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数学】(A)

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2.全卷共三道大题,总分120分题号一二三2122232425262728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㊁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30分)1.小明上网查询H 7N 9禽流感病毒的直径大约是0.00000008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米.2.已知式子3x -2+(x -3)0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3.如图,A B =A C ,点D 在A B 上,点E 在A C 上,D C ,E B 交于点F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әA D C ɸәA E B (填一个即可).4.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原理是根据.5.若a +b =2,a b =-3,则式子a 3b +2a 2b 2+a b 3的值为.6.已知әA B C是等腰三角形,它的周长为20c m ,一条边长6c m ,那么腰长是.7.如图,әA B C 的周长是12,O B ,O C 分别平分øA B C 和øA C B ,O D ʅB C 于点D ,且O D =3,则的面积是.第3题图第4题图第7题图8.当m =时,关于x 的分式方程2x -2+m x x 2-4=3x +2无解.9.在әA B C 中,A B =A C ,A B 的垂直平分线与A C 所在直线相交,所得到锐角为50ʎ,则øB 的度数为.第题图10.如图所示,点A (0,0),B (3,0),C (0,1),øA B C =30ʎ,在әA B C 内依次作等边三角形,使其一边在x 轴上,另一个顶点在B C 边上,作出的等边三角形分别是第1个等边三角形A A 1B 1,第2个等边三角形B 1A 2B 2,第3个等边三角形B 2A 3B 3 则第n 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等于.209201-20得分评卷人二㊁选择题(每题3分,满分30分)11.下列各运算中,计算正确的是( )A .2a ㊃3a =6a B .(3a 2)3=27a 6 C .a 4ːa 2=2a D .(a +b )2=a 2+a b +b 212.下列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B .正方形有两条对称轴C .两个图形全等,那么这两个图形必成轴对称D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高所在的直线14.如图所示,D 是B C 的中点,E 是A C 的中点.若әA D E 的面积是2,则әA B C 的面积为( )A.2B .5C .6D .815.如图,A ,B 分别是øNO P ,øMO P 平分线上的点,A B ʅO P 于点E ,B C ʅMN 于点C ,A D ʅMN 于点D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 D +BC =A B B .øA O B =90ʎC .O 是C D 的中点D .与øC B O 互余的角有2个16.如图,在әA B C 中,øC =70ʎ,沿图中虚线截去øC ,则ø1+ø2的度数和为( )A.360ʎB .250ʎ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17.已知1m +1n =1m +n ,则n m +m n 的值为( )A.1B .-1C .0D .218.已知分式方程2x +ax -1=1的解为非负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ȡ-1B .a ɤ-1C .a ȡ-1且a ʂ2D .a ɤ-1且a ʂ-219.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公路,一条是全长450公里的普通公路,一条是全长330公里的高速公路,某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比在普通公路上快35公里/时,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是由普通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的一半.如果设该客车由高速公路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为x 小时,那么x 满足的分式方程是( )A .450x -3302x =35B .450x =3302x-35C .450x =330x +35ˑ2D .330x -450=35第20题图20.如图,B N 为øM B C 的平分线,P 为B N 上一点,且P D ʅB C 于点D ,øA P C +øA B C =180ʎ.给出下列结论:①øMA P =øB C P ;②P A =P C ;③A B +B C =2B D ;④四边形B A P C 的面积是әP B D 面积的2倍.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A.4个B .3个C .2个 D.1个三㊁解答题(满分60分)得分评卷人21.(本题满分5分)先化简,再求值:x -1x -x -2x +1æèçöø÷ː2x 2-x x 2+2x +1,其中x =3.得分评卷人22.(本题满分6分)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әAB 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 的坐标是(-3,-1).(1)画出әA B C 关于x 轴对称的әA 1B 1C 1,并写出点B 1和点C 1的坐标;(2)求出әA B C 的面积.第22题图如图,C E=C B,C D=C A,øD C A=øE C B,求证D E=A B第23题图得分评卷人24.(本题满分7分)如果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比它相邻的外角的4倍多30ʎ,求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及对角线的总条数.如图所示,在әA B C中,A E,B 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A D是B C边上的高,øB A C=60ʎ,øC=70ʎ,求øD A E,øB O A的度数.第25题图如图①,四边形A B C D为正方形,点E,F分别在A B与B C上,且øE D F=45ʎ,易证:A E +C F=E F(不用证明).(1)如图②,在四边形A B C D中,øA D C=120ʎ,D A=D C,øD A B=øB C D=90ʎ,点E,F分别在A B与B C上,且øE D F=60ʎ.猜想A E,C F与E 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如图③,在四边形A B C D中,øA D C=2α,D A=D C,øD A B与øB C D互补,点E,F分别在A B与B C上,且øA E.第26题图某小区的街道要进行改建,并对该街道工程进行招标,接到了甲㊁乙两个工程队的招标书,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与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之比为2ʒ3,若由甲队先做10天,剩下的工程再由甲㊁乙两队合作30天可以完成.(1)求甲㊁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2)已知甲队每天的费用为0.84万元,乙队每天为0.56万元,工程预算费用为50万元.为缩短工期,拟安排甲㊁乙两队合作完成该工程,则预算工程费用够用吗?若不够,需追加多少万元?请给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 B C D是边长为5的正方形,顶点A在y轴正半轴上,顶点B在x轴正半轴上,O A,O B的长满足|O A-4|+(O B-3)2=0.(1)求O A,O B的长;(2)求点D的坐标;(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әP A B是以A 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28题图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㊁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30分)1.8ˑ10-82.x ʂ2且x ʂ33.A D =A E 等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5.-12 6.6c m 或7c m 7.18 8.1或6或-4 9.70ʎ或20ʎ 10.32n 二㊁选择题(每题3分,满分30分)11.B 12.C 13.A 14.D 15.D 16.B 17.B 18.D 19.D 20.A三㊁解答题(满分60分)21.(本题满分5分)解:原式=x 2-1-x 2+2x x (x +1)㊃(x +1)2x (2x -1)(1分)=x +1x2.(2分) ȵx =3,ʑ原式=49.(2分) 22.(本题满分6分)解:(1)әA 1B 1C 1如图.(2分) 点B 1的坐标为(-2,4),(1分) 点C 1的坐标为(-1,2).(1分)(2)S әA B C =2ˑ3-12ˑ1ˑ3-12ˑ1ˑ2-12ˑ1ˑ2=6-32-1-1=5.(2分) 209201-2023.(本题满分6分)证明:ȵøD C A =øE C B ,ʑøD C A +øA C E =øE C B +øA C E .ʑøD C E =øA C B .(1分)在әD C E 和әA C B 中,C E =C B ,øDC E =øA C B ,CD =C A ,ìîíïïïï(1分) ʑәD C E ɸәA C B .(2分)ʑD E =A B .(2分)24.(本题满分7分)解:设这个正多边形的外角度数为x ʎ,则内角度数为(4x +30)ʎ.x +4x +30=180.(2分) 解得x =30.(1分) 360ʎː30ʎ=12.ʑ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12.ʑ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ʎˑ(12-2)=1800ʎ.(2分) 对角线的总条数为12ˑ(12-3)2=54(条).(2分) 25.(本题满分8分)解:ȵøB A C =60ʎ,A E 为øB A C 的平分线,ʑøB A E =øC A E =12øB A C =30ʎ.(1分) 在R t әA D C 中,øA D C =90ʎ,øC =70ʎ,ʑøD A C =20ʎ.(1分) ʑøD A E =øC A E -øD A C =10ʎ.(2分) ȵøB A C =60ʎ,øC =70ʎ,ʑøA B C =180ʎ-60ʎ-70ʎ=50ʎ.(1分)ȵB F 平分øA B C ,ʑøA B O =12øA B C =25ʎ.(1分)分)26.(本题满分8分)解:(1)图②猜想:A E +C F =E F .(1分)证明:如图②,在B C 的延长线上截取C A '=A E ,连接A 'D .ȵøD A B =øB C D =90ʎ,ʑøD A B =øD C A '.(1分) 又A D =A 'D ,A E =A 'C ,ʑR t әD A E ɸR t әD C A '.(1分) ʑE D =A 'D .(1分)ȵøA D C =120ʎ,ʑøE D A '=120ʎ.ȵøE D F =60ʎ,ʑøE D F =øA 'D F =60ʎ.(1分) 又D E =D A ',D F =D F ,ʑәE D F ɸәA 'D F .(1分)ʑE F =A 'F =F C +C A '=F C +A E .(2)A E +C F =E F .(2分) 27.(本题满分10分)解:(1)设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为2x 天,则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为3x 天.10+302x +303x =1.(2分) 解得x =30.经检验x =30是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1分)ʑ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为30ˑ2=60(天),(1分)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为30ˑ3=90(天).(1分))( )页4共(页3第案答学数(2)预算工程费用不够,需追加0.4万元.(2分)理由如下:甲㊁乙两队合作完成该工程需1160+190=36(天).(1分) 甲㊁乙两队合作需工程费用(0.84+0.56)ˑ36=50.4(万元).(1分) 50.4-50=0.4(万元).(1分) 28.(本题满分10分)解:(1)ȵO A ,O B 的长满足|O A -4|+(O B -3)2=0,ʑO A =4,O B =3.(2分) (2)如图,过点D 作D E ʅy 轴于点E .ȵ四边形A B C D 是正方形,ʑøD A B =90ʎ,A D =A B .(1分) ʑøE A D +øO A B =90ʎ.ȵøO A B +øO B A =90ʎ,ʑøE A D =øO B A .(1分)ʑR t әD A E ɸR t әA B O .(1分)ʑE D =O A =4,E A =O B =3.ʑO E =O A +A E =4+3=7.(1分)ʑ点D 的坐标为(4,7).(1分)(3)存在.P 1(0,-4),P 20-1P 309.(3分) ) ( )页4共(页4第案答学数。
石家庄市新华区2019-2020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石家庄市新华区2019-2020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一、仔细选一选(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4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2 C.4 D.﹣22.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3.若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2 B.x≠﹣2 C.x≠﹣1 D.x=2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B.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C.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5.下列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C.D.6.某市年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后为21.39亿元,则这个数值精确到()A.百分位B.亿位C.千万位D.百万位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它的周长为()A.13 B.15 C.17 D.13或17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直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不大于45°”时,应先假设()A.有一个锐角小于45°B.每一个锐角都小于45°C.有一个锐角大于45°D.每一个锐角都大于45°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B. =﹣2 C.(﹣)2=﹣2 D.×=10.如图,AE∥DF,AE=DF,要使△EAC≌△FDB,需要添加下列选项中的()A.AB=CD B.EC=BF C.∠A=∠D D.AB=BC11.如图,数轴上点A,B所对应的实数分别是1和,点B与点C关于点A 对称,则点C所对应的实数是()A.B.2﹣C.2﹣2 D.﹣112.如图,在6×6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均在正方形格点上,若在网格中的格点上找一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C一共有()A.7个B.8个C.10个D.12个二、认真填一填(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请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0.008的立方根是.14.命题“有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命题.(填“真”或“假”)15.如图,公路AC和BC互相垂直,垂足为点C,公路AB的中点M与点C被湖隔开.已知公路AB=3.2km,则点M,C之间的距离为km.16.规定符号“[m]”表示一个实数m的整数部分,例如:[]=0,[π]=3.则按此规定[﹣1]=.17.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已知AD=8,AB=6,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则CE的长为.18.如图,等边△ABC中,AB=4,AD⊥BC于点D,点F在线段AD上运动,点E在AC上,且AE=2,当EF+CF取最小值时,∠ECF=°.三、细心解答(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58分,解答应写出相应的文字说明或解题步骤)19.计算:(1)2+﹣;(2)(b2﹣ab)•.20.解方程:2﹣=.21.当x=时,求(﹣)÷的值.22.如图,在Rt△ABC中,已知∠ABC=90°,∠ACB=60°,DE是斜边AC的中垂线,分别交AB,AC于点D,E,连接DC,若BD=2,求线段AC的长.23.如图,已知∠MON,点A,B分别在OM,ON边上,且OA=OB.(1)求作:过点A,B分别作OM,ON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记作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连接OD,若∠MON=50°,则∠ODB=°.24.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纸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置在直线l上,位置如图所示,∠ACB=90°,过点A,B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1)通过观察,小明猜想△ACD与△CBE全等,请你证明这个猜想;(2)小明把三角形纸板ABC绕点C任意旋转(点C始终在直线l上,直角边不与l重合),借助(1)中的结论,发现线段AD,BE和DE之间存在某种数量关系,请你写出所有用BE,DE表示AD的式子:.25.在我市地铁1号线的建设中,某路段需要有甲、乙两个工程队进行施工,已知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是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的,经测算,若由甲队先做15天,剩下的工程再由甲、乙两队合作30天完成.(1)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2)已知甲队的施工费用为6.5万元/天,乙队的施工费用为8.5万元/天,这项工程预算的施工费用为500万元.若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则预算的施工费用是否够用?若不够用,需要追加多少万元?请通过计算说明.26.已知∠MAN=120°,点C是∠MAN的平分线AQ上的一个定点,点B,D分别在AN,AM上,连接BD.【发现】(1)如图1,若∠ABC=∠ADC=90°,则∠BCD=°,△CBD是三角形;【探索】(2)如图2,若∠ABC+∠ADC=180°,请判断△C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应用】(3)如图3,已知∠EOF=120°,OP平分∠EOF,且OP=1,若点G,H分别在射线OE,OF上,且△PGH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GH的个数一共有.(只填序号)①2个②3个③4个④4个以上-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仔细选一选(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4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2 C.4 D.﹣2【考点】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22=4,∴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选(B)2.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3.若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2 B.x≠﹣2 C.x≠﹣1 D.x=2【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直接利用分式有意义则其分母不为零,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分式有意义,∴x的取值范围是:x﹣2≠0,解得:x≠2.故选:A.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B.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C.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考点】全等图形.【分析】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根据全等图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不一定是全等图形,是相似形,故A错误;B.根据全等图形的性质,可得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故B正确;C.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故C错误;D.两个边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全等,故D错误,故选:B.5.下列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C.D.【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分析】检查最简二次根式的两个条件是否同时满足,同时满足的就是最简二次根式,否则就不是.【解答】解:A、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A正确;B、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B错误;C、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C错误;D、被开方数含分母,故D错误;故选:A.6.某市年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后为21.39亿元,则这个数值精确到()A.百分位B.亿位C.千万位D.百万位【考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分析】根据近似数的精确度求解.【解答】解:21.39亿精确到0.01亿位,即精确到百万位.故选D.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它的周长为()A.13 B.15 C.17 D.13或17【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由于未说明两边哪个是腰哪个是底,故需分:(1)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为3;(2)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为7;两种情况讨论,从而得到其周长.【解答】解:①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为3,底为7时,3+3<7不能构成三角形;②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为7,底为3时,周长为3+7+7=17.故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7.故选C.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直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不大于45°”时,应先假设()A.有一个锐角小于45°B.每一个锐角都小于45°C.有一个锐角大于45°D.每一个锐角都大于45°【考点】反证法.【分析】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真假,应先按符合题设的条件,假设题设成立,再判断得出的结论是否成立即可.【解答】解: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在直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锐角不大于45°”时,应先假设每一个锐角都大于45°.故选D.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B. =﹣2 C.(﹣)2=﹣2 D.×=【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根据=(a≥0,b>0),=|a|,=(a≥0,b ≥0),分别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A、2=,故原题计算错误;B、=2,故原题计算错误;C、(﹣)2=2,故原题计算错误;D、=,故原题计算正确;故选:D.10.如图,AE∥DF,AE=DF,要使△EAC≌△FDB,需要添加下列选项中的()A.AB=CD B.EC=BF C.∠A=∠D D.AB=B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添加条件AB=CD可证明AC=BD,然后再根据AE∥FD,可得∠A=∠D,再利用SAS定理证明△EAC≌△FDB即可.【解答】解:∵AE∥FD,∴∠A=∠D,∵AB=CD,∴AC=BD,在△AEC和△DFB中,,∴△EAC≌△FDB(SAS),故选:A.11.如图,数轴上点A,B所对应的实数分别是1和,点B与点C关于点A 对称,则点C所对应的实数是()A.B.2﹣C.2﹣2 D.﹣1【考点】实数与数轴.【分析】根据点A、B表示的数求出AB,再根据对称可得AC=AB,然后根据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点A,B所对应的实数分别是1和,∴AB=﹣1,∵点B与点C关于点A对称,∴AC=AB,∴点C所对应的实数是1﹣(﹣1)=1﹣+1=2﹣.故选B.12.如图,在6×6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均在正方形格点上,若在网格中的格点上找一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C一共有()A.7个B.8个C.10个D.12个【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析】首先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B的长,然后分别从BA=BC,AB=AC,CA=CB 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2,如图所示:∴①若BA=BC,则符合要求的有:C1,C2共2个点;②若AB=AC,则符合要求的有:C3,C4共2个点;③若CA=CB,则符合要求的有:C5,C6,C7,C8,C9,C10共6个点.∴这样的C点有10个.故选:C.二、认真填一填(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请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0.008的立方根是0.2.【考点】立方根.【分析】根据立方根的概念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0.23=0.008∴0.008的立方根是0.2故答案为:0.214.命题“有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填“真”或“假”)【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断即可.【解答】解: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边与角不一定是对应边和对应角,例如:两个直角三角形中相等的∠α的邻边与对边相等,两个三角形不全等,所以,这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所以,“有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故答案为:假.15.如图,公路AC和BC互相垂直,垂足为点C,公路AB的中点M与点C被湖隔开.已知公路AB=3.2km,则点M,C之间的距离为 1.6km.【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MC=AB=1.6km.【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M为AB的中点,∴MC=AB=1.6km.故答案为:1.6.16.规定符号“[m]”表示一个实数m的整数部分,例如:[]=0,[π]=3.则按此规定[﹣1]=2.【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直接利用的取值范围得出2<﹣1<3,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3<<4,∴2<﹣1<3,∴[﹣1]=2.故答案为:2.17.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已知AD=8,AB=6,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则CE的长为5.【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如图,求出AC的长度;证明EF=EB(设为λ),得到CE=8﹣λ;列出关于λ的方程,求出λ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D=90°,DC=AB=6;由勾股定理得:AC2=AD2+DC2,而AD=8,∴AC=10;由题意得:∠AFE=∠B=90°,AF=AB=6;EF=EB(设为λ),∴CF=10﹣6=4,CE=8﹣λ;由勾股定理得:(8﹣λ)2=λ2+42,解得:λ=3,∴CE=5,故答案为5.18.如图,等边△ABC中,AB=4,AD⊥BC于点D,点F在线段AD上运动,点E在AC上,且AE=2,当EF+CF取最小值时,∠ECF=30°.【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如图,作点E关于直线AD的对称点E′,连接CE′交AD于F′.由EF+FC=FE′+FC,所以当C、E′、F共线时,EF+CF最小,由△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4,AE=AE′=2,推出AE′=E′B,∠ACB=60°,推出∠ACE′=∠BCE′=30°,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作点E关于直线AD的对称点E′,连接CE′交AD于F′.∵EF+FC=FE′+FC,∴当C、E′、F共线时,EF+CF最小,∵△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C=4,AE=AE′=2,∴AE′=E′B,∠ACB=60°∴∠ACE′=∠BCE′=30°,∴此时∠ECF=30°,故答案为30.三、细心解答(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58分,解答应写出相应的文字说明或解题步骤)19.计算:(1)2+﹣;(2)(b2﹣ab)•.【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式的乘除法.【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分式运算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4+6﹣4=6,(2)原式=b(b﹣a)•=﹣ab2,20.解方程:2﹣=.【考点】解分式方程.【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去分母得:2x﹣6﹣x=﹣3,解得:x=3,经检验x=3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21.当x=时,求(﹣)÷的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将(﹣)÷进行化简,然后将x=代入求解即可.【解答】解:(﹣)÷=×=﹣×=﹣.当x=时,原式=﹣=﹣6.22.如图,在Rt△ABC中,已知∠ABC=90°,∠ACB=60°,DE是斜边AC的中垂线,分别交AB,AC于点D,E,连接DC,若BD=2,求线段AC的长.【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的度数,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C,求出∠DCB=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的长,得到答案.【解答】解:∵∠ACB=60°,∠B=90°,∴∠A=30°,∵DE是斜边AC的中垂线,∴DA=DC,∴∠ACD=∠A=30°,∴∠DCB=30°,∴BC=BD=2,∴AC=2BC=4.23.如图,已知∠MON,点A,B分别在OM,ON边上,且OA=OB.(1)求作:过点A,B分别作OM,ON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记作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连接OD,若∠MON=50°,则∠ODB=65°.【考点】作图—基本作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根据过直线上一点作直线垂线的方法作出垂线即可;(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结合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答案.【解答】解:(1)如图,DA,DB即为所求垂线;(2)连接OD,∵DB⊥ON,DA⊥OM,∴∠OBD=∠OAD=90°,∠MON=50°,∴∠ADB=180°﹣50°=130°.在Rt△OBD与Rt△OAD中,∵,∴Rt△OBD≌Rt△OAD(HL),∴∠ODB=∠ADB=65°.故答案为:65.24.在数学活动课上,小明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纸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置在直线l上,位置如图所示,∠ACB=90°,过点A,B分别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1)通过观察,小明猜想△ACD与△CBE全等,请你证明这个猜想;(2)小明把三角形纸板ABC绕点C任意旋转(点C始终在直线l上,直角边不与l重合),借助(1)中的结论,发现线段AD,BE和DE之间存在某种数量关系,请你写出所有用BE,DE表示AD的式子:AD=BE﹣DE,或AD=DE﹣BE,或AD=DE+B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1)观察图形,结合已知条件,可知全等三角形为:△ACD与△CBE.根据AAS即可证明;(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1)证明:∵AD⊥CE,BE⊥CE,∴∠ADC=∠CEB=90°,又∵∠ACB=90°,∴∠ACD=90°﹣∠ECB=∠CBE.在△ACD与△CBE中,,∴△ACD≌△CBE(AAS);(2)AD=BE﹣DE,或AD=DE﹣BE,或AD=DE+BE.故答案为:AD=BE﹣DE,或AD=DE﹣BE,或AD=DE+BE.25.在我市地铁1号线的建设中,某路段需要有甲、乙两个工程队进行施工,已知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是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天数的,经测算,若由甲队先做15天,剩下的工程再由甲、乙两队合作30天完成.(1)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2)已知甲队的施工费用为6.5万元/天,乙队的施工费用为8.5万元/天,这项工程预算的施工费用为500万元.若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则预算的施工费用是否够用?若不够用,需要追加多少万元?请通过计算说明.【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1)设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x天,则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x天,根据“甲先做15天的工作量+甲、乙合作30天的工作量=1”列分式方程求解可得;(2)把这项工程的总工作量设为1,先求出甲、乙两队合作一天的工作量,再求得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根据“合作每天的费用×合作时间”可得所需总费用,从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设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x天,则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x天,根据题意,得: +30×(+)=1,解得:x=60,经检验x=6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当x=60时, x=90,答: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90天,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60天;(2)把这项工程的总工作量设为1,则甲、乙两队合作一天的工作量为(+)=,甲、乙两队合作完成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为1÷=36天,∴合作需要的施工费用为36×(6.5+8.5)=540(万元),∵540>500,540﹣500=40(万元),∴预算的施工费用不够用,需要追加40万元.26.已知∠MAN=120°,点C是∠MAN的平分线AQ上的一个定点,点B,D分别在AN,AM上,连接BD.【发现】(1)如图1,若∠ABC=∠ADC=90°,则∠BCD=60°,△CBD是等边三角形;【探索】(2)如图2,若∠ABC+∠ADC=180°,请判断△CBD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应用】(3)如图3,已知∠EOF=120°,OP平分∠EOF,且OP=1,若点G,H分别在射线OE,OF上,且△PGH为等边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PGH的个数一共有④.(只填序号)①2个②3个③4个④4个以上【考点】三角形综合题.【分析】(1)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出∠BCD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即可得出CB,即可得出结论;(2)先判断出∠CDE=∠ABC,进而得出△CDE≌△CFB(AAS),得出CD=CB,再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出∠BCD=60°即可得出结论;(3)先判断出∠POE=∠POF=60°,先构造出等边三角形,找出特点,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如图1,连接BD,∵∠ABC=∠ADC=90°,∠MAN=120°,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得,∠BCD=360°﹣(∠ABC+∠ADC+∠MAN)=60°,∵AC是∠MAN的平分线,CD⊥AM.CB⊥AN,∴CD=CB,(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BCD是等边三角形;故答案为:60,等边;(2)如图2,同(1)得出,∠BCD=6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过点C作CE⊥AM于E,CF⊥AN于F,∵AC是∠MAN的平分线,∴CE=CF,∵∠ABC+∠ADC=180°,∠ADC+∠CDE=180°,∴∠CDE=∠ABC,在△CDE和△CFB中,,∴△CDE≌△CFB(AAS),∴CD=CB,∵∠BCD=60°,∴△CBD是等边三角形;(3)如图3,∵OP平分∠EOF,∠EOF=120°,∴∠POE=∠POF=60°,在OE上截取OG'=OP=1,连接PG',∴△G'OP是等边三角形,此时点H'和点O重合,同理:△OPH是等边三角形,此时点G和点O重合,将等边△PHG绕点P逆时针旋转到等边△PG'H',在旋转的过程中,边PG,PH分别和OE,OF相交(如图中G'',H'')和点P围成的三角形全部是等边三角形,(旋转角的范围为(0°到60°包括0°和60°),所以有无数个;理由:同(2)的方法.故答案为④.年2月21日。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宁德市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A.65°65°B.50°80°C.65°65°或50°80°D.50°50°3.(3分)下列式子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x﹣1)(x﹣2)=x2﹣3x+2B.x2﹣3x+2=(x﹣1)(x﹣2)C.x2+4x+4=x(x﹣4)+4D.x2+y2=(x+y)(x﹣y)4.(3分)具备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可以证明它们全等的是()A.一边和这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B.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C.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D.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对应相等5.(3分)如果:x2﹣8xy+16y2=0,且x=5,则(2x﹣3y)2=()A.B.C.D.6.(3分)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若PA=2,则PQ的最小值为()A.1B.2C.3D.47.(3分)对假命题“任何一个角的补角都不小于这个角”举反例,正确的反例是()A.∠α=60°,∠α的补角∠β=120°,∠β>∠αB.∠α=90°,∠α的补角∠β=90°,∠β=∠αC.∠α=100°,∠α的补角∠β=80°,∠β<∠αD.两个角互为邻补角8.(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4),B(4,2),在x轴上取一点P,使点P到点A和点B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的坐标是()A.(﹣2,0)B.(4,0)C.(2,0)D.(0,0)9.(3分)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A.AB=DE,BC=EF,∠A=∠DB.∠A=∠D,∠C=∠F,AC=EFC.AB=DE,BC=EF,△ABC的周长=△DEF的周长D.∠A=∠D,∠B=∠E,∠C=∠F10.(3分)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E,AE=3cm,△ADC的周长为9cm,则△ABC的周长是()A.10cm B.12cm C.15cm D.17cm11.(3分)若有三点A、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点P满足PA=PB=PC,则平面内这样的点P有()A.1个B.2个C.1个或2个D.无法确定12.(3分)如图,在△ABC中,∠A=30°,将△ABC绕着B点逆时针旋转40°,到△BDE的位置,则∠a的度数是()A.40°B.30°C.20°D.10°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6分)13.(4分)分解因式:6xy2﹣9x2y﹣y3=.14.(4分)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BC=10cm,BD=7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cm.15.(4分)若|x﹣3|+|y+2|=0,则x+y的值为.16.(4分)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3cm,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将△ADE 沿直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且点A′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cm.三、解答题(共98分)17.(12分)先化简,再求值.(1)(2x﹣y)2﹣(x﹣2y)(x+2y)+2y(2x﹣y)(其中x=2,y=﹣1)(2)(其中a=﹣1,b=2)(3)已知a2+b2+c2﹣2(a+b+c)+3=0,试求a3+b3+c3﹣3abc的值.18.(8分)计算或解方程:(1)(2)19.(12分)如图,(1)画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请计算△ABC的面积;(3)直接写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三角形△A2B2C2的各点坐标.20.(8分)在△ABC中,AB=BC,∠ABC=90°,E为CB延长线上一点,点F在AB上,且AE=CF.求证:BE=BF21.(8分)如图,在△ABC中,AB=AC,∠BA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ADC =130°,求∠BAC的度数.22.(8分)从A、B两水库向甲、乙两地调水,其中甲地需水15万吨,乙地需水13万吨,A、B两水库各可调出水14万吨,从A水库到甲地50千米,到乙地30千米;从B水库到甲地60千米,到乙地50千米,设计一个调运方案使水的调运总量(单位:万吨・千米)尽可能大.23.(12分)某县为了落实中央的“强基惠民工程”,计划将某村的居民自来水管道进行改造.该工程若由甲队单独施工恰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若乙队单独施工,则完成工程所需天数是规定天数的1.5倍.如果由甲、乙队先合做15天,那么余下的工程由甲队单独完成还需5天.(1)这项工程的规定时间是多少天?(2)已知甲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6500元,乙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3500元.为了缩短工期以减少对居民用水的影响,工程指挥部最终决定该工程由甲、乙队合做来完成.则该工程施工费用是多少?24.(8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延长AB到点D,使BD=AB,取AB的中点E,连结CD和CE.求证:CD=2CE.25.(10分)如图,在△ABC中,BC=AC,∠ACB=90°,D是AC上一点,AE⊥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且AE=BD,求证:BD是∠ABC的角平分线.26.(12分)在学习轴对称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思考课本中的探究题.如图(1),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你可以在l上找几个点试一试,能发现什么规律?聪明的小华通过独立思考,很快得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办法.他把管道l看成一条直线(图(2)),问题就转化为,要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AP与BP的和最小.他的做法是这样的:①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②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则点P为所求.请你参考小华的做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BC=6,BC边上的高为4,请你在BC边上确定一点P,使△PDE得周长最小.(1)在图中作出点P(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请直接写出△PDE周长的最小值:.2019-2020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分)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它沿这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它沿这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它沿这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3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A.65°65°B.50°80°C.65°65°或50°80°D.50°50°【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推出∠B=∠C,分为两种情况:①当底角∠B=50°时,②当顶角∠A=50°时,根据∠B=∠C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解答】解:∵AB=AC,∴∠B=∠C,①当底角∠B=50°时,则∠C=50°,∠A=180°﹣∠B﹣∠C=80°;②当顶角∠A=50°时,∵∠B+∠C+∠A=180°,∠B=∠C,∴∠B=∠C=×(180°﹣∠A)=65°;即其余两角的度数是50°,80°或65°,6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注意此题有两种情况:①当底角∠B=50°时,②当顶角∠A=50°时.3.(3分)下列式子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x﹣1)(x﹣2)=x2﹣3x+2B.x2﹣3x+2=(x﹣1)(x﹣2)C.x2+4x+4=x(x﹣4)+4D.x2+y2=(x+y)(x﹣y)【分析】因式分解就是要将一个多项式分解为几个整式积的形式.【解答】解:根据因式分解的概念,A,C答案错误;根据平方差公式:(x+y)(x﹣y)=x2﹣y2所以D错误;B答案正确.故选:B.【点评】注意对因式分解概念的理解.4.(3分)具备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可以证明它们全等的是()A.一边和这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B.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C.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D.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对应相等【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高可能在三角形内部或外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对A进行判断;利用“SSS”可对B进行判断;利用“SAS”可对C进行判断;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D进行判断.【解答】解:A、一边和这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所以A选项错误;B、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所以B选项正确;C、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所以C选项错误;D、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5.(3分)如果:x2﹣8xy+16y2=0,且x=5,则(2x﹣3y)2=()A.B.C.D.【分析】此题应先对x2﹣8xy+16y2=0变形得(x﹣4y)2=0,则可求出y的值,再把x、y代入(2x﹣3y)2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x2﹣8xy+16y2=0,∴(x﹣4y)2=0,x=4y,又x=5,∴y=,∴(2x﹣3y)2=(10﹣)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关键在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求出y的值.6.(3分)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若PA=2,则PQ的最小值为()A.1B.2C.3D.4【分析】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PQ⊥OM时PQ最小,当PQ⊥OM时,则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PA=PQ,可求得PQ=2.【解答】解:∵垂线段最短,∴当PQ⊥OM时,PQ有最小值,又∵OP平分∠MON,PA⊥ON,∴PQ=PA=2,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7.(3分)对假命题“任何一个角的补角都不小于这个角”举反例,正确的反例是()A.∠α=60°,∠α的补角∠β=120°,∠β>∠αB.∠α=90°,∠α的补角∠β=90°,∠β=∠αC.∠α=100°,∠α的补角∠β=80°,∠β<∠αD.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分析】熟记反证法的步骤,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举反例应该是证明原命题不正确,即要举出不符合叙述的情况;A、∠α的补角∠β>∠α,符合假命题的结论,故A错误;B、∠α的补角∠β=∠α,符合假命题的结论,故B错误;C、∠α的补角∠β<∠α,与假命题结论相反,故C正确;D、由于无法说明两角具体的大小关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角的比较考查反证法,解此题关键要懂得反证法的意义及步骤.8.(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4),B(4,2),在x轴上取一点P,使点P到点A和点B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的坐标是()A.(﹣2,0)B.(4,0)C.(2,0)D.(0,0)【分析】作A关于x轴的对称点C,连接AC交x轴于D,连接BC交交x轴于P,连接AP,此时点P到点A和点B的距离之和最小,求出C(的坐标,设直线CB的解析式是y=kx+b,把C、B的坐标代入求出解析式是y=x﹣2,把y=0代入求出x即可.【解答】解:作A关于x轴的对称点C,连接AC交x轴于D,连接BC交交x轴于P,连接AP,则此时AP+PB最小,即此时点P到点A和点B的距离之和最小,∵A(﹣2,4),∴C(﹣2,﹣4),设直线CB的解析式是y=kx+b,把C、B的坐标代入得:,解得:k=1,b=﹣2,∴y=x﹣2,把y=0代入得:0=x﹣2,x=2,即P的坐标是(2,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坐标与图形性质等知识点,关键是能画出P的位置,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9.(3分)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A.AB=DE,BC=EF,∠A=∠DB.∠A=∠D,∠C=∠F,AC=EFC.AB=DE,BC=EF,△ABC的周长=△DEF的周长D.∠A=∠D,∠B=∠E,∠C=∠F【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可得当AB=DE,BC=EF,AC=DF可判定△ABC≌△DEF,做题时要对选项逐个验证.【解答】解:A、满足SSA,不能判定全等;B、AC=EF不是对应边,不能判定全等;C、符合SSS,能判定全等;D、满足AAA,不能判定全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应用判定方法做题时找准对应关系,对选项逐一验证,而AAA,SSA不能作为全等的判定方法.10.(3分)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E,AE=3cm,△ADC的周长为9cm,则△ABC的周长是()A.10cm B.12cm C.15cm D.17cm【分析】由△ABC中,边AB的中垂线分别交BC、AB于点D、E,AE=3cm,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得AD=BD,AB=2AE,又由△ADC的周长为9cm,即可求得AC+BC的值,继而求得△ABC的周长.【解答】解:∵△ABC中,边AB的中垂线分别交BC、AB于点D、E,AE=3cm,∴BD=AD,AB=2AE=6cm,∵△ADC的周长为9cm,∴AC+AD+CD=AC+BD+CD=AC+BC=9cm,∴△ABC的周长为:AB+AC+BC=15cm.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周长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1.(3分)若有三点A、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点P满足PA=PB=PC,则平面内这样的点P有()A.1个B.2个C.1个或2个D.无法确定【分析】平面内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个点就组成一个三角形.到AB距离相等的点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到BC距离相等的点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到AC距离相等的点在AC 的垂直平分线上,而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解答】解:到AB距离相等的点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到BC距离相等的点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到AC距离相等的点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而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2.(3分)如图,在△ABC中,∠A=30°,将△ABC绕着B点逆时针旋转40°,到△BDE的位置,则∠a的度数是()A.40°B.30°C.20°D.10°【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DBA=40°,∠D=∠A=30°,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如图,设AC,BD相交于O,∵将△ABC绕着点B逆时针旋转40°,到△BDE的位置,∴∠DBA=40°,∠D=∠A=30°,∵∠AOB+∠A+∠ABD=∠COD+∠D+∠α=180°,而∠AOB=∠COD,∴∠α=∠ABD=4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6分)13.(4分)分解因式:6xy2﹣9x2y﹣y3=﹣y(3x﹣y)2.【分析】原式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原式=﹣y(y2﹣6xy+9x2)=﹣y(3x﹣y)2,故答案为:﹣y(3x﹣y)2【点评】此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4.(4分)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BC=10cm,BD=7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3cm.【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D 到AB的距离=点D到AC的距离=CD=3.【解答】解:∵BC=10,BD=7,∴CD=3.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点D到AB的距离等于CD=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分线的性质,由已知能够注意到D到AB的距离即为CD长是解决的关键.15.(4分)若|x﹣3|+|y+2|=0,则x+y的值为1.【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出x、y的值,然后将x,y再代入计算.【解答】解:∵|x﹣3|+|y+2|=0,∴x﹣3=0,y+2=0,∴x=3,y=﹣2,∴x+y的值为:3﹣2=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根据题意得出x,y的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6.(4分)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3cm,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将△ADE 沿直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且点A′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9cm.【分析】由题意得AE=AE′,AD=AD′,故阴影部分的周长可以转化为三角形ABC 的周长.【解答】解: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AD=A′D,AE=A′E.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等于BC+BD+CE+A′D+A′E,=BC+BD+CE+AD+AE,=BC+AB+AC,=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折叠的问题,折叠问题的实质是“轴对称”,解题关键是找出经轴对称变换所得的等量关系.三、解答题(共98分)17.(12分)先化简,再求值.(1)(2x﹣y)2﹣(x﹣2y)(x+2y)+2y(2x﹣y)(其中x=2,y=﹣1)(2)(其中a=﹣1,b=2)(3)已知a2+b2+c2﹣2(a+b+c)+3=0,试求a3+b3+c3﹣3abc的值.【分析】(1)(2)首先化简,然后把x=2,y=﹣1代入化简后的算式,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3)首先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求出a、b、c的值各是多少;然后把求出的a、b、c的值代入a3+b3+c3﹣3abc,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1)当x=2,y=﹣1时,(2x﹣y)2﹣(x﹣2y)(x+2y)+2y(2x﹣y)=4x2﹣4xy+y2﹣x2+4y2+4xy﹣2y2=3x2+3y2=3×22+3×(﹣1)2=12+3=15(2)(=(2a+b)(16a2﹣b2)∵当a=﹣1,b=2时,∴原式=0;(3)a2+b2+c2﹣2(a+b+c)+3=0,∴a2+b2+c2﹣2a﹣2b﹣2c+3=0,∴(a﹣1)2+(b﹣1)2+(c﹣1)2=0,∴a=b=c=1,∴a3+b3+c3﹣3abc=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以及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问题,要熟练掌握.18.(8分)计算或解方程:(1)(2)【分析】(1)原式利用零指数幂法则,平方根、立方根定义计算即可求出值;(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1)原式=3+2+4﹣1﹣2=5+1;(2)去分母得:x2+2x﹣x2+4=8,解得:x=2,经检验x=2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19.(12分)如图,(1)画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请计算△ABC的面积;(3)直接写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三角形△A2B2C2的各点坐标.【分析】(1)从三角形的各点向对称轴引垂线并延长相同单位得到各点的对应点,顺次连接即可;(2)先求出三角形各边的长,得出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再根据面积公式计算;(3)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得.【解答】解:(1)如图(2)根据勾股定理得AC==,BC=,AB=,再根据勾股定理可知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s△ABC(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A2(﹣3,﹣2),B2(﹣4,3),C2(﹣1,1).【点评】做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各点的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20.(8分)在△ABC中,AB=BC,∠ABC=90°,E为CB延长线上一点,点F在AB上,且AE=CF.求证:BE=BF【分析】根据HL证明Rt△CBF≌Rt△ABE即可.【解答】证明:∵∠ABC=90°,∴△CBF,△ABE都是直角三角形,∵BC=BA,CF=AE,∴Rt△CBF≌Rt△ABE(HL),∴BE=BF.【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全等的条件,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8分)如图,在△ABC中,AB=AC,∠BA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ADC =130°,求∠BAC的度数.【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AE⊥BC,再求出∠CDE,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DCE,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CB,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出∠BAC.【解答】解:∵AB=AC,AE平分∠BAC,∴AE⊥BC(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ADC=130°,∴∠CDE=50°,∴∠DCE=90°﹣∠CDE=40°,又∵CD平分∠ACB,∴∠ACB=2∠DCE=80°.又∵AB=AC,∴∠B=∠ACB=80°,∴∠BAC=180°﹣(∠B+∠ACB)=2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是基础题,准确识图并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8分)从A、B两水库向甲、乙两地调水,其中甲地需水15万吨,乙地需水13万吨,A、B两水库各可调出水14万吨,从A水库到甲地50千米,到乙地30千米;从B水库到甲地60千米,到乙地50千米,设计一个调运方案使水的调运总量(单位:万吨・千米)尽可能大.【分析】本题用到的关系是:调运量=调运吨数×调运的路程.本题可根据该关系求出总共的调运量.【解答】解:设A水库向甲地调水为x万吨,水的调运总量为y万吨,则A水库向乙地调水为(14﹣x)万吨;则y=50x+30(14﹣x)+60(15﹣x)+50(x﹣1)=10x+1270(1≤x≤14),∵y=10x+1270中,k=1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取14时,y值最大,即y=10×14+1270=1410,当x=14时,14﹣x=0,15﹣x=1,x﹣1=13,答:从A水库到甲地调运14万吨,从A水库到到乙地调运0万吨;从B水库向甲地调运1万吨,从B水库向乙地调运13万吨,水的调运总量最大.【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利用一次函数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先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再代数求值.解题的关键是要分析题意根据实际意义求解.注意要根据自变量的实际范围确定函数的最值.23.(12分)某县为了落实中央的“强基惠民工程”,计划将某村的居民自来水管道进行改造.该工程若由甲队单独施工恰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若乙队单独施工,则完成工程所需天数是规定天数的1.5倍.如果由甲、乙队先合做15天,那么余下的工程由甲队单独完成还需5天.(1)这项工程的规定时间是多少天?(2)已知甲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6500元,乙队每天的施工费用为3500元.为了缩短工期以减少对居民用水的影响,工程指挥部最终决定该工程由甲、乙队合做来完成.则该工程施工费用是多少?【分析】(1)设这项工程的规定时间是x天,根据甲、乙队先合做15天,余下的工程由甲队单独需要5天完成,可得出方程,解出即可.(2)先计算甲、乙合作需要的时间,然后计算费用即可.【解答】解:(1)设这项工程的规定时间是x天,根据题意得:(+)×15+=1.解得:x=30.经检验x=3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这项工程的规定时间是30天.(2)该工程由甲、乙队合做完成,所需时间为:1÷(+)=18(天),则该工程施工费用是:18×(6500+3500)=180000(元).答:该工程的费用为18000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此类工程问题,经常设工作量为“单位1”,注意仔细审题,运用方程思想解答.24.(8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延长AB到点D,使BD=AB,取AB的中点E,连结CD和CE.求证:CD=2CE.【分析】先由AB=AC,BD=AB及E是AB中点计算出,又∠A=∠A,根据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得出△AEC∽△ACD,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出,即CD=2CE.【解答】证明:∵E是AB中点,可设:AE=BE=x,∵AB=AC,BD=AB,则有AC=2x,AD=4x,∴,又∵∠A=∠A,∴△AEC∽△ACD,∴,∴CD=2CE.【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度适中,根据条件计算出,是解题的关键.25.(10分)如图,在△ABC中,BC=AC,∠ACB=90°,D是AC上一点,AE⊥B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且AE=BD,求证:BD是∠ABC的角平分线.【分析】延长AE、BC交于点F.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DBC=∠FAC;在△BCD 和△ACF中,根据ASA证明全等,得AF=BD,从而AE=EF,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B=BF,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即可证明.【解答】证明:延长AE、BC交于点F.∵AE⊥BE,∴∠BEF=90°,又∠ACF=∠ACB=90°,∴∠DBC+∠AFC=∠FAC+∠AFC=90°,∴∠DBC=∠FAC,在△ACF和△BCD中,∴△ACF≌△BCD(ASA),∴AF=BD.又AE=BD,∴AE=AF=EF,即点E是AF的中点.∵BE⊥AF∴DE是AF的垂直平分线∴AB=BF,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知:B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评】此题综合运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6.(12分)在学习轴对称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思考课本中的探究题.如图(1),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你可以在l上找几个点试一试,能发现什么规律?聪明的小华通过独立思考,很快得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办法.他把管道l看成一条直线(图(2)),问题就转化为,要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AP与BP的和最小.他的做法是这样的:①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②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则点P为所求.请你参考小华的做法解决下列问题.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BC=6,BC边上的高为4,请你在BC边上确定一点P,使△PDE得周长最小.(1)在图中作出点P(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请直接写出△PDE周长的最小值:8.【分析】(1)根据提供材料DE不变,只要求出DP+PE的最小值即可,作D点关于BC 的对称点D′,连接D′E,与BC交于点P,P点即为所求;(2)利用中位线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出D′E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作D点关于BC的对称点D′,连接D′E,与BC交于点P,P点即为所求;(2)∵点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DE为△ABC中位线,∵BC=6,BC边上的高为4,∴DE=3,DD′=4,∴D′E===5,∴△PDE周长的最小值为:DE+D′E=3+5=8,故答案为: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径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根据已知得出要求△PDE周长的最小值,求出DP+PE的最小值即可是解题关键.。
2019-2020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实数4的算术平方根是()A.﹣2B.2C.±2D.±42.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3B.﹣=﹣0.6C.=﹣13D.=±63.下列实数﹣,,,0.1414,,,0.2002000200002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4.估算+2的值是在()A.5和6之间B.6和7之间C.7和8之间D.8和9之间5.下列各组线段中,能够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1,2,3B.2,3,4C.4,5,6D.1,,6.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A.x2+x3=x5B.x3•x2=x6C.(﹣2x2y)2=﹣4x4y2D.x6÷x=x57.若3x=18,3y=6,则3x﹣y=()A.6B.3C.9D.128.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BC=EF,AC=DF;②AB=DE,∠B=∠E,BC=EF;③∠B=∠E,BC=EF,∠C=∠F;④AB=DE,AC=DF,∠B=∠E.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A.1组B.2组C.3组D.4组9.护士为了描述某病人某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以下最合适的统计图是()A.扇形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直方图10.等腰三角形一个角的度数为50°,则顶角的度数为()A.50°B.80°C.65°D.50°或80°11.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如图,能得出∠A′O′B′=∠AOB的依据是()A.(SAS)B.(SSS)C.(ASA)D.(AAS)12.如图,△ABC中,BC=8cm,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边AC于点E,△BCE 的周长等于18cm,则AC长等于()A.6cm B.8cm C.10cm D.12cm13.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E作MN∥BC交AB于M,交AC于N,若BM+CN=9,则线段MN的长为()A.6B.7C.8D.914.如图,将一根长为22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A.9cm≤h≤10cm B.10cm≤h≤11cmC.12cm≤h≤13cm D.8cm≤h≤9cm15.如图为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展开图,A、B、C是展开后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 的度数为()A.30°B.45°C.50°D.60°16.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M,N分别在BC,AC上移动,且BM=CN,则∠BAM+∠ABN的度数是()A.60°B.55°C.45°D.不能确定17.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4cm,圆柱高为24cm,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圆柱的表面从下底面点A爬到与之相对的上底面点B,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程为()A.14cm B.15cm C.24cm D.25cm18.园丁住宅小区有一块草坪如图所示.已知AB=3米,BC=4米,CD=12米,DA=13米,且AB⊥BC,这块草坪的面积是()A.24米2B.36米2C.48米2D.72米219.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a4﹣b4+b2c2﹣a2c2=0,则△ABC的形状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20.如图,已知AB=A1B,A1B1=A1A2,A2B2=A2A3,A3B3=A3A4,…若∠A=70°,则∠A n﹣1A nB n﹣1的度数为()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21.若x2=16,则x=.22.把命题“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它的逆命题是:.23.()2018×(﹣1.25)2019=.24.若y=++3,则y x的平方根为.25.若x2+2(a+4)x+36是完全平方式,则a=.26.a﹣=2,则a2=.27.如图,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B=4cm,BC=8cm,现将△ABC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得到折痕DE,则BE的长为cm.三、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8.计算+﹣|﹣2|29..30.化简求值:,其中x=﹣3,.四、分解因式:(每小题8分,共8分)31.分解因式:(1)a3b﹣2a2b+ab;(2)x2﹣4xy+4y2﹣1.五、解答题(30题6分)32.某地为提倡节约用水,准备实行自来水“阶梯计费”方式,用户用水不超出基本用水量的部分享受基本价格,超出基本用水量的部分实行加价收费,为更好地决策,自来水公司随机抽取部分用户的用适量数据,并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统计图(每组数据包括右端点但不包括左端点),请你根据统计图解决下列问题:(1)此次调查抽取了多少用户的用水量数据?(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求扇形统计图中“25吨~30吨”部分的圆心角度数;(3)如果自来水公司将基本用水量定为每户25吨,那么该地20万用户中约有多少用户的用水全部享受基本价格?六、证明(每小题5分,共10分)33.已知:如图,点E、F在BC上,BE=CF,AB=DC,∠B=∠C,求证:AF=DE.34.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EB=FC.六、实践与探究(33题6分,34题7分,35题10分,共23分)35.如图,河边有A,B两个村庄,A村距河边10m,B村距河边30m,两村平行于河边方向的水平距离为30m,现要在河边建一抽水站E,需铺设管道抽水到A村和B村.(1)要使铺设管道的长度最短,请作图找出水站E的位置(不写作法)(2)若铺设管道每米需要500元,则最低费用为多少?36.阅读材料:分解因式:x2+2x﹣3解:原式=x2+2x+1﹣4=(x+1)2﹣4=(x+1+2)(x+1﹣2)=(x+3)(x﹣1)此种方法抓住了二次项和一次项的特点,然后加一项,使这三项成为完全平方式,我们把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配方法.请仔细体会配方法的特点,然后尝试用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分解因式x2﹣2x﹣3=;a2﹣4ab﹣5b2=;(2)无论m取何值,代数式m2+6m+13总有一个最小值,请你尝试用配方法求出它的最小值.37.已知Rt△ABC中,AB=AC,∠ABC=∠ACB=45°,点D为直线BC上的一动点(点D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边作Rt△ADE,AD=AE,∠ADE=∠AED=45°,连接CF.(1)发现问题如图①,当点D在边BC上时.①请写出BD和C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位置关系为;②求证:CE+CD=BC(2)尝试探究如图②,当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1)中BC、CE、CD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新的数量关系,不证明.(3)拓展延伸如图③,当点D在CB的延长线上且其他条件不变时,若BC=6,CE=2,求线段CD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19-2020上期八年级期末数学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上期八年级期末素质测试数学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犃2.犆3.犅4.犃5.犅6.犃7.犅8.犇9.犆10.犇二、填空题11.3-12-113.50或13014.±215.3犮犿16.3717.4三、解答题18.(1)原式=2+2-3-1=0(2)原式=2狓12+狓4·狓8+狓12+狓6·狓6=2狓12+狓12+狓12+狓12=5狓12(3)∵狓2-2狓=7,∴2狓2-4狓=14∴(狓-2)2+(狓+3)(狓-3)=狓2-4狓+4+狓2-9=2狓2-4狓-5=14-5=9(4)原式=(1+12)(1-12)(1+13)(1-13)…(1+1狀)(1-1狀)=(1-12)(1+12)(1-13)(1+13)…(1-1狀)(1+1狀)=12×32×23×43×…×狀-1狀×狀+1狀=狀+12狀19.解:(1)如图所示……………(4分)(2)连结犃犘,∵犃犘平分∠犆犃犅,∴设∠犅=∠犅犃犘=∠犘犃犆=狓°.在犚狋△犃犆犘中,∠犃犘犆=2狓°.则3狓=90,解得狓=30.∴当∠犅=30°时,犃犘平分∠犆犃犅……………(8分)20.解:(1)∵犃犅⊥犅犈,犇犈⊥犅犈,∴∠犅=∠犈=90°,在犚狋△犃犅犆和犚狋△犆犈犇中,犃犆=犆犇.犃犅=犆犈烅烄烆.∴犚狋△犃犅犆≌犚狋△犆犈犇(犎犔).……………(5分)(2)由(1)知犚狋△犃犅犆≌犚狋△犆犈犇.∴∠犃=∠犇犆犈,∴∠犃+∠犃犆犅=90°,∴∠犇犆犈+∠犃犆犅=90°,∴犃犆⊥犆犇.……………(9分)21.解:(1)∵犃犆=10,犆犇=8,犃犇=6∴犆犇2+犃犇2=犃犆2∴△犃犇犆是直角三角形∴犅犇2=犅犆2-犆犇2=152∴犅犇=15……………(6分)(2)∵犃犅=犃犅+犅犇=21由(1)知犆犇是△犃犅犆的高∴犛△犃犅犆=12犃犅·犆犇=84.……………(9分)22.解:(1)∵13÷26%=50,……………(3分)∴本次调查的人数是50人,统计图如图:……………(6分)(2)∵1500×26%=390,∴该校最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约390人.……………(9分)(3)只要建议合理即可.……………(11分)23.解:(1)如图1所示:∵△犃犅犇和△犃犆犈都是等边三角形,∴犃犇=犃犅,犃犆=犃犈,∠犅犃犇=∠犆犃犈=60°,∴∠犅犃犇+∠犅犃犆=∠犆犃犈+∠犅犃犆,即∠犆犃犇=∠犈犃犅,在△犆犃犇和△犈犃犅中,∵犃犇=犃犅∠犆犃犇=∠犈犃犅,犃犆=烅烄烆犃犈∴△犆犃犇≌△犈犃犅(犛犃犛),∴犅犈=犆犈;……………(3分)(2)犅犈=犆犇,理由同(1),∵四边形犃犅犉犇和犃犆犌犈均为正方形,∴犃犇=犃犅,犃犆=犃犈,∠犅犃犇=∠犆犃犈=90°,∴∠犆犃犇=∠犈犃犅,∵在△犆犃犇和△犈犃犅中,犃犇=犃犅∠犆犃犇=∠犈犃犅,犃犆=烅烄烆犃犈∴△犆犃犇≌△犈犃犅(犛犃犛),∴犅犈=犆犇;……………(9分)(3)如图3,由(1)、(2)的解题经验可知,过犃作等腰直角△犃犅犇,∠犅犃犇=90°,则犃犇=犃犅=200米,∠犃犅犇=45°,∴犅犇=20米,连接犆犇,犅犇,则由(2)可得犅犈=犆犇,∵∠犃犅犆=45°,∴∠犇犅犆=90°,在犚狋△犇犅犆中,犅犆=200米,犅犇=200米,根据勾股定理得:犆犇==20米),则犅犈=犆犇=20米.故答案为:20……………(12分)。
2019—2020年最新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试卷).doc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A.﹣a+a3=﹣a(1+a2)B.2a﹣4b+2=2(a﹣2b)C.a2﹣1=(a﹣1)2D.﹣a2+4b2=(2b+a)(2b﹣a)2.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B.对角线相等C.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D.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3.绕某个点旋转180°后不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是()A.平行四边形B.长方形C.线段 D.等边三角形4.一件衬衫售价a元,利润为m%(m>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成本是()A.B.C.a(1+m%)D.a(1﹣m%)5.某公司要出口一批易拉罐啤酒,标准体积为每瓶350mL,现抽取10瓶样品进行检测,它们的体积与标准体积的差值(单位:mL)如下:﹣6,+3,0,+3,0,0,﹣3,0,+3,+6,则这10瓶易拉罐啤酒体积的平均数及众数为()A.350.6mL,350mL B.0.6mL,0mLC.356mL,353mL D.350.6mL,353mL6.在▱ABCD中,EF过对角线的交点O,AB=4,BC=5,OF=1.5,则四边形ABFE的周长是()A.11 B.11.5 C.12 D.12.57.2710﹣324可以被20和30之间的某两个整数整除,这两个数是()A.22,24 B.23,25 C.26,28 D.27,298.设p=﹣,q=﹣,则p,q的关系是()A.p=q B.p>q C.p<q D.p=﹣q9.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的交点为O,点E是BC的中点,∠BAD=110°,则∠BOE=()A.35° B.40° C.45° D.50°10.如图,已知点A(1,0),B(4,0),将线段AB平移得到线段CD,点B的对应点C恰好落在y轴上,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9,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A.14 B.16 C.18 D.2011.如图,将△ABC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C,则点P的坐标是()A.(1,1)B.(2,1)C.(1,2)D.(1,3)12.如图,过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O引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分别与正方形的边交于E,F两点,则线段EF长的取值范围是()A.≤EF≤2 B.≤EF≤2C.≤EF≤2D.≤EF≤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分解因式:x2﹣3x﹣4= .14.=(a﹣1)+ .15.某学校开展数学竞赛,八(1)、八(2)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两个班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一班复赛成绩的中位数是分,二班复赛成绩的极差是分.16.如图,人民币旧版壹角硬币内部的正多边形每个内角度数是°.17.如图,在▱ABCD中,G是CD上一点,连接BG且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AF=CG,∠E=30°,∠C=50°,则∠BFD= .18.如图,将三条线段CD,EF,GN分别绕点O旋转,不能与线段AB重合的线段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19.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9a2+6a(a﹣b)﹣(a﹣b)2;(2)(x﹣1)(x﹣2)+.20.先化简,再求值:(﹣)÷(a+1﹣),其中a=﹣.21.如图,在▱ABCD中,AB=AE,连接BE且延长C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D=CF.22.小明和小亮在课外活动中,报名参加了短跑训练.在五次百米训练中,所测成绩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以下问题:分别计算他们的平均数、极差和方差.23.手机专卖店经营的某种手机去年销售总额为10万元,今年每部售价比去年降低500元,若今年卖出的数量与去年卖出的数量相同,且销售总额比去年减少10%,求今年每部手机的售价是多少元.24.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5,过点A作对角线AC的垂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E,AE=4.(1)求证:BE=BC;(2)求S菱形ABCD.25.如图,P是等腰Rt△ACB内一点,AC=BC,且PA=8,PB=10,PC=.将△CPB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CP′A.(1)直接写出旋转的最小角度;(2)求∠APC的度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A.﹣a+a3=﹣a(1+a2)B.2a﹣4b+2=2(a﹣2b)C.a2﹣1=(a﹣1)2D.﹣a2+4b2=(2b+a)(2b﹣a)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分别利用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得出即可.解答:解:A、﹣a+a3=﹣a(1﹣a2)=﹣a(1+a)(1﹣a),故此选项错误;B、2a﹣4b+2=2(a﹣2b+1),故此选项错误;C、a2﹣1=(a﹣1)(a+1),故此选项错误;D、﹣a2+4b2=(2b+a)(2b﹣a),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2.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B.对角线相等C.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D.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①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有一组对边相等且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如图: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等腰梯形,故本选项错误;B、对角线相等不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错误;C、一条对角线平分另一条对角线不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错误;D、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所有判定定理,难度不大.3.绕某个点旋转180°后不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是()A.平行四边形B.长方形C.线段 D.等边三角形考点:旋转对称图形.分析: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进而分析得出即可.解答:解;A、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长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线段,是中心对称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等边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后不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对称图形,正确把握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关键.4.一件衬衫售价a元,利润为m%(m>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成本是()A.B.C.a(1+m%)D.a(1﹣m%)考点:列代数式(分式).分析:根据进价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求出即可.解答:解:设这种商品每件的成本是x元,根据题意可得:x(1+m%)=a,解得:x=.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正确掌握进价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5.某公司要出口一批易拉罐啤酒,标准体积为每瓶350mL,现抽取10瓶样品进行检测,它们的体积与标准体积的差值(单位:mL)如下:﹣6,+3,0,+3,0,0,﹣3,0,+3,+6,则这10瓶易拉罐啤酒体积的平均数及众数为()A.350.6mL,350mL B.0.6mL,0mLC.356mL,353mL D.350.6mL,353mL考点:众数;加权平均数.分析:首先求得﹣6,+3,0,+3,0,0,﹣3,0,+3,+6这10个数的平均数以及众数,然后分别加上350ml,即可求解.解答:解:平均数是:350+(﹣6+3+0+3+0+0﹣3+0+3+6)=350+0.6=350.6ml,﹣10,+5,0,+5,0,0,﹣5,0,+5,+10的众数是0,因而这10瓶啤酒的质量的众数是:350+0=350m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与平均数的求法,正确理解定理,理解与这10瓶罐头质量的平均数及众数的关系是关键.6.在▱ABCD中,EF过对角线的交点O,AB=4,BC=5,OF=1.5,则四边形ABFE的周长是()A.11 B.11.5 C.12 D.12.5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出AB、CD、BC、AD的值,可利用全等的性质得到△AEO ≌△CFO,即可求出四边形的周长.解答:解:已知AB=4,BC=5,OE=1.5,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AB=CD=4,BC=AD=5,在△AEO和△CFO中OA=OC,∠OAE=∠OCF,∠AOE=∠COF,所以△AEO≌△CFO,OE=OF=1.5,则ABFE的周长=EFCD的周长=ED+CD+CF+EF=(DE+CF)+AB+EF=5+4+3=1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7.2710﹣324可以被20和30之间的某两个整数整除,这两个数是()A.22,24 B.23,25 C.26,28 D.27,29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分析:将2710﹣324利用分解因式的知识进行分解,再结合题目能被20至30之间的两个整数整除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2710﹣324=324(36﹣1)=324(32﹣1)(33+1)∵可以被20和30之间的某两个整数整除,∴这两个数是26,28.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实际运用,利用提公因式法和平方差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设p=﹣,q=﹣,则p,q的关系是()A.p=q B.p>q C.p<q D.p=﹣q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把p与q代入p+q中计算,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p=﹣,q=﹣,∴p+q=﹣+﹣=﹣=1﹣1=0,则p=﹣q,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9.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的交点为O,点E是BC的中点,∠BAD=110°,则∠BOE=()A.35° B.40° C.45° D.50°考点:菱形的性质.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可求得∠ABC,进一步可求得∠ABO,再利用中位线定理可得∠BOE=∠ABO,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AD∥BC,∴∠ABC+∠BAD=180°,∴∠ABC=180°﹣110°=70°,∴∠ABO=∠ABC=35°,又∵E为BC中点,∴OE为△ABC的中位线,∴OE∥AB,∴∠BOE=∠ABO=35°,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掌握菱形对边平行、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平分每一组对角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已知点A(1,0),B(4,0),将线段AB平移得到线段CD,点B的对应点C恰好落在y轴上,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9,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A.14 B.16 C.18 D.20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点A、B的坐标求出AB,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出OC,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C,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线段AB平移得到线段CD,∴AB∥CD,AB=C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1,0),B(4,0),∴AB=4﹣1=3,∵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9,∴3•OC=9,解得OC=3,在Rt△BOC中,由勾股定理得,BC===5,∴四边形ABCD的周长=2(3+5)=1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性质并求出BC长度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将△ABC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C,则点P的坐标是()A.(1,1)B.(2,1)C.(1,2)D.(1,3)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分析: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点A的对应点为点A′,点B的对应点为点B′,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旋转中心在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也在线段BB′的垂直平分线,即两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为旋转中心.解答:解:∵将△ABC以某点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点A的对应点为点A′,点C的对应点为点C′,作线段AA′和CC′的垂直平分线,它们的交点为P(1,2),∴旋转中心的坐标为(1,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图形或点旋转之后要结合旋转的角度和图形的特殊性质来求出旋转后的点的坐标.常见的是旋转特殊角度如:30°,45°,60°,90°,180°.12.如图,过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O引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分别与正方形的边交于E,F两点,则线段EF长的取值范围是()A.≤EF≤2 B.≤EF≤2C.≤EF≤2D.≤E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分析:如图,作辅助线;证明△AOE≌△DOF,进而得到OE=OF,此为解决该题的关键性结论;求出OE的范围,借助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连接EF;∵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AO=∠FDO=45°,AO=DO;∵∠EOF=90°,∠AOD=90°,∴∠AOE=∠DOF;在△AOE与△DOF中,,∴△AOE≌△DOF(SAS),∴OE=OF(设为λ);由勾股定理得:EF2=OE2+OF2=2λ2;由题意可得:1≤λ≤,∴,故选A.点评:该题以正方形为载体,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几何知识点的应用问题;牢固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几何知识点,是灵活解题的基础和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3.分解因式:x2﹣3x﹣4= (x+1)(x﹣4).考点: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分析:因为﹣4=1×(﹣4),1+(﹣4)=﹣3,所以x2﹣3x﹣4=(x+1)(x﹣4).解答:解:x2﹣3x﹣4=(x+1)(x﹣4).点评:本题考查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因为x2+(a+b)x+ab=(x+a)(x+b),只要符合此形式,就可以进行因式分解,称为十字相乘法.14.=(a﹣1)+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分子配方后,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a﹣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5.某学校开展数学竞赛,八(1)、八(2)班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参加复赛,两个班的5名选手的复赛成绩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一班复赛成绩的中位数是80 分,二班复赛成绩的极差是30 分.考点:中位数;条形统计图;极差.分析:根据中位数和极差的概念求解.解答:解:八(1)班的成绩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60,75,80,80,95,则中位数为:80,八(2)班的成绩的极差为:95﹣65=30.故答案为:80.30.点评: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极差的概念: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6.如图,人民币旧版壹角硬币内部的正多边形每个内角度数是140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九边形的内角和=(9﹣2)•180°=1260°,又∵九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每个内角的度数=1260°÷9=140°.故答案为:140.点评: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和等于(n﹣2)•180°.17.如图,在▱ABCD中,G是CD上一点,连接BG且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AF=CG,∠E=30°,∠C=50°,则∠BFD= 80°.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可得∠A=∠C,对边相等可得AB=CD,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ABE,然后求出四边形BGDF是平行四边形,最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在在▱ABCD中,∠A=∠C=50°,AB=CD,∵∠E=30°,∴∠ABE=180°﹣50°﹣30°=100°,∵AF=CG,∴BF=DG,又∵BF∥DG,∴四边形BGDF是平行四边形,∴∠BFD=180°﹣∠ABE=180°﹣100°=80°.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将三条线段CD,EF,GN分别绕点O旋转,不能与线段AB重合的线段是线段CD .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连结OA、OC、ON、OF、OB、OD、OG、OE,设小方格正方形的边长为1,如图,易得OA=ON=OF=2,而OC=,根据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可判断线段CD绕点O旋转,不能与线段AB重合.解答:解:连结OA、OC、ON、OF、OB、OD、OG、OE,设小方格正方形的边长为1,如图,∵OA=ON=OF=2,而OC=,OB=OG=OE=3,而OD=,∴线段EF,GN分别绕点O旋转,能与线段AB重合,而线段CD绕点O旋转,不能与线段AB 重合.故答案为线段CD.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解答题(共7小题)19.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9a2+6a(a﹣b)﹣(a﹣b)2;(2)(x﹣1)(x﹣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1)首先提取负号,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得出即可;(2)首先去括号,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解:(1)﹣9a2+6a(a﹣b)﹣(a﹣b)2=﹣[(3a﹣(a﹣b)]2=﹣(2a+b)2;(2)(x﹣1)(x﹣2)+=x2﹣3x+2+=(x﹣)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20.先化简,再求值:(﹣)÷(a+1﹣),其中a=﹣.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a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a=﹣时,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1.如图,在▱ABCD中,AB=AE,连接BE且延长CD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D=CF.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AB∥FC,AD=BC,进而得出∠CBF=∠F,即可得出AD=CF.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FC,AD=BC,∴∠ABE=∠F,∠CBE=∠FED,∵AB=AE,∴∠ABE=∠AEB,∴∠CBF=∠F,∴BC=FC,∴AD=CF.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BF=∠F是解题关键.22.小明和小亮在课外活动中,报名参加了短跑训练.在五次百米训练中,所测成绩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以下问题:分别计算他们的平均数、极差和方差.考点:方差;折线统计图;算术平均数;极差.分析:从折线图中得出小明和小亮的五次百米训练的成绩数据,再由公式计算平均数,极差,方差.解答:解:小明的短跑平均成绩=(13.3+13.4+13.3+13.2+13.3)÷5=13.3秒,小亮的短跑平均成绩=(13.2+13.4+13.1+13.5+13.3)÷5=13.3秒,小明的极差=13.4﹣13.2=0.2,小亮的极差=13.5﹣13.1=0.4,小明的方差=[(13.3﹣13.3)2+(13.4﹣13.3)2+(13.3﹣13.3)2+(13.2﹣13.3)2+(13.3﹣13.3)2]÷5=0.004,小亮的方差=[(13.2﹣13.3)2+(13.4﹣13.3)2+(13.1﹣13.3)2+(13.5﹣13.3)2+(13.3﹣13.3)2]÷5=0.02.点评:本题考查平均数、极差和方差的定义与意义,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23.手机专卖店经营的某种手机去年销售总额为10万元,今年每部售价比去年降低500元,若今年卖出的数量与去年卖出的数量相同,且销售总额比去年减少10%,求今年每部手机的售价是多少元.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设今年每部手机的售价是x元,则去年每部手机的售价是(x+500)元,根据今年的销售总额比去年减少10%,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今年每部手机的售价是x元,则去年每部手机的售价是(x+500)元,由题意得,x=100000×(1﹣10%),解得:x=4500,经检验,x=450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今年每部手机的售价是450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注意检验.24.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5,过点A作对角线AC的垂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E,AE=4.(1)求证:BE=BC;(2)求S菱形ABCD.考点:菱形的性质.分析:(1)由条件可证得∠E+∠ACB=∠EAB+∠BAC,可证得∠E=∠EAB,可得结论;(2)由(1)的结论,结合菱形的性质可得S菱形ABCD=S△EAC,结合条件可求得答案.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为菱形,∴AB=BC,∴∠BAC=∠ACB,∵EA⊥AC,∴∠E+∠ACB=∠EAB+∠BAC,∴∠E=∠EAB,∴BA=BE,∴BE=BC;(2)解:在Rt△ACE中,BC=BA=BE=5,∴CE=10,∴AC===2,∵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ADC,∴S菱形ABCD=2S△ABC=S△EAC=AE•AC=×4×2=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掌握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5.如图,P是等腰Rt△ACB内一点,AC=BC,且PA=8,PB=10,PC=.将△CPB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CP′A.(1)直接写出旋转的最小角度;(2)求∠APC的度数.考点:旋转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1)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CA=CB,∠ACB=90°,再根据旋转的性质得∠ACB 等于旋转角,于是可判断旋转的最小角度为90°;(2)连结PP′,如图,根据旋转的性质得∠P′CP=∠ACB=90°,CP′=CP=,P′A=PB=10,则可判断△CP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PP′=CP=6,∠CPP′=45°,然后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APP′为直角三角形,∠APP′=90°,于是利用∠APC=∠APP′+∠CPP′计算即可.解答:解:(1)∵△AC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A=CB,∠ACB=90°,∵△CPB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CP′A,∴∠ACB等于旋转角,∴旋转的最小角度为90°;(2)连结PP′,如图,∵△CPB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CP′A,∴∠P′CP=∠ACB=90°,CP′=CP=,P′A=PB=10,∴△CP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P′=CP=×=6,∠CPP′=45°,在△APP′中,∵PP′=6,PA=8,P′A=10,∴PP′2+PA2=P′A2,∴△APP′为直角三角形,∠APP′=90°,∴∠APC=∠APP′+∠CPP′=90°+45°=135°.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A 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1.下列四个实数中最大的是()A.B.0C.1D.﹣2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若(x+y)2=25,则x+y的值为()A.±5B.5C.﹣5D.104.如果∠2=∠4,那么AD∥BC.判断的依据是()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在“全民读书月”活动中,小明调查了班级里40名同学本学期购买课外书的花费情况,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则这40名同学购买课外书花费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A.30元,30元B.30元,50元C.50元,50元D.50元,80元6.是下列哪个方程的一个解()A.﹣2x+y=﹣3B.3x+y=6C.6x+y=8D.﹣x+y=1 7.甲、乙、丙、丁四人进行100m短跑训练,统计近期10次测试的平均成绩都是13.2s,10次测试成绩的方差如下表则这四人中发挥最稳定的是()选手甲乙丙丁方差(s2)0.0200.0190.0210.022 A.甲B.乙C.丙D.丁8.若函数y=(k﹣3)x+k2﹣9是正比例函数,则()A.k≠3B.k=±3C.k=3D.k=﹣39.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x+1和一次函数y=ax+3图象交于点P,点P的横坐标为1,那么方程y=x+1和方程y=ax+3的公共解为()A.B.C.D.10.在正方形网格中画格点三角形,下列四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11.计算:|﹣|=.12.如图,将△ABC沿着平行于BC的直线折叠,点A落在点A′,若∠B=40°,则∠A′DB的大小为.13.如图所示,在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马”位于点(2,2),“炮”位于点(﹣1,2),写出“兵”所在位置的坐标.14.东汉《九章算术》中,“折竹抵底”问题,意思是:如图所示一根竹子,原高10尺,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4尺远,则折断后的竹子高度为多少?.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50分)15.计算:(1);(2).16.解方程组:.17.已知某开发区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ABCD,如图所示,现计划在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A=90°,AB=3m,BC=12m,CD=13m,DA=4m,若每平方米草皮需要200元,问要多少投入?18.洋洋九年级上学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所示:测验类别平时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测验1测验2测验3测验4成绩106102115109112110(1)计算洋洋该学期的数学平时平均成绩;(2)如果学期的总评成绩是根据如图所示的权重计算,请计算出洋洋该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19.直线y=kx+3和y轴、x轴的交点分别为A、B,过点O作直线OC,交线段AB于点C,已知∠OBA=30°.(1)求线段OA的长;(2)求点B的坐标及k的值;(3)当OC=CB时,直接写出直线OC的解析式.20.如图,在△ABC中,延长AC至点D,使CD=AC,过点D作DE∥AB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延长DE至点F,使EF=DE.连接AF.(1)求证:DE=AB;(2)求证:AF∥BE;(3)当AC=BC时,连接AE,求证:AE2+DE2=AD2.B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共20分)21.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要发生折射,由于折射率相同,所以在水中是平行的光线,在空气中也是平行的,如图,∠1+∠2=103°,则∠3﹣∠4的度数为.22.有理化分母:=.23.如图,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记为y=x,如点(﹣1,﹣2)关于直线y=x对称点坐标为(﹣2,﹣1),点(a,b)关于y=x对称点的坐标为.24.如果关于x,y的方程组无解,那么直线y=﹣(k+1)x﹣3不经过第象限.25.如图,教室的墙面ADEF与地面ABCD垂直,点P在墙面上.若P A=AB=50,点P到AD的距离是30,有一只蚂蚁要从点P爬到点B,则蚂蚁的最短行程为.二.解答题(共3小题共30分)26.某公司在甲、乙仓库共存放某种原料45吨,如果运出甲仓库所存原料的60%,乙仓库所存原料的40%,那么乙仓库剩余的原料比甲仓库剩余的原料多3吨.(1)求甲、乙两仓库各存放原料多少吨?(2)现公司需将30吨原料运往工厂,从甲、乙两仓库到工厂的运价分别为120元/吨和100元/吨经协商,从甲仓库到工厂的运价可优惠a元/吨(10≤a≤30),从乙仓库到工厂的运价不变,设从甲仓库运m吨原料到工厂,请求出总运费w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m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请根据函数的性质说明,随着m的增大,w的变化情况.27.阅读材料:小明在学习二次根式后,发现一些含根号的式子可以写成另一个式子的平方,如3+2=(1+)2,善于思考的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索:设a+b=(m+n)2(其中a、b、m、n均为正整数),则有a+b=m2+2n2+2mn,∴a=m2+2n2,b=2mn.这样小明就找到了一种把部分a+b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1)当a、b、m、n均为正整数时,若a+b=(m+n)2,用含m、n的式子分别表示a、b,得:a=,b=;(2)若a+4=(m+n)2,且a、m、n均为正整数,求a的值;(3)化简:.28.已知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A.以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三角形ABC,且∠ABC=90°,BA=BC,作OB的中垂线l,交直线AB与点E,交x轴于点G.(1)求线段GE的长;(2)求线段AC的解析式;(3)设l上有一点M,且点M与点C位于直线AB的同侧,使得2S△ABM=S△ABC,连接CE、CM,判断△CEM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四个实数中最大的是()A.B.0C.1D.﹣2【分析】直接利用实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2<<3,∴四个实数的大小关系为:﹣2<0<1<.故选:A.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1)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横纵坐标的正负可得所在象限.【解答】解:∵点(3,﹣1)的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在第四象限,故选:D.3.若(x+y)2=25,则x+y的值为()A.±5B.5C.﹣5D.10【分析】利用平方根的定义求解.【解答】解:∵(x+y)2=25,∴x+y=±5.故选:A.4.如果∠2=∠4,那么AD∥BC.判断的依据是()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直接得出结果.【解答】解:∵∠2=∠4∴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C.5.在“全民读书月”活动中,小明调查了班级里40名同学本学期购买课外书的花费情况,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则这40名同学购买课外书花费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A.30元,30元B.30元,50元C.50元,50元D.50元,80元【分析】众数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此即可判断;中位数就是大小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根据定义判断.【解答】解:∵购买课外书花费30元的有12人,人数最多,∴众数是30元;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的数是20和21个数的平均数,则中位数是=50元;故选:B.6.是下列哪个方程的一个解()A.﹣2x+y=﹣3B.3x+y=6C.6x+y=8D.﹣x+y=1【分析】将分别代入四个选项,判断等式是否成立即可.【解答】解:将分别代入四个选项:﹣2×2+1=﹣3,故A选项正确;3×2+1=7,故B选项不正确;6×2+1=13,故C选项不正确;﹣2+1=﹣1,故D选项不正确;故选:A.7.甲、乙、丙、丁四人进行100m短跑训练,统计近期10次测试的平均成绩都是13.2s,10次测试成绩的方差如下表则这四人中发挥最稳定的是()选手甲乙丙丁方差(s2)0.0200.0190.0210.022 A.甲B.乙C.丙D.丁【分析】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解答】解:∵s2丁>s2丙>s2甲>s2乙,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乙最稳定.故选:B.8.若函数y=(k﹣3)x+k2﹣9是正比例函数,则()A.k≠3B.k=±3C.k=3D.k=﹣3【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y=(k﹣3)x+k2﹣9是正比例函数,∴k2﹣9=0,且k﹣3≠0,解得:k=﹣3,故选:D.9.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x+1和一次函数y=ax+3图象交于点P,点P的横坐标为1,那么方程y=x+1和方程y=ax+3的公共解为()A.B.C.D.【分析】利用y=x+1确定交点坐标,然后根据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求解.【解答】解:当x=1时,y=x+1=2,即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1,2),所以方程y=x+1和方程y=ax+3的公共解为.故选:B.10.在正方形网格中画格点三角形,下列四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C.D.【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解答】解:A、∵=,=,()2+()2≠42,∴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B、∵=,=,=,()2+()2≠()2,∴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C、∵=,=2,()2+()2=(2)2,∴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2+()2≠()2,∴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二.填空题(共4小题)11.计算:|﹣|=5.【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以及立方根的性质分别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5|=5.故答案为:5.12.如图,将△ABC沿着平行于BC的直线折叠,点A落在点A′,若∠B=40°,则∠A′DB的大小为100°.【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得出∠ADE=∠B=40°,继而得∠A′DE=∠ADE=40°,最后由平角的定义得出答案.【解答】解:∵∠B=40°,△ABC沿着平行于BC的直线折叠,点A落到点A′,∴∠ADE=∠B=40°,∴∠A′DE=∠ADE=40°,∴∠A′DB=180°﹣40°﹣40°=100°.故答案为:100°.13.如图所示,在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马”位于点(2,2),“炮”位于点(﹣1,2),写出“兵”所在位置的坐标(﹣2,3).【分析】以“马”的位置向左2个单位,向下2个单位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写出兵的坐标即可.【解答】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兵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14.东汉《九章算术》中,“折竹抵底”问题,意思是:如图所示一根竹子,原高10尺,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4尺远,则折断后的竹子高度为多少? 4.2尺.【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得:∠AOB=90°,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OA是x尺,由勾股定理得:x2+42=(10﹣x)2,解得:x=4.2,即:折断后的竹子高度OA为4.2尺.故答案为:4.2尺.三.解答题(共5小题)15.计算:(1);(2).【分析】(1)先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计算,然后化简后合并即可;(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计算.【解答】解:(1)原式=+=+2=3;(2)原式=4﹣4+3+4﹣3=8﹣4.16.解方程组:.【分析】由方程组中的第一个方程可得y=2x﹣3,再利用代入消元法求解即可.【解答】解:,由①得y=2x﹣3③,把③代入②,得7x﹣3(2x﹣3)=20,解得x=11,把x=11代入③,得y=19,所以方程组的解为.17.已知某开发区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ABCD,如图所示,现计划在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A=90°,AB=3m,BC=12m,CD=13m,DA=4m,若每平方米草皮需要200元,问要多少投入?【分析】仔细分析题目,需要求得四边形的面积才能求得结果.连接BD,在直角三角形ABD中可求得BD的长,由BD、CD、BC的长度关系可得三角形DBC为一直角三角形,DC为斜边;由此看,四边形ABCD由Rt△ABD和Rt△DBC构成,则容易求解.【解答】解:连接BD,在Rt△ABD中,BD2=AB2+AD2=32+42=52,在△CBD中,CD2=132BC2=122,而122+52=132,即BC2+BD2=CD2,∴∠DBC=90°,S四边形ABCD=S△BAD+S△DBC =,==36.所以需费用36×200=7200(元).18.洋洋九年级上学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所示:测验类别平时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测验1测验2测验3测验4成绩106102115109112110(1)计算洋洋该学期的数学平时平均成绩;(2)如果学期的总评成绩是根据如图所示的权重计算,请计算出洋洋该学期的数学总评成绩.【分析】(1)根据平均数的求法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用各自的成绩,分别乘以权重,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平时平均成绩=×(106+102+115+109)=×432=108(分);(2)总评成绩=108×10%+112×30%+110×60%=10.8+33.6+66=110.4(分).19.直线y=kx+3和y轴、x轴的交点分别为A、B,过点O作直线OC,交线段AB于点C,已知∠OBA=30°.(1)求线段OA的长;(2)求点B的坐标及k的值;(3)当OC=CB时,直接写出直线OC的解析式.【分析】(1)对于y=kx+3,令x=0,则y=3,即可求解;(2)∠OBA=30°,OA=3,则AB=6,则OB=,进而求解;(3)求出C(m,m),进而求解.【解答】解:(1)对于y=kx+3,令x=0,则y=3,故点A(0,3),则OA=3;(2)∵∠OBA=30°,OA=3,则AB=6,则OB===3,故点B(3,0),将点B的坐标代入y=kx+3得:0=3k+3,解得k=﹣;(3)∵OC=CB,∴∠COB=∠ABO=30°,过点C作CH⊥x轴于点H,设CH=m,则CO=2m,则OH===m,则点C(m,m),设直线OC的表达式为y=tx,将点C的坐标代入上式得:m=mt,解得t=,故OC的表达式为y=x.20.如图,在△ABC中,延长AC至点D,使CD=AC,过点D作DE∥AB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延长DE至点F,使EF=DE.连接AF.(1)求证:DE=AB;(2)求证:AF∥BE;(3)当AC=BC时,连接AE,求证:AE2+DE2=AD2.【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DEC,利用AAS定理证明△ABC≌△DE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结论;(2)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即可;(3)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到△BAE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证明.【解答】证明:(1)∵DE∥AB,∴∠ABC=∠DEC,在△ABC和△DEC中,,∴△ABC≌△DEC(AAS),∴DE=AB;(2)∵DC=AC,DE=EF,∴CE是△DAF的中位线,∴AF∥BE;(3)∵△ABC≌△DEC,∴BC=CE,∵AC=BC,∴AC=BC=CE,∴△BAE是直角三角形,∴AB2+AE2=BE2,∵AB=DE,AD=2AC=2BC=BE,∴AE2+DE2=AD2.B卷一.填空题(共5小题)21.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因此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要发生折射,由于折射率相同,所以在水中是平行的光线,在空气中也是平行的,如图,∠1+∠2=103°,则∠3﹣∠4的度数为77°.【分析】光在水中是平行的光线,在空气中也是平行的,依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得出图中∠3﹣∠4的度数.【解答】解:如图,∵AB∥CD,∴∠5=180°﹣∠2,∵AC∥BD,∴∠3=∠5,∵AE∥BF,∴∠1=∠6,∵EF∥AB,∴∠4=∠6,∴∠3﹣∠4=180°﹣∠2﹣∠1=180°﹣(∠1+∠2)=77°.故答案为:77°.22.有理化分母:=3﹣.【分析】把的分子、分母同时乘3﹣即可.【解答】解:==3﹣.故答案为:3﹣.23.如图,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记为y=x,如点(﹣1,﹣2)关于直线y=x对称点坐标为(﹣2,﹣1),点(a,b)关于y=x对称点的坐标为(b,a).【分析】根据图形,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相交换解答.【解答】解:∵点(﹣1,﹣2)关于y=x对称点为(﹣2,﹣1),∴点(a,b)关于y=x对称点的坐标为(b,a).故答案为:(b,a).24.如果关于x,y的方程组无解,那么直线y=﹣(k+1)x﹣3不经过第一、二象限.【分析】方程组无解,即直线y=﹣x+1与y=(2k+1)x﹣3平行,那么﹣1=2k+1,求出k的值,进而求解即可.【解答】解:∵方程组无解,∴直线y=﹣x+1与y=(2k+1)x﹣3平行,∴﹣1=2k+1,解得k=﹣1,∴直线y=﹣(k+1)x﹣3=﹣3经过第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二象限.故答案为一、二.25.如图,教室的墙面ADEF与地面ABCD垂直,点P在墙面上.若P A=AB=50,点P到AD的距离是30,有一只蚂蚁要从点P爬到点B,则蚂蚁的最短行程为40.【分析】可将教室的墙面ADEF与地面ABCD展开,连接P、B,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过P作PG⊥BF于G,连接PB,∵AG=30,AP=AB=50,∴PG=40,∴BG=80,∴PB===40.故这只蚂蚁的最短行程应该是40.故答案为:40.二.解答题(共3小题)26.某公司在甲、乙仓库共存放某种原料45吨,如果运出甲仓库所存原料的60%,乙仓库所存原料的40%,那么乙仓库剩余的原料比甲仓库剩余的原料多3吨.(1)求甲、乙两仓库各存放原料多少吨?(2)现公司需将30吨原料运往工厂,从甲、乙两仓库到工厂的运价分别为120元/吨和100元/吨经协商,从甲仓库到工厂的运价可优惠a元/吨(10≤a≤30),从乙仓库到工厂的运价不变,设从甲仓库运m吨原料到工厂,请求出总运费w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m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请根据函数的性质说明,随着m的增大,w的变化情况.【分析】(1)根据某公司在甲、乙仓库共存放某种原料45吨,如果运出甲仓库所存原料的60%,乙仓库所存原料的40%,那么乙仓库剩余的原料比甲仓库剩余的原料多3吨,可以得到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从而可以求得甲、乙两仓库各存放原料多少吨;(2)根据题意,可以写出总运费w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3)根据10≤a≤30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1)设甲仓库存放原料x吨,乙仓库存放原料y吨,,解得,,答:甲仓库存放原料24吨,乙仓库存放原料21吨;(2)从甲仓库运m吨原料到工厂,则从乙仓库云原料(30﹣m)吨到工厂,w=(120﹣a)m+100(30﹣m)=(20﹣a)m+3000,即总运费w关于m的函数解析式是w=(20﹣a)m+3000;(3)当10≤a<20时,20﹣a>0,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得w随m的增大而增大;当a=20是,20﹣a=0,w随m的增大没变化;当20<a≤30时,则20﹣a<0,w随m的增大而减小.27.阅读材料:小明在学习二次根式后,发现一些含根号的式子可以写成另一个式子的平方,如3+2=(1+)2,善于思考的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索:设a+b=(m+n)2(其中a、b、m、n均为正整数),则有a+b=m2+2n2+2mn,∴a=m2+2n2,b=2mn.这样小明就找到了一种把部分a+b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1)当a、b、m、n均为正整数时,若a+b=(m+n)2,用含m、n的式子分别表示a、b,得:a=m2+6n2,b=2mn;(2)若a+4=(m+n)2,且a、m、n均为正整数,求a的值;(3)化简:.【分析】(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得到(m+n)2=m2+6n2+2mn,从而可用m、n表示a、b;(2)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得出答案;(3)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化简即可.【解答】解:(1)∵(m+n)2=m2+6n2+2mn,a+b=(m+n)2,∴a=m2+6n2,b=2mn.故答案为m2+6n2,2mn;(2)∵(m+n)2=m2+3n2+2mn,a+4=(m+n)2,∴a=m2+3n2,mn=2,∵m、n均为正整数,∴m=1、n=2或m=2,n=1,∴a=13或7;(3)===2+1,则====﹣1.28.已知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A.以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三角形ABC,且∠ABC=90°,BA=BC,作OB的中垂线l,交直线AB与点E,交x轴于点G.(1)求线段GE的长;(2)求线段AC的解析式;(3)设l上有一点M,且点M与点C位于直线AB的同侧,使得2S△ABM=S△ABC,连接CE、CM,判断△CEM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分析】(1)l是OB的中垂线,则点G(1,0),当x=1时,y=﹣2x+4=2,即点E(1,2),即可求解;(2)证明△AOB≌△HCB(AAS),求出C(6,2),即可求解;(3)由2S△ABM=S△ABC得到5=(a﹣2)+(a﹣2),求出M(1,7),进而求解.【解答】解:(1)过点C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H,∵y=﹣2x+4,∴A(0,4),B(2,0),∵l是OB的中垂线,则点G(1,0),当x=1时,y=﹣2x+4=﹣2+4=2,即点E(1,2),故GE=2;(2)∵BA=BC,∴△AOB≌△HCB(AAS),OA=4,OB=2,AB=2,∴BH=AO=4,CH=OB=2,∴C(6,2),设直线AC的表达式为y=kx+b,则,解得,故直线AC的表达式为y=﹣x+4;(3)∵S ABC=10,2S△ABM=S△ABC,∴S△ABM=5,而S△ABM=S△AEM+S△EMB,设M(1,a),则5=(a﹣2)+(a﹣2),解的a=7,则M(1,7);连接CM,CE,由点E(1,2),C(6,2),M(1,7)得:则CE=5,EM=5,CM=5,则CE2+EM2=CM2,CE=EM,∴△EM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洛阳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洛阳市 2019-2020 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共8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24 分)1.计算( a2)3的结果是 ( )A . a 5B. a6C. a8D. 3a22.把 x 3﹣ 2x2y+xy2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A . x(x+y )( x﹣ y) B. x( x 2﹣ 2xy+y2)C. x( x+y)2D. x( x﹣ y)23.解分式方程+ =3 时,去分母后变形为 ( )A . 2+( x+2) =3( x﹣ 1)B. 2﹣ x+2=3 ( x﹣ 1) C. 2﹣( x+2) =3(1﹣ x)D. 2﹣( x+2 )=3( x﹣ 1)4.如图,△ ABC 和△DEF 中, AC=DE ,∠ B= ∠ DEF ,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无法证明△ABC ≌△ DEF( )A . AC ∥DF B.∠ A= ∠ D C. AB=DE D.∠ ACB= ∠ F5.如图,在△ ABC 中,∠ A=50 °,∠ ABC=70 °, BD 平分∠ ABC ,则∠ BDC 的度数是 ( )A . 85°B . 80°C. 75°D. 70°6.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 ,其中 AB=AD , BC=DC .将仪器上的点 A 与∠PRQ 的顶点 R 重合,调整AB 和 AD ,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 A ,C 画一条射线 AE , AE 就是∠ PRQ 的平分线.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根据仪器结构,可得△ABC ≌△ ADC ,这样就有∠ QAE= ∠ PAE.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 . SAS B. ASA C. AAS D. SSSxy x﹣2y的值为 ( )7.若 3 =4 ,9 =7,则 3A .B.C.﹣ 3 D .8.如图,在方格纸中,以 AB 为一边作 △ABP ,使之与 △ ABC 全等,从 P 1, P 2,P 3, P 4 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 P ,则点 P 有( )A . 1 个B . 2 个C . 3 个D . 4 个二、填空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1 分) 9.计算:+ =__________ .10.若 ab=2,a ﹣ b=﹣1,则代数式a 2b ﹣ ab 2的值等于 __________ .11.如图,点 D 在 △ ABC 边 BC 的延长线上, CE 平分∠ ACD ,∠ A=80 °,∠ B=40 °,则 ∠ACE 的大小是 __________度.1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 4,一边长 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__________ .13.如图: △ ABC 中, DE 是 AC 的垂直平分线, AE=3cm , △ ABD 的周长为 13cm ,则 △ABC 的周长为 __________.14.如图,∠ AOE= ∠ BOE=15 °,EF ∥OB ,EC ⊥ OB ,若 EC=2 ,则 EF=__________ .15.将一张宽为 6cm 的长方形纸片(足够长)折叠成如图所示图形,重叠部分是一个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_cm 2.三、解答题(共8 小题,满分75 分)16.利用图形面积可以证明乘法公式,也可以解释代数中恒等式的正确性.(1)首先请同学们观察用硬纸片拼成的图形(如图 1),根据图形的面积,写出它能说明的乘法公式 __________ ;(2)请同学们观察用硬纸片拼成的图形(如图 2),根据图形的面积关系,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2 017.先化简,再求值:( x+y )( x﹣ y) +( x﹣ y) +2xy ,其中 x= ( 3﹣π). y=2.18.先化简:÷(﹣),再从﹣2<x<3的范围内选取一个你最喜欢的值代入,求值.19.如图, AD , AE 分别是△ 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1)已知∠ B=40 °,∠ C=60°,求∠ DAE 的度数;(2)设∠ B= α,∠ C=β(α<β).请直接写出用α、β表示∠ DAE的关系式__________.20.如图,点 B 、D 、C、 F 在一条直线上,且BC=FD ,AB=EF .(1)请你只添加一个条件(不再加辅助线),使△ ABC≌△ EFD,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2)添加了条件后,证明△ABC≌△ EFD.21.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 D ,E 分别在边 BC, AC 上,且 DE∥ AB ,过点 E 作EF⊥ DE,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F,(1)求∠ F 的度数;(2)若 CD=3,求 DF 的长.22.随着城际铁路的正式开通,从甲市经丙市到乙市的高铁里程比普快里程缩短了90km ,运行时间减少了 8h,已知甲市到乙市的普快列车里程为1220km .高铁平均时速是普快平均时速的 2.5 倍.(1 )求高铁列车的平均时速;(2 )某日王先生要从甲市去距离大约780km 的丙市参加14: 00 召开的会议,如果他买到当日 9: 20 从甲市到丙市的高铁票,而且从丙市火车站到会议地点最多需要 1 小时.试问在高铁列车准点到达的情况下,它能否在开会之前20 分钟赶到会议地点?23.如图,等腰 Rt△ABC 中,∠ ABC=90 °, AB=BC ,点 A 、 B 分别在坐标轴上.(1 )如图①,若点 C 的横坐标为 5,直接写出点 B 的坐标 __________ ;(提示:过 C 作CD⊥ y 轴于点 D,利用全等三角形求出OB 即可)(2 )如图②,若点 A 的坐标为(﹣6, 0),点 B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时,分别以OB、 AB 为边在第一、第二象限作等腰Rt△ OBF,等腰 Rt△ ABE ,连接 EF 交 y 轴于点P,当点 B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移动时,PB 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PB 的值.若变化,求 PB 的取值范围.-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4 分)231.计算( a ) 的结果是 ( )【考点】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 根据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计算后直接选取答案.236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把 x 3﹣ 2x 2y+xy 2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2 222C . x ( x+y ) A . x (x+y )( x ﹣ y ) B . x ( x ﹣ 2xy+y )D . x ( x ﹣ y ) 【考点】 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分析】 此多项式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再对余下的多项式进行观察,有 3 项,可采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解答】 解: x 3﹣ 2x 2 y+xy 2,22=x ( x ﹣ 2xy+y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要求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一般来说,如果可以先提取公因式的要先提取公因式,再考虑运用公式法分解.3.解分式方程+ =3 时,去分母后变形为 ( )A . 2+( x+2) =3( x ﹣ 1)B . 2﹣ x+2=3 ( x ﹣ 1)C . 2﹣( x+2) =3(1﹣ x )D . 2﹣( x+2 )=3( x ﹣ 1)【考点】 解分式方程.【分析】 本题考查对一个分式确定最简公分母,去分母得能力.观察式子 x ﹣ 1 和 1﹣ x 互 为相反数,可得 1﹣x= ﹣( x ﹣ 1),所以可得最简公分母为 x ﹣ 1,因为去分母时式子不能漏乘,所以方程中式子每一项都要乘最简公分母. 【解答】 解:方程两边都乘以 x ﹣ 1, 得: 2﹣( x+2) =3 ( x ﹣ 1). 故选 D .【点评】 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对一个分式方程而言,确定最简公分母后要注意不要漏乘, 这正是本题考查点所在.切忌避免出现去分母后: 2﹣( x+2) =3 形式的出现. 4.如图, △ ABC 和 △DEF 中, AC=DE ,∠ B= ∠ DEF ,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无法证明 △ABC ≌△ DEF( )A . AC ∥DF B.∠ A= ∠ D C. AB=DE D.∠ ACB= ∠ 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 AC=DF ,∠ B= ∠DEF ,∴添加 AC ∥DF,得出∠ ACB= ∠ F,即可证明△ ABC ≌△ DEF,故 A 、 D 都正确;当添加∠ A= ∠ D 时,根据 AAS ,也可证明△ ABC ≌△ DEF ,故 B 正确;但添加 AB=DE 时,没有 SSA 定理,不能证明△ ABC ≌△ DEF,故 C 不正确;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SS, SAS,ASA , AAS ,还有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 定理.5.如图,在△ ABC 中,∠ A=50 °,∠ ABC=70 °, BD 平分∠ ABC ,则∠ BDC 的度数是 ( )A. 85°B . 80°C. 75°D. 7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先根据∠ A=50 °,∠ ABC=70 °得出∠ C 的度数,再由 BD 平分∠ ABC 求出∠ ABD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的和解答.【解答】解:∵∠ ABC=70 °, BD 平分∠ ABC ,∴∠ ABD=70 °× =35°,∴∠ BDC=50 °+35 °=85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角和内角的关系,熟知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 ,其中 AB=AD , BC=DC .将仪器上的点 A 与∠PRQ 的顶点 R 重合,调整AB 和 AD ,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 A ,C 画一条射线 AE , AE 就是∠ PRQ 的平分线.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根据仪器结构,可得△ABC ≌△ ADC ,这样就有∠ QAE= ∠ PAE.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 . SAS B. ASA C. AAS D. SSS【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在△ ADC 和△ ABC 中,由于 AC 为公共边, AB=AD , BC=DC ,利用 SSS定理可判定△ ADC ≌△ ABC ,进而得到∠ DAC= ∠BAC ,即∠ QAE= ∠ PAE.【解答】解:在△ ADC 和△ ABC 中,,∴△ ADC ≌△ ABC ( SSS ), ∴∠ DAC= ∠ BAC , 即∠ QAE= ∠ PAE .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这种设计,用 SSS 判断全等,再运用性质,是全等三角形判定及性质的综合运用,做题时要认真读题,充分理解题意.x y x ﹣2y的值为 ()7.若 3 =4 ,9 =7,则 3A .B .C .﹣ 3D .【考点】 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 由 3 x yx ﹣2yx 2y x 2 y,代入即可求得答案.=4 , 9 =7 与3=3÷3 =3 ÷( 3 )【解答】 解:∵3x =4, 9y =7,∴3 x ﹣ 2yx 2yx2 y.=3 ÷3 =3 ÷( 3 ) =4÷7=故选 A .3x ﹣2y 变【点评】 此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与幂的乘方的应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将形为 3x ÷( 32) y是解此题的关键.8.如图,在方格纸中,以 AB 为一边作 △ABP ,使之与 △ ABC 全等,从 P 1, P 2,P 3, P 4 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 P ,则点 P 有( )A . 1 个B . 2 个C . 3 个D . 4 个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点P 的位置即可.【解答】 解:要使 △ABP 与 △ ABC 全等,点 P 到 AB 的距离应该等于点 C 到 AB 的距离,即 3 个单位长度,故点 P 的位置可以是 P 1, P 3, P 4 三个,故选 C【点评】 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判定点 P 的位置.二、填空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21 分)9.计算:+ =2 .【考点】 分式的加减法. 【专题】 计算题.【分析】原式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约分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 == =2,故答案为: 2【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 210.若 ab=2,a﹣ b=﹣1,则代数式 a b﹣ ab 的值等于﹣ 2.【专题】因式分解.【分析】首先提取公因式ab,进而将已知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 ab=2,a﹣ b= ﹣ 1,∴a 2b﹣ ab2=ab(a﹣ b) =2×(﹣ 1) =﹣ 2.故答案为:﹣ 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提取公因式是解题关键.11.如图,点 D 在△ ABC 边 BC 的延长线上, CE 平分∠ ACD ,∠ A=80 °,∠ B=40 °,则∠ACE 的大小是60 度.【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由∠ A=80 °,∠ B=40 °,根据三角形任意一个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得到∠ ACD= ∠ B+∠ A ,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计算即可.【解答】解:∵∠ ACD= ∠ B+∠ A ,而∠ A=80 °,∠ B=40 °,∴∠ ACD=80 °+40 °=120 °.∵CE 平分∠ ACD ,∴∠ ACE=60 °,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关键是根据三角形任意一个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1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4,一边长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3 或 14.【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分 4 是腰长和底边两种情况讨论,再利用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判断是否能组成三角形解答.【解答】解:①若4 是腰长,则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 4、 5,能组成三角形,周长 =4+4+5=13 ,②若 4 是底边,则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5、 5,能组成三角形,周长 =4+5+5=14 ,综上所述,这个三角形周长为13 或 14.故答案为: 13 或 14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并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是否能组成三角形.13.如图:△ ABC 中, DE 是 AC 的垂直平分线,AE=3cm ,△ ABD 的周长为13cm,则△ABC 的周长为19.【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由已知条件,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D=CD , AC=2AE ,结合周长,进行线段的等量代换可得答案.【解答】解:∵ DE 是 AC 的垂直平分线,∴AD=CD , AC=2AE=6cm ,又∵△ ABD 的周长 =AB+BD+AD=13cm,∴A B+BD+CD=13cm ,即 AB+BC=13cm ,∴△ ABC 的周长 =AB+BC+AC=13+6=19cm .故答案为 1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进行线段的等量代换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如图,∠ AOE= ∠ BOE=15 °,EF∥OB ,EC⊥ OB,若 EC=2 ,则 EF=4 .【考点】含 30 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作 EG⊥ OA 于 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G 的长度,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 OEF=∠ COE=15 °,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和内角的关系求出∠ EFG=30 °,利用 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解题.【解答】解:作 EG⊥ OA 于 G,如图所示:∵EF ∥OB,∠ AOE= ∠ BOE=15 °∴∠ OEF=∠ COE=15 °, EG=CE=2 ,∵∠ AOE=15 °,∴∠ EFG=15 °+15°=30 °,∴∴EF=2EG=4 .故答案为: 4.【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含 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证出∠ EFG=30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将一张宽为 6cm 的长方形纸片(足够长)折叠成如图所示图形,重叠部分是一个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面积的最小值是 18cm 2.【考点】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 当 AC ⊥ AB 时,重叠三角形面积最小,此时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 解:如图,当 AC ⊥ AB 时,三角形面积最小, ∵∠ BAC=90 °∠ ACB=45 ° ∴ A B=AC=4cm ,∴S △ABC = ×6×6=18cm 2. 故答案是: 18.【点评】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发现当 AC ⊥ AB 时,重叠三角形的面积最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 8 小题,满分 75 分)16.利用图形面积可以证明乘法公式,也可以解释代数中恒等式的正确性.( 1)首先请同学们观察用硬纸片拼成的图形(如图 1),根据图形的面积,写出它能说明的乘法公式( a+b ) 2=a 2+2ab+b 2;( 2)请同学们观察用硬纸片拼成的图形(如图 2),根据图形的面积关系,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考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a+b ,大正方形的面积就为( a+b ) 2,2 【分析】 (1)图中可以得出,大正方形的边长为个矩形的边长相同,且长为 a ,宽为 b ,则 2 个矩形的面积为 2ab ,空白的是两个正方形,较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a ,面积等于 a 2,小的正方形边长为b ,面积等于 b 2,大正方形面 积减去 2 个阴影矩形的面积就等于空白部分的面积.(2)图中可以得出,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b ,大正方形的面积就为( a+b ) 2,4 个矩形的 边长相同,且长为 a ,宽为 b ,则 4 个矩形的面积为 4ab ,中间空心的正方形的边长为a ﹣b ,面积等于( a ﹣ b )2,大正方形面积减去 4 个阴影矩形的面积就等于中间空白部分的面 积. 【解答】 解:( 1)∵阴影部分都是全等的矩形,且长为 a ,宽为 b ,∴ 2 个矩形的面积为 2ab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a+b ,∴大正方形面积为( a+b ) 2,∴空白正方形的面积为a 2 和b 2,∴( a+b ) 2=a 2 +2ab+b 2.222.故答案为( a+b ) =a +2ab+b (2)∵四周阴影部分都是全等的矩形,且长为 a ,宽为 b , ∴四个矩形的面积为 4ab ,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 a+b ,∴大正方形面积为( a+b ) 2,∴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a+b )2﹣ 4ab ,∵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也可表示为:(a ﹣ b ) 2,∴( a ﹣ b )2=( a+b ) 2﹣4ab .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相应的面积是解题的关 键.17.先化简,再求值:( x+y )( x ﹣ y ) +( x ﹣ y ) 2+2xy ,其中 x= ( 3﹣ π) 0. y=2. 【考点】 整式的混合运算 —化简求值;零指数幂. 【专题】 计算题;整式.【分析】 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x 与 y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 解:原式 =x 2﹣ y 2+x 2﹣ 2xy+y 2+2xy=2x 2,当 x= ( 3﹣π) 0=1 时,原式 =2. 【点评】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以及零指数幂,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先化简: ÷( ﹣ ),再从﹣ 2< x < 3 的范围内选取一个你最喜欢的值代入,求值.【考点】 分式的化简求值. 【专题】 计算题.【分析】 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 x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 解:原式 =÷ = ? = ,当 x=2 时,原式 =4 .【点评】 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9.如图, AD , AE 分别是 △ 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 1)已知∠ B=40 °,∠ C=60°,求∠ DAE 的度数;( 2)设∠ B= α,∠ C=β( α< β).请直接写出用 α、 β表示∠ DAE 的关系式 ( β﹣ α).【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E ,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AD ,然后求解即可.(2)同( 1)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 1)∵∠ B=40 °,∠ C=60°,∴∠ BAC=180 °﹣∠ B﹣∠ C=180°﹣ 40°﹣ 60°=80 °,∵AE 是角平分线,∴∠ BAE=∠ BAC=×80°=40°,∵AD 是高,∴∠ BAD=90 °﹣∠ B=90 °﹣ 40°=50 °,∴∠ DAE= ∠ BAD ﹣∠ BAE=50 °﹣ 40°=10°;(2)∵∠ B= α,∠ C=β(α<β),∴∠ BAC=180 °﹣(α+β),∵AE 是角平分线,∴∠ BAE=∠ BAC=90°﹣(α+β),∵AD 是高,∴∠ BAD=90 °﹣∠ B=90 °﹣α,∴∠ DAE= ∠ BAD ﹣∠ BAE=90 °﹣α﹣ [90°﹣(α+β)]=(β﹣α);故答案为:(β﹣α).【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熟记定理并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点 B 、D 、C、 F 在一条直线上,且BC=FD ,AB=EF .(1)请你只添加一个条件(不再加辅助线),使△ ABC≌△ EFD,你添加的条件是∠B= ∠ F 或 AB ∥ EF 或 AC=ED ;(2)添加了条件后,证明△ABC≌△ EF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开放型.【分析】(1)本题要判定△ABC ≌△ EFD ,已知 BC=DF , AB=EF ,具备了两组边对应相等,故添加∠ B= ∠ F 或 AB ∥EF 或 AC=ED 后可分别根据 SAS、 AAS 、 SSS 来判定其全等;(2)因为 AB=EF ,∠ B=∠ F,BC=FD ,可根据 SAS 判定△ ABC ≌△ EFD .【解答】解:( 1)∠ B= ∠F 或 AB ∥ EF 或 AC=ED ;(2)证明:当∠ B=∠ F 时在△ ABC 和△ EFD 中∴△ ABC ≌△ EFD ( SAS).【点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1.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 D ,E 分别在边 BC, AC 上,且 DE∥ AB ,过点 E 作EF⊥ DE,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 F,(1)求∠ F 的度数;(2)若 CD=3,求 DF 的长.【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EDC= ∠B=60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2)易证△ EDC 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 1)∵△ ABC 是等边三角形,∴∠ B=60 °,∵DE ∥ AB ,∴∠ EDC= ∠B=60 °,∵EF ⊥DE,∴∠ DEF=90 °,∴∠ F=90°﹣∠ EDC=30 °;(2)∵∠ ACB=60 °,∠ EDC=60 °,∴△ EDC 是等边三角形.∴ED=DC=3 ,∵∠ DEF=90 °,∠ F=30 °,∴DF=2DE=6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 度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22.随着城际铁路的正式开通,从甲市经丙市到乙市的高铁里程比普快里程缩短了90km ,运行时间减少了 8h,已知甲市到乙市的普快列车里程为 1220km .高铁平均时速是普快平均时速的 2.5 倍.(1)求高铁列车的平均时速;(2)某日王先生要从甲市去距离大约780km 的丙市参加 14: 00 召开的会议,如果他买到当日 9: 20 从甲市到丙市的高铁票,而且从丙市火车站到会议地点最多需要 1 小时.试问在高铁列车准点到达的情况下,它能否在开会之前20 分钟赶到会议地点?【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1)设普快的平均时速为x 千米 / 小时,高铁列车的平均时速为 2.5x 千米 /小时,根据题意可得,高铁走(1220﹣ 90)千米比普快走1220 千米时间减少了8 小时,据此列方程求解;(2)求出王先生所用的时间,然后进行判断.【解答】解:( 1)设普快的平均时速为x 千米 /小时,高铁列车的平均时速为 2.5x 千米 /小时,由题意得,﹣=8 ,解得: x=96,经检验, x=96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则2.5x=240 ,答:高铁列车的平均时速为240 千米 /小时;(2) 780÷240=3.25 ,则坐车共需要 3.25+1=4.25 (小时),从 9: 20 到下午 1: 40,共计 4小时>4.25小时,故王先生能在开会之前到达.【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注意检验.23.如图,等腰Rt△ABC 中,∠ ABC=90 °, AB=BC ,点 A 、 B 分别在坐标轴上.(1)如图①,若点 C 的横坐标为5,直接写出点 B 的坐标( 0, 2);(提示:过 C 作CD⊥ y 轴于点 D,利用全等三角形求出OB 即可)(2)如图②,若点 A 的坐标为(﹣6, 0),点 B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时,分别以OB、 AB 为边在第一、第二象限作等腰Rt△ OBF,等腰 Rt△ ABE ,连接 EF 交 y 轴于点P,当点 B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移动时,PB 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PB 的值.若变化,求PB 的取值范围.【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1)作 CD ⊥BO ,易证△ABO ≌△ BCD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即可解题;(2)作 EG⊥y 轴,易证△ BAO ≌△ EBG 和△EGP≌△ FBP,可得 BG=AO 和 PB=PG ,即可求得 PB=AO ,即可解题.【解答】解:( 1)如图 1,作 CD⊥ BO 于 D,∵∠ CBD+ ∠ ABO=90 °,∠ ABO+ ∠ BAO=90 °,∴∠ CBD= ∠ BAO ,在△ ABO 和△ BCD 中,,∴△ ABO ≌△ BCD ( AAS ),∴C D=BO=2 ,∴B 点坐标( O, 2);故答案为:( 0, 2);(2)如图 3,作 EG⊥ y 轴于 G,∵∠ BAO+ ∠ OBA=90 °,∠ OBA+ ∠ EBG=90 °,∴∠ BAO= ∠ EBG,在△ BAO 和△ EBG 中,,∴△ BAO ≌△ EBG ( AAS ),∴BG=AO , EG=OB ,∵O B=BF ,∴BF=EG ,在△ EGP 和△ FBP 中,,∴△ EGP≌△ FBP( AAS ),∴PB=PG ,∴PB= BG= AO=3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是解本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学年第一学期奉贤区调研试卷八年级数学试卷2016.01(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6题.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2.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3分,满分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在答题纸相应题号的选项上用2B 铅笔正确填涂] 1.如果最简二次根式2+x 与x 3是同类二次根式,那么x 的值是(▲)A .-1;B .0;C .1;D .2.2. 下列代数式中,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A .;B .;C .;D . .3.如果关于x 的方程0232=+-x ax 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a 取值范围是(▲) A .0>a ; B .0≥a ; C .1=a ; D .0≠a .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人的体重与他的年龄成正比例关系;B .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边长成正比例关系;C .车辆所行驶的路程S 一定时,车轮的半径r 和车轮旋转的周数m 成反比例关系;D .水管每分钟流出的水量Q 一定时,流出的总水量y 和放水的时间x 成反比例关系. 5.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A .两个锐角分别对应相等;B .两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C .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分别对应相等;D .一个锐角和一条斜边分别对应相等. 6.如图,已知△ABC 中,∠ACB =90°,CH 、CM 分别是斜边AB 上 的高和中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CM =BC ;B .CB =12AB ; C .∠ACM =30°; D .CH ·AB =AC ·BC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在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答案] 7.化简:=8 ▲ .第6题图CAM HBCAB第18题图8. 计算:()22a a += ▲ .9.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4x -m =0没有实数根,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 10.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142x x ▲ . 11. 函数22+=x y 的定义域是 ▲ .12.如果正比例函数x k y )3-=(的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 13.命题“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的逆命题是 ▲ . 14.经过已知点A 和点B 的圆的圆心的轨迹是 ▲ .15.已知直角坐标平面内两点A (-3, 1)和B (1,2),那么A 、B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 . 16.如果在四边形ABCD 中,∠B =60°,AB =BC=13,AD=12,DC=5,那么∠ADC= ▲ . 17.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 ▲ .18. 如图,在△ABC 中,∠BAC =30°,AC=2,AB =23,如果 将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75°到的位置,联 结,那么的长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题,满分58分) [将下列各题的解答过程,做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9.(本题满分6分)20.(本题满分6分)解方程:(x -2)2+42x =0.21.(本题满分6分)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12(22=-+++m x m x 有一个根为0,求这个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值.CADEB第24题图F22.(本题满分6分,第(1)题2分,第(2)题4分) 如图,在△ABC 中,∠C =90°,AC =6cm ,AB =10cm , 点D 在边AC 上,且点D 到边AB 和边BC 的距离相等. (1)作图:在AC 上求作点D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求CD 的长.23.(本题满分6分,每小题满分3分)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反比例函数图像与直线x y 21=相交于横坐标为2的点A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如果点B 在直线x y 21=上,点C 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 BC //x 轴,BC = 3,且BC 在点A 上方,求点B 的坐标.24.(本题满分8分,第(1)题3分,第(2)题5分)如图,已知在△ABC 中,90ABC ∠=︒,点E 是AC 的中点,联结BE , 过点C 作CD //BE ,且90ADC ∠=︒,在DC 取点F ,使DF=BE ,分别联 结BD 、EF . (1) 求证:DE=BE ; (2) 求证:EF 垂直平分BD .25.(本题满分8分,每小题满分4分)为改善奉贤交通状况,使奉贤区融入上海1小时交通圈内,上海轨交5号线南延伸工程于2014年启动,并将于2017年年底通车.(1)某施工队负责地铁沿线的修路工程,原计划每周修2000米,但由于设备故障第一周少修了20%,从第二周起工程队增加了工人和设备,加快了速度,第三周修了2704米,求该工程队第二周、第三周平均每周的增长率.CA第22题图B第25题图y(2)轨交五号线从西渡站到南桥新城站,行驶过程中的路程y (千米)与时间x (分钟)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解决下列问题:①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②轨交五号线从西渡站到南桥新城站沿途经过奉浦站, 如果它从西渡站到奉浦站的路程是4千米,那么轨交五号 线从西渡站到奉浦站需要多少时间?26.(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4分)如图,已知△ABC 中,∠ACB =90°,∠ABC =30°,AC=2,点P 是边AB 上的一个动点,以点P 为圆心,PB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BC 于点D ,射线PD 交射线AC 于点E . (1)当点D 与点C 重合时,求PB 的长;(2)当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时,设x PB =,y CE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3)当△P AD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PB 的长.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2015学年第一学期奉贤区初二年级数学学科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2016.0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3分,满分12分) 1.C ; 2.B ; 3.D ; 4.C ; 5.A ; 6.D . 一、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7.22; 8.a 2; 9.4-<m ; 10.)52)(52(+---x x ;11.2->x 12.3>k ; 13.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14.线段AB 的中垂线;15.17; 16.90度; 17.4325; 18.10.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题,满分58分)19. 解:由题意,得 0>m ……………………………………………………………(1分) 原式=2mm m +-……………………………………………………………(4分) =2m………………………………………………………………………(1分) 20. 解 0242222=++-x x x02222=++x x ………………………………………………………(2分) 0)2(2=+x ……………………………………………………………(2分) 221-==x x ……………………………………………………………(2分)所以原方程的解是:221-==x x21.解:∵一元二次方程0)2()12(22=-+++m x m x 有一个根为0,∴0)2(2=-m ,2=m …………………………………………………………(2分)∴原方程是052=+x x …………………………………………………………(2分)2542=-=∆ac b ………………………………………………………………(2分)若计算152042-=-=∆m ac b 也得2分,代入计算正确得2分。
22.(1)正确画出角平分线.…………………………………………………………(2分) (2)过点D 作AB DE ⊥,垂足为点E , ∵点D 到边AB 和边BC 的距离相等,∴BD 平分∠ABC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C =90°,AB DE ⊥,∴DE DC =.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1分) 在Rt △CBD 和Rt △EBD 中,⎩⎨⎧==,,BD BD DE CD∴Rt △CBD ≌Rt △EBD .(H.L )∴BE BC =.………………………………………………………………………(1分) ∵在△ABC 中,∠C =90°,∴222AC BC AB +=.(勾股定理) ∵AC =6cm ,AB =10cm ,∴BC =8cm .…………………………………………………………………………(1分)∴AE =10-8=2cm .设DE DC ==x ,∵ AC =6cm ∴x AD -=6. ∵在△ADE 中,∠AED =90°, ∴222DE AE AD +=.(勾股定理) ∴2222)6(x x +=-.解得:38=x .…………………………………………………………………………(1分) 即CD 的长是38.23.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0≠=k xky (.…………………………(1分)∵横坐标为2的点A 在直线x y 21=上,∴点A 的坐标为(2,1),………………(1分)∴1=2k,∴2=k ,………………………………………………………………………(1分)∴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xy 2=.∴点B 的坐标为(4,2).……………………………………………………………(1分) 24.(1)∵90ABC ∠=︒,90ADC ∠=︒,点E 是AC 的中点,∴ AC BE 21=,AC DE 2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分) ∴DE BE =. ………………………………………………………………(1分) (2) ∵CD //BE , ∴DFE BEF ∠=∠.…………………………………………(1分) ∵DF=BE ,DE BE =,∴DF DE =.………………………………………(1分) ∴DFE DEF ∠=∠.……………………………………………………………(1分)∴DEF BEF ∠=∠.……………………………………………………………(1分) ∴EF 垂直平分BD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1分) 25.(1)解:设该工程队第二周、第三周平均每周的增长率为x , ……………(1分)由题意,得 2704)1%)(201(20002=+-x .……………………………(2分) 整理,得 69.1)1(2=+x . 解得 3.2,3.021-==x x .(不合题意,舍去) ……………………(1分) 答:该工程队第二周、第三周平均每周的增长率是30℅. (2)①由题意可知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0(≠=k kx y , 由图像经过点(10,12)得:k 1012= , 56=k . ∴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是:)10056≤≤=x x y (.……………………(2分) ②由题意可知y =4,∴x 564=, 310=x .…………………………………………………………(2分) ∴五号线从西渡站到奉浦站需要310分钟.26.(1)∵在△ABC 中,∠ACB =90°,∠ABC =30°, ∴AB AC 21=. ∵AC=2, ∴AB=4.…………………………………………………(1分) ∵以点P 为圆心,PB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BC 于点D ,点D 与点C 重合, ∴PD =PB , …………………………………………………………………(1分) ∴O=∠=∠30B PCB . ∴O=∠=∠60ACD APC .∴2==AC AP . ……………………………………………………………(1分) ∴2=BP .………………………………………………………………………(1分) (2) ∵PD =PB ,∠ABC =30°, ∴O=∠=∠30B PDB . ∴O=∠60APE ,O=∠30CDE ∵O=∠90ACD , ∴O=∠60AEP .∴AE =AP . ………………………………………………………………………(2分) ∵x PB =,y CE =,∴x y -=+42, x y -=2. )20(<<x …………………………………(2分) (3)① 当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时,∵△P AD 是直角三角形,O=∠60APD ,O<∠60PAD , ∴O=∠90PDA .∴O=∠30PAD . ∴AP PD 21=.即)4(21x x -= ∴34=x .…(2分) ② 当点E 在AC 边上时,∵△P AD 是直角三角形,O =∠60APD ,O <∠60ADP , ∴O=∠90PAD . ∴O=∠30PDA . ∴PD AP 21=.即x x 214=-, ∴38=x .…………(2分) 综上所述:当PB 的长是34或38时,△P AD 是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