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

第二章耳鼻喉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第一节鼻的应用解剖与生理一、外鼻1、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部分组成。
2、外鼻皮肤黏附性:上松下紧,上薄下厚,富含丰富皮脂腺、汗腺。
3、外鼻动脉源自眼动脉和颌外动脉分支,静脉汇入面静脉及内眦静脉。
由于内眦静脉经眼上、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且面静脉无瓣膜,血液可上下双向流通,故上唇及外鼻区域(又称危险三角区)感染如治疗不恰当或误加挤压,可循此途径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严重时)。
轻微时为蜂窝织炎。
二、鼻腔(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1、固有鼻腔:前起鼻内孔,止于后鼻孔,有内、外、顶和底四壁。
(1)、内壁,即鼻中隔。
利特尔动脉丛:在鼻中隔前下方的黏膜内,动脉血管汇聚成丛。
并有克氏静脉丛,此即利特尔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2)、外壁:3个鼻甲,3个鼻道。
下鼻甲:为一独立的骨片,粘膜富含丰富的血管、血窦组织。
后端距咽鼓管咽口仅10~15mm.下鼻道外侧壁前段近下鼻道附着处是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佳进针位置。
中鼻甲:是鼻内镜筛窦手术内测界限的重要解剖标志,术中尽量保留。
窦口鼻道复合体:中鼻甲、中鼻道及其附近区域解剖结构。
2、嗅区粘膜:中鼻甲内侧面游离缘以上及其相对应的鼻中隔部分。
三、鼻窦分为前后两组。
前组有上颌窦、额窦和前组筛窦,窦口均位于中鼻道;后组鼻窦有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开口于上鼻道,后者开口于上鼻道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上颌窦是鼻窦中最大的一对,上壁肌眶壁,底壁为牙槽突。
鼻的生理:鼻腔有呼吸、保护、嗅觉和共鸣功能。
第二节咽的应用解剖与生理一、咽的分部: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
1、鼻咽咽隐窝为鼻咽癌好发部位,首选放疗。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
8~10岁后消失。
2、口咽咽峡是由悬雍垂、软腭游离缘、腭舌弓、腭咽弓和舌背围成的环形狭窄部分。
食物易停留的地方:舌根组织、腭扁桃体、会厌软骨和梨状窝。
咽的淋巴内环:腭扁桃体、腺样体、舌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二、咽的生理:呼吸、吞咽、共鸣、调节中耳气压、防御和保护、免疫功能。
中西医耳鼻喉科学练习题

中西医耳鼻喉科学练习题一、基础知识部分1. 喉的解剖结构主要包括哪几部分?2. 中医认为,耳鼻喉疾病与哪些脏腑功能失调有关?3. 西医治疗慢性鼻炎的常用药物有哪些?4. 请列举三种中医治疗耳鸣的方法。
5. 常见的耳鼻喉科检查方法有哪些?二、临床病例分析1. 患者男性,30岁,反复鼻塞、流涕3年,近期加重,伴有嗅觉减退。
请根据症状初步判断可能的疾病。
2. 患者女性,45岁,右侧耳鸣、听力下降2个月,伴头晕、失眠。
请分析可能的病因。
3. 患者儿童,8岁,声音嘶哑1周,伴有咳嗽、发热。
请给出初步诊断及治疗建议。
三、中医辨证论治1. 患者男性,55岁,鼻衄(鼻出血)反复发作,舌质红,苔黄,脉数。
请给出中医辨证及治法。
2. 患者女性,40岁,慢性咽炎,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痒,舌红少津,脉细数。
请给出中医辨证及方药。
3. 患者儿童,5岁,扁桃体炎,发热,咽喉疼痛,咳嗽,舌红苔黄,脉浮数。
请给出中医辨证及治疗原则。
四、西医治疗原则及方法1.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2. 鼻咽癌的西医治疗手段有哪些?3. 喉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哪些方面?4. 请简述扁桃体切除术的适应症。
五、预防与康复1. 如何预防慢性鼻炎的发生?2. 耳聋康复训练的主要方法有哪些?3. 常见的耳鼻喉科健康教育措施有哪些?六、案例分析1. 患者女性,65岁,左侧鼻翼出现一肿块,逐渐增大,无痛。
请分析可能的疾病及诊断方法。
2. 患者男性,50岁,声音嘶哑半年,近期加重,伴有吞咽困难。
请给出可能的诊断及进一步检查建议。
七、诊断技术与应用1. 耳鸣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哪些检查?2. 鼻内镜检查在耳鼻喉科中的应用有哪些?3. 声带息肉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是什么?4. 请描述纯音听阈测试的步骤及临床意义。
八、中医特色疗法1. 耳针治疗耳聋的常用穴位有哪些?2.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鼻炎的操作方法是什么?3. 请列举三种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外治法。
4. 中医推拿治疗儿童扁桃体炎的手法有哪些?九、跨学科知识1. 耳鼻喉科疾病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是什么?2. 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哪些耳鼻喉科问题?3. 颈椎病与耳鼻喉科疾病有哪些联系?4. 请简述糖尿病对耳鼻喉科疾病的影响。
成医大中西医结合临床耳鼻咽喉科学习题及答案04气管食道头颈

气管食道头颈习题选择题【A1型题】(最佳选择题)A1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共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一个为最佳答案,其余选项为干扰答案。
考生须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并按考试规定的方式将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
1、甲状腺峡部于颈前越过气管第几环A.1~2环B.2~4环C.4~5环D.5~6环E.6~7环2、成年人无名动脉横过气管前面第几环A.8~9环B.9~10环C.9~11环D.9~12环E.10~12环3、成人气管下端在4~5胸椎水平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两主支气管间的夹角是:A.20°~25°B.40°~60°C.25°~40°D.60°~85°E.40°~90°4、关于气管解剖错误的说法是:A.气管具有12~20个不完整的透明软骨环B.隆凸居于正中,致左右支气管粗细一致C.气管始于环状软骨下缘,止于气管隆嵴D.气管全长10~12cmE.自切牙至气管分叉处平均长25~27cm5、软骨环包埋于气管壁的哪一层结构里B.黏膜下层C.肌纤维软骨环层D.外膜层E 以上都不是6、食管最狭窄的部位是:A.环咽部狭窄B.主动脉弓处狭窄C.支气管处狭窄D.横隔处狭窄E.贲门处狭窄7、下面哪一层不是食管壁的结构:A.黏膜层B.黏膜下层C.肌层E.浆膜层8、呼吸道分泌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是:A.SIgAB.SIgBC.SIgC/zhuyuan/D.SIgDE.SIgE9、属于支气管异物的X线征象的是:A.纵隔摆动B.阻塞性肺气肿C.阻塞性肺不张D.肺炎E.以上均是10食管异物最易嵌于食管的哪个部位A.食管入口B.食管中段第二狭窄C.食管中段第三狭窄D.食管下段第四狭窄E.以上均不是11、最常用的取食管异物的方法是:A.纤维食管镜B.经硬质食管镜C.电子食管镜D.颈侧切开E.Foley管法12、食管酸性腐蚀伤后不能使用的中和剂是:A.氢氧化铝凝胶B.氧化镁乳剂C.牛奶D.蛋清E.苏打水13、对于食管严重腐蚀伤,疑有食管穿孔者,不宜使用的药物是:A.抗生素B.糖皮质激素C.止痛药D.镇静剂E.输血输液14、气管异物不应有的临床表现是:A.剧烈呛咳、憋气B.异物拍击音C.哮鸣音D.双肺呼吸音不一致E.症状可暂时性缓解15、食管癌的早期临床表现是:A.咽下食物哽咽感B.呼吸困难C.消瘦、脱水D.持续性胸痛E.声音嘶哑16.不属于颈部体表标志的是:A.胸锁乳突肌B.胸骨上窝C.锁骨上小窝D.锁骨上窝E.环状软骨17.关于颈部神经的描述,错误的是:A.颈丛由颈神经1~4的前支组成B.膈神经由臂丛肌支发出C.臂丛由颈5~8和胸1的前支组成D.迷走神经在舌骨大角处发出喉上神经E.副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穿出18.关于颈部肿块正确的说法是:A.炎性肿物最多见B.80%是恶性的C.较少为转移癌D.最常见的是良性肿瘤E.以上都不对19.颈淋巴结肿块最多见的是:A.淋巴结炎B.淋巴结结核C.淋巴瘤D.淋巴结转移癌E.以上都不是20.不属于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的颈清扫分类是:A.根治性颈清扫B.改良性颈清扫C.分区性颈清扫D.扩大性颈清扫E.治疗性颈清扫21.以下哪个是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A.肺部充气过度B.吸气时间延长C.吸气时喉鸣D.吸气时三凹征E.多为咽喉及颈段气管病变引起22.以下哪些是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A.肺部充气过度B.呼气时间延长C.呼气时喉鸣D.呼气时三凹征E.严重时气管切开效果显著23.以下哪个不是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A.肺部充气过度B.吸气时间缩短C.吸气时喉鸣D.吸气时三凹征E.多为咽喉及颈段气管病变引起24.以下哪个不是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A.肺部充气过度B.呼气时间延长C.呼气时哮鸣D.气管切开可迅速改善症状E.多为细小支气管狭窄引起25.气管切开对那种情况效果最明显:A.肺不张B.肺气肿C.严重的呼气性呼吸困难D.严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E.一侧喉返神经麻痹参考答案1-10 BADBC AEAEA11-20 BEBDA CBBDE21-25 AEBDD气管食道头颈案例分析题1、小儿,男,3.5岁,反复发热,咳嗽两个月。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

第一章测试1.最早记载耳鼻咽喉病证的古籍是()。
A:《甲骨卜辞》B:《礼记》C:《黄帝内经》D:《金匮要略》答案:A2.最早记载手术方法治疗喉病的古籍是()。
A:《肘后备急方》B:《淮南子》C:《金匮要略》D:《山海经》答案:B3.最早描述咽鼓管自行吹张法的古籍是()。
A:《淮南子》B:《灵枢》C:《山海经》D:《保生秘要》答案:B4.《神农本草经》载耳鼻咽喉疾病专用药76种。
()A:对B:错答案:B5.《济生方》创苍耳子散等专科名方。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青少年鼻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鼻中隔后上部B:中鼻甲前端C:鼻中隔中上部D:鼻中隔前下部答案:D2.鼻腔后部出血多为()。
A:青年患者,利特尔动脉丛出血B:老年患者,利特尔动脉丛出血C:青年患者,鼻—鼻咽静脉丛出血D:老年患者,鼻—鼻咽静脉丛出血答案:D3.下列因素中与萎缩性鼻炎有关的为()。
A: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B:营养不良C:鼻腔手术时下鼻甲切除过多D:内分泌功能紊乱答案:ABCD4.急性鼻炎与变态反应性鼻炎的共同症状有()。
A:发热B:鼻塞C:喷嚏D:头痛答案:BC5.关于急性鼻窦炎的治疗,下述正确的是()。
A:预防并发症B:急性炎症控制后可行上颌窦穿刺冲洗C:保持鼻窦引流通畅D:控制感染答案:ABCD6.变应性鼻炎实际上是急性鼻炎反复发作。
()A:对B:错答案:B7.变应性鼻炎属Ⅰ型变态反应。
()A:错B:对答案:B8.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佳进针部位在中鼻道外侧壁。
()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喉痹一词最早见于()。
A:《肘后备急方》B:《五十二病方》C:《金匮要略》D:《黄帝内经》答案:B2.引起急性扁桃体炎的主要致病菌为()。
A:葡萄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大肠杆菌D:肺炎双球菌答案:B3.治疗急性扁桃体炎首选的抗生素为()。
A:青霉素B:庆大霉素C:卡那霉素D:红霉素答案:A4.下列属于急性扁桃体炎并发症的是()。
耳鼻喉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分析

耳鼻喉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分析案例一:鼻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A,女性,40岁,主诉鼻塞、流涕、嗓子发痒2年余。
经耳鼻喉科检查,确诊为慢性鼻炎。
治疗期间先采用中药草药蒸汽吸入、鼻内洗涤清洁等传统中医疗法。
同时,结合西医药物治疗,包括鼻内喷剂、抗组胺药物等。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鼻塞、流涕和嗓子发痒症状逐渐缓解,体检结果也显示炎症指标下降。
这个案例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鼻炎中的应用。
中医草药蒸汽吸入和鼻内洗涤清洁可以改善鼻腔的湿润度,舒缓炎症,而西医药物可以迅速减轻症状,达到快速缓解的效果。
案例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耳聋患者B,男性,50岁,主诉耳通不畅、听力减退1年余。
经耳鼻喉科检查,确诊为耳硬化症。
治疗期间综合运用中医针灸治疗和西医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耳部组织供血,从而改善耳通不畅的症状。
西医药物治疗则采用对症处理,包括利尿剂、降血压药等,以减轻耳硬化症的病程。
经过6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耳通不畅症状明显改善,听力也有所恢复。
这个案例显示了中医针灸与西医药物的联合治疗在耳硬化症患者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案例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扁桃体炎患者C,女性,30岁,反复发作咽喉疼痛、发热、吞咽困难。
经耳鼻喉科检查,确诊为扁桃体炎。
治疗期间采用中医汤药煎煮后温水漱口,以杀灭咽部的细菌感染,缓解炎症。
另外,结合西医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消炎药等。
治疗4周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体温也恢复正常。
这个案例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扁桃体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中医药物通过研究制定的草药煎煮后漱口,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变部位,而西医药物则起到了迅速杀灭细菌感染的作用。
综上所述,耳鼻喉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分析表明,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结合中医和西医的优势,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的草药疗法和针灸疗法可以改善病人的体质,增强免疫力,起到调理作用;而西医的药物治疗则具有迅速控制病情的优势。
中医耳鼻喉科学

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简介中医耳鼻喉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耳鼻喉器官疾病的学科,也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中医耳鼻喉科学的研究内容涉及耳鼻喉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耳鼻喉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之一,负责声音的接收和转化、味觉的感受、空气的过滤以及咽喉食物的吞咽等功能。
耳鼻喉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外环境、遗传因素、生活习惯、情感状态等有关,其中尤以内外环境影响最为显著。
中医耳鼻喉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医耳鼻喉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尚书大医谷正岐,《黄帝内经》中也有关于耳聋、鼻塞、喉痛等疾病的阐述。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耳鼻喉科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诊疗方法,代表性的医家有张仲景、王叔和、李时中等。
在现代医学发展之初,中西医学相继传入中国,一度对中医耳鼻喉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然而,随着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耳鼻喉科学逐渐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中医耳鼻喉科学的独特理论和诊疗方法中医耳鼻喉科学的理论和诊疗方法,主要源自于中医经典理论和古代医家的实践经验。
其基本理论可以概括为以气血、精神、五脏六腑等为中心的全身系统观察,包括:1. 气机升降学说气机升降是指人体生理过程中通过气机升降的运动来实现调节的过程。
气机升降学说认为,耳聋、鼻塞、喉痛等疾病与人体的气机升降不畅、阻滞有关。
所以,中医治疗这些疾病首先要解除气机升降的障碍。
2. 虚实辨证学说虚实辨证学说是中医诊断方法的基础,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
它认为人体生理状态和疾病症状的变化可以分为虚实两种情况。
因此,中医治疗耳鼻喉疾病要根据实际情况辨证施治,如实施扶正祛邪、补虚泻实等治疗方法,以达到良好的疗效。
3.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治疗耳鼻喉疾病的重要理论,它认为人体经络是血气运行的通道,是整个脏器、器官及组织的联系和调节中枢。
中医治疗耳鼻喉疾病常常采用调理经络的方法,如针灸、推拿、按摩等。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PBL教学初探

虱 | — 睚 囡 圈同
21 年 8 01 月第 9 第 2 期 卷 2
・管理 ・ 育 ・ 教 教学 ・ 3 5 9
中西 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P L B 教学初探
丁 玲 李 丽 申 琪 ( 河南 中医学 院第一临床医学 院五官学科 ,河南 郑 州 4 0 0 ) 5 0 8
【 要 】 近 年 来 , 耳鼻 咽 喉 疾 病 的 发 病 率 逐 年 上 升 ,耳 鼻 咽 喉 科 学成 为 中西 医院 校 的 非 常 重 要 的课 程 ,本人 对 以 问题 为基 础 的 学 习 摘 (rb m—ae a ig B ) 中西 医结合 耳 鼻咽 喉科 学 临床 教 学 中的 应 用进 行 了初 步探 索 ,从 中 西 医结合 耳鼻 咽喉 科 学总 论 与各 论 的 Po l b sdl r n ,P L 在 e en 关 系、 中西 医结 合耳 鼻 咽喉各 论各 疾 病的 关 系等方 面探讨 了中西 医结合 耳 鼻咽 喉科 学 P L教 学的运 用以及 应 用中存 在的 问题 。 B 【 键词 】F L i 关 B ;t床教 学 ;中西 医结合 耳鼻 咽喉 科 学 盏
PL B 是以问题为 中心的教学方法 ,由美 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r w ao s r 在加拿大 的麦克马斯 特大学首创 。是 目前发达 国家乃至全球 流行 的一 种 新颖 教学方 法…,并逐渐 成为 中国医学教 育模 式改革 的趋势 。该 1 模 式通过 问题 “ 触发 ”学 生进行独 立思考 ,使学生在 提 出问题 、解决 问题 以及寻找 答案的过程 中获取知 识,培养能力 。它的基本特点 是打
中医耳鼻喉科学心得

中医耳鼻喉科学心得
作为一位中医耳鼻喉科医生,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医学在治疗耳鼻喉疾病中的独特优势。
首先,中医注重整体观察和个体化治疗。
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平衡和脏腑的相互关系,认为听觉、嗅觉和咽喉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耳鼻喉疾病时,我们会对患者的整个身体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与耳鼻喉疾病相关的其他脏腑病变。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找出病因,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中药治疗。
其次,中医重视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的平衡息息相关。
耳鼻喉疾病往往与体内的阴阳失衡有关,比如耳鸣、鼻塞等症状常常与肝肾阴虚有关。
因此,在中医治疗中,我们会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作息和心理状态等方面来达到阴阳的平衡,从而改善耳鼻喉疾病的症状。
此外,中医注重疾病的预防和调理。
中医强调病从口入,讲究饮食调理和增强体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对于一些慢性耳鼻喉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中医常常采用中药调理的方法,通过长期的调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作和复发。
综上所述,中医在耳鼻喉科学中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通过整体观察和个体化治疗、调整阴阳平衡以及注重疾病的预防和调理,中医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缓解耳鼻喉疾病的症状,并提
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我相信,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下,中医耳鼻喉科学会有更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