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段前级基本技术口令(趣味武术)

合集下载

武术要领口诀

武术要领口诀

武术要领口诀以下是五个符合要求的武术要领口诀:《出拳口诀》
一出拳,要有力,好似炮弹飞出去。

二扭腰,增动力,核心收紧别忘记。

三送肩,加距离,拳拳到位有威力。

四专注,眼瞄准,目标明确不偏离。

五呼吸,要平稳,气沉丹田稳住心。

小朋友们记清楚,出拳准确又迅速。

《踢腿口诀》
一抬腿,高高起,如同小树拔地起。

二绷脚,像利箭,脚尖带着力量现。

三转胯,送出去,力量传递不浪费。

四站稳,根基牢,下盘扎实才可靠。

五连贯,不停歇,踢腿如风呼呼响。

大家照着这样练,踢腿功夫响当当。

《扎马步口诀》
一蹲好,像磐石,稳稳当当立在地。

二开胯,要适度,宽度合适才舒服。

三挺直,背不弯,好像标杆立得端。

四膝盖,勿超尖,保护关节很重要。

五放松,心别急,气沉丹田有耐力。

扎稳马步根基牢,练武之路开始了。

《防守口诀》
一抬手,护头部,像个头盔保安全。

二含胸,收下巴,减小目标躲击打。

三移步,要灵活,左闪右躲巧应对。

四观察,眼敏锐,对手动作早发觉。

五冷静,心不慌,沉着防守不紧张。

防守做好少受伤,应对自如不慌张。

《平衡口诀》
一脚稳,像扎根,牢牢站住不晃动。

二身正,立得直,中心找准不偏倚。

三眼看,前方定,目标明确心不惊。

四微调,找平衡,细微动作来调整。

五坚持,多练习,平衡能力渐渐强。

学会平衡不跌倒,武术姿态更美妙。

人教版-体育-一年级上册-自编武术口诀

人教版-体育-一年级上册-自编武术口诀

体育-打印版各种手型:1、掌:四指伸直并一道,拇指屈扣腕上翘。

2、拳:攥拳如卷饼,拇指屈扣压中指。

3、勾:五指尖捏紧又牢,腕子屈扣象镰刀。

各种步型:1、弓步:(1)前弓后绷不拔跟,挺胸立腰髋要沉。

(2)前后开立弓步站,两脚相距四脚半。

挺胸要沉肩,后腿蹬直向前看(3)前腿弓,后腿绷,抬头加挺胸。

2、马步:(1)马步三脚宽,两膝对脚尖。

身体不能高,挺胸加塌腰。

(2)挺胸拔腰要下蹲,小腿前倾大腿平。

3、仆步:一腿平铺一腿弯,挺胸塌腰气要提。

4、虚步:一脚实来一脚虚,挺胸拔腰气要提。

5、歇步:前腿搭后腿上方,臀坐后退脚跟上。

沉肩抱拳坐似歇,挺胸立腰看前方。

6、并步:挺胸立腰要抱拳。

脚尖脚跟都并严。

7、冲拳:(1)拧腰顺肩臂内旋,力达顶点到拳面。

(2)气贯一声吼,拳从腰间走。

8、弹腿:抱拳身体直立站,弹腿力达到脚面。

9、腾空飞脚:蹬地跳起两臂提,踢腿收髋体前屈。

两臂头上互击掌,快速伸臂击脚面。

10、蹬腿:蹬腿身站稳,发力到脚跟。

踢、打、摔、拿技法的要求:踢打摔拿四技法,长拳攻防不离它。

必须熟练深理解,运用自如神入画。

教材套路1、第一套少年拳:预备式:并步抱拳向右看,眼神快动似闪电。

套路:振脚左转架冲拳,蹬踢架打再还原。

垫步迅速弹踢快,马步横打力向前。

左转弓步要撩掌,虚步架打再冲拳。

跳步向前猛推掌,撩掌收抱一套完。

2、第二套少年拳:预备式:并步抱拳向左看,眼神快动似闪电。

套路:抡臂左转下砸拳,望月平衡紧相连。

跃步前穿腾空起,仆步搂手再冲拳。

右脚上步弹踢快,马步横打力向前。

并步勾手向后瞅,弓步推掌力无边。

上步搂手要勾踢,振脚缠腕再冲拳。

提膝右转下劈掌,砸拳侧踹不算完。

左转撩掌在收抱,少年二套才算完。

武式太极拳的武式歌诀

武式太极拳的武式歌诀

武式太极拳的武式歌诀武式太极拳为我国传统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其理法原理丰富完整又邃密细腻,"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练精、气、神三者合一"。

其技艺特点是"因敌变化、借力打人",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外形,达到人为我制,而我不为人制的神奇境界。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武式太极拳的武式歌诀。

武式歌诀第一阶段,练好桩功、打好基础常用的有:(一)无极桩:类似拳架中的预备式,要求两足平分与肩同宽,两膝微曲,两臂弯曲,轻轻向胸前平举,两掌高与乳平,掌心相对略偏向下,形如捧球,双目向前平视,头宜正直,虚领顶劲,松肩沉时,含胸拔背,尾闾中正,胸宽腹实,气沉丹田,举身放松,自然安舒,聚精会神,屏除杂念,自然呼吸,要点是:1、要“心静体松”,李亦畲先生在《五字决》中首先提出的就是“心静”,并说:“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

初学走架最不宜做到心静,所以要先通过站无极桩来锻练这一功夫。

初学拳的人大都容易紧张,故要求“体松”。

精神、关节、肌肉处处放松,为日后练拳走架,打好基础。

2、要足与肩宽,因两“涌泉穴”在人足下,两“肩井穴”在人肩头,站桩时足与肩宽,两“涌泉穴二)太极桩:分左右两式,姿势类似“懒扎衣”的起低,承重力越大,通过这一锻练”和两“肩井穴”上下向衡,才能气机上升,运行与身,好像打井要打在泉眼上似的,否则是打不出水的。

通过无极桩的锻炼,求得心静神敛,气聚体松,然后在练拳架,自然就较容易了。

(二)太极桩:分左右两式,姿势类似“懒扎衣”的起势两手一前一后,前虚后实,身体要求同无极桩,练习这一桩功,由于屈膝蹲身,腿部承重较大,蹲的越低,承重力越大,通过这一锻炼,可增加腿部的力量,但开始不宜蹲身过低,以免造成突臀弯腰,上身前倾等弊病,应当循序渐进,逐渐放低身势。

太极桩先练定势,再练动势,先按定势太极桩站好,如系左势,则左手左脚左前,右手右脚在后,成左虚右实步,两手从胸前落下回收,经右腰胯处再往前往上,复至胸前恢复原状,其往复路线如划一竖圈,同时,下肢坐腿松胯转腰,两腿由前虚后实,变为前弓后蹬。

武术秘籍

武术秘籍

十路弹腿一 1、弓步砍掌。

2、雄鹰展翅。

3、提腿双托掌。

4、进步双接拳。

5、掠手上平拳。

6、回头望打通背拳。

7、闭门式。

8、跃步打。

9、十字腿。

10、通背拳。

11、闭门式。

12、跃步打。

13、跨踢。

14、通背拳。

15、掠手上平拳。

二 1、回头望打通背拳。

2、跃步打。

3、十字退。

4、通背拳。

5、跃步打。

6、十字退。

7、通背拳。

8、掠手上平拳。

三 1、回头望打通背拳。

2、顺步拳。

3、败中取胜。

4、压山盖顶。

5、跨踢。

6、通背拳。

7、顺步拳。

8、败中取胜。

9、压山盖顶。

10、跨踢。

11、通背拳。

12、掠手上平拳。

四 1、回头望打通背拳。

2、跃步打。

3、十字腿。

4、十字腿。

5、十字腿。

6、通背拳。

7、掠手上平拳。

五 1、回头望打通背拳。

2、跃步打。

3、双撞拳。

4、仆手。

5、开门腿。

6、跃步打。

7、双撞拳。

8、仆手。

9、开门腿。

10、通背拳。

11、掠手上平拳。

六 1、撤步推掌。

2、托掌。

3、插掌。

4、跃步打。

5、十字腿。

6、进步抹眉掌。

7、开掌。

8、撤步推掌。

9、托掌。

10、插掌。

11、跃步打。

12、十字腿。

13、通背拳。

14、掠手上平拳。

七 1、回头望打通背拳。

2、四平拳。

3、坐盘。

4、扁踹脚。

5、跃步打。

6、十字腿。

7、通背拳。

8、四平拳。

9、盘坐。

10、扁踹脚。

11、通背拳。

12、掠手上平拳。

八 1、回头望打通背拳。

2、跃步打。

3、连环拳。

4、十字腿。

5、通背拳。

6、跃步打。

7、连环拳。

8、十字腿。

9、通背拳。

10、掠手上平拳。

九 1、回头望打通背拳。

2、跃步打。

3、十字腿。

4、通背拳。

5、跃步打。

6、连环腿。

7、通背拳。

8、跃步打。

9、十字腿。

10、通背拳。

11、跃步打。

12、连环腿。

13通背拳。

14、掠手上平拳。

十 1、回头望打通背拳。

2、跨虎式。

3、十字腿。

4、通背拳。

5、跨虎式。

6、十字腿。

7、通背拳。

8、掠手上平拳。

9、开弓式。

10、双按拳。

11、收宗式。

前六趟唐拳1、插掌并拳。

2踢腿双亮掌。

少林拳技击歌诀

少林拳技击歌诀

少林拳技击歌诀打法二十四字诀板、唤、搅、撂、移、身、闪、站、有、无、虚、实、劲、擎、懈、绽、呼、吸、动、静、迎、风、转、换。

进退歌诀进步捷如风,失机退宜快,乘势侧锋人,身稍向前迈,(即上身微身前扑),掌实即需吐,发声似惊怪(声惊其魂,力制其身),变化似蛟龙,迟速分胜败。

左右趋避法歌诀趋避需眼快,左右见机行,趋从避中取,实自虚中生,山重身难压,隙开进莫停,势猛君休惧,四两拨千斤。

技击用力暗诀力以柔而刚,气以运而实,力从气出,气稳力显,无气则力从何来?一般的力量来时勇猛,但是多浮力。

名师拳家的力量,来时在于有意无意之意,抵隙沾实之后,全力一吐,沉重如山,可以气透肤里。

故一般的力量多刚,名家力量多柔。

刚多则虚浮,柔多则沉实。

一掌一拳,打出气有三停。

一停于肩窝,二停于肘拐,三停于掌根。

力求气贯掌心指尖是很难很难的。

要想气透三关,必须带站桩步,听气下行,然后又运气于掌,这样时久功纯,气随手发,一举手全身之力奔赴,即是意到气随,速于声响。

用力略说力之增者,非旦久之所能也,只在功夫耳然亦非习术时,可不用力之说,殆不可过猛而也。

过猛必伤,是非特无珰且必减。

故于受授温习时,力可用而不使之适度,但姿式与位置、则非可胸无定章,凡经教员之告诫,则不宜更而忘之。

若(手法)之功密,(步法)之须清确,皆必慎而勿忽者也,而最著也。

而最著者,力之发必由于心,合于气神而后达于外,否则徒用四肢浮力,终不免欠速或滞之疵也,故日力不在猛,而在真实也。

寸力略说若夫力之未具,则器械也。

难为之举动作也,亦为之。

浮至于实施,则尤不足马。

足以力乃武术之栋也,幸乎力强矣,而未知其用亦徒劳耳。

力之刚要为四:即心之寸力,身之寸力,手之寸力,足之寸力;所谓寸力者,乃于进行时,力用八分而由于心。

气沉而稳,及至之未至,则倍力而近(设不利则急转而他取),或自卫,皆可顺机而变,否则集全力于一举。

若转、若退、若自守,则必忙无及焉。

其善用寸力者无此失矣。

论长拳与短打之别与关系拳者,皆全身之动作也,而又何言长与短之别呢?若凡事必先有大纲,而后分细目,故拳术亦然长者为短之纲领,短即长之条目,提纲要领,而寻细目,乃顺序而前,互有助也。

中国功夫顺口溜

中国功夫顺口溜

中国功夫顺口溜
(最新版)
目录
1.中国功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中国功夫的种类和特点
3.中国功夫顺口溜的内容和形式
4.中国功夫顺口溜的流传和影响
正文
中国功夫是中华传统武术的统称,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

它不仅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功能,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

在众多的武术种类中,诸如少林、武当、八卦、太极拳等,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功夫体系。

中国功夫顺口溜是一种流传广泛的民间文学形式,它以简练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功夫的招式、技巧和精神。

这些顺口溜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所喜爱。

它们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了人们习武、传扬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功夫顺口溜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武术招式的详细解读,也有对武术精神的深刻阐述。

比如,“拳打千遍,功自成”,强调了勤学苦练的重要性;“柔能克刚,水能载舟”,揭示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武术哲学。

这些顺口溜深入人心,代代相传,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了中国功夫的魅力,也使武术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

随着中国功夫在国际间的传播,中国功夫顺口溜也走出国门,成为了世界了解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窗口。

许多外国朋友通过这些顺口溜,感受到了中国功夫的神奇,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以说,中国功夫顺口溜在武术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中国功夫顺口溜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学形式,既展现了中国功夫的独特魅力,又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武术文化。

武术歌诀——精选推荐

武术歌诀——精选推荐

武术歌诀太极十三势行工歌诀[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8-05-18 08:59:39 | 作者:龚克 | 来源:经典拳论【原文】 【今译】十三总势莫轻识, 十三拳势不可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用意的根源在腰际;变转虚实须留意, 虚实的变化转换当注意,气遍身躯不稍痴。

 内气流遍周身毫无阻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 静中触引动来动如同静,因敌变化是神奇; 顺着敌方的变化而变化才是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 每一招式在于用心揣摩其妙用,得来不觉费工夫。

 得到它的精奥无意间把精力来耗费。

刻刻留心在腰间, 时时刻刻注意那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腹中松柔虚静气才能腾腾然;尾闾正中神贯顶, 尾骨正直不偏斜精神贯注到头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全身轻灵又利索头部上顶如空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 仔细认真地从这里去寻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屈伸开合应听凭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 入门领路需要口头来传授,工用无息法自休。

 技艺使用无止境而招法学得有止休。

若言体用何为准? 若问走架打手什么作标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意气为君王而身体是使臣;详推用意终何在? 详细推断它的目的最终在哪里?益寿延年不老春。

 增加岁数、延长寿命而永葆青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 歌诀呵歌诀一百四十字,字字真切义无疑; 每个字意思明确无可怀疑;若不向此推求去, 假如不从字里行间去探索,枉费工夫遗叹惜! 只能是白费精力空叹可惜。

八卦掌三十六歌诀(一)董海川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8-05-18 08:47:07 | 作者:董海川 | 来源:经典拳论 15 | 浏览:87次 ]歌一:所唱八卦基本架势空胸拔顶下塌腰,扭步掰膝抓地牢。

沉肩坠肘伸前掌,二目须冲虎口瞧。

歌二:所唱八卦掌基本势架行成之法先肘后叠肘掩心,掌再翻塌向前跟。

跟到前肘合抱力,前后两掌一团神。

歌三:所唱八卦掌基本走法步弯脚直向前伸,形如推磨一般真。

屈膝随胯腰扭足,腿到三面不摇身。

歌四:所唱八卦掌左右招式均衡之法一式单鞭不为奇,左右循环乃为宜。

初级剑术口诀

初级剑术口诀

初级剑术初级剑术初级剑术是武术短器械套路,其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适合初学者练习.剑法包括:刺,劈,点,撩,挑,崩,截,斩,抹,削,云,挂,架,压等.步型步法有弓步,虚步,丁步,歇步,仆步,插步,坐盘,跃步,跟步,跳步,转闪及提膝,平衡并配合剑指身法.全套主要动作共32个.即能单练也能对练预备势第一段第二段1、弓步直刺1、虚步平劈2、回身后劈2、弓步下劈3、弓步平抹3、带剑前点4、弓步左撩4、提膝下截5、提膝平斩5、提膝直刺6、回身下刺6、回身平崩7、挂剑直刺7、歇步下劈8、虚步架剑8、提膝下点第三段第四段1、并步直刺1、弓步平劈2、弓步上挑2、回身后撩3、歇步下劈3、歇步上蹦4、右截腕4、弓步斜削5、左截腕5、进步左撩6、跃步上跳6、进步右撩7、仆步下压7、坐盘反撩8、提膝直刺8、转身云剑结束动作1. 劈----好像用斧子砍木头,其势以刃口由上而下或斜下将物劈开。

剑身成立或侧剑,摆幅大、速度快,力点在剑刃前部或中部。

剑身可与空中平行(螺把)或剑尖翘起为“砍”(满把)。

如“初级剑”的“回身后劈”、“歇步下劈”;“甲组剑”的“提膝劈剑”、“翻身弓步反劈”。

2. 刺----同“四母剑法”中的刺。

定位的霎时为“螺把”。

如“初级剑”的“弓步直刺”;“甲组剑”的“转身弓步探刺”和“左右抹剑提膝上刺”;“六段剑”的“换跳步刺剑”。

3. 点----立剑用剑尖向下点啄,力达剑刃前端。

其势如走马观花,小鸡啄米。

留意挥臂持剑由上而下,先沉臂再忽然提腕,发力急促刚毅。

最初定势为螺把持剑。

用法:点击对方伎俩。

如“初级剑”的“提膝点剑”;“乙组剑”的“丁步挂点剑”4. 崩----崩为忽然迸发的样子。

持剑手忽然屈腕上翘,立剑;剑尖由下而上,挑锋上击为崩。

有正崩(剑尖向拇指方向)和反崩(剑尖向小指方向)之分。

用法:崩击敌腕部。

如“武当太极剑”的“弓步平崩”;“甲组剑”的“纵身崩剑”、“摆步平崩剑”;“乙组剑”的“弓步反崩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街镇武术段位制培训内容
武术段前级趣味武术动作名称及口令
一级趣味武术口令及动作
一级趣味武术
敬礼!礼毕!
一、左右冲拳
预备(并步抱拳左转头)
1(左冲拳)2(右冲拳)3 5 7同1 4 6 8同2;两个八拍;还原:1(并步收右拳)2(双手下落)
二、左右推掌
预备(并步抱掌左转头)
1(左推掌)2(右推掌)3 5 7同1 4 6 8同2;两个八拍;还原:1(并步收右掌)2(双手下落)
三、左右马步
预备(并步抱拳)
1(开左步成马步左转头)2(收左脚并步头转正)3(开右步成马步右转头)4(收右脚并步头转正);5同1 6同2 7同3 8同4;两个八拍;
还原:(双手下落)
敬礼!礼毕!
二级趣味武术
敬礼!礼毕!
一、捋抓勾手
预备(并步抱拳左转头)
1(左开步叉掌)2(左右横捋)3(双手抓握)4(并步抱拳)5(右开步叉掌)6(左右横捋)7(双手抓捂)8(并步抱拳);
2(左开步叉掌)2(后撮双勾)3 4(并步抱拳)5(右开步叉掌)6(后撮双勾)7 8(并步抱拳)
还原:(双手下落)
二、左右弓步
预备(并步抱拳)
1(左弓步)2(收左脚并步)3(右弓步)4(收右脚并步)5同1 6同2 7同3 8同4;两个八拍;
还原:(双手下落)
三、寸步弹踢
预备(并步抱拳)
1(左弓步)2(右弹踢)3(左弓步)4(右弹踢)5同1 6同2 7同3 8(收左脚并步);
2(右弓步)2(左弹踢)3(右弓步)4(左弹踢)5同1 6同2 7同3 8(收右脚并步);
还原:(双手下落)
敬礼!礼毕!
三级趣味武术
敬礼!礼毕!
一、左右插步
预备(左开步抱拳)
1(右提膝)2(右插步)3(保持插步)4(右开步)5(左提膝)6(左插步)7(保持插步)8(左开步);两个八拍;
还原:(并右步双拳下落)
二、左右拍脚
预备(并步抱拳)
1(左弓步架掌)2(右拍脚)3(弓步冲拳)4(收左脚并步抱拳)5(右弓步架掌)6(左拍脚)7(弓步冲拳)8(收右脚并步抱拳);两个八拍;
还原:(双手下落)
三、架推分靠
预备(并步抱拳)
1(左弓步架掌)2(跪步推掌)3(上步分靠)4(并步抱拳)5(右弓步架掌)6(跪步推掌)7(上步分靠)8(并步抱拳);两个八拍;
还原:(身体右转,双手下落)
敬礼!礼毕!
长拳一段基本技术动作名称
预备式:并步抱拳直立
第一小节:
1、起势
2、弓步冲拳
3、马步格挡
4、弓步劈掌
5、并步冲拳
6、双峰贯耳
7、虚步护身掌
第二小节:
8、马步格挡9、弓步冲拳10、弓步双架掌
11、提膝勾手12、弓步闪身13、虚步护身掌
14、收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