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容易误读的地名
容易读错的中国地名

中国的文字,有时候还真的在一点一划上,或者在读音上、语意上大有区别,一不小心就字失一毫,地差千里了。
我国的这些地名,还真难全读准确!当然,语言是流动的,是液态的,今天的错误有些或许就成为明天的正音了,字典只是一个特定时代的语音规范。
语音的确定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而这一切都是人逐渐造就的。
一、容易错写的地名1、沁阳与泌阳据说在80年前,冯玉祥手下的一个参谋在书写作战命令的时候,把部队集结的地点沁阳随手写成泌阳。
沁阳在河南北部的焦作地区,而泌阳在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地区。
只多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公里,整个战役也就完全失败了。
2、岷江与闽江我们也有过把岷江(Mín民)洪水读成闽江洪水,岷江在西南,而闽江在东南,比沁阳和泌阳之间的距离更远。
二、容易误读的地名1、耒阳与莱阳有人常常把湖南的耒阳(Lěi垒)被误读成来阳,而真正的莱阳在山东;2、莘县与莘庄山东莘(Shēn深)县,学生们一般读不错,因为有莘莘学子之说;但我们到上海又读错了上海莘庄(Xīn新)。
三、容易同字别音的地名1、浙江的丽水(Lí离)被误读成丽(Lì立)水,2、台州(Tāi)被误读成台(Tái抬)州;3、湖北的监利(Jiàn见)被误读成监(Jiān尖)利;4、河南的浚县(Xùn训)被误读成浚(Jùn俊)县;四、容易近字别音的地名1、安徽的亳(Bó驳)州,几乎经常被读作多了一横的毫(Háo)州;2、郴州(Chēn抻)被误读成彬(Bīn宾)州;3、新疆的巴音郭楞(Léng)被误读成愣(Lèng),这两个字长得很像,一不留神就读错;4、内蒙古的巴彦淖尔(Nào闹)被误读成卓(Zhuó),所以有一次和巴彦淖尔的同志一起联欢,他们的第一件事就是热情地感谢我读对了他们家乡的名字。
可见平常误读率很高。
五、有些误读是因为地名中含有多音字,需要坚持的是“名从主人”的原则,例如:1、河北的蔚县,正确读音是Yù(玉);2、安徽的歙县,正确读音是Shè(社);六安,正确读音是Lù(路);3、山西的繁峙县,正确读音是Shì(是);长子县,正确读音是Zhong(掌);六、地名专用的字音江西铅山(Yán盐),误读率一定很高,因为谁想到普通的”铅”还是多音字而且是地名专用的字音。
容易误读的地名

形成三个牧羊带 , 羊毛羊 肉多 出口。 国家坐在矿车上 , 矿产资源品种多。
采矿 机 械 自动 化 , 销 往 中、 印、 日、 韩 国。 注重 环 境 的 保 护 , 不给地球留“ 疤痕” 。 服 务 行 业 发展 快 , 超 过 工 矿 农牧 业 。
镐 京( H a o J i n g ) : 在今 西安市长安 区西北 , 是西周时代
黟( y I) : 黟县 , 隶属 于安徽黄 山市 , 徽 州六 县之一 , 黟县
是“ 徽 商” 和“ 徽文 化” 的发 祥地 之一 , 有 世界 文化遗 产 西递 、
宏村 古 村落 , 黟县 又 被称 为 “ 中 国画里 乡 村 ” 、 “ 桃 花 源里 人
巴 面 热 带 大 国是 巴 西 , 混 血种 人 数 量 多。 文化 来 自全世 界 , 相 互 融合 有 特 色。 动物 植 物 种 类 多 , 生物 资 源 大 仓 库 。 两 极 地 区
多种措施 齐并举 , 雨林保护成效显。
两极地区纬度 高, 主要都在极 圈内。
地球 最 冷数 南极 , 冰 雪 高原 冰 层 厚 。
番( Nn ) : 广州市 番禺 区。
,
徽州文 化 的发 祥地之一 , 古代 为徽州府 治所在地 , 是徽 州
文化 及 国粹京 剧 的发源地 , 也是徽 商 的主要 发源 地 , 是文 房
四宝之 徽墨 、 歙砚的主产地 。
莞( g u  ̄ n ) : 广东省东莞市 。 行( h  ̄ i n g ) : 上海市 闵行 区。
台( t ) : 浙江 台州 市 、 天 台山。 宿( x i u ) : 星宿海 , 黄河 源头湖泊之一 。
全国容易读错的地名汇总

全国容易读错的地名汇总安徽1、歙(shè)县歙:歙县,地名,在安徽。
所产砚石,简称“歙砚”。
2、六(lù)安史书记载:‘皋陶卒,葬之于六(lù)’‘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六’和‘陆’是通假字,可以互用,意思是水边的高坡。
”3、亳(bó)州亳:地名用词4、枞(zōng)阳枞:撞钟用的木棒。
5、黟(yī)县“黟”字本义为黑、黑木。
6、濉(suī)溪水名。
发源于安徽,流入江苏。
7、蚌(bèng)埠(bù)蚌埠:在安徽省北部,相传因盛产河蚌而得名。
8、砀(dàng)山砀:本意是有花纹的石头。
9、涡(ɡuō)阳涡:水名。
重庆1、涪(fú)陵涪:本意是水名。
2、綦(qí)江綦:有青黑色、极之意。
3、北碚(bèi)福建1、长汀(tīnɡ)汀:水边平地。
2、硤(xiá)门硤:地名用字。
广东1、东莞(guǎn)莞:地名用字2、番(pān)禺(yú)番禺:县名。
3、霞涌(chōnɡ)涌:河汊,多用于地名。
4、蓢(lǎng)底蓢:指沼泽地或滩涂(多用于地名)。
广西1、岜(bā)谋岜:地名用字。
呇:水从地下冒出,也是泉水,用于地名。
甘肃1、太莪(é)莪:多年生草本植物。
生在水边,叶子像针,开黄绿色花。
嫩茎和叶子可以食用。
2、宕( tàn)昌读dàng时,有拖延、放纵之意;读tàn多用于地名。
3、崆(kōnɡ)峒(tónɡ)崆峒:山高峻貌。
4、巉( chán)口巉:山势险峻。
海南儋(dān)州儋:读dān,用于地名;读dàn古同“担”,负荷。
河北1、蔚(yù)县蔚:读wèi有草木茂盛、盛大、有文采的意思;读yù多地名。
2、井陉(xíng)陉:山脉中间断开的地方。
3、蠡(lǐ)县蠡:读lí是瓢的意思;读lǐ用于人名或地名。
【地理知识】生活容易读错的中国地名(常见地名)

【地理知识】生活容易读错的中国地名(常见地名)1.浙江丽水的丽,不读lì,读lí。
2.浙江台州、天台的台,不读tái,读tāi。
3.浙江嵊州的嵊,读音为shèng。
4.浙江鄞县的鄞,读音为yín,不读jín。
5.浙江乐清的乐,读音为yuè,不读lè。
6.浙江诸暨的暨,读音为jì。
7.安徽歙县的歙,多音字,读音为shè,不读xī。
8.安徽六安的六,读lù,不读lìu。
江苏的六合也读lù,方言字音的残存,江淮方言六陆同音,是古语,从这可知为什么六字的大写是陆。
9.安徽亳州的亳,读音为bó,不读háo。
10.安徽枞阳的枞,多音字,读音为zōng,不读cōng,枞(cōng)即冷杉,洋火杆大多用它做原料。
11.安徽黟县的黟,读音为yī。
黄山古称黟山。
12.安徽濉溪的濉,读音为suī。
13.安徽蚌埠的读音为bèngbù,不读bàngfù。
14.安徽砀山的砀,读dàng,不读Yáng或dāng。
15.江苏盱眙不能根据字读半边的原则来读为yútái,正确的读音为xūyí。
盱眙龙虾让人们知道了盱眙。
16.江苏邗江,扬州古称邗沟,邗江现为扬州市的一个区。
邗,读音为hán。
17.江苏邳州的邳,读音为pī。
18.江苏甪直、浙江甪堰,甪,读音为lù。
19.江苏氾水的氾字的音、义皆同“泛”,读fàn。
注意:河南有条汜水,汜读音为sì。
20.江苏睢宁的睢,读音为suī。
21.江苏栟茶的栟,读bēn;栟榈即为棕树,栟榈的栟读bīng。
22.江苏浒墅关的浒,读音为xǔ,不读hǔ。
23.上海莘庄的莘,读音为xīn,不读shēn。
而山东莘县的莘,读为shēn,不读xīn。
最容易读错的地名一览

最容易读错的地名一览辽宁省:阜(Fù)新;迟家崴(chi jia wai);吉林省:珲春(hun chun);河北省:蔚(Yù)县,井陉(Xíng)县,蠡(Lǐ)县,瀑河(bao he),鄚州(mao zhou),洨河(xiao he);河南省:浚(Xùn),泌阳(bi yang),柘(Zhâ)城,武陟(Zhì);陕西省:马嵬坡(ma wei po),沔水(mian shui);内蒙古:巴彦淖(Nào)尔;青海省:贞乃亥(suo nai hai);新疆:龟兹(qiu ci),喀什(shi),巴音郭楞(Lãng);山西省:繁峙(Shì)县;山东省:乐陵(lao ling),徂徕山(cu lai shan),莘(Shēn)县,莒(Jǔ)县,鄄城(juan cheng)刘家夼(liu jia kuang);安徽省:亳(Bó)州,歙县(Shâ),六(Lù)安,涡阳(guo yang);湖北省:监(Jiàn)利,黄陂(huang pi);湖南省:耒(Lěi)阳,郴(Chēn)州;四川省:郫(Pí)县,珙(Gǒng)县,邛崃(qiong lai);重庆市:涪陵(fu ling);贵州省:川硐(chuan dong);江西省:婺源(Wùyuan);江苏省:盱眙(XūYí)县,邗(Hán)江,邳(Pī)州;浙江省:丽(Lí)水,台(Tāi)州;广东省:大埔( da bu),大夼(da kuang);广西:百色(bo se);海南省:儋(dan)县;北京市:奤夿屯(ha ba tun);上海市:陆家浜(lu jia bang);天津市:洵河(ju he);澳门:凼仔(dang zai)。
容易读错的中国地名

B蚌埠:读beng4bu4(蹦步),不读“棒阜”,在安徽省北碚:读Bei3bei4(北倍),在重庆市亳县:读Bo2xian4(博县),在安徽省郴州:读Chen1zhou1(抻州),在湖南省。
勿跟“彬”淄混。
彬县在陕西省D儋州:读dan1zhou2(单州),在海南省东莞:读dong1guan3(东管),在广东省F番禺:地名,读pan1yu2(潘于),在广州市涪陵:读Fu2ling2(服陵),在重庆市藁城:读gao3cheng2(搞成),在河北省H洪洞:地名读hong2tong2(红同),在山西省桓:读huan2(环),姓。
桓仁,地名,在辽宁省J蓟县:读ji4xian4(记县),在天津郏县:读jia2xian4(戛县),在河北省监利:读jian4li2(健利),在湖北省井陉:读jing3xing2(井形),在河北省莒县:读ju3xian4(举县),在山东省鄄城:读juan4cheng2(眷城),在山东省浚县:读xun4xian4(训县),在诃南省。
“浚”读jun4(俊)时,是疏通河道K喀什:读ka1shi2(咖什),在新疆。
但是,当地人称“哈什”夔州:读kui2zhou1(魁州),在四川省L乐亭:地名,当地称lao4ting2(涝亭),在河北省耒阳:读lei3yang2(磊阳),在湖南。
“莱阳”读lai2yang2(来阳)在山东省楞:读leng2(棱),巴音郭楞。
“楞”读Leng2(棱角的棱),不读leng4(愣)丽水:读li2shui3(离水),在浙江,不读“立水”滦河:读luan2he2(銮河),在河北省。
当地读“蓝河”漯河:河名。
在河南的,读luo4he2(骆河);在山东的,读ta4he2(踏河)M勐腊:读meng3la4(猛腊),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泌阳:读bi4yang2(必阳),在河南省。
勿跟河南“沁阳”相混。
“泌”也读mi4(密),例如“分泌”沔县:读mian3xian4(勉县),在陕西,现改称勉县;沔水改称汉江岷江:读min1jiang1(民江),在四川。
易错地名100个.docx

易错地名100个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
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词,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
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的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100个最容易读错的中国地名,看完这些,你会感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1. 浙江丽水的丽,不读I 1,读I i。
2. 浙江台州、天台的台,不读t Ci ,读t □。
3. 浙江嵊州的嵊,读音为sh mg。
4. 浙江鄞县的鄞,读音为yin,不读j i∏o5. 浙江乐清的乐,读音为yu e ,不读I P。
6. 浙江诸暨的暨,读音为j 1。
7. 安徽歙县的歙,多音字,读音为Sh e ,不读X I。
8. 安徽六安的六,读I U,不读I 1。
江苏的六合也读I U,方言字音的残存,江淮方言六陆同音,是古语,从这可知为什么六字的大写是陆。
9. 安徽亳州的亳,读音为b o,不读h d o。
10. 安徽枞阳的枞,多音字,读音为Z mg,不读Cmg,B(Cmg)即冷杉,洋火杆大多用它做原料。
11. 安徽黟县的黟,读音为y I。
黄山古称黟山。
12. 安徽濉溪的濉,读音为SU I。
13. 安徽蚌埠的读音为b e ngb u ,不读b d ngf U。
14. 安徽砀山的砀,读dmg,不读Ydlg或d mg。
15. 江苏盱眙不能根据字读半边的原则来读为y Ut d ,不错的读音为X U y i。
盱眙龙虾让人们知道了盱眙。
16. 江苏邗江,扬州古称邗沟,邗江现为扬州市的一个区。
干邗,读音为h印。
17. 江苏邳州的邳,读音为P i18. 江苏甪直、浙江甪堰,甪,读音为I UO19. 江苏氾水的氾字的音、义皆同“泛”,读f mO注意:河南有条汜水,汜读音为S 1020. 江苏睢宁的睢,读音为SU io21. 江苏栟茶的栟,读ben;栟榈即为棕树,栟榈的栟读b ιng o22. 江苏浒墅关的浒,读音为X 口,不读h Uo23. 上海莘庄的莘,读音为X in,不读Shen。
100个中国最难读的地名

100个中国最难读的地名,99%的人都读错了地名是历史的精髓要素之一。
虽是一个个简单的名词,却道尽了地与人、地与事、地与物的种种关系。
中国地名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区的变化、传统文化的观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100个最容易读错的中国地名,看完这些,绝对让你心生感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1.陕西栎阳的栎,读音为yuè,不读lè。
2.陕西吴堡的堡,读bǔ。
3.陕西柞水的柞,读音为zhà。
4.山东茌平的茌,读音为chí。
5.山东单县的单与姓氏单同音shàn,不能念dān。
6.山东东阿的阿,读音为ē。
7.山东莒县的莒,读音为jǔ,不读lǔ。
8.山东鄄城的鄄,读音为juān,不读yān。
9.山东临朐的朐,读音为qú。
10.山东临沂的沂,读音为yí。
江苏新沂,沂蒙山、沂水的沂,也读yí。
山东省南部有临沂,北部有临邑,容易混淆,山东人多称北临邑南临沂。
11.山东曲阜正确的读音qū fù。
曲阜得名于地形。
《尔雅释地》云:“高平曰陆,大陆曰阜”。
东汉应劭注:“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曰曲阜。
”今之曲阜城东,还残存有一条委曲长八九华里的大阜,即土山。
12.山东郯城的郯,读音为tán。
13.山东无棣的棣,读音为dì。
14.山东兖州的兖,读音为yǎn,不读yǔn。
15.山东芝罘的罘,读音为fú。
16.山东淄博的淄,读音为zī。
淄河,在山东境内。
17.山西洪洞的洞,读为tóng,不读dòng。
传统京剧《苏三起解》中的那句闻名的唱段:苏三离了洪洞县。
18.山西解池的解,读xiè。
19.山西临汾的汾、汾水、汾酒的汾,统读fén,不读fēn或者fěn。
20.山西隰县的隰,读为xí。
隰指地势低洼而潮湿的处所。
21.山西忻州的忻,读xī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容易误读的地名
导读:【摘要】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是学好高中语文学科最为基本的奠定,是为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做准备的工作。
所以小编在此为您收集了此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中国容易误读的地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题目:高中语文基础知识:中国容易误读的地名
据说在80年前,冯玉祥手下的一个参谋在书写作战命令的时候,把部队集结的地点沁阳随手写成泌阳。
沁阳在河南北部的焦作地区,而泌阳在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地区。
只多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公里,整个战役也就完全失败了。
我们也有过把岷江(Mn民)洪水读成闽江洪
据说在80年前,冯玉祥手下的一个参谋在书写作战命令的时候,把部队集结的地点沁阳随手写成泌阳。
沁阳在河南北部的焦作地区,而泌阳在河南南部的驻马店地区。
只多了一笔,部队瞎跑了几百公里,整个战役也就完全失败了。
我们也有过把岷江(Mín民)洪水读成闽江洪水,岷江在西南,而闽江在东南,比沁阳和泌阳之间的距离更远。
在电视节目中,误读地名是一件很郁闷也很难堪的事情,而且很容易成为一种笑柄。
读对地名,是对人家起码的尊重。
浙江的丽水(Lí离)被误读成丽(Lì立)水,台州(Tāi)被误读成台(Tái抬)州;
安徽的亳(Bó驳)州,几乎经常被读作多了一横的毫(Háo)州;
湖北的监利(Jiàn见)被误读成监(Jiān尖)利;
河南的浚县(Xùn训)被误读成浚(Jùn俊)县;
湖南的耒阳(Lěi垒)
被误读成来阳,而真正的莱阳在山东;
郴州(Chēn抻)被误读成彬(Bīn宾)州;
新疆的巴音郭楞(Léng)被误读成愣(Lèng),这两个字长得很像,一不留神就读错;
内蒙古的巴彦淖尔(Nào闹)被误读成卓(Zhuó),所以有一次和巴彦淖尔的同志一起联欢,他们的第一件事就是热情地感谢我读对了他们家乡的名字。
可见平常误读率很高。
有些误读是因为地名中含有多音字,需要坚持的是“名从主人”的原则,例如:
河北的蔚县,正确读音是Yù(玉);
安徽的歙县,正确读音是Shè(社);六安,正确读音是Lù(路);
山西的繁峙县,正确读音是Shì(是);子长县,正确读音是Zh ǎng(掌);
山东莘(Shēn深)县,学生们一般读不错,因为有莘莘学子之说;但我到上海又读错了上海莘庄(Xīn新)。
江西铅山(Yán盐),误读率一定很高,因为谁想到普通的”铅”还是多音字而且是地名专用的字音。
反正一不留神我可能就会读错。
象福建厦门、广东番禺、安徽蚌埠,虽然也含有异音字,但因为知名度高,被误读的几率相对比较低。
读错山东东阿的比较少,感谢
关于阿胶的广告;读错涪陵的比较少,感谢来自涪陵的榨菜;读错山西洪洞的也比较少,因为那句“苏三离了洪洞县”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
辽宁阜新,在辽宁一般被读成Fú(扶),在北京一般被读成Fǔ(抚),而正确的读音却是Fù(富)。
另外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有些字根本就没见过,望字猜音,跟着感觉走。
包括我们这些以说话念字为职业、普通话水平一级甲等的人在内,如果能第一眼就读对95%的中国地名,那就相当超水平发挥的了。
山西的隰县(Xí),山东的莒县(Jǔ),茌(Chí)平
河北的井陉(Xíng),蠡县(Lǐ);
四川的郫县(Pí),珙县(Gǒng),犍为县(Qián前);
安徽的黟县(Yī),枞阳(Zōng);
湖北的郧县(Yún),江西的婺源(Wù);浙江的鄞县(Yín);
江苏的盱眙(XūYí),邗江(Hán),邳州(Pī);
河南的柘城(Zhè),武陟(Zhì);
看着其中的某些字,仿佛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的很多文化和城市的历史密码,往往都固化在地名里了。
当然,语言是流动的,是液态的,今天的错误有些或许就成为明天的正音了,字典只是一个特定时代的语音规范。
语音的确定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而这一切都是人逐渐造就的.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