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基础
超声医学基础3篇

超声医学基础超声医学基础(一)超声医学是指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部进行的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技术。
它是一种基于物理的技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产生的回声信号来获取人体内部的图像。
因为它不会影响人体组织,因此非常安全,是现代医学中常用的一种影像技术。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与我们所熟悉的光学相比,它的波长更短。
超声波一般是在人体表面施加一个小的震动,震动通过人体内的组织传递,形成回声信号。
这些回声信号被传回到超声探头,然后被转换为图像,并显示在屏幕上。
超声医学技术非常安全,因为它不需要使用放射性物质和有害化学物质。
它可以在不影响人体组织的情况下提供清晰的图像,并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超声医学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例如内脏器官疾病、乳腺疾病、妊娠监测、心脏疾病等。
它非常适合进行儿科检查,因为它可以提供非常清晰的图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总之,超声医学是一种安全、无创、高效的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诊断和治疗。
超声医学基础(二)超声医学是一种基于声波物理原理的影像技术,利用声波的散射和吸收特性以及生物医学工程学上信号的处理,从而建立人体内部的显像图像。
超声波是机械波,其在常温下的速度为1540m/s,和我们所熟知的光学相比波长较短。
超声机由发射器、接收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器组成。
发射器和接收器是同一个装置,称为超声探头。
超声探头在人体表面施加一个小的震动,震动通过人体内的组织传递,形成回声信号,这些回声信号被传回到超声探头,然后被转换为图像,并显示在屏幕上。
超声医学具有多种优点:首先,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技术,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和放射学的影像技术相比,更安全;其次,它可以直观地观察人体器官的形态和结构,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第三,超声医学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因此在随访和监测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然而,超声医学也有一些局限性。
例如,它不能用于诊断肺部和骨骼疾病,也不能用于超重度肥胖患者。
超声医学基础

超声医学基础超声医学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技术,通过超声波产生的图像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本文主要介绍超声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超声原理、超声成像技术、超声检查、超声诊断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等方面。
一、超声原理超声波是一种在物质中传递的机械波,它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高频声波,其频率通常超过20kHz,高于人类耳朵能听到的范围。
超声波在物质中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被利用来产生图像,从而观察人体内部结构。
超声波的产生是通过压电效应实现的。
压电材料在受到外界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电荷分布的变化,从而引起电位差的变化,使压电材料内部的晶格发生弯曲和震荡,就能产生超声波。
超声波在空气中可以传播,但由于空气密度低,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远低于在水或组织中的传播速度的。
二、超声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是超声医学的核心技术,通过超声波在人体内部产生的反射和散射等现象,得到影像并进行分析和诊断。
超声成像主要有B超和多普勒超声两种技术。
B超技术是最常见的超声成像技术,可用于成像人体内部的软组织器官和血管等。
B超成像是利用超声波在组织中的反射和散射产生的回波信号来产生图像的,通过对回波信号的时间延迟和幅度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信息。
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进行血流成像的技术,它可以在成像的同时,衡量血流速度和方向。
多普勒超声通过测量血流中红细胞反向散射的超声信号,来确定血流速度和方向,从而检测血管狭窄、血栓和血流动力学问题等。
三、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无创的、安全的临床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内科病和外科手术的前期评估和后期治疗的观察。
超声检查过程中,患者通常躺在检查台上,医生涂上凝胶在患者身上扫描,并观察超声图像,如果发现问题,则可进一步做出诊断和治疗计划。
超声检查适用于许多临床情况,如肝脏疾病、胆囊疾病、肺部感染、妊娠、心脏病等。
超声医学基础培训课件

胰腺疾病诊断
胃肠疾病诊断
检测胰腺大小、形态及回声情况,辅助诊 断胰腺炎、胰腺癌等疾病。
通过饮水或造影剂充盈胃肠道,观察胃肠 道壁层次结构、蠕动情况及周围淋巴结等 ,辅助诊断胃肠道疾病。
其他领域应用举例
泌尿系统超声检查
检测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等器官病变。
乳腺超声检查
检测乳腺组织层次结构、肿块性质及腋窝淋 巴结等,辅助诊断乳腺疾病。
超声治疗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对人体 组织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等,从而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超声医学基本原理
01
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超声波是由压电晶体在交变电场作用下产生的机械振动波,其频率高于
20000Hz。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与组织密度和弹性有关。
02
超声波的反射与折射
当超声波遇到不同声阻抗的组织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
超声诊断图像解读
01
02
03
正常超声图像特征
了解各部位正常超声表现 ,包括形态、回声、血流 等方面。
异常超声图像特征
掌握常见病变的超声表现 ,如肿瘤、结石、炎症等 。
超声诊断报告书写
规范书写超声诊断报告, 包括检查部位、声像图描 述、诊断意见等部分。
03
超声治疗技术
超声治疗原理及应用范围
超声治疗原理
紧急情况处理
培训学员在超声检查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 对措施,如患者突发不适、仪器故障等。
3
与临床医生沟通
强调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确保超声检 查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有价值的信息。
THANKS
感谢观看
超声治疗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01
注意事项
02
超声医学基础【88页】

四.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简史
• 1880年发现压电效应 • 1923年首次将声纳用于探测潜艇 • 1945年A•Firestone制成A型脉冲超声检测仪。我国自
1958年11月开始将A型超声诊断应用于临床。 • 1960年代中后期-1980年代初期B型超声检查发展并
普及,仪器渐趋完善,我国自1978年开始应用B型超 声诊断疾病。 • 1980年代中后期彩色Doppler超声显像仪的出现,计 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为超声诊断开创了更加广 阔的领域。
(四) 肝脏弥漫性病变
• 指各种病因所导致的肝实质弥漫性 病理改变
• 典型脂肪肝声像图:肝脏大小正常 或轻-中度肿大,肝实质回声前方致 密增强,后方衰减;肝内管道结构 走行不清晰。
2. 典型肝硬变的声像图特征
• 肝脏外形失常,左右叶比例失调,左叶代偿性增 大,右叶径线缩小;
• 肝被膜不光滑或凹凸不平,呈锯齿状; • 肝实质回声粗糙,明显不均质,部分可见弥漫性
七.常用超声诊断术语及临床意义
• 无回声区:病灶内声波穿透性良好,不产生回声,不 发生衰减,常伴有后方回声增强。可见于各种囊肿、 胸/腹水、血管管腔等。
• 低回声区:在二维图像上显示为暗淡的点状回声区。 多种实性占位性病变均显示为低回声区,尤以恶性肿 瘤多见。
• 等回声区: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回声强度一致或近似, 与邻近组织不易区分,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显 示为等回声的肝癌。
超声医学基础 一. 概 念
• 超声医学(Ultrasonic medicine) 超声医学是声学、医学和电子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是 研究超声对人体的作用和反作用规律并加以利用,达到诊断、 保健和治疗等目的的学科。包括超声诊断学、超声治疗学和生 物医学超声工程。
超声医学基础学习课程

REPORTING
• 超声医学概述 • 超声诊断技术 • 超声治疗技术 • 超声医学在各领域应用 • 超声医学新技术与新进展 •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目录
PART 01
超声医学概述
REPORTING
超声医学定义与发展
超声医学定义
超声医学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 人体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 信息,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 兴学科。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随着技术的进步,弹性成像的分辨率和准确性将不断提高,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人工智能在超声医学中应用及前景展望
人工智能在超声医学中的 应用
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对超声图像的自动 分析和诊断,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人工智能在超声医学中的优 势
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识别微小病变,减少漏诊和 误诊的风险。
提高超声医学实践技能方法
加强理论学习
深入学习超声医学相关理论知识,为提高实 践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多实践多总结
积极参与超声医学实践操作,不断总结经验 教训,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学习借鉴他人经验
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学习借鉴他 人的先进经验和技巧。
利用模拟训练工具
利用模拟训练工具进行反复练习,熟悉掌握 各种操作技能。
胰腺疾病诊断
识别胰腺炎、胰腺癌等病变。
胃肠疾病诊断
辅助诊断胃溃疡、胃癌、肠梗阻等病变。
其他领域超声应用
甲状腺与乳腺疾病诊断
识别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乳腺增生、乳 腺癌等病变。
泌尿系统疾病诊断
观察肾结石、肾积水、肾癌等病变。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
辅助诊断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等病变。
超声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科室的沟通ppt课件

及时反馈与调整
及时反馈
对于临床科室提出的问题或建议, 超声科医生应及时给予反馈。
调整沟通策略
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沟通策略 和方法,确保沟通效果。
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沟通效果,发现不足之处 并及时改进。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沟通案例分享
案例一
超声科与妇科合作,准确诊断出 早期妊娠和胚胎发育异常,为患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机制,确 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加强与其他医学影像科室的交流 与合作,共同提高诊断水平和医
疗服务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结合临床医生的意见 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促进跨科室协作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合作, 共同解决复杂病例和多学科问题。
促进超声医学与其他临床科室的 交流和学习,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实现信息 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医院整体
运营效率。
04 与临床科室沟通的技巧与 方法
02 超声医学基础知识
超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超声波的产生
通过高频振荡器,如压电晶体, 产生超声波。
超声波的传播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产生 折射、反射和衰减等现象。
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声阻抗
表示介质对超声波的阻力,与介质的 密度和声速有关。
声衰减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的现象,与介质的吸收和散射有关。
详细描述
超声医学利用高频声波显示人体内部结构,提供直观、立体的图像,为医生提 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比,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无辐 射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孕妇和儿童的检查。
超声医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医学超声原理基础知识

医学超声原理基础知识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机械波,其频率超过人类听觉范围,通常被用于医学成像和诊断。
超声成像的原理基于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
当超声波穿过人体组织时,会发生反射、散射和衍射,这些现象提供了有关组织结构和性质的信息。
超声成像系统由超声发射器(探头)、接收器、图像处理器和显示器组成。
超声探头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其回波,然后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图像处理器进行处理,最终在显示器上呈现出人体组织的结构图像。
超声成像可以显示器官、血管、肌肉和其他软组织的形态和功能,对于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超声波还可用于测量血流速度和方向,这被称为多普勒超声。
多普勒超声通过测量血液回波的频率变化来计算血流速度和方向,可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血栓形成等情况。
总的来说,超声成像的原理基于超声波在组织中传播的特性,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散射和衍射等现象获取人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信息,对医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超声学知识点

医学超声学知识点超声学是一门运用超声波技术来检测人体器官和疾病的医学影像学技术。
在医学领域,超声学广泛应用于检查各种病症和疾病,具有安全、无创、简便等特点。
以下是医学超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超声波的产生和传播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类听力范围的机械波,是由压电晶体发出的。
在医学超声学中,超声波由超声探头发出并在人体内传播,通过不同组织的反射和吸收产生超声影像。
2. 超声波的成像原理医学超声学的成像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之间的声阻抗不同而产生回声,进而形成影像。
超声波在组织内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通过超声探头的接收来形成图像。
3. 超声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超声检查适用于很多疾病的诊断和评估,如肝脏、胆囊、心脏、乳腺等。
但在一些情况下,如对皮肤表面伤口、感染区域、手术后瘢痕区的检查需慎重考虑。
4. 超声检查的分类超声检查根据所检查的器官或系统可以分为腹部超声、心脏超声、乳腺超声等。
每种超声检查有其特定的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查方式。
5. 超声检查的优点相比于X射线、CT、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检查有很多优点,如无辐射、无创、价格相对低廉等。
因此,超声检查被广泛运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6. 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检查在一些治疗操作中,医生会利用超声来引导操作,如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抽吸、介入治疗等。
这些操作需要医生有较高的超声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7. 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患者需要服从医生的指导,如保持呼吸平稳、避免过度运动等。
同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超声探头的消毒和保养,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医学超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超声波的产生和传播、成像原理、适应症和禁忌症、分类、优点、介入检查等内容。
医学超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谐波
• 谐波的类型:
自然组织谐波成像:Tissue Harmonic Imaging (THI) 利用超声在人体内传播和反射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谐波信号 进行成像 造影剂组织谐波成像: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UCA) 利用造影剂微泡在超声的作用下产生的二次谐波信号进行 成像
一个晶片发射一 个晶片接收
高流速无混 迭
无距离分辨 率
G61701
19
脉冲波多普勒
G61701
20
连续波多普勒
G61701
三尖瓣返流
21
超声诊断技术介绍
• 组织多普勒成像 (Doppler Tissue Imaging THI)
原理:检测运动组织的多普勒效应 运动组织包括:运动的心室壁、血管壁、呼
G61701
35
谐波
优点:
o 消除近场伪像和噪声干扰
o 提高穿透力、提高对比分辨率
o 临床上对成像困难的病人,可明显改善二维图像质
量,增强心内膜、肿块等边界显示
G61701
36
脉冲反向谐波成像
G61701
37
谐波
G61701
38
G61701
39
新一代XRES 核磁共振像素优化技术
• 更好地减少伪像,增强组 织边界显示 保持高幀频 支持2D模式以及 2D/CFI/Doppler三同步模 式 支持 3D/4D的容积成像和 MPR多平面模式 支持超宽视野成像和造影 模式
即可以获得血流的方向又可以捕获到低速的血流
信息。
G61701
15
彩色多普勒方向性能量图
G61701
16
多普勒频谱的含义
多普勒频谱包括 PW和CW:
-速度
一个心跳周期 宽的速度范围
快 迎向 基准线 返流 慢 时间 快 背向
-速度范围(宽度) -血流量大小 -血流方向
最高峰
收缩 舒张 舒张结束
G61701
包括:
重建三维(3D):采用容积探头及自由臂扫描探头所形成的 图像。 动态三维(4D):采用容积探头获得的动态三维图像。
实时三维(Live 3D):电子矩阵探头,采集体素信息。
G61701 46
Philips iU22
G61701
47
飞利浦容积成像
领导超声技术的革新
自由臂查扫
•分辨率高 •通用性高 •扫描手法要求高 •有限的定量功能
17
脉冲波多普勒和连续多普勒
脉冲波多普勒(PW) Pulse Wave
发射和接收是同一个晶片 卓越的距离分辨率 (Range Resolution)
连续波多普勒(CW) Continuous Wave
发射与接收是各自分开的两个晶片
沿着整个声束的长度监听返回的信
号,无距离分辨 测高血流速度不会有混叠现象,最 大量程约 15 ~ 20 m/s
超声波在人体脏器中传播时,不仅有探头发射的基础
频率的超声波(基波)传播,并且有与基波频率成倍数的 谐波超声波传播。
如:基波为fo,则谐波为nfo。
2MHz 4MHz(二次谐波) 2MHz 6MHz(三次谐波) 谐波频率越高,能量则迅速下降。
在谐波成像时,只检测二次谐波成分作为成像信息,基波 或更高的谐波都被滤去或不接受。
超声造影
概念:将超生造影剂注入周围血管内直接或间接经血循环到达
周围脏器或病变处,使该器官或病变达到灰阶信号增强或多普勒 血流信号增强的目的。
用途:1)提高超声对病灶或病变的检出能力—定位诊断。
2)提高超声对病灶的鉴别能力—定性诊断。 3)提高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信号的能力—定性和定位。
4)提高超声对病变治疗后的疗效判断能力—疗效诊断。
• 超声造影 - 器官血管等组织灌注分析
• 弹性成像 – 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
• 二维斑点追踪 – 定量心肌节段运动(应变、应变 率、速度,同步性)
G61701 44
G61701
45
超声诊断技术介绍
三维超声成像:
显示脏器正常与病变结构的立体形态及其动态变化,观察各结 构的毗邻位置与空间关系,能提供更为丰富的诊断信息。
60
超声诊断技术介绍
乳腺超宽视野成像
G61701 61
超声诊断新技术介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 Speckle):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心脏。基于二维原始信号的
一种技术,应变和应变率可作为评价心肌机械运
动特征的测量指标。应变率克服了心脏整体运动
和邻近心肌节段的被动牵拉对室壁运动速度的影
响。
1
超声声学与医学基础
常用的超声成像模式:
• • A型(Amplitude modulation) B 型(Brightness modulation)
•
•
M 型(Time-motion mode)
D型(即 Doppler型)
G61701
2
最早的工作方式:A型
• A模式:是一种振幅的模式。 • 它在显示器上形成垂直偏转的波形图。
40
• •
• •
G61701
新一代Wide SCAN SonoCT 实时空间复合成像技术
• 新的xSTREAM 主机架构使 临床性能达到新水平 -- 获取并处理9条扫描线 -- 提高了复合成像精确度, 更好
的空间和对比分辨率,更好 地抑制噪声 -- WideSCAN技术,扩展了解 剖结构的显示视野以及测量 范围 -- 可支持造影和3D/4D成像模式
G61701
27
超声探头扫描方式
线扫 扇扫 弧扫
G61701
28
超声探头的频率
• 超宽频带探头:在发射时有一很宽的频带范围,
如2-12MHz
G61701
30
超声探头的频率
• 融频探头
对接收到的不同深度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通过分频, 近场由高频组成,中场由中频组成,远场由低频组成。使 图像远、近、中场均能在保障穿透性的同时,获得最佳的 细微分辨力和对比分辨力。
流速测量上限值受奈奎斯特频率限 制
脉冲重复频率(PRF)决定流速的 测量范围,极限约 5 ~ 7m/s 单晶片 皮肤
双晶片 皮肤
v
G61701
血管
v
血管
18
脉冲波多普勒和连续多普勒
发射与接收
脉冲波 PW 连续波 CW 一个晶片完成
优点
距离分辨率
缺点
流速上限低
适用部位
腹部、外周 血管 心脏
Line
1 2 3 4 5 6 7 8
5
工作方式:M型
皮肤 探头 时间轴
深度
M模式中的M表示运动(Motion),M模式通过B模式中加入 慢扫查锯齿波,使回声光点从左向右自行移动扫描。通常M模 式用于检测心脏及胎儿的心率。
G61701 7
工作方式:M型
G61701
8
多普勒效应(Doppler)
G61701 3
最早的工作方式:A型
定义:将回声以波的形式显示出来,为幅度调制型。回声 强则波幅高,回声弱则波幅低。
dB
纵坐标:回声信号强弱 横坐标:回声的时间(距离)
t
G61701
4
工作方式:B型
B型模式:即B超,是一种辉度的模式,为辉度调制型。回 声强则光点亮,回声弱则光点暗。
换能器
监视器
Line 1 Line 2 Line 3 Line 4 Line 5 Line 6 Line 7 G61701Line 8
G61701
59
超宽视野成像技术应用领域:
骨骼肌肉系统应用:大范围显示皮肤、皮下组织、骨骼
肌肉系统的解剖层次,以及肌腱韧带、血管、神经等结构
的正常走形及病变范围。
小器官应用:甲状腺、乳腺、睾丸等。 血管系统应用:跟踪正常血管走行、辨别血栓、鉴定病变 部位的血管分布及血流灌注。
G61701
41
G61701
G61701
42
1998
2001
2006
L12-5
L12-5 with SonoCT and XRES
iU22 L17-5 with SonoCT and XRES
G61701
43
超声技术的新进展
• 三维超声 - 超声三维立体空间成像
• 超宽视野超声 - 器官血管等大面积超声成像
62
什么是斑点?
斑点是系统可以追踪的组织信号
PATTERN MATCHING
LV
Frame 1
Frame 2
leaflet
原始超声数据, 非视频信号
G61701 63
全新二维定量技术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的好处:
非角度依赖 简便 省时
准确
可重复性
原始数据,采集后分析
G61701 64
超声诊断技术介绍
24
超声诊断技术介绍
G61701
25
超声探头种类及临床应用
线阵(血管、小器官)
凸阵(腹部、妇产科)
相控阵扇扫(心脏)
经食管探头(TEE)
腔内探头(妇产、泌尿)
容积探头(三维成像)
G61701
26
探头构造及工作原理
• 发射超声波是换能器的逆压电效应 电 机械能
• 接收回声信息是换能器的正压电效应 机械能 电
5)用造影剂作为载体携带药物达到治疗的目的—靶向治疗。
G61701 65
超声造影(对比超声)
外壳 内腔
1 mm
电子显微镜下
G61701
66
G61701
67
• 变频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