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10.0地形分析

合集下载

利用ArcGIS10.0实现地形及产汇流分析方法

利用ArcGIS10.0实现地形及产汇流分析方法
示意图:
12. 对 elevation_tin 转化的栅格文件进行填洼,生成表面栅格文件。
具体操作:空间(Spatial)分析工具→水文分析→填洼→输入 tin_raster→输 出至指定位置→确定。
示意图:
13. 利用表面栅格数据生成流向栅格文件。
具体操作:空间(Spatial)分析工具→水文分析→流向→输入 bm_raster→ 输出至指定位置→确定。
1. 利用湘源软件,对原始地形图中高程点进行识别赋值。
具体操作:加载湘源→地形→输高程点→选实体 O→全选确定。 备注: ①仔细核查高程点的属性,常见为参照块和文字,对原始地形高程点采用湘 源“输高程点”法可一次性完成赋值; ②如遇高程点属性中 Z 值与文字标注不一致情况,可尝试对原始地形高程点 采用 HTCAD“采集离散点”(针对属性为文字的高程点)+“转换离散点”(针对 属性为块参照的高程点)方法进行识别,然后利用“导出离散点”将识别后高程 点数据导出(文件默认.txt 格式),检查高程数据无问题后再通过湘源“地形”中 “文件输入”的“TXT 入点”将 HTCAD 导出的正确高程数据导入 CAD。 示意图:
备注: ①输入“>200”范围的含义是流量大于 200 的河流范围及形式,可根据需 求自行录入。 示意图:
16. 对河流栅格数据进行矢量化,然后导出至原坐标的 CAD 文件。
具体操作:空间(Spatial)分析工具→水文分析→栅格河网矢量化→输入 hl_raster 及 lx_raster→输出至指定位置→确定。
示意图:
17. 调整显示大小及位置,布局中插入图例并导出.jpg 文件,与 10 同。
5. 首次启动 ArcMap 软件,将自定义中扩展模块全部打钩(此后默 认打钩状态)。

【ArcGIS空间分析】数字地形分析

【ArcGIS空间分析】数字地形分析

【ArcGIS空间分析】数字地形分析⽂章⽬录数字地形分析原理基于ArcGIS的数字地形分析操作DEM的建⽴1 栅格表⾯的创建2 TIN的创建3 等⾼线的创建4 Terrain(地形数据集)的建⽴基本因⼦分析1 坡度(栅格表⾯与TIN表⾯的坡度不同)2 坡向(栅格表⾯与TIN表⾯的坡向不同)3 剖⾯曲率和平⾯曲率3 坡度变率(SOS)4 坡向变率(SOA)5 地形起伏度6 地表切割深度7 地表粗糙度8 ⾼程变异系数⽔⽂分析1 ⽆洼地DEM⽣成2 汇流累积量计算3 ⽔流长度计算4 河⽹提取5 流域的分割地形特征分析1 ⼭顶点2 ⼭脊线⼭⾕线2 鞍部点3 径流节点4 沟沿线可视性分析天际线天际线图天际线障碍构造通视线通视性数字地形分析原理1、数字地形分析–DEM2、DEM的建⽴3、数字地形分析–基本因⼦分析4、地形特征分析5、流域分析(⽔⽂分析)6、可视性分析7、DEM数字地形分析研究与应⽤进展基于ArcGIS的数字地形分析操作地形提取⽅法反地形max-dem&Abs(dem-2000)正负地形dem-mean正地形zhengfu>0负地形zhengfu<0因⼦提取⽅法坡度表⾯分析>坡度坡向表⾯分析>坡向表⾯分析>曲率平⾯曲率表⾯分析>曲率坡度变率坡度>坡度坡向变率坡向>坡度【((SOA1+SOA2)-Abs(SOA1-SOA2))/ 2】地形起伏度max-min地表切割深度mean-min地表粗糙度1/cos(slope*3.14159/180)⾼程变异系数std/mean地形特征提取⽅法⼭顶点max-dem==0⼭脊线zhengfu>0&SOA>70 / flowacc0_neibor_rec*zhengdixing(重分类)⼭⾕线zhengfu<0&SOA>70 / flowaccfan0_neibor_rec*fudixing(重分类)鞍部点(flowac0*flowaccfan0)*zhengdixing(重分类)径流节点slope(streamnet_raster)>0(栅格转⽮量中点)(dem - dem_smooth)>0(栅格转⽮量、⾯转线)DEM的建⽴1 栅格表⾯的创建(1)由点创建栅格表⾯(插值)插值⼯具:点要素图层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点要素插值结果栅格表⾯(2)地形转栅格插值2 TIN的创建可以⽤点、线和多边形要素作为创建TIN的数据源由⽮量数据创建TIN由栅格数据创建TIN由TIN创建栅格原始dem3 等⾼线的创建间距:200间距:10004 Terrain(地形数据集)的建⽴terrain数据集是⼀种多分辨率的基于TIN的表⾯数据结构,它是基于作为要素存储在地理数据库中的测量值构建⽽成的。

湘源控规_ArcGIS高程坡度坡向分析

湘源控规_ArcGIS高程坡度坡向分析

点击红圈内“添加”,可以分析坡度、坡向,过程与高程分析基 本一致。
最后导出地图,大家都懂的。GIS10.0可以导出分类多(即色 彩多)、分辨率高的图,这是相对于9.3最大的优点。
然后确定输出的路径、文件名等,如图,点击蓝色箭头所指处,最好 不要改变路劲,把新建的TIN命名。
然后点击“确定”
之后,如果正常,会在箭头所指圈圈内显示“创建TIN”字样
创建成果。在左侧“内容列表”“图层”中右键单击新创建的 TIN,点击“属性”。
在图层属性的“符号系统”中,勾掉“边类型”以去掉等高线,然后 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需要选择分类数量、分类方法(方法很多,不赘 述)和颜色,还可以在左下角红圈内选择是否显示阴影效果。
• 打开ArcMap,点击“地理处理”,在下拉 菜单中点击“Arctoolbox”,如图所示:
打开“3D Analyst 工具”中的“TIN管理”,点击“创建TIN”, 出现对话框后,点击红色箭头所指处(即输入要素)
打开“我的文档”中ArcGIS文件夹,找到要分析的CAD文件, 双击,点击Polyline,添加之
二、ArcGIS10.0 地形分析
ArcGIS10.0与之前流行的9.3区别较大,对地 形分析而言,主要在于工具栏的位置发生了很 大变化;但是内核、基本思路基本一致,利用 GIS软件进行地形分析,按照以前给出的9.3的 教程,实质是利用CAD块文件中的带有标高属 性的Polyline建立TIN(不规则三角形),然后 对TIN的特性(属性)进行编辑而得到想要的 结果。
2. 根据实际情况,输入要转化高程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因为地形图高程 点成千上万,某一个点或某几个点高程值出错是常有的事,此步骤就是 为了避免出错的高程点产生过大或过小的高程值。

GIS地形分析步骤

GIS地形分析步骤

ARCGIS 地形分析步骤TIN数据结构: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不规则三角网)的缩写在GIS中常用的储存曲面的一种数据结构。

通常用于数字地形的三维建模和显示。

它能根据区域的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等的三角面网络,数字高程由连续的三角面组成,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的密度和位置,能够避免地形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点表示数字高程特征。

Digital Elevation Model,缩写DEM,是一定范围内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的数据集,它主要是描述区域地貌形态的空间分布,是通过等高线或相似立体模型进行数据采集(包括采样和量测),然后进行数据内插而形成的。

DEM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派生出等高线、坡度图等信息。

一、数据处理GIS和CAD有很多相同点,也有很多不同点。

最大的区别就是GIS的属性库结构复杂,功能强大,二CAD的图形功能特别是三维图形功能强,属性库功能相对较弱。

GIS采用的是地理坐标系,而CAD则是空间坐标系,所以在保存和管理数据的时候,GIS所存储的数据包含了许多地学方面的特性,包括空间位置,投影方式等。

故而我们在利用CAD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进行数据处理,方能进行需要的分析操作。

数据处理包括坐标系统转换(如果没有要求,可以不用进行转换,因为地块小的话,作分析时误差不会很大。

),修剪,拼接等。

以此图为例:1对指定地块进行地形分析,我们只需保留一个地形图层即可,其他的所以图层都要关闭。

然后保存。

接下来就是裁剪和补充:将框外的数据剪掉,然后补充一个能够覆盖整个将要分析的对象的面域。

2(由于这个地块很小,所以在导入ARCGIS之前,无需进行系统坐标的定义,误差不会很大。

)二、导入ARCGIS在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1)添加CAD数据:3(2)从点图层中转换高程点数据,从线数据中转换高程线数据,接转换为SHAPE 格式的数据,如下图所示:文字标注层点图层线图层面图层多面体全图显示加载数据目录窗口工具箱4 (3)对导出的SHAPE 格式的数据进行编辑,因为数据在导入GIS 中会出现错误,同时转换的时候也会有误差。

基本ArcGIS的地形数据提取与分析

基本ArcGIS的地形数据提取与分析

基于ArcGIS10地形数据提取与分析舒城县林业局汪自胜摘要:本文以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实践为例,详细总结了如何利用ArcGIS10软件对纸质地形图,通过扫描、矢量化生成高程栅格数据;利用高程栅格数据进行等高线加密、高程统计、坡向和坡度分析;以及利用坡向、坡度等地形因子实现自动区划图斑的方法和过程。

关键词:森林资源调查 ArcGIS 地形分析地形因子是划分森林资源调查图斑的重要因子,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经常是利用纸质地形图,通过人工判定,来确定工作图斑的海拔、坡向和坡度。

准确度受判定人员的业务水平影响较大。

利用ArcGIS10的矢量化工具和地形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实现对图斑地形因子的自动判读,甚至可以自动区划图斑。

一、地形图矢量化要想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地形分析,首先应对纸质地形图进行扫描矢量化,将其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格式(见图1)。

图1 地形图灰度栅格图像地形图矢量化前,需要将纸质图扫描成灰度栅格图像,并对栅格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

1、在ArcMap中对栅格图像进行符号化处理。

分类方法:手动;类别数:2;调整中断值,直到满意为止,记录下中断值;2、重分类。

利用ArcToolbox工具箱中的“空间分析-重分类”工具,根据记录的中断值,对图像进行重分类,生成二值图(见图2)。

图2 重分类工具设置和二值图3、矢量化。

加载用来保存矢量化成果的点、线要素类文件,在编辑状态下,运用ArcScan工具开始矢量化。

(1)根据矢量化点、线的栅格宽度,在矢量化设置中设置理想的最大线宽等参数。

可以在完成设置后,运用“显示预览”功能来查看参数设置是否合理(见图3)。

图3 矢量化设置和效果预览(2)运用“在区域内部生成要素”工具选择要矢量化的区域,在弹出的模板对话框中,对点、线要素的模板采用默认设置,完成自动矢量化。

(3)运用编辑工具清理掉错误短线和噪点,对断开的地方等进行修补。

(4)将等高线、道路和水系地物进行分层,分别保存到等高线、道路、水系要素类中。

ArcGIS地形分析实验内容及其步骤

ArcGIS地形分析实验内容及其步骤

实验九地形分析-----TIN及DEM的生成及应用(综合实验)DEM是对地形地貌的一种离散的数字表达,是对地面特性进行空间描述的一种数字方法、途径,它的应用可遍及整个地学领域。

通过对本次实习的学习,我们应:a) 加深对TIN建立过程的原理、方法的认识;b) 熟练掌握ArcGIS中建立DEM、TIN的技术方法。

C)掌握根据DEM或TIN计算坡度、坡向的方法。

d)结合实际,掌握应用DEM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 -----ArcMap(3D 分析模块---3D Analyst)实验数据:矢量图层:高程点Elevpt_Clip.shp,等高线Elev_Clip.shp ,边界.shpBoundary.shp,洱海Erhai.shp,移动基站1. TIN及DEM生成1.1由高程点、等高线矢量数据生成TIN转为DEM在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Insert---Data Frame)(1)添加矢量数据:Elevpt_Clip、Elev_Clip、Boundary、Erhai (同时选中:在点击的同时按住Shift)⑵激活“ 3D Analyst ”扩展模块(执行菜单命令[Tools]»[Extensions扩展],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3D分析模块---3D Analyst ),在工具栏空白区域点右键打开[3D Analyst]工具栏(3) 执行工具栏[3D Analyst]中的菜单命令[3D Analyst]»[Create/Modify TIN 创建/修改TIN]»[Create TIN From Features 从要素生成TIN];(4) 在对话框[Create TIN From Features]中定义每个图层的数据使用方式;在[Create TIN From Features]对话框中,在需要参与构造TIN的图层名称前的检查框上打上勾,指定每个图层中的一个字段作为高度源(Height Source ),设定三角网特征输入(Input as)方式。

ARCGIS中进行地形图的配准

ARCGIS中进行地形图的配准

ARCGIS中进行地形图的配准1.1.1flying-roc博客网方法简介1.1.1.1方法0所有图件扫描后都必须经过扫描纠正,对扫描后的栅格图进行检查,以确保矢量化工作顺利进行。

对影像的配准有很多方法,下面介绍一种常用方法。

(1)打开ArcMap,增加Georeferncing 工具条。

(2)把需要进行纠正的影像增加到ArcMap 中,会发现Georeferncing 工具条中的工具被激活。

(3)在配准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即控制点。

可以是经纬线网格的交点、公里网格的交点或者一些典型地物的坐标,我们可以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

如果我们知道这些点在我们矢量坐标系内坐标,则用以下方法输入点的坐标值,如果不知道它们的坐标,则可以采用间接方法获取。

(4)首先将Georeferncing 工具条的Georeferncing 菜单下Auto Adjust 不选择。

(5)在Georeferncing 工具条上,点击Add Control Point 按钮。

(6)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7)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输入它们的实际坐标。

(8)增加所有控制点后,在Georeferencing 菜单下,点击Update Display。

(9)更新后,就变成真实的坐标。

(10)在Georeferencing 菜单下,点击Rectify,将校准后的影像另存。

后面我们的数字化工作是对这个校准后的影像进行操作的。

1.1.1.2说法1在配准前,先在arctoolbox下的date management tool下的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进行投影系统的定义;然后在arcmap中,利用georeferening工具,进行控制点的输入。

增加所有控制点后在georeferening工具下点击updatedisplay,最后rectify 保存影像。

ARCGIS地形分析实例

ARCGIS地形分析实例

ARCGIS地形分析实例ARCGI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以进行各种地理分析和空间数据可视化。

地形分析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探索地表的形态和特征。

下面将以ARCGIS为工具,介绍几个地形分析的实例。

一、降水分析1.数据准备:获取地区的降水数据以及地形数据(DEM)。

2.数据处理:将DEM数据导入ARCGIS,通过提取工具提取地形的坡度和坡向信息,利用插值和空间差值方法处理降水数据。

3.分析结果:通过生成栅格图层和矢量图层,能够直观地展示降水分布和形成原因,从而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二、洪水模拟1.数据准备:获取洪水事件的历史数据以及地形数据。

2.数据处理:将洪水事件的历史数据与DEM数据结合,利用水文模型进行洪水模拟,得到不同时间段的洪水淹没范围和深度信息。

3.分析结果:通过制作淹没范围和深度的等值线图、三维地图和栅格图层,能够对洪水灾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从而为防洪和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三、地质地貌分析1.数据准备:获取地质地貌的相关数据,如地质地貌图、地下水位、岩石类型等。

2.数据处理:将地质地貌图导入ARCGIS,通过DEM数据计算地形的高程、坡度和坡向信息,并与其他地质地貌数据进行相互分析。

3.分析结果:通过生成等高线、三维地形和地质地貌分布图等,能够对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描述,从而为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四、地表动态变化分析1.数据准备:获取地表动态变化的现场调查数据或遥感影像数据。

2.数据处理:将现场调查数据或遥感影像数据导入ARCGIS,利用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工具,计算地表的变化率和变化趋势。

3.分析结果:通过生成变化向量图、变化热点图和变化面积图等,能够定位地表动态变化的重点区域和趋势,从而为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实例展示了ARCGIS在地形分析中的应用。

通过ARCGIS的功能和工具,我们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地形分析,揭示地表的形态、特征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ArcGIS10.0 地形分析
ArcGIS10.0与之前流行的9.3区别较大,对地 形分析而言,主要在于工具栏的位置发生了很 大变化;但是内核、基本思路基本一致,利用 GIS软件进行地形分析,按照以前给出的9.3的 教程,实质是利用CAD块文件中的带有标高属 性的Polyline建立TIN(不规则三角形),然后 对TIN的特性(属性)进行编辑而得到想要的 结果。
2. 根据实际情况,输入要转化高程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因为地形图高程 点成千上万,某一个点或某几个点高程值出错是常有的事,此步骤就是 为了避免出错的高程点产生过大或过小的高程值。
3. 一般选择<1>,过滤掉无小数点的数字
4. 选择要进行高程分析的范围,也就是字转高程的范围。
5. 字转高程 成功以后,高程点应该在“DX-离散点”图层,且带有标高属性。 湘源控规软件只能对“DX-离散点”图层上具有标高属性的点进行分析。
然后确定输出的路径、文件名等,如图,点击蓝色箭头所指处,最好 不要改变路劲,把新建的TIN命名。
然后点击“确定”
之后,如果正常,会在箭头所指圈圈内显示“创建TI层”中右键单击新创建的 TIN,点击“属性”。
在图层属性的“符号系统”中,勾掉“边类型”以去掉等高线,然后 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需要选择分类数量、分类方法(方法很多,不赘 述)和颜色,还可以在左下角红圈内选择是否显示阴影效果。
基于湘源控规5.0和ArcGIS10.0 的地形分析方法
• 本PPT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利用湘源控 规5.0软件对地形进行初步分析,生成等高 线;第二部分为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利用 ArcGIS10.0软件进行高程、坡度、坡向分析。
一、用湘源控规5.0生成等高线
1.点击湘源控规菜单中“地形”“字转高程”
点击红圈内“添加”,可以分析坡度、坡向,过程与高程分析基 本一致。
最后导出地图,大家都懂的。GIS10.0可以导出分类多(即色 彩多)、分辨率高的图,这是相对于9.3最大的优点。
• 打开ArcMap,点击“地理处理”,在下拉 菜单中点击“Arctoolbox”,如图所示:
打开“3D Analyst 工具”中的“TIN管理”,点击“创建TIN”, 出现对话框后,点击红色箭头所指处(即输入要素)
打开“我的文档”中ArcGIS文件夹,找到要分析的CAD文件, 双击,点击Polyline,添加之
6. 如果步骤5不成功,则需要炸属性块后,再进行字转高程。
7. 对高程点(即“DX-离散点”图层上的点)进行三角剖分。
8. 一般选择<1>,通过图中所有高程点
9. 生成等高线。
10. 检查等高线是否具有标高属性。
11. 新建一CAD文件,将生成的等高线复制原坐标粘 贴到新文件中,另存到“我的文档ArcGIS”文件 夹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