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各种岩石图片以及显微镜下的岩石结构,说明详细。)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3 . 根据矿物的自形程度
根据全晶质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可分为: 1)自形粒状结构:主要由自形晶组成的结构。 2)它形粒状结构:主要由他形晶组成的结构。 3)半自形粒状结构: 主要由半自形晶构成的
结构。 另外,根据矿物的晶体形态,还可以分为:粒
状结构、柱状、片状结构、板状结构;纤维状结 构、针状结构、放射状结构。
2) 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
斑晶 不稳定, 在形成后 ,在岩浆 的再作用 下,常形 成:
熔蚀结构:因压力降低使一斑晶矿物的熔点降低,或因岩浆在地表氧 化,温度一度升高等,造成早已结晶的斑晶熔蚀形成的结构
暗化边结构:含挥发分的斑晶(角闪石、黑云母等),常因低压、高 温氧化、脱水等原因,在斑晶的边部出现不透明的边缘
此外,辉石、钾长石也 能出现环带结构。
(5)包含结构
这种结构是结晶中心较多, 矿物颗粒几乎同时结晶, 没有足够的结晶时间和空 间的条件下形成的。
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
半自形粒状结构:岩石的矿 物颗粒按结晶习性发育 一部分规则的晶面,而 其它的晶面发育不好, 而呈不规则的形态,称 为半自形晶。
岩石中不排除有少数的自形 晶和它形晶颗粒。这种 结构的形成条件界于自 形和它形之间,是深成 岩中常见的结构。
第五章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结构(textures):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 晶体形态、自形程度和矿物之间(包括玻璃)的相互关系。一 般是手标本或显微镜尺度上可观察的特征,故又称为显微构造 (microstructures)
构造(structures):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 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一般是在露头尺度 或手标本尺度上的性质,例如层理构造。
2) 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类型

是由岩石各部分成分或粒度的差异造成,是斑杂构造的特殊变种,而不同的只是方向性,即是由不同成分或粒度相间带状分布而成,这种构造是由岩浆的脉动侵入和重力分异造成,常见层状辉长岩中。
球状构造
是由一些矿物围绕某些中心呈同心层状分布而成的一种构造,如:球状花岗岩、球状流纹岩、球状辉长岩等。
气孔和杏仁构造
的粒度和
肉眼可辨
别的程度
显晶质结构
矿物颗粒在肉眼
下是可以分辨的
粗粒
颗粒直径>5mm
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等深成岩
中粒
颗粒直径5~1mm
细粒
颗粒直径1~0.1mm
闪长玢岩、安山岩等浅成岩或喷出岩
微粒
颗粒直径<0.1mm
隐晶质结构
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肉眼下不可分辨,显微镜下可看出晶粒
流纹岩、玄武岩等喷出岩
岩浆岩的结构类型
划分依据
结构类型
特征
代表岩性
岩石结
晶程度
全晶质结构
岩石全部由矿物的晶体所组成的一种结构,多见深成岩
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辉长岩等深成岩
半晶质结构
岩石中既有矿物晶体,又有玻璃物质
花岗斑岩、石英斑岩、正长斑岩、玢岩等浅成岩和喷出岩
玻璃质结构
岩石全部由玻璃物质组成
黑曜岩、流纹岩等喷出岩
矿物颗粒
气孔构造是岩浆喷溢地表时,其中所含挥发分逸散后留下的孔洞形成的。这些孔洞被后来的物质充填形成杏仁者称杏仁构造。常见喷出岩
流纹构造
由不同颜色条纹所反映出来的熔岩流的流动构造,常见流纹岩,英安岩和粗面岩中。
流面流线构造
在岩浆岩中,如有片状、板状矿物和扁平的析离体,捕虏体平行定向排列时,即构成流面或流层构造,若长柱状和针状矿物平行定向分布时即构成流线构造,这种构造多分布在岩体边部,表明曾有流动现象发生。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课件 (一)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课件 (一)岩浆岩是地球内部形成的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
既然它们形成于地球内部,那么这种岩石具有其他岩石无法比拟的特殊特质,例如熔融状态和工状形成等。
该文将介绍一些岩浆岩的主要类型,以及它们各自的形成过程。
一、玄武岩玄武岩是一种较新的火山岩石,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火山岩石类型。
它的成分是硅酸盐,具有坚硬的质地和黑色或暗绿色的外观。
玄武岩形成于火山喷发或裂谷活动期间,当地下的岩浆喷溅到地面并迅速冷却时,形成了这种常见的火山岩石。
二、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矿物质组成的火山岩石。
它是地球最常见的岩石之一,因为花岗岩可以在地壳内形成,也可以在地球内部形成。
这种岩石是由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熔融物质通过侵入或深部喷发形成的。
三、玻璃岩玻璃岩是一种具有玻璃质地的火山岩石,其形成过程是偏离地球上正常形成岩石的过程。
当地下的岩浆喷溅到地面并非迅速冷却,而是以极快的速度冷却形成玻璃状体物质。
这种岩石的成分与玄武岩非常相似,但它们的质地却完全不同,所以玻璃岩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岩石。
四、安山岩安山岩与玄武岩非常相似,但是它的成分与结构略有不同。
安山岩是一种具有钠长石和钾长石的火山岩石,它们的颜色通常是灰色或棕色。
安山岩经常出现于与玄武岩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例如海底喷气口,或作为一种与花岗岩共存的岩石类型。
综上所述,以上的四种火山岩石类型是岩浆岩的常见类型。
每种岩石类型都有其特定的成分、形成过程和形态特征。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掌握,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变化,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星球。
岩浆岩常见的结构类型

岩浆岩常见的结构类型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态特征以及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反映的岩石特征。
一、结晶程度:是指岩石中结晶物质和非结晶玻璃物质的含量比例。
据其可将岩浆岩结构分成如下三类:1、全晶质结构: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的岩石结构。
这种结构多见于深成岩中,如花岗岩。
2、半晶质结构:即既有结晶矿物又有非晶质玻璃所组成的岩石结构。
这种结构也主要见于火山岩中,如流纹岩。
3、玻璃质结构:即全部由玻璃物质所组成的岩石结构。
这种结构常见于火山岩中,如黑曜岩(见图1)。
玻璃质是一种不稳定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物化条件的改变,常常会发生脱玻璃化作用,形成一些细小的雏晶。
雏晶是一些形态多种多样的晶芽。
这些晶芽一般无明显的光性特征,当它们进一步转化,就会形成骨架状的骸晶或细小的微晶。
所以,除了时代较新的火山岩中可见玻璃质结构之外,那些较老的前新生代的岩浆岩中很少有玻璃质结构存在。
当火山玻璃中有微晶发育时,它们就可转变成微晶结构或晶体轮廓不清的隐晶质集合体,而组成霏细结构;和霏细结构伴存的还常有一些由放射状纤维组成的球粒,当球粒特别发育时即称为球粒结构(见图2)。
雏晶结构→ 骸晶结构→ 霏细结构球粒结构图2 玻璃质脱玻化后形成的结构类型二、矿物颗粒大小(粒度大小):包括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两个方面。
(一)按照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粒度)和肉眼下可辨别的程度,可将岩浆岩的结构划分为:1、显晶质结构:矿物颗粒在肉眼或放大镜下可以分辨者。
按岩石中主要矿物颗粒的平均直径又可分为:粗粒结构,颗粒直径>5mm;中粒结构,颗粒直径5~1mm;细粒结构,颗粒直径1~0.1mm;微粒结构,颗粒直径<0.1mm。
2、隐晶质结构:是指颗粒非常细小,肉眼或放大镜下不可分辨,但在显微镜下可以分辨矿物晶粒者。
这是浅成侵入岩和熔岩中常有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很致密,有时和玻璃物质不易区分,但是它们的手标本一般无玻璃光泽和贝壳状断口,也不像玻璃那样脆,常有瓷状断面(见图3)。
岩浆岩图谱

付矿物有铬尖晶石、磁铁矿、钛铁矿、黄铁矿、 的普通辉石(Aug)和水柘榴子石(黑色)填充
包裹,是一种变态的包橄结构。橄榄石已
镍黄铁矿及磷灰石、铬柘榴子石等。
变化为纤蛇纹石。水柘榴子石交代斜长石,
它 是 一 种 次 生 矿 物 , 呈 浅 绿 色 ,Fe2O3高 ,
N=1.830,定为水钙榴石。
三、超基性岩(深成岩)分类与命名
的认为是未经融熔
的晶体堆积而成
的,提出“火成堆
积岩”这个名词。
层状侵入体的韵律
图1 钛磁铁矿纯橄岩 单偏光 四川红格 钛磁铁矿为它形致密集合体,包围着早
期堆积的自形橄榄石,构成典型的海绵陨铁 结构。橄揽石稍受熔蚀,已蛇纹石化。
层状构造,多数认
图2 钛磁铁矿单辉岩 单偏光 四川红格
它形钛磁铁矿包围着早期堆积的钛普通辉 为 由 岩 浆 分 异 作 用
似层状和层状三种类型。非层状超基性岩体无基性岩伴生,岩体规模小,深度不大就尖
灭,与围岩多数成不整合接触,形态形状种类较多,有岩墙、岩脉、岩盘、岩枝、单斜
岩体以及透镜状,串珠状岩群出现。此类型占世界含铬岩体的绝大多数,在我国几乎全
属于这个类型。似层状岩体由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组成,两者接触界线明显,在形成时间
第Ⅰ亚类—纯橄岩类………………………橄榄石含量95-100% 第Ⅱ亚类—辉橄岩类(橄石岩类)…………………………95-75% 第Ⅲ亚类—橄榄岩类………………………………………75-25% 第Ⅳ亚类—橄辉(闪)岩类…………………………………25-5% 第Ⅴ亚类—辉(闪)岩和云母岩类……………………………5-0% (二)划分超基性岩岩族的三个标准: 1.首先按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的比例关系,作为划分岩族的主要依据;2.其次考 虑原生角闪石和黑云母含量;3.基性斜长石的出现,反映超基性岩的形成环境。斜长 石不论含量多少,在划分岩族时都应考虑。斜长石在超基性岩中含量一般不超过15%, 如含斜长石0-5%,则在岩名前加“含长”二字,如含量为5-15%,加“斜长”二字,如 斜长斜辉橄榄岩。 鉴于上述条件,进一步划分为25个岩族,并对含斜长石超基性岩再分出12个亚族, 是按斜长石和不同辉石组合来划分的。为了便于记忆,采用对称的三分法(0-25-75100的界线),依造岩矿物种类不同及相对含量进行细分。 纯橄岩不再详细划分,但为了区分无辉石和有辉石的纯橄岩,将含贵橄榄石和镁橄 榄石100%的单矿物岩称纯橄岩,如含0—5%辉石时,分出含斜辉纯橄岩或含单辉纯橄 岩。这种岩性往往见于纯橄岩与辉橄岩的过渡带上。 超基性岩(深成岩)的分类见表1。
岩浆岩描述

岩性描述范例白岗岩:风化面浅灰白色,新鲜面灰白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
几乎全由长石、石英构成,仅有零星黑云母。
长石浅灰白色,柱状,大小2-4mm,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60-70%。
石英烟灰色,多浑圆粒状,大小与长石相仿,断口上油脂光泽,含量约30-40%。
白榴石响岩:风化面灰绿色,新鲜面暗灰绿色,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以白榴石为主,少量钾长石。
白榴石自形多面体形或略呈球形,个体较大,多5-10mm,但已绢云母化,呈灰绿色,有时局部染成黄褐色,无光泽,硬度小于小刀,含量20-35%。
钾长石浅肉红色,板状,大小3-5mm为主,少数达10mm,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5%。
基质浅灰褐色,断口粗糙,暗淡无光泽。
斑状花岗闪长岩:风化面黄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钾长石,肉红色,卡式双晶,粒度5-10mm,含量占15-25%,角闪石,暗绿色,长柱状,大小3-5mm,含量10-20%。
基质粒度细小主要成分有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及暗色矿物,岩石具较强绿帘石化,所以基质中矿物含量无法目估。
岩石遭风化较破碎,岩石中多见5-15cm闪长岩包体。
斑状花岗岩:风化面颜色为浅灰色、黄灰色,新鲜面颜色为灰色、浅黄灰色,似斑状结构、环斑结构,块状构造。
斑晶主要为碱性长石及少量的石英。
碱性长石呈卵球状、椭球状、长板状或不规则状,灰色、灰白色,大小在4-6mm之间,大的粒径可达15mm,解理发育,卡式双晶较为发育,透明,玻璃光泽,分布较为均匀,平均含量30-50%。
其中较大的斑晶周围被白色斜长石环绕,二者界线清晰。
石英呈粒状,烟灰色或灰白色,大小在2-3mm之间,无解理,油脂光泽,含量<5%。
基质为细粒结构,主要由长石、石英、角闪石,另有微量的黑云母、榍石、磁铁矿。
长石呈粒状,灰白色,大小约0.3mm,含量约40%。
石英呈粒状,烟灰色,油脂光泽,大小约0.5-1mm,含量约5%。
角闪石呈长柱状,黑色,长约2-4mm,宽约0.5mm,玻璃光泽,其分布及不均匀,含量<5%。
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图1三大岩类物质循环岩石的分类: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山H夕山、石浆石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带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温度降低,最后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岩浆在地表下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在较深处形成的侵入岩叫深成岩,在较浅处形成的侵入岩叫浅成岩。
(1)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图2石英图3正长石图4角闪石组成岩浆岩的矿物种类很多,其主要矿物有石英(图2)、正长石(图3)、斜长石、角闪石(图4)、辉石、橄榄石及黑云母等。
(2)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①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的特征。
按结晶程度,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全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
按矿物颗粒大小,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
②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与其他组成部分的排列填充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外貌特征。
构造的特征,主要取决于岩浆冷凝时的环境。
岩浆岩最常见的构造有: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结构和构造特征反映了岩浆岩的生成环境,因此,它是岩浆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标志,也是研究岩浆岩作用方式的依据之一。
(3)岩浆岩的分类及常见的岩浆岩根据岩浆岩中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分为下面几类:酸性岩类(S iO2的含量>65%、中性岩类(S iO2的含量65%~52%、基性岩类(S iO2的含量52%~45%、超基性岩类(S iO2的含量<45%)。
图5花岗岩图6闪长岩图7玄武岩常见的岩浆岩描述如下:1 酸性岩类:花岗岩(P-1-6)、花岗斑岩、流纹岩。
2 中性岩类:正长岩、正长斑岩、闪长岩(P-1-7)、闪长玲岩、安山岩。
3基性岩类: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P-1-8)。
4超基性岩类:橄榄岩。
二、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条件下, 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已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固结硬化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结构介绍课件

岩浆岩的典型案例
玄武岩
形成原因: 火山喷发
主要成分: 硅酸盐、氧 化铁、氧化
镁等
结构特点: 气孔、杏仁 状结构、流
纹构造等
典型案例: 夏威夷火山 国家公园、 冰岛火山地
区等
花岗岩
形成原因:地壳 深处的岩浆侵入 地壳浅层,冷却 凝固后形成
01
结构特点:颗 粒状结构,颗 粒大小不一, 颜色多样
03
02
主要成分:石 英、长石、云 母等
04
典型案例:美 国黄石国家公 园、中国黄山 等
安山岩
形成原因:火
山喷发 1
典型案例:美 4
国黄石公园、 日本富士山
主要成分:硅
2 酸盐矿物
3 结构特点:斑
状结构,气孔 构造
岩浆岩的应用
建筑材料
01
岩浆岩作为建筑材料历史悠 久,如古罗马的万神殿和古 希腊的帕台农神庙等
3 地热温泉:地热温泉可用于休 闲、疗养和旅游
4 地热农业:利用地热能进行农 业种植,可提高产量和品质
科学研究
地球科学: 研究地球的 形成、演化 和内部结构
地质学:研 究岩石、矿 物、地层和
地质构造
火山学:研 究火山的形 成、活动规 律和灾害防
治
地球化学: 研究地球的 化学组成、 演化和资源
分布
谢谢
03
火山碎屑岩:火山喷发时产 生的碎屑物质堆积形成的岩 石,如火山灰、火山砾等。
02
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后冷 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如玄武 岩、安山岩等。
04
熔岩:岩浆在地表流动冷却 形成的岩石,如熔岩流、熔 岩被等。
岩浆岩的结构特征
岩浆岩的矿物组成
02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地:山东济南 藏号:021 描述:廖群安 薄片照片
采集:曾广策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数字化:廖群安
薄片描述 岩石名称:橄榄辉长岩 英文名称:Olivine gabbro 结构:辉长结构,包橄结构 矿物成分:主要由辉石(45%)和斜长石(50%)组成,含少量的黑云母和橄榄石,橄榄石包
SiO2 50.14, TiO2 1.12, Al2O3 15.48, Fe2O3 3.01, FeO 7.62 ,MgO 7.59, MnO 0.12, CaO 9.58 ,Na2O 2.39, K2O 0.93, P2O5 0.24, H2O 0.75, CO2 0.07 所属岩类及成因:基性侵入岩,常与超镁铁质岩石共生,构成层状或环状的杂岩体,多见于
裂谷及洋中脊环境
产地:山东济南 藏号:a3 描述:廖群安
采集:李昌年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数字化:廖群安
手标本照片
手标本描述 岩石名称:斜长岩 英文名称:Plagioclasite 颜色:灰白,泛淡红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粗粒自形-半自形晶结构 矿物成分:斜长石 90%、单斜辉石 8%、磁铁矿 1%;可见黝帘石等蚀变矿物。 化学成分:
SiO2 50.14,TiO2 1.12, Al2O3 15.48, Fe2O3 3.01, FeO 7.62 , MgO 7.59, MnO 0.12, CaO 9.58 ,Na2O 2.39, K2O 0.93, P2O5 0.24, H2O 0.75, CO2 0.07 所属岩类及成因:是浅成相的基性侵入岩,常产于大洋中脊和陆内裂谷环境,成岩墙、岩席
产地:河北汉诺坝 藏号:a2 描述:廖群安
采集:李昌年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数字化:廖群安
手标本照片
手标本描述 岩石名称:金伯利岩 英文名称:Kimberlite 颜色:黑灰 构造:角砾构造 结构:斑状结构 矿物组成:
角砾:10%,成分复杂,由碳盐岩和金伯利岩角砾组成 胶结物:为具斑状结构的金伯利岩,其斑晶为橄榄石和金云母,基质为蚀变了的隐晶质
SiO2 39.39, TiO2 0.06, Al2O3 0.47, Fe2O3 2.92, FeO 5.42 MgO 46.49, MnO 0.20, CaO 0.22 Na2O 0.64, K2O 0.09, P2O5 0.05, H2O 3.66, CO2 0.39 所属岩类及成因:多见于造山带蛇绿岩中,可是堆晶岩或亏损的地幔橄榄岩
SiO2 50.281, TiO2 0.64, Al2O3 25.86, Fe2O3 0.96, FeO 2.07 ,MgO 2.12, MnO 0.05, CaO 12.48 ,Na2O 3.15, K2O 0.65, P2O5 0.09, H2O 1.17, CO2 0.14 所属岩类及成因:常为造山带层状杂岩体的组成部分,为堆晶成因。
物质。 其它:含少量的橄榄石捕虏晶 化学成分: SiO2 36.31, TiO2 2.75, Al2O3 4.63, Fe2O3 5.64, FeO 3.20, MgO 11.55, MnO 0.135, CaO 12.76, Na2O 0.08, K2O 0.16, P2O5 0.80, H2O 0.73,CO2 16.70 所属岩类及成因:深源幔源超基性岩浆侵位至地壳浅部(常有隐爆作用)的产物,分布于稳
产地:山东济南 藏号:a022 描述:廖群安
采集:王人镜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数字化:廖群安
手标本照片
手标本描述 岩石名称:辉绿岩 英文名称:Diabase 颜色:深灰色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辉绿结构 矿物成分:由斜长石(55%)和辉石(45%)组成。斜长石成细长柱状自形晶,杂乱分布,
辉石结晶粒度细小,充填在斜长石粒间 化学成分:
产地:河北汉诺坝 藏号:a36 描述:廖群安
采集:王人镜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数字化:廖群安
手标本照片
手标本描述 岩石名称:斜方辉橄岩 英文名称:Harzburgite 颜色:暗灰绿色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等粒结构 矿物组成:镁橄榄石 60%;斜方辉石 35%,透辉石 5% 化学成分:
SiO2 40.65%, TiO2 0.11%, Al2O3 1.25%, Fe2O3 2.53%, FeO 6.15% ,MgO 42.36%, MnO 0.18%, CaO 1.29% ,Na2O 0.29%, K2O 0.31%, P2O5 0.04%, H2O 5.02% 所属岩类及成因:多见于造山带蛇绿岩中,是亏损的地幔橄榄岩
定地台区,与深断裂有关,是金刚石的重要赋存岩石。
产地:辽宁 藏号:a50 描述:廖群安
采集:邱家骧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数字化:廖群安
手标本照片
手标本描述 岩石名称:纯橄榄岩 英文名称:Dunite 颜色:浅黄绿色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自形-半自形细粒等粒结构 矿物组成:镁橄榄石 80%;后期蚀变矿物蛇纹石 15%,透闪石 4%;副矿物磁铁矿 1% 化学成分:
产地:山东济南 藏号:022 描述:廖群安
采集:王人镜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数字化:廖群安
薄片照片
薄片描述 岩石名称:斜长岩 英文名称:Plagioclasite 结构:中粗粒自形-半自形晶结构 矿物成分:斜长石 90%、单斜辉石 8%、磁铁矿 1%;可见黝帘石等蚀变矿物。 化学成分:
SiO2 50.281, TiO2 0.64, Al2O3 25.86, Fe2O3 0.96, FeO 2.07 ,MgO 2.12, MnO 0.05, CaO 12.48 ,Na2O 3.15, K2O 0.65, P2O5 0.09, H2O 1.17, CO2 0.14 所属岩类及成因:常为造山带层状杂岩体的组成部分,为堆晶成因。
产地:河北汉诺坝 藏号:007 描述:廖群安
采集:李昌年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数字化:廖群安
薄片照片
薄片描述 岩石名称:透辉石岩 英文名称:Diapsidite 结构:堆晶结构,粗粒半自形等粒结构 矿物组成:透辉石>90%、斜长石<5%、蛇纹石 5%。 化学成分:
SiO2 46.27, TiO2 1.74, Al2O3 7.16, Fe2O3 4.27, FeO 7.18 ,MgO 16.04, MnO 0.16, CaO 14.08 ,Na2O 0.92, K2O 0.64, P2O5 0.38, H2O 0.99, CO2 0.13 所属岩类及成因:超镁铁堆晶岩,多见于蛇绿岩带中
裹在斜方辉石之中,已蛇纹石化。 化学成分:
SiO2 50.14, TiO2 1.12, Al2O3 15.48, Fe2O3 3.01, FeO 7.62 ,MgO 7.59, MnO 0.12, CaO 9.58 ,Na2O 2.39, K2O 0.93, P2O5 0.24, H2O 0.75, CO2 0.07 所属岩类及成因:基性侵入岩,常与超镁铁质岩石共生,构成层状或环状的杂岩体,多见于
产地:河北汉诺坝 藏号:a1 描述:廖群安
采集:李昌年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数字化:廖群安
英文名称:Diopsidite 颜色:暗灰绿色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堆晶结构,粗粒柱状的透辉石自形晶体粒间充填中-细粒的透辉石和斜长石 矿物组成:透辉石>90%,斜长石<10% 化学成分:
SiO2 39.39, TiO2 0.06, Al2O3 0.47, Fe2O3 2.92, FeO 5.42 MgO 46.49, MnO 0.20, CaO 0.22 Na2O 0.64, K2O 0.09, P2O5 0.05, H2O 3.66, CO2 0.39 所属岩类及成因:多见于造山带蛇绿岩中,可是堆晶岩或亏损的地幔橄榄岩
产地:河北汉诺坝 藏号:001 描述:廖群安
薄片照片
采集:李昌年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数字化:廖群安
薄片描述
岩石名称:二辉橄榄岩 英文名称:Peridotite 结构:粒状镶嵌结构、橄榄石具扭折带结构 矿物成分:镁橄榄石 74%、顽火辉石 10%、透辉石 15%、尖晶石 1%。 化学成分:
SiO2 42.52, TiO2 0.42, Al2O3 4.11, Fe2O3 4.82, FeO 7.18 MgO 28.37, MnO 0.17, CaO 5.32 Na2O 0.55, K2O 0.25, P2O5 0.11, H2O 1.27, CO2 0.08 所属岩类及成因:碱性玄武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
状产出
产地:山东济南 藏号:023 描述:廖群安
采集:王人镜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数字化:廖群安
产地:河北汉诺坝 藏号:018 描述:廖群安
采集:王人镜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数字化:廖群安
薄片照片
薄片描述 岩石名称:纯橄榄岩 英文名称:Dunite 结构:自形-半自形细粒等粒结构 矿物组成:镁橄榄石 80%;后期蚀变矿物蛇纹石 15%,透闪石 4%,可见少量的滑石;副矿物
磁铁矿 1%。 化学成分:
手标本照片
手标本描述
岩石名称:二辉橄榄岩 英文名称:Peridotite 颜色:暗灰绿色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中粒等粒结构 矿物成分:镁橄榄石 75%、顽火辉石 10%、透辉石 15%。 化学成分:
SiO2 46.27, TiO2 1.74, Al2O3 7.16, Fe2O3 4.27, FeO 7.18 ,MgO 16.04, MnO 0.16, CaO 14.08 ,Na2O 0.92, K2O 0.64, P2O5 0.38, H2O 0.99, CO2 0.13 所属岩类及成因:碱性玄武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
产地:河北汉诺坝 藏号:019 描述:廖群安
采集:王人镜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数字化:廖群安
薄片照片
薄片描述 岩石名称:斜方辉橄岩 英文名称:Harzburgite 结构:板状等粒结构 构造:叶理构造 矿物组成:镁橄榄石 50%、斜方辉石 35%、透辉石 5%、蛇纹石 10%,斜方辉石成板状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