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响爱的和弦PPT课件

合集下载

2.5第二课时奏响爱的和弦教学设计(一)(陕教版九年级全)

2.5第二课时奏响爱的和弦教学设计(一)(陕教版九年级全)

第五课《爱心永不变》第二课时奏响爱的和弦教学设计(一)一、课程标准原文: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的奉献精神。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1、懂得爱与被爱的关系2、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

3、懂得怎样去助人为乐、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难点: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2、教学难点:懂得爱和被爱相辅相成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课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1、快速浏览课本48页“容容的故事”和补充“忙人提灯的故事”思考①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②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认真阅读课本48页第二个♦至51页内容,思考:如何将爱心化为行动,奏响爱的和弦?即如何将自己爱心化为行动,乐于助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总思路:一是新课导入,二是出示课标,三是新课教学,四是课堂练习小结,五是情感升华。

(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正大综艺》主题曲,学生边听边感受。

教师:爱是美德,爱是桥梁,我们每个人都在爱心中孕育成长,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爱心作出回报,将爱的芬芳撒播四方。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我们的爱心化为行动,助人为乐,奉献社会呢?请进入我们今天新课的学习——奏响爱的和弦。

(出示课题)(二)学生自学解决“教学用题1”: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1”学生自学作答全班抽查统一答题思路。

(让学生阅读以下两个故事,思考两个问题,从而体会出爱与被爱的关系;)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思考: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材料一:教材P48:容容的故事。

材料二: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提着个灯笼走路?”那盲人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照路,而是给别人提供光明。

这样,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

奏响爱的和弦

奏响爱的和弦

奏响爱的和弦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知识:懂得怎样去助人为乐,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难点:懂得爱与被爱相辅相成。

三、教法: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图画、故事、辩论等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体验、思考、解决问题。

四、学法:以活动为载体,在思考中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实现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悟,在悟中健康成长。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教师引入:爱是美德,爱是心灵的桥梁,爱更是人的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

让我们将爱心化作行动,相互关心,助人为乐,奉献社会,把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奏响爱的和弦。

一、爱与被爱相辅相成教师讲述故事。

故事情节:家住纽约州北部的小女孩凯蒂. 霍克在身患绝症时,得到了世界魔法妈妈——J・K罗琳无私的关爱,在魔法妈妈天籁般的嗓音中听完了《哈利•波特》的第四部,安然而快乐地离开了人世。

凯蒂的母亲吉娜在伤心之余,甚感欣慰,她决定建立一个“世界年轻妈妈”基金,帮助那些处于危难和疾苦中的妈妈。

如今,凯蒂?霍克基金已成为美国著名的爱心基金,它不仅激励和挽救了许多人的生活甚至生命,还使许多年轻女性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发现了生活的乐趣,挖掘了自身的潜力。

师问:J・K罗琳对凯蒂?霍克无私关爱的结果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生答:凯蒂. 霍克安然而快乐地离开了人世;凯蒂的母亲吉娜建立了凯蒂?霍克爱心基金;许多年轻女性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发现了生活的乐趣,挖掘了自身的潜力。

师讲:是啊!正是因为爱具有的传递性,我们发现,每一个得到别人帮助的人都用行动将爱心不停地传递给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师问:读完这个事例,感叹之余,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生答:略师小结:爱是高尚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心和爱护是人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有效力量。

《奏响爱的和弦》说课稿

《奏响爱的和弦》说课稿

《奏响爱的和弦》说课稿初中文综组谭军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奏响爱的和弦》。

一.说教材1.本框题的地位“奏响爱的和弦”是陕教版九年级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题是前一框内容的拓展延伸,在整体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强对中学生的爱心教育非常必要。

本课在教育学生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框题的学习也为第六课“角色与责任”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学目标根据对本框题教材结构内容的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教育学生懂得怎样去助人为乐,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乐于助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引导学生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重点的依据:①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学习本框题的目的归宿,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同时是社会发展对做人的基本要求。

②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不懂得对他人,对社会付出爱心,缺少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教学难点: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难点的依据:①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很难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就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②爱心教育是一个既生动又抽象的内容,很容易成为空洞的说教。

二.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在我们学校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且家境较好。

这些孩子在父母、亲人的百般呵护下成长,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的状况。

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和实践锻炼,生理和心理发展都不够成熟。

奏响爱的和铉

奏响爱的和铉

第2课时奏响爱的和弦班级:姓名:问题训练评价单选择:1.下列体现爱心行动的有( )①学习优秀的同学为学习困难的同学补习功课②老奶奶过马路时,扶她过马路③对朋友的缺点善意地提出改正的建议④拒绝参加春蕾计划捐款献爱心活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社会公益活动( )①社会公益活动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他人和社会的爱心②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注入了新鲜的活力③社会公益活动给需要帮助的人带来了关心和爱护④它是爱的双向性的表现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3.陈玉蓉是武汉市一位普通母亲,她为了实现自己‚割肝救子‛的愿望’每天暴走10公里,一直走了7个月,终于走掉了自己肝脏上的脂肪 2009年11 月3日,武汉市同济医院免费为她的儿子做了肝移植手术。

受她事迹的感动,中央电视台全程直播了陈玉蓉为儿子‚捐肝‛的全过程,同时还被评为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基于血缘关系的情感是最真挚的爱②爱可以帮助人们战胜不幸③爱是双向的,互动的④生活中每一份关爱都会深深感动他人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下列活动属于社会公益活动的是( )①参加义务植树活动②参加城市“啄木鸟”活动,维护城市清洁③青年志愿者参加“三下乡”活动④学校组织学生为受灾地区捐款捐物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下列行为,属于对父母富有爱心的表现是( )①父母生病时,我悉心照料②我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让父母高兴③父母有时对我发点脾气,我能理解④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6.寒假前夕,小芳等几个小伙伴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洗晒被褥、唱歌讲故事,陪老人们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这一事例表明( )①爱是无私的奉献②他人、社会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关爱③只有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关心才是快乐的④社会公益活动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带来了关心和爱护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有爱心的人会自觉地关爱他人,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下列行为不属于爱心活动的是( )A.小张得知自己的好朋友被本班另一名同学小王欺侮后,将小王“教训”了一顿B.小李同学将自己的零用钱捐献给贫困灾区的学生C.小刘利用星期天帮助本社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服D.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和人民积极投入到救灾援助中8.下列对公益活动意义表述错误的是( )A.公益活动给需要帮助的人带来了关心、爱护B.公益活动体现出入与人之间无私的关爱C.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D.公益活动可以增加个人的知名度9.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爱之链PPT课件苏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爱之链PPT课件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 多媒体课件
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 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这就是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爱之链》。
爱之链
读课题,说说你想知道什么。
①这是一种怎样的“爱”? ②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 ③这“爱”又是怎样被连接起来的?
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 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三段(12):乔依的妻子发现老妇人留下的钱 和字条以后非常感动,心中充满了爱的暖流。
爱是一根心链,栓紧你我彼此的心, 串起了一个个爱的故事。让我们再次 自由朗读课文。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 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一条乡间公路伸向 远方。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 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一位老妇人的车在 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同 学们读读课文第2至8自然段。
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总结课文 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作题目。
真情互动,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 应该给别人帮助。正因为乔依曾受到他人的许多 真情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伸出 友爱的手是天经地义的,这正是用“爱之链”作 课题的道理。
课外作业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 写一段话。
提示:
(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要升华“爱”的主题。
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潸然泪下:形容眼泪流下来。
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 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九年级政治 第五课 第二课时 奏响爱的和弦教学设计(一) 陕教版

九年级政治 第五课 第二课时 奏响爱的和弦教学设计(一) 陕教版

第二课时奏响爱的和弦教学设计(一)一、课程标准原文: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的奉献精神。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1、懂得爱与被爱的关系2、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

3、懂得怎样去助人为乐、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难点: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养成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2、教学难点:懂得爱和被爱相辅相成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课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1、快速浏览课本48页“容容的故事”和补充“忙人提灯的故事”思考①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②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认真阅读课本48页第二个◆至51页内容,思考:如何将爱心化为行动,奏响爱的和弦?即如何将自己爱心化为行动,乐于助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总思路:一是新课导入,二是出示课标,三是新课教学,四是课堂练习小结,五是情感升华。

(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正大综艺》主题曲,学生边听边感受。

教师:爱是美德,爱是桥梁,我们每个人都在爱心中孕育成长,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爱心作出回报,将爱的芬芳撒播四方。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我们的爱心化为行动,助人为乐,奉献社会呢?请进入我们今天新课的学习——-奏响爱的和弦。

(出示课题)(二)学生自学解决“教学用题1”: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1”学生自学作答全班抽查统一答题思路。

(让学生阅读以下两个故事,思考两个问题,从而体会出爱与被爱的关系;)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思考: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材料一:教材P48:容容的故事。

材料二: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提着个灯笼走路?”那盲人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照路,而是给别人提供光明。

这样,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

奏响爱的和弦

奏响爱的和弦

爱与被爱相辅相成
有人说:“一个只知道被爱而不 知道爱人的人,是不懂得爱的人。” 结合具体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想要获得别人的爱,就先要学会爱别 人。爱是双向的、互动的,爱和被爱相辅 相成。
将爱心化作行动,奏响爱的和弦
〈一〉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乐于助人,真诚地帮助和关心别 人,能使我们体验到爱的快乐和愉悦。
〈二〉奉献爱心——“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1.社会公益活动给需要帮助的人带 来了关心和爱护。
2.社会公益活动给社会发展注入了 新鲜活力。
〈三〉奉献爱心——“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
一个有爱心的人,有 社会良知的人,应当从力
所能及会爱 他的亲人、朋友,而且会爱整个世界 及全人类,他的爱心随着世界脉搏的 跳动而跳动。
有这样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 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请结合我国政府和人民积极投入国际援 助的事实,谈谈你的感受。
在埃博拉疫情中,世界看到了中国医生的使 命,也看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世界 公民的意识。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 “爱心没有国界,我们共有一个家园。”
作业
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回 报他人和社会,将爱心化为实际 的行动。
中几友好医院的中国医生借鉴抗非典的经验制定出一套疫情应急方案并向几内亚工作人员和当地华侨华人广泛宣传普及防控知识
回顾故事《盲人的灯》,说说这 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被爱,而 是要懂得去爱别人。爱是美德,爱是心灵的 桥梁,爱更是人的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我 们每个人都在爱心中孕育成长,我们也该用 自己的爱心做出回报,将爱的芬芳撒播四方。 让我们将爱心化作行动,相互关心、助人为 乐、奉献社会,把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此可见:
公益活动不仅能给需要帮助的 人带来关心和爱护,而且还能成为 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思考
徐本禹的事迹传开后,得到了 成千上万的人们的支持。请你写一 段话,支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为了改 变山区的教育落后现状,毅然放弃了攻读 硕士研究生的机会,将自己的青春、热血 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们,他用行动点亮了山 区孩子们心中求知上进、奋斗进取之灯, 他的爱心比阳光更温暖,更灿烂,更可贵!
校外 植树造林 平整场地 兴修水利 抗洪抢险 抗旱抢种 拥军优属 救灾捐献 各种志愿服务队 交通宣传 车站服务 敬老助残 义务修理 义务引路
你参加过给他人献爱心的公益 活动吗?在这类活动中,你有什么 感想和收获?
公益活动与社会发展
阅读教材P50(徐本禹的故事)
在徐本禹的“感动”下,全国志 愿者支援山区教育工作掀起了新的高 潮。这说明社会公益活动(的作用): 不仅能给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关心和爱 护,还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返回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参加公益活动对他人的影响
参加公益活动可以带给 需要帮助的人以关心和爱 护,还可以带给更多人的 方便。
阅读教材P49资料 说说你还了解哪些公益活动?
无偿献血
捐资助学
扶贫济困
校内 绿化校园 整理图书 美化教室、宿舍 一切服务于他人的活动 修整道路、操场 修理门窗桌椅 卫生大扫除 食堂帮厨
朗颂:
爱是美德,爱是心灵的桥梁,爱更是人 的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在爱 心中孕育成长,我们也该用自己的爱心做出 回报,将爱的芬芳撒播四方。让我们将爱心 化作行动,相互关心,助人为乐,奉献社会, 把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本课主题:
奏响爱的和弦
如何体现我们的爱心?
返回
二、将爱心化作行动,奏响爱的和弦
阅读教材P48故事——江诗信,思考:
江诗信的行动为什么得到人们 的尊敬,引起社会各界的共鸣?
江诗信的行动为什么得到人们的尊敬,引起社 会各界的共鸣?
江诗信的爱是一种博爱,他尽自己所能 去帮助他人,他把帮助失学儿童重返学堂当 作自己的快乐,他把帮助贫困大学生跨进大 学校门当作自己的幸福,也就是说,他以帮 助别人获得快乐和幸福为乐。正因如此,人
阅读教材P50(医生),并思考:
你是怎么理解这位医生所说的“别 人需要帮助,而你恰好有这个能力, 那你有什么理由不去帮助呢?”这 句话的?
它告诉我们,一个有爱心的人,有社会良 知的人,应当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服务于人民, 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
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不是一句 空泛的口号,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 做起。你打算怎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 事情做起,服务他人、回报社会?
们不仅尊敬他,而且自愿加入救助行列。
名言欣赏
你的行为一旦有了爱的名义, 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和 动力,你的心灵也变得纯净和坦 然……
快乐分享
每当看到受助儿童跨进校门,江诗 信内心都感到直分愉悦。在生活中,你 是否有过助人为乐的经历和体验,说出 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
困惑
有时候,帮助别人,我们感 到力所不能及,有时候,由于地点、 时间、场合的限制,我们无法直接 对需要帮助的人实施帮助,这时候 怎么办?
感悟名言
爱的性质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一 种感情,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人生与 发展的需要,是一种忘我的、不求回报的奉献 行为。
阅读教材P51资料
面对印度洋海啸这样的重大 灾难,世界各国人民迅速采取行动, 这说明了什么?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虽然 我们现在还是中学生,还不能像徐本禹那样去做,但我 们能做的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希望 工程,也可以把自己的课外书赠送给山区的孩子们。让 我们携起手来,用爱心为山区渴望上学、读书的孩子们 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返回
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服务于人民 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人类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我们必须明白:
青少年都是未成年人,本身也属于应该得 到关心、关怀的弱势群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 们应该对那些更弱势、更困难的人闭上眼睛, 袖手旁观。我们可以把零花钱积攒起来,捐献 给希望工程;也可以与山区的贫困学生结成互 帮对象,把自己多余的书籍、文具和衣物捐赠 给对方;当邻居或身边的人有困难时,伸出援 助之手……这都是爱心的表现。
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实施后,全国学联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 开展招募组织工作,目前全国已有24929名 应届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300多个贫困 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受到中西部地区广大 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许多地方的经济因此 而加速发展。许多青年志愿者,如徐本禹、 冯艾等,成为感动当地甚至感动中国的人物。
(一)奉献爱心之一——“乐于助人” (二)奉献爱心之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三)奉献爱心之三——“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
乐于助人
故事欣赏(特殊的看稿编辑),并思考: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乐于助人,真诚地帮助和关心 别人,能使我们体验到爱的快乐和 愉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