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行道树复壮措施研究成果汇报
开展小老树复壮试点工作,形成总结报告,

开展小老树复壮试点工作,形成总结报告,小老树复壮试点工作总结报告一、工作背景与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树木生长逐渐衰老,成为小老树。
这些树木不仅影响景观,还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开展了小老树复壮试点工作,旨在通过科学手段让这些树木重新焕发生机,提高生态效益。
二、工作内容与方法1. 树木健康检查:对选定的小老树进行健康检查,包括树干、枝条、叶片等方面的观察,以及土壤pH值、营养成分等检测。
2. 复壮措施: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复壮措施。
如施肥、灌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以改善树木生长环境,促进其健康生长。
3. 监测与评估:定期对小老树进行监测,记录其生长状况。
同时,定期评估复壮措施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方案。
4. 培训与宣传:开展相关培训活动,提高公众对小老树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同时,通过宣传活动,呼吁更多人参与到小老树的保护和复壮工作中来。
三、工作成果与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工作,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小老树的生长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叶片颜色更绿,树冠更茂盛。
2. 通过土壤改良和施肥,土壤质量得到提高,树木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3. 通过病虫害防治,有效降低了树木发病率,提高了树木的抗病能力。
4. 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加了参与小老树保护的人员数量。
四、经验与不足在试点工作中,我们总结了以下经验:1. 因地制宜是关键。
在制定复壮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复壮措施。
2. 监测与评估是保障。
只有定期监测和评估,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方案,确保复壮工作的有效性。
3. 培训和宣传是基础。
只有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才能使更多人参与到小老树的保护和复壮工作中来。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以下不足:1. 部分地区的小老树复壮工作进展缓慢,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和资源投入。
2. 部分公众对小老树的认识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其保护意识。
3. 部分复壮措施的效果不够明显,需要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古樟树复壮方案

古樟树复壮方案古樟树,是我国独特而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
这些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了历史的记忆,对于环境维护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古樟树正处于濒危状态。
为了保护和复壮这些宝贵的自然遗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案和措施。
一、保护意识的提高保护古樟树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政府、学校、媒体等应加强对古樟树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这包括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校园环境教育、举办保护古樟树的主题活动等。
只有当每个人都明白保护古樟树的重要性,才能共同行动起来。
二、生态环境的修复为了让古樟树能够健康生长,我们需要对其栖息地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
首先,应清理并且净化周围的水源。
古樟树对水质要求较高,因此水源的净化对其生长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可以引进适宜的树种,形成适宜古樟树生长的生态系统。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又能保护古樟树不受人为干扰。
三、科学养护与病虫害防治养护是古樟树复壮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聘请专业的园艺师对古樟树进行科学养护。
这包括修剪、浇水、施肥等工作,以确保树木的生长和健康。
同时,应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解决病虫害问题,避免对古樟树造成更大的伤害。
四、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古樟树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对于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古樟树文化节等活动,弘扬古樟树的历史文化价值,吸引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古樟树的保护中来。
此外,古樟树还具有观赏和旅游价值,可以结合相关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开发。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古樟树的知名度,还能为当地经济增加收入。
在保护与复壮古樟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责任和义务,加大对古樟树的保护力度。
同时,社会各界合力,积极参与到古樟树的保护事业中来,共同守护这一珍贵的自然遗产。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在保护古樟树的同时,我们还能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文化传承做出贡献。
香樟冻害的复壮技术【李修慧原创】

香樟冻害的复壮技术2016年,南方各地的香樟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害,目前叶片干枯、枝条干枯现象比较多见,给各地区绿化工作者带来了诸多烦恼,生怕一不小心养了多少年或者辛辛苦苦刚栽的树木出现大面积死亡。
【香樟受冻害后的树冠症状图】由于没有冻害方面的养护经验,如何做好冻害恢复,成了他们的心头病。
那么,冻害到底该如何养护,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才会效果更好呢?才能让树木恢复后生长旺盛?今天快活林养护专家与您分享相关冻害恢复养护技术。
【连霍高速江苏泗阳县高速服务区香樟树冻害观察图】根据2016年冻害对香樟树影响的观察发现,多年生长的香樟树受害部位多为叶片、幼嫩枝条、枝梢。
主干枝受冻较轻或未受冻。
根据2016年冻害对2015年新栽树木的影响观察发现,目前树冠萌生的枝叶几乎都被冻坏,较粗一些的新发枝条多数只能保留下半截或受害较轻,对2016年树木的再生长和壮苗生长有较大影响。
【2016年江苏盐城李修慧李老师关于香樟冻害技术指导现场】根据以上情况调查,快活林园林养护专家针对各地冻害实际情况,给出以下冻害恢复措施。
1、树体防寒物不要过早拆除。
木,叶片贮存营养因冻害流失,需要加强根系营养补充。
)【根部施肥、可施入复合肥和有机肥,并施肥后灌透水。
】3、树冠修剪(应延迟修剪,不要过早修剪;修剪时应修剪到未受冻害的健康部位;修剪伤口应使用快活林愈伤膏封闭涂抹剪锯口。
)【修剪掉受冻干枝、干叶。
】4、新栽树木受冻害之后,应在温度稳定在10度以上时,开始给树木树体输送快活林吊针营养液或激活液,及时补充营养,调节树木生长势的平衡,促进根系的萌发和芽体萌生。
5、喷施快活林防冻剂和春雨1号,修复受冻组织,复壮芽体,改善树木长势。
6、对于受冻较重,主干或根系死亡的树木,应及时更换补栽。
特殊提醒:苗木冻害,关键在预防,请于每年的夏末入秋开始进入防寒防冻工作,避免进入冬季,苗木生长不充实、树势弱、苗木自身抗逆能力差,冻害严重发生。
李修慧2016.3.22。
香樟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香樟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香樟是一种常绿乔木,具有良好的观赏、荫蔽效果,被广泛用于园林绿化等领域。
香樟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是保证香樟健康生长和优质产量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香樟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研究成果。
香樟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灌溉管理、修剪管理和施肥等方面。
香樟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喜欢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在栽培香樟时应选择肥沃的土壤,并在栽培前进行土壤改良,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在香樟生长期间,要定期进行施肥,补充养分。
香樟的灌溉管理也非常重要。
在干旱季节,需要适量增加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部窒息和烂根。
在冬季,要适度减少浇水量,以免导致冻害。
修剪是香樟栽培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管理措施。
通过修剪,可以控制树冠的形状,促进樟树的侧枝生长,提高樟树的美观度。
通常,修剪时间以秋季为宜,可以修剪掉病弱、枯死或过密的枝叶。
在修剪时,要注意保留主干和骨干枝,保持树的平衡和稳定。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香樟健康生长的关键。
香樟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蚜虫和红蜘蛛等。
对于白粉病,可以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避免病菌的传播和侵害。
对于蚜虫和红蜘蛛等害虫,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保持樟树的健康。
"香樟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的研究成果表明,合理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提高香樟的抗病虫害能力,促进香樟的生长发育。
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更加高效、环保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以推动香樟产业的发展。
香樟复壮工程施工方案研究

香樟复壮工程施工方案研究熊宇(广州建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288)摘要:为了保护和恢复香樟树的生长,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了香樟复壮工程的技术方法和施工方案,包括树木修剪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通过研究,确定适合香樟树复壮的最佳技术方案,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香樟复壮;施工方案;技术方案中图分类号:S79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23)20-0007-031香樟树生长习性香樟树,学名为Cinnamomum camphora ,是一种常见的乔木植物,属于樟科。
它又被称为樟树,具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和药用价值。
香樟树适应较广泛的生长环境。
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经常生长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如中国南部、台湾、日本等地。
香樟树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可以生长在砂质土壤、黏土和石灰岩等不同土质的地方。
香樟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
它可以在不同海拔和坡度的地方生长,甚至可以生长在岩石的裂缝中。
香樟树的树根发达且肉质,可以吸收较多的水分和养分,在干旱季节仍能保持生机。
香樟树的生长速度较快,通常在3~5年内就可以达到5m 以上的高度。
它具有较高的林荫率,能够提供丰富的阴凉空间。
香樟树树冠呈圆形或椭圆形,树干直立且粗壮,树皮一般为深灰色或黑褐色,嫩枝呈棕红色。
叶子为卵形或卵圆形,叶片上有明显的并列脉,叶缘呈锯齿状,此外,香樟树还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和耐寒性。
它能够耐受低温和极端干旱的环境条件,因此适合生长在不同的气候区域。
这些特点使得香樟树成为人们很喜爱的观赏和行道树种[1]。
2香樟树种植方式2.1绿带种植香樟树的绿带种植是指将香樟树种植成为一片绿化带,用于美化环境,提供防风、保护土地等功能。
以下是香樟树绿带种植的一般步骤。
(1)选择适宜的地点。
首先,确定适合种植香樟树的地点。
这些地点要有足够的阳光照射,排水良好,并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一片绿化带。
樟树研究报告

樟树研究报告【樟树研究报告】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乔木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
樟树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其树皮、树脂和叶子等部分都被广泛应用于药用、香料和木材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樟树的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生态效应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总结。
一、生物学特性:1. 外貌特征:樟树通常高大挺拔,树皮呈灰褐色,树冠茂密。
2. 叶子特征:樟树叶子为长椭圆形,有光泽,叶片边缘呈波状。
3. 花期与果实:樟树春季开花,花为白色小花,结为橄榄状紫黑色果实。
二、药用价值:1. 树皮:樟树树皮富含挥发油和树脂,可以提取出精油,具有抗菌、消炎、止痛等药用功效。
2. 叶子:樟树叶子也富含挥发油,可以提取出草酸樟脑,具有驱蚊、止痒等药用功效。
3. 枝叶:樟树枝叶可以制作成香囊或香包,具有杀菌、清凉、除臭等功效。
三、生态效应:1. 绿化美化:樟树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常绿大乔木,可以用来绿化城市和园林景观。
2. 环境净化:樟树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可以吸收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
3. 生物多样性保护:樟树为许多动物提供了栖息和食物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四、栽培管理:1. 土壤要求:樟树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偏爱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2. 增殖方法:樟树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通过嫁接、扦插等方法进行人工繁殖。
3. 病虫害防治:樟树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樟树疫病和樟树蛀果象等,应进行适当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综上所述,樟树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其药用成分和环境效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有助于发挥樟树在医药、香料和绿化等领域的潜在价值,同时保护和维护其生态功能。
香樟作为贵阳市行道树的可行性分析

香樟作为贵阳市行道树的可行性分析作者:谭武来源:《硅谷》2008年第21期[摘要]城市行道树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在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了解城市行道树选择原则的基础上,以贵阳市行道树种为例进行分析,同时对树种的选择进行探讨,并提出香樟作为贵阳市行道树的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行道树贵阳市地理气候条件香樟香樟习性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10193-01行道树代表着一个区域或一个城市的气候特点及文化内涵。
任何植物生长都与周围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选择行道树时一定要考虑当地的环境特点与植物的适应性,这样可避免行道树栽植上的盲目性。
一、贵阳市概况贵阳位于贵州中部,云贵高原斜坡上,属于全国东部平原向西部高原过渡的地带,在东经106°07.~107°17.。
北纬26°11.~27°22.之间,海拔在1706.7~506.5米之间,市中心平均海拔为1000米左右,喀斯特地貌异常发育,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山地城市,植被具有嗜钙性。
贵阳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夏天酷暑,冬季严寒,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15.3℃。
市区平均气温为1月1~5℃,7月20~24℃。
年降雨量1200毫米,日照时数1354小时,常年相对温度大于77%,无霜期270天,因此有“空调城”、“森林城市”的美誉。
二、香樟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香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为亚热带树种,又称为木樟、乌樟、芳樟、番樟、香蕊和樟木子。
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是樟科樟属的常绿高大乔木。
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
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
萌芽力强,耐修剪。
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
园林香樟树养护调研报告

园林香樟树养护调研报告园林香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是一种常见于中国南方地区的大型常绿乔木植物。
它是一种具有重要生态和景观价值的树种,被广泛用于园林绿化和城市公园的建设。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园林香樟树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养护问题。
本调研报告旨在调查园林香樟树的养护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改善树木的健康状况。
调研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多个城市公园的园林香樟树进行了观察和调查。
以下是我们得出的主要问题和建议:1.养护管理不规范调研发现,许多城市公园的园林香樟树缺乏定期的修剪和疏伐,导致树冠过于密集和树木互相挤压。
这不仅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还容易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因此,养护人员应该定期进行树冠修剪,确保树木之间的空间适当,并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
2.土壤条件不良园林香樟树对土壤的要求较高,过干或过湿的土壤都会对树木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部分城市公园的土壤常常被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园林香樟树的生长受到限制。
因此,建议养护人员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和修复,改善土壤质量,以促进树木的生长。
3.病虫害防治不力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园林香樟树遭受了白蚁、蜘蛛螨和黄褐斑等病虫害的侵袭。
这些病虫害不仅会引起树木的叶片凋落和枝条枯死,还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美观。
因此,养护人员应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采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和防治,以保护园林香樟树的健康。
4.缺乏科学的养护指导调研中发现,部分养护人员对园林香樟树的养护知识和技术缺乏了解,无法有效指导养护工作。
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园林香樟树。
综上所述,园林香樟树的养护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来改善。
通过定期修剪和疏伐、改良土壤条件、加强病虫害防治和提供科学的养护指导,我们相信园林香樟树的生长和发展将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促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樟行道树复壮措施研究成果汇报
(常州市绿化管理指导站赵卫华)
香樟,樟科、樟属常绿乔木。
因其四季常绿、生长迅速、病虫害少等优点,成为城市绿化建设重要应用树种。
开放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小区绿化,大量引植香樟。
但近年来,香樟树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香樟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逐年上升;二是香樟树叶片缺铁性黄化加重,香樟长势差,影响了绿地景观效果。
一、香樟树势衰弱表现症状
香樟行道树在种植2-3年后,树叶黄化症状逐渐明显:失绿的叶片最初在叶脉间出现失绿黄化症,而叶脉仍然保持绿色。
随病情的加重,叶片变为黄白色,叶脉也逐渐变黄。
严重缺铁时,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逐渐焦枯甚至整株死亡。
图1 香樟叶片黄化的症状表现
通过2-3年对延陵西路148棵香樟行道树调查发现(见表1):29%以上有黄化现象,60%以上受虫害侵染。
医药公司门口生长在树穴内的 28 棵香樟生长状态较差,黄化现象严重;其中11棵
发现提前大量落叶,虫害多且严重,新发叶片不正常,叶形小、叶色黄白;有5棵濒临死亡。
发现引起香樟长势衰弱的因素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表1 延陵西路香樟行道树树势调查
1、病虫害的影响
香樟树叶有特殊香气,对蚊虫有一定驱避作用,香樟木有一定的防虫功效。
但不表示香樟树没有病虫害。
近几年来,随着香樟种植面积的扩大,香樟上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程度也呈现加重趋势。
4月-10月份是香樟病虫害发生的高发期。
普遍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如黑刺粉虱、樟脊冠网蝽、樟巢螟、香樟黄化病、香樟霉污病等发生的比例比较高。
有的植株上有多种病虫害的危害,共同加重了香樟树势的衰退。
根据调查发现,常州地区危害香樟的主要虫害有10种,主要病害有5种(见表2)。
其中危害严重需要防治的虫害种类主要有3种,病害2种。
主要的虫害有:黑刺粉虱、樟脊网蝽、樟巢螟。
其中黑刺粉虱、樟脊网蝽均为刺吸类害虫,共同的特点是在叶背面群集为害,造成叶面上失绿的黄斑,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引起非正常落叶;而樟巢螟主要以幼虫将叶片吐丝缀合,形成“鸟巢”状虫苞,严重时吃光叶片,植株枝条上形成上百个“鸟巢”
状虫苞。
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景观效果。
主要的病虫有:香樟霉污病、香樟根腐病。
樟脊网蝽大量发生的植株上,香樟的霉污病也发生较重。
香樟根腐病的发生往往造成香樟树势的衰退,严重时造成香樟的死亡。
表2 常州市香樟行道树病虫害调查表
2、环境条件影响
环境条件对香樟的长势影响也十分显著。
环境影响因子如:气温的影响、树池的大小、土壤的影响、管理的水平等。
香樟树为亚热带树种,生长快、深根性、抗逆性强,但香樟的耐寒性比较差。
香樟受到冻害后,表现嫩枝枯死。
土球种植浅的植株根部易受到冻害,主要是因为土壤冰冻导致根被拉断或变褐色。
新植香樟规格大而树穴小,香樟根系生长空间狭小,也是导致香樟长势衰弱的原因。
栽植时,种植土壤把关不严,用工程上碱性土壤回填,不但没有养份,而且也为将来香樟的黄化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在日常的管理上,对冬季施肥和整形修剪等工作能少则少,管理上监管力度不足,导致植物长势逐年下降。
3、缺素症的影响
香樟的黄化病主要是因为植物缺铁。
香樟在新种和管理养护工作中,很少注重对铁肥的施用,对酸性肥料的施用量较少,在管养工作中发现,有的用速效化肥代替有机肥,反而加速了香樟根际土壤的碱化,影响了植物对铁元素的吸收。
4、其它因素影响
雪灾对香樟树树势的影响。
香樟生长迅速、枝条密集、对雪灾的抵抗力不强。
如2008年一场大雪将香樟树的枝条压断,未断的枝条弯曲下垂,韧皮组织受到损害,对枝条的发育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香樟树势衰弱采取措施
1、改良立地条件
以道路提升为契机,对延陵西路原有绿化带进行景观改造。
香樟根系一般在种植后第2、3年可生长到原土球外围50cm以外,遇外围碱性土壤后树叶开始出现黄化;针对此种情况,结合日常养护管理措施,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促进铁元素的有效性,注意掺合猛、铜等微量元素。
具体做法:(1)对未栽植的香樟要重视种植前土壤处理。
一是因地制宜,坚持大穴、深塘原则;二是清理碱性垃圾,回填无垃圾的本地土壤。
有条件的可回填酸性山泥;三是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坚持浅栽原则,否则长期渍害也会影响根系功能。
造成叶片黄化。
(2)对已栽植树木的根际土壤进行酸化处理,采用根际四周打孔施肥,在冬、春季施肥时采用有机铁肥加酸性肥料。
可选用的酸性肥料有:磷酸二胺或磷酸二氢钾,不能使用尿素,尿素中的碳酸会抑止香樟对铁元素的吸收。
每株施用200g硫酸亚铁+200g柠檬酸,配成2%溶液四周打孔灌入。
在新叶展开时(3月中旬),叶面喷施用0.1%高效螯合铁肥。
观察发现,经过土壤改良的香樟行道树根系生长迅速,黄化叶片逐渐转绿。
2、合理疏枝修剪
2008年雪灾对延陵路香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
我站及时组织了人力对香樟的枝条进行了修剪。
修剪的时间一般在早春3—4月香樟萌芽前或10—11月树木长势相对缓慢时进行修剪。
香樟
修剪不宜过重,主要以保持原有自然形态适当轻修为主,具体手法:(1)修去枯枝、病虫枝,处理好枯桩、烂桩。
(2)对树冠内部适当加以疏枝处理,使其达到通风透光、层次分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修去树冠底部下垂枝条,抬高树势,进一步发挥好行道树功能(4)处理好与公用设施之间矛盾枝条。
3、无公害防治措施
延陵路为市中心重要交通要道,人流量大,如采用传统的喷药防治,一是污染环境,二是喷药的时间受到限制。
所以我们采用“树虫一针净”来防治。
树干胸径在10-20cm,用量2-3支;树干雄径在20cm以上,用量在4-5支。
使用方法:①在树干基部用电钻斜向下打一直径5mm,深度30-50mm于树成45°角的小孔。
②用剪刀斜着剪注药顶端1-3mm,并用针头扎破盲孔。
③轻甩注射器,使药液充满注药管,然后插入钻孔。
④待药液完全进入树体后,收回药瓶集中处理,用泥封口。
通过采取措施进行防治,使得延陵路得香樟在衰退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
单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城市景观量化工程中,在香樟树上绑缚了较多的各种色彩的灯光对香樟树的生长不利:一是绑缚物扎在树干上,时间一长容易将树勒死,二是灯光打乱了树的生物周期,同时容易引诱害虫前来为害。
对此,我们将做进一步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