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上册1 分数乘法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1)

六年级数学上册1 分数乘法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1)

*学校:慧方明朗市泉山明镇坝靓小学**教师:如来风**班级:飞龙1班*作品编号:GLK5203211198754259638541456983571 分数乘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和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分数乘法的知识,不仅可以用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而且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教科书通过在实际情境中教学,让学生在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

为了避免过多的重复,教科书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编排在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解决分数乘法计算的过程之中,在此基础上,又编排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以及用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分数乘法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对本单元分数乘法的学习。

六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时,应多通过操作、演示、观察、比较等具体活动,即先形象具体、后抽象概括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分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科书提供的实例,尤其是练习中丰富的现实素材,也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借助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经历探索分数乘法计算的过程。

2.通过操作和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分数乘法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让学生记住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尤其是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是教学的难点。

苏教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苏教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苏教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苏教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数与整数相乘(第38~39页上的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探索中自己发现计算方法。

教学策略:从分数的意义中导入,从分数加法中理解分数乘整数意义与计算方法。

教学预案:一、导入1、出示例1中的长方形直条,标出长是1米。

2、提问:做一朵绸花用3/10米绸带,你能从直条图上表示出已知条件吗?你是怎样想的?(体会到3/10米就是1米的3/10)二、探索1、现在小芳要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要用多少米绸带?请学生上台操作:在直条图上涂色表示要用的部分。

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如果用算式来表示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该怎样列式?生报,师板书。

(可能有连加法算式,也可能有乘法算式)3、你会计算结果吗?你是怎样想的?4、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从加法算式中体会到3/10与3相乘的意义与计算方法。

5、揭示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6、如果做5朵这样的绸花呢?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请大家在自备本上独立完成。

7、组织交流:你是怎样列式的?还可以怎样列式?结果是多少?为什么不列加法算式了?学生说明理由。

在学生计算时,教师可以作指导,分别介绍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1)先分子与整数相乘,再约分;(2)先约分,再相乘。

三、归纳1、通过刚才两道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练习,你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先独立思考一下,再把计算方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2、组织交流。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苏教版《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四、巩固1、练一练第一题:让学生先涂色,然后把算式列在旁边。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 第1课时 分数乘法(一) 人教新课标(共49页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 第1课时 分数乘法(一) 人教新课标(共49页PPT)

2021/11/29
【答案】
1 ;2 33
【解析】
(1)要求3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3个 1 9
用乘法计算;
是多少,
(2 )要求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就用1减去3天看了全
书的几分之几即可。
3.涂一涂,算一算(先用颜色表示结果,再算一算)。
2021/11/29
【答案】
【解析】
13
13
1 ,×, 3 ,求1 的 3 是多少。
3
4 34
【解析】
左图是把这个正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了
1
1
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为 3
;再把这个正方形的
13
3
平均分成4份,
涂色部分占了其中的3份,也就相当于是求 3 的 4 是多少;根据一
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5
1
3.
一块地有
(dm)
方法二
分数化成小数
2.1
×
3 4
= 2.1 × 0 .75
= 1.575(dm)
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你能列出算式吗?
方法一:小数化成分数
2.4 × 3
3 4
=
12 5
×
3 4
1
=
9 5
= 1 4 (dm) 5
方法二:分数化成小数
2.4 ×
3 4
=2.4 × 0.75
=1.8 (dm)
方法三:先约分再算
× D.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个,
再把这个正方形的 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占了其中的3份,也就相当于是求 的 是多少;
左图是把这个正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为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本节课是分数乘法的第1课时,主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对分数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学生在分数乘法方面的运算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分数乘法的教学PPT,包括实例讲解、练习题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3.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分配物品等,引出分数乘法的运算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讲解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乘法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分数乘法的综合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分数乘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是分数乘法的第1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分数乘法时,需要将已知的分数加减法知识进行扩展和深化,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此外,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能够理解和运用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分数乘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4.反馈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展示分数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和巩固分数乘法的应用。

3.学习单:设计一份学习单,帮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法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时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分数乘法”的第1课时,依据人教新课标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乘法的概念、计算规则以及应用实例。

学生将通过学习,理解分数乘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定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

教学难点1. 分数乘法计算规则的理解与应用。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分数乘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学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计算器(可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四则运算中的乘法,导入分数乘法的学习。

2. 新知讲解:介绍分数乘法的定义和计算规则,通过例题演示计算过程。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分数乘法的更多应用场景。

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的定义和计算规则。

2. 典型例题的解答过程。

3. 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教材中关于分数乘法的练习题。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分数乘法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3. 思考题: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深入思考。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接受情况,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

2. 分析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思考如何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分数乘法计算规则的理解与应用1. 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分数乘法的本质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案

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案

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案【篇一: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题名称:分数乘分数【篇二:《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浙江省诸暨市璜山镇化泉小学张垚杰(初稿)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局教研室汤骥(统稿)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探求新知(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个”表示什么?你能利预设:(1)(个);(2)(个);(3)(个);(4)3个就是6个就是,再约分得到(个)。

(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3.比较分析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板书)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时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包括分数乘法的概念、计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涉及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数、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方法,以及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概念,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理解与应用。

2. 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练习题、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分数乘法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法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探究新知:教师讲解分数乘法的概念、计算法则,并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运算方法。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乘法2. 板书内容:分数乘法的概念、计算法则、应用实例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分数乘法计算题,巩固计算法则。

2. 提高题: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探索分数乘法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分数乘法。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1. 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理解与应用。

2. 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乘法第1课时
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法与学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课件
教学内容:
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

(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636261 =++10
3103103 计算10
310310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9
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
图。

问:一个人吃了9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92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92块。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92+92+92=9
222++=96=32(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3
2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教师板书:39
2⨯。

再启发学生说出39
2⨯表示求3个92相加的和。

(3)比较39
2⨯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

(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39
2⨯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问:39
2⨯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92的和。

板书:92+92+92。

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9222++。

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3
296932==⨯(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

(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932⨯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9
2⨯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9
32⨯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92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39
2⨯的计算方法。

(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
392⨯是用分数92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39
2⨯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约分后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

然后让学生将
392⨯按简便方法计算。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反馈练习:
⑴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⑴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教师提示: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⑴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