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合集下载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简写戚继光,明朝军事将领,他在抗倭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戚继光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县,他从小聪明好学,勤奋好斗。

年轻的戚继光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很快就成为了明朝军队的一名将领。

在明朝中期,倭寇肆虐中国东南沿海,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为了保卫家园,戚继光带领着一支精锐部队,奋勇抗击倭寇。

他采取了多种灵活的战术,不断打击倭寇的势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胜利。

最著名的就是他在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率领明军在福建妈祖岛大败倭寇的战役。

这次战役,戚继光精心策划,巧妙部署,最终成功地消灭了数千名倭寇,给了他们致命的打击,震慑了倭寇的气焰,也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和平与安宁。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成为了明朝抗倭史上的一段佳话。

他的英勇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抗倭史上的一座丰碑。

戚继光的抗倭精神,也一直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宁繁荣而奋斗。

戚继光的抗倭事迹,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精神。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信念,有勇气,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捍卫家园,守护和平。

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是一部真实的历史,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英雄史诗。

他的事迹永远镌刻在中国抗倭史的丰碑上,也永远镌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戚继光,是中国抗倭史上的一位英雄,他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勇往直前,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而不懈努力。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他的一生是抗倭事业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抗倭史的辉
煌篇章。

戚继光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

他年轻时就表现出
非凡的军事才能,很快就成为了一名训练有素的将领。

在明代,倭寇肆虐中国东南沿海,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戚继光深知倭寇的凶残和威胁,于是他毅然决定投身抗倭事业。

戚继光在抗倭事业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他采取了一
系列有力的措施,加强了沿海防御工事的修建,组织了精良的水陆军部队,加强了对倭寇的打击和围剿。

他还深入了解倭寇的习俗和战术,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作战计划,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胜利。

在戚继光的坚强领导下,明军不断打击倭寇,收复失地,维护了中国东南沿海
的安全和稳定。

他的抗倭事业不仅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对于中国的抗倭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抗倭史上的一座丰碑。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是中国抗倭史上的一段佳话。

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无数的
后人,成为了中国抗倭精神的重要象征。

戚继光的抗倭事业,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勇往直前的民族气概,为中国的抗倭史增添了光辉的一笔。

戚继光抗倭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
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在今天,我们也要继承和发扬戚继光的抗倭精神,为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书写出新的抗倭篇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

关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5篇)

关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5篇)

关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5篇)关于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篇1戚继光抗倭故事在我国东南沿海福建、浙江一带,有一个民间传说:在明朝嘉靖年间,抗倭英雄戚继光带领戚家军荡平了浙江倭寇后,带领军队直逼福建。

盘踞在兴化的倭寇便派出了侦探,搜集戚军的情报。

他们看到戚家军一天只行军二三十里,到兴化还有七八天的路程。

倭寇头目听到报告后说:“还早着呢!今天我们先喝个痛快,过两天准备防御还来得及。

”但是,当他们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戚家军已赶到兴化,一个突然袭击,全歼了敌人。

原来,足智多谋的戚继光,在行军途中为了麻痹敌人,命令士兵每天只走很短的路程就宿营。

等敌探回去报告后,就下令烙制中间带孔的饼子,用绳子穿起来,背在身上,急速向兴化进军,一天一夜就赶完了几天路程,出其不意把敌人消灭了。

后来,当地群众把这种中间带孔的饼叫做光饼,并沿袭成风,用以纪念戚继光抗倭斗争的光辉业绩。

戚继光(公元1528~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

他出生于将门之家。

在父亲严格的教育和薰陶下,戚继光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质,并立下大志。

当时,戚继光耳闻目睹了海盗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灭绝人性的暴行非常气愤。

他在父亲的教导下,树立了爱国思想,并立志从戎。

16岁时他父亲死了,他袭职做了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指挥佥事,以后升为署都指挥佥事,调到沿海前线负责山东海上抵御倭寇的防务。

戚继光的指挥才能在紧张的军事生活和刀枪对阵的战场上表现了出来。

严明纪律是戚继光管理军队的最大特色。

开始,戚继光的部下看不起他。

有个军官,论辈份是他的舅舅,竟然依仗自己是长辈,不服从命令。

戚继光感到很棘手:处分吧,他是长辈,别人会说自己无情无义;不处分吧,整顿军纪怎样进行呢!“治军避亲,何以服众”,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当众给舅舅以严格的军纪处分。

这件事给部下极大的震动,不仅严明了纪律,还使新的战斗作风日益增长。

他以岳家军为榜样,“冻死不拆房,饿死不掳掠”,深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抗倭名将戚继光的事迹

抗倭名将戚继光的事迹

抗倭名将戚继光的事迹戚继光作为民族英雄,著名的将领,在戚继光身上有哪些事迹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戚继光的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戚继光的事迹戚继光最大的贡献就是在闽浙一带抗击倭寇长达十数年,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关于戚继光的事迹和成就在民间流传。

根据《仙游县志》的记载,戚继光在海门一带抗击倭寇的时候,原本打算把倭寇引到上界岭,等到倭寇群斗进到里面之后瓮中捉鳖,将他们一举歼灭。

但是戚继光的大儿子年轻气盛,早早的就和倭寇交战,似的一部分倭寇流窜,没能够将倭寇一句歼灭。

于是戚继光就下令按照军令斩首。

这个故事虽然是杜撰的,但是足以看出戚继光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和戚继光军法严明的治军态度。

初次之外,在北击鞑靼的时候,重新修筑了长城,因地制宜,大大地提高了长城的防御作用。

而且在加固长城了长城之外,还修建了一种空心的敌台,极大的提高的长城的军事用途和防御指挥作用。

戚继光还发明了戚氏军刀、狼筅等作战武器,提高了与倭寇的作战能力。

除了兵器之外戚继光还发明徐许多火器,将武器的杀伤力也得到了提升。

戚继光的故事戚继光的故事有很多,这里简要的说几个。

戚继光是名将的后代,他的名字就是父亲对他的厚望,希望能够继承先祖的遗志,保护大明江山,将戚家发扬光大。

受家族影响,从小就学习武艺和兵法,父亲还亲自教他读书写字,他的文武兼修为后来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戚继光十七岁时,继承父亲的职位,当了登州卫指挥佥事,登州就在今天的山东。

二十二岁的时候考中武举,到京城会试,到京城正好遇到蒙古兵来进攻,他临时被安排去守卫京城九门,还向皇帝上书守城的方略,他的军事才能初步展现。

二十六岁是被任命为都指挥佥事,管理的范围扩大,主要职责是抗击山东的倭寇,从此以后,戚继光和倭寇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战斗,从山东到浙江再到福建,他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沿海地区。

他抗击倭寇的过程中,训练了专门的军队对抗倭寇,人称戚家军,还创立了鸳鸯阵对付倭寇,十几年的时间几乎将沿海的倭寇荡平干净,他被称为抗倭英雄。

戚继光爱国事迹是什么五篇

戚继光爱国事迹是什么五篇

戚继光爱国事迹是什么五篇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出身于将门世家。

他的父亲戚景通,对儿子的家教十分严格。

戚继光十二岁那年,有一次,几个工匠来戚家修理房屋。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戚继光爱国事迹作文,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戚继光爱国事迹篇1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人民英雄。

1544年,当时东南沿海倭寇为患,戚继光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

1553年,总督山东沿海备倭事,振饬营伍,整刷卫所,清理钱粮,严明纪律,督修海防设施,巡察海上营卫。

在任期间所辖海疆肃靖,御倭卓有成绩。

1555年,戚继光调浙江抗倭,第二年,任参将。

1559年。

,亲赴浙江义乌,精选3000名农民和矿工,训练成一支军纪严明的劲旅,史称这支军旅为“戚家军”。

他率这支军队先后取得高家楼、龙山、缙山、乌牛、松浦、鉴云等大捷,扭转了战局。

戚继光勇冠三军,身经百战,任劳任怨,挺身干事。

实为振古之名将。

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缅怀民族英雄,意义深远。

中华民族历来不畏列强。

现在,我们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让东方巨龙永远腾飞!一、南征倭寇嘉靖三十六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

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

但很长时间都没有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

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于是打算逃走。

嘉靖三十七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备驾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继光趁机发动进攻,击沉倭寇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从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烧杀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

正要准备治罪,戚继光却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让戚继光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_历史故事

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_历史故事

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戚继光是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1.岑港之战公元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

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

但很长都没有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

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于是打算逃走。

公元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备驾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继光趁机发动进攻,击沉倭寇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

从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烧杀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

正要准备治罪,戚继光却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让戚继光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戚继光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兵械、战舰等装备,戚家军因此名闻天下。

2. 福建之战公元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福建,并联合福宁、连江等地的倭寇,先后攻陷寿宁、政和、宁德等地,从广东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联合福清、长乐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进犯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倭寇声势浩大,当地官军不敢进攻,于是胡宗宪传令让戚继光带兵剿贼。

戚继光领命后引兵先进攻横屿,横屿四面水路险隘不易通行,戚继光命将士们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壕而进,大破横屿倭寇,斩首两千二百余级。

而后,戚继光乘胜追击,杀至福清,捣毁牛田,端了倭寇巢穴。

倭寇余党慌忙逃往兴化,戚继光也不停歇,一路狂追,又捣毁倭寇据点六十余营,斩首无数。

戚继光平定福建倭患后班师回浙江,行至福清,遇见少量倭寇从东营澳登入,戚继光率兵急攻,斩首两百人。

历史上戚家军的故事

历史上戚家军的故事

历史上戚家军的故事明朝辰光,戚继光的两个儿子和侯继高一同到东海来打倭寇。

戚继光的大儿子长得高大魁梧,大家叫他大戚;小儿子长得端庄秀丽,人们叫他小戚。

兄弟俩杀敌都很骁勇,倭寇一听到戚家兄弟的名字,就吓得发抖。

一天,小戚带着部分战船出海巡逻,碰到了一小股倭寇,小戚把红旗一挥,战船就像一群梭子鱼似的呼呼呼扑了上去,倭寇纷纷败退。

小戚奋勇杀上前去。

不一会,其他战船渐渐落后了。

杀呀杀呀,小戚杀到嵊泗洋面,忽然一阵长筒响,来了大批倭船,把戚家船围住了,小戚中了奸计。

大戚得到消息,一边派人给侯继高送信,一边跳上一只小舢板,飞快地划着木桨木橹,带领一部分戚家军,箭一般赶来。

倭寇碰到他,就纷纷落水。

大戚杀进包围圈,跳上小戚的战船。

嘿!大戚和小戚真是两条打不烂、杀不败、当当响的汉子,这么多的倭寇,他们一点也不放在眼里。

他们手里挥舞着两把寒光闪闪的驱妖剑,遇人头落,碰船板碎,刀来刀断,枪来枪折,箭不能人,盾不能挡,直杀得倭寇像烂田里的癞蛤蟆一样,咕咕直叫!倭寇一见硬的不灵,就来软的。

他们洋里洋气地朝戚家船打话:“你们,大大地被包围……抵抗,死啦死啦的,……投降,好来西格……”不管倭寇怎样狂喊,大戚小戚就是手不停地杀,杀,杀!倭寇见软的也不行,就狗急跳墙,拿出四十九门猪娘炮,轰隆隆,轰隆隆!打了九九八十一炮。

戚家船中了炮弹,戚家兄弟也受了重伤,小戚嘴里淌着血水,屹立船头,两眼像电光;大戚咬着嘴唇,捏着利剑,倾听着大海呼啸的声音,一阵震耳的螺号声从海风中传来,侯继高率领的船队从远处疾驶而来。

就在这时,轰——,又一排炮弹飞来,戚家船被打沉了,戚家兄弟举着驱妖剑,呼喊着跳下海去。

霎时波涛汹涌,风吼海啸,十丈浪头像开口狮子,吞没了九九八十一只倭寇船。

不久,在一个大雾天,潮急风猛,倭寇又偷偷摸摸来到嵊泗洋面,隐隐约约地看见船舷左侧有无数篷帆影,好像是戚家军朝他们杀来。

倭寇慌了,连忙开炮。

轰隆隆,轰隆隆!从三更直打到五更,炮弹打尽了,戚家军仍然不动。

戚继光的故事6个

戚继光的故事6个

戚继光的故事戚继光的故事(一):戚继光斩子的故事戚继光斩子的故事一向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

据《仙游县志》载,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海门一带抗倭。

一次,约三千名倭寇在海门沿海上岸,准备去临海、仙居一带抢劫。

戚继光命令戚印领兵在双港与城西交界的花冠岩一带埋伏,自己出兵佯败,把倭寇引到上界岭,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后,再两军夹击,一举全歼。

结果戚印年轻气盛,交战心切,没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就下令擂鼓冲锋,结果让一部分倭寇逃脱了。

戚继光回营升帐,因戚印没按照军令行事,下令推出去斩首。

陈大成等将领跪在地上要求从宽处罚,留他一条性命将功赎罪。

戚继光不答应,说:"•我是一军主帅,如果我的儿子犯了军令能够不杀,以后还怎样带兵军中的命令还有谁去执行"于是,就在白水洋上街水井口这个地方,戚继光将戚印斩杀。

之后当地的百姓怀念戚公子,便在常风岭上为他建造了一座太尉殿,据说这座大殿的残迹至今犹存。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是该故事被广为流传,民间艺术家们还将此事改编成闽剧、秦腔等戏曲广为传唱。

戚继光的故事(二):戚继光抗倭故事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

嘉靖三十四年五月,由汉、壮、苗、瑶等族人民组成的抗倭军队,在明爱国将领张经领导下,于王江泾大破倭寇,斩敌2000。

这是抗倭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被称为“自有倭患来,此为战功第一”。

次年,倭寇劫掠福建福安等地,遭到当地畲族人民的奋起抗击。

嘉靖四十二年,败走福建的倭寇,窜犯台湾鸡笼一带,被高山族人民赶走。

而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与其他明军配合,多次打败倭寇,最终取得了抗倭战争的最后胜利。

元末明初,日本正处在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

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历史上称为“倭寇”。

明初,国力强盛,重视海防设置,倭寇未能酿成大患。

正统以后,随着明朝政治的腐败,海防松弛,倭寇祸害越来越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1.岑港之战
公元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倭寇进犯乐清、瑞安、临海等地,戚继光率军前往救援,但因为道路隔绝而没有来得及,朝廷也因此不治戚继光的罪。

而后,汪直余党作乱于岑港,戚继光与俞大猷两军会合,前往围攻。

但很长时间都没有攻下来,于是朝廷将戚继光、俞
大猷等人全部罢免,让其带罪杀敌。

驻守在岑港的倭寇抵御不住戚继光与俞大猷的进攻,
于是打算逃走。

公元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倭寇造好了大船,准备驾船夜遁,俞大猷和戚继光趁机
发动进攻,击沉倭寇大船,余党向闽南逃窜。

从岑港逃走的倭寇又在台州烧杀抢掠,给事
中罗嘉宾等人弹劾戚继光故意放走岑港的倭寇,有通倭的嫌疑。

正要准备治罪,戚继光却
因平定汪直的功劳而复官,让戚继光守卫守台、金、严三郡。

戚继光到浙江赴任后,发现卫所的将士作战能力一般,而金华、义乌的人比较彪悍,
于是戚继光前往招募了三千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将其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

戚继光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又给他的部队配备火器、兵械、战舰等装备,戚家军因此名闻天下。

2. 福建之战
公元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福建,并联合福宁、连江等地的倭寇,先后攻
陷寿宁、政和、宁德等地,从广东南澳方面侵略的倭寇联合福清、长乐的倭寇攻陷玄钟所,并进犯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等地。

倭寇声势浩大,当地官军不敢进攻,于是胡宗宪传令让戚继光带兵剿贼。

戚继光领命
后引兵先进攻横屿,横屿四面水路险隘不易通行,戚继光命将士们每人手持一束稻草,填
壕而进,大破横屿倭寇,斩首两千二百余级。

而后,戚继光乘胜追击,杀至福清,捣毁牛田,端了倭寇巢穴。

倭寇余党慌忙逃往兴化,戚继光也不停歇,一路狂追,又捣毁倭寇据
点六十余营,斩首无数。

戚继光平定福建倭患后班师回浙江,行至福清,遇见少量倭寇从东营澳登入,戚继光
率兵急攻,斩首两百人。

经过几番战斗,闽广一带的倭寇几乎被戚继光杀光。

3.北御鞑靼
公元1567年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向穆宗上疏,建议让戚继光、俞大猷等人训练
蓟门一带的士兵。

但朝议后决定只任命戚继光即可。

于是朝廷任戚继光为神机营副将。


时谭纶刚刚在辽、蓟一带募集了三万步兵,又在浙江招募了三千士兵,请求让戚继光对其
训练,得到了穆宗的许可。

公元1568年隆庆二年,明穆宗让戚继光训练蓟州、昌平、保定等地的士兵,总兵官
以下的官员都受戚继光的节制。

戚继光到任后,时蓟州有总兵郭琥,而戚继光为总理,无
法统一号令,于是朝廷将郭琥调走,以戚继光为总兵官,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地。


以戚继光前破吴平有功,进封为右都督。

时北蛮子侵略青山口,戚继光引兵将其击退。

公元1573年万历元年,北蛮小王子与董狐狸谋划进犯,向明朝廷索要赏赐遭到拒绝,于是二人在喜峰口烧杀抢掠,戚继光得知后率兵前往平乱,差点活捉董狐狸。

同年夏,董
狐狸侵略桃林,被戚继光击退。

而后董狐狸的侄子董长昂侵犯界岭,又被击败。

董狐狸多
次侵扰边境不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损失惨重,于是献关求赏,朝廷答应其按年给予赏赐。

公元1574年万历二年,董长昂又入侵边境但无法从关口攻入,于是逼着他的叔父董
长秃寇犯边境。

戚继光领兵将其击败并活捉董长秃。

董狐狸与董长昂率领宗族三百人来到
戚继光关前请罪,董狐狸穿素服大哭请求赦免董长秃。

戚继光与部下商议后决定接受其投降,董狐狸于是将劫掠的百姓放回,并发誓不再反叛。

自此董狐狸与董长昂再也不敢侵犯
蓟门。

戚继光镇守的蓟门固若金汤,北蛮子无法攻入,于是转而进犯辽东,戚继光率兵增援,协助辽东守将李成梁将其击退。

朝廷封戚继光为太子太保,又进封少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