载直升机起降平台和机库,能够搭载直升机执行各种任务,如侦察、救援、反潜等。

中山舰不仅是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对中国传统舰船建造技术的传承和创新。

它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充分体现了中国船舶工人勤劳智慧的结晶。

通过参观中山舰,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舰船工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还可以感受到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骄人成果。

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研学、了解中山舰的建造和作战能力,提高对我国国防建设的认识和理解。

中山舰博物馆实践报告

中山舰博物馆实践报告

中山舰博物馆实践报告一、前言:在当前信息时代,越来越少的人对历史有兴趣,甚至对历史存在很多误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近代史,我们参观了中山舰博物馆,并进行了实践学习,深入了解那段令人心悸的历史。

二、参观内容:1. 中山舰介绍中山舰是1911年辛亥革命时代建造的,是中国第一艘按照现代标准建造的舰艇。

它的命运是悲壮的,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就被日本占领了。

现在中山舰成为了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参观路线我们首先参观了中山舰的主甲板、弹药库等,里面展示了许多武器、炮弹以及其他装备。

然后我们进入士兵的宿舍,看到了又窄又矮的生活空间和简陋的设施。

最后我们走上天台,俯瞰了整个舰艇的外观和布局。

3. 感受通过参观,我们得以深入了解中山舰的历史,包括其设计,装备以及日本占领期间的表现。

我们了解到这艘船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象征,是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标志。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那个年代的日本侵华行为,这使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三、体会:1、学习历史的必要性中山舰博物馆展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它们不仅是为了让游客了解历史,更是为了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学习与珍视人文历史。

只有当我们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2、珍惜和平,缅怀历史名人辛亥革命中那些英勇的烈士正是为了推翻满清政府而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

在参观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历史名人的珍贵遗物,更重要的是珍惜和平,缅怀历史名人所树立起来的民族气概和爱国精神。

3、提高历史识别与珍视文物的意识通过实践活动,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历史,理解文物的重要性,并逐渐了解如何珍视历史和文化遗产,同时我们也锻炼了历史识别和珍视文物的意识,提高了我们的文化素养。

四、总结:中山舰博物馆的参观,让我们亲身感受了历史的底蕴,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通过参观,我们珍视了和平,深刻认识历史的价值,提高了我们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识别能力。

我们相信,这些深刻认识会对我们未来的人生和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

参观中山舰的导游词范文(2篇)

参观中山舰的导游词范文(2篇)

参观中山舰的导游词范文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将由我带大家参观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一代名舰——中山舰。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服役二十五年,历经坎坷,它与孙中山先生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

中山舰记录了中国近代一段屈辱的历史,同时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抵御外来侵略的象征,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丰碑。

说起中山舰的来历,还得追溯到洋务派“强兵富国”、督练水师的事情上来。

____年,李鸿章惨淡经营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后,清政府为了重建海军,于____年向德、英两国购置舰艇九艘。

____年清政府派海军大臣载淳和海军提督萨镇冰赴日本考察,从三菱长崎造船所和川崎造船所订购了同样款式的钢木结构军舰两艘。

但当____年竣工下水时,清政府已在一年前被辛亥革命推翻。

几经周折,袁世凯经掌的北京政府,付清了造舰的欠款,并将两艘军舰分别命名为“永丰”、“永翔”号;____年元月,两艘舰正式编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

因此可以说中山舰是清政府的遗腹子。

纵观中山舰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四大历史事件的进行史,海军南下护法、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和金口喋血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它的沧桑历程。

初创的中华民国,风雨飘摇,多灾多难,袁世凯称帝的闹剧刚刚落幕,张勋复辟一波又起,段琪瑞在担任了北洋军阀政府总理后,公然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解散国会,他们的到行逆施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怒和革命积极分子的强烈反抗。

____年____月,孙中山在广州举起护法大旗,海军总长程璧光随之率“永丰”、“永翔”舰所在的第一舰队,共11艘,组成护法舰队,浩浩荡荡地开进广州。

该年____月____日,孙中山担任广州军政府大元帅职务,当时他想利用南北军阀之间的矛盾来进行护法,但后来两方军阀在相互的妥协之中对军政府进行改组,孙中山先生愿望落空,被迫于____年____月____日,愤然辞去广州军政府大元帅职务,护法运动半途夭折。

此次海军南下护法虽告失败,但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发动了全国人民进行共和护法的斗争,也锻炼和培育了海军的革命精神,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石。

中山舰沉浮揭秘

中山舰沉浮揭秘

本栏责任编辑邓小军 邓衍明(一)中山舰,原名永丰舰。

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为东山再起,清政府向美、日、英、法等国订购了一批军舰。

1910年,海军大臣载洵和海军统制萨镇冰到日本国三菱船厂订购一艘防卫舰。

1913年,清政府将三菱船厂建造的防卫舰命名为 永丰舰 ,编入当时的海军第一舰队。

该舰长62.1米,宽8.9米,吃水深度2.4米,排水量780吨,功率1350匹马力,时速13.5海里,配有火炮8门,舰员编制108人。

1917年,孙中山举起护法大旗,当时担任北洋海军总长的程光璧率永丰等舰南下广州支持护法。

同年9月,永丰等舰成为军政府海军的首批舰艇。

1922年6月16日,时任粤军总司令的陈炯明突然倒戈叛变革命,派重兵围攻总统府。

孙中山在卫队的保护下,冒着枪林弹雨,机智突破重围,于6月17日登上当时停泊在广州白天鹅潭水域的永丰舰,并以永丰舰为指挥部,组织革命军与叛军作战55天。

8月9日,孙中山离舰赴上海。

孙中山在日后的岁月曾多次谈及这55个日日夜夜和永丰舰官兵的丰功伟绩,并数度乘该舰视察。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

广东革命政府为纪念中山先生,于1925年4月13日将永丰舰更名为 中山舰 。

1926年3月20日,围绕停泊在广州珠江水域的中山舰调动,爆发了震惊中外的 中山舰 事件。

随后,国共合作破裂。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直在广州南海水域游弋的中山舰奉命驶入长江,参加著名的武汉保卫战。

1938年10月24日下午3时许,日军6架轻型轰炸机分两组向中山舰扑来。

当时,陆地战事吃紧,中山舰的四门主力火炮卸下安装在长江要塞上,舰上仅有瑞士制、德国制20厘米高射炮各一门,37毫米机关炮两门,捷克式机枪两架。

由于年代太久,这些装备都存在一些毛病。

一场惨烈鏖战打响了,6架飞机轮流急速俯冲投弹,并辅以机枪扫射。

中山舰左舷中弹,出现1米见方大洞,江水急涌轮机舱,抢堵无效,江水漫进锅炉,炉火渐熄,就在轮机长黄孝春等人拚命堵漏之际,位于舰首的高射炮因连续发射突然被卡住,舰首出现火力空档,日机乘虚而入,炸弹雨点般在舰首周围落下,望台被炸掉一个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舰事件之谜"读后感
张明
1926年3月20日在广州发生的中山舰事件,扑朔迷离,它的许多疑团至今尚未解开。

杨天石的这篇文章拟探讨这一事件发生前后的真实过程。

以进一步揭开中山舰事件之谜。

首先作者分析了三·二O之前蒋介石的心理状态,根据日记、信件等资料,自1926年1月起,蒋介石和苏俄军事顾问团团长季山嘉以及汪精卫之间的矛盾急剧尖锐。

先是表现在北伐问题上,后又表现在黄埔军校和王愁功第二师的经费增减问题上。

后来尽管蒋介石在驱除王愁功问题上取得了胜利,但仍然疑虑重重,觉得自已处于极为危险的境地。

3月5日日记云:“单枪片马,孤苦零丁,作逆毁峨,此吾今日之环境也。

总理与诸先烈有灵,其当怜而援之,不使我陷于绝境至此也。

”3月7日,刘峙、邓演达二人告诉蒋介石,有人以油印传单分送各处,企图掀起“反蒋”运动,这更增加了蒋介石的危险感,·觉得有人在陷害他,企图把他搞掉。

3月15日日记云:“知王愁功之恶劣及世道人心之险诈,诚不能办事矣。

革命绝望。

晚在家愤闷已极。

”又云:“忧患疑惧已极,自悔用人不能察言观色,竟陷于此,天下事不可为矣”,这一时期,他和秘书陈立夫的赴俄护照也得到批准,就使他更加害怕了。

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右派乘虚而人,利用蒋介石多疑的心理,制造谣言和事端,以进一步挑起蒋介石和汪精卫、季山嘉以及共产党人之间的矛盾。

下一段主要论述了中山舰的调舰经过,指出中山舰的调动经过大体如下几点:1.中山舰驶往黄埔并非李之龙“矫令”它与汪精卫、季山嘉无关,也与共产党无关。

多年来,蒋介石和国民党部分人士一直大肆宣传的所谓“阴谋”说显然不能成立。

2.蒋介石没有直接给海军局或李之龙下达过调舰命令。

因此,所谓蒋介石下令调舰而又反诬李之龙“矫令”说也不能成立。

3.中途加码,“矫”蒋介石之令的是欧阳钟。

他明明去了李之龙家里,却在事后隐匿有关情节;他在海军局和李之龙夫人面前声称“奉蒋校长命令”调舰,而在给作为校长办公厅秘书的季方的电话里,却只能如实陈述;在给海军局的公函里,他清楚地写着要求“迅速派兵舰两艘”,而在事后所写的报告和供词中,又谎称只是“请其速派巡舰一、二艘”,有意含糊其词。

因此,欧阳钟是中山舰事件的一个重要干系人物。

此人是江西宜黄人,1925年5月任军校代理轴重队长,不久改任少校教官,其后又改任管理科交通股股长兼军校驻省办事处主任。

他是孙文主义学会骨干、海军军官学校副校长欧阳格之侄。

了解了他的这一身份,将有助于揭开中山舰事件之谜。

蒋介石3月26日日记云:“政治生活全是权谋,至于道义则不可复问裘o 精卫如果避而不出,则其陷害之计,昭然若揭突,可不寒心!”3月28日记云:“某兄始以利用王悉功,离叛不成,继以利用教育长陷害又不成,毁坏余之名节,离间各军感情,鼓动空气,谓余欲杀某党,欲叛政府。

呜呼!抹煞余之事业有所不计,而其抹煞总理人格,消灭总理系统,叛党卖国,一至于此,可不痛乎!” 4月7日日记云:“接精卫兄函,似有急急出来之意,乃知其尚欲为某派所利用,不惜党国之败坏也。


蒋介石的这些日记表明,他当时确实认为,“陷害”他的阴谋的核心人物是汪精卫。

4月20日,蒋介石在演说中声称:“有人说,季山嘉阴谋,预定是日待
我由省城乘船回黄埔途中,想要劫我到中山舰上,强逼我去海参威的话,我也不能完全相信,不过有这样一回事就是了。

”话虽然说得有点游移,但却道出了他的心病。

尽管蒋介石内心对汪精卫恨之人骨,但是,汪精卫当时是国民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党代表,公认的孙中山事业的继承人,蒋介石这时还不具备彻底倒汪的条件。

于是,一方面,他不得不在公众面前透露某些情节,以说明有人企图陷害他;另一方面,却又不能全盘托出他的怀疑。

其所以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要人们在他死后看日记者,盖为此也。

接着作者指出这一事件实际上是西山会议派与广州孙文主义学会的“把戏”但是这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国民党右派不能容忍共产党力量的发展和苏俄顾问影响的增强,不能容忍汪精卫的左倾。

西山会议派称:“现在的国民政府,名义上是本党统治的,事实上是被共产党利用的。

”又称:“俄人鲍罗廷操纵一切”,“军政大权已完全在俄人掌握之中。

”蒋介石早然因依靠苏俄供应军械而仍然主张联俄,对共产党也时而表现出愿意合作的姿态,但在内心里,却早已滋生出强烈的不满。

3月8日日记云:“上午与季新兄商决大方针。

余以为中国国民革命未成以前,一切实权皆不宜旁落,而与第三国际必能一致行动,但须不失自动地位.9日日记云:“吾辞职,已认我军事处置失其自动能力,而陷于被动地位者一也;又共产分子在党内活动不能公开,即不能相见以诚,办世界革命之大事而内部分子貌合神离,则未有能成者二也。

”4月9日,蒋介石在复汪精卫承中也说:“自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务、政治事事陷于被动,弟无时不抱悲观,军事且无丝毫自动之余地。

”这一切都说明了蒋介石和左派力量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必不可免,即使没有右派的造谣和挑拨,蒋介石迟早也会制造出另一个事件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