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姓圆安居梦(4月17日)
2023北京北师大附中初三(上)期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版)

2023北京北师大附中初三(上)期中道德与法治一、本部分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_____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会议主题为“新时代共享未来”。
该会议在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和开放合作等方面已经取得积极成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A.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B.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C.中国﹣东盟博览会D.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党的十九大3.一名大学生发现诺贝尔奖背景报告中可能存在笔误,他和老师一遍遍在稿纸上演算推导,发现报告中确实存在笔误。
他们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了相关科学机构,对方诚挚接受并按照建议更新了报告版本。
这名大学生的行为告诉我们()A.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B.要有批判精神和勇气C.要理性对待他人的评价D.要接纳他人合理建议4.四十五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序幕。
自此,中国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在广大农村,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探索,从镰刀、锄头的人工耕耘劳作到播种、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从人民公社社员到新型职业农民……如今,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这说明()①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②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③乡村振兴取得胜利,改革开放已经完成④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能和城里人一样领到养老金,这是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好事。
”生活在京郊的农民老宋谈到每月按时到账的养老金,高兴地说。
十年来,北京市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百姓托起了稳稳的幸福。
托稳“安居梦”,让群众居住更安心

协商议政XIANGYIN18乡音2023-11托稳“安居梦”,让群众居住更安心安居才能安心,安居才能乐业。
住房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保障,这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但住房领域还存在逾期未回迁安置、房屋产权办证难和工程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为此建议:一、找准症结,分类举措,解决热点问题。
决热点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涉房的突出问题的成因和症结,相关职能部门应当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群众反映最突出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果断决策、分类施策、精准化解热点问题,进一步消除社会风险和隐患,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统一思想,合力攻坚,加快推进解决逾期未安置工作。
对因资金短缺导致停工住房烂尾的项目,采取帮助开发企业筹资融资、消化存量房回笼资金、引入合作伙伴或变更主体、引导群众异地或货币安置等措施盘活项目,解决安置问题。
如赞皇唐街开发项目纳入“购房超市”平台,鼓励群众异地安置,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回迁安置问题。
优化举措、疏通堵点,化解不动产权证办理问题。
对群众无过错、因企业欠税欠费或政府违规操作导致无法办证的、按照从旧从轻、依法处理的原则,先为群众办证,再依法追究责任的做法,让居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对可以补办审批手续的、按照项目建设时的政策与技术规范办证。
确实无法补办的,由政府相关部门按现状出具认定意见,进行现状登记。
统筹协调、精准施策,解决停工烂尾项目。
烂尾项目是住房领域重要问题之一,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针对不同项目存在症结制定化解方案,精准施策靶向监督,通过招商引资、破产清算、破产重组、破产和解等手段,支持盘活资源,逐步进行化解,让烂尾项目焕发生机。
二、源头治理,强化监管,健全长效机制。
全长效机制。
住房突出问题,多是旧事、难事,有的还是“说不清的事”,导致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畏难情绪,不愿管、不敢管。
福建地名灯谜

福建地名灯谜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有关人名元宵的灯谜【灯谜大全】元宵灯谜大全及答案人名篇如出一口??素心格(近代人名)谜底/答案:谭嗣同却嫌脂粉污颜色(春秋战国人名)谜底/答案:钟无艳强体魄,立功勋(清朝人名)谜底/答案:康有为千眼纱灯尽透光(三国人名)谜底/答案:诸葛孔明曲不离口(明代人名)谜底/答案:常遇春全员出力为中华(党史人名)谜底/答案:贺龙轻舟已过万重山??梨花格(汉代人名)谜底/答案:樊哙青莲碧水两相映(宋朝人名)谜底/答案:李清照枕畔槐安一梦,梦尽似解庄生(《西游记》人名一)谜底/答案:牛魔王禁放牛羊(古代诗人一)谜底/答案:杜牧飘零一生,总把新乡作故乡(神话人物一)谜底/答案:牛郎再三谦让(《三国演义》人名)谜底/答案:陆逊汉朝文书(《三国演义》人名)谜底/答案:刘表三八多面手(《红楼梦》人名)谜底/答案:巧姐元宵节灯谜地名类山水之间,一方独立涪fú陵掌声经久不息延庆沫若乡间住处郭公庄重点干起,秋前方成和平安得后羿弓射阳雄踞山寨公主岭潘仁美卖国通辽固若金汤保定中国界首玉田金乌西坠白头看洛阳上下四方都无险六安发扬大协作精神互助刘关张结义地址桃园又到XX市双城庙建成菩萨到静安寺财源茂盛达三江富川情投意合同心公开赞助襄阳公私仓廪皆丰实屯昌花和尚鲁智深色达刘邦登基诏书宣汉南人不复反矣南充举起鞭儿又紧缰策勒介胄之士武汉全面整顿大理美哉嘉陵丽江惩恶扬善楚雄山花红烂漫赤峰元宵灯谜:人名篇2元宵灯谜:人名篇2【人名篇】:16)儿子牵牛下田(现代作家一)孙犁17)俯首为牛甘居后(艺人一)顺子18)禁放牛羊(古代诗人一)杜牧19)孔子自牖执伯牛问疾(水浒诨名一)圣手书生20)牛城路上真兴盛(三国人名一)邢道荣21)唯有八大执牛耳(古代书画家一)朱耷22)乡间牛羊都进栏(卷帘格·歌唱演员一)关牧村23)斩牛头奉诸神前(三国人名一)许褚24)此生一别后,疑是玉人来(三国人名一)牛金25)丁丑(影视演员一)牛犇26)离乱之后得余生(三国人名一)牛金27)飘零一生,总把新乡作故乡(神话人物一)牛郎28)生前惟白丁(《儒林外史》人名一)牛布衣29)一生离别君未归(演员一)牛群30)一生廉洁(红楼梦人名一)牛清31)枕畔槐安一梦,梦尽似解庄生(《西游记》人物一)牛魔王2016年福建省惠安县“美丽惠安——廉灯辉映净我”灯谜创作大赛佳谜“美丽惠安——廉灯辉映净我心” 灯谜创作大赛获奖谜作1.自撰形扣类入选佳谜一等奖你无私奉献值称颂颠河北邯郸任志广二等奖执政终需靠民心愍福建福州林建兴忠心奉献,始终不贪贵安徽六安孟凡祥三等奖拒收金钱杜绝色线江苏如东陈昌年不取一文张孝先义子福建厦门郭少敏坦腹东床广流传复查广东汕头潘洁妹贪赃迟早各有报贿赂河北武安李文林今拒贪赃晚节保贝贝广东普宁李创龙廉字当头,一生为本床江苏苏州龚海波党心合民心,上下一条心申江苏南通刘精耕先清白,后当官,修身自好晏子辽宁沈阳李迁羊续悬鱼庭前,以示清廉为先癣广东揭阳王楷波挥手多方改旧制,始终廉政心不懈解放军庙贵州贵阳连亚云2.自撰意扣类入选佳谜一等奖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应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高清频道重庆刘渝二等奖喜见上层齐反腐乐视高清大片福建厦门郭少敏廉石压舟是何因返回太空舱福建龙海陈启裕三等奖廉政风传遍神州清气在中福建龙海谢亚芦廉政公开不弄虚清明休假福建长泰董沛霖群众利益挂在心人民的好记者福建三明薛红建狠下功夫,惩治贪腐去污力强重庆张顺社为官不染尘,方道是人杰任洁辽宁沈阳苏颖为政须清廉,贪污必丢官权无染广东汕头唐大受兴清廉之风,除贪腐之污立白、汰渍福建永安何新芳官廉民齐赞,美誉接踵至人道是、清光更多广东汕头陈挺接待方不迎送,不摆花,不设宴东三省福建三明陈国迁“似扇” “似柱” “似壁”“似索”四种形象山西晋中朱叶青3.成句形扣类入选佳谜一等奖“朝省夕省,朝夕自省”小小河南三门峡郑庆元二等奖“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俄福建永安蔡芳“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俄广东揭阳黄跃佳三等奖”安得阙亲近” 立案安徽巢湖夏彬“保初节易,保晚节难”葆贵州都匀陈霄“以信接人,天下信之”大大安徽六安陈浩4.成句意扣类入选佳谜一等奖“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四会、保定、永清福建三明陈明雄二等奖“老虎苍蝇一起打”腐必清、除尽江苏苏州陈志明“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三等奖“惟廉可立身” 保洁站广东汕头王文锦“直望九霄飞” 不折腾江苏如皋杨建敏“他年我若为青帝”双开浙江杭州汤政良“廉灯辉映净我心”清照、余怀贵州都匀陈霄“何日请缨提锐旅”及格领导人北京叶曙光“去时还似到时贫” 权勿用、来富福建福安王水松“让住房公积金圆百姓安居梦”利为民所谋广东揭阳陈协彬“归来整旅虾夷散,五更犹闻匣剑鸣”廉生威广东揭阳陈协彬“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着力治本湖南长沙敖耀寰“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郑洁·身退河北武安郭为民活动灯谜建议灯谜题目及答案1. 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看不见。
初三政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试题

初三政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根本原则试题1. 2014年3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张抗抗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说:“一个作家写一部长篇,一个学者写一本著作,无论长短,最后都归结到一个月的收入来征税,这很可能是五年、十年的劳动成果,怎么可以按月工资征税呢?”为此他为无数挣扎在文学创作一线的无名作者疾呼:“尽快提高稿酬个税起征点,起码与工资持平。
”这一疾呼①主要是提高税收,不利于我国文学创作的发展②有利于调节作家的收入差距,缩小贫富差距③是维护作家创作公平的表现④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把握材料中的关键点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张抗抗提出的“尽快提高稿酬个税起征点,起码与工资持平。
”的建议实质是税收的作用。
有利于调节作家的收入差距,缩小贫富差距;是维护作家创作公平的表现;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①主要是提高税收,不利于我国文学创作的发展观点是错误的。
【考点】税收的作用。
2.下图漫画《感受不同》反映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什么问题()A.人口过多B.资源短缺C.环境恶化D.贫富差距过大【答案】D【解析】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上学难、住房难、看病难、人口过多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贫富差距过大等。
漫画中体现的是收入不同,也就是因为收入不同造成贫富差距过大,所以感受不同,故本题选择D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表现。
3.决定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原因有()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社会主义性质③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意志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④【答案】B【解析】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所以②④是正确的,①③是错误的,排除,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4.要在全社会形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的局面,我们必须坚持()①劳动、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④全体人民同时富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分配制度的认识。
蒲城圆梦居者有其屋(精)

蒲城圆梦居者有其屋在蜗居时代,住房是全民面临的难题,而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却人人有房住,浦城县是如何美梦成真的呢?“盖新房”是个难圆的旧梦现年74岁的胡春芳,是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武家村人。
1958年中专毕业时,她成了一名女拖拉机手。
由于工作忙碌,胡春芳在分娩前一天,还在检修拖拉机。
劳累过度使得出生的儿子先天不足,成了智障,后来别人给介绍的儿媳妇也是智障,这样造成了孙子仍有智障问题。
可老天并没有因此而怜悯这个不幸的家庭。
胡春芳告诉记者“儿子七年前去世后,这个家里里外外就都靠我支撑。
”胡春芳指着用土坯夯起来的土房说,“平时最可怕的是下雨,家里的房子有70多年了,上面虽然长满了杂草也摇摇欲坠,但那是我刚嫁过来时的新房,是全家最大的财产”。
胡春芳接着谈到:“由于是老房子,院里都比屋里高,一到下雨,雨水就会倒灌进屋,你得拿盆子往外舀水。
”随行的该村支部书记告诉记者,赶上汛期,就得想法把娘仨转移到邻居家:“房子塌了,会出人命的啊”。
胡春芳说“不是没想过盖新房,儿子在的时候就想过,可是家里实在盖不起,(儿子)走了,也没看到。
”胡春芳有点哽咽。
“村上盖一座房要五、六万,家里的收入能填饱肚子就谢天谢地了”,胡春芳语气坚定地说道:“在我有生之年盖不起房,那我百年之后,凭他们娘俩更盖不起新房”。
这句话是奢望?是感叹?还是一种无奈?记者无从揣度。
如何真正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解决群众实际的困难和问题,不仅需要地方领导敢于正视问题,更需要行之有效的方式。
一扇门一顿饭而对于赵山村四队的李菊华,她的愿望就是把十多年前做好的大门用起来。
“十多年前就做好了,打算盖新房时做街门。
”但事实上李菊华家一直用的是纸板子。
“那还是借别人的。
”李菊华补充道。
李菊华的丈夫七年前去世后,家里就靠儿子打工维持生活,盖新房便成了一种奢望,那扇做好的门也就搁置起来。
就这样,75岁的她和50多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儿子由于腿有残疾至今未娶媳妇。
“我是一名老党员,我为自己不能脱贫感到羞愧。
让民住有所居 居有所安(全文)

让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全文)随着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全面推进,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可在舟山老城区仍有很多居民依然住在年久失修的危房里,整日提心吊胆过日子。
近年来,为了给这些危房解“危”,舟山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努力让每个人都能住得安心。
2012年8月7日,台风“海葵”严重影响舟山地区,12级以上大风裹挟着特大暴雨,袭击了舟山定海、普陀、岱山等地。
而此时,已经入住新房的夏卫忠正安心地待在新家观看“海葵”电视直播。
“没有危房改造,这次台风来袭,我们全家又得撤到安置点去了。
”夏卫忠乐呵呵地跟记者说:“这多亏了市人大和代表们的关心呀,你一定得替我们说声‘谢谢’!”像夏卫忠这样,对舟山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心怀感激的百姓不在少数,他们都是舟山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这些年持续监督危房改造工作的直接受益者。
代表、委员心系危房百姓今年59岁的夏卫忠是舟山裕大酿造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工,此前一直居住在舟山市环城东路33号一幢年久失修的D级危房里。
说起以前的生活,夏卫忠用了“惊心动魄”4个字。
他说,当时他住的房子随处可见裂缝,最大的都能伸进一个手掌。
“要是碰上台风天,一楼水漫金山,二楼渗水不断,那日子真是苦不堪言。
”夏卫忠说,每次台风来袭时,他们都不得不另找地方暂住。
事实上,在舟山老城区这样的老房子还有不少。
据了解,城区内一些上世纪80年代以前造的传统结构(以木结构为主)平房和二层楼房,大都因未打地基和年久失修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水、倾斜现象,有坍塌危险。
此外,一些上世纪90年代前建造的非框架结构的多层住宅小区,部分也已出现房屋沉降等现象,其中仅定海区昌国街道便有6幢房子被有关部门鉴定为“危房”,其中5幢为不能正常使用的C级危房,涉及居民200多户。
每逢台风季,这些楼房内的住户都得忙着备沙袋、查渗漏。
让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舟山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自2009年的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起,几乎每次人代会上都有代表就此提交议案、建议,既督促政府部门重视危房改造工作,又给政府部门实施危房改造提供了一系列可行建议。
人民中心——忧天下惠民生治国有常思黎元明宗旨利民为本

人民中心王香平陈晋——忧天下惠民生治国有常思黎元明宗旨利民为本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这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把“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实质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群众的各方面权益。
2014年以来,在每年的辞旧迎新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均发表了新年贺词,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于国家、于百姓,都是令人期待和欣喜之事。
作为篇幅不长的贺词,说什么,怎么说,固然颇费斟酌,但让人们印象深刻的是,贯穿每年新年贺词的始终只有一个关键词——“人民”。
不足800字的2014年新年贺词中“人民”出现了9次,篇幅达1300字左右的2015年、2016年、2017年新年贺词中“人民”分别出现了16次、12次、11次。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理政大局中,“人民”的分量由此可见。
2012年11月15日,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首次发表讲话就鲜明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后,习近平再次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红色记忆51红色记忆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住房公积金宣传标语(三篇)

住房公积金宣传标语1、助圆安居梦,惠及千万家。
2、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你住房的保障。
3、住房公积金人人出力,幸福新生活家家受益。
4、住房公积金普惠百姓,广厦千万间各有所居。
5、住房公积金,筑就中国幸福家庭梦。
6、住房公积金,筑福千万家。
7、住房公积金,圆您住房梦。
8、住房公积金,用心惠民生。
9、住房公积金,吴江住房美,圆我中国梦。
10、住房公积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1、住房公积金,情系百姓心。
12、住房公积金,单位的义务,职工的权益,安居的保障。
13、制度发展二十载,服务民生千万家。
14、职工要买房,公积金帮大忙。
15、职工要购房,公积金来帮忙。
16、增强住房公积金法规意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17、缘·公积金,圆·住房梦。
18、有一种财富叫“公积金”,有一种幸福叫“去买房”。
19、有我公积金,住房不是梦。
20、有了住房公积金,安居置业有信心。
21、有家必有房,有房少不了住房公积金来帮忙。
22、用了住房公积金,偿还贷款负担轻。
23、宜居吴江梦,幸福公积金。
24、依法缴存住房公积金——企业的关心,职工的权益。
25、依法缴存住房公积金,构建和谐幸福家园。
26、一点一滴公积金,一生一世幸福家。
27、信立住房公积金,住房保障真开心。
28、携手同创公积金,齐心共建美家园。
29、携手缴纳公积金,齐心共圆住房梦。
30、吴江住房公积金,给力新房新梦想。
住房公积金宣传标语(二)1. 吴江公积金,购房新动力。
2. 委托提取政策好,签约服务烦恼少。
3. 万家公积金,公积惠万家。
4. 徒步疲惫坐车破费,委托提取身心不累。
5. 同住太湖城,共享公积金。
6. 同缴公积金,共圆中国梦。
7. 所有的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必须依法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8. 实现住房梦,首选公积金。
9. 融情公积金,惠民惠生活。
10. 情注公积金,心泊幸福家。
11. 情系公积金,心栖购房梦。
12. 千年吴文化,活力公积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百姓圆安居梦——辽宁棚户区改造的探索与实践辽宁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辉煌的成就,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真抓实干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得益于广大党员干部无私的奉献。
辽宁棚改的成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彰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棚改中所体现出来的“棚改精神”——“对广大人民群众充满感情的负责精神、科学务实的创新精神、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已成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宝贵精神财富。
辽宁棚户区改造所积累的经验,对各地推动保障房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旧住宅区整治及其他地区棚户区改造,对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对进一步完善国家住房体系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在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何解决低收入群体住区问题,都是一个棘手问题。
据联合国人居署报告显示:2010年世界贫民住区人口已达8.276亿人,接近全球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
尽管各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辽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曾为我国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过历史的贡献。
但是,随着资源的枯竭和体制的转轨,大量职工下岗失业,数百万工矿企业职工长期生活在棚户区中。
据调查统计,到2004年底,全省有近160万人居住在棚户区,其中120万人生活在5万平方米以上连片棚户区,有40多万人居住在5万平方米以下的连片棚户区。
这些棚户区主要集中在抚顺、本溪、阜新、朝阳北票等煤炭产区,总面积达632万平方米,大部分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建成的临时简易房。
房屋陈旧、阴暗潮湿,部分墙体开裂,多数地基下沉,有的八九百人合用一个厕所。
在寒冷的冬天,晚上睡觉要穿棉大衣,戴棉帽。
夏天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要披着雨衣睡觉。
“上水难、下水难、行路难、如厕难、取暖难、就业难、洗澡难、娶亲难”是棚户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据有关部门统计:棚户区里,70%是下岗失业人员,50%是城市低保人员。
随着房价的不断攀高,棚户区里广大低收入家庭依靠自身能力改善住房条件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导致一些人对改革开放产生了怀疑,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动摇。
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势必会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群众,大手笔、大决策,打响棚改工程攻坚战辽宁省委、省政府一直关心棚户区的群众,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下,辽宁从1987年开始连续对棚户区进行改造。
但由于受资金等条件的制约,当时主要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改造的棚户区都是地段较好,商业开发价值较高的地方。
而大片的、处于城市偏远地段的棚户区仍像城市的伤疤一样存在着,与改革开放、振兴发展形成强烈的反差。
2004年,党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进入第二个年头,辽宁开始步入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棚户区改造的任务又一次摆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日程。
12月26日,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冒着零下近30摄氏度的严寒,深入抚顺最偏远、最贫困的莫地沟棚户区进行调查研究,棚户区居民的生活窘境令他震惊。
李克强眼含热泪,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棚户区居民郑重承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们搬出棚户区,住上新楼房!”2004年12月30日,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把棚户区改造列为全省“一号民生工程”。
2005年2月23日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从2005年开始,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5万平方米以上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
3月16日,省政府下发了《全省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棚改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原则和相关政策。
从此,打响了辽宁棚改攻坚战。
从2005年初到2006年底,主要改造了城市5万平方米以上的集中连片棚户区,全省共拆除棚户房1212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1931.5万平方米,涉及34.5万户、120万人。
2007年开始,又开展了城市5万平方米以下、1万平方米以上的连片棚户区改造工作。
2007年至2008年,共拆除棚户房299.4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441.1万平方米,涉及7.38万户、22.7万人。
2009年以后,各市依据本地实际,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陆续开展了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以及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改造。
自2005年以来,全省累计改造棚户区2910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4402万平方米,改善了70.6万户、211万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基本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城市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规范有序地推进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连着百万人民群众的福祉。
为了确保棚改工作的顺利实施,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强化对棚改工作的领导辽宁省委、省政府和主要领导深刻认识到,棚户区改造是一项政治任务、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必须作为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号民心工程”,上下一致,倾心尽力,“砸锅卖铁”也要圆好百万群众盼了几十年的棚改梦。
为此,省委多次召开常委会议,研究解决棚户区改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省政府成立了由建设、发改、财政、国土等17个部门组成的棚户区改造协调小组,各市分别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了相应组织,严格落实棚改工作的督察、调度、报告、管理等制度。
同时,还确定了省委常委包市,市、县(区)领导包片,党员干部包户的办法,省市等各级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体系,有效地保证了棚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切实提升棚改工作成效棚户区改造工作面临的情况复杂,困难重重,单纯依靠党委政府难以实现,单纯依靠市场手段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辽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参与主体积极性的最大发挥。
所谓政府主导,就是各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建设主体、责任主体,负责筹措资金、制定政策、编制规划、拆迁组织、工程建设、回迁安置等任务,并在具体项目运作上,对土地附加值低,没有商业开发价值,不具备市场化运作条件的棚户区土地,由政府操盘,直接进行改造,有效地解决了开发商不愿干、不敢干的难题;对有商业价值的,搞市场化运作,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土地和开发商业用房,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
针对辽宁整体财政实力较弱,群众承受能力较差的实际,省委、省政府及各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了“九个一块”的办法,即政府补一块、政策减一块、企业筹一块、个人掏一块、市场挣一块、银行贷一块、社会捐一块、单位帮一块、工程省一块,多渠道筹集资金。
在棚户区居民回迁安置上,出台了比经济适用房更加优惠的棚改拆迁政策,更加充分地保证了老百姓的利益。
坚持“拆一还一”,即拆一平方米旧房,还一平方米新房,不收差价;在标准内增加的住房面积,每平方米新房只交600至800元的建设成本费;对暂时交不起增加标准面积款的困难户,采取小额借贷救助等办法,让他们先入住,待还清增加面积的房款后再予办理产权。
针对一些棚户区居民的特殊需求,各市建设了一些面积不大、功能齐全的小户型住房,实行简易装修,水、电、热、气全面配套,水池、坐便、炉台一应俱全。
对低保户给予了更加特别的优惠政策,免缴产权调换差价;未缴费扩大面积的部分,实行廉租办法;无力承担租金的,由房产管理部门记账。
在棚改中,全省没有一户棚户区居民因为生活困难而住不进新房。
(三)规范有序,明确责任,确保棚改工作有效落实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党心连着民心的工程。
为把这项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从房屋拆迁、土地“招拍挂”、工程招投标、资金管理、住房分配、政策听证、工程质量监理等多个方面,强化对棚户区改造工作全程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严格责任追究。
为加强棚改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省监察厅、财政厅制定下发了《辽宁省城市棚户区改造资金管理办法》,指导各市设立了“城市棚户区改造资金”专户,对棚改资金的支付、使用等各个环节作了明确要求,严格落实了月报告、月调度、监督审核、专项检查等制度,保证了资金使用安全,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切实把棚改新区做成优质工程、样板工程,严格执行法规与强制性标准,实行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认真把好设计审查关、材料设备关、隐蔽工程关与竣工验收关,堵塞管理漏洞,消除质量隐患,确保了万无一失。
各市在抓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外,还聘请棚户区居民代表作为工程质量监督员,进一步把监督工作做细做实。
(四)着眼长远,建立机制,全面巩固棚改工作成果省委、省政府努力把棚改新区建设成“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文明健康”的新型社区,确保棚改新区居民住得进、住得稳、住得好。
加强社区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棚改新区社区建设工作意见》,明确将社区公共用房纳入棚改新区总体规划,建设了“一站四室”(社区服务站、办公室、活动室、警务室、医务室);加强了学校、超市、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了“社区十分钟服务圈”。
为最大限度地使棚改新区居民减少支出,降低生活成本。
其一,各市在制定棚改新区物业费收费标准时,向居民做了倾斜,收费标准比较低,每平方米0.1-0.3元。
同时,在一些棚改新区,实行了社区自助式管理,把棚改新区物业管理与困难家庭就业结合起来,既减少了物业管理收费,降低了物业管理成本,又扩大了就业。
其二,各市在规划建设棚改新区时,预留了一部分商业用房,用商业用房的经营性收入,来解决特困家庭廉租住房补贴、供热和物业费补助等方面的缺口。
其三,为了进一步解决低保户的供热问题,省政府给各市低保户的供热补贴,在2007年1.62亿元的基础上,提高到2008年的3亿多元,以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其四,对更加困难的群众,建立了棚户区改造救助资金,累计对棚改困难家庭投入救助金1.6亿元。
其五,各市政府利用棚户区改造腾出的土地,兴建劳动密集型企业、创业市场、农贸市场等,安排棚户区居民就业再就业,提高居民收入。
棚户区改造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促进了社区发展,改善了城市面貌,完善了城市功能,实现了社会和谐,促进了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辽宁的棚户区改造,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7年的努力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棚改家庭的巨变、社区的巨变、城市的巨变和辽宁经济社会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