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努力赚钱名句文言文翻译

昔者孔子曰:“富而好礼,何如?”子贡对曰:“富而好礼,何忧乎贫?”孔子闻之,欣然曰:“善哉斯言也!”夫努力赚钱,非但为己之所需,亦为家国之光。
故古圣先贤,多有言及努力赚钱之道。
今译其名言,以飨后世。
一、孔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译:君子对于财富,爱慕之,然取之有法度。
二、孟子曰:“生财有道,生财无道,其害一也。
”译:获取财富有正道,无正道,其害处皆同。
三、荀子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贫穷与卑贱不能改变其志,威武与强权不能屈服其节,此乃大丈夫之谓。
四、管子曰:“财者,国之宝也,而用之有节。
”译:财富乃国之瑰宝,使用时需有节制。
五、韩非子曰:“富国强兵,必先富民。
”译:使国家富强,必先使民众富裕。
六、诸葛亮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不淡泊名利,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保持宁静,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七、陶朱公曰:“富而好礼,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富有而又好礼,天下无人能与之争锋。
八、颜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译:颜回真是个贤人啊!一箪食,一瓢饮,住在简陋的小巷中,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忧愁,而颜回却不改其乐。
九、苏秦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贫穷时只求自己过得好,发达时则要兼善天下。
十、白居易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若想看得更远,就需再往高处走。
以上名言,虽历经千年,仍具有深远的意义。
努力赚钱,实为人生一大课题。
吾辈当以此为鉴,奋发向前,不负韶华,不负自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主持人:有道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可是万万不能的。
追求财富是人之常情,您看现在人见面以后相互祝福,你好,好久不见,久仰久仰,多了,来跟您说恭喜发财,希望您财源广进,财运亨通,处处都是个财。
说到财富,其实自古以来人人都在追求,有的人甚至把这种追求财富的愿望就写在自己的大门上,谁家大门要写“财”字呢?告诉您,远的不说,近的就说咱们今天的主角--孔子,他们家门上的对联就表示出对发大财的一种愿望。
今天我们就要和江南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姚淦铭教授一起来谈论孔子的财富理念。
教授,你好。
姚淦铭:今波你好!主持人:孔子家门上写着“发财”,我也是听人说的,可是跑过去一看,就看见这么一对对联,叫做“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弟”下联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再找来找去,没看到发财两个字,怎么就说人家发财贴到大门口了呢?嘉宾:今天我们过年了,“福”要倒着写,叫福到了。
主持人:难道他是把“财”字倒着写,叫财到了,然后我们认不出来了。
嘉宾:他不只是财到了,而且是永远不到头。
我们看这个上联,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写了个错别字。
主持人:财富的“富”上面少一点,这不是错别字吗?嘉宾:这个对联是纪昀写的,就是孔圣人家的后代,他得到的富永远富不到头。
主持人:没头,没有那个点。
嘉宾:下面那个还不得了。
主持人:还有一个错字,就是文章的“章”字,它那底下一竖把那“日”字贯通了,这叫文章道德通天贯日。
嘉宾:没人再比得上我了,天下第一了。
主持人:真的是把祝愿都写在门上了。
那么这对联不是孔子写的,怎么就把发财的愿望就扣在了孔子的头上?嘉宾:这个都是孔子的后代,孔子的后代会违背了孔子的愿望吗?主持人:那就是孔子的愿望。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美文欣赏)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美文欣赏)这是我国古时候先贤们对于财富积累行为的一句原则性的忠告:君子追求财富,应该符合道义原则。
取材必须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要遵守国家法纪和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
追求物质财富,希望生活富裕,是人之常情,胆利欲熏心,见钱眼开,进而作出有悖人性、愚蠢野蛮的行动,就显得可笑而可恨了。
不要因一时的鬼迷心窍而做出胆大妄为,自欺欺人的事情。
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
家资富足的人思考的是来年发展,家境贫困的人质思考眼前的生存。
富人因为有钱,可以长线投资而不影响生活的基本生活,他们凭着雄厚的资本、流通的信息和靠钱疏通的广泛的人脉关系,运筹帷幄地规划未来广进财源的致富方略;而那些捉襟见肘、度日如年的穷人,则迫切考虑的是如何想方设法渡过眼前的难关。
财富的占有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爱美必须要符合社会的文明礼教,不能违背社会公德,这样才是娴熟纯良女子的审美标准。
商家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必须要经营行为兼顾到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
通观古今,大凡长寿的华商企业,莫不是那些重【道】守【礼】、具有【君子】和【贞妇】品行风范的企业。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
畏惧法律道义,每天都会有轻松快乐的心情;坑骗公众利益,每天都要为自己的恶行败露担惊受怕。
赚钱要有善本心。
只要遵循善本的原则故事,就始终没有烦恼缠身。
人追求财富天经地义,单追求财富不能损人利已。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在仁义的价值面前,钱财只是一文不值得粪土。
比起心安理得,比起身心自由,黄金就不再贵重,生活安宁,精神快乐彩更有价值。
人,即是靠物质侵润的生命体,同时也是靠精神滋养的生命体,如果金钱财富与仁义道德去较力,钱财就不是重要的。
如果将钱财看的太重,而放弃了仁义准则,钱财很可能就成为生命的绞索。
知足常乐,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只有内心经常有知足感并且明白适可而止的道理,才会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染耻辱而安享平安福祉。
[讲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讲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https://img.taocdn.com/s3/m/4c1f177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b.png)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的经济思想浅谈文/凤归来孔子爱财吗?——爱!但“取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什么“道”?——合法之道,仁义之道,是正确的适合自己的道。
一种文化能流传千古,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你能说这种文化落后吗?不管哪个朝代,如果不能“以人为本”最终会招致失败,你能说统治阶级推行的就全是错误的吗?就象现在要支持农业发展,你能说这是错误的吗?与时俱进、兼收并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吸取营养,排除废物是健康生物体的本能,如果因为废物而放弃食物不是太可笑了吗?如果有人企图全盘否定一种文化,那不是因为他根本不懂文化,就是他认为别人根本不懂文化。
儒家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经世致用”。
儒家的核心精神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
治平为本在政治上看,孔子是主张“德治”。
从经济上看,就是要从“小康”到“大同”的社会目标。
“大同”和“小康”的区别在于:“小康”是以“天下为家”,“大同”是“以天下为公”。
“小康”是“治平”的基础。
以仁为核“孔子贵仁”。
“仁”,是讲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我要幸福,我也希望别人能够幸福。
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通达了、发达了,也要使别人通达、发达。
这才是孔子的思想。
三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广泛地给老百姓好处,帮助老百姓生活好。
以和为贵孔子的弟子子有说过“礼之用,和为贵”。
“和”是中国哲学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最高的价值目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也是中国文化能够包容各家思想的一个原因。
儒家学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且影响力最大的学派,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今天让我们看看孔子是怎样“爱财”的。
一、孔子的财富“道德”观积极进取是儒家的基本精神!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能接受的。
谈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感悟

谈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感悟
谈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感悟
《论语》中曾有这样的言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句话意思在于:财富是一种社会和政治因素,财富的积累和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富强与否,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因此,君子应该热爱财富,但在获取财富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道德准则和道路,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既要追求财富,又要追求财富的合理性,并严守获取财富的道德准则。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主要是要强调获取财富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首先,要追求正当性,一般来说,以合法途径获取财富,只有道德准则才能遵循,如积极干活、勤劳耕耘、精心劳动等;其次,理性投资,坚持遵循行业准则,维护市场公平正义,避免博弈与投机;再次,不要贪图取巧,避免采取非法方式来获得财富,以营造一个和谐祥和的财富环境。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还要强调社会公平的原则,即在获取财富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公平原则,不可以以私利凌驾于公平的诉求之上,不可以通过违反公平原则而占取便宜,不可以通过欺骗、强迫等方式获取财富。
最后,要合理分配财富,不论是家庭财富、国家财富,还是个人财富,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每个人都在公平的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
总的来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正当的方式获取财富、遵守道德准则以及充分尊重社会公平的原则,用正确的方式合理分配财富,
全面推进财富的公平分配,确保人们具有平等的机会去获取财富,既是对君子本身的一种修养,也是对财富公平分配的贡献。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排比句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排比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我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一句经典箴言。
财富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取之有道的观念,才能善待财富,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同时不伤害他人。
首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意味着我们应该通过诚实、合法的方式来赚取财富。
我们要坚决摒弃不法手段、诈骗行为等方式,不仅是因为这样的行为会被法律所惩罚,更重要的是这种不正当的手段所得到的财富是不可持续的,它将带来巨大的风险,甚至可能摧毁我们一生的努力。
其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意味着我们要明确自己的经济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财务计划。
无论是短期的消费还是长期的投资,我们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规划,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安排资金的使用。
只有合理规划才能确保我们财务的健康和长久的财富增长。
此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意味着我们要懂得理性消费和理财。
我们应该明白财富并非只是为了满足短暂的欲望和虚荣心,而是应该为了改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避免奢侈浪费,同时也要善于投资理财,增加财富的含金量。
只有在理性的前提下,我们才能真正享受财富带来的好处。
最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意味着我们要有善于分享的品质。
财富的积累并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享受,更是为了增进社会福祉和帮助他人。
当我们拥有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应该学会回馈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总而言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
财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但是我们需要明白财富的本质和应用。
只有通过诚实勤奋的工作,理性的消费、投资和分享,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财富的积累和管理,让它成为我们幸福生活的助力而不是障碍。
让我们共同遵循这一原则,追求健康、全面的财富发展。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文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告诫我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要懂得取之有道,不可贪婪无度。
君子,即有道德操守的人,他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会注重道德和正义,不会为了财富而不择手段。
那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首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意味着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要遵守道德规范。
财富的获得往往需要付出努力和智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违背道德准则。
比如,有些人为了赚钱会采取不择手段的手段,包括欺骗、偷窃、贿赂等等,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
君子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会坚守道德底线,不会为了财富而放弃自己的良知和良好品德。
其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意味着要注重财富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财富的获得应当是合法的,不能通过违法手段获取。
君子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会遵守法律法规,不会触犯法律来获取财富。
同时,君子也会注重财富的正当性,不会通过欺诈、偷盗等不正当手段来获取财富,而是通过勤劳努力、诚实守信的方式来获取财富。
再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还意味着在拥有财富的过程中要善待财富,善用财富。
财富是一种资源,它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改善生活条件,同时也可以用来帮助他人。
君子在拥有财富的过程中会善待财富,不会铺张浪费,而是会合理规划财富的使用,让财富发挥最大的作用。
同时,君子也会用自己的财富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财富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最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意味着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要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
财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还包括精神上的财富,比如知识、道德修养、人际关系等。
君子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会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不会为了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精神财富的积累,而是会注重全面发展,让自己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总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告诫我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要懂得取之有道,不可贪婪无度。
君子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会注重道德规范,遵守法律法规,善待财富,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②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③必于是,颠沛①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
君子一旦离开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上文出自《论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忠告,它告诫后人取财必须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就是要遵纪守法、符合道德伦理常纲。
诚然,在市场经济化的今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也都有取财的途径和方法,但无论是谁也许都难以达到视金钱如粪土的至高境界,金钱可以带给我们生活的幸福和享受的资本,也难怪常常有人说,钱就是好东西,有了钱就有了一切,甚至金钱至上等论调。
毕竟人人都要生存,尤其是在人情日益冷漠的今天,所以有这些论调和思想姑且理解。
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贺国强同志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
全会认真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究部署了今年的任务。
现在目标已经明确,思路已经清楚,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好、坚决贯彻落实好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进一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
时下关于金钱的大讨论,观点不一,但是从生活的角度来说,追求钱财是正确的。
财是养家之需,为了生活及生存,我们谁也离不开它,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应该是每个人的正确理念。
道即路也,世上的路千千万万,但人们都知道取财有两条路可走,即正道与邪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①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②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③必于是,颠沛①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
君子一旦离开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在吃完一顿饭的短暂时间里也不离开仁道,仓促匆忙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上文出自《论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忠告,它告诫后人取财必须要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就是要遵纪守法、符合道德伦理常纲。
诚然,在市场经济化的今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也都有取财的途径和方法,但无论是谁也许都难以达到视金钱如粪土的至高境界,金钱可以带给我们生活的幸福和享受的资本,也难怪常常有人说,钱就是好东西,有了钱就有了一切,甚至金钱至上等论调。
毕竟人人都要生存,尤其是在人情日益冷漠的今天,所以有这些论调和思想姑且理解。
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贺国强同志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
全会认真总结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究部署了今年的任务。
现在目标已经明确,思路已经清楚,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好、坚决贯彻落实好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进一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
时下关于金钱的大讨论,观点不一,但是从生活的角度来说,追求钱财是正确的。
财是养家之需,为了生活及生存,我们谁也离不开它,不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应该是每个人的正确理念.道即路也,世上的路千千万万,但人们都知道取财有两条路可走,即正道与邪道。
不错,你选择了正道,努力拼搏,遵纪守法,但有时却事倍功半,不但未发财反而破财,因财耗身,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也时有发生,于是有很多人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产生了质疑,从而选择邪道走下去,一步步迈向黑暗的沼泽地,他们的下场注定是悲惨的。
为了生存,怎样才能获取应有的养家之需呢?兢兢业业、努力奋斗、踏实敬业,这才是明智之举.这种“道”是我们推崇的”
由此“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可以理解为,一条正确的适合自己走的路,一条指导自己人生宏观运行轨迹的路。
能否正确地选择取财之道离不开自身良好的修养及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是加强自身修养和提高个人作风的基础.
作为一个人来说,世界观又总是和他的理想、信念有机联系起来的,世界观总是处于最高层次,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世界观也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
可以讲,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
价值观的含义很广,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
人生观被认为是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根本观点.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他的价值观和
人生观.
坚持一种清廉的信念,做一个廉洁的人,廉可养身。
当今的社会纷繁芜杂,物欲横流,当物质利益需求更多地超过精神需求时,更应该重“道”!从小学起,老师就将课本里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给我们听,也叫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随着一天一天长大,理想逐渐变得现实,更多的是为了生存、生活而奔波,精神上的需求体现为赢得社会认可、赢得他人尊重、赢得关心和爱等等需要,说得浅显点,也就是对“利”和“名”的需求。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研究人类动机时,提出了著名的“需要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的层次,由最低级的需要开始,向高级的需要发展,呈阶梯形.可分为五个基本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或谓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既然将对“名利”的需求称为“需求”,而且还在社会上普遍地存在,则其本身就是合理的.黑格尔说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海涅把他的话改了一下,成了现在经常提的那句“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抛开他们讲这话的出发点和目的,单从字面的意思上仍然可以理解出人对名利的追求都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追求更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是人的权利,追求自己的理想是人的权利,物质或精神只是客观表现而已.说得实际点,人们追求高收入是合理的,追求高职位是合理的,想出名是合理的,想出风头是合理的,爱美是合理的……都是合理的。
“君子爱财”,说的就是这意思。
“君子”的思想境界肯定是很高的,自然高过“小人”,而“小人”肯定是“贪财”的,那是否“君子”就对财物排斥呢?当然不,思想再高尚的君子也有对物质的追求,只是更关键的在于在追求这些合理的需求的时候,采取的是何种手段和通过何种方式.
黑格尔在提出他的观点的时候,只强调了客观存在性,而并没有对方式方法的说明。
相比起来,中国古代大家则更加强调“道”。
道,既可以理解为规律,也可以理解为方式方法。
“取之有道”,就是说要用合理、合法、符合“道法”的方式方法去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钱财、尊重、社会地位等等。
老子在《道德经》中将“道”阐述为万事万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人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老子宇宙观的核心,“道法自然”
是老子宇宙观的基础。
老子“道”的物质属性及运行法则都属于自然的范畴,所以老子哲学体系“道”的本性是自然。
以“道法自然”而言,是说道是取法于自然的,也就是说,道是体现自然变化最基础规律的,人若能理解和掌握道,即可了解万物的本质规律。
追逐财富,期盼好的物质生活,这是人之常情。
在一个逐渐成熟的商业社会里,个人对创造积累财富的努力,也是直接有益于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
即便在儒家传统占统治地位的中国古代,学术大家也不否定“君子”的“爱财”,但同时,“爱财"的精髓却体现在这句古训后面那句上,求财可以,却应“取之有道"。
《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中就提到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当你老夫子的,自然当仁不让”。
“取之有道”说来轻松,能始终遵守这个原则却并不简单。
面对财富诱惑,有些人定力不足,便利欲熏心,进而不择手段。
因此,社会上既有面对500万中奖彩票而坚持原则的彩票销售人员,也有利益熏心贪图眼前的奸商,甚至还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害人害己的“小人”。
懒惰、无知、贪婪,则是引致死亡的深渊。
只有劳动、知识、智慧,是构成财富大厦的基石,才是“正道".
对“道"的理解,我个人将其理解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符合社会伦理的道德准则,二是实现目的所必须的技能水平和方式方法等,原文里提到的“五德”-—“智、信、仁、勇、严”,也都是道:
智者,先见而不惑,能谋虑,通机变也;信者,号令一也;仁者,患抚测隐,得人心也;勇者,循义不惧,能果毅也;严者,以威严肃众心.
智,被放到第一位,它的确是必须也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
企业要发展,个人要进步,都需要个人在某方面的才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里的“道”就可以用来指某方面的知识:不同的热病掌握某项知识是有先有后的,不同的人也有自己擅长的技能。
如今社会行业繁多,社会分工、企业内部的分工都逐渐明晰,各人在自己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发扬“螺丝钉”精神,而“螺丝钉”自身也必须有足够的素质积累,要成为一颗好的“螺丝钉"。
“德才兼备”应该是君子的真实写照了,也是现代企业里能够得到好发展的人才,因此,“德”与“才”同样的重要。
有德有才不消说,有德无才可在某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通过后天的培养也能有进步,有才无德之人不可用,后患无
穷. “人之初,性本善”,“德"的形成既有先天因素也需要后天改造,“信、仁、勇、严”都可以理解成“道"在这方面的体现,其重要性不辩自明.。
君子爱财是天经地义的,如何“有道”地取财呢?
首先,基本立场是诚信,这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没有诚信,固然能小骗得手,却失去了长久发展的机会;
其次,求财还要懂得散财。
财富取之于社会,更应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这是道义责任,也是最好的形象宣传方式;
再次,求财更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心态。
罗马非一天建成,急功近利是致富路上的大敌.
这三点说的其实更倾向于本文对“道”的理解里第一部分的内容,“德”更重要。
用我一良师益友的原话来说,“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都一定要保持自己身上优秀的品格”,
我们今天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什么“道”?合法之道. 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一仁道。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
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
用孟子的话来说,还是那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不义之财不可取,勤劳致富是正道,君子爱财,一定取之有道,这样的钱财,使人高枕无忧.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
裴守强
2013.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