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基础工程和土方工程
园林景观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园林景观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一、场地准备1.场地勘测:对园林景观工程项目的场地进行勘测,了解其地形、土壤状况以及环境因素等。
2.场地清理:将园林景观工程项目所处场地内的杂草、垃圾等清理干净,为后续的施工工作做好准备。
3.临时施工设施搭建:搭建临时施工设施,包括工地围挡、施工员工宿舍以及办公室等。
二、基础工程1.土方工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面平整、填方和挖方等工作。
2.土石方工程:处理土壤的加固处理,使用边坡、护坡等结构对地面进行加固。
3.基础工程:建立建筑物或设施的基础基础,包括桩基、承台等结构的设置。
4.施工围栏:设置临时围栏,保护施工区域,并限制非施工人员进入。
三、建筑结构1.桥梁、道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桥梁和道路的建设,包括基础施工、桥梁拱门搭建、道路铺设等。
2.小品建筑:根据设计要求建设小品建筑,如亭子、凉亭、雕塑等。
包括基础施工、结构搭建、装饰工作等。
3.室外设施:根据设计要求建设室外设施,如广场、喷泉、照明设施等。
包括基础施工、设施搭建、景观照明布置等。
四、绿化设计1.林木种植: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园林绿化,包括乔木、灌木、草坪、花坛等的种植工作。
2.喷灌系统:设置喷灌系统,确保园林景观项目中的植物能够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3.护坡工程:处理园林项目中的护坡工程,使用石头、混凝土等材料,加强边坡的稳定性。
4.草坪铺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草坪的铺设,包括草皮的铺设、灌溉施工等。
五、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安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设立安全隔离带,设置警示标识,避免发生人员伤害和意外事故。
2.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遵守环保法规,处理好施工产生的噪音、粉尘和废弃物等问题。
3.施工期限: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确保施工工期合理,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延误。
4.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总之,园林景观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涉及场地准备、基础工程、建筑结构、绿化设计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施工时的安全、环保、工期和质量等问题,旨在打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美观、实用的园林景观项目。
园林土方工程施工程序

园林土方工程施工程序园林土方工程是园林建设的基础工程,主要包括土方开挖、土方填筑、土方调配等环节。
以下是园林土方工程的施工程序:一、施工准备工作1. 勘查现场:对施工场地进行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等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2. 清除障碍物:将施工范围内的杂草、杂物、树根、石头等障碍物清除干净,为土方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3. 保护测量基准桩:设立测量基准桩,确保土方开挖标高位置和尺寸的准确性。
4. 准备施工设施:备好开挖机械、人员、施工用电、用水、道路及其他设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二、土方开挖1. 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土方开挖的范围和深度。
2. 土方开挖:按照测量放样的结果,进行土方开挖。
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3. 出土运输:将开挖出的土方运输到指定地点,进行合理堆放。
三、土方填筑与压实1. 土方填筑:根据设计要求,将填筑的土方运送到需要填筑的区域。
2. 土方压实:采用压路机、夯实机等设备对填筑的土方进行压实,确保填筑土方的稳定性和密实度。
四、土方调配1. 土方调配计划:根据施工进度和设计要求,制定土方调配计划,确保土方的供需平衡。
2. 土方调配执行:按照土方调配计划,进行土方的调配工作,确保各个施工区域所需的土方量得到满足。
五、质量控制与验收1.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土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 验收:工程完成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确保土方工程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六、施工后期工作1. 清理施工现场:施工完成后,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确保环境整洁。
2. 施工资料整理:整理施工过程中的资料,包括施工图纸、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为后续工程提供依据。
总之,园林土方工程施工程序包括施工准备工作、土方开挖、土方填筑与压实、土方调配、质量控制与验收以及施工后期工作。
只有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园林土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园林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

三、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工作
四、施工调度工作
施工调度:保证合理工作面上的资源优化,有效的使用机械,合理组织劳动力的一种管理手段。 基本要求:平均合理,保证重点,兼顾全局。 方法:累积和取平。 (1)为减少频繁的劳动资源调配,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切合实际,科学管理; (2)施工调度着重于劳动力及机械设备的调配,应对劳动力技术水平、操作能力及机械性能效率等有准确把握; (3)施工调度时要确保关键工序的施工,不得抽调关键线路的施工劳动力; (4)施工调度要密切配合时间进度,结合具体的施工条件,因地制宜,做到时间空间的优化组合。
处理程序:负伤人员(现场人员)——项目领导。安技人员——上级业务系统
重大伤亡事故:企业——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安全管理部门、当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检察院和工会——各上级主管部门。
事故处理
1
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
2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施工任务单的主要内容
1
工程范围:指下达任务中的工程项目,有时也采用工序或某工程部位。
2
工程量:即完成的控制指标数,多用万元为单位。
3
时间定额和定额工日。
4
每日产值:通过定额工日与工程量比较可确定每工产值。
5
实际用工:完成该项目或工序实际的时间消耗,用工日表示。
6
质量、安全、技术、节约要求及措施。
7
园林工程:土方工程(地形塑造)、园林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供电与照明工程、弱电工程、种植工程、建筑小品。
园林建筑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墙筑工程、地面与楼面工程、屋顶工程、装饰工程。
市政园林工程土方工程施工方法

市政园林工程土方工程施工方法市政园林工程土方工程施工方法是指在市政园林工程建设中,对于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工艺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的过程。
土方工程是市政园林工程的基础工程之一,其施工质量和进度对于整个工程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土方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土方开挖、土方处理以及填筑质量控制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并根据勘察结果制定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
同时,还需要根据工程的规模、地质条件和要求制定施工图纸,并进行审批手续的办理。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并组织专业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其次,在土方工程的开挖阶段,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对土方进行开挖。
开挖方法有手工开挖、机械开挖和爆破开挖等。
在选择开挖方法时,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施工时间和成本等因素。
对于较小规模的土方开挖,可以采用手工开挖或机械开挖,而对于较大规模的土方开挖,则可以考虑使用爆破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开挖面的纵、横坡度,确保开挖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然后,在土方工程的处理阶段,需要对开挖出来的土方进行处理。
土方处理方法包括填埋、回填、剥离和分层处理等。
对于优质的土方,可以进行回填或者剥离处理,以节约资源和减少土方的运输费用。
而对于低质量的土方,可以进行填埋处理或者进行分层处理,以提高工程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进行土方处理时,还需要注意对土方进行分类和标识,以便于后续的利用和管理。
最后,在土方工程的填筑阶段,需要进行填筑质量的控制。
填筑质量控制包括填筑层厚度的控制、土方的湿度和密实度的控制以及填筑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的控制。
在填筑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应的填筑设备和工具进行土方的压实和整平,以确保填筑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填筑过程的监测和记录,以便于后续的验收和维护。
总之,市政园林工程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法是市政园林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起着重要影响。
园林工程土建工程施工内容

园林工程土建工程施工内容一、土方工程1. 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是园林工程土建工程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在地面水平面以上开挖土方应结合地面上方线形、地形及其他有关规定。
开挖时应注意保证挖土的坡度,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开挖的土方应及时清运至指定场地。
2. 土方填筑:土方填筑是为了建筑土方工程的结构稳定和土壤肥力提高。
填土过程中要做到分层填筑,每层填土要压实,保证填土的均匀性和结构稳定性。
二、基础工程1.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为了保证园林工程的土建工程在后续使用中的稳定性。
地基处理包括地基固结、加固、处理等工序。
施工时应根据地基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确保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园林工程土建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地基基础、桩基础、板基础等施工。
基础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三、道路工程1. 道路铺设:道路工程是园林工程土建工程中的关键环节,道路的布局与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后期的园林景观效果。
铺设道路时要做到路面平整、排水畅通、有足够的承载力等要求。
2. 道路绿化:道路绿化是道路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可以增加景观效果,提升环境品质。
绿化施工包括栽植植物、铺设草坪、设置灌溉系统等工作。
四、建筑工程1. 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是园林工程土建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要与园林景观设计相协调,体现景观的整体效果。
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结构、布局、风格等要素。
2. 建筑施工:建筑施工包括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施工、内部装饰施工等。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美观。
五、绿化工程1. 绿化设计:绿化工程是园林工程土建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绿化设计要与整体园林景观设计相协调,体现景观的生态环境和美观性。
2. 植物栽种:绿化工程的主要内容是植物的栽种。
栽植植物要注意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的植物种类,确保植物的成活率。
六、安全保障1. 安全管理:园林工程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工地施工安全。
园林专业工程施工

园林专业工程施工是指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按照园林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运用各种施工技术对园林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
园林工程施工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土方工程、绿化工程、园林建筑小品工程、园路工程等。
下面将对园林专业工程施工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土方工程土方工程是园林工程施工的基础工程,主要包括挖土、填土、土方造型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和回填,保证土方的稳定性和平整度。
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土壤的肥力和结构,为后续的绿化工程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绿化工程绿化工程是园林工程施工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种植、绿化带铺设、景观小品等。
在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植物的种植和绿化带的铺设,注意植物的品种、规格、色彩和排列方式的搭配,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同时,还要注意植物的养护和管理,确保绿化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园林建筑小品工程园林建筑小品工程是园林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亭、台、楼、阁、廊、桥等小型建筑。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建筑小品的建设,注意建筑小品的形式、材质、色彩和景观的协调性,使之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形成和谐的景观效果。
四、园路工程园路工程是园林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园路的铺设、铺装、景观小品等。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园路的铺设和铺装,注意园路的材质、色彩、图案和景观的协调性,使之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形成和谐的景观效果。
五、其他工程除了上述几个主要工程,园林工程施工还包括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假山工程等。
这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注意施工质量和技术要求,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园林专业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各个工程的协调性和景观效果,确保园林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
同时,还要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园林施工分项工程(3篇)

第1篇一、引言园林施工是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效果和功能。
园林施工分项工程是指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将整个园林工程划分为若干个独立、可操作的单元,每个单元称为分项工程。
本文将对园林施工分项工程进行概述,以期为园林施工提供参考。
二、园林施工分项工程分类1. 园林基础工程园林基础工程主要包括土方工程、桩基工程、排水工程等。
土方工程涉及地形塑造、土方运输、填筑等;桩基工程包括桩基设计、施工、检测等;排水工程则包括排水管道、排水设施、排水系统等。
2. 园林结构工程园林结构工程包括园林建筑、桥梁、亭台楼阁等。
这部分工程涉及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
园林建筑包括亭、台、楼、阁、榭等;桥梁则包括拱桥、梁桥、悬索桥等。
3. 园林景观工程园林景观工程主要包括植物配置、地形地貌、水景工程、雕塑工程等。
植物配置涉及植物种类选择、种植密度、种植布局等;地形地貌包括地形塑造、地形改造、地形利用等;水景工程包括水池、喷泉、溪流等;雕塑工程则包括雕塑设计、制作、安装等。
4. 园林配套设施工程园林配套设施工程包括道路、照明、座椅、垃圾桶等。
道路工程涉及道路设计、施工、养护等;照明工程包括路灯、景观灯、地下管线等;座椅、垃圾桶等设施则涉及设计、采购、安装等。
5. 园林给排水工程园林给排水工程主要包括给水、排水、中水回用等。
给水工程涉及水源选择、给水管道、给水设施等;排水工程包括雨水、污水的收集、处理、排放等;中水回用工程则包括中水处理、中水回用设施等。
三、园林施工分项工程实施要点1. 制定施工方案:针对不同分项工程,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施工工艺、质量要求等。
2.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 施工技术:掌握各项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4. 施工安全: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5. 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建筑知识-园林工程建设五大板块

园林工程建设五大板块摘要:园林工程是一项涵盖技术和艺术成分的综合工程,是一项集植物、建筑、水景、照明等环节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表现出赏心悦目的景观艺术效果,体现园林的布局美、形式美、意境美。
景观工程是一项涵盖技术和艺术成分的综合工程,是一项集植物、建筑、水景、照明等环节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表现出赏心悦目的景观艺术效果,体现园林的布局美、形式美、意境美。
众所周知,建筑是实用设计意图的开始。
但由于地形、地貌、岩石、植被(植物)等各种材料的原因,在规格上不如建筑中的砖瓦一致。
岩石和植物大小不同,形状不同,没有相似之处,设计中很难详细表达,必须由施工人员创造性地完成。
所以园林施工不同于建筑施工,建筑施工只有完整的图纸,严谨的态度,熟练的技术,不能很好的表达设计意图或设计方案所蕴含的内在意境。
对于园林施工人员,尤其是项目经理,还必须具备园林艺术的鉴赏能力,在体现过程中灵活处理地形、岩石、植物形态等景观工程元素,以充分展现原有固有艺术的独特风格.选择完美的园林作品并不高档,也不贵。
成本不是衡量其优秀的唯一标准。
用料通俗,精湛的工艺也能创造出精美的作品。
因此,在景观工程的各个方面都注重细节是一项工作成败的关键。
景观工程包括土方、造山、治水、种植等。
1.土木工事土方工程是园林工程中的基础工程。
不同的地形地貌达到不同的景观效果,所以地形是人性化景观的艺术总结。
施工图纸中一般会有相应的地形立面图,作为地形地貌施工的依据。
但是图纸的高程曲线一旦放样出来,不可避免的会走样,间隔出现等高线,太过人工化,难以成为自然情趣。
人工微地形处理在机械大型土方开挖和建坡后非常重要。
此时,土质边坡建模的标高必须考虑土体的自然沉降系数,坡顶和坡脚要自然,根据坡顶标高保证坡脚足够长,以免过于突兀。
如果地形辐射不够,往往形成阶地、丘状地形,艺术性差,排水性差,这是一个禁忌。
同时要注意边坡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尤其是与硬路面或路侧石材的过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园林基础工程及土方工程
3.1 挖填土方
3.1.1 挖方边坡塌方
1、现象 : 在场地平整过程中或者平整后,挖方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发生塌方现象。
2、原因分析
(1)采用机械平整,未按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而是切割坡脚开挖,使边坡失衡,造成塌方和滑坡现象;
(2)由于地表滞水或地下水的作用,使坡脚受到破坏,坡体失衡而发生塌方;
(3)在软土地段,由于边坡顶部大量堆土或堆积建筑材料或行驶车辆、施工机械设备震动等,造成坡体失衡而发生塌方。
3、防治措施
(1)在边坡地段开挖边坡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合理放坡,同时避免切割坡脚,以免导致坡脚失稳而造成塌方;
(2)在有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应做好排降水措施,拦截地表滞水或地下水,避免冲刷坡面和掏空坡脚,防止坡体失衡而造成塌方;
(3)在施工中避免在坡顶大量堆土和堆放建筑材料,并避免行驶车辆和施工机械设备的震动;
(4)对临时性边坡塌方,可将塌方清除,将坡顶线后移、坡度减缓;对永久性边坡局部塌方,可将塌方松土清除后,用块石填砌或由上而下分层回填3:7灰土,与土坡面接触部位做成台阶式搭接,并使连接处接合紧密。
3.1.2 回填土方局部或大面积沉降
1、现象回填土方区域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局部或大面积不均匀沉降。
2、原因分析
(1)回填土料质量不符合要求,采用了混有碎石、建筑垃圾、淤泥质土、冻土块、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杂填土作填料,填土不易夯实或有机物腐烂后造成下沉而形成回填土方下陷;
(2)填土厚度过厚或压(夯)实遍数不够,达不到密实要求,致使回填土区域在荷载承重下变形量增大,其承载力和稳定性降低而导致不均匀沉降;
(3)回填土的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佳含水率下的夯实密实要求;
(4)回填土区域未做好排水措施,致使地表水、地下水流入回填土区域而浸泡回填土和地基,造成填土区域下陷;
(5)在原有的沟渠或池塘含水量较大的松软土质上回填土方,施工前基底未抛填砂石或翻晒处理,就直接回填土方;
(6)在较陡的坡上回填土方时,施工前对基底未进行挖阶梯形处理就回填土方,在重力的作用下,填土顺着斜坡滑动,而造成回填土方沉降;
(7)在寒冷或严寒地区冬季进行施工时,由于基底土质受冻,而施工前未待土质解冻、夯实处理后就进行回填土方或回填土为冻土块。
3、防治措施
(1)选择符合回填土要求的土料进行回填,避免采用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淤泥质土、冻土块、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杂填土作填料;
(2)填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工程性质来确定,(一般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以千密度来控制);(3)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应对所选用的土料通过试验确定其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
土厚度、压(夯)实遍数、机械行驶的速度,并严格按水平方向分层进行回填、压(夯)实,使其达到设计规定的密实度要求;
(4)加强对回填土料的质量、含水量、施工操作规范和压(夯)实密实度的现场检验,按规定取样,严格按每道工序的质量要求进行控制;
(5)对由于含水量过大,达不到密实度要求的土层,可以采用翻松、晾晒、风干或均匀掺入干土和其它吸水材料后重新压(夯)实;
(6)对由于含水量过小,达不到密实度要求的土层,应预先洒水湿润后再进行压(夯)实;(7)回填土区域周围要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流入回填区域,浸泡回填土和地基而造成回填区域下陷;
(8)对于原有的沟渠或池塘含水量较大的松软土质区域回填土方时,应根据基底实际情况进行排水、疏干、挖淤泥、换土、抛石块、砾石、掺石灰等措施处理,以加固基底土质的稳固性;
(9)当回填土区域地面坡度大于1/5时,应先将陡坡挖成阶梯形,阶高20~30cm,阶宽100cm,然后分层回填夯实;
(10)在寒冷或严寒地区冬季施工时,当基底土质受冻时,应待土质解冻、压(夯)实处理后,再进行回填土方或采用水拌砂的措施来回填
3.2 回填土方质量
3.2.1 基层回填土方质量不符合要求
1、现象回填土方质量不符合要求,其中混有大量的碎石、建筑垃圾等杂质或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或淤泥质土,这将影响到今后地基的下陷,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2、原因分析
(1)回填土料主要是利用本工程的开挖料,其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等杂质;
(2)采用含水量较高的土料或淤泥质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
(3)采用含有有机质量大于5%的生活垃圾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
(4)工程监理及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监管工作中没有严格控制回填土方的质量,致使不符合要求的土料被回填。
3、防治措施
(1)避免采用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等杂质的开挖料,如使用碎石类土或建筑垃圾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 2/3,回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连接处;
(2)回填土料的含水量应符合压(夯)实要求,大型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
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夯)实工艺等来确定填料含水量。
含水量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
(3)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不符合要求时应挖出换土回填,应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
(4)工程监理及项目工程师在监管工作中严格控制,对不合格的回填土料一律不得使用。
3.2.2 栽植土质量不符合要求
1、现象在绿化施工中,施工单位为节约工程成本,常采用不符合种植要求的土壤,造成植物成活率不高或成活后生长不良,处于亚健康状态。
2、原因分析
(1)栽植层土壤中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等杂质,致使植物根系无法伸展;
(2)栽植层土壤采用的是粘土、重粘性土壤或砂质土壤,土壤通气性、排水能力较差或土壤水分渗透性太强,根系不能充分吸收水分;
(3)土壤中营养成份低或盐碱成份过高,苗木移植后生长过程中营养不能得到充分补充。
3、防治措施
(1)在设计中应说明植物栽植土壤质量标准的规定,栽植土必须具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的能力等要求;
(2)在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栽植土壤质量标准的规定,严禁把混有大量碎石、建筑垃圾等杂质的土料作栽植土壤,如果在栽植层中混有少量的垃圾,应采取人工深翻清理的办法,清理干净;
(3)栽植土需是理化性能较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和保肥能力强、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避免使用粘性较重的粘土或保水能力差的砂质土壤;
(4)在种植前对营养成份较低或盐碱成份过高的栽植层土壤进行改良或在栽植穴围施加营养土
3.3.1 台阶式、坟堆式地形
1、现象在放样过程中造成地形辐射不够,形成台阶式、坟堆式地形,缺乏流畅感,严重的则造成排水不畅等现象。
2、原因分析
(1)施工放样人员,没有理解、渗透图纸内在的精髓,就按个人的意图施工,使完成的地形呈台阶式、坟堆式地形或只有形而没有神;
(2)施工放线时未能精确地按图纸施工,随意性较大.
3、防治措施
(1)放样要把设计师的意图融入实体中,如果只是单纯的照搬照抄,那么就体现不出设计师追求的意念,所完成的地形只有形而没有神。
所以施工放样人员,首先要理解、渗透图纸内在的精髓,然后通过合理地施工才能更好地表达设计师的意图;
(2)栽植土方放样,包括平整场地的放线和自然地形塑造的放线。
平整场地的放线,即施工范围的确定而自然地形塑造的放线是园林景观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外部空间的美学特征、空间感、视野、小气候等,是其它要素的基底和依托,如通过地形的变化起伏来突出植物景观的变化,所以要做好植土方放样工作。
为能精确地按图施工,在塑造地形放样时,一般采用方格网方法进行定位。
3.3.2 地形塑造与绿化种植脱离
1、现象地形塑造与绿化种植出现脱离:如草皮地块与乔灌木地块的地形结合不当,种植乔、灌木块的地形比铺设草皮地块地形低,使乔、灌木由于地势较低处,不但影响视觉效果,也影响了乔、灌木的排水。
2、分析原因
(1)设计本身有错误,未把植物和地形有效地结合考虑或者设计师之间未沟通协调,致使地形与种植有脱离;
(2)设计图的变更或由于某些原因需要临时增减一些苗木或基础设施,造成新设计的植物与已完成施工的地形结合有冲突;
(3)施工单位未领会设计意图且未按图纸施工,造成图纸与现场不符,致使地形与种植有脱离;
(4)由于绿化种植和种植土壤塑造的施工单位不同,因其在施工中发生的错误或变更时,未及时地相互沟通、协调,也没有根据现场已完成的地形进行苗木栽植。
3、防治措施
(1)设计单位应控制好设计质量,不同专业的设计师应相互配合,并由资深专业人员进行审核,注意种植绿地内的地形设计应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排水及视觉效果;
(2)遇到设计变更,且又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品中的地貌时,施工人员的放样工作就特别重要,应领会设计意图,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合理地放样;
(3)地形和绿化种植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如两者由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不管施工中有任何变化,都应互相沟通、协调,使地形和绿化种植达到相辅相成,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