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体安全风险评估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指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指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事故和伤害。
通过评估施工现场的特定风险因素和潜在危险,可以识别可能造成伤害的因素,并在施工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环境风险评估:评估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包括天气状况、地质环境、周围环境等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2. 工程风险评估:评估施工工程的设计、结构和施工方法等方面的风险,包括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程事故和结构破坏。
3. 施工过程风险评估: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操作和作业的风险,包括高空作业、起重吊装、电气工作等。
4. 施工设备风险评估:评估施工现场使用的各种设备和机械的安全性能,包括机械故障、操作失误等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
5. 人员风险评估:评估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包括对施工安全规范的理解和遵守程度、对危险源的识别和应对能力等。
通过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内容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内容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为了评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以下是可能包含在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内容:
1. 工作场所安全评估:评估施工现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包括场地平整、通道畅通、危险物品存放合理等,并提出改进建议;
2. 设备安全评估:评估使用的施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比如电气设备是否接地良好,机械设备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等;
3. 作业活动安全评估:评估不同的施工作业活动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比如高空作业、爆破作业、危险品搬运等,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4. 施工工艺安全评估: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工艺风险,比如火灾、爆炸、塌方等,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5. 人员安全评估:评估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包括培训、教育、管理等方面,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6. 环境风险评估:评估施工对周围环境可能带来的风险,比如施工噪音、灰尘、污染等,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7. 相邻工程评估:评估施工对相邻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和风险,
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8.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评估: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比如火灾、爆炸、事故等,并制定应急预案,以便及时应对。
总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该全面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稳定进行。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5篇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5篇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怎么做?投标前期要加强对工程项目合法性的审查及合同项目发包方的了解核查。
投标前要尽可能地深入了解业主的资金信用、经营作风和签订合同应当具备的相应条件。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篇1】一、开展总体风险评估。
根据设计阶段风险评估结果(若有),以及类似结构工程安全事故情况,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初步分析本项目孕险环境与孕险因子,估测事故中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确定项目总体风险等级。
二、确定专项风险评估范围。
总体风险评估等级达到Ⅲ级(高度风险)以上桥梁或隧道工程,应进行专项风险评估。
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或隧道工程可视情况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三、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通过对施工作业活动(施工区段)中的风险源普查,在分析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基础上,却大重大风险源和一般风险源。
宜采用指标体系法等定量评估方法,对重大风险源发生事故的概率及损失进行分析,评估其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对照相关风险等级标准,确定专项风险等级。
四、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接受准则的相关规定,对专项风险等级在Ⅲ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的施工作业活动(施工区段),应明确重大风险源的监测、控制、预警措施以及应急预案。
其他风险等级的桥梁、隧道工程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照成本效益原则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六章评估组织与评估报告第八条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专项风险评估由项目具体负责实施。
第九条评估工作负责人应具有5年以上的工程管理经验,并有参与类似工程施工的经历。
第十条风险评估工作应形成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应反映风险评估过程的主要工作。
报告内容应包括评估依据、工程概况、评估方法、评估布置、评估内容、评估结论及对策建议等。
评估结论应当明确风险等级、可能发生事故的关键部位、区域或节点、事故可能性等级、规避或降低风险的建议措施等内容。
工地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工地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工地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对工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旨在识别和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潜在风险,进而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工地施工的安全性。
工地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识别潜在风险:通过分析工地施工的具体情况,识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电击、火灾、塌方等。
2. 评估风险等级:对每个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以及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影响程度。
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或风险评估指标等方法进行评估。
3.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
预防措施包括安全技术措施、人员培训和安全警示标识等;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发生后的处置流程、应急设备和应急通信等。
4. 实施和监督:将制定的控制措施落实到实际工地施工中,并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 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对工地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发现和改进不足之处,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综合以上步骤,工地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过
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工人和施工环境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
施工安全风险风险评估

施工安全风险风险评估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的过程。
在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辨识潜在风险:确定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如高
空作业、机械设备操作、物体坠落等。
2.评估风险严重性:评估每个潜在风险的潜在严重程度,包括
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3.确定风险概率:评估每个潜在风险发生的概率,根据历史数据、相关规范和经验等进行估算。
4.计算风险等级:根据风险严重性和概率确定每个潜在风险的
风险等级,通常采用矩阵图、风险矩阵等方法进行评估。
5.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
括技术改进、培训教育、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6.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将制定的控制措施纳入施工管理计划中,并确保实施到位。
7.监督与评估: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可以提前发现并预防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
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对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保障工人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一般步骤:
1. 确定评估目标:明确评估的对象、范围和目的,比如整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特定工程阶段的风险评估等。
2. 收集资料:收集与施工项目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计划、施工图纸、现场照片等,以便深入了解施工过程和现场环境。
3. 辨识潜在风险:通过现场踏勘、与工程师和工人的交流等方式,识别出可能存在的施工安全风险,包括高处作业、机械设备操作、电气安全、化学品安全、施工材料储存等方面。
4. 评估风险严重程度: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对每个风险进行评估。
可能性可以分为低、中、高等级,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微、中度、严重等级,根据两者的组合确定风险等级。
5. 确定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如何预防事故发生、减少事故的危害程度和频率等。
控制措施可以包括改进施工工艺、提供防护设备、加强培训和宣传等手段。
6. 实施和监督措施:确保制定的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7. 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重新评估,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安全管理的效果,调整和改进控制措施,以不断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需要专业的安全工程师或相关从业人员参与,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提供更准确的评估结果和防控建议。
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

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报告一、项目概况本项目大型地产开发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包括办公楼、商业综合体、住宅楼等。
本项目由多个施工单位承担,施工周期为2年,总共需要动用2000人以上的劳动力。
二、风险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风险评估矩阵法,将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作为评估指标,通过对各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综合考虑各项风险的概率和程度,以确定风险的等级和优先级。
三、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结果1.工地作业风险根据历史数据和施工人员反馈,施工现场存在高处作业、机械作业、电气作业等较为常见的工地作业风险。
经过评估,将该项风险等级划分为高风险等级,需要采取高风险控制措施。
2.物理环境风险由于施工现场存在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等特点,物理环境风险相对较高。
评估结果显示,针对施工工地的物理环境风险,需要采取中等风险控制措施。
3.人员安全风险施工现场的人员密集度较高,同时还包括多个承包商的工作人员。
评估结果显示,人员安全风险属于中等风险等级,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高。
4.施工材料风险施工材料的使用涉及到功效、质量、性能等方面的风险。
评估结果显示,施工材料风险属于低风险等级,但仍需注意质量合格证明的查验,并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督。
四、控制措施建议1.对于工地作业风险,应采取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护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执行高处作业的操作规范。
2.针对物理环境风险,应设置合理的施工区域,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清理障碍物和危险品,减少滑倒、坠落等事故的发生。
3.加强人员安全管理,包括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设置安全岗位等,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4.施工材料应严格按照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拒收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并加强供应商的监督。
五、评估结论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工地作业风险、物理环境风险、人员安全风险和施工材料风险。
针对这些风险,已制定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并建议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整改报告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整改报告一、引言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是不可忽视的,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步骤。
本报告旨在对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及整改提出建议,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工人和设备得到充分保护。
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1.施工现场人员安全风险评估根据现场观察和工作人员的反馈,评估了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风险。
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工人缺乏安全培训、现场缺乏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等。
2.施工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对施工现场的设备进行安全评估,发现存在以下问题:设备维护不及时、缺乏紧急停机装置、设备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等。
三、整改建议1.建立安全规章制度对施工现场建立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规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设备操作流程、应急预案等。
并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2.提供个人防护装备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安全鞋、护目镜等。
并定期检查和更新装备,确保其有效性和可用性。
3.加强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意识培养、危险源识别、应急处理等内容,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设备维护和检修建立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修复或更换,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5.安全警示标识设置在施工现场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禁止入内、高处作业警示、防护装备着装要求等。
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事故。
6.委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落实整改计划根据上述整改建议,制定整改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整改措施的及时有效实施。
同时,建立整改结果的跟踪和反馈机制,定期检查整改效果,并及时调整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五、总结本报告通过对施工安全风险的评估,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
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才能有效预防施工事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评估目的 (2)二、编制依据 (2)三、工程概况 (3)3.1、线路概况 (3)3.2、主要技术标准 (3)3.3、主要工程内容及数量 (4)3.4、沿线水文、地质情况 (5)四、评估过程 (6)4.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6)4.2、收集资料和勘查现场 (8)4.3、安全风险评估 (9)五、评估方法 (9)六、评估内容 (10)6.1、总体风险评估 (10)6.2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10)6.3高边坡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11)七、风险事件的技术对策措施 (13)7.1桥梁施工技术对策措施 (13)7.2高边坡施工技术对策措施 (18)八、评估结论 (22)总体安全风险评估一、评估目的1、在工程实施前,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全面普查,对施工安全风险作定性或定量的估测,研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及其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并确定项目总体和各施工专项的风险级别,以增强施工安全风险意识。
2、通过本次施工风险估测的结论和建议,作为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以起到尽早辨识潜在施工风险,优化工程施工方案,完善施工风险控制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以及对重点部位加强安全管理的作用。
总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以有效降低施工风险、实现工程施工安全为目的,极力避免在施工阶段出现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社会不良影响的重特大事故发生。
二、编制依据1、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TJ40合同段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及两阶段设计图纸;2、交通部颂发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2015年版)》;3、《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4、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5、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方法成果等;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7、《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9、《起重机械安全规程》;三、工程概况3.1、线路概况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以下简称“龙怀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71118”布局方案中第17 横——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也是广东省“九纵五横两环”高速公路网规划主骨架中“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建成后,将与梅河高速公路、粤赣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广乐高速公路清连高速及二广高速等共同构筑广东省北部地区的高速公路网,对完善、优化广东省北部地区公路网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项目的修建不仅为粤北地区提供了一条东西向快速便捷的交通通道,更重要的是由这一交通通道而形成的交通经济带将会对繁荣该地区经济、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经济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TJ40标位于第A7设计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351+025~K356+391,路线由东往西经过怀集县的汶朗镇和怀城镇。
3.2、主要技术标准本项目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km/h,整体式路基宽26m,分离式路基宽2×13m。
其主要技术标准见下表,其他各项技术指标按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主要技术指标3.3、主要工程内容及数量本标段为广东省龙川至怀集公路TJ40标,路基桥涵标,高速公路,施工桩号为K351+025~K356+391,全长5.336km,包括怀集北互通,管理中心,怀城服务区,小利大桥,罗龙大桥,根竹大桥,怀集北立交主线桥等工程。
主要工作内容为:路基挖土方226.75万m3,挖石方77.71万m3,填方294.426万m3,主线大桥616.8m/3座,主线中桥36.9m/1座,钢筋砼盖板通道26道,互通立交1处,服务区1处。
主要工程数量表如下:3.4、沿线水文、地质情况(1)气象项目位处山区,怀集县内,属于亚热带气候,平均气温为21.1℃,最高气温39.4℃,最低气温-2.4℃。
区内雨量充沛,区域分布不均,具有北部多于南部的特点。
暴雨(大于或等于50毫米)主要出现在4~6月的前汛期,占暴雨日数的70%。
年平均雷暴日数为89.7天,主要出现在每年的4~8月,强雷暴出现时,常有雷电灾害和降雨。
(2)工程地质情况K347+470~ K355+150 段:该段基岩为南雄群(K2N),岩性主要为厚层状复成份砾岩、含砾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紫红色、褐黄色、灰白色,具细粒砂状结构、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岩层产状较稳定,倾向北西,倾角一般小于10°。
中风化—强风化,局部全风化。
地形标高集中在150-200m,属低山丘陵地貌,植被覆盖较好。
山间河流谷地发育,线路里程K353+180~K353+450 和K354+280~K355+50 河流谷地宽达数百米,地貌反差明显,推测断裂F12 位于第四系之下,沿NE向河流展布。
该段局部位置南雄群复成份砾岩胶结较差,粉砂质泥岩蓄水能力有限,发现几个小型崩塌点。
整体而言,该段地层水平,风化程度一般,未见大规模断裂经过,因此对公路工程施工影响不大。
调查发现,该段为崩塌地质灾害集中区。
基岩属于晚白垩世南雄群(K2N),多处露头上部岩性为泥质粉砂岩、泥岩,下部为厚层状复成份砾岩,砾石胶结差,中部为含砾砂岩、泥质粉砂岩与泥岩互层,具多个韵律层。
岩层产状较稳定,倾向北西,倾角70°左右。
区域性F2 断裂在K353+930 处与线路相交,交角40~45°。
目前,在线路两侧600m 范围内未见到明显的断裂露头,仅黎朗村附近K353+700m 左10m 处CQZK84 钻孔揭示到粉砂质构造角砾岩,表明区域F2 断裂从此处经过。
该段地貌类型为低丘陵,植被覆盖一般,风化程度以中强风化为主。
受NE 向F2 断裂影响,以及岩层陡立、岩石松散,故在断裂控制下的NE 向水系与基岩(K2N)接触部位,形成一系列NE 向的崩塌点,以中型崩塌为主(15m*10m*10m)。
K355+150~ K356+460 段:调查表明,该段基岩为泥盆系杨溪组和老虎头组,杨溪组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褐黄色、浅紫红色,老虎头组岩性为灰白色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以及石英质砾岩等。
杨溪组位于老虎头组之下,大面积出露,且变形较强,局部遭受不同程度的变质,调查区老虎头组多出露在半山腰及山顶上,断续出露,层理产状多变,张性解理发育。
总体而言,该套地层岩石压实成岩作用好,刚性强,路基稳定,适合工程施工。
泥盆纪杨溪组(D1-2y)与西侧南雄群红色碎屑岩呈不整合接触,接触界限清晰。
杨溪组底部为褐黄、灰白色细粒含砾长石岩屑砂岩,厚层状,上部为褐黄、暗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夹薄层状粉砂质泥岩、泥岩,在泥质粉砂岩中发现植物碎屑化石。
该套岩石变形程度较强,以宽缓褶皱为主,褶皱轴面附近常发育有小规模断裂或密集节理。
在强变形区,杨溪组薄层状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岩发生揉皱,及片理化,构造变形呈北东向展布。
在两侧600m 范围内,多处可见南雄群不整合覆盖在杨溪组之上,呈顶盖状。
该段基岩以中风化为主,风化壳较薄,调查过程未见崩塌点或存在潜在崩塌现象,对公路工程施工影响较小。
个别之处,应提防密集节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评估过程4.1成立风险评估小组根据《公路桥梁安全评估指南》、《桥梁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的有关内容,成立工程专项风险评估与管理领导小组:1、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及工作职责组长:廖清炯副组长:张芳成员:谢进钱(质检工程师)、赵元栋(桥梁工程师)、卢明子(测量工程师)、吴继盛(试验工程师)、肖向东(地质工程师)、周颖(计划工程师)、肖达湘(安全主任)。
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总工室,日常工作由项目总工程师张芳负责。
2、职责分工(1)、组长:负责安全评估与管理工作的领导工作。
制定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工作实施细则。
(2)、副组长: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开展风险评估管理工作,并向组长负责。
(3)、成员:在组长及副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安全评估与管理工作,并落实各项具体措施;与项目部其他相关部门紧密联系,共同抓落实,从人、财、物各方面给予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切实的保障。
3、结合本标段桥梁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本标段风险评估基本程序(1)、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2)、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主要确定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3)、提出各风险因素的等级及残余风险等级,综合确定各隧道风险等级。
(4)、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措施并确定监控责任。
(5)、上级单位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正意见。
(6)、根据上级部门意见及专家意见完善风险评估报告并执行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图4.2、收集资料和勘查现场(1)收集本工程设计文件、设计阶段的安全评估、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或项目施工总体规划)等文件资料;(2)实地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交通状况、红线内及临近构筑物、地上地下管线等综合施工环境。
(3)充分了解企业的资质和历史经验;了解项目经理部的人员状况及组成结构(职称、岗位证书、责任心和技能水平)、项目部总体技术和管理水平及思想状况;充分了解各专业作业队伍的特种工、工人骨干的施工经历、年龄结构、责任心和操作技能等综合素质;了解施工队的设备、临时结构所用的辅助材料状况,以及他们过去的习惯作业方法。
(4)了解与施工密切相关的业主、监理、设计院、交警、公路路政等单位的基本状况和相关人员对本工程的理解认识水平、配合程度。
4.3、安全风险评估1、充分了解本工程所包含的全部施工作业内容,普查在施工阶段存在的工程风险源,并根据《浙江省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浙交2010-236号)》初步确定本工程较大或重大的风险源。
充分了解施工单位的总体及各危险性较大专项安全技术施工方案的主要思路。
2、根据《指南》中所提供的分析方法,并根据本企业专家的经验适当修正、补充某些细目或分值,有的还需要另外新建评估指标,对本工程总体及各重大专项风险源分别进行风险评估。
3、把对本工程的总体及各重大专项风险源风险评估的结果,与专家经验对比参照,最终确定本工程的总体及各重大专项风险源的风险评估结论。
4、对本工程总体及各重大专项风险源的控制,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性强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及建议。
五、评估方法综合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估,具体采用了专家评议法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价矩阵法和指标系法定量分析的办法来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评估。
六、评估内容6.1、总体风险评估在开工前,根据标段工程自身特点,以设计图、地质资料和施工图设计中的风险评价,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评估桥梁的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等级。
6.2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在开工前根据桥梁的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等,对本桥梁工程项目评估的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