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p区元素二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 p区元素(二))

H2S 和调节 pH 的方法来鉴别它们?
解:分别取少量四种溶液于试管中,然后通入 H2S 至饱和,出现黑色沉淀的是
P(b N)O3 2 ,然后在不出现沉淀的三支试管中加入 NH3 gH 2O ,出现黑色沉淀的是 FeSO4 ,出
现肉色沉淀的是 MnSO4 ,不出现沉淀的是 K2SO4 。PbS 的
,不溶于稀酸,
离心分离,即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6..某金属氧化物 A 的晶体放入水中生成白色沉淀 B;再加入盐酸,沉淀 B 消失,又
得到 A 的溶液。此溶液与过量的稀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C 与 NaClO-NaOH
2
2
2.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解:各反应方程式如下:
3.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解:各反应方程式如下:
4..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1)三氧化二砷溶于氢氧化钠溶液;(2)三硫化二锑溶于硫化铵溶液; (3)硝酸铋溶液稀释时变混浊; (4)硫代亚锑酸钠与盐酸作用; (5)铋酸钠与浓盐酸反应。 解:各反应方程式如下:
12..将 SO2(g)通入纯碱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A)逸出,所得溶液经烧碱中 和,再加入硫化钠溶液除去杂质,过滤后得溶液(B)。将某非金属单质(C)加入溶液 (B)中加热,反应后再经过滤、除杂等过程后,得溶液(D)。取 3mL,溶液(D)加入 HCl 溶液,其反应产物之一为沉淀(C)。另取 3mL 溶液(D),加入少许 AgBr(s),则其 溶解,生成配离子(E)。再取第 3 份 3mL 溶液(D),在其中加入几滴溴水,溴水颜色消 失,再加入 BaCl2 溶液,得到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F)。试确定 A,B,C,D,E,F 的化学式,并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
第13章p区元素一之硼族元素-资料

晶体硼惰性,无定形硼稍活泼,高温下显还原性
① 易在氧气中燃烧 (B亲O) B在炼钢中作脱氧剂 4B + 3O2 973K 2B2O3
空气中还可生成少量BN 2B+N2 2BN
② 与非金属作用 加热与氯气,溴单质等反应 2B+ F2 室温 2BF3
2 B + 3 X 2 Δ 2 B X 3 ( X C l,B r ,I )
硼烷分类:BnHn+4和 BnHn+6
例: B2H6
B4H10
乙硼烷 丁硼烷
◆ 毒性大
允许的最高浓度10-6(ppm)
COCl2 光气
1
HCN 氰化氢
10
B2H6
0.10
对于碳元素有CH4,但硼却 无BH3存在 最简单的硼 烷:B2H6 其结构并非如右图所示:
HH H BBH
HH
•Structure B元素利用sp3杂化轨道,与氢形成三中心两 电子键。(氢桥)
2 B + 3 S B2S3
③ 无定形B在赤热下同水蒸汽作用
2B + 6H2O
2H3BO3 + 3H2
④ 无定形B被热的浓H2SO4或浓HNO3氧化
2B(s) + 3H2SO4(浓)
2H3BO3 + 3SO2(g)
B(s) + 3HNO3(浓)
H3BO3 + 3NO2(g)
⑤ 无定形硼与浓的强碱溶液反应,有氧化剂存在 并强热时与强碱共熔
H
1. 正常共价键:如 B-H(2c-2e), B-B(2c-2e)
2. 氢桥键:如B-H-B(3c-2e) 3. 多中心键:
B
B
B
2011第二学期复习题1

第十一章配合物1、填空(1)、根据配合物的价键理论,配合物的形成体与配体之间以( )键结合,它是由配体提供的( )投入到形成体的( )形成的。
由于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空间构型,形成体参与成键的轨道采取( )方式。
(2)、根据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填充下表中的空白处。
(3)、根据晶体场理论,在电子构型为d1~d10的过渡金属离子中,当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配合物时,其高自旋和低自旋配合物的电子排布不相同的中心离子的电子构型为( );过渡金属配离子往往具有一定颜色,这是由于中心离子能产生( )跃迁所致。
(4)、当△0>P时,过渡金属离子能形成( )自旋八面体配合物;当△0<P时,则形成( )自旋八面体配合物;(5)、在光谱化学序中,F-是( )场配体,CN-是( )场配体;[FeF6]3-是( )自旋配合物,在八面体场中,中心离子Fe 3+的电于排布为( );[Fe (CN)6]3-是( )自旋配合物,中心离子Fe 3+的电于排布为( )。
二.选择题(1)、下列配合物中,空间构型为直线形的是( )。
(A) [Cu (en)2]2+(B) [Cu (P2O7)2] 6-(C)[Cu(EDT A)] 2+(D)[ CuCl2](2)下列配离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
(A) [Ni (NH3)6]3+(B) [Mn (H2O)6]2+(C) [Fe (CN)6]4-(D) Ni (CO)4(3)、下列关于配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螯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一定不等于配体的数目;(B)同种元素的内轨型配合物比外轨型配合物稳定;(C)中心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愈多,配合物的磁矩愈大;(D)价键理论的内轨型配合物对应着晶体场理论的高自旋配合物。
(4)、某金属离子与弱场配体形成的八面体配合物的磁矩为4.98 B·M,而与强场配体形成反磁性的八面体配合物,则该金属离子为( )。
(A)Cr3+(B)Ti3+((:)Mn3+(D)Au3+(5)已知[Co (NH3)6]3+的μ=0,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第十三章 p区元素(下)—氧族

色,饮用水处理等。
p 过氧化钠、过氧化镁、过氧化钙
件
课
理 1. 过氧化镁,室温下为白色至灰白色粉末。无水 MgO2 只
原 能在液氨溶液中获得,而在水中的反应将导致生成各种 化学 水合物。商品过氧化镁通常是 MgO2 和 Mg(OH)2 的混合
种商品。
学
大
京
南
2014天/7然/3硫0矿床
火山爆发
课件 化学原理 京大学 2014/7/30 南
宇宙中的硫
木卫一
课件 化学原理
京大学 2014/7/30 南
件 硫在自然界重要的化合态有 FeS2 (黄铁矿)、有色金属硫 课 化矿、CaSO4·2H2O (石膏) 和 Na2SO4·10 H2O (芒硝) 等;生 原理 产途径有两条:
化 ü 1950 年代以前采用电解—水解法制备(电解 NH4HSO4)
2HSO4− → S2O82− + 2H+ + 2e− (阳极)
大学 S2O82− + 2H+ + 2e− + 2H2O → 2HSO4− + H2 + H2O2 (阴极)
京 ü 1953年,杜邦公司采用蒽醌法制备,以烷基蒽醌为媒介物,循 南 环氧化还原制得;现在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是用这0氮—氧膜分离器示意图
件 p 单质形态的硫出现在石盐、石膏等沉积矿床和火山形成 理课 的沉积中。
原 硫的世界年产量 (约6×107t ) 的 85~90 % 用于制
学 H2SO4,其他用途包括制造 SO2,SO3,CS2,P4S10,橡
第十三章P区元素

第十三章P区元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氟和氯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氟的电子亲和势(绝对值)比氯小B. 氟的离解能比氯高C. 氟的电负性比氯大D. F-的水合能(绝对值)比Cl-小E. 氟的电子亲和势(绝对值)比氯大2.按F--Cl--Br--I顺序,下列性质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 X-离子半径:F-<Cl-<Br-<I-B. 电负性:F>Cl>Br>IC. 电子亲和能:F>Cl>Br>ID. X-离子水和热(绝对值):F->Cl->Br->I-3.下列物质中具有漂白作用的是A. 液氯B. 氯水C. 干燥的氯气D. 氯酸钙4.高层大气中的臭氧层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其作用是A. 消毒B. 漂白C. 保温D. 吸收紫外线5. O3分子中,中心氧原子的杂化态为A. spB. sp2C. sp3D. sp2d或dsp26. H2O2分子中,氧原子用下列哪一种杂化轨道成键A. spB.sp2C. sp3D. dsp2(sp2d)7.由于多硫化物中有过硫链,因此多硫化物具有A. 还原性B. 氧化性C. 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 既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8.下列各组硫化物中,可以在稀盐酸中溶解的是A. MnS,FeSB. ZnS,CuSC. SnS,PbSD. FeS,Ag2S9.对大气污染危害较大工业废气中含有SO2,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的消除SO2污染的是A. 用氨水吸收SO2B. 用NaHSO3吸收SO2C. 用石灰乳吸收SO2D. 用Na2CO3吸收SO210. 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2O32-的方法为A. 加稀盐酸溶液变浑浊B. 加稀盐酸溶液变浑浊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C. 该溶液能使AgBr沉淀溶解D. 加入AgNO3至生成白色沉淀,沉淀颜色由白变黄变棕最后变黑E. 能吸收少量氯气11. 关于离域π键形成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用σ键联结起来的原子间有可能形成离域π键B. P电子数小于P轨道的两倍C. 成键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 第三周期及其以后的元素不形成离域π键,因为很难发生P—π重叠12.下列单质中与CO是等电子体的是A. NOB. O2C, N2 D. NaH13.下列哪种物质沸点最低A. AsH3B, PH3 C. NH3 D. SbH314.下列哪一组的两种金属遇到冷,浓硝酸都不发生反应(包括钝态)A. Au AgB. Ag CuC. Cu FeD. Fe Al 15.在实验室中,如何存放白磷A. 放在水中B. 放在CS2中C. 放入棕色玻璃瓶D. 放入棕色塑料瓶16.在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析出白色AgH2PO4B. 析出黄色Ag2HPO4沉淀C. 析出黄色Ag3PO4沉淀D. 不析出沉淀17.下列酸中,酸性最强的是A. H3PO2B. H3PO4C. H3PO3D. H4P2O718.黑火药的主要成份A. KNO3S CB. NaNO3S CC. KNO3P CD. KNO3S P19.下列物质按氧化性增强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H3PO4HNO3H4AsO4HNO2B. H3PO4H4AsO4HNO2HNO3C. H3PO4H4AsO4HNO3HNO2D. H4AsO4H3PO4HNO3HNO220.硼的成键特征是A. 共价性B. 缺电子性C. 多面体性D. 前三者均是21.乙硼烷A. 是强氧化剂B. 是强还原剂C. 很稳定D. 不水解22.下列对硼酸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硼酸是三元酸 B. 硼酸是一元路易斯酸C. 硼酸与多元醇反应,生成配合物,使酸性增强D. 硼酸的溶解度小23.硼酸可缩合成A. 链状或环状多硼酸B. 笼状多硼酸C. 蛛网状多硼酸D. 片层状多硼酸24.下列关于硼酸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硼酸为白色片状晶体,其结构单元为B(OH)3三角形B. 硼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与氧原子成键C. 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接近于六角形的对称层状结构D. 层与层间以范德华力联系25.硼族元素最重要的特征是A. 共价性特征B. 缺电子性特征C. 共价性和缺电子性特征D. 易形成配合物和自身聚合的特征26.从碳到铅,当原子序数增加时,+2氧化态的稳定性A. 增强B. 减弱C. 无变化D. 无法确定27.CO对人体的毒性,源于它的A. 氧化性B. 还原性C. 加合性D. 极性28.CO通过PdCl2溶液生成黑色沉淀,此法可检出CO,此时CO的作用是A. 氧化剂B. 还原剂C. 配位剂D. 催化剂29.碳酸盐的热稳定性主要决定于A. 阳离子的极化力B. 阴离子的变形性C. 晶格能D. 离子键能二.问答题1.写出从海水提取Br2的过程及反应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2.试讨论氢卤酸的酸性,还原性,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3.某一金属盐溶液,加入适量Na2CO3生成灰绿色沉淀,再加入H2O2并煮沸,此时溶液呈黄色,冷却并酸化此溶液,再加入H2O2溶液呈蓝色,此蓝色化合物在水中不稳定,在乙醚中较稳定,写出上述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在钢铁分析中常用过二硫酸钾的强氧化性来测定钢铁中锰的含量,请写出这一氧化还原方程式.5.为什么在纺织和造纸工业中,常用Na2S2O3消除其中的残余氯,并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6.如何鉴别正磷酸,偏磷酸,焦磷酸7.氟的电子亲合能比氯小,但F2却比Cl2活泼,请解释原因。
P区元素性质小结

04 p区元素的化学性质
氧化还原性
总结词
p区元素的氧化还原性质多样,它们在化 学反应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氧化态。
VS
详细描述
p区元素包括第15和第16族的元素,如氮 、磷、砷、锑、铋、硒和碲等。这些元素 具有多种氧化态,这是因为它们的价电子 构型允许它们形成多种价态的化合物。例 如,氮元素可以形成+5价的硝酸盐和+3 价的亚硝酸盐。
详细描述
在p区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电子的填入,电子之间 的排斥力逐渐增大,导致原子半径增大。
熔点、沸点、硬度
总结词
熔点、沸点和硬度是衡量元素物理性质的重要参数。
详细描述
在p区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熔点、沸点和硬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原 子序数的增加,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导致熔点、沸点和硬度升高。但当原子序数继续增 加时,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减弱,导致熔点、沸点和硬度降低。
高性能器件
通过p区元素与其他元素的组合,可以开发出高性能的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如晶体管、 太阳能电池、LED等。
新能源开发
燃料电池
利用p区元素作为催化剂,可以提 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推 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太阳能转换
p区元素在太阳能转换中具有重要 作用,如铜基材料在太阳能热电 转换方面的应用。
生物医学应用
生物成像
利用p区元素的特性,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 的生物成像,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药物研发
p区元素可以作为药物的有效成分或辅助成分,用于 治疗癌症、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
THANKS FOR WATCHING
p区元素

卤化氢和卤化物
(1)卤化氢的制备
1. 直接合成
H2+X2 → 2HX
氟和氢虽可直接化合,但反应太猛烈且F2成本高。 溴与碘和氢反应很不完全而且反应速度缓慢。
2. 浓硫酸与金属卤化物作用
CaF2+H2SO4 == CaSO4+2HF↑ NaCl+H2SO4(浓) ==NaHSO4+HCl
不能,因为热浓硫酸具有氧化性,把生成的溴化氢 和碘化氢进一步氧化。 NaBr + H2SO4(浓) == NaHSO4+ HBr 2HBr +H2SO4(浓) == SO2↑+Br2 + 2H2O NaI+H2SO4(浓) 8HI+H2SO4(浓)
== NaHSO4+HI↑ == H2S↑+4I2+4H2O
采用无氧化性、高沸点的浓磷酸代替浓硫酸即可。
(2)卤化氢的性质
卤化氢的性质 性 质 HF 6.37 92 189.6 292.6 -269.4 35.3 10 HCl 3.57 128 HBr 2.67 141 HI 1.40
气体分子的偶极矩/10-30 C· m 核间距/pm 熔点/K 沸点/K 生成热△fH/kJ· mol-1 101.3 kPa、20℃时的溶解度/% 18 ℃时0.1 mol· L-1溶液的表观电离度/%
(2)IIIA~VA 从上到下低氧化数化合物的稳定 性增强(指氧化还原稳定性),高氧化数化合物的 稳定性减弱,位于下面的元素的高价化合物在一定 条件下表现强氧化性,低价表现弱还原性,这种现 象称“惰性电子对效应”。 4、P区金属的熔点一般较低
5、P区处于对角线上(或附近)的不少的金属或 非金属具有半导体性质
第十三讲义章p区元素

2 卤化物和多卤化物
离子型卤化物 (1) 卤化物
如:KCl、CaCl2、FeCl2
共价型卤化物 如:AlCl3、CCl4、FeCl3
a 不同氧化值的同一金属卤化物,低氧化值比高氧化 值卤化物有较多离子性。如:离子性: FeCl2 >FeCl3。
b 卤素离子的大小和变形性对金属卤化物的性质影响 较大。如:共价程度:AgI>AgBr>AgCl>AgF
4、重要的盐类 (1) 碳酸盐
NaHCO3: 俗称小苏打,水溶液呈弱碱性;常用于治疗 胃酸过多和酸中毒;也可作制酸剂。
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也是中药珍珠、 钟乳石、海壳的主要成分。 碱土金属碳酸盐(BeCO3除外)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MCO3 + H2O + CO2 M2+ + 2HCO3- (M=Ca、Sr、Ba) (2) 硫酸盐 Na2SO4.10H2O: 俗称芒硝,易风化脱水,可作为缓泻剂。 Na2SO4:中药上称玄明粉,易潮解,可作为干燥剂、缓泻剂。
(2) 多卤化物:由金属卤化物与卤素单质加合而成,如:KI3。 KI + I2 KI3
3 卤素含氧酸及其盐
氟除外,氯、溴、碘形成的四种含氧酸为:
次卤酸(HXO) 亚卤酸(HXO2) 卤酸(HXO3) 高卤酸(HXO4)
过氧离子:O22- [—O—O—]2a Na2O2 + 2H2O = H2O2 + 2NaOH
Na2O2 + H2SO4 = H2O2 + Na2SO4
2H2O2 = 2H2O +O2
2Na2O2 +CO2 = Na2CO3+O2 b BaO2 + H2SO4 = H2O2+BaSO4 (H2O2的实验室制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氧化态:
-2,
±2,4,6
(-1)
氧族元素表现出非金属元素特征,其非金属活泼性
弱于卤素。
(6) 氧族元素的电势图
EA / V
O3 2.07 O2 + H2O
1.23 O2 0.68 H2O2 1.78 H2O
S2O82- 2.01 SO42- 0.22 S2O62- 0.57 H2SO3 0.17
无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臭氧都是比氧强得多的氧
化剂。
臭氧能氧化一些只具弱还原性的单质或化合物,并且 有时可把某些元素氧化到高价状态。如
2 Ag + 2 O3 = Ag2O2 + 2 O2 PbS + 4 O3 = PbSO4 + 4 O2 O3 + XeO3 + 2 H2O = H4XeO6 + O2
射,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大 气 中 的 还 原 性 气 体 污 染 物 , 如 SO2 、 CO 、 H2S 、 NO、NO2等同大气高层中的O3发生反应,导致O3浓度的 降低。如:
NO2 + O3 NO3 NO + O3
2 O3
—— NO3 + O2 —— NO + O2 —— NO2 + O2 —— 3 O2
④ 中性氧化物:既不与酸也不与碱反应,如CO、 N2O和NO。
16-2-4 水
1 水分子
氢的同位素:1H或H和2H或D,3H或T,
氧的同位素:16O,17O和18O。自然水中存在9种不同 的水:
H216O HD16O
H217O HD17O
H218O HD18O
D216O
D217O
D218O
2 水分子的缔合现象
臭氧还能迅速且定量地将 I-离子氧化成 I2,此反应 被用来鉴定 O3和测定 O3的含量:
O3 + 2 I- + H2O —— I2 + O2 +2 OH-
臭氧还能将CN- 氧化成CO2 和 N2,因此常被用来治 理电镀工业中的含氰废水。
(3) 臭氧与大气污染 臭氧层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吸收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辐
第十三章p区元素(二)
氧族元素
16-1 氧及其化合物 16-2 硫及其化合物 16-3 硒、碲及其化合物
16-1 氧族元素概述
(1) 氧族元素: O S
Se Te
(2) 价电子层结构:
ns2np4
(3) 单质性质: (4) 存在:
典型非金属 单质或矿物
准金属 放射性金属
共生于重金 属硫化物中
② 碱性氧化物:与水作用生成可溶性碱,或与酸作 用生成盐,如Li2O、K2O、MgO、SrO、Ag2O、MnO等。
③ 两性氧化物: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如BeO、Al2O3、SnO2、Cr2O3、ZnO等。
Al2O3 + 6 H+ — 2 Al3+ + 3 H2O Al2O3 + 2 OH- — 2 AlO2- + H2O
再如,氟利昂(一类含氟的有机化合物,如CCl2F2、 CCl3F等)破坏O3的反应:
C1 + O3 ClO + O
紫外hv
——
ClO + O2 C1 + O2
O3 + O
—— 2 O2
为了保护臭氧层免遭破坏,世界各国于1987年签定了 蒙特利尔条约,即禁止使用氟利昂和其他卤代烃的国际公 约。
16-2-2 氧的成键特征
典型“零排放”的“绿色化学工艺”。
(2) 过氧化氢的性质
淡蓝色的粘稠液体 极性溶剂 缔合作用 沸点(423 K)远比水高 与H2O以任何比例互溶。
H2O2的化学性质是结构中-OH和O-O的体现
是由中心离子Fe2+同卟啉衍生物 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简写成 HmFe),见右图。
HmFe + O2 HmFe←O2
4 以臭氧分子为结构基础的成键情况
由O3- 离子构成的离子型臭氧化物, 如KO3和NH4O3; 由共价的臭氧链-O-O-O-构成共价型臭氧化物 ,如O3F2。
16- 2- 3 氧化物
2 O3 (臭氧) 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因有一种特殊的腥臭味而得名。
(1) 臭氧的产生
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导致O2生成O3
O2 紫外hv 2O
O + O2 —— O3
O3吸收波长稍长的紫外线,又能重新分解,从而完 成O3的循环。
O3 紫外hv O2 + O
雷雨的时候,空气中的氧受电火花的作用也会产生
少量臭氧。
(2) 臭氧的分子结构
★ 价键理论
结构:
π
4 3
中心O: sp2杂化 边O: sp2杂化
键角:117o μ=1.8×10-3 C•m 唯一极性单质
★ 分子轨道理论
φ3 E3
反键轨道
E0
ψ0 ψ0 ψ0
φ2 E2=E0 非键轨道
φ1 E1
成键轨道
ψ0
π O3分子的
4 3
分子轨道示意图
π4 3
键的键级为1。在O3分子中,氧原子之间的键级
在高温下,除卤素、少数贵金属如Au、Pt等以及稀 有气体外,氧几乎能与所有的元素直接化合生成相应的氧 化 物 。 氧 还 可 氧 化 一 些 具 有 还 原 性 的 化 合 物 , 如 H2S 、 CH4、CO、NH3等能在氧中燃烧。
2 Mg + O2 —— 2 MgO 2 H2S + 3O2 —— 2 SO2 + 2 H2O 4 NH3 + 3 O2 —— 2 N2 + 6 H2O
为l.5。因其键级和键能都低于O2分子因而不够稳定。由 于分子轨道中没有单电子,所以O3分子是逆磁性的。
(3) 臭氧的性质
① 不稳定性 臭氧在常温下就可分解: 2 O3 = 3 O2 △rHmθ=- 285.4 kJ·mol-1 若无催化剂或紫外线照射时,它分解得很慢。
② 臭氧的强氧化性
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其相关的电极电势如下:
配键成键的:
S
O 记作 S O
3 以氧分子为基础的化学键
(1) 形成O2- 超氧离子,如KO2等; (2) 形成O22- 过氧离子或共价的过氧链-O-O-,如 Na2O2,BaO2等,H2O2、H2S2O3、K2S2O8等; (3) 二氧基阳离子O2+ 的化合物,如O2+[PtF6]-等。 (4) 氧分子作为配体形成金属离 子配位。例如,血液中的血红素
水分子之间通过氢键结合成(H2O)2、(H2O)3等,这被
称为是缔合。
缔合
x H2O 离解 (H2O)x
△H< 0
3 过氧化氢(H2O2)
结构:
σ键
sp3
(1) H2O2的制备:
实验室:
Na2O2 + H2SO4 +10 H2O —— Na2SO4·10H2O + H2O2
工业上:
① 异丙醇的氧化法(在90~140 ℃, 1.5~2.0 MPa):
2 氧化物的制备
(1) 单质和O2直接化合
4 P + 3 O2 (不足) —— P4O6 4 P + 5 O2 (充足) —— P4O10
(2) 金属氢氧化物或含氧酸盐(如碳酸盐、草酸盐、硝酸 盐和硫酸盐等)的热分解,
Cu(OH)2 —— CuO + H2O CaCO3 —— CaO + CO2↑ 2 Pb(NO3)2 —— 2 PbO + 4 NO2↑+ O2↑
(σ1s)2(σ*1s)2(σ2s)2(σ*2s)2(σ2px)2(π2py)2(π2pz)2(π*2py)1(π*2pz)1
• • O • • • O
• • • • •
氧分子具有顺磁性。
(1) 氧气的制备
实验室制备:
金属氧化物
过氧化物
NaNO3 KClO3 工业制备:
2 HgO △ 2 Hg + O2
正常氧化物,O : -2;二元氧化物,RxOy。
1 氧化物的分类、键型和结构
按组成: 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按键型: 离子型氧化物和共价型氧化物。 按晶型分:
离子晶体:如 BeO 熔点2 578 C MgO 熔点2 806 C (高) RuO4 熔点25.4 C(低)
分子晶体: SO2、CO ,C12O7(熔点-911.5 C,低) 原子晶体: SiO2 (熔点l 713 C,高)
2 含氧酸或含氧酸根中的p-d π配键
H2SO4、H2Cr2O7、H3PO4、H2S2O8、HClO4等含氧 酸或含氧酸根的中心原子R与配位O原子之间除了形成σ配
键外,还有可能形成p-d π配键——
氧原子给出其 p 孤对电子、中心原子给
出空 d轨道成键。
例如,在H2SO4中,其S原子与其非 羟基 O 原子之间就是以σ配键和p-d π
H2SO3
0.51
S2O62- 0.08
S2O32-
0.50 S
0.14 S2-
0.45
EB / V
O3 1.24 O2+OH- -0.08
O2 -0.56 O2- -0.41 HO2- - 0.87 OH-
-0.66 S2O82- 2.00 SO42- -0.93SO32--0.57S2O32--0.41 S 0.87 S2-
这种方法不像前3种方法具有普遍性。
3 氧化物的性质
离子晶体和原子晶体氧化物,其熔点一般都较高,如 BeO 2 578 ℃ ,MgO 2 806 ℃,SiO2 l 713 ℃ 。
多数分子晶体和少数离子型氧化物的熔点是比较低的 。如C12O7 -911.5 ℃ ,RuO4 25.4 ℃。
(1) 氧化物与水的作用
CH3CH(OH)CH3 + O2 —— CH3COCH3 + H2O2
② 电化学氧化法:电解-水解法。 2 HSO4- 电解 H2 (阴极) + S2O82 – (阳极)
(NH4)2S2O8 + 2 H2O H2SO4 2 NH4HSO4 + H2O2
③ 蒽醌法
1953年美国杜邦公司,蒽醌法
H2 + O2 2-乙基蒽醌,钯 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