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修养及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师德师风的法条法规

师德师风的法条法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规定遵守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教师应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教师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教育学生: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关爱学生: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其他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爱国守法:教师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爱岗敬业:教师应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关爱学生: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教书育人: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人师表:教师应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终身学习:教师应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总结来说,师德师风的法条法规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教学能力,更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师德师风各项规章

教育师德师风各项规章
为了规范教育工作中教师的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师德师风各项规章,具体如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该法规定了教师的基本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履行职责,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珍惜学生每一个人
格的发展机会等。
2.《全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该规范是教育部推崇的
教师职业道德的指南,通过规定中小学教师的行为规范,构建教师
高尚的职业形象。
3.《普通高中教师德育规范》:该规范是教育部针对普通高中
教师的职业行为规范,要求教师要尽职尽责,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经常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学校校风和谐稳定等。
4.《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实施细则》:该细则以《全国中小学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础,具体规定了中小学教师的行为要求和
标准。
5.《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该准则对大学教师的职业行为进行了规范,要求教师做到教书育人,尊重知识,尊敬人才,严肃治学等。
以上是教育部制定的教育师德师风各项规章,教师们要严格遵守这些规章,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育法律法规ppt课件

(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 (依 法 执 教) (2)爱岗敬业 (爱 岗 敬 业) (3)关爱学生 (热 爱 学 生) (4)教书育人 (严 谨 治 教) (5)为人师表 (团 结 协 作) (6)终生学习 (尊 重 家 长)
(7 廉 洁 从 教) (8 为 人 师 表)
9
(五)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4、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
5、 扫除文盲工作条例
6、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
7、 幼儿园管理条例
8、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9、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10、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11、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13、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
14、 残疾人教育条例
15、 教师资格条例
涵义
教师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适应教育工作 的需要,根据教师道德的要求,在道德方 面所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 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锻炼和改造而形 成的教师道德的品质和达到的师德境界。
师德境界:不同时期对师德的要求不同。
10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1、是成为合格教师的需要。
2、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 教育法律法规
教师培训中心
1
一、道德与职业道德
(一)什么是道德
道德是人类社会中所特有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 人们内心信念的特殊社会手段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 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二)什么是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指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意识(认识、情感、 意志、信念)和道德行为(言行、行动和习惯)达到的境界
17
19、国家教育委员会督学聘任暂行办法
教师师德师风的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

教师师德师风的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教师作为社会培养和教育学生的重要角色,师德师风的建设至关重要。
良好的师德师风不仅能够深刻影响学生,还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为了确保教师师德师风的规范和提高教育质量,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对教师的要求逐渐明确,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师师德师风的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
I.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法律,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出了明确要求。
根据该法第三十条,教师应当具备德才兼备的基本素质,并遵守教育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II.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指导纲要国家教育部、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指导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指导纲要》,对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该指导纲要要求教师在思想认识上要坚定为人师表的信念,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研修知识,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
III.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明确规范,包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普通高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
这些规范详细列举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各项岗位职责和规范要求。
IV.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规范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同样受到重视。
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师德规范(试行)》,对高校教师的师德要求进行了规范,并强调了高校教师的职业操守、学术规范和师德行为。
V.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为了确保教师师德师风的规范,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协会等纷纷制定了教师职业行为准则。
这些准则主要从教师的职责、教学行为、学生关怀等方面,对教师的行为进行规范,提醒教师应时刻保持良好的教育职业道德。
VI.教育部门监督管理除了以上法律法规及规范要求,教育部门也扮演着重要的监督管理角色。
教育部门会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监督,定期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教师的行为得到规范和约束。
同时,教育部门也会为教师提供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思想和专业素养。
推荐-师德建设的法律 精品

一、师德建设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节录)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第十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第三十七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节录)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十条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
学校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度,并明确一名学校负责人分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第十一条教师应当恪守职业道德,以自身良好的品德、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得对学生实施辱骂、体罚和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建立安全保卫制度,非学校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学校。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法律法规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教师职业需要高尚的道德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简答):教师职业劳动具有教书和育人两重任务;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艺术创造性;教师职业劳动作用的特殊性;教师职业劳动的是指是爱心奉献。
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的职业劳动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的桥梁;教师的职业劳动可以为社会造就人才;教师的职业劳动实现了科学的再生产;教师的职业劳动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
二、教师职业道德概述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关系是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者行为准则,以及在次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或行为品质。
影响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教师职业道德是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社会精神文化因素对教师职业道德有重大影响。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针对教育;要求的双重性(教书育人);内容的全面性;功能的多样性;行为的典范性;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和作用: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动力,调节,评价);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构成要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献身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和核心。
是贯穿教师职业道德一根红线。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几个重要范畴:教师的义务;教师的良心;教师的公正;教师的幸福。
三、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依法执教: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必须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利,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依法执教规范确立的依据: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是教师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依法执教的基本道德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注意、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鉴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教师要坚决用户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师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师要知法、懂法、守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高等教育法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高等教育法规》1.引言作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对高等教育法规的理解至关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高等教育法规,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对学生的关心和关爱、对知识的严谨和求真,以及对职业操守的坚守和不懈追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做到严谨治学、宽容待人,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教师还需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学习和探索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高等教育法规的重要性与内涵高等教育法规是指对高等教育发展和管理的一系列规范和制度。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深刻理解和遵守高等教育法规具有重要意义。
这不仅是维护高等教育领域的秩序和稳定,更是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法规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部文件、学校规章制度等内容,涉及招生录取、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
教师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不得违反管理制度和规定。
4.深度和广度的探讨在本文中,我们除了介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高等教育法规的内涵外,还将对其深度和广度进行全面评估。
深度上,我们将从教师应具备的师德师风、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在广度上,我们将涉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高等教育法规的适用范围,以及教师的管理规定等多个方面,以便读者全面理解这一主题。
5.总结与回顾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高等教育法规是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教师应当铭记在心,履行职责,做到知行合一。
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德治校、以法治校,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6.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职业道德修养和法规遵守的重要性。
师德师风相关法规

师德师风相关法规
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基本职业道德准则。
为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包括:
1.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了教师的基本职责和权利,规定了教师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2.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教育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为人民服务、立足本职、全面发展等。
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高校教师应遵守的基本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尊重学术规范、反对学术不端”等。
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应遵守的基本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爱岗敬业、执教育人、诚实守信”、“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尊重学生人格自尊”等。
5.职业道德建设方案:各地根据教育工作者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职业道德建设方案,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学能力。
以上法规和规范都是为了规范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社会稳定。
教育工作者们应当认真学习、遵守和贯彻执行这些法规和规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条
•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 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 学工作任务; •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 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 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 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评价教师,师德为先; 讲究师德,信念为首; 坚定信念,责任体现; 胜任责任,学习为本。 。
作
业
• 您觉得在师德的多项要求中, 最重要的是什么?做具体阐述。
第四章 教
师
• 第二十八条 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 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 育事业。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 第二十九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 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 的充分发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 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 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3、高尚师德的表现
• “三高境界”: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 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
4、现代“为师四德”
• (1)教师是技能的传授辅导者,因而必须 有“求新求精”之德。 • (2)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辅导者,因而必须 有“求真求是”之德。 • (3)教师是道德的传播示范者,因而必须 有“求善求美”之德。 • (4)教师也是精神升华的辅导者,因而应 该有“追求升华”之德。
(3)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主要措施
(4)切实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2006年12月 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本法,自2007年6月1 日起施行 ,共七章72条。
第八条
•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 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 全面发展; •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 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 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 业务水平。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 会议修订,本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 共八章63条
一、挽救师德迫在眉睫
• 师道尊严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
•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排在 第一位的是道——道之不存,师之不存。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外国人授予“博士、MBA、CEO、政治和尚、 经济和尚、精英和尚......的称谓。
大悲寺僧人身体力行实践佛法,自己动手建寺、修路。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帝王一样的排场
• 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尊重未成年人 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 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3)《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 人实施保护的内容主要有四种保护
• • • •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199 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本法自一九 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共九章43条。
(1)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
• 就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 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 义事业接班人,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 后继有人。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 未成年人 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 工程师,其所从事的是以灵魂塑造灵魂,以人格 塑造人格的工作。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的核心, 是教师职业价值的最高体现,这也是教师职业区 别于其他职业的一个显著不同的方面。关注教师 发展,就不得不关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了解 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社会基础、心理基础,掌握 教师职业道德自我养成的方法质表现
1、什么是师德?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 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 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 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是教师为 师之本,也是教师工作的精髓所在。
2、师德的核心内容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对师德的阐 述有八条: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 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 洁从教,为人师表。 • 把其中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 表”作为师德的核心内容。这三条也是社 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
7、师德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加以建设?
• • • • • 一是自律 (1)在读书中提升自己; (2)写反思。 二是群律 三是法律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三、有关师德的法律法规
•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1)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 性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5、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是四个不得
• • • • (1)品行差不得 (2)心眼小不得 (3)治学懒不得 (4)能力弱不得
6、班主任高尚的师德的表现
• (1)爱是班主任最宝贵的职业感情 • A、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关心学 生;爱护学生;公正地对待学生;严格要 求学生。 • B、爱本职工作
• (2)班主任的人格是重要的教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