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单位成本升降财务分析报表 - 副本

合集下载

成本分析表模板

成本分析表模板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利用核算及其它有关资料,对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系统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因素及其变动的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分析。

它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成本分析,有利于正确认识、掌握和运用成本变动的规律,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 有助于进行成本控制,正确评价成本计划完成情况,还可为制订成本计划、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指明成本管理工对全部产品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的评价,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在核算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提高企业和职工讲求经济效益的积极性。

第二,揭示成本升降的原因,正确地查明影响成本高低的各种因素及其原因,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第三,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

成本分析还可以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的变化,正确选定适应新情况的最合适的成本水平。

本分析表。

11个报表财务分析方法

11个报表财务分析方法

11个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太实用了!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依据是财务报表的数据资料,但是以金额表示的各项会计资料并不能说明除本身以外的更多的问题。

因此必须根据需要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将这些会计资料加以适当的重新组合或搭配,剖析其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关联程度,观察其发展趋势,推断其可能导致的结果,从而达到分析的目的。

比重法是在同一财务报表的同类项目之间,通过计算同类项目在整体中的权重或份额以及同类项目之间的比例,来揭示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它通常反映财务报表各项目的纵向关系。

使用比重法时,应注意只是同类性质的项目之间使用,即进行比重计算的各项目具有相同的性质。

性质不同的项目进行比重分析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也是不能计算的。

如计算某一负债项目与总资产的比重,首先,负债不是资产的构成要素,因而,理论上讲,就不能说资产中有多少负债,也不能计算负债对资产的权重。

只有同类性质的项目才可计算权重。

其次,以某一负债项目除以总资产,也很难说明这一负债的偿债能力。

总资产不仅要用于偿还这一负债,而且要偿还所有负债。

最终这一负债能否偿还,还要看资产与它的对称性。

如果资产用于偿还其他债务后,没有多余,或虽有多余,但在变现时间上与偿债期不一致,这一负债都是不能偿还的。

在财务报表结构分析中,比重法可以用于计算:各资产占总资金资产的比重;各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各所有者权益占总所有者权益的比重;各项业务或产品利润、收入、成本占总利润、总收入和总成本的比重;单位成本各构成项目占单位成本的比重;各类存货占总存货的比重;利润分配各项目占总分配额或利润的比重;资金来源或资金运用各项目占总资金来源或总资金运用的比重等等。

相关比率法是通过计算两个不同类但具有一定依存关系的项目之间的比例,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它通常反映了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横向关系。

财务报表结构分析中,应在两个场合适用相关比率法:同一张财务报表的不同类项目之间,如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不同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之间,如销售收入与存货。

财务报表分析总结

财务报表分析总结

财务报表分析总结财务报表分析总结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财务报表分析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财务报表分析总结1一、(资产结构比重分析)1、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资产总额×100%比率越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也越强,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也越强。

2、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资产总额X100%固定资产基本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特征:投入资金多,收回时间长,能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变现能力差,风险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影响巨大;使用成本是非付现成本;反映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使用效率高低取决于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

3、非流动资产比率=(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递延及其他资产)/资产总额X100%=(资产总额-流动资产)/资产总额X100%=1-流动资产比率(比率低好)过高的非流动资产比率将导致:1产生巨额固定费用,增大亏损的风险;2.降低资产周转速度,增大了营运资金不足的风险;3.降低了资产弹性,削弱了企业的相关调整能力。

总之,这对于企业的资金的运用资本结构的安全稳定及资产风险回避均有不良影响。

二、(营运能力分析)1总资产周转率(次数)=产品或商品销售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收入-销售折扣-销售折让-销货退回比率越高,周转次数越多,表明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说明企业的全部资产进行经营利用的效果越好,企业的经营效率越高,进而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得到增强。

反之,表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效率低,最终还将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2、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赊销收入=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快慢与管理效率高低的指标。

财务分析表格模板

财务分析表格模板

其他费用
合计 单位:万元 单位 子公司1 子公司2 主业 子公司3 小计 子公司4 子公司5 辅业 子公司6 小计 投资项目 子公司7 总公司 集团合计 单位:万元 单位 子公司1 子公司2 主业 子公司3 小计 子公司4 子公司5 辅业 子公司6 小计 投资项目 子公司7 总公司 集团合计 单位:万元 存货分析 本月对比分析 预算 完成 占预算% 比预算± 上年同月 同比± 同比±% 累计预算 累计完成 净利率完成对比分析 本年累计对比分析 占预算% 比预算± 上年同期 同比± 本月对比分析 预算 完成 占预算% 比预算± 上年同月 同比± 同比±% 累计预算 累计完成 净利润完成对比分析 本年累计对比分析 占预算% 比预算± 上年同期 同比±
子公司2 子公司3 小计 子公司4 子公司5 辅业 子公司6 小计 投资项目 子公司7 总公司 集团合计 主业 单位:万元 单位 子公司1 子公司2 主业 子公司3 小计 子公司4 子公司5 辅业 子公司6 小计 投资项目 子公司7 总公司 集团合计 单位:万元 单位 子公司1 子公司2 子公司3 小计 子公司4 本月对比分析 预算 完成 占预算% 比预算± 上年同月 同比± 同比±% 累计预算 累计完成 费用总额对比分析 本年累计对比分析 占预算% 比预算± 上年同期 同比± 本月对比分析 预算 完成 占预算% 比预算± 上年同月 同比± 同比±% 累计预算 累计完成 其他业务收入完成对比分析 本年累计对比分析 占预算% 比预算± 上年同期 同比±
行政
办公费 固定电话费 移动电话费 租赁费 水电费 差旅费 招待费 汽车费用 装修费
行政 费用
人事 费用
业务 费用
财务 费用
维修费 会议费 咨询费 诉讼费 折旧费 低值易耗品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 无形资产摊销 开办费摊销 小计 工资 福利费 劳动保险费 培训费 招聘费 小计 采购运杂费 送货运杂费 中介费 广告费 店庆费 商品保险费 商品损耗 促销费 加工费 质检费 坏账准备 调拨费用分摊 小计 利息支出 信用卡手续费 银行手续费 融资费用 小计

成本_财务分析报告(3篇)

成本_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公司(以下简称“该公司”)的成本结构和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其成本控制效果、盈利能力以及财务风险,为公司未来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成本构成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财务风险分析等部分。

二、成本构成分析1. 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以下是该公司直接成本的构成情况:(1)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占直接成本的比例为50%,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材、塑料、电子元件等。

(2)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占直接成本的比例为30%,主要包括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等。

(3)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占直接成本的比例为20%,包括折旧、维修、动力等费用。

2. 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以下是该公司间接成本的构成情况:(1)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占间接成本的比例为40%,主要包括工资、办公费、差旅费等。

(2)销售费用:销售费用占间接成本的比例为30%,主要包括广告费、促销费、运输费等。

(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占间接成本的比例为30%,主要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益等。

三、成本效益分析1. 单位成本分析通过对单位成本的分析,可以了解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情况。

以下是对该公司单位成本的分析:(1)单位原材料成本:单位原材料成本为1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

(2)单位直接人工成本: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6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

(3)单位制造费用:单位制造费用为4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

2. 成本效益比分析成本效益比是指单位成本所创造的价值,以下是对该公司成本效益比的分析:(1)单位原材料成本效益比:单位原材料成本效益比为5,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0%。

(2)单位直接人工成本效益比:单位直接人工成本效益比为3,较去年同期提高了5%。

(3)单位制造费用效益比:单位制造费用效益比为2,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5%。

成本会计-成本报表的编制

成本会计-成本报表的编制

成本报表的编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了解成本报表的概念、种类及其编制要求;掌握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表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了解制造费用及各期间费用报表的编制方法。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一、成本报表概述(一)成本报表的意义和作用1.成本报表的概念成本报表是根据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日常核算资料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一定期间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的报告文件。

通过成本报表,可以反映企业一定时期成本情况、成本升降变动情况、成本计划完成情况,为进行成本考核分析提供资料,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有用的成本核算信息。

编制成本报表是成本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成本报表的意义成本是反映企业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

由于成本指标本身具有的综合性特点,以及它同其他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因而决定了成本管理的全面性。

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优劣、固定资产利用程度的变化、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以及企业外部环境和因素的影响,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成本表现出来。

虽然有关会计准则、制度或条例不要求企业对外披露成本报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内部也就不需要加强成本管理工作和编制成本报表。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成本水平将成为衡量乃至决定企业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

企业应当责无旁贷地强化自身的成本责任,加强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工作。

为了反映、监督、考核和分析企业生产费用预算和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其结果,使日常成本核算取得的各种资料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企业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编制成本报表。

3.成本报表的作用正确、及时地编制成本报表,对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有效控制费用支出,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1)通过成本报表提供的资料,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可以了解各成本项目的变动情况、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成本降低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降本增效企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降本增效企业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本报告通过对某企业近三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旨在找出企业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降本增效措施,为企业提高竞争力提供参考。

二、企业概况某企业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年提高。

近年来,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等压力,为了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决定通过财务分析,找出降本增效的途径。

三、财务分析(一)收入分析1. 收入结构分析近三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但收入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赖某产品的销售。

为了降低风险,企业应积极拓展多元化产品线,提高抗风险能力。

2. 收入增长率分析企业近三年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5%、10%、8%,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这可能与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需求变化等因素有关。

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提高收入增长率。

(二)成本分析1. 成本结构分析企业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近年来,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逐年上升,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的难点。

2. 成本增长率分析企业近三年成本增长率分别为12%、15%、18%,高于收入增长率。

这说明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三)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分析企业近三年毛利率分别为25%、20%、15%,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这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

2. 净利率分析企业近三年净利率分别为10%、8%、6%,同样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这说明企业在盈利能力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盈利水平。

四、降本增效措施(一)降低原材料成本1. 优化采购策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和付款条件。

同时,对原材料价格进行市场调研,及时调整采购策略。

2. 加强库存管理优化库存结构,降低库存成本。

企业成本数据分析表

企业成本数据分析表

企业成本分析表
小计 795 968 706 786 759 733 745 811 897 893 779 791 9,663
小计 2,469 2,278 2,453 2,463 9,663
1,3
2,500 2,450 2,400 2,350 2,300 2,250 2,200 2,150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采购成本 322 399 273 255 267 207 230 233 270 300 252 309 3,317
生产成本 121 172 119 189 164 165 138 183 198 192 186 161 1,988
销售成本 185 173 117 151 101 173 195 197 196 195 154 124 1,961
一季度
分月成本
4 5 6 7 8 9 10 11 12
季度成本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分月占比
其他
10% 管理成本
15%
采购成本 34%
销售成本 20%
生产成本 21%
季度占比
四季度 25%
一季度 26%
三季度 25%
二季度 24%
1,200
分月成本构成
采购成本 生产成本 销售成本 管理成本 其他
1,000
销售成本 475 425 588 473 1,961
管理成本 385 360 367 330 1,442
其他 203 246 246 260 955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采购成本
季度成本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