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农大耕作学100分-在线作业

合集下载

中农大网络学习指导在线作业满分答案.doc

中农大网络学习指导在线作业满分答案.doc

中农⼤⽹络学习指导在线作业满分答案.doc⽹络学习指导(第4版)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6-01-22 10:15:27⼀、单选题1.(5分)中农⼤⽹院的()是:以质量为中⼼,改⾰创新、规范管理、适度发展、办出特⾊。

A.⼯怫导B.教育思想C.办学⽅针D.办学瞬2.(5分)新⽣⼊学后需预付不少于()学分的学费。

A. 60B. 20C. 80D. 403.(5分)学院在每个学期期末会组织者前辅导,提供语⾳在线辅导或⽂字辅导资料,并放在相应课程的()栏⽬中,供同学们下载。

A.⽹上学习B.考试计划C.辅导资料D.毕业论⽂4.(5分)下列有关统考考⽣违纪情况处理及处罚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考试违纪⾏为的考⽣,其相关科⽬的考试成绩⽆效B.有作弊或协同作弊的考⽣,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记过C.代替他⼈或由他⼈代替参加考试者,取消统考资格D.有考试作弊⾏为的考⽣,当次考试全部科⽬成绩⽆效,并视情节严重情况给予停考1-3年的处理5.(5分)学术界普遍认为,远程教育起源⾃19世纪中叶的(),是以函授教学形式进⾏的。

A.⽇本B.美国C.英国D.亚洲6.(5分)课程论⽂的题⽬可以在()下载。

A.新⽣通道B.学习指南C.学⽣论坛D.我的课堂7.(5分)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教学教务相关问题时,可以在()栏⽬提出。

? A.⼼情随笔B.英语对对碰C.考风考纪D.在线问答8.(5分)学⽣在()页⾯⾥点击〃在线作业〃或〃作业〃,选择相应的套数,点击进⼊作业页⾯。

完成后点击下⽅的提交即可。

A.课程通知B.学习过程统计C.课程讲解D.课程评价9.(5分)课程考核不通过、缺考的学⽣,可以申请补考,每门课程最多可申请()次补考。

A. 3B.4C. 2D. 110.(5分)通过北京地区成⼈本科学⼠学位英语统⼀?考试,是中农⼤⽹院本科在籍⽣(专升本、⾼起本的学⽣)申请成⼈本科()的必要条件之⼀。

A.结业证书B.培训证书C.学⼠学位. D.毕业证书11.(5分)毕业论⽂写作申请条件中对学分要求为:修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获取学分、未修任选课不得多于8学分。

耕作学练习题

耕作学练习题

《耕作学》练习题第一章引论部分一、填空题1、耕作制度包括与两部分,以为中心,为基础。

2、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3、养地制度是与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水土保持,以及等。

4、耕作制度的功能包括2个方面:即功能和功能。

5、与单项技术不同,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特点往往带有较强的,,和。

6、我国耕作制度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精致农作,经济高效,和持久发展。

7、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是:。

8、耕作学从性质上属于自然科学,但它与社会经济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它是,有很强的,但也包含着一定宏观布局的软科学内容。

二、选择题1、耕作制度包括的2大部分:( )A.种植制度B.旱作农业C.养地制度D.农牧结合2、下列哪一个不属于种植制度范畴:( )A.作物布局B.熟制C.平衡施肥D.种植方式3、耕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功能体现在:( )A.减少投入B.技术指导C.宏观调控与决策D.高产优质4、下面哪项不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A.生产程序机械化B.生产技术科学化C.农业主体知识化D.作物管理工业化5、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体系有:( )A.多熟种植B.节水农业C.营养管理D.农制改革三、名词解释1、耕作制度2、种植制度3、养地制度4、农作制度四、简答题1、耕作制度在农业生产中的功能。

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中国农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有哪些?五、论述题1、耕作制度的含义?包括哪两大部分内容?2、简述为什么要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3、论述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4、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第二章作物布局一、填空题1、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作物结构包括、、和等,配置是指作物在区域或田地上的分布,即解决、与的问题。

2、是种植制度的主要内容与基础。

3、作物布局的原则应该以为基础,为目标,为可行性。

4、作物的生态经济适宜区可划分为四级,分别是、、和。

2016年农大耕作学100分-在线作业-1

2016年农大耕作学100分-在线作业-1

耕作学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6-01-26 16:59:22一、单选题1.(5分)∙A. 玉米 ∙B. 大麦∙C. 小麦 ∙D. 西瓜得分: 5知识点: 4.3 连作及其应用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2.(5分)∙A. K ∙B. N∙C. P ∙D. 重金属得分: 5知识点: 6.2 农田土壤培肥下列作物属于忌连作的作物有( )。

造成我国主要河流水体富营养化的是( )。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3.(5分)∙A. 东北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B. 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南方∙C. 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东北 ∙D.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得分: 5知识点: 3.2 复种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4.(5分)∙A. 短日照作物北移,发育提前∙B. 短日照作物南移,发育延迟 ∙C. 长日照作物南移,发育提前 ∙D. 长日照作物北移,发育提前得分: 5我国小麦优势区主要分布在(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知识点: 2.3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5.(5分)∙A. 人工固氮 ∙B. 植物固氮 ∙C. 微生物氮转化 ∙D. 非生物固氮得分: 5知识点: 6.2 农田土壤培肥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6.(5分)∙A. 16亿亩∙B. 20亿亩 ∙C. 15亿亩氮循环主要是在大气、水体、生物和土壤之间进行, 以下哪种不是大气中的氮进入土壤和植物的方法( )。

我国耕地资源紧缺,我国耕地的红线是( )。

∙D. 18亿亩得分: 5知识点: 2.1 资源环境与耕作制度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7.(5分)∙A. 春小麦、春玉米、马铃薯 ∙B. 橡胶、水稻、油菜 ∙C. 冬小麦、甘蔗、甜菜 ∙D. 冬小麦、夏玉米、棉花得分: 5知识点: 2.3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8.(5分)∙A. 地温下降∙B. 长期土壤变紧实 ∙C. 易造成水土流失下列作物哪些属于我国华北平原适宜种植的作物( )。

2016中农大农业生态学在线作业A答案满分

2016中农大农业生态学在线作业A答案满分

农业生态学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6-09-20 16:11:08一、单选题1.(5分)下列()是短日照植物。

∙ A. 燕麦∙ B. 小麦∙ C. 油菜∙ D. 玉米纠错得分: 5知识点:农业生态学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2.(5分)不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对策各不相同,以下哪类生物属于K对策生物?()∙ A. 大型食肉动物∙ B. 杂草∙ C. 昆虫∙ D. 细菌纠错得分: 5知识点: 4.2 群落的基本特征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3.(5分)生态问题出现的主导因素是()。

∙ A. 粮食危机∙ B. 资源危机∙ C. 人口危机∙ D. 能源危机纠错得分: 5知识点: 9.1 农业资源的分类与特性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4.(5分)根据生态位原理,()有利于系统稳定。

∙ A. 生物品种单一∙ B. 生态位丰富且生态位饱和∙ C. 生物的生态位重叠∙ D. 生物数量少且生态位空缺纠错得分: 5知识点: 4.2 群落的基本特征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二、多选题1.(5分)植物成群分布的原因是()。

∙ A. 动物及人为活动∙ B. 天然障碍∙ C. 微域差异∙ D. 繁殖特性纠错得分: 5知识点:农业生态学展开解析答案D,B,A,C解析2.(5分)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包括()。

∙ A. 系统内部养分的库存量较低,但流量大,周转快∙ B. 农业生态系统有较高的养分输出率与输入率∙ C. 养分供求同步机制较弱∙ D. 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保持能力较强,流失率低纠错得分: 5知识点:农业生态学展开解析答案B,A,C解析3.(5分)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包括()。

∙ A. 生态因子的耦合(综合)作用特征∙ B.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主次之分∙ C. 生态因子的作用或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要求具有阶段性∙ D. 生态因子具有部分补偿性因此具有完全替代性纠错得分: 5知识点:农业生态学展开解析答案A,C,B解析4.(5分)资源转换系统的某一必要资源的输入量从零开始不断增加,开始时系统的输出量增加很快,当输入达到一定水平后,输出量增加的速度逐步减慢、停止甚至出现负值,这种现象称之为()。

山东省2016年农林试题

山东省2016年农林试题

山东省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农林果蔬类专业知识试题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卷一(选择题,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发生复制的时期是A. 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2.植物根尖为四个功能区,其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功能区是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根毛区3.下列植物中,花卉类型为总状花序的植物是A.白菜B.葱C.向日葵D.无花果4.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中,一个精子与极核融合后发育而成的结构是A.胚B.胚乳C.种皮D.果皮5.下列植物组织中,属于初生保护组织的是A.木栓层B.栓内层C. 表皮D.木栓形成层6.植物光合作用中碳同化分为C3途径和C4途径,其中C3途径中二氧化碳的受体是A.二磷酸核酮糖B.磷酸甘油酸C.磷酸甘油醛D.葡萄糖7.下列植物中,茎的生长方式为缠绕茎的植物是A.甘薯B.黄瓜C.菜豆D.爬山虎8.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属于无丝分裂的是A.根尖的生长B. 形成层的活动C. 性细胞的产生D.愈伤组织的形成9.玉米各生育时期中,干旱易造成“卡脖旱”的生育时期是A. 拔节期B. 大喇叭口期C. 抽雄期D.开花期10.棉花打顶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营养向根部运输B.防止茎叶早衰C.促进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D.促进侧枝生长11.下列植物中,叶序类型为互生叶序的植物是A.女贞B.白杨C.百合D.夹竹桃12.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能产生的物质是A.二氧化碳B.酒精C.A TPD.乳糖13.被称为生命活动的基本粒子的细胞器是A.液泡B.核糖体C.线粒体D.叶绿体14.PH5.5—6.0的土壤环境中,有效性较高的营养元素是A.钼B.钙C. 镁D.硼15.苹果贮藏的适宜温度一般为A.-4~20CB. -1~40CC. 5~70CD.8~10 0C16.土壤中的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A.田间持水量B.饱和含水量C.吸湿系数D.毛管持水量17.土壤能够吸收重金属、农药等有毒物质的吸收方式是A.离子交换吸收B.生物吸收C.化学吸收D.物理吸收18.下列元素中,植物缺乏时首先在新生组织出现缺乏症的元素是A.钙B.氮C.镁D.锌19.下列肥料中,最适宜用作大蒜追肥的是A.硝酸铵B.碳酸氢铵C.氯化铵D.硫酸铵20.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的DNA分子数是A.2个B.4个C.6个D.8个21.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雌配子体是A.雌蕊B.胚珠C.胚囊D.卵细胞22.某一生物个体的基因型为DdGg,经过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组合是A. Dd Dg Dg ddB.DD GG Gd DdC. Dd Gg dd ggD.DG Dg dG dg23.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可以诱导植物形成多倍体,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A.促进染色体分离B.促进着丝点分离C.破坏纺锤丝的形成D.促进细胞质分离24.基因型为EEFf和EeFF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个体基因型是A.EEFFB.EeFFC.EeffD.eeff25杂合的黄色籽粒豌豆杂交后,共收获280粒,其中纯和的黄色种子数目约为A.30粒B.70粒C.140粒D.210粒26.某一作物杂交育种过程中的杂交方式为A/B//A/C ,这种杂交方式是A.回交B.三交C.四交D.双交27.下列害虫中,能在土壤中安全越冬的害虫是A.玉米螟B.菜溢管蚜C梨小食心虫. D.桃小食心虫28.化学防治玉米螟的适宜时期是A.卵孵高峰期B.幼虫期C.蛹期D.成虫期29.采用浸种防治茄科类蔬菜病毒病常用的化学物质是A.硫酸铜B.磷酸三钠C. 多菌灵D.链霉素30.反应植物病虫害为害普遍程度的指标是A.病情指数B.虫口密度C.被害率D.损失率31.真菌可形成多种类型的孢子,其中传播黄瓜霜霉病的孢子是A. 卵孢子B.分生孢子C. 包囊孢子D.游动孢子32.棉田第二代棉铃虫百株卵量在20粒以上时,化学防治标准为A.5头幼虫百株B.8头幼虫百株C. 10头幼虫百株D.15头幼虫百株33.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临界温度是A.150CB. 200CC.22 0CD.25 0C34在蔬菜贮藏过程中,能促进呼吸和加速蔬菜衰老的植物激素是A.脱落酸B.生长素C.赤霉素D.细胞分裂素35.桃蛀螟在山东的年生活史是A.1年1代,以蛹越冬B. 1年3--4代,以蛹越冬C. 1年1代,以幼虫越冬D.1年3--4代,以幼虫越冬36.小麦穗部全部或部分发白干枯,潮湿时可见穎壳缝处有粉红色霉状物,这种病害是A.白粉病B.红粉病C.赤霉病D.红腐病37.在植物危害部位形成斑点,造成叶片畸形的害虫是A.油菜潜叶蝇B.桃蚜C.地老虎D.粘虫38.在小麦生长中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A.壮秆大穗B.防止早衰C.保根护叶D.提高粒重39.甘薯一生中最耐旱的时期是A.发根缓苗期B.分枝结薯期C. 薯蔓同长期D.回秧期40.下列植物中,种子为单子叶有胚乳的是A.萝卜B.辣椒C.慈姑D.玉米41.花生各生育时期中,施用钙肥的适宜时期是A.苗期B.盛花期C.结荚期D.饱果期42.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通气孔隙度是A.5—10%B.15—20%C.25—30%D.35—40%43.棉花苗期定苗后进行中耕松土时,适宜的深度是A.2—4cmB.6—8cmC.10—12cmD.14—16cm44.把育好的棉苗移栽到大蒜行间的复种方式是A.接茬复种B.移栽复种C.套作复种D.再生复种45.对棉籽进行硫酸脱绒处理时,每10kg棉籽的浓硫酸用量是A.100—200mlB.300—400mlC.500—600mlD.700—800ml46.我国北方冬小麦区高产田的基本苗指标是A.9万株/亩B.12万株/亩C. 15万株/亩D.18万株/亩47.下列肥料组合中,可以混合施用的是A.硫酸钾和过磷酸钙B.碳酸氢铵与草木灰C.氯化钾与石灰氮D.硝酸磷肥与钙镁磷肥48.土壤空气的组成成分与大气组成成分相比,含量较少的A.氧气B.二氧化碳C.水汽D.还原性气体49.在温带地区,昆虫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是A.8—150CB.16—200CC.22—30 0CD.31--350C50.棉花各生育阶段中,蕾铃脱落的高峰期在A.初蕾期B.盛蕾期C.初花期D.盛花期二、简答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光能利用率的高低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大耕作学100分-在线作业

农大耕作学100分-在线作业

耕作学_在线作业_2交卷时间:2016-01-27 10:16:04 一、单选题1.(5分)A.时间长,范围小,开放式循环B. 时间长,范围小,闭合式循环C. 时间短,范围小,闭合式循环D. 时间短,范围小,开放式循环得分: 5知识点:农田土壤培肥展开解析答案 D解析2.(5分)A. 改下列关于生物小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以下不属于农田氮素控制途径的是()。

进氮肥施用技术B. 多施有机肥C. 合理灌溉D. 硝化抑制剂得分: 5知识点: 农田土壤培肥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3.(5分)A. 循环快而均匀B. 循环不充足C. 直接进入食物链D. 总量无限得分: 5知识点: 农田土壤培肥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4.(5分)A. 减少肥料的使用B. 提高土地利用率C. 协调争地矛盾D. 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得分: 5知识点: 多熟种植概念及其发展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5.(5分)A. 马铃薯B. 花生C. 水稻D. 西瓜得分: 5知识点: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展开解析多熟种植的作用主要有( )。

下列作物哪个是适粘土性作物( )。

答案 C 解析6.(5分)A. 气候变暖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不大B. 目前处于新的气候冰期,气候将越来越趋于变冷,现在就是典型冷期表现C. 极端气候现象也是气候变暖的重要表现D. 气候变暖有利于粮食增产得分: 5知识点: 6 养地制度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7.(5分)A. 循环比较迅速,自我调节慢,较完全的循环B. 循环比较迅速,自我调节快,较完全的循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气相型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循环比较迅速,自我调节慢,不完全的循环D. 循环比较迅速,自我调节快,不完全的循环得分: 5知识点: 农田土壤培肥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8.(5分)A. 用地程度和养地制度的提高B. 继承与发展结合C. 社会需要D. 自然条件得分: 5知识点: 耕作制度演变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9.(5分)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内涵是( )。

【耕作学 山西农大】耕作学(考题加答案)

【耕作学 山西农大】耕作学(考题加答案)

1 二、简答题1、既然轮作好,为什么生产上连作能与之长期共存(连坐的应用,必要性,可能性) 连作指在同一块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一)连作应用的必要性1.社会需要决定连作,大宗作物:面积大,轮不过来2.资源利用决定连作资源限制:水田,低洼田 3.经济效益决定连作4.作物结构决定连作(二) 连作应用的可能性1.作物耐连作特性允许连作 品种特性(不怕):可以连作,水稻,玉米2.新技术推广应用允许连作 (1)物理技术:土壤消毒,嫁接(2)化学技术:平衡施肥,药剂(3)农业技术:水旱熟制连作3、根据北方旱地土壤水分年度变化规律,应采取什么土壤耕作措施蓄水保墒?4、某地≧10℃的积温为5000℃,日积温≧10℃期间的降水为500mm,请计算干燥度,并判断为什么地区。

=0.16*5000/500=1.6 1.55—1.99为湿润程度为半干旱,植被为干草原,为西北或东北西部地区。

5、为什么农业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投入?(一要依靠科学二靠政策,热力学定律)6、简述免耕法的优点免耕(no-tillage )又称零耕(zero tillage)、直接播种(direct drilling),指作物播前既不用犁、耙耕整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又不在作物生育期间进行任何农具的土壤管理,只在播种前后喷洒化学药剂、除草剂、除虫剂,以及液体肥料的一类耕作方法免耕的优点 1.防止侵蚀2.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渗水性3.提高了土壤有机含量,保持了良好的土壤结构 4.节约成本 5.农耗时间减少7、某地具有十万公顷耕地,种植冬小麦6万公顷,春玉米4万公顷,夏大豆4.8万公顷该地当年复种指数。

100%%=⨯全年收获面积2.(1)耕地积复面种指数RT K ∑≥⨯=1016.028、为什么间套作可以促进地下因素的互补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的互补,提高了对土壤因素的利用率,促进用养结合1、利用不同的根系分布,充分利用土壤表层和下层的土壤因素2、利用不同作物吸收水肥能力和种类不同,均衡利用土壤中各生活因素3、豆科作物和非豆科作物之间在N 素营养方面有互利关系4、间混套作能促进用养结合9、简述争取复种季节超额利用的技术复种技术特点:抢时间赶季节,围绕“早”字作文章一、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与品种(一) 要充分利用休闲季节,根据休闲季节的长短以及气候情况选择适宜的作物(二) 用短生育期作物,或对生育期要求不很严格的作物替代长生长期的作物(三) 要注意作物之间的相克作用及互利作用(四) 品种搭配1. 作物生长季节充足的地区应尽量选用生育期长的品种类型。

2016年农大耕作学100分-在线作业-3

2016年农大耕作学100分-在线作业-3

耕作学_在线作业_3交卷时间:2016-01-27 10:29:24一、单选题1.(5分)∙A. 磷循环是双向循环∙B. 典型沉积型循环 ∙C. 持续性受威胁 ∙D. 生物小循环为主得分: 5知识点: 6.2 农田土壤培肥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2.(5分)∙A. 循环缓慢,受干扰,成为”不完全”的循环,受生物作用正反馈调节,变化较大以下关于磷循环哪项是错误的( )。

下列关于沉积型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B. 循环缓慢,不受干扰,成为”完全”的循环,受生物作用负反馈调节,变化较大∙ C. 循环缓慢,受干扰,成为”不完全”的循环,受生物作用正反馈调节,变化较小∙ D. 循环缓慢,受干扰,成为”不完全”的循环,受生物作用负反馈调节,变化较小得分:5知识点:6.2 农田土壤培肥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3.(5分)∙A. 孙渠∙B. 蔡旭∙ C. 刘巽浩∙ D. 姜秉权得分:5知识点:1.1 耕作学及其相关内容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4.(5分)我国最早引进耕作学的是()。

∙A. CO、CO2、O2∙ B. N2、NO 、N2O∙ C. N2O、CH4、CO2∙ D. CH4、O2、N2O得分:5知识点:6 养地制度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5.(5分)∙A. 水稻∙B. 甜菜∙ C. 冬小麦∙ D. 番茄得分:5知识点:2.3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6.(5分)∙A. 淋失下列气体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有()。

以下哪项不是氮的输出途径()。

∙B. 挥发∙C. 微生物反硝化作用 ∙D. 作物吸收得分: 5知识点: 6.2 农田土壤培肥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7.(5分)∙A. O 2 ∙B. CO 2∙C. CO ∙D. N 2得分: 5知识点: 6 养地制度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8.(5分)∙A. 大麦-水稻-水稻-→马铃薯/玉米-水稻-→大麦-水稻-水稻∙B. 玉米-玉米→水稻-水稻-→玉米-玉米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作学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6-01-27 10:29:24
一、单选题
1.
(5分)

A. 磷循环是双向循环

B. 典型沉积型循环 •
C. 持续性受威胁 •
D. 生物小循环为主
得分: 5
知识点: 6.2 农田土壤培肥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2.
(5分)

A. 循环
缓慢,受干扰,成为”不完全”的循环,受生物作用正反馈调节,变化较大
以下关于磷循环哪项是错误的( )。

下列关于沉积型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循环缓慢,不受干扰,成为”完全”的循环,受生物作用负反馈调节,变化较大

C. 循环缓慢,受干扰,成为”不完全”的循环,受生物作用正反馈调节,变化较小

D. 循环缓慢,受干扰,成为”不完全”的循环,受生物作用负反馈调节,变化较小
得分:5
知识点: 6.2 农田土壤培肥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3.
(5分)

A. 孙渠

B. 蔡旭

C. 刘巽浩

D. 姜秉权
得分: 5
知识点: 1.1 耕作学及其相关内容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4.
(5分)
我国最早引进耕作学的是()。


A. CO、CO2、O2

B. N2、NO 、N2O

C. N2O、CH4、CO2

D. CH4、O2、N2O
得分: 5
知识点: 6 养地制度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5.
(5分)

A. 水稻

B. 甜菜

C. 冬小麦

D. 番茄
得分: 5
知识点: 2.3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6.
(5分)

A. 淋失
下列气体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有()。

以下哪项不是氮的输出途径()。


B. 挥发

C. 微生物反硝化作用 •
D. 作物吸收
得分: 5
知识点: 6.2 农田土壤培肥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7.
(5分)

A. O 2 •
B. CO 2

C. CO •
D. N 2
得分: 5
知识点: 6 养地制度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8.
(5分)

A. 大麦-水稻-水
稻-→马铃薯/玉米-水稻-→大麦-水稻-水稻
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是( )。

下列轮作模式属于复种轮作的是( )。

• B. 玉米-玉米→水稻-水稻-→玉米-玉米

C. 小麦—→大豆—→玉米—→小麦

D. 小麦-水稻-→小麦-水稻—→蚕豆-水稻
得分: 5
知识点: 4.1 轮作倒茬的作用及其应用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9.
(5分)

A. 一年三熟

B. 两年三熟

C. 一年一熟

D. 一年两熟
得分: 5
知识点: 2.1 资源环境与耕作制度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10.
(5分)

A. 五

B. 四

C. 三
根据气候资源特点,我国东北地区的熟制是()。

作物的生态经济适宜区可划分为()级。


D. 六
得分: 5
知识点: 7.2 我国耕作制度区划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二、判断
1.
(5分)


得分: 5
知识点: 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 正确 解析
2.
(5分)


得分: 5
知识点: 耕作学 展开解析
中国耕作制度分区的指导思想是作物种类、作物结构、熟制的相对统一性。

集约种植主要包括两个方向,即提高复种多熟程序的种植集约化和提高一季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栽培集约化。

答案正确
解析
3.
(5分)
保护性耕作具有节水、节肥、增效等多种功能,可以替代的耕作措施。



得分: 5
知识点: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
4.
(5分)
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两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得分: 5
知识点: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
5.
(5分)
磷循环是以生物小循环为主的循环。


得分: 5
知识点: 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 正确
解析
6.
(5分)


得分: 5
知识点: 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 正确
解析
7.
(5分)
• •
得分: 5
知识点: 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 正确
解析
8.
我国耕作制度改革的战略原则是适应原则、协调原则、经济原则、持久原则。

豆科作物主要是富氮类作物。

(5分)
黄淮海平原丘陵水浇地二熟旱地二熟一熟区属于Ⅵ区。



得分: 5
知识点: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正确
解析
9.
(5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矛盾越来越严峻,多熟种植已不适用我国国情的发展需要。



得分: 5
知识点:耕作学
展开解析
答案错误
解析
10.
(5分)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众多任务,主要包括不断增长的农产品消费、效益问题与生态问题。


得分: 5
知识点:耕作学正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