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知识竞赛复习题
防空知识竞赛题与答案

防空知识竞赛题与答案1、人民防空的方针?答;是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何时颁布的?何时实施的?答:1996年10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1996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八号公布,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3、人民防空经费的来源有哪些渠道?答:有五个方面:(1)中央政府预算拨款收入;(2)地方政府预算拨款收入;(3)社会负担人防经费收入;(4)平战结合收入;(5)其他收入。
4、学校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意义是什么?答:(1)增强国防观念,人民防空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2)提高防护技能,人民防空教育可使我们学会人民防空基本知识和一般防护方法,掌握防护技能;(3)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民防空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5、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教育由哪个部门组织实施?答: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教育,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6、什么是人防工事?答:是战争中用来掩蔽人员、物资,保障战时防空指挥、通信需要而建造的防护建筑。
7、“三防”是什么?答:是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进行防护的简称。
8、什么是核武器?答:核武器,又叫原子武器,它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或聚变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
9、核武器的运载工具有哪些?答;有飞机、导弹、火箭等。
10、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几种?答:有空爆、地爆。
11、核爆炸外观景象依次是什么?答:闪光、火球、尘柱、烟云(蘑菇云)。
12、核武器有哪些杀伤破坏因素?答:①光辐射、②冲击波、③早期核辐射、④核电磁脉冲、⑤放射性沾染。
13、核武器的威力用什么来表示?答:用TNT当量表示。
14、我国的空袭警报信号分为哪三种?答: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
15、什么是化学武器?答:在战争中以毒性杀伤人、畜、破坏植物的化学物质叫做毒剂。
人防(民防)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

人防(民防)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39.单建掘开式专业队人员掩蔽部,其防核武器抗力级别应为(B)。
A.4B 级B.4B~5 级C.5 级140.单建掘开式一等人员掩蔽部,其防核武器抗力级别应为(C)。
A.4B 级B.4B~5 级C.5~6 级141.单建掘开式二等人员掩蔽部,其防核武器抗力级别应A.4 级B.5 级C.5~6 级142.人员掩蔽工程应根据战时留城人口的分布选址,出入口距所掩蔽人员的地面工作区或生活区的距离不宜大于(A)。
A.200 米B.300 米C.400 米143.人民防空工程与甲,乙类易燃车间或仓库的距离严禁小于(A)。
A.50 米C.150 米144.人民防空工程口部附近自然地面标高应设置在100 年一遇最高洪水位(B)以上。
A.O.2 米B.O.3 米C.O.5 米145.一等人员掩蔽部的防化级别为(B)。
A.甲级B.乙级C.丙级146.人员掩蔽工程防护单元建筑面积小于等于(B)。
A.1000 平方米B.2000 平方米C.3000 平方米147.物资库防护单元建筑面积小于等于(C)。
A.1000 平方米B.2000 平方米C.4000 平方米148.乙类人民防空工程可防(B)的袭击。
A.常规武器、核武器、化学武器B.常规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C.常规武器、核武器、生物武器149.人民防空工程防常规武器的抗力根据打击方式分为直接命中和(B)两类。
A.间接命中B.非直接命中C.反复打击150.当人民防空工程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6 级时,其口部防护设备按口部外(C)距离处爆炸考虑。
A.3 米B.5 米C.10 米151.符合下列哪个条件时,人民防空工程可以不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A)A.坑、地道工程B.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抗力级别为6 级及以上的人民防空工程的地下二层及以下各层C.八层及以上地面建筑的建筑投影下的防空地下室152.当掘开式人民防空医疗救护工程为中心医院时,其防常规武器的防护级别应为(B)。
防空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防空知识竞赛试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2.设置在有关单位的人民防空警报设施由其所在单位维护管理不得擅自拆除。
3.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
空袭警报鸣放方法是.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周期4、解除警报应为鸣一长声时间3分钟。
5.人民防空通信专用的频率和防空警报音响信号由国家规定。
6.安装人民防空通信、警报设施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提供.方便条件不得阻挠。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组织试鸣防空警报并在 5日前发布公告。
”8.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采取的有组织的抵御措施叫人民防空。
9.人民防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措施是警报、疏散、掩蔽、个人防护和善后处理。
10.对工业基地、交通枢纽等重要经济目标的防护叫经济防护。
11.空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生存能力强是隐形轰炸机的主要特点。
12.在海湾战争中美空袭科索沃持续了78天共出动飞机37200架次。
13.保障人民防空需要的通信叫人民防空通信。
14.国家建设人民防空工程的用途和根本目的是为战时掩蔽人员和物资提供安全的场所。
15.城市及城市规划区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必须依法同步建设防空地下室。
16.一般人员的集体掩蔽工程人均掩蔽面积不少于 1平方米。
17. 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是战时保障城市居民就地就近掩蔽减少伤亡的重要途经。
18.在对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设计文件组织审核时应当由人民防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参加负责防空地下室的防护设计审核。
19.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应全额上缴同级财政预算外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人民防空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平调、截留和挪用。
20.新建10层及以上的民用建筑按地面首层建筑面积修建抗力等级6级以上的防空地下室。
21.人防工程必须使用省认可企业生产的防护专用设备设施并在土建施工时实施安装。
22.乙类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满足其预定的战时对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要求。
人民防空知识竞66题

人防知识竞赛题第1题: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由文字和图案两部分构成,其基本含义是中国人民防空。
图案的金黄色框为( A )图形,象征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任务和宗旨。
金黄色长城图形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寓意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的地下长城。
绿色橄榄枝象征和平与安宁。
蓝色三角图形和( D )背景为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确定的民防国际通用标志的主体,象征中国人民防空与国际民防接轨。
A、人民防空工程B、防空警报C、白色D、红色第2题:平时( A )可以利用人民防空警报发放灾害警报。
灾害警报的使用,按有关部门与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共同制定的预案执行。
A:重大灾害B:社会安全事件C:事故灾难D:自然灾害第3题:人民防空的主要防护手段可用( A )概括。
A:走、藏、消B:电子攻防、计算机攻防、心理攻防C:人防、物防、技防D:骗、扰、阻第4题: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的设置、职责和任务,由( D )规定。
A: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B: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C: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D: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第5题:人民防空实行( C )的方针。
A: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B: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质量第一C: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D: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第6题:人民防空贯彻( B )的原则。
A、与军队建设协调发展, 与民兵建设想结合B、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与城市建设相结合C、与军队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D、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民兵建设想结合第7题:城市新建民用建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修建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对当人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修建,可以并处( D )的罚款。
A:一万元至五万元B:十万元以上C:五千元以上D:十万以下第8题:农村人口在有必要疏散时,由( A )按照就近的原则组织实施。
A:当地人民政府B:当地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C:县级人民政府D:乡镇人民政府第9题:人民防空工程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 D ),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 D )。
新中国人民防空事业创立74周年人防(民防)知识竞赛试题

新中国人民防空事业创立74周年人防(民防)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于哪一年? A. 1927年 B. 1945年 C. 1949年 D. 1955年2.下列哪一种气象灾害属于自然灾害? A. 火灾 B. 地震 C. 暴雨 D. 交通事故3.以下哪种行为违法? A. 举报涉嫌恐怖活动的线索 B. 掩盖、窝藏恐怖活动分子 C. 同情、支持恐怖活动 D. 参与恐怖活动二、填空题1.人类利用防空地下室等避难设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____年代。
2.人防设施的形式主要包括地下避难所和____。
3.《中国人民防空法》于____年2月1日开始实施。
三、判断题1.应急避难应当注意采取疏散措施,迅速撤离现场。
()2.人民防空工作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
()四、问答题1.请简要介绍一下人民防空事业的历史。
2.人防工程建设应注意哪些原则?3.如何进行家庭防空准备工作?五、实践题1.请在你所在的单位、社区、学校等场所,查找并记录至少3个人防设施的位置,并拍照上传(图片请以jpg、png等格式上传)。
六、附加题1.请列举至少5种人民防空设备或器材,并简单介绍其作用。
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D二、填空题1.冷战2.地下指挥所3.1997三、判断题1.√2.√四、问答题1.人民防空事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开始落实的“城市防空计划”,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城市防空布置,后来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人民防空事业逐渐完善,被纳入国家议程。
2.人防工程建设应节约用地、合理布局、有保障、多功能、先进可靠等。
3.家庭防空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家庭应急预案,安装防空门、防护窗等设施,做好储备物资,清理防空通道,开展演练等。
五、实践题略六、附加题1.防空洞、防空门、疏散标识、疏散器具、手动喇叭等。
–防空洞:常用于市区中心和居民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建筑物底下或地下室,可起到防空和避难的作用。
2022年人民防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2年人民防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人民防空是()A.消防的组成局部B.国防的组成局部C.海防的组成局部D.城防的组成局部正确答案:B1.防空袭警报信号有()A.预先警报、疏散警报、集合警报8.疏散警报、集合警报、解除警报C.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正确答案:C9.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A.1964 年10 月16 日B.1965 年10 月16 日C.1966 年10 月16 日D.1967 年10 月16 日正确答案:A10所谓“三防”是指哪“三防" ?()A.防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4.发现煤气灶、开关和管道漏气,应立即关上总开关,停止使用燃气。
并立即翻开门窗,使空气流通,驱散燃气。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深夜闻到浓烈煤气气味又无照明工具时,可以使用打火机寻找气味来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水、干粮等食品沾染了放射性物质后仍可以直接食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防止火场烟气中毒的最简便方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A.正确.错误正确答案:A8.人防工程深入地下,具有抗力高、防核化生武器性能全面、可长期使用等特点。
A.正确.错误正确答案:A8.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当兼顾人民防空需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对于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和其它掩蔽场所的室外人员,发现核闪光后应立即就近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三.多项选择题(共1.人防工事是战时人员和物资的隐蔽场所,平时可为经济建设服务。
请回答:以下哪些建筑可以用作人防工事?()A.地下室B.地铁C.坑道D.干枯的水渠正确答案:ABC2.学校发生火灾时,学生应()。
A.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有序撤离B.不要推拉、拥挤、防止踩踏造成伤亡C.利用衣、物等捂住鼻子、弯腰和匍匐前行D.如果被困,要靠近走廊、窗口、大声呼救或挥动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正确答案:ABCD3.家庭发生火灾后,逃生时应考前须知()。
人民防空知识竞66题

人防知识竞赛题第1题: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由文字和图案两部分构成,其基本含义是中国人民防空。
图案的金黄色框为( A )图形,象征人民防空的基本手段、任务和宗旨。
金黄色长城图形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寓意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的地下长城。
绿色橄榄枝象征和平与安宁。
蓝色三角图形和( D )背景为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确定的民防国际通用标志的主体,象征中国人民防空与国际民防接轨。
A、人民防空工程B、防空警报C、白色D、红色第2题:平时( A )可以利用人民防空警报发放灾害警报。
灾害警报的使用,按有关部门与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共同制定的预案执行。
A:重大灾害B:社会安全事件C:事故灾难D:自然灾害第3题:人民防空的主要防护手段可用( A )概括。
A:走、藏、消B:电子攻防、计算机攻防、心理攻防C:人防、物防、技防D:骗、扰、阻第4题: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的设置、职责和任务,由( D )规定。
A: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B: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C: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D: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第5题:人民防空实行( C )的方针。
A: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B: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质量第一C: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D: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第6题:人民防空贯彻( B )的原则。
A、与军队建设协调发展, 与民兵建设想结合B、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与城市建设相结合C、与军队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D、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民兵建设想结合第7题:城市新建民用建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修建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对当人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修建,可以并处( D )的罚款。
A:一万元至五万元B:十万元以上C:五千元以上D:十万以下第8题:农村人口在有必要疏散时,由( A )按照就近的原则组织实施。
A:当地人民政府B:当地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C:县级人民政府D:乡镇人民政府第9题:人民防空工程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 D ),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 D )。
人民防空知识竞赛试题(二)

人民防空知识竞赛试题(二)人民防空知识竞赛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50题,每题1分)1.人民防空是一项社会(A),对促进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A.公益事业B.保障事业C.慈善事业2.人民防空是( A)的重要组成部分。
A.国防B.城市建设C.海防3.( C)领导全国的人民防空工作。
A.中共中央、国务院B.中共中央、中央军委C.国务院、中央军委4.人民防空的作用是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保护( C)的安全,避免和减少国家经济的损失。
A.国家财产B.人民生命C.人民生命财产5.人民防空建设要实现( C)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A.军事B.政治C.战备D.平战结合6.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号召的是(A )。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于( A)起施行。
A.1997年1月1日B.1998年1月1日C.1999年1月1日8.(B )都有得到人民防空保护的权利,都必须依法履行人民防空的义务。
A.全体公民B.一切组织和个人C.城市居民D.企事业单位9.(C)是人民防空的重点。
A.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B.增强抢险救灾能力C.城市D.防范和减轻空袭灾害10.城市人民防空指挥实行(D )体制。
A.民防B.地方C.军事D.军地结合11.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由文字和图案组成,图案由金黄色外框、金黄色长城、绿色橄榄枝、蓝色三角图形和橙色背景组成,文字(C )是中国人民防空的英文缩写。
A.CACD/doc/7782543da8114431b90dd8b3.ht ml DA/doc/7782543da8114431b90dd8b3.ht ml AD12.( C)称为人防工程。
A.在地面以下修建的工程 B 、高楼的地下设施C.满足人防战术技术要求,达到一定防护标准的防护工事13.城市及城市规划区内的新建民用建筑,(C )依法同步建设防空地下室。
A.可以B.尽量C.必须D.不用14.国家保护人民防空设施不受侵害,禁止任何(A)破坏、侵占人民防空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防空知识竞赛复习题一、填空题1、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2、开展人民防空教育,可以使广大市民和学生关心人防建设、增强爱国主义意识,从而增强全民团结,激发全民斗志。
3、高技术空袭有空袭的范围广;空袭的突然性强;空袭的破坏力大的特点。
4、我国的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
5、预先警报信号是鸣36秒停24秒,反复3次,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信号是鸣6秒停6秒,反复15次,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信号是长鸣3分钟6、国际民房组织设在瑞士日内瓦,1931年成立;我国政府于1992年加入该组织,并任执行理事会成员;1998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13届国际民防组织大会。
7、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由五种: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
8、核袭击主要靠核武器。
核武器是指原子弹、氢弹及中子弹、电磁脉冲等。
9、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大地震是在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
10、2011年3月14日早晨日本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
11、化学武器的杀伤特点杀伤途径多、杀伤范围广、作业时间长、制约因素多。
12、个人防护器材包括防毒面具、救生衣、防火服、安全帽、防酸碱靴、绝缘手套、防激光眼镜、防敌人侦视的伪装服等。
13、个人防护器材按防毒原理可分为隔绝式和过滤式两大类。
14、人防工程的三防设施是工程密闭设施、滤毒通风设施、洗消设施。
15、四川省安县桑枣初级中学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由于重视平时组织的疏散演练,地震时全校师生无一人伤亡。
16、民防是民事防护的简称。
它包括对战争空袭的防护、自然灾害的防护和民间人为灾害的防护。
17、地震发生的前兆一般有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光和地声、小震报大震等异常现象。
18、煤气中毒时先是头疼、眩晕、恶心、呕吐,后感到手足无力、神志不清,直至抽搐、昏迷、最后停止呼吸。
19、对溺水救护一般是自救、水上救助、岸上急救等几种救助方式。
20、食物中毒有沙门氏菌中毒、副溶血性孤菌中毒、毒蘑菇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四个类型。
21、恐怖分子一般是采用袭击、劫持、核与辐射恐怖袭击等手段对社会和公民进行攻击和破坏的。
22、紧急救护有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
此外还要掌握对窒息伤员的急救。
23、对核袭击做好的最好的保护措施是进入人防工程。
24、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首府基辅以北约130千米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
25、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和对生物武器的防护都要求扎紧“三口”。
“三口”指的是领口、袖口、裤口。
26、光辐射以光速沿直线向四周传播,其作用时间大约在几秒到几十秒。
27、、冲击波是核爆炸瞬时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
它是核武器的主要毁伤因素。
28、冲击波对人员可造成直接杀伤和间接杀伤。
29、早期核辐射接近光速,呈直线传播,当发现闪光时,人员已受到射线的作用了。
30、个人防护器材按保护部位可分为呼吸道防护器材和皮肤防护器材。
31、过滤式防护器材主要包括过滤式防毒面具、过滤透气式防毒服等。
32、水火无情,对付火灾,一是防,二是灭,缺一不可,但应以防为主。
33、毒剂杀伤途径多。
染毒空气可经眼睛接触、呼吸道吸入、皮肤渗透等途径使人畜中毒,染毒的食物和水可经消化道吸收,使人中毒。
34、人民防空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35、人民防空主要防护手段是“走”、“藏”、“消”。
36、人民防空教育,就是组织教育人民,使之学会在各种危害应急条件下的防护知识和生存技能。
37、日本是人类历史上唯一遭受核武器袭击的国家。
38、由于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发生化学事故时有毒气体不易扩散,持续时间长。
39、对皮肤消毒,可概括为吸、消、洗三个环节。
40、防毒面具的面罩分大、中、小三个号码或1、2、3、4、5五个号码。
以便和绝大多数成年人的脸型气密配合。
41、简易防护器材是指在缺少制式防护器材的情况下,根据所学的防护知识,利用就便器材自己制作的防护器42、装有煤气的房间,应经常开启窗户,保持空气流通。
43、发现煤气灶、开关和管道漏气,应立即关上总开关,停止使用煤气。
并立即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驱散煤气。
44、发现煤气泄露,严禁火种进入,严禁开关电灯电器,拉合电闸,杜绝一切火种。
45、在抢救煤气中毒较重的人员时,要解开衣服,抬高头部,保持呼吸畅通。
呼吸困难者应做人工呼吸。
46、骨折固定的顺序是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
47、人工呼吸是抢救呼吸骤停而心脏仍在跳动的伤员的有效方法,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口对口呼吸。
48、城市防空袭作战的基本原则是军民一体、打防结合、整体防护、快速反应、多法并举、确保重点。
49、通过污染区要求做到"五不一快":不接触污染物、不解脱防护器材、不吸烟、不饮食、不坐卧,尽快通过污染区。
50、个人急救包应准备:应准备证件、个人防护盒、个人医疗药品、密闭食品、饮料等物品。
51、灭火的基本方法有窒息灭火、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抑制灭火法四种。
52、消防专业队和公安专业队是有公安部门负责组建的。
二、选择题1、人民防空是( B )A、消防的组成部分B、国防的组成部分C、海防的组成部分D、城防的组成部分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于(A )起正式实施。
A 、1997年1月1日 B、1998年1月1日 C 、1999年1月1日D、1996.年10月.29日3、防空袭警报信号有( C )A、预先警报、疏散警报、集合警报B、疏散警报、集合警报、解除警报C、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4、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核武器的时间是( C)。
A 1943年8月B 1944年8月C 1945年8月D 1946年8月6、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 A)A、1964年10月16日B、1965年10月16日C、1966年10月16日D、1967年10月16日7、所谓“三防”是指哪“三防”?( A )A、防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B、防核武器、化学武器、原子弹C、防核武器、化学武器、氢弹D、防核武器、化学武器、中子弹8、对生物武器特有的防护方法是:( A )A、注射防疫针B、配带防护面具C、穿上防毒衣D、穿上防毒斗篷9、发生地震时,人防工程和地面建筑哪个毁坏更严重:( B )A、人防工程B、地面建筑10、设置在有关单位的人民防空警报设施( B )A、应由其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维护管理B、应由其所在单位维护管理11、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的三个效益是( A )A、防空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B、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12、人民防空经费应由( A )A、国家和社会共同负担B、地方人民政府和财政部门13、全身中毒性毒剂:( B )A、光气B、氯化氰C、沙林D、芥子气14、中国人民防空标志由文字和图案组成,图案由金黄色外框、金黄色长城、绿色橄榄枝、蓝色三角图形和橙色背景组成,文字( C )是中国人民防空的英文缩写。
A 、CACDB 、CCDAC 、CCAD15、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号召的是( A )。
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16、人民防空坚持两防一体化建设,其中“两防”指(A )A、防空防灾B、防空防化C、防空防核17、( B )是世界上唯一作出并恪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A 、法国 B、中国 C 、俄罗斯18、核电站使用的燃料是( B )A 、天然气 B、铀(或钚) C 、优质煤19、每年( B )为我国“防灾减灾日”。
A. 4月20日B. 5月12日C. 7月15日D. 9月11日20、在街上遭遇地震,应抱头迅速到( B )。
A. 最近的建筑物内B. 空旷地蹲下C. 高楼D. 立交桥21、闻到有浓烈的煤气异味,应立即( A )。
A.打开门窗,关掉煤气阀门B. 开灯查看,确认煤气泄漏位置 C. 打开抽风机,抽走煤气 D. 打电话报警求助22、夏天高温天气,从外面大汗淋漓回家,应( B )。
A. 用冷水冲洗降温B. 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C. 喝冰镇饮料降温 D. 将空调开到最大吹风23、警报通信是人民防空指挥的重要手段,它担负着战时指导群众顺利实施防空行动的( C )任务。
A 报信B 传达C 报知24、预先警报鸣( A ),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A 36秒停24秒B 24秒停36秒C 30秒停30秒25、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 A )。
A 五种B 四种C 三种26、核爆炸时的火球中心温度可达( B ),比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强千万倍。
A 几百万度B 几千万度C 上亿度27、核爆炸时的冲击波从爆心以超音速向四周传播,其作用时间大约在( C )。
A 8分钟左右B 3分钟左右C 几秒到几十秒28、冲击波是核爆炸瞬时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
它是核武器的( C )毁伤因素。
A 最小B 次要C 主要29、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 C )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
它是核爆炸特有的杀伤破坏因素。
A 5秒左右B 8秒左右C 十几秒30、当射线照射人体,杀死细胞达一定程度时,人就会得( C )病。
A 贫血B 皮肤C 放射31、下列( A )是神经性毒剂。
A 沙林和维埃克斯B 芥子气C 西埃斯和苯氯乙酮32、芥子气的中毒症状是( B )。
A 流口水、出汗B 皮肤红肿、大小水疱C 流泪、打喷嚏33、对鼻孔和眼睛消毒可用大量清水或( B )的小苏打水溶液冲洗15分钟左右,并多次漱口。
A 15%B 20%C 25%34、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而造成地面( C )的现象。
A 抖动B 波动C 震动35、一次五级地震相当于一枚( B )TNT当量的原子弹在地下深处爆炸。
A 1—2万吨B 2—3万吨C 3—4万吨36、为有效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平时家庭可做一些避震准备。
以下( C )的做法不正确。
A 将床下物品清空B 清理楼道保持通畅C 将清出的物品放在橱柜书架等上面37、如果发现有煤气中毒人员,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要立即拨打( A )救助电话。
A 120B 119C 11038、某日,正在营业的服装城着火,火势越来越大,扑灭困难,商场应立即拨打( B )火警电话。
A 120B 119C 11039、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求每分钟( C )A 8—12次B 12—16C 14—20次40、遇到高楼发生火灾,下列正确的做法是( C )。
A 乘坐普通电梯逃生B 向上逃跑C 躲避到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等待救援41、发现自己家里着火,(C )的措施是不当的A 积极进行扑救B 组织家庭成员及时疏散C 先抢救财物42、发现家里燃气泄漏,( B )的措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