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话题作文素材轻与重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轻”与“重”(含解析素材及范文)

作文主题训练------“轻”与“重”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信仰比生存重要,品格比外貌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而不知轻重者,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有时候影响结果的,又看似很轻,其实很重。
所以我们唯有在不断自省中知轻重,才能知急缓进退。
看清孰轻孰重,是一种大智慧。
上述材料反映出人们对“轻与重”的不同认识,能给人以很深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与人生发展。
谈谈你对此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轻为阴、重为阳。
“轻”“重”是中国传统书法美的重要标准。
把笔向上轻提,笔画会变细;向下按,笔画会变粗。
适当地提、按,会使笔画产生粗细变化,借此产生轻、重对比,加强动感。
轻则淡雅、飘逸而秀丽,但易浮滑轻薄;重则稳健、凝重,但也容易痴呆僵硬。
轻重看似对立,实则互补。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鲁迅曾在杂文《最先与最后》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材料二:信仰比生存重要,品格比外貌重要,成长比成功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而不知轻重者,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有时候影响结果的,又看似很轻,其实很重。
所以我们唯有在不断自省中知轻重,才能知急缓进退。
看清孰轻孰重,是一种大智慧。
上述材料反映出人们对“轻与重”的不同认识,能给人以很深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与人生发展谈谈你对“轻与重”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作文:把握生活的“轻”与“重

高三作文:把握生活的“轻”与“重第1篇:高三作文:把握生活的“轻”与“重”生活于我们不是一片平原,它时而重峦叠嶂,时而小桥流水,正如一些事物对我们重若泰山,另一些则风轻云淡。
唯有把握好生活的轻重,理*面对,我们才能自由徜徉于山水之间。
学会“看重”,人生才有可能获得境界的飞跃,登上高峰。
“看重”是重些什么?对爱因斯坦而言,是对科学之美的深入挖掘;对塞林格而言,是对文学麦田的守望;对梵高而言,是让艺术散发向日葵般的光芒。
看重的事物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而在它们的身上都体现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而最终他们也成为各自领域中的一块里程碑。
可见,唯有对理想倾注身心之“重”才有可能让人生站上新的高峰,而这条道路是充满着艰险与负重的。
“我担心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做到了,他将他的苦难与其一生都倾注在了书写底层的命运之中,他的人生因而完满。
面对生活之“重”,我们若想达到理想的高度,必要背负与之相应之“重”,而结果必会让我们的生命绽放光*。
同时,学会“看轻”,人生才能变得自由。
人生而不自由,生活赋予了我们许多枷锁,世俗的功名利禄,荣辱得失,这些往往都成了通往理想之路的绊脚石,学会看轻,我们才能自由前进。
王维行到路穷时,坐看云起时;李白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一骑白鹿游访青崖;托尔斯泰放下贵族身份,来到林间回归自然本真。
他们放下了牵绊自己的事物,在理想之路上自由前行。
第2篇:握着生活的笔高三作文花园里,群芳争奇斗艳,众人的目光凝聚在这儿,脚下的草有着什么样的感受……大海里,汹涌澎湃,涛声震天,众人都在咏叹惊涛拍岸的气势,家乡的小池是那么的静默……浩瀚苍穹,人们都在仰望无声冷月,她是诗人笔下尊贵的神,而日夜为我们照明的路灯此刻正那么黯然失*……花的娇艳,浪的磅礴,冷月的高雅……是命运;草的平凡,池的平静,路灯的黯淡……也是命运。
我们不屈服于命运,我们能改变吗?素帘古桌旁,气质少女心神宁定,悟透生活,提笔挥墨,一篇篇经典的人生……月光大厅下,一串串美妙的音符从指间滑落,渗透一颗颗灵动的心……古楼画廊里,一幅幅注满生命力的作品,震撼着每位观者……校内橱窗栏里,看着那些品学兼优的学哥学姐们,心里除了羡慕,还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可是有些东西不是谁都可以学来的,或者没有机会,或者没有天资……这就是命运。
材料作文《把握生活的“轻”与“重”》优秀范文

阅读下边的资料,依据要求写作。
轻与重,大与小,冷与暖,美与丑,刚与柔,善与恶,真与假,内与外,空与满,有与无,收与放,虚与实,同与异,是与非,难与易,勤与懒,先与后,快与慢,义与利,达与穷,新与旧,平庸与伟大等,汉语中有那么多相反相成的词语牵感人心,引人沉思。
请从中任选一对词语发布见解,睁开写作。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剽窃;许多于 800 字。
【答案】掌握生活的“轻”与“重”生活于我们不是一片平原,它时而重峦叠嶂,时而小桥流水,正如一些事物对我们重若泰山,另一些则风轻云淡。
惟有掌握好生活的轻重,理性面对,我们才能自由徜徉于山川之间。
学会“看重”,人生才有可能获取境地的飞腾,登上顶峰。
“看重”是重些什么?对爱因斯坦而言,是对科学之美的深入发掘;对塞林格而言,是对文学麦田的守望;对梵高而言,是让艺术发散向日葵般的光辉。
看重的事物对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而在它们的身上都表现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而最后他们也成为各自领域中的一块里程碑。
可见,惟有对理想倾注身心之“重”才有可能让人生站上新的顶峰,而这条道路是充满着艰险与负重的。
“我担忧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做到了,他将他的磨难与其一世都倾注在了书写基层的命运之中,他的人生因此圆满。
面对生活之“重”,我们若想达到理想的高度,必需背负与之相应之“重”,而结果必会让我们的生命绽开光彩。
同时,学会“看轻”,人生才能变得自由。
人生而不自由,生活给予了我们很多枷锁,世俗的富贵荣华,荣辱得失,这些常常都成了通往理想之路的绊脚石,学会看轻,我们才能自由行进。
王维行到路穷时,坐看云起时;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显贵,一骑白鹿游访青崖;托尔斯泰放下贵族身份,到达林间回归自然本真。
他们放下了牵绊自己的事物,在理想之路上自由前行,这样这般的洒脱,人生怎不叫大自由呢?雨果有言:“心灵是人类的枷锁。
”若要解开这约束,我们还得学会一份看轻,让心灵真实地看到比起那些琐碎的事物,真实的重要的事物在何方,这样一来,人生之路将更为清明。
轻与重作文短文

轻与重作文短文
《轻与重之间》
哎呀呀,让我来讲讲这轻与重的事儿吧。
就说有一次我去超市买东西,看到那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零食袋。
我呢,就特别喜欢吃薯片,尤其是那种原味的。
于是呀,我就伸手去拿那包薯片,嘿,你猜怎么着,那袋子轻得很嘞,感觉没啥分量。
我心里就犯嘀咕了:“这么轻,会不会里面没几片呀?”但我还是毅然决然地把它放进了购物车。
等我回到家,满心欢喜地打开那包薯片,“哗啦”一声,那声音还挺清脆。
我迫不及待地倒出来一看,哎呀,真的就没几片!瞬间我就觉得这轻飘飘的薯片袋子欺骗了我的感情呐,我还满心期待能吃个过瘾呢。
这时候我就意识到,这看似轻的东西,有时候真的会让人有点小失望呀。
而那些看上去重重的东西呢,也不一定就那么让人排斥。
就像我家里有个大哑铃,每次看到它我都觉得它好重好重,搬起来都费劲。
但当我用它锻炼完之后,浑身都充满了力量,那种重带给我的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感。
所以说呀,轻有轻的特点,重有重的意义。
我们不能简单地就说轻好或者重好,得看具体的情况和我们自己的感受嘞。
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嘛,有些看似轻松的选择可能结果并不如意,而那些有些艰难的担子却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好。
不管是轻还是重,都好好去体会,说不定就能在其中发现生活的乐趣和真谛哟!嘿嘿!。
以轻与重为话题议论文(三篇)

以轻与重为话题议论文(三篇)以轻与重为话题800字议论文篇一心怀轻重方知进退北京冬奥会上,羽生结弦那“翩若惊鸿”般的人类终极挑战,虽有遗憾,却赢得了所有人的心。
相比于胜负,他比我们更看重的是那超越自我、拼尽全力的人生突围。
正如鲁迅对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充满敬意一般,人们早已把关注点放到了胜负之外的体育精神之上。
人生亦如此,只有每个人都能如此“看重”抑或“看轻”,才能发现人生中每一个精彩瞬间。
心怀轻重,方知进退,实乃人生大智慧。
《淮南子》中说:“欲知轻重而无以,予之以权衡。
”权衡轻重,才能有分寸,在面对是非宠辱时,方能不失偏颇。
有时候我们急于到达顶峰或实现某种目标,但行至最后,回首来时路,却发现最美的风光往往在沿途;当我们欣喜于实现目标的那一刻,殊不知,一路走来这艰辛的历程却更让我们感动。
当我们发现那些一直过分看重的却往往离我们很远,以致焦虑、苦恼。
其实这正是不知轻重,“重者为轻,轻者为重”。
仓央嘉措说过:“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停滞不前。
”可见,权衡轻重,在不断反省中明晰人生孰轻孰重,方知进退缓急。
心怀轻重是一种远见、格局,人生也因此而更加辽阔。
人生的境遇如连绵群山,首尾相系。
一时的无轻无重,只会换来满地狼藉。
而知轻重的人,多是顾大局的人,有远见,有格局,在岁月的更迭中,变得愈加成熟、睿智。
面对廉颇的扬言羞辱,蔺相如常常是“引车避匿”,门客不解,认为有损门面。
但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气度格局,让廉颇负荆请罪,最终二人成为刎颈之交,成就赵之强大。
他看重的是家国,个人的忍辱负重又算得了什么?这是一种人生的大格局。
“看轻”自我,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顾全大局,在时代的发展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国之大者”。
战争年代的看轻生死,疫情前线的不计得失,以人民为重,他们权衡轻重,站位高、格局大,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而奋战高考的你我,又应如何做到“看轻”与“看重”呢?虽为结局完美,但也应看轻结果,看重奋斗的过程,追求过程的完美,每一天都有长进,都有所得,最后结局自然不差,不求万事如意,惟愿如你所想。
生的轻与重的例子作文

生的轻与重的例子作文
咱今儿就来唠唠“生的轻与重”这个话题。
先来说说“轻”的例子。
就好比有些人吧,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过,对
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没啥贡献。
就像那个隔壁村的小李,年纪轻轻不学好,也不去找个正经工作,天天就知道跟一帮狐朋狗友瞎转悠,喝酒打牌,浪费大
好时光。
他这人生啊,轻得就像一片羽毛,风一吹就不知道飘哪儿去了,没啥
分量。
再讲讲“重”的例子。
咱就说那些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那可真是了不起!在病毒肆虐的时候,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危,日夜奋战,从死神手里抢人。
他们
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承载着无数生命的希望,他们的付出和担当,让他们的人
生变得无比厚重。
还有那些科学家,为了国家的科技进步,埋头苦干,几十年如一日地搞研究。
像钱学森爷爷,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为咱们国家的航天事业
立下汗马功劳。
他们的人生,因为对国家和人民的巨大贡献,而重如泰山。
其实啊,咱们普通人也能在生活中找到让生命变重的方式。
比如说,对家
人多关心一点,对朋友多帮衬一点,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一点。
哪怕只是在公交
车上给老人让个座,在路边扶一把摔倒的人,这点点滴滴的善举,也能让咱们
的人生增添一些重量。
所以啊,朋友们,咱得好好想想,是要让自己的人生轻飘飘地过去,还是努力加点分量,过得有意义、有价值?这选择权可就在咱自己手里哟!。
生活中的轻与重作文

生活中的轻与重作文
轻与重
生活中有轻有重,轻对一个人来说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重与其相呼应,让这个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变化,无论是在积极还是消极的方面,
都是不可或缺的。
轻,生活中有很多轻柔而又美好的事物,比如春风,冬雪,夕阳,月亮,星星,鲜花,鸟啼等等,它们使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温柔,使我
们对大自然的美更加敬畏和尊重。
轻,生活中也有许多让人欢乐的小事,就像太阳的温暖,河水的活力,树木的新青,山川的宁静,空气的净化,生活的乐趣,友情的温暖,
使人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使生活更加无忧。
重,有一些重要的事物在我们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爱,勤奋,
责任,顽强,思想,思考,这些事物使我们更加珍惜和充实自己,促
使我们前进。
它们是我们在快乐的同时获得力量的灵魂,它们是我们
成功的重标准和信念。
轻与重,我们生活中的两个主要要素,无论在积极还是消极的方面,
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为我们生活添加了丰富,让我们有勇气、有力
量去实现理想,在生活中更加精彩、充实。
材料作文“轻与重”升格指导

62材料作文升格指导『轻与重』□昊睿语文工作室杨睿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66年来最年轻的冬奥男单花滑冠军羽生结在北京冬奥会上选择挑战超出人类体能极限的超高难度而这意味着有可能放弃冬奥三连冠。
他说:“已看淡所不在意比赛胜负,挑战不完美并不重要,突破自我”材料二:鲁迅曾在杂文《最先与最后》中写过这样一句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材料三:信仰比生存重要,品格比外貌重要,成长比成过程比结果重要,而不知轻重者,则重者为轻,轻者有时候影响结果的,又看似很轻,其实很重。
所以我才能知急缓进退。
看清孰轻孰是一种大智慧。
上述材料反映出人们对“轻与重”的不同认识,能给人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与人生发展谈谈你对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什么决定了生命的价值,儒家的义利之辨从最初的杏到汉代的朝堂,再到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一直在被讨材料一和材料二虽是不同事例,但讨论的无非是具体某羽生结弦为了追求自我突破的价值甘愿与冠军失之交臂;那些不在意结果而不放弃的运动员,赢得了鲁迅的敬意。
材料三,直接对事物的轻重进行了价值判断,从中不难看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无法被量化的。
那么如何衡量事物的轻重,需要每一个人心中有杆叫价值观的“秤”。
考生可以从衡量价值的“秤”谈开,想想它是什么,于我们价值几何,对于当下的意义是什么。
作文升格轻与重□北京市101中学 杨景伊“孰轻孰重,一称便知。
”轻与重,不仅仅能够称量物体质量的大小,背后更蕴藏着对事物重要程度的衡量。
(表述拗口且不直观,可作一比喻,来体现“轻”“重”的意义。
)轻重之量在于“称”,则又应以何为秤?在我看来,分清轻重乃人生之要务,你我更应以名为秤,以心为秤,以时为秤。
以名为秤,轻重可明。
(“名”字容易引起歧义,此处根据论证可以看出是“以梦为秤”)凡古今之成就者,无一选择于名利沉浮,而是选择守住纯粹的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轻与重
生命的琴弦
又是一个无法消遣的夜晚,又是坐到桌前,因为没有明确的意图而烦躁不安。
目光在书架上游移不定,随手抽出一本书,读不了几行,就搁下了,我觉得日子停留在原处。
今天和昨天一模一样。
我对朋友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求闻达,只愿生活充实,多一点快乐,多一份情趣,因为在欲望的折磨和自身的匮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我说我认清了自己,我既不能弹奏出一串美妙的音乐,又不能研究出一项造福人类的成果,同样,也不能写出什么划时代的巨著。
我没有天赋,太平庸,太寻常。
于是,我放弃了自己从前的理想,因为理想终究是理想,如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及。
为缥缈的未来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为了未来必须失去现在,所以,我宁愿选择一种自在逍遥的方式。
就这样,很长一段时间,我睡懒觉,看风景,听音乐,看闲书,瞎聊天,有时则据案枯坐无所事事直到一天时间悄悄溜走。
也就在这段时间里,我每晚躺在床上睡觉时,内心总冒出一阵阵无名的空虚。
自愧自责的情绪使我入睡前的心情非常恶劣。
没有一个晚上我不是忏悔着进入梦乡。
如此这般,三番五次,忏悔成为自我惩罚,誓言则仅仅论为仪式。
瞧,我不再执著,想自在地生活,可得到些什么呢?我解放了,
我自由了可我并未因此体会到生命的欢欣。
我没有折磨自己,苦苦追求,没有向往通过奋斗获得什么,我不视“价值实现”为绝对价值,我似乎悟透了财富、知识、声誉、成就的空虚和脆弱,它们不过都是“古来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的东西而已。
钱钟书先生有诗云:“广寒居不易,都愿降红尘。
”既然喜食人间烟火,既然热爱红尘亲切、人伦和美,那又何必学嫦娥奔月,过寂寞的生活呢?我们的很多追求都是不免如禅宗所谓:“得鱼忘筌”,或者像蜂蝇往糊着窗纸的光明瞎闯,却不知道返身从门口走出一般。
记得梁实秋和钱钟书都引用过这个禅宗讲义。
从这个禅宗讲义的道理看来,皓首穷经做学问,或者殚精竭虑干事业,最终都免不了越来越偏离生命的本真。
可是,我想明白了,也同样苦恼和厌倦了。
我有以前劳动时的体会: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被压得龇牙咧嘴这个时候,我觉得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不幸的了。
见人家荫凉下休息,简直要生出恨!终于,我走到一棵树下,重重地歇下担子,一种突然解放的快感充溢了我的心。
我倚在担子旁,懂得了什么叫快慰和幸福。
但是,这种时间何其少!闲坐在屋里,一事不干,有电视、有电扇、有吃有喝我却感到无聊和疲惫。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有一部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轻与重哪个更难忍受?有的人把轻松看作受罪;有的人把重压为人生苦难,并不能一概而论。
叔本华说过,人生如钟摆,总是在厌倦和疲惫中摆动,欲望没有满足,拼命去追求,是疲惫的;欲望满足之后,却
只有厌倦因为欲是无穷的,不会到头,所以便继续追逐。
人是这样地为“欲”所累,摆来摆去,永无真幸福。
有的人“欲”淡,有的人“欲”强,因此也便有不同程度的幸福和痛苦。
譬如我就不该强奈下欲望之蛇,否则,心中的大片空白靠什么来填补呢?更可况,区区我辈,放弃执著,享受生活,这差不多是一种奢望——其实也是一种欲,只是它更其感官化而已。
平庸散淡的生活本身并不可厌,如果来之不易的话。
而现在,得之快,则倦也快;得之易,则倦也易。
生命之重,给人疲惫;生命之轻,给人倦怠。
生命之重,咬咬牙,之后是美丽瞬间;生命之轻,则将何以承受?就像琴弦,只有绷紧了,才能弹奏出动人的音乐。
人何尝不是这样?只有肩上有分量,他才会想到站起来,才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正面对着人生,正实践着人生;他只有在重压之下才能发现自己的力量。
黑格尔曾说:“只有挫折,风浪才能见出一个人的威力。
而古罗马诗人鲁克烈斯这样写道:如果没有森的阻挡,大风必定早早地失去它的力量。
有多少人,在轻与重之间徘徊,正如法国思想家蒙田所说:“我不断胶行,复又折回,反反复复。
我努力过,也放弃过,现在应该明智许多。
我不是个耽于安逸的人,安逸是苦。
而我为自我放纵所找的任何理由无不是懒惰的托辞,是自我安慰罢了。
我宁做跋涉长途中的流浪汉,也不愿做一个苍白岁月的寄生者。
印度佛教典籍《经集》中有关于“执著”的两段话,一段是魔鬼说的,一段是世尊说的。
魔鬼说:“执著是快乐。
”世尊说:“执著是痛苦。
”我竟不幸与魔鬼同调,悲哉也乎!还是借韩愈之口
来表明我复杂的心迹吧:“梅心怠心往往如水沤石炸生还灭……匹似转磨之驴,忽尔顿足不进,引吭高鸣,独抒其气,旋复贴耳踏陈迹也。
”
在人生之旅中,总得有个理想,有个目标,有个吸引你走人生路的金苹果哪怕它是虚幻的,也要把它当真。
作家史铁生有篇著名的小说《命若琴弦》讲了一老一小两个瞎子的故事。
两个瞎子以弹琴为生,老瞎子珍藏着一张“药方”,可以使两眼重见光明。
“药方”的药引很奇特——1000亲手弹断的琴弦。
一辈子下来,他弹断了1000根弦,却发现师傅留下的所谓“药方”只是一张白纸……老瞎子很快死去了,临死前,他把“药方”传给小瞎子,说自己记错了数,药引应该是1200根断弦。
就这样,小瞎子将继续走老瞎子的路。
=============================================
到此不妨继续关注:
关注:湖9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大力纠偏高考话题作文写作导引
高考话题作文的“话”中奥妙高考话题作文的制胜宝典
高考作文个性化立意四大法宝高考作文巧妙开头专题训练宝典
高考作文材料处理和运用高考作文借鉴:经典范文欣赏
高考阅读:中国古典诗歌的情感氛围高考话题作文素材:小与大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生与死高考话题作文素材:轻与重
高考阅读:中国古典诗歌的情感氛围话说高考状元:偶然还是必然
-----------------------------
高考心理调整的当务之急高考考前心理盲点与对策
[相关专集]
高考语文备考资讯汇编02
09高考备考资讯汇编(068)09高考备考资讯大全
高考作文创新招术大全高考高分作文决胜方略
高考命题作文审题点拨高考作文辅导(专集)
作文写作技巧大汇萃01作文写作技巧大汇萃02
高考攻坚:家长助考全攻略高考备考策略、方法、技巧
======================================================== 更多信息在:备战09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