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合集下载

模具设计大纲

模具设计大纲

《模具设计》课程大纲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模具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CAD/CAM软件应用的基本技能,掌握CAD/CAM软件进行三维实体和基本曲面的造型能力,简单模具的分型。

1.2设计思路
课程是依据目前机械类专业必须掌握一门CAD/CAM软件的应用所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三维基本曲面造型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实际生活中的案例项目如汽车轮毂,水杯,洗发水瓶等实际案例和产品为载体来进行.
2.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完成零件三维建模项目的活动,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掌握应用CAD/CAM 软件进行三维建模,会对中等复杂程度的产品进行反求造型项目任务。

本课程培养的专业职业能力:
●具有CAD/CAM软件三维建模能力
●具有中等复杂零件的反求设计能力
●具有一定的精密零件测量能力
●具有创新意识和热爱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
3.课程内容和要求。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模具设计课程代码:MPRC3001英文名称:Die Design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3学分/54学时开课学期:第6学期适用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后续课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朱伟珍大纲执笔人:朱伟珍大纲审核人:杨宏兵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课程性质:模具设计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学位课程。

本课程针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冲模、塑料注射模的设计基础知识为主,同时结合塑料注射模CAD技术,并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模具技术方面的知识解决工艺装备领域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本课程以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强化理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突出创新精神,优化综合素质“为培养宗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冲模设计概述、冲压工艺过程设计、冲模结构及零部件设计、塑料注射模设计概述、注射模浇注系统、注射模成形及运动部分的设计、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塑料注射模CAD系统。

通过相关功能模块的理论讲授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种冲压模、注塑模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各种冲压模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点,培养学生针对具体冲压件需求,合理选择冲模结构方案的能力;2.掌握注塑模各个部件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点,培养学生针对具体塑件需求,合理选择注塑模结构方案的能力;3. 掌握制定一般模具工艺规程及分析制件质量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重点内容: ;难点内容:∆)1、绪论(3学时)(支撑教学目标1、2)1.1 模具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2 现代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简介1.3 模具的分类与应用特点目标及要求:1) 了解模具工业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地位、现状及发展趋势;2) 了解现代模具设计制造CAD/CAM/CAE技术★;3) 了解模具的种类和特点★;2、冲模设计概述(3学时)(支撑教学目标1、3)2.1冲压工艺类型及变形特点2.2冲模分类及其典型结构2.3冲模设计要点目标及要求:1)熟悉常用冲压工序特点,掌握常用冲压工序的变形特点★∆;2)了解冲模的分类方法,熟悉冲模的典型结构及其工作过程,掌握冲模的零部件组成及其作用★;了解冲模常用模具材料;3)了解冲模设计原始资料的内容,熟悉设计步骤。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一、课程背景与目的模具设计课程是一门针对模具设计方向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

本课程通过讲授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不同复杂程度的模具设计工作。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模具设计理论与原则,在设计阶段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2. 熟练掌握常用的模具设计软件和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

3. 能够独立完成常用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制造工程师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合作。

三、教学内容1.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a. 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b. 模具设计流程和步骤c. 模具材料的选择与使用d. 模具加工工艺与技术e. 模具组成部件及其功能2. 模具设计软件应用a. 常用模具设计软件的介绍与使用方法b. 模具设计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c. 模具设计软件与其他相关软件的配合使用3. 模具设计实践与案例分析a. 基于真实工程案例的模具设计实践b.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模具设计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c. 模具设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技能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a. 教师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b. 提供课堂讲义和阅读材料,供学生深入学习与参考2. 实践操作a. 提供模具设计软件和实验工具,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b. 指导学生进行模具设计实践和实验3. 案例分析与讨论a. 教师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b.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模具设计中的问题4. 小组合作学习a. 分配小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b. 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模具设计项目,进行合作与讨论五、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评估a. 平时课堂参与情况评定b. 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估2.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a.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的课程设计实践,撰写实验报告b. 考核学生对模具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 期末考试a. 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六、参考教材1. 《模具设计与制造》,李小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2. 《模具设计实用教程》,王绪东,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3. 《模具设计基础》,李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七、参考资源1. 各类模具设计软件的官方网站和用户手册2. 相关论文与研究报告的学术数据库八、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评估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2)

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2)

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2)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10.3模具的主要加工方法教学建议:用一代表性较强的综合性模具从生产的过程,工艺的特点,加工的方法以及注意的事项进行示范讲解,然后要学生复述这一过程,再与实践相对比。

第九章模具零件的常规机械加工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车削、削、刨削、磨削的加工方法。

2.掌握各种模具制造的工艺路线。

3.会制定模具零件工艺规程。

教学内容:11.1 车削加工11.1.1凸模车加工11.1.2型腔车加工11.2 削加工11.2.1平面或斜面的加工11.2.2圆弧面的加工11.2.3复杂型腔或型面的加工11.2.4削加工实例11.3 刨削加工11.3.1刨削加工11.3.2插削加工11.3.3刨削加工实例11.4 磨削加工11.4.1平面磨削11.4.2内圆磨削11.4.3外圆磨削11.4.4磨削加工实例11..5模具制造的工艺路线11.5.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11.5.2工艺阶段的划分11.5.3工序的划分11.5.4加工顺序的安排11.6 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制定11.6.1模具零件工艺规程的基本要求11.6.2制定模具工艺规程的步骤11.6.3工艺文件的常用格式11.7 模具零件加工实例教学建议:1.教学中注意强调车削加工凸模零件时,尺寸精度要高,表面粗糙度要好。

2.重点讲解过度型面的加工。

3.加工顺序的安排在模具制造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应多加强调。

第十章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方法教学要求:1.掌握电火花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艺。

2.掌握电火花线切割程序的编制和加工工艺。

教学内容:12.1 电火花成型加工12.1.1电火花成型加工的基本原理12.1.2电火花成型加工的基本条件12.1.3极性效应12.1.4电火花加工的特点12.1.5影响电火花加工质量的主要工艺因素12.1.6电火花加工工艺12.1.7电极制造12.1.8电火花加工工艺12.1.9电火花加工实例12.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12.2.1概述12.2.2 3b格式程序的编制12.2.3 4b 格式程序的编制12.2.4 iso 代码数控程序的编制12.2.5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12.2.6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例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除学好有关电火花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学会电火花的实际操作技术。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 课程背景A. 课程简介B. 课程目标C. 教学方法二. 教学内容A. 入门知识1. 模具设计概述2. 模具设计的重要性3. 模具工艺流程B. 基础知识1. 模具材料2. 模具零部件及标准件3. 模具设计原理4. 模具设计软件的使用C. 进阶知识1. 模具结构设计a. 分模设计b. 浇注系统设计c. 冷却系统设计d. 顶出系统设计2. 模具流道设计3. 模具周边设备的选择和使用D. 实践操作1. 模具设计案例分析2. 模具工艺参数的优化3. 模具加工工艺演示三. 教学流程A.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1. 授课内容2. 课堂讨论3. 作业布置B. 第二阶段:实践操作1. 设计软件的使用2. 模具设计案例分析3. 模具加工演示C.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1. 模具设计项目2. 模具优化与改进3. 实际模具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四. 教学评估A. 学生作业评估B. 期末考试C. 课堂表现评估D. 学生反馈调查五. 参考资料A. 教材B. 参考书籍C. 相关网站D. 实验教材六. 教学资源A. 设备B. 软件C. 实验室和设施七. 教学团队A. 主讲教师B. 助教八. 课程评价及改进A. 教学效果评价B. 课程改进建议九. 其他注意事项A. 课程要求和作业要求B. 学习资源的获取方式C. 学习时间和地点安排总结:模具设计课程是为学生提供模具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课程。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能够运用模具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并更好地理解模具结构设计、流道设计以及周边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学生将有机会进行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和模具加工工艺演示,培养解决实际生产中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评估,学生将得到指导和反馈,以持续改进课程教学质量。

《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335062总学时:40 学时(讲课32 学时,实验4 学时,上机4 学时)总学分:2.5课程类别:专业模块选修课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预修要求:工程图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计算机文化基础、材料力学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以冷冲压模具、塑料注射模具、热锻模具为主,首先分析成型的基本工艺过程,然后以典型工件为例,分析模具结构,如冷冲模的定位机构、顶料卸料机构;注塑模分模面的选定、浇注系统、顶出机构、冷却系统;热锻模模膛尺寸的计算等。

对塑料压缩模、压铸模粉末冶金模、橡胶成型模也做简单的介绍。

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了解各种成型的工艺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模具结构。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每次课都布置作业,以巩固和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的主要内容是模具结构,上机的内容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

考核形式为笔试,总评成绩将参考平时作业(占10%)和实验、上机情况(占10%)。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大纲正文第一章冲压加工工艺学时:6 学时(讲课6 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各种冲压工艺的种类,掌握工艺的分析计算方法,学会制订工艺过程。

重点:冲压工艺的分析计算难点:冲压工艺的分析计算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冲裁(2 学时)第三节弯曲(2 学时)第四节拉深第五节其它冲压加工工艺简介(2 学时)习题:课外补充3-4 题第二章冲模零、部件设计学时:4 学时(讲课4 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模具工作部件、辅助部件的设计方法重点:凸、凹模工作尺寸计算难点:卸料结构设计。

第一节凸、凹模结构设计(2 学时)第二节定位形式与结构设计第三节卸料结构设计第四节冲模导向、安装和有关零、部件(2 学时)习题:课外补充1 题第三章冲模结构设计学时:10 学时(讲课6学时,实验2学时,上机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复合模、级进模的设计要点重点:各种构件的用途难点:复合模、级进模的定位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冲裁模结构设计第三节弯曲模结构设计(2 学时)第四节拉深模结构设计(2 学时)第五节复合模结构设计第六节级进冲模结构设计(2 学时)习题:无第四章塑料注射模结构设计学时:14学时(讲课10学时,实验2学时,上机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了解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结构,掌握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各功能系统的设计原则。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本科(1)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本科(1)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本科(1)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本科一、课程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二、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三、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具有从事模具设计、加工制造与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模具设计基础:模具设计原理、模具设计流程、模具设计方法、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设计等。

2、模具材料与制造工艺:常用模具材料、模具生产工艺、模具制造加工工艺等。

3、数控加工基础:数控加工原理、数控编程、加工工艺规划等。

4、热流道模具与塑料制品成型技术:热流道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材料加工流程、塑料制品成型技术等。

5、配置CAD/CAM/CAE软件:软件基本原理、软件操作流程、软件应用实例等。

五、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授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教学、作业实践、课程设计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模具设计制造的基本技能。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模具设计案例,让学生掌握模具设计思路和方法。

4、讲座报告: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模具设计制造领域前沿知识的分享和讲解。

六、教学要求:1、全面了解模具设计原理和技术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模具设计流程和方法;2、能够熟练掌握模具材料及制造工艺,有相关数控加工基础;3、熟练使用CAD/CAM/CAE软件,能够独立完成模具设计和编程任务;4、有一定的热流道模具设计和制造经验,了解塑料材料加工流程和成型技术;5、了解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具备综合应用模具设计和制造技术能力,能够开展实用型研究工作。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1、《模具设计手册》主编:彭庆兰州理工大学出版社2、《数控技术与应用》主编:民卫勇机械工业出版社3、《塑料成型工艺与设备》主编:罗清华科学出版社4、《CAD/CAM/CAE技术及应用》主编:张仁东清华大学出版社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2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第一篇:《模具设计基础》教学大纲《模具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模具设计基础学时数:60 学分:3 适用专业:数控专业两后生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1.学习目的《模具设计基础》是一门专业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模具设计(冷冲压模具、注塑模具及其他模具)的基础知识,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

授课时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介绍常用模具的典型知识、设计方法和成形设备的选用。

力求学生修完本课后,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了解成形设备,能进行简单的模具设计。

2.主要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① 冷冲压成形工艺的基本知识,包括成形工艺过程、常见模具种类、模具材料,冷冲压成形设备的应用。

② 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等冷冲模具的成形原理、工艺过程、模具结构设计与计算、模具设计步骤等。

③ 塑料成形工艺的基本知识,包括塑料原料、塑料制造品的工艺性、注射成形、挤出和压塑的工艺过程及成形设备等。

④ 塑料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包括注塑模、挤出模、压塑模等塑料模具的制品工艺性,设计计算基础及常见的基本结构设计和模具设计步骤等。

3.基本要求(1)掌握模制产品的成形方法,了解模制产品的成形方法。

(2)了解冲裁模等主要冷冲模(五金模具)设计的一般知识和相关的注意事项,认识各种常见的基础模具结构。

(3)了解和掌握注塑成型工艺与设备的一般知识和相关的注意事项,认识各种常见的基础模具结构。

二、课程内容简介及学时分配第1章冷冲压成形工艺概论(6)1.1 冷冲压工艺概述 1.2 模具分类及结构 1.3 工艺中常用材料 1.4 冲压设备第2章冲裁工艺及冲裁模具的设计(8)2.1 冲裁基本概念2.2 冲裁模设计与有关工艺计算 2.3 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 2.4 模具结构设计 2.5 冲模的设计步骤及实例第3章弯曲(6)3.1 弯曲模基础3.2 弯曲模实例分析——多部位弯曲模第4章拉深(8)4.1 拉深工艺概述4.2 圆筒形拉深件拉深工艺4.3 拉深模典型结构 4.4 压边装置4.5 拉深模工作部分设计第5章其他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6)5.1 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5.2 冷挤压第6章塑料与塑料成型工艺(8)6.1 塑料及塑料制品 6.2 塑料的成型工艺性能 6.3 塑件的工艺性6.4 塑料注射成型工艺与设备 6.5 塑料挤出成型 6.6 压缩成型和压注成型第7章塑料注射模设计(12)7.1 塑件的工艺性7.2 塑料注射模具的分类和典型结构 7.3 塑料制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 7.4 成型零件的设计 7.5 浇注系统设计 7.6 结构零件的设计 7.7 推出机构设计7.8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7.9 模具加热与冷却系统设计 7.10 塑料模的设计程序第八章其他塑料成型模具(6)8.1 压缩成型模具 8.2 压注模设计8.3 挤塑模设计三、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以教师讲课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辅以多媒体教学,修完本课后,进行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Die & Mould Design
课程编号:INDE3102
学时:32 (理论学时:32课外学时:8 )
学分:2
适用对象:工业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郭成,储家佑.现代冲压技术设计手册.北京:中国标准出版
社,2005.
[2]叶久新,王群.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性质:专业基础
目的:培养学生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工艺和典型模具结构,具备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设计能力,以此作为产品设计的背景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懂得在做产品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材料、工艺、模具等方面对设计的约束性。

二、课程内容简介
模具设计基础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为主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讲述冲压技术概论、各种冲压工艺特点
(包括冲裁、弯曲、拉深、胀形翻边、复合成形)、冲压典型模具结构特点。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讲述塑料成型的基础知识、注塑成型原理和注塑模基本结构,注塑模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设计、注塑模顶出机构的设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注塑模温度调节系统。

三、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根据给定的简单冲压件,能够设计出冲压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2.掌握塑料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根据给定的简单塑料制品,能够设计出注塑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冲压技术概论
1.冲压技术的先进性
2.冲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3.冲压工序的分类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二章:冲裁
1.冲裁变形特点
2.冲裁间隙
3.冲裁模具刃口尺寸计算
4 .冲裁件的工艺性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三章:弯曲
1.弯曲变形特点
2.最小弯曲半径及其影响因数
3.回弹及提高弯曲件精度的措施
4.弯曲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5.弯曲件的工艺性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四章:拉深
1.拉深变形特点
2.拉深起皱与破裂
3.圆筒形件再次拉深
4.拉深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5.拉深辅助工序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五章:胀形与翻边
1.胀形
2.翻边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六章:复合成形
1.复合成形的变形特点
2.球形件的成形
3.锥形与抛物线形件的成形
4.覆盖件的成形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七章:冲压模具设计
1.典型模具结构及其组合
2.复合模与级进模的典型结构
3.主要零部件结构设计
4.汽车覆盖件模具
5.模具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八章:塑料成型的基础知识
1.绪论
2.高分子聚合物的结构特点
3.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
4.假塑性液体的流变学性质
5.聚合物成型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6.塑料的组成和工艺特性
7.塑料成型制件的结构工艺性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九章:注射成型原理和注射模基本结构
1 .注射成型原理及注射工艺
2.注射模基本结构与注射机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第十章:注射模设计
1.浇注系统设计
2.成型零部件设计
3.注射模顶出机构的设计
4.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5.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
6.注射模设计步骤及实例
教学安排及教学方式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后环节(请打“W)
五、课外学时分配
七、考核方式
闭卷;
闭卷考试成绩占80%,平时作业占20 %;
根据具体课程可自行规定其他类型。

八、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度见下表
注:贡献度显著表示为。

,贡献度一般表示为。

大纲制定者:郭成王立忠
大纲审核者:李乐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