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纪念九一八 918 事件始末 主题班会 党会适用
勿忘国耻,918爱国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勿忘国耻,918爱国主题班会教案三篇班会一:国耻教育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和铭记918事件,培养他们对国家历史的热爱和责任感。
活动安排1. 开场:播放关于918事件的纪录片片段,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2. 国耻教育:介绍918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以及当时中国人民的抵抗精神和爱国情怀。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918事件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4. 知识竞赛:设置与918事件相关的知识竞赛环节,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兴趣,并加深对918事件的了解。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强调勿忘国耻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将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行动,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班会二:爱国主题演讲目标通过本次班会,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让他们从个人角度出发,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自己的责任感。
活动安排1. 开场:播放一些优秀的爱国主题演讲视频,激发学生对演讲的兴趣和热情。
2. 主题演讲:鼓励学生围绕爱国主题,准备自己的演讲稿,并进行现场演讲。
可以设立评委评选出最佳演讲者,并给予奖励。
3. 听众互动:组织学生进行互动问答,让学生对演讲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爱国主题的理解。
4.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发展的期望,激励其他学生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强调爱国主题演讲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爱国情怀。
班会三:国耻纪念活动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参与国耻纪念活动,深刻感受国家历史的伤痛,并表达对逝去的英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活动安排1. 开场:以默哀的方式,向逝去的英烈致敬,让学生感受国家历史的伤痛。
2. 逝者纪念:组织学生进行纪念活动,如献花、点烛等,让学生表达对逝去英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3. 集体朗诵:安排学生进行集体朗诵,朗诵与国耻相关的诗歌或文章,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一一、目标:1. 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保卫祖国的决心。
二、内容:1. 介绍“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分析“九一八”事变带来的深重灾难。
3. 通过讲述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活动流程:1. 导入:播放“九一八”历史纪录片,了解历史背景。
2. 学生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九一八”事变的理解和感想。
3. 教师讲解:详细解读“九一八”事变及其影响。
4. 结束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二一、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件。
2.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
二、内容:1. 介绍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件。
2. 分析日本侵略中国带来的灾难。
3. 讲述中国人民的抗日英勇斗争。
三、活动流程:1. 导入:播放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纪录片。
2. 学生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日本侵略中国的理解和感想。
3. 教师讲解:详细解读日本侵略中国及其影响。
4. 结束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一、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国家尊严和自豪感。
二、内容:1. 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 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性。
3. 讲述中国人民的抗日英勇斗争。
三、活动流程:1. 导入:播放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纪录片。
2. 学生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中国抗日战争的理解和感想。
3. 教师讲解:详细解读中国抗日战争及其影响。
4. 结束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增强国家尊严和自豪感。
918勿忘国耻主题班会记录内容五篇

918勿忘国耻主题班会记录内容五篇918勿忘国耻主题班会记录1活动主题: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以革命传统教育、传统美德和诚信?教育为重点,引导教育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质。
活动过程:1、将全班同学分为4个小组,分别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当前局势入手,向同学们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九一八事变”的知.识。
2、第一小组以演讲的模式交代事件的起因,营造严肃气氛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为学生进一步了解“九一八事变”做好铺.垫3、第二小组以ppt的展示模式向大家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图文并茂的展示将让同学们对此事件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4、第三小组主要通过播放战后社会景象的相关视频向大家展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经历的历史巨.变5、第四小组以flash制作结合当前中日两国关系引导同学们多角度看待当今国际局.势。
6、结合以上材料引导同学们如何铭记历史,振兴中.华7、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有关“九一八事变”的知识问答,问答环节分为必答和抢答两个部分,通过累积得分,决胜出前两名并颁发奖品。
该环节意图让学生通过问答形式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8、请学生发表感言,使学生认识到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内心的爱国情怀,使他们有意识地把学习生活、家庭生活、集体生活与国家未来紧密联系,以此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学习的上进.心9、全班一起欣赏《松花江上》使此次班会在激情昂扬的氛围中走向尾.声。
10、班主任老师做总结性发言。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了解“九一八事变”和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暴行,经历一次爱国主义的洗礼,以此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让同学们牢记国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奋读.书。
11、主持人发言,对本次主题班会做一个总.结。
918不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精选3篇

918不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精选3篇班会教案一:了解历史,铭记国耻目标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并铭记中国历史上的"九一八"事变,加深对国耻的认识,培养爱国情怀。
准备工作- 展示板、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学生手册或笔记本内容与步骤1. 引入(10分钟)- 通过展示板或投影仪展示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
- 提问:你们对九一八事变了解多少?为什么这个事件被称为国耻?2. 了解历史(20分钟)- 以简明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九一八事变的发生背景、经过和影响。
- 使用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辅助说明,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事件的严重性。
3. 讨论与思考(15分钟)- 分组讨论: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对你个人来说,你对这段历史有何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引导他们思考国耻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4. 铭记国耻(15分钟)- 要求学生将九一八事变的相关信息记入学生手册或笔记本,以便日后复。
- 强调九一八事变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铭记国耻,不忘历史。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 总结本次班会的内容和目标,再次强调九一八事变的意义。
- 展望未来,希望学生能够在研究和生活中继续传承和弘扬爱国精神。
班会教案二:爱国故事分享目标通过分享爱国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国家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准备工作- 爱国故事的相关书籍、视频或文章- 讲台、投影仪等教学工具内容与步骤1. 引入(10分钟)- 以问答形式引入话题:你们知道哪些爱国英雄或爱国故事?为什么他们被称为英雄或故事?- 引起学生对爱国故事的兴趣和思考。
2. 分享爱国故事(30分钟)- 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向学生讲述一到两个感人的爱国故事。
-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精神,以及对国家的贡献和意义。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了解或听说过的爱国故事。
-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爱国精神的反思。
918警钟长鸣的主题班会教案示例3篇

918警钟长鸣的主题班会教案示例3篇一、教案概述主题:918警钟长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918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珍视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1. 918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2. 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918事变的历史意义。
2. 如何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珍视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播放纪录片《918事变》片段,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感受那段痛苦的经历。
2. 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918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让学生深入了解那段历史,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3. 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918事变的看法,以及如何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4. 展示(5分钟)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次班会,强调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918事变的感悟文章,深入思考如何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教学评价通过本次班会,学生能了解918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同时,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此外,学生还能认识到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重要性,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

勿忘历史,铭记国耻:918班会主题教案三篇主题一:历史背景与事件回顾目标通过回顾历史背景和事件,使学生了解并铭记918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内容1. 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起因。
2. 回顾九一八事变的具体事件经过。
3. 分析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和国家命运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事件经过。
2. 影像资料:播放相关历史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发展过程。
3.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影响展开讨论。
主题二:国耻意识与历史教育目标通过探讨国耻意识和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内容1. 解释国耻意识的概念和内涵。
2. 探讨历史教育对培养国耻意识的作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国耻意识转化为行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方法1. 群体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群体讨论,促使他们思考国耻意识的重要性。
2. 个案分析:以历史人物或具体事件为例,让学生分析历史教育如何影响他们的国耻意识。
3. 讨论与行动计划: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国耻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并制定行动计划。
主题三:传承与守望:918的当代意义目标通过探讨918事件的当代意义,激发学生对国家发展和和平的责任感。
内容1. 分析918事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2. 探讨如何传承918精神,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守望和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教学方法1. 视频讲解:播放相关视频,向学生介绍918事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传承918精神并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3. 思考与行动:引导学生思考并制定个人行动计划,以守望和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918历史主题班会教学模板3篇

918历史主题班会教学模板3篇文档一:918事件背景与影响一、背景介绍918事件,指的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侵略战争。
该事件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二、事件经过1. 日本军队假借中国东北铁路炸弹爆炸事件为借口,发动了对沈阳的进攻。
2. 日军随后占领了沈阳,并逐步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
3. 918事件的影响迅速蔓延到其他中国地区,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反抗。
三、影响与启示1. 918事件导致中国东北沦陷,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伤痛。
2. 事件的发生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和侵略本质,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抵抗意识。
3. 918事件成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重要里程碑,激励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斗争。
文档二:918事件的历史意义一、推动民族觉醒1. 918事件的发生让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引发了民族觉醒的浪潮。
2. 事件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共同抵抗外敌侵略,推动了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二、促进国共合作1. 918事件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
2. 中共与国民党合作的局面逐渐形成,为日后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基础。
三、鼓舞民众斗志1. 918事件的发生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促使各地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斗争。
2. 民众在918事件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为日后长期的抗战做好了准备。
文档三:918事件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一、政治影响1. 918事件加深了中国民众对国民政府的不满,促使政府采取更加积极的抗日政策。
2. 事件导致国共合作的逐渐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二、经济影响1. 918事件导致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崩溃,给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挫折。
2. 事件促使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加强对内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以提高国力。
三、社会影响1. 918事件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浪潮,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918永记国耻主题班会教案3篇

918永记国耻主题班会教案3篇一、教案概述918永记国耻主题班会旨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铭记国耻,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
通过本次班会,使同学们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培养同学们的爱国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918事变的经过及历史意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纪录片、分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铭记国耻,警醒未来。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 班主任介绍918事变的背景,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第二部分:观看纪录片(15分钟)1. 播放纪录片《918事变》,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事变的过程和历史意义。
第三部分:分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讨论话题,如:“918事变对中国的影响”、“如何传承抗战精神”等。
2. 各组展开讨论,并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第四部分:分享与交流(10分钟)1.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2. 班主任对各组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抗战精神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宣誓仪式(5分钟)1. 全体同学起立,进行爱国宣誓,铭记国耻,警醒未来。
2. 班主任对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和平的珍贵,呼吁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宣誓仪式中的态度和情感表达,了解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资源1. 纪录片《918事变》视频文件。
2. 分组讨论话题列表。
3. 宣誓仪式相关资料。
六、教学建议1. 提前为学生提供纪录片视频,方便学生预习。
2. 在班会前,班主任应深入了解学生对918事变的了解程度,以便更好地引导讨论。
3. 在宣誓仪式环节,可邀请学校领导或辅导员参加,以增加仪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条湖事件
918事变发起者
板垣征四郎
板垣征四郎(Seisirou ITAGAKI),日本陆军大将,在日军中和以石 原之智并称的板垣之胆。是日本昭和时代重要将领,第二次世界 大战甲级战犯之一。1931年与石原莞尔共同策划“九一八”事变。 以1万人挑战20万东北军。1937年以半个师团击溃中国军30几个 师,攻占山西。1938年6月任陆军大臣。主张三国同盟,1939年 9月任支那派遣军总参谋长。主持对华诱降工作。1943年任最高 军事参议官。1945年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同英荷军队作战, 直至日本战败。1948年12月23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柳条湖事件
《文献昭和史》
“18日夜,月近半圆,高粱地黑沉沉的一片;疏星点点,长空欲坠。岛本大队川岛中队 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查铁路线为名,带领数名部下向柳条沟走去。一面从旁边观察北 大营的兵营,一面选了个离兵营约800米往南去的地点,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 安装在铁轨下,并点了火,时间是10点过了,轰的一声炸响,铁轨和枕木都炸飞了。”
——花谷正
柳条湖事件
三具中国”士兵”尸体
被炸毁的柳条湖铁路
柳条湖事件
当时文汇报的报道内容
“不仅没有必要把火车炸翻,而且还必须使在满铁线路上的列车免受损害。因此事 先让工兵作了计算,直线单面铁轨即使炸断一小段,遇上正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也 只要它暂时地倾斜一下,还能够通过。”
柳条湖事件
石原尔
关东军的“大脑”。1918年,他以全校第二名的总成绩毕业于 日本陆军大学,当时曾有人评价说,石原莞尔的头脑是陆军大学 “有史以来第一的头脑”。1922年,他留学德国,研究过拿破 仑军事思想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但他的全部兴趣和爱好,都集中 在如何完成日本的侵略扩张方面。1928年10月,他由日本陆 军大学教官调任关东军作战参谋,与坂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形成 团伙,策划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事变后,石原莞尔被任命为关 东军副参谋长,后升任日本陆军中将。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 石原莞尔见风使舵、混淆视听,逃脱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 1949年8月15日,他在家中逝世,享年60岁。
安事变”逼蒋介石抗日。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十几万东北将士为何会撤入关内?
蒋介石
下达命令
张学良
执行命令
十几万东 北将士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不 抵 抗 的 后 果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不执行命令的后果 日军在东北的入侵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1932年2月, 东北全境沦陷,几千万东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之 一,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国民革命军[1] 。是20世 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中国的革命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东北守军得到的命令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张学良
➢ 张学良: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 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 其父亲张作霖因不和日本人合作被日本人炸死。 ➢ 张学良积极主张抗日,,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西
➢ 日军侵华不仅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也让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 史研究所所长步平说,直至今日,日本国内仍有否认侵略甚至为军国主义复辟的杂 音不时传来,这让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全世界珍爱和平的人民深感担忧。
➢ 今天的中国再不会让人随意欺辱,然而88年前的历史依然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 抗日战争纪念馆的警钟长鸣在卢沟桥畔,也长鸣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柳条湖事件
918事变发起者
土肥原贤二
号称“中国通”。他1912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任职于日 本陆军参谋本部,随即被派往中国,开始了长达30年的特务生涯。 他能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还会讲几种中国方言,1930年任天 津特务机关长,“九一八” 事变前30天,他调任沈阳特务机关长。 虽然“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他不在沈阳,但由他主持的土肥原特 务机关却是发动事变的中心。事变发生后3天,土肥原贤二即从东 京返回,就任沈阳市市长。“九一八”事变后,土肥原贤二还参与 策划了一系列对中国的计划,如“华北自治”、扶植汪精卫政权、 “张北事件”“七七”事变等。日本战败投降后,土肥原贤二被远 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
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振兴中华
稻壳儿网党支部
汇报人:泡泡糖演示工作室
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
稻壳儿网党支部
汇报人:泡泡糖演示工作室
01
爆发柳条湖事件
02
发展不抵抗政策
03
抗争东北抗日联军
04
铭记历史莫忘
爆发柳条湖事件
柳条湖事件
柳条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日本军人炸毁了柳条湖附近的日本人修的铁 路,并在铁路旁放置了三名中国军人的尸体,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 炮轰沈阳北大营,开始进攻中国部队。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东北抗日联军
战斗在敌人身后的英雄们
东北抗日联军
杨靖宇
➢ 杨靖宇抗联英雄,原名马尚德,汉族,河南省确山 县人,共产党员。
➢ 东北沦陷后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 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 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历史莫忘
➢ 整整88年过去,仇恨不曾生长,记忆同样无法泯灭。中国人民纪念那段历史,就是 要警示和鞭策自己:只有国家强盛,才能彻底避免任人宰割的命运;只有民族团结, 才能凝聚成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