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中考语文专题精选专练: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这则议论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朴素美①朴素也是一种美。

②“朴素美”,是指质朴无华、淡雅大方的美。

它首先包含人的仪表的自然美:眉清目秀,五官端正,就给人以美的印象;还有红润的脸色,乌亮的头发,看上去也给人以健康、充满活力的美感。

其次,朴素美指的是人的衣着穿戴:一个青年如果衣着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合身得体,虽然不刻意雕琢,也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③那么,为什么说朴素是一种美呢?首先,朴素美的色调、形式不复杂,清晰、分明,一目了然,寓美于清淡之中。

一件衣服,五颜六色可能是美的。

但有时候浑然一色,也是美的。

树叶是绿色的,海水是蓝色的,麦浪是金黄色的,虽然是一色,不也很美吗?这是美的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其次,因为朴素美不刻意雕琢,能保持人的外表的自然美,衬托自然美。

脸色红润,五官端正,本来就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

因为没有涂脂抹粉,浓妆重彩,这种天赋的自然之美不会受到遮掩和损害。

朴素的打扮和装束,不至于喧宾夺主,相反能使人的自然美映衬得更美。

再次,人们透过外表的朴素美,能看到崇尚朴素、崇尚勤俭的内在美。

而这种内在的心灵和精神之美,虽然不显露在外表,但它会使人的外表愈发显得美。

当我们知道某处雷锋式的青年把自己的积蓄慷慨无私地献给灾区人民,而他自己却省吃俭用衣着朴素的时候,看到他的形象难道不觉得美吗?不但觉得美,尊敬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④所以,在美的花园中,朴素美的地位是不能抹杀的。

以朴素为美不是不懂得美,而正是懂得美的表现。

那种以为只有打扮得奇异、华丽、时髦才是美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太懂得美,或者说是不完全懂得美,因为他们把本来是美的东西还没有看作是美的。

(1)谈谈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以朴素为美不是不懂得美,而正是懂得美的表现。

(2)请梳理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1)以朴素为美,讲究仪表的自然美,重视衣着打扮的干净整齐得体,体现了崇尚勤俭的内在美,这种既重外在美又重内在美的人才真正懂得美。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含答案)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

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

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

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茵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

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

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

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

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

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使人优美毕淑敏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

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

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

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

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茵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

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

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

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

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

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

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

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

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

2021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题库说明文阅读20篇

2021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题库说明文阅读20篇

2021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题库说明文阅读20篇说明文阅读20篇生命科学(12)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为什么我们可以用核磁共振检查身体肖能超① 核磁共振是一种基于量子物理和微波技术的检测方法。

它可以精确测量物体中原子核的位置和类型,从而实时绘制物体的内部图像。

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工业领域,具有极高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核磁共振仪器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不产生电离辐射。

在有些地方,医生考虑到患者对“核”的恐惧心理,常称其为“磁共振成像”。

② 核磁共振成像指的是核氢。

人体70%由水组成。

原子核带正电荷并旋转,从而形成电流并产生磁场。

因此,每个原子核就像一块小磁铁。

当物体置于磁场中时,原子核与外部磁场相互作用,处于不同自旋状态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能量;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

当外部电磁波的能量等于原子核在不同状态下的能量差时,原子核与外部电磁波共振,从低能态“跳跃”到高能态;除去外部电磁波,处于高能状态的原子核将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部分能量并被探测到。

③分析这个信号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中的衰减情况,就能反推出运动的原子核分布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后可以重建出物质内部精确的三维立体结构和运动情况。

这等于说:我们能够直接从外面拍摄物体内部结构和变化情况,就像长了火眼金睛的孙悟空。

人体组织中含有大量水和碳氢化合物,氢核的核磁共振灵活度高、信号强,所以通常选氢核来对人体进行成像。

人体中各种组织间含水比例不同,信号强度有差异,从而把各种结构分开,把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分开,非常便利。

④ MRI不仅清晰、准确,而且是一种安全、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如今,全世界每年至少有6000万例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检查⑤随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亦日趋成熟,这一技术有很多重要应用,比如研究人类大脑。

1990年日裔美籍科学家小川诚二发现,血液氧气含量不同时,产生的核磁共振图像有细微变化,利用这些变化可以显示大脑各区域内静脉毛细血管内的血液状态的变化。

备战2021中考语文复习专练:古诗文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

备战2021中考语文复习专练:古诗文阅读训练(附答案解析)

备战2021中考语文复习专练:古诗文阅读训练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完成下面小题。

(一)岳阳楼记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2)去国怀乡()(3)宠辱偕忘()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太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政通人和,百体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

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C.第③④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

D.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二)(9分)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2020-2021部编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这则议论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朴素美①朴素也是一种美。

②“朴素美”,是指质朴无华、淡雅大方的美。

它首先包含人的仪表的自然美:眉清目秀,五官端正,就给人以美的印象;还有红润的脸色,乌亮的头发,看上去也给人以健康、充满活力的美感。

其次,朴素美指的是人的衣着穿戴:一个青年如果衣着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合身得体,虽然不刻意雕琢,也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③那么,为什么说朴素是一种美呢?首先,朴素美的色调、形式不复杂,清晰、分明,一目了然,寓美于清淡之中。

一件衣服,五颜六色可能是美的。

但有时候浑然一色,也是美的。

树叶是绿色的,海水是蓝色的,麦浪是金黄色的,虽然是一色,不也很美吗?这是美的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其次,因为朴素美不刻意雕琢,能保持人的外表的自然美,衬托自然美。

脸色红润,五官端正,本来就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

因为没有涂脂抹粉,浓妆重彩,这种天赋的自然之美不会受到遮掩和损害。

朴素的打扮和装束,不至于喧宾夺主,相反能使人的自然美映衬得更美。

再次,人们透过外表的朴素美,能看到崇尚朴素、崇尚勤俭的内在美。

而这种内在的心灵和精神之美,虽然不显露在外表,但它会使人的外表愈发显得美。

当我们知道某处雷锋式的青年把自己的积蓄慷慨无私地献给灾区人民,而他自己却省吃俭用衣着朴素的时候,看到他的形象难道不觉得美吗?不但觉得美,尊敬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④所以,在美的花园中,朴素美的地位是不能抹杀的。

以朴素为美不是不懂得美,而正是懂得美的表现。

那种以为只有打扮得奇异、华丽、时髦才是美的观点,其实是并不太懂得美,或者说是不完全懂得美,因为他们把本来是美的东西还没有看作是美的。

(1)谈谈画线句在文中的含义以朴素为美不是不懂得美,而正是懂得美的表现。

(2)请梳理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2021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综合提升模拟题(十二)

2021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综合提升模拟题(十二)

2021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综合提升模拟题(十二)本站为您整理“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综合提升模拟题(十二)”,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综合提升模拟题(十二)原文:让地球人烦心的“太空杀手”付钟到现在,关于世界末日的种种预言、传说已被证实纯属无稽之谈!然而,如果我们因此就认为地球是绝对安全的,那也未必。

因为科学家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算后发现,平均每隔十万年就会有一个体积庞大的小行星撞向地球。

当人类进入2l世纪后,一个新的“太空杀手”正在悄悄地向着地球飞来。

它,就是直径为270米的小行星——阿波菲斯。

对于目前的地球来说,这个阿波菲斯可以说是最为严重的威胁。

前段时间,俄罗斯科学家对这颗小行星的飞行轨迹重新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显示,阿波菲斯最早将于2029年4月13日逼近地球,届时,它与地球之间的最近距离仅有3.8万公里。

别以为这个距离很远,对于两个天体来说,这已经是几乎要发生刮擦的近距离了。

我们知道,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而从月球到地球之间的最小距离至少也有大约36万公里。

由此可见,3.8万公里的距离对地球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

由于地球的引力,阿波菲斯从3.8万公里处的近地点突然向地球奔来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那么,如果它真的向地球冲过来,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假如阿波菲斯以每秒不低于16公里的速度砸向地球表面的话,在它触地的一刹那,其释放出的能量则相当于成千上万枚原子弹同时落地爆炸,随之而产生的巨响声远远超出人类耳朵所能承受的分贝级别。

紧接着,强劲的冲击波便朝着四面八方横扫过去,在方圆数百公里至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城市和乡村顷刻间便会灰飞烟灭。

与此同时,因小行星高速撞击地面后所扬起的巨量尘埃,则会迅速弥漫到整个大气层内。

以上是假设这颗小行星正好砸在陆地上后的情景。

如果它没有落到陆地上,而是直接掉到海洋中,又会怎样呢?在海底的落点处将会形成一个深度为3公里、直径为8公里的漏斗状或喇叭口状的巨型“弹坑”。

专题05《狼》(真题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05《狼》(真题专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

专题05:《狼》(解析版)真题专练【1-2023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属予作文以.记之投以.骨《狼》B. 揖西山之.白云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 其.流奔放肆大其.正色邪D. 或异二者之为.乌睹其为.快也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连词,来/介词,把;B.两个“之”都是助词,的;C.代词,代指长江/副词,或许;D.名词,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动词,是;故选B。

【2-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人多以.书假余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B. 俟其.欣悦其.真无马邪(《马说》)C. 当余之.从师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D. 必须自.首至尾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答案】C【解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以:介词,把/介词,因为;B.其:代词,他/加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C.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自:介词,从/介词,在;故选C。

【3-2023年陕西省中考语文真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乃”,与“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中“乃”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蒙乃.始就学B. 屠乃.奔倚其下(《狼》)C. 陈胜,吴广乃.谋曰D.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虚词。

“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句意:于是命水利工匠郑国做间谍劝说秦国。

乃:连词,于是;A.句意:于是吕蒙开始学习。

乃:连词,于是;B.句意: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

乃:连词,于是;C.句意: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

乃:连词,于是;D.句意: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乃:副词,竟然;故选D。

【4-2021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章,分别回答问题:干净是最好的气质王永清①人最好看的样子,是干净。

一直喜欢那些目光清澈的人,干净、自然、纯真。

眼睛是心灵之窗,内心干净,才会有眼神的干净。

当一个人以孩子般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世界也就变得简单纯净起来。

②干净的人善良,无邪念。

曾国藩说:“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唯恐人知。

”做坏事的人,内心是不干净的,带着包袱生活,心理负担何其沉重?常见四处逃亡的罪犯被抓后“一身轻松”。

心存善念的人内心光明、干净,看到在风中卖菜的大娘,就把她的菜全部买下来,好让她早点回家,给流浪汉两个馒头,让有急事的行人用一下你的手机,或者,把垃圾从绿化带里带到垃圾箱里,给陌生人一个微笑……总之,一直沿着善念走下去,就会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人人都面善,心中油然涌起对万事万物感恩的情愫。

③干净的人行为端正,坦坦荡荡。

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才能身正心安梦魂稳,心底无私天地宽。

品行端正的人干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身处俗世,却不为俗世所困,依然保持初心如故。

无论取得怎样的荣耀,始终谦虚低调,不高人一等,不张牙舞爪,不会变得喧嚣与功利,给人的感觉永远是赏心悦目,如沐春风。

④干净,说到底是一种修养,不邋遢、不潦草,无论命运有多么不公,不见一丝怨怼。

不管外在环境多么糟糕,始终拾掇好自己的仪容,保持外表的干净和得体。

上海永安公司四小姐郭婉莹,年少时美丽而富有,曾经因是资本家的女儿,沦落到去打扫厕所,但她见人永远要化好妆,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

别人不理解,她却回答说:“因为这才是人活着的样子。

”⑤干净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

一个地方如果干净的人多了,这个地方的环境会更为清朗、清爽。

因为大家行事光明磊落,不算计人,不欺骗人,不出卖人,该办的事一定办,不该办的事一定不办,自然民风淳,风气正,政风清,人心平和。

⑥孟德斯鸠说过: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

生活本来单纯,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人有净气,风度自来。

(选自《扬子晚报》2020年3月4日,有删改)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干净是最好的气质”?(4分)2.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4分)⑴结合语境,写出第③段中加点词“喧嚣”的意思。

(2分)无论取得怎样的荣耀,始终谦虚低调,不高人一等,不张牙舞爪,不会变得喧嚣与功利,给人的感觉永远是赏心悦目,如沐春风。

⑵联系前文,说说第④段划线句中“人活着的样子”指什么?(2分)3.根据第②段内容填空。

(3分)本段首先提出分论点,接着以曾国藩的话为道理论据论证分论点;然后运用论证和论证,通过逃亡罪犯被抓等例子,从“做坏事的人,内心是不干净的”和“”两个方面进一步论证;最后总结出干净的人保持善念,心存感恩。

4.请摘抄文中给你启示或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心得。

(3分)原句:心得:【参考答案】1.⑴干净的人善良、无邪念;⑵干净的人行为端正、坦坦荡荡;⑶干净是一种修养,不邋遢、不潦草;⑷干净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

2.⑴喧嚣是指炫耀自己的成就。

⑵无论命运多么不公,都没有一丝怨怼,无论处境多么艰难,始终保持外表干净与得体。

3.⑴举例;⑵对比;⑶心存善念的人内心光明、干净。

4.【参考示例】原句:一个地方如果干净的人多了,这个地方的环境会更为清朗、清爽。

心得:群众的力量是庞大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干净,那么我们国家自然会民风淳朴,政治清明,就像疫情发生时,我们每个人都为疫情控制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我们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枯萎的蒲公英叶子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

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

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

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

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

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

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

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

“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

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

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

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

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

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

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

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选自《海燕》2015年9期,有删改)1.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的特点。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3.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4.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刚强坚毅(生命力顽强)的特点。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运用拟人,通过“努力”“力量”“手脚”等人格化的词语,将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出来。

(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白发比喻为蒲公英种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的白发,突出了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

3.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

①为母亲付出的艰辛二心疼;②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

4.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②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私奉献的品质;③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逃匿的倭瓜蒋建伟①人会隐藏,瓜,也一样。

②可能是长得不好看,圆圆的扁,弯弯的长,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也可能有自知之明,从夏天开始,它就一直隐藏在浓密肥大的叶子丛中,时刻寻找着逃跑的机会,不想让你逮住它。

然而当冬天快要来了的时候,掀开这一丛那一丛的瓜秧,“呀”,瓜秧上、黄叶子背面的许多小刺儿一下扎住了手,接着是阻挡不住的突然的惊喜:“倭瓜!满地跑的瓜金灿灿的,橘黄黄的,橘黄黄的,身上掺杂的那一丁点的绿,过不了几天也会变黄的。

摘倭瓜的当儿,猫下腰,找到老根子往上一拽,“啪啪啪啪”,瓜蔓下的嫩根子一阵乱响,叶子也乱响,黄的绿的,“窸窸窣窣”的尘土惹了一身,直直腰,阳光正毒,大汗“稀里哗啦”地乱淌,湿漉漉的衣服粘在皮肤上,有点痒痒,可一看见瓜秧上悬挂的一个个灯笼,这点脏算什么?只是纳闷:它们到底是如何隐藏了一夏半秋的?③倭瓜的叶子是瓜果类植物中最大的。

夏天里,瓜秧有节,蛇似的向前爬,一条两条许多条,贴住地皮的节伸出五六个嫩根子,像手脚一样牢牢抓住一小团一小团的泥土、腐草。

瓜秧一枝发四个杈,吐叶,开花。

一片片叶子迎着太阳,扯直嗓子,唱着歌儿。

拼命叶子有两个手掌大,朝阳的一面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刺儿,一不小心就扎你一下,正因为这样,你不敢随随便便去摘花儿,哪一朵花下边不是一大片叶子?④可是,哪怕扎手也要摘花儿,一种谎花﹣﹣只开花、不结果的花儿。

谎花装成不说谎的样子,怒放金黄的花蕾,释放出满世界的暗香,吸引蜜蜂纷纷前来采蜜,也吸引你来采花儿。

采来的花掺和粉芡鸡蛋油炸,或热水一焯,小葱蒜泥凉拌,下酒就饭,横竖那叫一个好吃。

大自然的这类纯绿色食材,你还上哪儿找啊?⑤不说谎的倭瓜花儿,其实就是小瓜纽纽儿。

有的秧子每个杈能结两个瓜,有的只结一个瓜,有的瓜纽纽儿长着长着就没了下文,真正坐果之后,那些瓜纽纽儿好像吹小气球似的,从瓜屁股开始,一鼓作气长到头顶,几十天的工夫就变成一个个篮球、一个个大肚子、一个个有梦的人。

它们的梦回是什么呢?⑥是绿意萌动的春天?那,是它们小的时候。

⑦三四月里,随便做一个深呼吸,满肺腑都是甜甜的空气。

刚钻出大地的倭瓜叶子,先是小小怯怯的两片鹅黄嫩绿,而后是变大的一片油绿,然后是一片一片。

这当儿,瓜秧子还是嫩嫩的呢,叶子还是小鼻子小眼睛的呢,连浑身上下的小刺儿都那么水嫩,风吹来,步子不稳,细细的腰儿怎么也站不直,连浑身上下的小刺儿都那么水嫩,风吹来,步子不稳,细细的腰儿怎么也站不直。

但是,它们大口大口地喝着阳光喝着雨露和风,才几天,一片比一片变大,变肥厚,墨绿墨绿的。

它们大手拍着小手,赞美每一天的幸福生活。

⑧太阳底下,瓜秧上的最上边几片叶子在鼓掌。

一片叶子突然朝下边望了望,一惊,发现最初的两片叶子,已经变黄、枯萎。

它们为什么这么苍老呢?那可是我们的老大!⑨这个小精灵呀,仿佛看见了那两片叶子出生前的一幕:⑩一个下午,南风尚寒,零下二摄氏度的天气,一个人在一小块空地里,种下了几粒种子。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6日有删改)1.文中标题中的“隐匿”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全文分析。

2.请简要分析第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文章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具体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