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

合集下载

荧光光谱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

荧光光谱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

荧光光谱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了广泛关注的话题。

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除了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之外,还会威胁到全球食品安全。

因此,对于食品中重金属的快速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荧光光谱法就是一种快速检测食品中重金属的有效手段。

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基于样品的荧光特性来分析其成分的方法。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各种重金属的含量,例如铅、汞、铬等,并能够降低其他方法所需的检测时间。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荧光光谱法具有以下的优点:1. 荧光光谱法具有更高的精确度荧光光谱法可以通过测定食品中相应元素的荧光强度来确定其含量,是一种非常精确的方法。

此外,荧光光谱法减少了对样品的破坏,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2. 荧光光谱法具有更快的检测速度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而荧光光谱法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

这种高效性使荧光光谱法成为了目前最快和最准确的快速检测方法之一。

3. 荧光光谱法具有更低的成本荧光光谱法不需要使用太多的昂贵仪器和耗材,因此比传统检测方法更具成本优势。

此外,荧光光谱法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很大发展,研究者们在不断进步着,这样会使得该方法更加普及和经济实用。

不过,荧光光谱法在食品中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一方面,荧光光谱法对样品的选择和准备都有一定要求,只有满足这些要求的样品才能够进行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检测样品的处理不当,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荧光光谱法的检测范围也有限,它不同于传统检测方法,不能检测到超出其探测范围的元素。

为了使荧光光谱法发挥出其最大的优势,需要在样品准备、荧光光谱的读取和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一些相关的技术改进。

此外,不断改进的仪器和科学家的发明将会进一步提高荧光光谱法的检测速度和准确性,并且还会拓展其可接受的检测范围。

总之,荧光光谱法作为一种快速检测重金属的有效手段,具有许多优点。

在面对日益对食品质量要求更高的现状下,荧光光谱法在食品中的应用前景一定会不断地得到开发和拓展。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

Part3:分析步骤
1 试样制备 注:在采样和试样制备过程中,应避免试样污染。 ①粮食、豆类样品
样品去除杂物后,粉碎,储于塑料瓶中。
②蔬菜、水果、鱼类、肉类等样品
样品用水洗净,晾干,取可食部分,制成匀浆,储于塑料瓶中。
③饮料、酒、醋、酱油、食用植物油、液态乳等液体样品
将样品摇匀。
第一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知识拓展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二苯基硫巴腙(双硫腙)比色法
2、仪器 分光光度计、125 mL分液漏斗、250 mL凯氏烧瓶或250 mL锥形瓶、电子
天平 (感量为0.1 mg和1 mg) 3、试剂
硝酸溶液(1+1)、氨溶液(1+1)、酚红指示液(1 g/L乙醇溶液)、柠檬酸 氢二铵溶液(500 g/L)、氨溶液(1+99)、盐酸羟胺溶液(200 g/L)、氰化钾 溶液(100 g/L)、双硫腙储备液(0.05%三氯甲烷溶液)、双硫腙使用液、硝 酸溶液(1%)、铅标准储备溶液(1 mg/mL)、铅标准使用溶液(10 μg/mL)
知识拓展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二苯基硫巴腙(双硫腙)比色法
吸取适量试样液及铅的标准使用溶液(含铅量不低于5μg),分别置于125mL分
液漏斗中,各加硝酸溶液(1%)至20 mL。
向试样液及铅的标准使用溶液(1 mg/mL)中各加入1 mL柠檬酸氢二铵溶液(500
g/L)、1 mL盐酸羟胺溶液(200 g/L)和两滴酚红指示液,用氨溶液(1+1)调至红色,
再各加2 mL氰化钾溶液(100 g/L),混匀后,加入5.0 mL双硫腙使用液,剧烈振摇1
第一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Part3:分析步骤
2 试样前处理 ③压力罐消解 称取固体试样0.2g~1g(精确至0.001g)或准确移取液体试样 0.500mL~5.00mL于消解内罐中,加入5mL硝酸。盖好内盖,旋紧不锈钢 外套,放入恒温干燥箱,于140℃~160℃下保持4h~5h。冷却后缓慢旋 松外罐,取出消解内罐,放在可调式电热板上于140 ℃~160 ℃赶酸至 1mL左右。冷却后将消化液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涤内罐和 内盖2次~3次,合并洗涤液于容量瓶中并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 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简述食品中重金属测定前处理方法

简述食品中重金属测定前处理方法

简述食品中重金属测定的前处理方法摘要:测定食品中重金属的前处理方法目前有多种多样,但可以概括地分为“干法”、“湿法”“微波消解法”和“提取法”四种,这四种消解方法各有优缺点,同时也适合不同样品的前处理,实际操作中要根据样品的组成成分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

关键词:食品重金属前处理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导致食品中可能含有或者被污染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国家加大了对食品的监管工作。

与此同时也使食品检验工作者的检验工作量增多,这就要求食品检验工作者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工作效率。

在食品的重金属检验中,样品前处理最为食品检验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选择合适的前处理方法,缩短样品的前处理时间,是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同时提高检验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湿消化法湿消化法是在适量的食品样品中,加入氧化性强酸,加热破坏有机物,使待测的无机成分释放出来,形成不挥发的无机化合物,以便进行分析测定。

湿法消化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食品样品前处理方法,该方法实用性强,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可以用该方法消化。

下面介绍下湿法消解的优势:首先、前处理所用的试剂即酸都可以找到高纯度的,同时基体成分都比较简单(偶尔也会产生部分硫酸盐);其次、在实验过程中,只要控制好消化温度,大部分元素一般很少或几乎没有损失。

例如,在测定酱油中的砷含量时采用湿法消化加入了硝酸高氯酸混合酸和硫酸,加标回收率为95%以上。

即便像“汞”等极易挥发的元素,只要正确掌握消化温度,也不会有损失。

但是湿消化法也有一定的缺陷:首先,由于该反应是氧化反应,样品氧化时间较长,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随样品的成分而定),且实验过程中一次不能消化超过10个样品,因此方法的劳动强度比较大。

其次,样品消化时常使用的试剂硝酸、高氯酸、过氧化氢,硫酸都是具有腐蚀性且比较危险的。

在用硝酸和高氯酸时产生的酸雾和烟,对通风橱的腐蚀性也很大。

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如何检测

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如何检测

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如何检测一、引言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

重金属是指密度较高、具有毒性或潜在毒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

长期摄入含有过量重金属的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准确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至关重要。

二、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技术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吸收光谱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检测技术之一。

这种方法利用重金属元素与特定波长的特征光所发生的吸收作用来测定其浓度。

通过采用标准曲线法,将待测食品样品与标准物质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目标食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

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的检测方法。

它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产生的离子源,对食品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

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比,ICP-MS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广泛的元素检测范围。

3.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快速分析方法,适用于多种食品样品的重金属含量检测。

该方法通过将X射线照射到食品样品上,根据样品发射的特征荧光光谱来确定其中重金属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三、重金属检测的样品处理与准备1. 样品采集在进行重金属检测前,需要正确采集样品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一般而言,应该遵循标准的采样方法,采集足够量的样品以避免检测时可能引入的误差。

2. 样品前处理某些食品样品可能含有较高的水分或其他成分,需要进行前处理以消除这些干扰因素。

常见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包括干燥、破碎、溶解等。

四、重金属检测的实验操作步骤1. 校准仪器根据所选用的重金属检测技术,需要先校准相应的实验仪器。

通过使用标准物质进行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测定,建立标准曲线,以便后续检测时准确判断目标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2. 样品测定将经过前处理的食品样品投入仪器进行测定。

不同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可能对样品要求不同,需按照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进行。

食品中重金属测定

食品中重金属测定
KD = [A]有 / [A]水
食品中重金属测定
2、分配比 D = C有 / C水
C有——溶质在有机相中聚合、络合等总浓 度 C水——溶质在水相中聚合、络合、水解的 总浓度
3、萃取百分率E:表示萃取的完全程度 E =(被萃取物在有机相中的总量 / 被萃取
物的总量) ×100% 食品中重金属测定
➢ 这些元素都以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于食品中,要测定这些元素先要进行样品预 处理:
破坏有机物——干法灰化和湿法氧化,释放出 被测元素。以不丢失要测的成分为原则。
破坏有机物后的样液中,多数情况下待测元素 浓度很低,另外还有其它元素的干扰,所以要 浓缩和除去干扰。
食品中重金属测定
湿法氧化
❖ 1、概念:在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如浓硫酸、浓硝酸、 高氯酸等,把样品消化从而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的 方法。
但金属离子可能发生水解反应。
食品中重金属测定
➢ (3)萃取溶剂的选择:溶剂是否有利于萃取的分 离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①一般尽量采用惰性溶剂,避免产生副反应。 ②根据螯合物的结构,由相似相溶原理来选: 含烷基螯合物选卤代烃(CCl4、CHCl3等), 含芳香基螯合物选芳香烃(苯、甲苯等)。 ③溶剂的相对密度与溶液差别要大、粘度小。 ④无毒。无特殊气体、挥发性较小。
四、萃取平衡与条件
1、常用的螯合剂 ➢ 实际应用的,目前已达100多种; ➢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
双硫腙(DZ)、 二乙基二硫代甲酸钠(NaDDTC)、 丁二酮肟、 铜铁试剂 CuP (N—亚硝基苯胲铵) 这些螯合剂与金属离子生成金属螯合物,相当稳定,难
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许多带有颜色可直接比色。
肪、蛋白质、糖类消化均好,但杂质多,一般不单 独使用。 ❖ 过氧化氢:消化能力差,主要用于促消化,配合浓 硫酸和浓硝酸的消化。 ❖ 实际工作中多使用混合的氧化剂。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抽气1小时
打开塞子放置20 分钟并时刻振摇
抽完
加2滴20%盐酸羟 胺至紫色消失
二、实验流程图:
3.标准曲线制作:
汞标准使用液分 在分液 若干浓度梯度 漏斗中
各加10ml硫酸 (1:19)
各加水40ml
摇1分钟 各加1:1氨水5ml
吸出氨水层并 去除
分光光度计各个 测定
萃取2分钟
各双硫腙使用液 5ml
Trace2o重金属分析仪
英国Trace2o公司是国际著名的重金属分析仪生产商,HM 系列产品采用国际通用、流行的阳极溶出法,产品广泛应用于 食品(螺旋藻、茶叶、肉类等)、土壤、地表水、工业废水等 重金属的检测.
臣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Trace2o公司亚太区总代理商, 并合作在上海成立远东区技术开发中心。
1.样品的消化:
称取10g样 品
消化
加20ml4:1混 合酸及5ml浓
硫酸
小火加热
通冷却水冷 却
加大火
消化液倒入 500ml圆底烧

冷却 洗涤
至消化液无 色或浅黄色
消化装置
二、实验流程图:
2.吹气分离:
加40%SnCl2溶液 10ml于消化液中
加10ml吸收液
(含KMnO4及硫 酸)于吸管中
装好吹气装置
企业名片
Trace2o重金属分析仪
便携式 HM1000 型重金属 分析仪
台式 HM5000 型重金属 分析仪
Trace2o重金属分析仪
项目名称 铅(Pb) 镉(Cd) 铜(Cu) 汞(Hg) 砷(As)
测量范围(ppm) 0~50 0~50 0~50 0~50 0~50
项目名称 锌(Zn) 锰(Mn) 镍(Pb) 铬(Cr)

食物中的重金属测定实验

食物中的重金属测定实验

食物中的重金属测定实验一、引言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如铅、镉、铬等。

这些金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过量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食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成为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监管工作。

本文将介绍食物中重金属测定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二、材料与设备1. 标准品:包括铅、镉、铬等重金属的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1mg/mL;2. 样品:待测食物样品;3. 试剂:硫酸、硝酸、盐酸等;4. 仪器设备:原子吸收光谱仪、比色计、天平、消解仪等。

三、实验步骤1. 样品前处理a. 取适量待测样品,如蔬菜、水产品等,并将其洗净,去除表面杂质;b. 将样品加工成可消解的形式,如将蔬菜样品切碎、水产品加工成均质状态;c. 样品的加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外界受到污染,并使用干净的容器和器具。

2. 样品消解a. 取消解仪,加入适量的溶解试剂,如硫酸、硝酸等;b. 将样品加入消解仪中,并进行加热消解,建议使用微波消解仪进行高效消解;c. 等待样品完全消解,并冷却至室温。

3. 样品前处理a. 将已消解的样品取出,进行滤液处理,去除残渣和杂质;b. 将滤液用蒸馏水稀释到标定体积,使其浓度适合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

4. 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a. 打开原子吸收光谱仪,预热至工作温度;b. 将稀释后的样品注入进样器,进行金属元素的测定;c. 确保仪器的校准准确,并根据各金属元素对应的波长和浓度范围进行检测。

5.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a. 将测定结果进行记录,并计算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b. 通过与标准样品的对比,评估待测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c. 分析结果,判断样品食品安全性。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避免对样品进行过度处理,以免干扰分析结果;2. 实验前,确保各仪器设备的检测和校准正常;3. 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佩戴好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4. 实验后,彻底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ICP-MS 法测定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

ICP-MS 法测定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
2 ICP-MS 法测定食品中重金 属含量
2.1 在食用油检测中的应用
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食用油 很多都是植物油,而如今工业发展迅 速,污染严重,土地和水源受到污染, 土壤中存在着重金属物质,而植物就 是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出来的,植物再 进行加工变成植物油,其生产过程和 储藏运输的时候都有可能再次面临重 金属污染的威胁。所以,人们每天做 饭都离不开的食用油到底安不安全, 需要进行重金属检测,只有通过重金 属检测,人们才能放心使用食用油益 严 重, 每 年 都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被倾 泻到大江大河里,导致水体受到严重 污染,而生活在水中的鱼虾体内也免 不了会出现重金属,人们在食用这些 鱼虾之后,重金属会给人们的身体带 来严重威胁。所以,科学家们开始利 用 ICP-MS 来对水产品中的诸多重金属 元素进行检测。
对这两种元素进行检测,这种方法相 较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节约了时间,减 少了资源的浪费。 2.2 在面制品检测中的应用
经对比,可以发现 ICP-MS 与分光 光度法测量出来的结果差异不大,但 是由于分光光度法消耗的试剂比较多, 操作也比较麻烦,虽然最后得出的相 关数据没有明显差异,但还是比较推 荐使用 ICP-MS 来进行面制品中铝的检 测,此种方法更加方便、快捷。 2.3 在水产品检测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利用 ICP-MS 方法来测 定食物中的重金属及其含量,是一种 化学干扰低、准确度很高的方法,值 得今后继续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永义 , 张克荣 , 李崇福 , 等 . 活 性炭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高盐 基食品中微量铜锰铅镉镍 [J]. 中国卫生 检验杂志 ,1992(5):293-295.
在 食 用 油 的 检 测 当 中, 一 般 是 对 铅和砷进行排查。我国对于食品安全 的标准当中,这两种元素是要求分开 检测的,首先利用分光光度法对铅进 行检测,再利用荧光光谱法对砷进行 检测。但是分开检测既浪费时间又浪 费精力,步骤繁琐,特别是遇上样品 数量多的时候,更是对人力物力资源 的浪费。如果利用 ICP-MS 就可以同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光源:

光源应满足的条件: 1 )能辐射出半宽度比吸收线半宽度还窄的 谱线,并且发射线的中心频率应与吸收线的中 心频率相同。 2)辐射的强度应足够大。
3)辐射光的强度要稳定,且背景小。

常用光源:空心阴极灯
钨棒构成的阳极和一个圆柱形的空心 阴极,空心阴极是由待测元素的纯金属或 合金构成,或者由空穴内衬有待测元素的 其它金属构成。
破坏有机物——干法灰化和湿法氧化,释放出
被测元素。以不丢失要测的成分为原则。
破坏有机物后的样液中,多数情况下待测元素
浓度很低,另外还有其它元素的干扰,所以要 浓缩和除去干扰。
湿法氧化




1、概念:在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如浓硫酸、浓硝 酸、高氯酸等,把样品消化从而分解有机物为无机 物的方法。 常用于某些极易散失的物质的预处理。 优点: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温度较低,标准加料回 收率在90%以上,故应用广。 缺点:使用腐蚀性试剂,操作人员不能离开,有试 剂空白。
含烷基螯合物选卤代烃(CCl4、CHCl3等), 含芳香基螯合物选芳香烃(苯、甲苯等)。
③溶剂的相对密度与溶液差别要大、粘度小。 ④无毒。无特殊气体、挥发性较小。
4、干扰离子的消除 控制酸度:控制溶液的pH值 使用掩蔽剂
例:KCN 可掩蔽 Zn2+、Cu2+ 柠檬酸铵可掩蔽 Ca2+、Mg2+、AL3+、Fe3+ EDTA可以掩蔽除 Hg2+、Au2+ 以外许多金属 离子。


2、检测意义
评价食品的营养价值
开发和生产强化食品具有指导意义
有利于食品加工工艺的改进和食品质量的提高
了解食品污染情况,以便查清和控制污染源
3.食物中微量元素的来源
(1)自然环境的影响 (2)食品在加工、包装、贮存中的污染 (3)环境污染

第二节 元素的提取与分离

这些元素都以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于食品中,要测定这些元素先要进行样品预 处理:
第十章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第一节

概述
食品中所含的元素有50多种。 1、分类:
从营养学的角度,可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
元素和有毒元素三类;
从人体需要的角度,可分为常量元素(含量
在0.01%以上)、微量元素(含量低于0.01%) 两类。

常量元素:需求比例较大如钾、钠、钙、镁、磷、 氯、硫等;(>50ug/g(ml))

改变干扰离子化合价:螯合往往与元素的 一种化合价形式作用,加入相应的氧化 (还原)剂实现。

第三节 几种限量元素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测定70多种元素,检出限10-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金属离子)
原子荧光光谱法(As、Bi、Pb、Sn、Se、 Sb、Te、Zn、 Cd (g/L ))
② 水+其它组成 ——水相 2、此法为液—液溶剂萃取法。


优点:较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分离效果好,设 备简单,操作快速。 缺点:工作量较大,耗用试剂,溶剂较高,有 的试剂易挥发,易燃,有毒等。

二、螯合反应与亲水性

金属离子在未成螯合物之前,受水分子极性作用, 以水合离子形式存在,为亲水性,难溶于有机溶 剂,故不好直接用有机溶剂萃取。 选择适当的金属螯合剂可将金属离子变为疏水性 的金属螯合物,然后再萃取。 物质能否有亲水性,主要看其是否能与水子形成 氢键。
2、原子化器

原子化器是将样品中的待测组份转化为基 态原子的装置。

火焰原子化器:是利用气体燃烧形成的火
焰来进行原子化的。

非火焰原子化法:
石墨炉子化器
氢化物原子化器

石墨炉原子化器与火焰原子化器比较有如 下优点:
原子化效率高,可达到90%以上,而后者只有 10%左右。
绝对灵敏度高(可达到10-12~10-14),试样用 量少。适合于低含量及痕量组分的测定。 温度高,在惰性气氛中进行且有还原性C存在, 有利于易形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的离解和原 子化。
常用的强氧化剂


浓硝酸:对蛋白质最佳,其次是糖类,对脂肪效果 很差。 浓硫酸:脱水,对脂肪最佳。 高氯酸:最强酸,消化时温度要控制低一点,对脂 肪、蛋白质、糖类消化均好,但杂质多,一般不单 独使用。 过氧化氢:消化能力差,主要用于促消化,配合浓 硫酸和浓硝酸的消化。 实际工作中多使用混合的氧化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 (70多种元 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多元素同时分析, 检出限:10-12 g/mL ) 形态分析,联用技术(HPLC-ICP-MS,CE-ICP-MS)
一、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利用物质的气态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来进 行分析的方法。


三、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1、分配系数 PD、KD
萃取时,有两相互不相溶,一相为水相, 一相为有机相,物质A 在两相中存在量不同。 在一定温度下,分配达到平衡。A在两相中 活度比不再变,即PD,KD为常数。

PDA = αA有/αA水

浓度很低时,用浓度代替活度α。 KD = [A]有 / [A]水
二、食品中铁、镁、锰、铜、锌的测定
1、原理:
样品湿法消化处理后,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中,经原子化,铁、镁、锰、铜、锌分别在波长 248.3nm 、 285.2nm 、 279.5nm 、 324.8nm 、 213.8nm 处,对铁、镁、锰、铜、锌空心阴极灯 发射的谱线有特异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 吸收值与它们的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后 能求出食品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④ 由于火焰原子法的原子化程度较低,且待测元素的蒸汽被火焰气体 大量稀释,对于要求灵敏度较高的一些重金属含量测定,石墨炉原子 法是理想的选择。(如铅、镉、铬等元素的测定国标中都选用石墨炉 原子法作为第一法)。
三、食品中铅、镉、铬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化法
3、分光系统一般用光栅来进行分光
4、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器、放大器、对数转 换器、显示器几部分。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

定量分析方法: 1、标准曲线法: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待测元素标 准溶液,在选定的条件下分别测定其吸光度,以测得 的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得到标准 曲线。再在相同条件下测定试液的吸光度,由标准曲 线上就可求得待测元素的浓度或含量。 2、标准加入法:取两份体积相同的试样溶液,设为A 和B,在B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元素,然后分别将A和B 稀释到相同体积,再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4、测定:

① 样品消化:精确称取均匀样品干样0.5~1.5g、 湿样 2.0~4.0g、饮料等液体样品5.0~10.0mL于 250mL高型烧杯中,加混合酸消化液20~30mL, 盖上表面皿。置于电炉加热消化,至无色透明为 止。加入3mL去离子水,加热以挥去多余的硝酸。 待烧杯中的液体接近2~3mL时,取下冷却。用去 离子水洗并转移至10mL的刻度试管中,用去离子 水定容至刻度。 取与消化样品相同量的混合酸消化液,按上述操 作做空白试验。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碘、锌、硒、铁、铜、钼、 铬、钴;
有毒元素:其极小的剂量即可导致机体呈现毒性反 应,而且人体中具有蓄积性,随着在人体内的蓄积 量的增加,机体会出现各种中毒反应,如汞、镉、 铅、砷等; 限量元素:按食品卫生的要求有一定限量规定的元 素,包括:必需微量元素及有害元元素。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密度在5以上的金属统称为重金 属,如金、银、铜、铅、锌、镍、钴、镉、 铬和汞等。
从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 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 性显著的重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 般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等。 目前最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汞、镉、铬等。


重金属的危害

重金属离子对活的有机体有严重的毒理效应。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一方面通过直接饮用 造成重金属中毒而损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 间接污染农产品和水产品,通过食物链对人 体健康构成威胁。 重金属能抑制人体化学反应酶的活动,使细 胞质中毒,从而伤害神经组织,还可导致直 接的组织中毒,损害人体解毒功能的关键器 官——肝、肾等组织。

注意事项:
配制标准溶液时,应尽量选用与试样组成接近的标准 样品,并用相同的方法处理。如用纯待测元素溶液作 标准溶液时,为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可放入定量的基 体元素。 应尽量使得测定范围在T=30~90%之间(即A=0.05~ 0.5),此时的测量误差较小。 每次测定前必须用标准溶液检查,并保持测定条件的 稳定。 应扣除空白值,为此可选用空白溶液调零。
3、影响分配比值的几个因素:

(1)螯合剂的影响:螯合剂与金属离子生 成的螯合物越稳定,萃取效率就越高。 (2)pH的影响:pH 越高,有利于萃取, 但金属离子可能发生水解反应。


(3)萃取溶剂的选择:溶剂是否有利于萃取的分 离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①一般尽量采用惰性溶剂,避免产生副反应。 ②根据螯合物的结构,由相似相溶原理来选:

被测组分的分离与浓缩

比色法测定:用合适的金属螯合剂在一定 条件下与被测金属离子生成金属螯合物, 然后用有机溶剂进行液液萃取,使金属螯 合物进入有机相从而达到分离与浓缩。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痕量元素则用离 子交换法分离、提纯金属离子或除去干扰 离子。

一、螯合萃取原理
1、样品溶液:

① 金属离子+螯合剂=金属螯合物(金属螯合物 溶于有机溶剂,如果有色可进行比色测定)—— 有机相
( 0 ) V f 100 X (mg / 100 g ) m 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