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常见问题处理1、为什么新建立工程后接图表看不见?答:如果接图表和行政辖区都是正确的,而且坐标也套合,可是新建工程后却看不见接图表,可以看一下工程中的切换比例设置的是否太小,这个值设置的越小,由接图表到图形的切换就越快,如果切换比例太小,有可能当你打开工程的时候,他已经切换" />

MAPGIS土地利用管理完整常见问题处理

MAPGIS土地利用管理完整常见问题处理
MAPGIS土地利用管理完整常见问题处理

MAPGIS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常见问题处理GIS" onclick="tagshow(event)" class="t_tag">MAPGIS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常见问题处理

1、为什么新建立工程后接图表看不见?

答:如果接图表和行政辖区都是正确的,而且坐标也套合,可是新建工程后却看不见接图表,可以看一下工程中的切换比例设置的是否太小,这个值设置的越小,由接图表到图形的切换就越快,如果切换比例太小,有可能当你打开工程的时候,他已经切换到了图形状态。该值默认为0.05,你可以通过编辑工程、和编辑项目进行修改。

2、为什么标准分幅输出时图形与图框分离?

答: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

1) 当前编辑项目的中央经线填错了,可能与图形的实际带号不符。

2) 接图表的中央经线不正确或者没有填,可以通过属性库查看。

3) 在图形输出设置中,选则了图形数据带有图形代号的复选框(如果系统中的坐标本身就带图形带号,则这一项要选)

3、为什么汇总时提示找不到地类区文件?

答:原因是当前项目中设置的图斑形成方式与项目中图斑文件的描述不一致。对图斑文件而言,在选择“计算机叠加形成图斑”时对应的图层描述是地类区,而选择“手工矢量形成图斑”时,对应的图层描述是图斑层。

4、为什么不能出外单位面积汇总表?

答:出外单位面积表,或者在耕地结构分析中进行飞地面积分析时,必须按权属汇总后才能统计出数据,因为按坐落汇总时,数据按图斑所在权属进行统计,不包含飞地信息。

5、为什么不能进行按权属出图?

答:出现这中情况有以下几种可能:

1)选中的权属没有对应的图形。

2)图斑层没有设置到可编辑状态。

3)图斑层的权属代码一项没有填,或者填写有误。

6、为什么不能进行按坐落出图?

答: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种可能:

1)选中的坐落在图中没有对应的图形。

2)按座落出图实际上是按照新建工程时添加的那个辖区文件的权属代码输出的,跟图斑本身的坐落代码是否填写没有关系,所以如果该辖区文件的属性或者图形错误都可能造成按辖区不能出图或出图错误。

3)在变更年辖区进行了调整后要在工程中修改相应的辖区文件,不然也会造成变更年按坐落出图有误。

7、为什么出图时不能输出区图例?

答:因为区图例是从输出工程中的“图斑层”文件提取出来的,因此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是因为图斑文件的图层描述不正确造成的,比如描述应该是“图斑层”,可是写成了“地类图斑”,所以他就找不到要提取参数的文件了。同样,如果不能出点、线的图例也是这个原因。

8、为什么非裁剪输出时出的图形不带图框?

答:因为在图形输出设置中选择了“使用拓扑裁剪”。

9、为什么出的图没有境界线,或者境界线参数不正确?答:在图面整饰中没有选择“自动添加境界线”则输出的图形不会有境界线,除非用户自己在项目中添加了自己的境界线文件。如果,发现境界线的显示参数不正确,是因为系统库中境界线对应的编码与系统默认的不一致。

10、为什么不能进行属性跳转?

答:因为图斑层不在当前可编辑状态。

11、为什么专题数据的属性不能导出成电子表格?

答:属性数据不能导出成外部数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如果在数据源指向的文件并没有生成新的表格,可以考

虑是不是数据源配置有误,若是电子表格是否去掉了“只读”选项,是否路径太深,另外要注意的是数据源名称不能用纯数字表示,如123等。

2)如果只能转出属性结构字段,而没有具体的内容,这是由于数据的部分属性字段转不出来造成的,一般来讲,若数据中有某一个字段的属性记录全部为空,或者数据中有“日期”型字段类型,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你可以通过修改字段类型、选择部分属性输出等方法解决。

12、工作量很大时怎样快速编辑数据字典?

答: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编辑数据字典,特别是撤乡并镇时,需要修改的权属代码很多,若用传统的数据字典编辑方法工作量会比较大,这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属性库打开数据字典,直接对权属代码进行编辑,有时还可以使用统改的功能,及直观又方便。如果用户对属性库不是很熟的话,还可以将数据字典导出成电子表格再进行修改。

13、怎样才能更有效地汇总空间数据库?

答:在进行数据出表前,必须从空间数据库中进行数据预处理,由于每次数据汇总都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怎样才能更有效的汇总空间数据库就显的很重要。

1)在进行汇总时必须确保数据库没有逻辑错误和拓扑错误,而且属性填写必须完整。

2)必须进行过图斑边界剪断线的操作。

3)按毛面积字段统计时,要在“表格输出”设置中设置汇总保留的小数位为3位,因为毛面积字段的小数位为3位。如果此时小数位设置的是1位,那么汇总时会对每个图斑进行四舍五(六)入后再累加,造成与实际面积的差异。因此,汇总前保留的小数位应该与毛面积字段的小数位一致,到出表时再根据出表要求设置小数位。

4)根据要求设置支持的模板级别。

5)选择汇总字段,是按毛面积汇总还是按计算机面积汇总。6)选择汇总方式,各种汇总方式的区别在系统的帮助和教程中都有介绍。

14、为什么我汇总后会生成一个Dmy开头的文件夹?答:从空间数据库汇总后,我们一般会在项目目录下生成一个“wb2000”之类的文件夹,可是当用户在表格输出设置中选择了“编辑目录数据:出表”后就会生成一个“Dmy2000”之类的文件夹,用户可以编辑这个文件夹里面的数据,并利用修改后的数据出表。如果选择了“SIG目录出表”则又会生成“sig2000”之类的文件夹。

15、为什么会出现净面积小于等于零的情况?

答:出现这一错误提示的意思是说某图斑的毛面积减去应扣除的线状地物、零星地物、田坎面积后面积出现负值,这从

空间位置上来讲应该是一种逻辑错误,出现这一错误一般是由以下几个原因综合造成的:

1)操作问题:在查错前没有进行过“图斑边界剪断线的操作”。如果不进行这一步,图斑扣除的是整条线的面积,很容易出现净面积为负的情况。

2)数据问题:可能某些属性填写有误,线状地物的宽度、图斑的毛面积、零星地物的面积、田坎系数、线扣除方式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另外,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数据中直接填写的田坎面积,可项目设置中却设置的是“使用田坎系数表示田坎面积”,造成田坎面积过大。

3)设置原因:逻辑错误检查时,“判断线在区边界的容查”设置的太小,如设为0.00001。系统按此半径分析时,会把一些本来应该作为边界对半扣除在两个图斑的线状地物完全扣除在单个图斑里。

4) 碎图斑,小数位问题.如一个碎图斑面积为0.04亩,保留一位即为0.报错.

16、怎样进行八大类到过渡类的数据转换?

答:八大类到过渡分类的数据转换系统中提供了完备的功能,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其具体步骤如下:

1)转换数据字典:通过系统提供的“数据字典赋确省值”完成,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此功能进行代码更新时,不能仅仅对“地类代码”进行更新,对“图层”,“图案”,线型也要

更新,这样才能保证图形能以正确的参数显示。如果觉得选起来麻烦,也可以选择全部更新。当然,数据字典也可以通过新建数据字典,然后再代码追加的方法得到。

2)进行专题数据的地类转换:通过土地利用工具下的地类转换功能完成,需要注意的时转换时一定要手工编辑好扩展地类的对应关系,不然会出现地类不在数据字典中的错误。需要转换地类的包括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

3)地类的符号注记最好再通过属性重新生成,因为地类注记一般是与图斑号在一起的,而且注记形式也较多,转换起来工作量反而较大。

4)重新设置模板路径:把项目的模板路径设置到过渡分类的路径。较新版本的软件中,模板路径下会自动分过渡、八级、三级三个文件夹,但较早的版本还需要通过系统的“模板向导”利用数据字典生成,生成的模板要保存在叫“分页模板”的文件夹中(分页输出时),模板路径要设到“分页模板”的上一级。

5)设置模板支持类型:在功能设置中的表格是输出设置中选择表格模板支持三级或者四级,因为八大类时一般模板只选择到支持第二级。

6)按要求进行数据预处理。

17、在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怎样方便快捷的进行面积统计?答:系统提供了丰富的标准表格输出,但有时我们仅仅是想

看个别统计数据,出点线面的表格查看起来不是很方面,这时可以考虑一下下面几个工具。

1)耕地结构分析,在这个模块可以快速的按各种方式进行土地结构分析,耕地坡度分析,飞入地面积分析。

2)查询模块下的查询功能,可以按辖区范围、任意范围、任意条件、缓冲区等几种方式统计区域属性。还可以通过选择分类字段、统计字段对数据进行快捷方便的统计和分析,如对某区域按权属名称统计各地类面积。

18、为什么统计表格中没有扩展地类的数据?

答:原因是表格输出设置中的模板级别没有选择到第四级,不过需要从空间数据库中重新汇总才能出表。

19、为什么我出耕地坡度分级表中所有耕地面积都汇总到了

0-2度这一项?

答:因为图斑中坡度有一项应该填写坡度值及地面倾角,而不是坡度级别。

设置下的模板支持级别设置为3或4级。

20、为什么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运行速度突然变的太

慢?

答:如果你的电脑中安装了MAPGIS67,或者带有MAPGIS67平台的应用系统,在土地利用数据库中进行操作时速度会变的很慢,这是因为用户的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不是在平台67

的基础上开发的,等土地利用数据库系统与平台67同步后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了。目前用户可以先通过停止服务中“MAPGIS Licence Service”解决。

21、为什么出表时提示模板路径找不到?

答:在土地利用数据库中有两种模板类型:及工程的模板路径和项目的模板路径。

在新建某县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工程时,系统要求设置一个工程的模板路径;由于系统管理的是多年度数据,每年度要出的表格格式也不仅相同,如1996年出的是八大类表,2000年则可能会出过渡类的表,出于这个原因考虑,当我们在工程中添加某一年的项目时系统又会得到一个项目的模板路径,这个路径默认是与工程的模板路径一致的。对用户来讲,实际上只要修改项目的模板路径就可以了。

造成模板路径找不到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

1)八大类更新到过渡类后,路径没有修改过来。

2)修改模板路径时路径要设置到“分页模板”的文件夹的上一级,而不能设置到此文件夹里面。

3)系统记录的模板路径是绝对路径,所以当软件的安装目录发生变化了也可能出现这个情况。如把软件重新安装到了别的路径。

但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修改模板路径才是最重要的,也有两中方法可修改。

1)在工程的结构视图下的根目录上,如“某某县土地利用工程”上点右键选择“编辑工程”进行修改。在修改界面上有“编辑工程”和“编辑项目”两个选择,用户只要修改当前编辑的项目即可。注意修改完路径后要点“保存”按纽才可生效。

2)直接对属性表进行编辑修改:在属性库中将工程文件*.lnd打开(将文件拖拉到属性库),修改项目路径信息即可,这个方法对那些对软件操作不习惯不太熟悉的用户来讲反而更简单些。

另外在表格输出设置中也有“模板路径”的选项,但这里的路径是只读的,读的是项目的路径,因此不可以在这里设置。

22、怎样检查数据的属性逻辑错误?

答:

1)在空间分析系统检查行政辖区和图斑的计算机面积是否一致,如过不一致表明而者空间位置不完全套合。

2)用空间分析系统比较图斑的计算机面积和毛面积是否基本一致,如果相差很大说明有个别毛面积字段填写有误,如果用户没有自己的详查测量面积,可以将计算机面积字段赋给毛面积字段。

3)利用系统提供逻辑错误检查根据检查是否有没填或者填写非法的字段。

4)检查数据的属性结构是否规范,因为数据在进行汇总时

是按照特定的字段名称处理的,用户扩展的属性字段要放在标准结构的后面。

5)用户可以直接在的输入编辑系统中打开专题数据的工程文件,利用检查下的工程区属性检查工具可以手工检查任意属性字段。对图斑来讲主要是要查看地类有没有填到最后一级、争议地代码、飞地代码、混合地类、权属性质、田坎系数等字段的填写是否规范,检查有没有碎图斑;对线状地物来讲则要看地类码,宽度是否有误,该上图斑的一定要上图斑;零星地物也主要看他的地类和面积字段。最好进行过这些错误检查后,再进行净面积小于等于零的检查。

6)利用空间分析或者属性检索功能检查是否有碎图斑,是否存在非耕地有田坎的情况。

7)改正这些属性错误后,再进行汇总出表,核对数据。

23、常见面积不等分析?

答: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面积不等一般有一下几种情况。

1)行政辖区与图斑的计算机面积不等:这种面积不等一般都是图形的错误,是由于作图的不规范造成的。

2)统计簿中县级总面积(按坐落汇总)与在空间分析中得到的面积不等:从理论上讲按坐落汇总得到的总面积应该等于所有图斑的总面积,对这种面积不等一般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数据原因,即图斑中可能有权属代码、坐落代码、飞地

代码都为空的情况,或者是坐落代码、飞地代码没填,但权属代码填的是外县代码,或者坐落代码、飞地代码填的是外县代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汇总的原因,比如汇总时设置的小数位为1位,汇总字段与空间分析时选的不一样等问题。

3)统计簿中总面积不等与各一级地类之和。如果总面积大于一级地类面积之和,则可能地类填写为空或不在数据字典中,也有可能是混合地类填写不规范;如果是总面积较小,这种错误一般会有提示,比如有净面积小于等于零的情况。4)一级地类不等于各分类面积之和:出现这种情况一般的原因是地类码没填到最后一级,或者混合地类填写不规范,还有一个原因是有非耕地的田坎面积,会造成农用地面积与分类面积之和不等。

5)统计簿一中纵向面积不等: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权属代码或者坐落代码没填到最后一及或者有不在数据字典中的情况,还有可能是争议地代码填写不规范。

6)同一数据,每次汇总后得到的面积不等。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汇总设置的问题,如小数位的保留,汇总方式、还有一个是平差半径的原因,不图的平差半径会影响线状地物的面积扣除。

24.点"数据与预处理"没有反应?

原因是因为数据的路径太深或者文件命名不规范.

25.裁剪输出怎样出大地坐标的值?

在设置中选择拓扑裁减.

26.E00数据怎样导入到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系统.

由于历史原因某些地区所提供的土地利用数据库专题数据的格式为arcgis的E00数据交换格式,要想建立mapgis格式的土地利用现状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把E00数据准确无误的导成MAPGIS的点线面格式,然后将转换来的数据导入到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系统,进而才能在次基础上进行以后的变更汇总、出图出表等具体的工作。

第一部分:数据的转换

首先我们要做的肯定是将e00 数据转换成mapgis 的格式,建库单位提供给的e00数据有12个,文件名和图层描述如下表所示:

文件名图层描述

xzqb 行政区表

jjxb 境界表

qdwb 权属单位表

jzxb 权属界属性表

jzdb 界址点属性表

dltb 地类图斑属性表

zttb 专项图属性表

dljb 地类界属性表

xzwb 线状地物属性表

lxwb 零星地物表

zjhb 注记表

虽然要这么多文件,但对建立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来讲,并不是所有的文件都马上用得到,但必需的文件是地类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

有了这三个文件我们就可以进行工程的建立和面积的统计,至于地类界线、图斑界线、行政辖区、符号注记等文件在mapgis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系统中自动生成,下面我们就来看怎样转换这三个文件。

1)打开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在系统主菜单“工具“下有一个输入e00数据的功能菜单,点此菜单选择要转换的E00数据,当数据处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系统会提示保存转换出来的mapgis格式文件。如果有些e00转出有问题,可以利用平台数据转换下的500点打断功能将mapgis数据打断后再转e00,或者可以转shap格式再e00.

实际上在我们转换e00数据前,需要用记事本分别编辑点、线、面的图元信息代码对照表、并将这三个对照表按一的规则命名保存在mapgis的大比例尺系统库下,这样才能保证e00数据转换成mapgis的点线面文件后图形的显示参数正

确。但是,我们在转换的时候并没有做这些操作,这是因为图斑文件、线状地物、零星地物都有一个属性字段是“地类码”,我们在系统中可以利用这个地类码字段,统改图形参数,使得每个图元都按标准的图例参数显示,及方面又正确。2)去掉属性中的空格

e00转换成的mapgis数据,常常会出现文件属性值带空格的情况,如地类图斑的地类码实际属性为“114”,但转换成的结果会是“114 ”,这个现象无疑会影响以后的面积统计和参数修改,所以必需将此字段的空格清除。

在mapgis的文件转换子模块中有一个“去除属性中尾部空格”个功能,可以一此性将文件所有属性字段的尾部空格去除。如过用户对中地公司早期推出的建库软件“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比较熟悉的话,可能会知道在此软件的“建库工具”下的字符字段整理中也可以实现此功能,不过在这里要选择要清除空格的属性字段,相比第一中方法有些不太方便。

3)文件压缩存盘

这一步不是必需做的,但由于转换来的数据可能会有一些冗余信息,或者图元物理数大于显示图元数,所以通过这一操作可以压缩文件大小,提高文件的访问速度。

在输入编辑子系统中单文件打开数据,在设置中选中“数据压缩存盘”,保存文件即可完成此操作。

第二部分建立土地利用工程

1)建立数据字典

由于建库单位并没有为我们提供mapgis中wb格式的数据字典,所以我们需要新建有一个数据字典。这里我们选则使用地类图斑提取权属信息的方法建立数据字典。步骤如下:一、打开土地利用现状工程,选择新建数据字典、选择“利用外部文件导入权属信息到数据字典”,填写好分级信息,选择“过渡分类”,点下一步。

二、打开权属信息文件,选择存放权属代码和权属名称的字段,点下有一步完成。

三、建好的数据字典只有村一级代码与名称的对应关系,用户还需要在数据字典编辑窗口中修改乡镇一级的代码名称。用户也可以将数据字典在属性库中打开,直接对权属名称进行编辑。

2)新建结合图表

打开系统,选择新建接图表,输入比例尺,坐标系、起始经纬、中央经度等参数,即可完成新建。

3)新建土地利用工程

在系统中选择新建土地利用工程(lnd),按照提示选择相应的数据字典,结合图表、并正确设置图形带号、图斑形成类型、田坎类型,等参数。

4)导入专题文件

建立好工程后,紧接着就要导入各专题数据。然而由于我们数据的属性结构与mapgis土地现状系统中默认的属性结构不同,这样就会造成我们数据的一些字段项不能导如到系统,所以在导入之前还需要对系统中的标准属性中增加一些字段,因此文件导入可以分以下几步完成:

一、修改专题文件的属性结构:在系统安装目录下的program下面有一个“sys”文件夹,里面存放的是一些模板文件。在属性库中打开dltb.wp文件,编辑属性结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只能在此属性结构的后面追加自己的属性字段如“坡度级别”,“专项调查类型”等字段,具体需要追加的字段可以参考自己数据的属性字段。用同样的方法修改下面的xzdw.wl和lxdw.wt文件的属性结构。在此目录下,专题文件的名称都是取的图层描述的汉语首拼,如地类图斑对应的文件是dltb.

二、导入专题文件。在图层树选择地类图斑图层,点右键选择文件导入,根据数据标准建立字段映射。需要注意的是标准字段中的“坡度”字段应该映射的是我们数据中填写“坡度值”的字段,因为系统中能直接处理的是坡度值而不是坡度级别。由于我们数据中采集的是坡度级别,所以我把我们数据的坡度字段映射到了自己扩展的那个“坡度级别”字段。另外还要注意的是“是否选择导入计算机面积”,由于我的数据中毛面积字段填的就是计算机面积,所以我选择了计算

机面积导入,这样我就不用选择毛面积字段的对应关系了,系统会自动将计算机面积字段导入到毛面积字段,并自动转换成以亩为单位的数值。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导入线状地物的属性,同样选择计算机面积导入,就不需要建立线面积的映射关系了。但导入线状地物时系统会提示是否进行线弧整理,对于我们第一次导入应该选择是,线弧整理的目的是将与图斑弧段重合的线状地物归并到弧段中,这样做有利于以后的面积统计和空间分析。

再用同样的方法导入零星地物文件。

5)对导入的文件进行后期处理:由于我们导入的文件有可能不太符合mapgis系统处理的要求,所以我们对导入的数据还要进行一些后期处理,一般要处理的有以下几项。一、转换零星地物的面积:因为e00中得到的点面积是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值,而系统中是要求的此项单位是亩,所以要进行单位转换。此项工作可以在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建库工具中完成,但是由于有些用户没有这个系统,所以可以在属性库中完成。在属性库中打开点文件(保存在工程目录下的lxdw.wt文件),选择统该属性/编辑点属性,统该方式为“计算方式”,选择要统该的字段为“点面积”,表达式为“点面积*3/2000”。

二、填写坡度值。由于我们数据采集的是坡度级别,而系

统出坡度面积表时需要的是坡度值,因此需要根据坡度级别将坡度值赋到“坡度”字段。这项工作可以在平台中进行属性的统改。

三、填写专项图层号。在我们的数据中有专项调查类型这一项,通过属性来标示图斑类型,如我们会在是标准农田的图斑中的“专项调查类型”一项填写一个“标”字,而mapgis 土地利用现状中不是这样处理的。他是通过“专项图层”这个字段标示的,这个字段填写的是相应的图层号。其对应关系如下:

10 //农转用

100 //标准农田

101 //优质园地

102 //后备耕地

103 //生态退耕

这项操作也可以在平台中完成,完成此项操作后才可以出专项调查表。

四、统该文件参数。打开土地利用工程,在图层树中选择地类图斑文件,点右键选择统该参数,系统会按照图例板统一修改图版参数,依据的就是地类码。同样方法修改线状地物和零星地物的参数。

第三部分:汇总基年数据

到此为址,我们已经完成了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

确保各项数据无误后就可以进行基年数据的汇总了,也只有汇总了基年数据才可以进行数据变更。汇总数据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汇总方式,是按坐落汇总还是按权属汇总,汇总字段是毛面积还是计算机面积,采用的是什么田坎计算方式。目前中地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了两中的田坎计算方式:一种是田坎面积=(毛面积-零星地物面积-线状地物面积)*田坎系数;还有一种是田坎面积=毛面积*田坎系数,其中第一种算法是中地一贯的算法,个人认为是相对比较科学的,后一种算法是后来才加的,目的是满足部分客户的需要。

另外,还有一些我觉得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想出外面积单位表时我们应该按权属汇总面积,因为按座落汇总时是不会统计到飞地信息的

完成以上所有操作后,可以这个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数据库就建好了。在这个库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行各种土地更新的操作了。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系统将变更分为图形的变更和属性的变更两种,但不管那种变更都采用的是项目化的思想进行管理的,即每一项变更都会用一个特定的项目进行管理,在用户没对此项目提交入库之前,所有的变更信息都存放在此项目对应的一个临时文件区域里,用户可对此变更进行再次修改。这样做即可以保留变更信息,让变更有据可查,更可以避免用户误操作对现状数据造成直接影响。(以上操作以2005年版本为依据,以后版本更新后,有些操作功能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