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热稳定剂

合集下载

PVC热稳定剂及国内发展现状概述

PVC热稳定剂及国内发展现状概述

PVC热稳定剂及国内发展现状概述PVC热稳定剂是一种用于聚氯乙烯(PVC)制品中,以提高其热稳定性的添加剂。

PVC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用于建筑、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

然而,在高温环境下,PVC会分解产生有害的氯化氢气体和其他有害物质。

为了减少PVC的分解,需要使用热稳定剂来提高其热稳定性。

常见的PVC热稳定剂包括有机锡盐、铅盐、钙锌盐、有机锑盐等。

有机锡盐是最早使用的热稳定剂之一,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候性。

然而,由于有机锡盐中的锡元素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禁止使用有机锡盐作为PVC热稳定剂。

铅盐热稳定剂也有很好的热稳定性,但由于铅元素的毒性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受到限制和取代。

钙锌盐热稳定剂是目前国内较为常用的一种热稳定剂。

它不含有毒元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可加工性,广泛用于PVC制品中。

与有机锡盐和铅盐相比,钙锌盐热稳定剂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更小,符合环保和健康要求。

除了传统的热稳定剂,目前国内还在研发和应用新型的热稳定剂。

例如,酞菁类热稳定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稳定性,能够抑制PVC的分解反应。

有机硫氮类热稳定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能够有效延缓PVC的分解。

这些新型热稳定剂在国内的应用还比较有限,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国内的PVC热稳定剂市场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大部分PVC热稳定剂仍然依赖进口,国内的生产能力相对较低。

其次,一些传统的热稳定剂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的毒性,与国际环保要求相比存在差距。

此外,新型热稳定剂的研发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因此,在国内热稳定剂产业的发展中,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总的来说,PVC热稳定剂在国内的发展现状还比较落后,主要依赖进口和传统的热稳定剂。

随着环保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新型热稳定剂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国内的热稳定剂产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PVC配方中热稳定剂的选择要点

PVC配方中热稳定剂的选择要点

PVC配方中热稳定剂的选择要点热稳定剂是PVC配方中的重要添加剂,可以提高PVC材料的耐热性能,防止其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有害物质。

选择合适的热稳定剂对PVC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PVC配方中热稳定剂的选择要点。

一、稳定效果稳定效果是选择热稳定剂的首要要点。

热稳定剂应能有效防止PVC材料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分解,减少有害气体和挥发物的产生。

热稳定剂的选择应考虑PVC材料的具体用途和工艺条件,确保其可以在所需的温度范围内提供稳定的性能。

二、耐候性能PVC制品常常需要在户外环境中使用,对于耐候性能的要求较高。

热稳定剂应具有一定的耐候性能,能够抵御紫外线的照射和氧化的影响,保持PVC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外观。

根据具体应用环境,可以选择耐候性能较好的有机热稳定剂。

三、加工性能热稳定剂的加工性能对PVC制品的成型和加工具有重要影响。

热稳定剂应具有良好的热分解温度,能够与PVC材料充分混合,并在加工过程中不发生显著的分解和挥发。

此外,热稳定剂还应对PVC材料的熔体黏度和熔体流动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以确保PVC制品在加工过程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成型性能。

四、使用安全性热稳定剂在PVC制品中的使用应符合相关的环境保护和安全要求。

热稳定剂不应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不应有毒、有害挥发物的释放。

最好选择对人体和环境安全无害、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热稳定剂产品。

五、经济性热稳定剂的选择还需考虑经济性。

热稳定剂应具有较低的成本,能够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提供经济的解决方案。

在选择热稳定剂时,应综合考虑性能、价格、技术支持等因素,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六、相关技术支持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热稳定剂是保证PVC制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保证。

在选择热稳定剂时,需要综合考虑其稳定效果、耐候性能、加工性能、使用安全性、经济性和相关技术支持等因素,以选择最适合的热稳定剂产品。

PVC热稳定剂

PVC热稳定剂

聚氯乙烯用热稳定剂聚氯乙烯是一种极性聚合物,T g为67℃,塑化温度为130~150℃,由于分子对热极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至100℃时,就开始轻微降解,150℃时讲解加剧,并放出能催化降解反应的氯化氢,使加工无法进行。

为解决PVC加工文对高于降解温度的问题,需加入热稳定剂。

下面只介绍几种相对比较环保、无毒且使用效果较好的PVC的热稳定剂。

在20世纪30年代,铅白首先成功的用于PVC塑料制品加工,初步解决了其热降解问题。

随后金属皂、有机锡化合物等用于热稳定剂相继见诸报道。

20世纪60~70年代开发了各种新型的热稳定剂,如研制成功食品级辛基锡热稳定剂的、实现甲基锡的商品化。

20世纪80年代后,热稳定剂在技术上的进步相对缓慢,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却相当活跃。

近十多年来,我国热稳定剂的消费量随着PVC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大幅度增加。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我国热稳定剂产品结构为铅盐类占40.0%,硬脂酸盐类占17.14%,复合型占27.43%(部分含铅),有机锡类占6.86%,稀土类及其他占8.57%。

有机锡热稳定剂有机锡类稳定剂是聚氯乙烯(PVC)最佳的热稳定剂之一。

有机锡热稳定剂的研究,已经有近60年的历史。

在国外,有机锡类稳定剂发展很快,尤其为美国更为突出。

可作为PVC 热稳定剂使用的有机锡化合物至少有几千种,但是广泛取得工业和商品成就的品种,其基本结构不超过20种。

有机锡作为PVC热稳定剂具有热稳定性和耐候性优良、防止初期着色性好、无(低)毒、透明等优异性能,在食品、药品等卫生要求高的包装制品,硬质、半硬质透明板材、片材,软质透明PVC膜,食品级瓶子,上水管材料等等使用上,它占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当前,各国都把发展高效无毒、多功能、非重金属化、高分子量化、复配型、低成本等热稳定剂作为基本方向。

同其他类型的稳定剂相比,有机锡类稳定剂的综合性能更接近理想中的稳定剂。

但所有的有机锡类稳定剂,不管结构如何,主要缺点是制造成本比铅类稳定剂或金属皂类复合物高得多。

pvc稳定剂参数

pvc稳定剂参数

pvc稳定剂参数摘要:1.PVC 稳定剂的定义和作用2.PVC 稳定剂的分类3.PVC 稳定剂的参数4.PVC 稳定剂的选择和应用5.PVC 稳定剂的发展趋势正文:一、PVC 稳定剂的定义和作用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塑料材料,其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热、光、氧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降解。

为了提高PVC 的稳定性,需要在PVC 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稳定剂。

PVC 稳定剂是一种能提高PVC 耐热性、耐候性、耐化学品侵蚀性等性能的添加剂,能有效延缓PVC 材料的老化过程。

二、PVC 稳定剂的分类根据作用机理和成分,PVC 稳定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热稳定剂:主要作用是提高PVC 的热稳定性,防止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降解。

常见的热稳定剂有铅盐、镉盐、钡盐等。

2.光稳定剂:主要作用是吸收和消耗紫外线,防止PVC 在光照条件下发生老化。

常见的光稳定剂有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等。

3.抗老化剂:主要作用是减缓PVC 材料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常见的抗老化剂有硫化橡胶、亚磷酸酯类等。

三、PVC 稳定剂的参数在选择PVC 稳定剂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参数:1.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衡量稳定剂效果的重要指标,通常使用“初期热稳定性”和“长期热稳定性”来评价。

2.光稳定性:光稳定性好的稳定剂能有效延缓PVC 在光照条件下的老化。

3.相容性:稳定剂与PVC 的相容性好,可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性能和使用寿命。

4.环保性:环保型稳定剂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考虑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四、PVC 稳定剂的选择和应用在选择PVC 稳定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领域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稳定剂。

例如,在电线电缆行业,需要选择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的稳定剂;在户外建筑材料中,需要选择具有优异抗老化性能的稳定剂。

五、PVC 稳定剂的发展趋势随着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PVC 稳定剂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无毒、低毒稳定剂的研发和应用: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pvc稳定剂参数

pvc稳定剂参数

pvc稳定剂参数一、引言PVC(聚氯乙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塑料材料,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的稳定剂以保证其性能稳定。

稳定剂的种类繁多,选择合适的稳定剂对PVC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PVC稳定剂的种类、选择原则、应用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二、PVC稳定剂的种类及作用1.热稳定剂:热稳定剂主要用于提高PVC在高温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分解和变色。

常见的热稳定剂有锌钡剂、钙锌剂、稀土稳定剂等。

2.光稳定剂:光稳定剂能够提高PVC制品在阳光下的耐候性,延长使用寿命。

常见的光稳定剂有有机锡类、苯并三唑类、受阻胺类等。

3.抗氧剂:抗氧剂主要用于防止PVC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因氧化而导致的性能下降。

常见的抗氧剂有酚类、酮类、胺类等。

三、PVC稳定剂的选择原则1.材质匹配性:选择与PVC材质相匹配的稳定剂,确保稳定剂与PVC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2.制品性能要求:根据PVC制品的性能要求,选择具有相应功能的稳定剂。

例如,对于户外使用的PVC制品,应选择具有良好耐候性的光稳定剂。

3.环境条件:考虑使用环境条件,如温度、光照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稳定剂。

四、PVC稳定剂的应用及注意事项1.稳定剂的添加量:根据PVC制品的性能要求和加工条件,合理控制稳定剂的添加量。

添加量过少,难以达到预期的稳定效果;添加量过多,可能导致制品性能下降、成本增加。

2.稳定剂的混合与分散:在添加稳定剂时,要注意将其充分混合和分散,以确保稳定剂在PVC制品中发挥最佳效果。

3.制品加工工艺:合理调整加工工艺,如温度、时间等,以保证稳定剂在PVC制品中的良好分布和性能。

五、结论PVC稳定剂的选择和应用对PVC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PVC稳定剂的种类、选择原则、应用及注意事项的了解,可以为PVC 制品生产提供指导,提高制品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pvc热稳定剂

pvc热稳定剂

pvc热稳定剂PVC(聚氯乙烯)热稳定剂是一种在PVC材料加工过程中添加的化学物质,旨在防止材料在高温条件下降解和老化。

PVC是一种常用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线电缆、医疗器械和日常用品等领域。

然而,PVC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降解,导致材料质量下降,甚至失去使用功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PVC热稳定剂应用而生。

PVC热稳定剂的作用是在PVC材料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提供热稳定性,防止材料分解和老化。

这种热稳定剂可以使PVC材料在高温下保持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同时,它还可以提高PVC材料的抗紫外线能力,减少材料暴露在日光下引起的老化现象。

传统的PVC热稳定剂通常是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如铅盐和有机锡化合物。

然而,由于这些有机金属化合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近年来,对环境友好型的热稳定剂的研发工作逐渐增多。

这些新型的热稳定剂主要包括钙锌热稳定剂、锡酯热稳定剂和有机无机复合热稳定剂等。

钙锌热稳定剂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一种热稳定剂。

它主要由钙和锌的化合物组成,可以在高温下稳定PVC的分子结构。

钙锌热稳定剂对环境友好,无毒无害,能够应用于食品包装和医疗器械等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

另一种常用的热稳定剂是锡酯热稳定剂。

与有机锡化合物不同,锡酯热稳定剂不含有机锡,因此对环境影响较小。

锡酯热稳定剂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能够延缓PVC材料的降解过程,同时具有良好的初期色彩和机械性能。

有机无机复合热稳定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热稳定剂。

它由有机热稳定剂和无机热稳定剂的复合物组成,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和成本效益。

有机无机复合热稳定剂不仅能够提供高效的热稳定性,还能够调节PVC材料的流动性和润滑性能。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热稳定剂,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热稳定剂正在不断地研究和发展中。

例如,阻燃型热稳定剂可以在高温下降低燃烧速度,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抗氧化型热稳定剂可以有效抵抗氧化和老化,延长PVC材料的使用寿命。

pvc中甲基锡热稳定剂

pvc中甲基锡热稳定剂

pvc中甲基锡热稳定剂
甲基锡化合物在聚氯乙烯(PVC)生产中被广泛用作热稳定剂。

这些甲基锡热稳定剂主要包括有机锡和无机锡两类。

有机锡热稳定剂中,甲基锡热稳定剂是一类常见的有机锡化合物。

其中,常用的甲基锡热稳定剂包括甲基亚锡和甲基二亚锡。

甲基亚锡:最常见的甲基亚锡是甲基三(或五)氧化二亚锡(Methyltin tris or pentaoxide)。

它们的化学结构如下:
甲基三氧化二亚锡:(CH3)3SnO-Sn(CH3)3
甲基五氧化二亚锡:(CH3)5SnO-Sn(CH3)5
这些化合物能够提供热稳定性,减少PVC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热分解而导致的问题。

甲基二亚锡:甲基二亚锡是一类较为复杂的有机锡化合物,具体种类较多,包括不同数量的甲基基团和氧化锡基团。

它们的通用结构可表示为(CH3)2SnOX(CH3)2SnOX,其中X 代表其他基团。

这些甲基锡热稳定剂主要在PVC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发挥着热稳定和润滑的作用,从而延长PVC制品的使用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有机锡化合物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对其使用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这类热稳定剂时,必须遵循相应的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

1。

PVC热稳定剂

PVC热稳定剂

聚氯乙烯稳定剂的研究进展前言聚氯乙烯(PVC)是产量仅次于聚乙烯(PE)的第二大通用塑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绝缘性能、难燃性以及优越的价格性能比.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中国PVC 生产企业有100家左右,数量众多。

聚氯乙烯表观消费量近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脚.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国聚氯乙烯产业必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但是PVC存在热稳定性差(在通常的加工温度下发生严重降解),光稳定性差(在太阳光、热、氧、臭氧和水等的作用下,这些PVC制品会发生严重的降解,导致表观颜色变深、力学性能降低等,最终丧失使用价值)因此在PVC的加工过程中必须添加热稳定剂和光稳定剂来改善性能,提高利用率。

1.PVC结构的不稳定性缺陷现象:在PVC的加工过程中,只有在160℃以上才能加工成型,可它在120~130 ℃时就开始热分解,释放出氯化氢气体。

这就是说,PVC的加工温度高于其热分解温度原因:PVC是由氯乙烯单体经自由基引发聚合而成的。

在反应中,分子链在增长过程中,会发生链转移反应而生成叔碳原子,与叔碳原子相连的氯原子与氢原子,因电子云分布密度小而键能低,成为活泼原子,很容易与相邻的H和Cl脱去一份HCl。

PVC是有氯乙烯单体经自由基引发聚合而成的,在反应中,分子链增长过程中,会发生链转移反应而生成叔碳原子,与叔碳原子相连的氯原子与氢原子,因电子云分布密度小而键能低,成为活泼原子,很容易与相邻的H和Cl脱去一份HCl。

PVC的分子结构是按下式所示的首尾相连而排列的:理想的PVC的结构是稳定的,氯乙烯的聚合是自由基的无规聚合,它除了有规则的稳定的首-尾结构外还有:首-首结构尾-尾结构有偶合歧化生成乙烯基结构烯丙基氯结构有链的转移引起支化生成叔碳氯结构在 PVC合成中生成烯丙基氯、叔碳氯和双键等是其分子链结构中不稳定因素,它们不稳定顺序是:PVC分子链内部的烯丙基氯>叔碳氯>端基烯丙基氯>仲氯。

PVC加工时易于降解正是因为PVC分子链的结构中存在着不稳定的缺陷(薄弱环节)所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PVC树脂对热极为敏感,当加热温度达到900C以上时,就会发生轻微的热分解;当温度达到1200C后,即发生明显的热分解反应,使PVC树脂颜色逐渐加深,PVC的热降解机理十分复杂,但PVC的热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由于脱HCl反应引起的一系列反应,最后导致大分子链断裂。

虽然PVC的热分解机理还不十分成熟,但防止PVC热分解的热稳定机理则比较成熟,它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热稳定目的的。

1.捕捉PVC热分解产生的HCl,从而防止HCl的催化降解作用。

铅类稳定剂主要按此机理作用,此外还有金属皂类、有机锡类、亚磷酸酯类及环氧类等按此机理作用。

2. 置换活泼的烯丙基氯原子。

金属皂类、亚磷酸酯类和有机锡类可按此机理作用。

3. 与自由基反应,中止自由基的传递。

有机锡类和亚磷酸酯类按此机理作用。

4. 与共轭双键加成作用,抑制共轭链的增长。

有机锡类和环氧类按此机理作用。

5. 分解氢过氧化物,减少自由基的数目。

有机锡和亚磷酸酯类按此机理作用。

6. 钝化有催化脱HCl作用的金属离子。

同一种稳定剂可按几种不同的机理实现热稳定目的。

实践证明,添加热稳定剂是提高PVC热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PVC热稳定剂种类较多。

按其化学成分有盐基性铅盐、金属皂(高级脂肪酸钡、铅、隔、钙、锌、镁、钾、锶等)、有机锡、环氧化合物、亚磷酸酯、稀土化合物及硫醇锑等。

配方设计时,通常将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的几种稳定剂并用,产生协同、加合或互补效果。

因单一成分的热稳定剂难以满足热稳定性和综合性能要求,复合型(液体、膏状、片状)热稳定剂的开发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常用的主热稳定剂品种。

铅盐类铅盐类是PVC最常用的热稳定剂,其用量可占PVC热稳定剂的一半以上。

铅盐类稳定剂的优点:热稳定性优良,具有长期热稳定性,电气绝缘性能优良,耐候性好。

铅盐类稳定剂的缺点:分散性差,毒性大,有初期着色性,难以得到透明制品,也难以得到鲜艳色彩的制品,缺乏润滑性,以产生硫、隔污染。

常用的铅盐类稳定剂有三碱式硫酸铅,分子式为:3PbO·PbSO4·H2O,代号TLS,白色粉末,密度6.4g/cm3。

三碱式硫酸铅是常用的稳定剂品种,一般与二碱式亚磷酸铅一起并用,因无润滑性而需配入润滑剂。

主要用于PVC硬质不透明制品中,用量一般为2~7份。

二碱式亚磷酸铅,分子式:2PbO·PbHPO3·1/2H2O,代号DL,白色粉末,密度6.1g/cm3。

二碱式亚磷酸铅的热稳定性稍低于三碱式硫酸铅,但耐候性能好于三碱式硫酸铅。

二碱式亚磷酸铅常与三碱式硫酸铅并用,用量一般为三碱式硫酸铅的一半左右。

二碱式硬脂酸铅,代号为DLS,不如三碱式硫酸铅、二碱式亚磷酸铅常用,具有润滑性。

常与三碱式硫酸铅、二碱式亚磷酸铅并用,用量为0.5~1.5份。

为了防止有毒的粉状铅盐稳定剂飞散,严重污染生产环境,提高稳定剂的分散效果,国内外已开发应用了无尘复合铅盐热稳定剂。

其制造工艺为:在加热和混炼条件下将有协同效应的各种铅盐稳定剂、辅助热稳定剂与内外润滑剂等充分分散混合后制成粒状或片状铅盐复合稳定剂。

将其按一定份数添加于PVC树脂中(不再添加其它稳定剂与润滑剂)即能达到热稳定与内外润滑的工艺技术要求。

有资料介绍,制造无尘铅盐复合稳定剂,采用的铅盐稳定剂粒子细微,从而与氯化氢反应的表面积增大。

并因与内外润滑剂复配,使其分散性优良,热稳定效率明显提高,用量可减少。

例如,按PVC 100份,熊牌SMS318铅盐复合稳定剂2~2.5份,CaCO35~8份,炭黑适量的配方,可正常挤出成型硬PVC管材,产品质量和产量得到提高。

又如,德国汉高(Henkel)公司复合铅盐稳定剂STABILOX2840,外观为粉末状,相对密度2.2,铅含量54.9±1.5%,适合于硬PVC管件注塑成型。

该公司提供的注塑成型参考配方为:PVC(K=58)100份,TiO23份,加工助剂3份,CaCO34份,STABILOX2840 5.5份。

金属皂类用量仅次于铅盐的第二大类主稳定剂,其热稳定性虽不如铅盐类,但兼有润滑性,除Cd、Pb外都无毒,除Pb、Ca外都透明,无硫化污染,因而广泛用于软质PVC中,如无毒类、透明类等。

金属皂类可以是脂肪酸(月桂酸、硬脂酸、环烷酸等)的金属(铅、钡、镉、锌、钙等)盐,其中以硬脂酸盐最为常用,其热稳定性大小顺序为:锌盐>镉盐>铅盐>钙盐/钡盐。

金属皂类一般不单独使用,常常为金属皂类之间,或与铅盐及有机锡等并用。

常用金属皂类稳定剂有硬脂酸锌(ZnSt),无毒且透明,易引起“锌烧”,常与Ba、Ca皂并用。

硬脂酸镉(CdSt),为一重要的透明稳定剂品种,毒性较大,不耐硫化污染,常与Ba皂并用。

硬脂酸铅(PbSt),热稳定性好,可兼做润滑剂。

缺点为易析出,透明差,有毒且硫化污染严重,常与Ba、Cd皂并用。

硬脂酸钙(CaSt),加工性好,无硫化污染,透明,常与Zn皂并用。

硬脂酸钡(BaSt),无毒,抗硫化污染,透明,常与Pb、Ca皂并用。

研究结果与实践表明,金属皂热稳定剂一般不宜单独使用,复合并用可取得良好的协同效应。

因金属皂类热稳定剂阴离子部分、协效剂、溶剂或分散相等不同,复合金属皂类热稳定剂有固态和液态之分。

硬脂酸铅/镉/钡热稳定剂硬脂酸铅热稳定效能较好,但用量较多时,降低PVC 制品透明性。

硬脂酸镉不仅热稳定效能好(初期着色性小),而且PVC制品透明度高。

但硬脂酸镉置换PVC分子上不稳定的氯原子后生成的RCOOCdCl继续与PVC 上不稳定的氯原子发生反应,生成的CdCl2使PVC上C—Cl健活化,对脱HCl有催化作用。

硬脂酸钡不仅能与脱出的HCl反应,而且能与CdCl2反应重新生成硬脂酸镉。

因此将硬脂酸铅、隔、钡并用可提高PVC热稳定性和PVC 制品透明性。

目前,软PVC压延透明农膜多采用硬脂酸铅、镉、钡与适量环氧化合物、亚磷酸酯组成的热稳定体系。

一些企业已将此热稳定剂并用于软PVC压延透明薄膜。

硬脂酸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硬脂酸钙、锌无毒热稳定剂,价格较低,适于食品包装用PVC制品。

研究结果表明,锌皂稳定剂的离子化势能高,与PVC分子上的烯丙基氯反应,能使PVC稳定,抑制初期着色效果良好。

但反应生成的ZnCl2是脱HCl的催化剂,能促进PVC降解。

并用的钙皂不仅与HCl反应,而且能与ZnCl2反应生成CaCl2,并重新生成锌皂。

CaCl2对脱HCl无催化作用,而且钙的衍生物络合ZnCl2能降低其脱HCl的催化能力。

环氧化合物与钙、锌皂类并用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通常,以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环氧大豆油酸酯为主组成无毒复合热稳定剂。

值得重视的是,β-二酮类新型辅助热稳定剂与钙、锌皂稳定剂并用,促进了无毒钙、锌复合稳定剂的扩大使用。

在一些诸如PVC瓶、片材等食品包装材料中使用。

有机锡类有机锡类为热稳定剂中最有效且应用量最广泛的一类,其突出优点为:热稳定性超群,透明性好,大都无毒。

缺点是价格高(但加入量少,一般仅为0.5~2份),另一大缺点为大都无润滑性。

有机锡类大部分为液体,只有少数为固体。

即可单独使用,也常与金属皂并用。

有机锡通过配位反应可置换PVC分子中不稳定的烯丙基氯原子,引入稳定的酯基,消除PVC中热降解的引发源,使PVC稳定化。

有机锡的卫生性与其结构有关。

美国等已批准马来酸二正辛基锡、巯基醋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可作为无毒稳定剂使用。

德国规定食品包装用塑料制品中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最高用量不超过1.5%。

有机锡类稳定剂主要包括含硫有机锡和有机锡羧酸盐两类。

含硫有机锡主要为硫醇有机锡和有机锡硫化物,这类稳定剂与Pb、Cd皂并用会产生硫污染;含硫有机锡类透明性好。

主要品种有:(1)二巯基乙酸异辛酯二正辛基锡(DOTTG),外观为淡黄色液体,热稳定性及透明性极好,无毒,加入量低于2份。

(2)二甲基二巯基乙酸异辛酯锡(DMTTG),外观为淡黄澄清液体,为无毒、高效、透明稳定剂,常用于扭结膜及透明膜中。

此外,还有十二硫醇二正丁基锡、二硫代乙酸异辛酯二丁基锡、β-巯基丙酸二正辛基锡等。

有机锡羧酸盐,这种稳定剂的稳定性不如含硫有机锡,但无硫污染,主要包括脂肪酸锡盐和马来酸锡盐。

主要品种有:(1)二月桂酸二正丁基锡(DBTL),淡黄色液体或半固体,润滑性优良,透明性好,但有毒,常与Ba、Cd皂并用,用量1~2份;与马来酸锡及硫醇锡并用,用量0.3~1份。

(2)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DOTL),有毒且价格高,润滑性优良,常用于硬PVC中,用量小于1.5份。

(3)马来酸二正丁基锡(DBTM),白色粉末,有毒,无润滑性,常与月桂酸锡并用,不可与金属皂类并用于透明制品中。

有机锑类这是一种新型PVC热稳定剂,它具有优秀的初期色相和色相保持性,尤其是在低用量时,热稳定性优于有机锡类,特别适于双螺杆挤出机中PVC配方使用。

有机锑类主要包括硫醇锑盐类、巯基乙酸酯硫醇锑类、巯基羧酸酯锑类及羧酸酯锑类等。

国内的锑稳定剂主要以三巯基乙酸异辛酯锑(ST)和以ST为主要成分的复合稳定剂STH-Ⅰ和STH-Ⅱ两种为主。

五硫醇锑为透明液体,可用作透明片、薄膜、透明粒料的热稳定剂。

STH-Ⅰ可以代替京锡C-102,可抑制PVC的初期着色,热稳定性好,制品透明,颜色鲜艳。

STH-Ⅱ无毒,主要用于PVC水管等制品。

稀土稳定剂该稳定剂是由我国开发的独特稳定剂,是一种新型热稳定剂。

稀土元素包括原字序列号从57~71的15个镧系元素以及与其相近的钇、钍等共17个元素。

稀土稳定剂可以是稀土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稀土的有机弱酸盐(如硬脂酸稀土、脂肪酸稀土、水杨酸稀土、柠檬酸稀土、酒石酸稀土及苹果酸稀土等)其中以稀土氢氧化物热稳定效果最好,希图有机酸中水杨酸稀土要好于硬脂酸稀土。

稀土稳定剂的热稳定性与京锡-8831相当,好于铅盐及金属皂类,是铅盐的3倍及Ba/Zn复合稳定剂的4倍;它无毒,透明、价廉;可以部分代替有机锡类稳定剂而广泛应用。

稀土稳定剂的作用机理为捕捉HCl和置换烯丙基氯原子。

稀土稳定剂无润滑作用,应与润滑剂一起加入。

稀土稳定剂的加入量为3份左右。

SR系列稀土复合热稳定剂(内含外润滑剂、辅助热稳定剂等)分为A、B两类,适用于硬PVC管材、异型材。

参考配方如下表:PVC上水管生产参考配方REC系列稀土复合稳定剂牌号较多,可按应用要求选择。

REC系列稀土复合稳定剂部分牌号及其应用液体复合热稳定剂液体复合热稳定剂由有机金属皂类、亚磷酸酯、受阻酚抗氧剂和溶剂组成。

有机金属皂是液体复合稳定剂的主要成分。

使用的金属皂有镉/钡/锌、钡/锌、钙/锌等;使用的有机酸有辛酸、油酸、环烷酸、合成脂肪酸、苯甲酸、水杨酸等。

混加的亚磷酸酯有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双酚A二亚磷酸烷基酯(PL-40) 及齐聚物(PL-440)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