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泰山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泰山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家庭第一课我们的家庭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的情况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知道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人人都有家,都在家庭里生活,那么,你了解自己的家庭吗?二、各自说道说道自己的家庭情况。
指名说说自己的家庭情况,看看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情况了解多少。
三、念课文,搞清楚下面的问题:1、共同组成家庭的基础就是什么?2、我们的家庭就是怎样共同组成的?3、我们的家庭靠什么维持全家在衣、食、住、行、教嘏、娱乐等方面的须要?(边念课文边探讨上面的问题)四、读读赵小兵填写的家庭情况调查表,了解家庭成员与赵小兵的关系。
五、依照赵小兵填写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来填写自己的家庭情况调查表。
六、说说近几年来,你家的生活有哪些变化?七、活动介绍你所在的班级存有多少同学生活在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里。
八、作业“做一做”的第二题第二课我与家庭教学要求:使学生晓得自己的蜕变有赖于父母的关心、爱惜,因此必须主动分摊家务,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家庭中,父母给了我们生命,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父母呢?二、学习课文第一节1、念课文第一节,回答:父母就是怎样养育我的?2、说道说道:看图,说说自己有什么想法?3、说一说:你的父母就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三、自学课文第二节1、看第七页的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内容?2、读课文第二节,思考:做为一名社会成员,在家庭和在社会必须怎么做?3、探讨交流:⑴在家里,你应该做哪些事?你常做家务吗?⑵你是怎样对待父母的?四、总结第三课我家的亲戚教学要求:使学生介绍自己家的亲戚及“我”与亲戚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称谓。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每个家庭都有亲戚,亲戚之间的交往,可以加深彼此间的感情。
那么,我们与亲戚之间是哪些关系?二、同桌说说自己家的亲戚及对他们的称谓。
三、读课文,思考:亲戚去了,我们怎样宴请他们?至亲戚家做客,我们又该怎么做呢?读后交流,指名读。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上第11课《我来当导游》说课稿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上第11课《我来当导游》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四上第11课《我来当导游》,以泰山为背景,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泰山的历史和文化,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泰山的认识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泰山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泰山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资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泰山的图片或歌曲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泰山有什么了解?2.自主学习: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泰山的资料,课上分享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围绕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展开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泰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泰山保护区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情感体验:学生进行泰山旅游模拟,让学生体验当导游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上第7课《我是大海一滴水》教学设计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上第7课《我是大海一滴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是大海一滴水》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情感。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自己和社会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自我价值观念的培养和责任意识方面还需要加强。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和分析。
2.准备教案和教学课件,以便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提前布置教室,调整座位,以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引发学生对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自己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吗?为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课件,呈现教材中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上第11课《我来当导游》教学设计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上第11课《我来当导游》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来当导游》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当一名导游,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和表达能力,对泰山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泰山的某些方面了解不深,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
此外,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学会当一名导游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知识,以及导游的基本技巧。
2.难点: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当导游。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关于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的课件。
2.资料:收集有关泰山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导游手册:准备一份详细的导游手册,供学生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泰山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对泰山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泰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知识,让学生对泰山有更全面的了解。
同时,展示导游手册,让学生初步了解导游的工作内容。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定一个景点,模拟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景点。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表达能力。
4.巩固(5分钟)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模拟导游向全班同学介绍景点。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对导游的介绍进行评价,提出建议。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材课程资源分析本教材以主题呈现、案例引导、活动操练、情境感悟、问题拓展为结构特征,突出学生主体、突出综合学习的特点。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四个单元,规划了_项主题活动,教参要求用30-38课时完成。
我们坚持参考不依赖,借用不照用的态度,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创造,计划用 _ 周,26 课时完成。
下面我对照课标,从教材总体与各单元两方面,分别对本册教材的课程资源进行分析并提出实施教学的活动建议。
一、本册教材内容要点本册的教育主题涉及课程标准我要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四个部分内容中的七条。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这七条为本,深挖教材,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第一单元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本单元是第七册的开篇,是课程标准中我与家庭教学要求在高一年级的螺旋上升。
分四个主题活动。
前两个主题从时空上讲,均发生在家庭内部,后两个主题则是从家庭外部环境,从邻里之间的关系、从社区环境的角度来揭示家庭幸福与这些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单元安全地成长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单元分两个主题,从学生身边的危险和怎样让危险走开入手,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统计、探究、体验、辩论、演习、思考等活动的基础上,让他们了解有关安全常识,具备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并由此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通过四个主题活动,要学生学会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等。
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安排了以反映儿童与社会和家乡为轴线的教学单元。
内容的选择均来自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力图真实反映社会,使学生对社会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
三个主题活动都力求体现学生的多维度发展,与家乡对话,了解民风民俗,感受家乡变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是综合课程,其教材的研制需要充分体现课程的综合性特征。
因而,本教材内容体系以主题的形式多维度整合内容,试图克服单一线索的内容体系的不足。
教材中确定的主题将围绕以下维度,把三至六年级分为中段(三、四年级)和高段(五、六年级),既体现层次性,又螺旋上升、整体构建体现综合性。
1、牢牢把握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文化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文化的关系是学生“生活世界’’的基本关系,是联系学生生活并把学生视为“关系中的人”必须把握的基本关系。
本教材内容主题的设计将生成“学生与自然、与他人和社会、与自我、与文化的关系,,这一内在线索。
2、罕牢把握学生社会生活的背景或生活领域。
家庭、学校、社区或家乡、祖国、世界是学生生活的不同领域。
本教材内容的组织将充分考虑小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及其认识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从个人、家庭、学校、社区或家乡、祖国、世界等维度形成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并注重在不同年级侧重不同的生活领域,由低到高逐步深化。
3、牢牢把握学生社会生活不同领域中的基本要素。
教材内容主题的设计将内含社会环境(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活动(日常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规范、规则、法律、制度等)这些主要因素,并遵循学生生活中的问题逻辑整合这些基本因素。
4、罕牢把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教材内容的每一主题将体现学生在“情感、“品德与社会”是综合课程,其教材的研制需要充分体现课程的综合性特征。
因而,本教材内容体系以主题的形式多维度整合内容,试图克服单一线索的内容体系的不足。
二、教学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上第6课《让危险走开》教学设计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上第6课《让危险走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让危险走开》是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上第6课的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危险的存在,学会如何避免和应对危险,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自觉遵守各种安全规则,远离危险,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但他们在面对具体危险时,可能还会因为好奇心、冲动等原因而忽视安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危险的存在,学会如何避免和应对危险。
2.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则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引导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活,自觉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和理解危险的存在,学会避免和应对危险。
2.培养学生遵守安全规则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认识危险,提高安全意识。
2.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危险的原因及应对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的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教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事故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安全规则的宣传资料,用于学生学习和参考。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事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危险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事故案例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危险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引起学生的警觉。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危险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出避免和应对危险的有效措施。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定自己的安全规则,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
泰山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备课教案全册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备课资料单元备课第一单元单元主题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教材分析这个单元四个主题,即“让健康文明驻我家”“与家人亲密相处”“我与左邻右舍”“共建美好家园”。
主题一是从生活方式与家庭幸福的关系这个角度去展开的;主题二是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会给家庭幸福带来怎样的影响的角度来对教材加以开发的。
主题三、四则从家庭外部环境、从邻里之间的关系、从社区环境的角度来揭示家庭幸福与这些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
2、感受亲情的力量。
3、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
4、懂得爱护家庭周边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做一做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与家人亲密相处的情感,爱护今天周边环境。
教学重点1、感悟“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2、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
3、爱护周边环境。
教学难点1、讨论怎样与家人、邻里相处2、如何爱护周边环境。
课时安排让健康文明驻我家 2课时与家人亲密相处 2课时我与左邻右舍 1课时共建美好家园 2课时单元总 7 课时教学措施1、有效处理和拓展教学内容。
2、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
3、注重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总第( 一)课时课题(内容)让健康文明驻我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
过程与方法读一读、议一议、做一做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前准备歌曲、图片远资使用资源编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应对预案一、自读文本,自主设计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讨论入题:从歌曲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希望自己的家庭是什么样的?,学生展开讨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应对预案二、创设情境,模拟表演活动一:议议家庭文明读图(P1——2):课文中共画了几幅图?每幅图中画的是什么?你喜欢图中的家庭生活方式吗?为什么喜欢呢?小结:家庭成员在一起讲故事、听音乐、练书法、浇浇花、打打球、跑跑步、下下棋、读读书、看看报或上网查查资料、浏览世界、看电视、听新闻……都是家庭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有益于家人心情舒畅、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春节风俗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味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文明过春节的好处,提高安全、文明、节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文明过春节的好处,提高安全、文明、节约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味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
1、读课本57页民谣,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2、收集当地春节风俗习惯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谜语:一个冬瓜腹内空,两头两个圆窟窿,蜡烛钻进冬瓜内,瓜内开花瓜外红。
(打一节日用品)
1由谜底引出灯笼。
2、挂红灯笼引出春节。
3、放视频:春节的热闹场面
(因为讲课时间离春节较远,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发学生对春节的回忆,从而引出课题)
4、板书课题:春节风俗谈
二、感受“多彩的春节”:
1、师:你家过春节的时候都干什么?我们来说说,我知道的春节风俗。
现在同学们回忆一下。
我希望你们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这样吧,每人只能说一种春节的习俗,而且不能和别人重复。
2、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点评
3、来,让我们一起重温春节的幸福时光,看谁能大声说出你知道的春节风俗
4、(播放:春节序曲)生边看边说图片上的春节风俗
5、看来大家对春节风俗知道的真不少。
这样吧,我们来次竞赛怎么样?好,下面我们一起进入游戏环节:我知道的春节风俗
2
三、我知道的春节风俗:
1、师:首先介绍比赛规则,比赛分必答和抢答两个环节。
(1)答对一道题得一盏小灯笼,(出示小灯笼)回答不上来机会让给其他小组。
(2)得到小灯笼最多的组就是优胜组。
听明白了吗?
2、师: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出示课件)这里有一、二、
三、四,四个按钮,点击任何一个按钮都会引爆上面这串小鞭炮,接着就会出现一个关于春节风俗的小问题,第一组请选题。
3、现在是知识竞答时间,请读题:
(1)、年的来历:春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过年,那你知道年的来历吗?
学生回答
师:传说毕竟是传说,世界上是没有这种怪兽的,但是这些风俗却保留了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根据回答情况确定是否奖励小灯笼。
(2)、过年的时间: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往往会进行很长时间的准备活动和庆祝活动,你知道这些活动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吗?
3学生回答
老师补充儿歌: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xx走;走亲访友到十五;
看花灯,吃xx,圆圆满满过新年。
生拍手念儿歌
3、春节的食品:每到除夕人们总是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在丰盛的年夜饭中,整鸡和整鱼是必不可少的两道菜,你知道这两道菜的寓意吗?(学生回答)
4、压岁钱:过年时,大人都要给小孩压岁钱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讲关于压岁钱的传说。
师总结场上比赛情况,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接下来是抢答时间。
注意,我喊开始,你才能举手,以举4
手为准唷。
请认真听题:师读题:
1、春节的习俗有很多,各地的庆祝方式也多种多样,请说出图片上的习俗是哪个地方的特色?
生:xx的冰雕节。
师: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特色?(鼓励学生多说,教师适当补充)
2、拜年:从大年初一开始,人们就相互拜年,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拜年的方式也有了一些改变,你知道现在人拜年都有哪些方式吗?
师补充资料:拜年还有很多礼节:
(1)、年龄小的给年龄大的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朋友之间可以相互拜年
(2)、给老人拜年可以说健康长寿,给有工作的人拜年祝他们工作顺利。
给经商的人拜年,祝他们生意兴隆。
咱们同学之间拜年可以怎么说?学习上呢?祝他们学业有成。
(同学们互相拜年)
3、福字师:最后一题,把握机会哦,福字要倒贴,你知道这其中的寓意吗?开始!生:福倒贴就意味着福到了。
5(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游戏了解了春节的各种风俗,春节的风俗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下学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过年的各种风俗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那是不是所有的风俗都是健康文明的呢?)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出示图片:暴饮暴食)
四、活动三:怎样过一个xx祥和的春节
1、师:过年了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
我们都在尽情的享受欢乐,你瞧,这位同学在干嘛呢?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出示图片(看医生)。
出示图片放爆竹出示图片压岁钱怎么花?出示图片烧香拜佛
2、对于以上几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各小组选择一幅图一起讨论讨论----我们应该怎样过一个文明祥和的春节呢?
3、小组讨论,师巡视。
4、现在请小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第一小组:(选择暴饮暴食)我们认为,这位同学的做法属于暴饮暴食,这样会伤害身体的。
师: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
第二小组:(选择烧香拜佛)师:说说你们的看法。
6
引导学生意识到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考好。
第三小组:(选择放鞭炮)图上的同学不应该用手拿着放鞭炮,这样太危险。
师:那放鞭炮是要注意什么呢?学生回答
第四小组:(选择压岁钱怎么花)压岁钱不要乱花。
师:花在哪不叫乱花?学生回答
5、师小结:大家太有才了,说出了这么多想法。
人们把对新年的祝愿,都寄托在这些风俗里,总是希望平平安安、幸福美满,生活越来越好。
总归一句话就是希望“万事如意”。
让我们一起祝愿所有人万事如意。
最后一首歌曲送给大家。
五、欣赏歌曲结束。
(听歌——万事如意)
板书设计:
13、春节风俗谈
多彩的春节(来历、习俗、传说)
xx过春节(举国欢庆、共享xx)
作业设计:
1、收集春联。
2、写一份明年的春节计划。
7当堂测试题:
一、连线
清明节农历九月初九
端午节农历正月十五
春节公历四月四日或五日
中秋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五月初五
二、请列举你家乡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至少四种。
13、春节习俗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