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内镜的操作技巧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超声内镜基础知识》课件

《超声内镜基础知识》ppt 课件
目录
• 超声内镜简介 • 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 • 超声内镜的优缺点 • 超声内镜的未来展望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超声内镜简介
定义与工作原理
定义
超声内镜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 通过内镜将高频超声探头引入人 体内部,对器官和组织进行无创 、无痛、无辐射的检查。
工作原理
超声内镜能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 的层次结构,对消化道肿瘤进行 精确分期,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
供依据。
胰腺疾病的诊断
超声内镜能直接观察胰腺实质的细 微结构,对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 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淋巴结的诊断
通过超声内镜观察淋巴结的形态、 大小及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淋巴 结的性质,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超声内镜利用高频超声波的反射 和传播特性,获取人体内部结构 的二维或三维图像,以帮助医生 进行诊断和治疗。
超声内镜的类型与选择
类型
超声内镜有多种类型,包括普通超声 内镜、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弹性超 声内镜等。
选择
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和检查部位,医 生会选择适合的超声内镜类型进行检 查。
超声内镜的发展历程
新型探头设计
研发更小、更灵活的探头 ,以便进入更狭窄、更深 部位进行检查。
实时三维成像
实现超声内镜的实时三维 成像,提供更全面的病变 结构和血管信息。
临床应用前景
早期肿瘤诊断
利用超声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进行 早期诊断,提高治愈率。
微创治疗
利用超声内镜进行微创治疗,如 肿瘤消融、内镜下切除等。
精准治疗
结合基因检测和超声内镜,实现 肿瘤的精准治疗和个性化治疗。
病例1
患者男,52岁,因上腹部疼痛就诊,超声内镜显 示胃壁增厚,疑似胃癌。
目录
• 超声内镜简介 • 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 • 超声内镜的优缺点 • 超声内镜的未来展望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超声内镜简介
定义与工作原理
定义
超声内镜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 通过内镜将高频超声探头引入人 体内部,对器官和组织进行无创 、无痛、无辐射的检查。
工作原理
超声内镜能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 的层次结构,对消化道肿瘤进行 精确分期,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
供依据。
胰腺疾病的诊断
超声内镜能直接观察胰腺实质的细 微结构,对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 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淋巴结的诊断
通过超声内镜观察淋巴结的形态、 大小及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淋巴 结的性质,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超声内镜利用高频超声波的反射 和传播特性,获取人体内部结构 的二维或三维图像,以帮助医生 进行诊断和治疗。
超声内镜的类型与选择
类型
超声内镜有多种类型,包括普通超声 内镜、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弹性超 声内镜等。
选择
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和检查部位,医 生会选择适合的超声内镜类型进行检 查。
超声内镜的发展历程
新型探头设计
研发更小、更灵活的探头 ,以便进入更狭窄、更深 部位进行检查。
实时三维成像
实现超声内镜的实时三维 成像,提供更全面的病变 结构和血管信息。
临床应用前景
早期肿瘤诊断
利用超声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进行 早期诊断,提高治愈率。
微创治疗
利用超声内镜进行微创治疗,如 肿瘤消融、内镜下切除等。
精准治疗
结合基因检测和超声内镜,实现 肿瘤的精准治疗和个性化治疗。
病例1
患者男,52岁,因上腹部疼痛就诊,超声内镜显 示胃壁增厚,疑似胃癌。
(推荐课件)超声内镜与内镜下治疗PPT幻灯片

38
39
40
41
42
43
出血 穿孔
食管: 皮下气肿、纵膈气肿、气胸 胃:气腹、皮下气肿 病灶?
44
适应证:来源于固有肌层并与浆膜层 紧密粘连的胃粘膜下肿瘤
45
46
47
出血 穿孔:气腹、皮下气肿 腹腔脏器损伤 病灶?
48
隧道内镜技术是在经自然腔道内镜外 科手术(NOTES)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内镜治疗技术。
病灶大小受限<2cm 分片切除:病变残留和复发
无完整病理诊断资 料
26
1994年日本学者Takekoshi等发明IT刀, 首先对直肠病变进行粘膜下剥离。1999年日本 专家Gotoda等对直径>2.0cm的消化道早期癌进 行ESD治疗并一次切除成功。
是指在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 进行粘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这一技术可 以实现较大病变的整块切除,并提供准确的病 理诊断分期。
消化内科Ⅰ病区
1
2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是指将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既可 通过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腔内形态,同时又可 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管道壁层次的组织 学结构特征及周围临近脏器的超声图象。
3
4
5
6
7
mucosa (m)
黏膜层
深部黏膜层
27
高频电发生器+水泵
带副送水内镜
28
Dual knife
IT knife2
止血钳
粘膜注射针
圈套器
透明帽
29
1、消化道息肉及各种癌前病变,尤其是直 径大于2cm的病灶,可以一次完整切除病 变。
39
40
41
42
43
出血 穿孔
食管: 皮下气肿、纵膈气肿、气胸 胃:气腹、皮下气肿 病灶?
44
适应证:来源于固有肌层并与浆膜层 紧密粘连的胃粘膜下肿瘤
45
46
47
出血 穿孔:气腹、皮下气肿 腹腔脏器损伤 病灶?
48
隧道内镜技术是在经自然腔道内镜外 科手术(NOTES)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内镜治疗技术。
病灶大小受限<2cm 分片切除:病变残留和复发
无完整病理诊断资 料
26
1994年日本学者Takekoshi等发明IT刀, 首先对直肠病变进行粘膜下剥离。1999年日本 专家Gotoda等对直径>2.0cm的消化道早期癌进 行ESD治疗并一次切除成功。
是指在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 进行粘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这一技术可 以实现较大病变的整块切除,并提供准确的病 理诊断分期。
消化内科Ⅰ病区
1
2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是指将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既可 通过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腔内形态,同时又可 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管道壁层次的组织 学结构特征及周围临近脏器的超声图象。
3
4
5
6
7
mucosa (m)
黏膜层
深部黏膜层
27
高频电发生器+水泵
带副送水内镜
28
Dual knife
IT knife2
止血钳
粘膜注射针
圈套器
透明帽
29
1、消化道息肉及各种癌前病变,尤其是直 径大于2cm的病灶,可以一次完整切除病 变。
超声操作技巧(共17张PPT)

背侧 右—左侧 左—右侧
前—背侧 后—腹侧
产科羊水四象限的测量与病人的体位一致
二维超声应用价值(1)
直观显示 脏器大小 形态 内部结构 包括管道系统分布 走行 管腔内情况
实时动态观察 心脏血管 胎儿等运动或搏动 胃肠蠕动 脏器或病变随呼吸和体位改变的变化
二维超声应用价值(2)
区分实质性 液性 含气性组织 了解病变位置 大小 数目 形态 边界
呼吸运动配合
体位变换 必要时饮水 拍击
超声诊断操作技巧
全面 盲区 管状结构 分叶分段
前—腹侧 后—背侧
多切面判断 变换体位 底部及颈管
包括管道系统分布 走行 管腔内情况
必要时座位 饮水 探头尾端上或下翘 内部回声 活动度 周围组织关系
超声显示为二维切面
病灶较小 病灶位置过深 在含气空腔脏器内
测量准确 认真 彩色零线移动 扩大无倒错色彩的显示范围
内部回声 活动度 周围组织关系
判断其物理性质 以了解病灶的性质
随访药物治疗后病灶的动态变化
超声诊断常用术语
回声强度特征描述
强回声 高回声 等回声 弱回声 低回声 无回声
回声形态特征描述 点状 团块状 斑片状 带状 线状 环状
2~3mm—点状 1cm—团块状 0.5cm—斑片状
超声扫查技术
连续滑行 缓慢 匀速 不间断 扇形扫查 无 — 有 有 — 无 确定方位十字交叉扫查 加压扫查 对比扫查
血管长轴上取样 夹角尽量小 <60度
全面 占位小结合临床
右—左侧卵巢 左—右侧卵巢
纵切测量 结石钙化鉴别
超声机器的操作规范
灰阶总增益
分段增益(STC) 动态聚焦 深度范围 帧数回放 左右反转 双幅
超声内镜高训班培训ppt课件

助于早期诊断。
胆总管结石
超声内镜可检测胆总管结石,并 判断是否存在胆管扩张和炎症。
慢性胰腺炎
超声内镜可观察胰腺实质和胰管 变化,协助诊断慢性胰腺炎。
肠道疾病的超声内镜诊断
克罗恩病
超声内镜可观察肠道壁的层次结构和肠腔变化, 协助诊断克罗恩病。
肠结核
超声内镜可观察肠道壁的改变和淋巴结肿大,有 助于肠结核的诊断。
它能够提供消化道管壁各层结构及邻 近脏器的实时超声图像,为临床医生 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超声内镜的发展历程
超声内镜的发展始于20世纪40 年代,早期超声内镜采用机械扫 描方式,探头频率较低,图像质
量较差。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 的发展,超声内镜开始采用电子 扫描方式,探头频率得到提高,
图像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记录与报告
按照规定对超声内镜和相关器械进行 清洗、消毒和保养,确保器械的清洁 和完好。
及时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并向上级 医生汇报,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 处理。
探头保养
定期检查探头的工作状态,如有损坏 及时更换,以保证图像质量和操作效 果。
常见疾病的超声内镜
04
诊断
消化道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
食管癌
提高成像质量和分辨率
未来超声内镜需要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和分辨率,以便更准确地 诊断疾病。
拓展应用领域
未来超声内镜的应用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包括在更多疾病种类的 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作用。
克服技术挑战
虽然超声内镜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技术挑战需 要克服,如探头设计、操作难度等。
THANKS.
超声内镜高训班培训
contents
目录
• 超声内镜简介 • 超声内镜的基本原理 • 超声内镜的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常见疾病的超声内镜诊断 • 超声内镜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胆总管结石
超声内镜可检测胆总管结石,并 判断是否存在胆管扩张和炎症。
慢性胰腺炎
超声内镜可观察胰腺实质和胰管 变化,协助诊断慢性胰腺炎。
肠道疾病的超声内镜诊断
克罗恩病
超声内镜可观察肠道壁的层次结构和肠腔变化, 协助诊断克罗恩病。
肠结核
超声内镜可观察肠道壁的改变和淋巴结肿大,有 助于肠结核的诊断。
它能够提供消化道管壁各层结构及邻 近脏器的实时超声图像,为临床医生 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超声内镜的发展历程
超声内镜的发展始于20世纪40 年代,早期超声内镜采用机械扫 描方式,探头频率较低,图像质
量较差。
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 的发展,超声内镜开始采用电子 扫描方式,探头频率得到提高,
图像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记录与报告
按照规定对超声内镜和相关器械进行 清洗、消毒和保养,确保器械的清洁 和完好。
及时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并向上级 医生汇报,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 处理。
探头保养
定期检查探头的工作状态,如有损坏 及时更换,以保证图像质量和操作效 果。
常见疾病的超声内镜
04
诊断
消化道肿瘤的超声内镜诊断
食管癌
提高成像质量和分辨率
未来超声内镜需要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和分辨率,以便更准确地 诊断疾病。
拓展应用领域
未来超声内镜的应用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包括在更多疾病种类的 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作用。
克服技术挑战
虽然超声内镜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技术挑战需 要克服,如探头设计、操作难度等。
THANKS.
超声内镜高训班培训
contents
目录
• 超声内镜简介 • 超声内镜的基本原理 • 超声内镜的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常见疾病的超声内镜诊断 • 超声内镜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超声内镜的基础》课件

超声内镜的诊断价值
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诊断消化道肿瘤
超声内镜能够清晰显示消化道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有助于判断肿瘤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
诊断消化道狭窄
对于原因不明的消化道狭窄,超声内镜可以鉴别是良性的还是恶性 的,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诊断溃疡性疾病
超声内镜能够准确诊断消化道溃疡的病因,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 疡等,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防复发。
采集图像
根据需要,采集清晰的超声内镜图像 ,以便后续的诊断和分析。
注意事项
遵循无菌原则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 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
要求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 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监测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检查并采取相应措 施。
CHAPTER 04
04
探头表面通常覆盖一层 保护膜,以防止探头磨 损和污染。
内镜杆
01
02
03
04
内镜杆是连接超声探头和主机 系统的部件,具有传递超声波
信号的作用。
内镜杆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耐用性。
内镜杆内部通常装有电缆和导 管,用于传输电信号和冲洗液
。
内镜杆的设计需考虑减小径向 尺寸,以便在狭窄的消化道内
病史了解
了解患者是否有内镜检查或手术史,以及是否存在药 物过敏史。
签署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详细说明超声内镜检查的目的、风险和注意事 项,并要求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设备准备
仪器检查
检查超声内镜的探头、导 线、显示器等设备是否完 好,确保能够正常工作。
消毒与清洁
对超声内镜的探头进行严 格的消毒与清洁,确保无 菌状态。
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诊断消化道肿瘤
超声内镜能够清晰显示消化道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有助于判断肿瘤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
诊断消化道狭窄
对于原因不明的消化道狭窄,超声内镜可以鉴别是良性的还是恶性 的,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诊断溃疡性疾病
超声内镜能够准确诊断消化道溃疡的病因,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 疡等,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防复发。
采集图像
根据需要,采集清晰的超声内镜图像 ,以便后续的诊断和分析。
注意事项
遵循无菌原则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防止 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
要求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 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监测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检查并采取相应措 施。
CHAPTER 04
04
探头表面通常覆盖一层 保护膜,以防止探头磨 损和污染。
内镜杆
01
02
03
04
内镜杆是连接超声探头和主机 系统的部件,具有传递超声波
信号的作用。
内镜杆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耐用性。
内镜杆内部通常装有电缆和导 管,用于传输电信号和冲洗液
。
内镜杆的设计需考虑减小径向 尺寸,以便在狭窄的消化道内
病史了解
了解患者是否有内镜检查或手术史,以及是否存在药 物过敏史。
签署知情同意书
向患者详细说明超声内镜检查的目的、风险和注意事 项,并要求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设备准备
仪器检查
检查超声内镜的探头、导 线、显示器等设备是否完 好,确保能够正常工作。
消毒与清洁
对超声内镜的探头进行严 格的消毒与清洁,确保无 菌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1.胃内扫查:一般可应用2种方法 1).自齿状线开始,将主动脉(圆形 结构)置于屏幕的下方6点的方向, 逐渐进镜,待其第一个分支腹腔动脉 干出现,再轻微进镜可见其分出脾动 脉和肝动脉,此分叉处就可看到胰腺 组织,在胰腺深处还可看到门静脉汇 合处。
16
看到胰腺组织后,逆时针、顺时针 旋转内镜并辅以旋钮及推拉可看到胰 腺颈部、体部和尾部。在顺时针旋转 缓慢拉镜时可看到下方的左肾及右侧 的脾脏,其间就是胰腺尾部。反向旋 转缓慢推镜可将胰体显示。上述动作 反复数次直至认为胰腺体尾观察满意 为止。
胆总管末端小结石
27
28
胆管末端癌
29
3.十二指肠乳头部扫查:内镜头端送入 降部,看到乳头后,水囊充起,可显 示胰头及胆管、胰管进入十二指肠壁。 如乳头部肿瘤或结石崁顿,应十二指 肠内冲水,探头离开乳头,可将乳头 结构显示清楚。
30
31
慢性胰腺 炎,胰头 部回声不 均匀,有 点状高回 声,呈分 叶状
超声内镜的操作技巧
1
超声小探头
超声小探头操作简单,由于其频率较 高,穿透距离有限,一般用于诊断消化 管壁内生长的小的占位,消化管早期癌 的诊断,胆胰管内超声等。
2
操作要领就是:1、尽量在水中扫描,办不到 就用水囊。2、探头在扫描时不能贴上病变表 面,要离开病变表面一点距离。3、当在病变 表面扫描不清管壁层次时,应在病变边缘扫描 以清楚病变起源层次。4、一般病变大于1.5cm 或2cm时,就难以看清全貌,就应改用标准超 声内镜。5、小探头进入十二指肠乳头时应尽 量用内镜角度钮,少用抬钳器,将探头的超声 转子部分完全插出活检孔道后,再轻柔使用抬 钳器。6、病变描述应包括大小、边界、回声 情况、起源层次等,有时低回声与无回声无法 分辨时,可反复调节亮度及对比度以增加与周 边组织的对比。
3
小探头扫描见隆起起源于粘膜层,内无回声, 边界清晰。诊断为食管静脉瘤
4
5
常规内镜
碘染色后
6
7
8
9
10
食管贲门癌,浸润至食管壁外,伴周围 淋巴结肿大T4
11
胃早期癌,浸润至粘膜下层
12
皮革胃
13
皮革胃 伴淋巴结转移及腹水
14
超声内镜扫查胰腺胆道一般分四个点: 1.胃内扫查 2.十二指肠球扫查 3十二指肠乳头部扫查 4十二指肠乳头远端位置扫查
以上为环扫内镜的观察方法,纵扫 内镜也是以上4点位置。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2
第三个就是胰管,有时胰管与胆管不 能在一个平面出现,需将内镜轻推显 示胰管。第四个就是门静脉,位于屏 幕左侧的最大管状结构。在此应将镜 头作不同方向旋转运动、推拉等以显 示上述结构。胆管显示出来后,一般 回拉可显示肝们,轻推可追踪进入壶 腹部。
23
24
胰头癌,肿瘤最大径小于 2cm。
25
Hale Waihona Puke 6172).自胃窦开始,回拉内镜至距门齿 50-45cm处,旋转内镜可见到胰腺体 尾部,具体方法与前述基本一致。对 于初学者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更易于 掌握,在此处先找到脾静脉作为标记 可能更易于识别胰腺组织。
18
19
20
21
2. 十二指肠球内扫查:将内镜头端送 入十二指肠球内,直视下送达球的顶 端。球囊注水至球内无气时开始观察, 首先找到肝脏,并将其置于屏幕的左 上方。在此处可见到4个标记。第一个 就是纵行向下十二指肠壁的固有肌层; 第二个就是CBD,沿十二指肠壁紧贴 探头走向肝脏,呈一无回声的管状结 构,其管壁可分出3层回声。
32
慢性胰腺炎,胰 管结石。
33
胰头癌,总胆管扩张,肿瘤最大径 5cm,肿瘤呈指状蔓延
34
35
4.十二指肠乳头深处:此处主要为了 观察胰腺钩突部。此处首先可看到粗 大的主动脉,开始呈纵行走行,渐成 圆形。在主动脉右侧即为胰腺钩突。 一般将主动脉置为7点的位置,胰腺就 在6点的位置,然后缓慢拉镜观察。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胃内扫查:一般可应用2种方法 1).自齿状线开始,将主动脉(圆形 结构)置于屏幕的下方6点的方向, 逐渐进镜,待其第一个分支腹腔动脉 干出现,再轻微进镜可见其分出脾动 脉和肝动脉,此分叉处就可看到胰腺 组织,在胰腺深处还可看到门静脉汇 合处。
16
看到胰腺组织后,逆时针、顺时针 旋转内镜并辅以旋钮及推拉可看到胰 腺颈部、体部和尾部。在顺时针旋转 缓慢拉镜时可看到下方的左肾及右侧 的脾脏,其间就是胰腺尾部。反向旋 转缓慢推镜可将胰体显示。上述动作 反复数次直至认为胰腺体尾观察满意 为止。
胆总管末端小结石
27
28
胆管末端癌
29
3.十二指肠乳头部扫查:内镜头端送入 降部,看到乳头后,水囊充起,可显 示胰头及胆管、胰管进入十二指肠壁。 如乳头部肿瘤或结石崁顿,应十二指 肠内冲水,探头离开乳头,可将乳头 结构显示清楚。
30
31
慢性胰腺 炎,胰头 部回声不 均匀,有 点状高回 声,呈分 叶状
超声内镜的操作技巧
1
超声小探头
超声小探头操作简单,由于其频率较 高,穿透距离有限,一般用于诊断消化 管壁内生长的小的占位,消化管早期癌 的诊断,胆胰管内超声等。
2
操作要领就是:1、尽量在水中扫描,办不到 就用水囊。2、探头在扫描时不能贴上病变表 面,要离开病变表面一点距离。3、当在病变 表面扫描不清管壁层次时,应在病变边缘扫描 以清楚病变起源层次。4、一般病变大于1.5cm 或2cm时,就难以看清全貌,就应改用标准超 声内镜。5、小探头进入十二指肠乳头时应尽 量用内镜角度钮,少用抬钳器,将探头的超声 转子部分完全插出活检孔道后,再轻柔使用抬 钳器。6、病变描述应包括大小、边界、回声 情况、起源层次等,有时低回声与无回声无法 分辨时,可反复调节亮度及对比度以增加与周 边组织的对比。
3
小探头扫描见隆起起源于粘膜层,内无回声, 边界清晰。诊断为食管静脉瘤
4
5
常规内镜
碘染色后
6
7
8
9
10
食管贲门癌,浸润至食管壁外,伴周围 淋巴结肿大T4
11
胃早期癌,浸润至粘膜下层
12
皮革胃
13
皮革胃 伴淋巴结转移及腹水
14
超声内镜扫查胰腺胆道一般分四个点: 1.胃内扫查 2.十二指肠球扫查 3十二指肠乳头部扫查 4十二指肠乳头远端位置扫查
以上为环扫内镜的观察方法,纵扫 内镜也是以上4点位置。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2
第三个就是胰管,有时胰管与胆管不 能在一个平面出现,需将内镜轻推显 示胰管。第四个就是门静脉,位于屏 幕左侧的最大管状结构。在此应将镜 头作不同方向旋转运动、推拉等以显 示上述结构。胆管显示出来后,一般 回拉可显示肝们,轻推可追踪进入壶 腹部。
23
24
胰头癌,肿瘤最大径小于 2cm。
25
Hale Waihona Puke 6172).自胃窦开始,回拉内镜至距门齿 50-45cm处,旋转内镜可见到胰腺体 尾部,具体方法与前述基本一致。对 于初学者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更易于 掌握,在此处先找到脾静脉作为标记 可能更易于识别胰腺组织。
18
19
20
21
2. 十二指肠球内扫查:将内镜头端送 入十二指肠球内,直视下送达球的顶 端。球囊注水至球内无气时开始观察, 首先找到肝脏,并将其置于屏幕的左 上方。在此处可见到4个标记。第一个 就是纵行向下十二指肠壁的固有肌层; 第二个就是CBD,沿十二指肠壁紧贴 探头走向肝脏,呈一无回声的管状结 构,其管壁可分出3层回声。
32
慢性胰腺炎,胰 管结石。
33
胰头癌,总胆管扩张,肿瘤最大径 5cm,肿瘤呈指状蔓延
34
35
4.十二指肠乳头深处:此处主要为了 观察胰腺钩突部。此处首先可看到粗 大的主动脉,开始呈纵行走行,渐成 圆形。在主动脉右侧即为胰腺钩突。 一般将主动脉置为7点的位置,胰腺就 在6点的位置,然后缓慢拉镜观察。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