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
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成败,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使学生了解他们的改革对苏联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锻炼学科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难点:苏联的解体。
讲授新课: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明确指出其解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引出本课将学习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引导学生回忆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弊端,并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于僵化的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一、赫鲁晓夫改革简单介绍赫鲁晓夫生平,出示一些有关赫鲁晓夫的材料,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 ──尼克松“苏联领取特别养老金者尼•谢•赫鲁晓夫逝世。
”──1971年赫鲁晓夫逝世时的讣告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先指导学生阅读关于苏共“二十大”的小字内容,提出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指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了解赫鲁晓夫改革中的两项重大措施(种植玉米和垦荒)。
然后在补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赫鲁晓夫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讨论“为什么说赫鲁晓夫改革是失败的?”对赫鲁晓夫之后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依据教材小字内容介绍,使学生能较好地衔接前后历史,不必补充。
最新岳麓版九年级历史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教案1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打击,希特勒与纳粹党和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二、二六兵变,季米特洛夫,共产国际“七大”,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美的绥靖政策,西班牙内战。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和发展的分析和认识,培养学生通过史料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而演变的政治危机,是其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
英法美的绥靖政策是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两国反法西斯失败的主要原因。
重点和难点重点: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反犹狂潮难点: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讲授新课一、纳粹政权的建立1.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在三个法西斯国家中,意大利早在一战后就出现了经济衰退和政治混乱的严重局面。
利用这样的条件,墨索里尼在1922年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墨索里尼加紧了世界范围的武力扩张。
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20年代下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威斯计划后大量流入德国的英、美资本。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英、美抽走大量资本,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使德国成为首批牺牲者而很快卷入危机。
另外,由于德国是战败国,既丧失了全部殖民地,又不能以关税壁垒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因此,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
(思考《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对德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人们对现实和《凡尔赛和约》的不满,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煽动民族复仇情绪,骗取了社会各阶层日益广泛的支持,势力大增。
在此基础上,希特勒又乘机向对他夺取政权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垄断资产阶级靠拢。
对于政权武装力量的支柱——国防军,希特勒也极尽争取拉拢之能事,最终换取了他们的支持。
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案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学目的与要求: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
1、大约万年前,生活着早期人类。
2、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世界三大人种:、。
划分的依据是。
4、母系氏族的特点:以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
(该亚的故事)5、父系氏族的特点:以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出现。
(厄瑞斯忒的故事)6.原始社会主要使用的生产工具是,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什么?人类社会先经历氏族(的故事),后经历氏族(的故事)。
7、父系社会晚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财富增多,并日益集中到私人手中,制和制出现,原始社会开始解体,阶级社会出现。
二、合作探究:1、西方国家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于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不同意。
因为人种的差别是在人类出现之后,是人类为适应各自生活的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
现在世界上所有的种族都源自同一祖先,人类现存的各个种族在与生俱来的智力方面,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2、古希腊流传着普罗米修斯将火传播到人间的神话,中国也有燧人氏钻燧取火的传说。
你能讲讲这些传说吗?答:普罗米修斯将火传到人间的神话:普罗米修斯因为上天为人类盗火种,而受神王宙斯惩罚被锁在神山上终日被鹰啄食心脏, 但因为他和宙斯一样,是宙斯之父克洛诺斯统治的第二代神们的后代, (后来克洛诺斯被儿子们推翻地位,而领导这一革命的宙斯就成了古希腊的三代神王),所以永远不会死,在被啄食心脏后会马上再生新的心脏。
为了人类,他宁受折磨,坚毅不屈,勇抗强暴,不畏牺牲,备受人类爱戴。
2024年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兴起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2.认识早期的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3.了解古代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人类社会的起源;2.农业文明的兴起;3.城市文明的出现;4.古代文明的传播。
三、教学重点1.认识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2.了解早期的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
四、教学难点1.理解古代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人类社会的起源1.导入(10分钟)展示一幅古人类生活场景的图片,让学生思考人类最早是如何生活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讲解(30分钟)1)人类社会的起源:通过多媒体讲解人类社会的起源,让学生了解人类最早是如何从采集狩猎社会过渡到农业社会的。
2)古人类社会的特点:讲解古人类社会的特点,如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等。
3.讨论(15分钟)与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古人类社会的起源对今天社会的影响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古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
第二课时:农业文明的兴起1.复习(10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古人类社会从何种程度上开始出现农业生活。
2.讲解(30分钟)1)农业文明的兴起:通过多媒体讲解农业文明的兴起,让学生了解农业产生的意义和农业文明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2)农业社会的特点:讲解农业社会的特点,如农耕方式、社会分工等。
3.实践(2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一次小规模的农田耕作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农业的辛苦与乐趣,激发学生对农业文明的兴起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务农意识。
第三课时:城市文明的出现1.复习(10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农业文明的兴起,提问学生农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2.讲解(30分钟)1)城市文明的出现:通过多媒体讲解城市文明的出现,让学生了解城市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的关系。
2)城市的特点:讲解城市的特点,如城市的形成原因、功能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等。
3.讨论(20分钟)与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以及城市文明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文明对城市的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讲授新课
一、美国领土的扩张
1、美国领土的扩张
2、西进运动:为什么说“西进运动”的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二、战争的爆发
经过:(1861年〜1865年)
①导火线: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
②爆发:1861年南方11个州建立“南部联盟”,分裂国家,挑起内战。
③形势: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北方战备松懈,节节失利。
④转折:1862年《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后,北方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
⑤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
三、北方取得胜利
颁布文件主要规定所起作用
《宅地法》美国公民开发西部土地享受优惠满足人民对土地的需求北方转败为胜,完成了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黑人踊跃参军,北方获得雄厚兵源
如何评价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个重大障碍,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
板书设计:
第十七课美国南北战争。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期教学计划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期教学计划(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areer planning,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期教学计划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期教学计划5篇历史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
2024年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2024年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全面掌握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世界各地区社会经济的相对独立性和发展不平衡性,知道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和影响,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类型及其特点。
同时,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以及爱国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和交往,为参加未来社会竞争作好准备。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初三年级共有7个班,其中尖子班的学生在原来的学校中成绩比较突出,其他普通班的学生大部分学习基础较差,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还比较爱学,对历史学科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但在心理上有些害怕历史中考,这一直是制约他们学习历史的主要原因,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加强学困生的思想工作及学习方法辅导,力求使每位学生顺利通过中考。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基本内容是世界近代史部分;人类迈进“电气时代”。
1.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英雄和事件。
2. 第一次世界大战。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新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人类迈进“电气时代”。
4.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5. 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6. 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
7. 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具体措施:(一)做好各项常规工作:1. 认真备课,做到“有备而来”。
认真阅读各种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教案。
并仔细阅读各种教辅材以及相关的知识,对教材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基本事实,做到心中有数。
特别是学习新的教材后,首先要熟知新教材的大纲和指导思想。
对教材的结构,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
除认真钻研教材外,还要广泛搜集资料作为补充的教学内容。
2. 认真上课。
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重点知识。
宣城岳麓版九年级历史教案全册

九年级岳麓版历史上册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课标内容: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人类起源的史实,知道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培养识图能力和想像能力过程与方法:课前自主探究学案、课堂汇报、合作学习、课后网络学习、延伸拓展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和崇尚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教学重点:南方古猿是目前世界发现的最早人类;母系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教学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教学准备:布置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人类形成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并完成学案内容,有条件的让学生制作灯片、学习卡片,以备上课时展示交流。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此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可以通过复习引入、问题引入、漫画引入、视频引入、创新试题引入等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请看两段视频:《女娲造人》的神话动画短片和《人类起源》的视频介绍片。
对于人类是如何起源的,自古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究竟哪一种才是真实的呢?学习本课后,你将会得到答案。
二、自主探究(自主探究内容在学案上,学案先一天已发给学生,让其在家完成,课堂上让学生将自主探究的成果内容在班级进行展示即可,展示顺序为:知识储备题、自主探究题、自我测评题)(一)1、古猿、猿人、智人有何不同 2、诺亚方舟的故事 3、古人的一天是怎么过的(二)1.人类的起源:人类是由通过而来,目前世界发现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年的、生活在洲的。
的出现标志着猿到人的过渡完成。
按将现代人分为、、种,它们的差异是的结果。
2.母系氏族社会:在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的故事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
3.父系氏族社会: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并出现了。
的故事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
(三)1、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介绍中,错误的一项是A、地球上最早的人类出现在欧洲B、已知人类大约出现在300多万年前C、南方古猿已经能够直立行走D、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等外貌特征,将人类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2、有着“人类的最早祖母”之称的“露西”化石,发现于A、欧洲B、亚洲C、非洲D、美洲3、“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描述的社会组织形式是A、血缘家族B、母系氏族公社C、父系氏族公社D、奴隶社会4、下列有关氏族的说法,错误的是A、母系氏族实行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B、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C、父系氏族的人们“即知其母,又知其父”D、商品生产出现并占据主导地位三、合作探究(此环节为重点难点解析,主要通过教师追问、学生思考、教师精讲、学生精练等方式实现对重难点的理解)1、西方国家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于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岳麓版九年级上册荔城中学:侯春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学目的基础知识: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能力培养:指导学生通过报刊、书籍和网络等途径了解考古动态,关心有关的研究进展,锻炼收集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具:图片、影片讲授过程导入新课可借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就是“上帝造人说”)以及中国神话中女娲造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提问,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人类的起源1、关于人类的起源,世界上有很多古老的神话。
你知道有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呢?2、今天人类已知的最早的直系祖先是非洲的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与人类有哪些主要差别?那么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或者说人脱离动物界、走向独立发展的最关键的是:直立行走和工具的制造。
3、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4、三大人种的形成给出三大人种图片,说一说他们分别属于哪一人种?你是怎么样分辨出来的?人种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关系?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影响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
各人种毛发、肤色等体貌特征的差异,就是他们适应各自环境演化的结果。
强调:各人种只有外表上的差异,决无智商高低、种族优劣之区分,各种族经济文化水平的不同是后天因素决定的,种族歧视是决无道理的反文明行为。
二、母系氏族社会1、原始社会主要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石器(复习新、旧石器时代)2、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什么?氏族(介绍氏族,河姆渡和半坡遗址)3、人类社会先经历母系氏族,后经历父系氏族。
4、古代希腊关于宇宙起源的神话中,有一位最早从混沌状态下分离出来的大地女神该亚。
相传她生下乌剌诺斯(天)、蓬托斯(海)以及许多其他神灵,她是最初的万物创生者,被看作人类始祖、培育植物和幼儿的母亲女神。
1、这则神话会话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2、关于这种氏族的情况,你知道的有哪些?三、父系氏族社会厄瑞斯忒弑母却被雅典娜女神宣布无罪的神话传说,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说一说:相对于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出现了哪些变化?议一议: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其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能否举例说明?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小结父系氏族社会晚期,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逐步加剧,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这表明,没有文字的史前时代已接近尾声,人类行将跨入文明时代。
第二课亚非文明古国教学目的基础知识:古埃及法老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种姓制度能力培养:1、看地图了解亚非文明古国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培养空间观察,因果联系、共性归纳等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以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为例,透视其内含的阶级关系,从而锻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1、大江大河滋养孕育出四大上古文明,受惠并传承上古文明的今人应该善待大自然,合理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是广大劳动人民辛苦和智慧的结晶,理解人民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从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等事例了解古代社会的阶级关系,领悟政治、法律、宗教、军事等手段所体现出的国家职能。
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难点:一是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二是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具:图片、影片讲授过程导入新课可播放埃及、印度和古巴比伦文明的相关照片,让学生猜是属于哪一国的导入。
讲授新课一、古代埃及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
约在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国王称为法老。
问题: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
传统的说法,特别是史书(希罗多德的著作)的记载,都认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
但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埃及人是如何用原始的工具将一人来高、两吨半重的巨石从山上凿出?又是如何将巨石从几英里甚至几十英里外运来,再吊上甚至高达一百多米的塔顶?对于这些问题,无人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一些学者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
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就是金字塔。
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推断金字塔并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人所为。
当然,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
二、古代巴比伦王国1、西亚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在巴比伦。
2、汉谟拉比法典a适当介绍一下汉谟拉比法典被发现的经过(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的苏撒考古时发现,后被劫夺到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激发学生的兴趣。
b这根石柱高约71厘米,石碑全长213厘米。
法典的上部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汉谟拉比国王授予法典的浮雕。
太阳神形体高大,胡须编成整齐的须辫,头戴螺旋型宝冠,右肩袒露,身披长袍,正襟危坐,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汉谟拉比头戴传统的王冠,神情肃穆,举手宣誓。
太阳神的宝座很象古巴比伦的塔寺,表示上面所坐的是最高的神关于法典的内容,整个浮雕画面庄严而稳重,表现了"君权神授"的观点。
该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奴隶对奴隶主仅说一声"你不是我的主人"就被割掉耳朵,理发师剃去奴隶头上的标志,要被截断手指,等等。
所有这些条文都说明了这部法典维护奴隶主专政的实质。
它是迄今所发现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1、结合课本地图,讲清古代印度历史上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
2、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
公元前15世纪后,雅利安人陆续入侵印度,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3、种姓制度问题一: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四个等级是否是造物主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的?问题二: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力和义务有什么区别?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小结;四大文明古国各有自己显著于世的辉煌文化。
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法典等,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三课欧洲文明的起源教学目的基础知识: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能力培养:区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同古埃及法老制度和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同,培养中外历史知识的横向比较能力。
情感、价值观:1、理解古希腊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而希腊文明渊源与爱琴文明,从而感悟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继承和发展)、多元性和丰富性。
2、雅典民主政治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它体现的民主法治精神却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对后来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点:雅典民主政治难点:对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地认识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具:图片、影片讲授过程导入新课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发源在地中海东部,不是在黄色的陆地,因而也称为海洋文明或蓝色文明。
讲授新课一、爱琴文明1、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兴起2、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1、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2、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前444-前429年)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⑴雅典主要的权力机构是什么?⑵国家大事是怎么决定的?⑶当有国家大事时,他们就用这些石子投石表决,根据人数的多少决定是否通过。
由此看,雅典民主有什么特点?全民直接参与(广泛性),多数决定制,雅典是典型的民主政治的城邦国家。
全民直接参与(广泛性),多数决定制,雅典是典型的民主政治的城邦国家。
请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看法。
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衰1、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
2、两名执政官掌握行政权力,协议处理政事,元老院掌握实权。
3、公元前2世纪,通过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4、罗马共和国的衰落5、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罗马从共和国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小结欧洲文明的起源与我们前面提过的亚非文明古国的起源是有区别的,请大家思考一下区别在何处。
第四课中古亚欧文明教学目的基础知识:日本大化改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西欧城市的兴起、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能力培养:对比中古亚欧文明文明,形成较完整的全球历史发展观情感、价值观: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难点: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具:图片、影片讲授过程导入新课可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与日本的交往关系以及已学过的希腊、罗马历史的主要内容。
讲授新课一、日本大化改新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
向学生介绍日本的自然特点:它是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二、西欧封建等级制度1、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2、法兰克王国建立,8世纪前半期,逐渐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3、丕平献土结合“丕平献土”和教材导入框的小故事,谈一谈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在整个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如:布鲁诺最后就是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说明:正是在整个中古时期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重大,以至于以后西欧中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1、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和著名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