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违法行为分析

合集下载

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分析

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分析导言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的行为却偏离了师德师风的底线,给教育事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案例为依据,对师德师风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案例概述案例一:某中学教师在课堂上不认真备课,敷衍教学,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被学校警告处理。

案例二:某小学教师在工作时间内频繁使用手机,不履行教学职责,被学校严肃处理。

案例三:某教师因个人恩怨,对 students进行体罚和侮辱,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案例四:某教师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家长索取财物,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案例分析(一)案例一分析该案例中的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没有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程,也对学生的未来造成了不良影响。

此案例反映出一些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缺乏关注。

(二)案例二分析该案例中的教师在工作时间内频繁使用手机,忽视了教学职责。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也损害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此案例提示我们,教师应当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案例三分析该案例中的教师因个人恩怨对学生进行体罚和侮辱,严重违反了师德师风底线。

这种行为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也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

此案例警示我们,教师应当以爱心和耐心对待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案例四分析该案例中的教师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家长索取财物,严重违反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家长和学生的权益,也破坏了教育公平和教育环境。

此案例告诉我们,教师应当严守职业道德,保持清正廉洁。

三、对策和建议(一)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重视。

通过定期组织师德师风培训和讲座,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职业操守。

教育领域腐败问题及其原因和治理对策 (发)

教育领域腐败问题及其原因和治理对策 (发)

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原因和治理对策通常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在政治经济领域中腐败现象是最为严重而对于教育领域这片的神圣的净土人们很少关注其腐败的存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的各种腐败、违法问题日益显现,近几年来媒体对教育领域的乱收费、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的频频报道,让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向教育领域出现的腐败现象。

一、教育领域腐败问题的主要表现教师这个职业被认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圣神的职业,教育领域也被人们认为是一块净土。

对于腐败问题,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聚集在政治经济领域,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的各种腐败、违法问题日益显现,近几年来媒体对教育领域的乱收费、贪污、受贿、师德腐败等问题的频频报道,让人们开始转向了教育领域,教育领域里的腐败现象也日益显现。

市民反映最强烈的是教育乱收费,认为教育部门把九年义务教育变成充满铜臭的商业活动。

教育领域腐败是指掌握教育行政权力和教育资源管理与使用的人,进行营私舞弊、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贿赂等败坏教育声誉、影响教育效果的行为。

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利用职权维护和谋取私利。

教育领域腐败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权力腐败、管理腐败、教学腐败和学术腐败这四个方面:(一)权力腐败。

腐败是权力的附庸,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腐败的,腐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必须掌握一定的公共管理权力。

二是公共权力非公共使用,而是变为谋取私立的工具。

三是权力的使用违背基本的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原则。

四是侵占、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利益。

教育腐败实质上就是一种权力腐败。

如:网友曝光一农村中学校长受贿账单一位校长在短短的2年时间内,共31次,共计收受贿赂186825元。

中国央视教育频道也发过专版,谈及“贪污受贿包情妇,中小学校长趋利致教育腐败”的话题,详述了中小学校长腐败六大案例,其敛财手段和贪腐程度发人深思。

2010 年 5 月10 日广东省检察院公布了2009 年十大“典型案件”,其中一例便是英德市教育局原局长赖来新受贿案。

师德师风违规行为典型案例

师德师风违规行为典型案例

师德师风违规行为典型案例
师德师风违规行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日常工作中违反职业道德和教育规范的行为。

典型案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1. 虐待学生,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言语侮辱、精神压迫等行为,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2. 不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侮辱、歧视等行为,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尊严。

3. 徇私舞弊,教师在考试、评比、选拔等过程中利用职权为特定学生谋取私利,或者对特定学生进行不公平对待。

4. 怠于职守,教师对教学工作不负责任,教学态度消极,不认真备课、批改作业,甚至玩忽职守。

5. 不良生活习惯,教师在校园内从事赌博、酗酒、吸烟等不良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示范作用。

以上仅是一些典型的师德师风违规行为案例,实际上还有很多
其他形式的违规行为。

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应当时刻以
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

师德师风
建设事关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健康成长,对于任何违规行为都应该
严肃对待,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全体教师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心得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心得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心得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心得1根据教育局与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下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第一、教师要严格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从社会期望来看,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社会责任要远重于其他职业。

世界各国都对教师的职业行为都提出更高的伦理道德要求,设定师德红线也是许多重视教育的国家采取的必要措施。

第二、教师要以德为本,身正为范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影响力的大小,而教师的影响力主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

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极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须时时、处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

作为教师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天真的孩子,我们对待孩子时要怀着一颗真诚的爱心,要把学生当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呵护。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教师应当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的学生,绝不能厚此薄彼。

尤其是对于有缺点或犯了错误的学生,一定要和风细雨,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多一点责任心,多一点信心,多一点爱心……遇事一定要冷静,保持平常心。

作为教师,要满腔热忱地帮助学生,树立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法制观念,不歧视学生,更不允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第三、教师要严谨治学,以德施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

据报载:去年的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

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案例1】罗彩霞是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灵官殿镇人,因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及身份证被盗用造成2009年本该毕业的她无法毕业,成为新闻热议的话题。

2004年高考后,考了514分(没有达到湖南省当年531分的二本录取分数线)的她,没有被任何高校录取,而冒名顶替她的同学王佳俊却被贵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录取。

命运由此发生转折,罗彩霞被迫复读一年后考取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王佳俊顺利毕业。

而本应今年毕业的罗彩霞却不得不面临因身份证被盗用而被取消教师资格证书等一系列问题。

王佳俊的学籍、党籍、户籍被注销、工作被开除。

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因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涉嫌犯罪,已被邵阳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交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请问:1、学校撤销王家俊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是否合理?2、班主任张文迪对其参与该案的行为应承担什么教育法律责任?3、分析王峥嵘的犯罪构成。

4、罗应该如何主张及维护自己的权力?【答案要点】: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8条规定:“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

”第38条规定:“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 学校不得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学校应当予以追回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

”学校可据此撤销王佳俊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2、从本案介绍和纪委的处理来看 张文迪参与了该高招舞弊案 应该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给予留党查看一年和降级处分。

3、有伪造、变造的直接故意和行为 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

4、罗彩霞可以姓名权受到侵害而对相关责任人提起侵权之诉 要求赔偿。

但不能以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提起侵权之诉 因为该“司法解释”在2008年已被停止。

受教育权是宪法权力。

【案例2】某大学严某参加英语六级考试时,将几篇英文作文写在小纸片上并带进考场,并自行选择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坐下。

监考老师甲提前15分钟来到考场,要求学生入座后就径直发放试卷,未核对和进行相关检查。

教师廉洁风险点及表现形式及防控措施

教师廉洁风险点及表现形式及防控措施

教师廉洁风险点及表现形式及防控措施教师廉洁风险点及表现形式及防控措施一、教师廉洁风险点及表现形式教师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之一,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个人利益诱惑、职业压力等原因,教师廉洁风险逐渐凸显。

教师廉洁风险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收受贿赂:一些教师利用职权之便,收受家长或学生的财物,以换取特殊待遇或提高学生的成绩。

2. 违规补课:一些教师在校外接受学生家长的补课要求,并收取高额费用,侵害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3. 考试舞弊:一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允许或参与考试作弊行为,破坏公平和公正的考试环境。

4. 私下收费:一些教师在担任辅导员或班主任职务时,要求学生交纳额外的费用,违反学校制定的收费标准。

5. 教材乱收费:一些教师利用自主选择教材的权力,与教材出版社勾结,获取非法收益。

防控措施:为了保持教师队伍的廉洁和专业素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廉洁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1. 强化教师教育:加强与廉政教育相关的师资培训和学科教育,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和廉洁意识。

2.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教师廉洁监管机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教师廉洁行为基本准则和标准。

3. 强化监督管理:建立教师廉洁风险的监测与评估体系,通过随机抽查、业绩考核等手段,加大对教师廉洁行为的监督力度。

4. 建立举报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廉洁举报渠道,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对教师廉洁风险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并对举报者保护其合法权益。

5. 强化惩处力度:对违规违纪的教师,依法依纪严肃处理,落实纪律处分措施,建立信用记录制度,对失职渎职行为进行惩处。

二、教师廉洁风险防控实践案例分析为了更深入了解教师廉洁风险防控的实践案例,以下将介绍两个案例。

1. 某中学教师收受贿赂案例:该中学一位数学教师利用自己的辅导能力,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由,收受学生家长财物。

该案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教师收受钱财或礼品,并在学生考试中给予其额外分数的特殊待遇。

分析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

分析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

分析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教师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职业群体,承担着培养学生、传承知识等重要使命。

然而,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教师队伍的形象与信誉,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分析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并提出一些对策以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

一、宏观因素1.1 教育环境不健全现阶段,教育环境的恶化是导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评价体系单一、推崇功利化教育观念、追求升学率等不利因素,使得教师为了应对考试和评价压力,不得不追求成绩,进而可能出现一些道德失范行为。

1.2 社会价值观变迁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也是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个人主义的观念抬头,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期待也发生了变化。

这些变化使得一些教师追求个人利益,忽视了教育事业的公益性质,从而导致职业道德失范。

二、微观因素2.1 利益诱惑个别教师因自身经济状况不稳定或贪图私利,往往会被外界利益诱惑所迷惑,从而产生违法违纪、腐败行为。

例如,接受家长的贿赂,违规提供特殊关照,以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2.2 自身素质欠缺一些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不够,在面对复杂的教育场景时无法应对,从而产生失控或失范的现象。

这些教师可能缺乏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意识,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关怀等。

三、对策建议为了解决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1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应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加强师德监督和考核。

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不仅包括教学能力和学科水平,还要注重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通过评价结果,对教师进行奖惩激励,提高教师的道德意识与职业动力。

3.2 推进教育改革应推进教育改革,改变当前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和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鼓励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减少对分数和升学的过于追求,从而缓解教师面临的压力。

3.3 强化教育法制建设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推行,让教师知法守法。

教师体罚学生案例分析三篇

教师体罚学生案例分析三篇

教师体罚学生案例分析三篇篇一:教师体罚学生案例分析【案情】原告:张某,11岁,原是某市附属小学学生。

法定代理人:张某,原告之父。

被告:某市附属小学。

第三人:苗某,某市附属小学体育教师。

原告张某原是被告学校学生,第三人苗某曾任原告所在班级体育教师。

苗在任教期间,曾因原告违反课堂纪律对其进行过3次体罚(用脚踢及橡皮筋崩脸)。

XX年某日上午上体育课时,原告私自到其他年级场地玩耍,苗某追过去用手拽住张的红领巾推搡,并打其一拳。

张当时感到胸部发闷,中午回家后全身抽搐。

经送该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诊断,被确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因治疗效果不佳,又先后去市医院、省康复医院等医院治疗。

原告治疗先后共花医药费5655.6元,去外地治疗住宿费146元、交通费39.2元,药品邮资费24元。

事后,原告父亲多次要求学校处理未果,原告的代理人向该市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交通费、护理费等8038.68元。

该市某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委托该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医室鉴定,鉴定结论为:原告在治疗期间用药基本合理,可以去外地治疗,无法认定原告被打前是否有心脏病存在;解除精神刺激因素后,不会出现后遗症等。

区人民法院认为,第三人苗某在任课期间先后3次对原告张某进行体罚,致使原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证人证言及法医鉴定结论为证。

苗某的行为属职务行为,故全部责任应由学校负责,第三人的责任由学校按有关规定自行处理。

被告未能提供原告患有先天性癫痫的证据,其辨称理由不成立。

原告在药店及卫生所所购药品未经主治医生准许,不予支持。

依照《民法通则》第119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第46条、第47条规定决定如下:被告赔偿原告医药费5321元,住院营养费150元,伙食补助费120元,护理人员误工工资150元,外出治疗住宿费146元,交通费39.2元,药品邮资24元,总计5950.20元,于判决生效之日起5日内给付。

【案例评析】这是一起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师德讲座一 教师教学违法违规行为剖析
2021/3/9
宿州应用技术学校教研室
1
一、教师教学违法违规行为
《教师法》第37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 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 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2)必须具有“经教育不改”的情节。如未经教育或教育 后改正的,不适用这条规定。
(3)体罚学生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无论是否经过教育, 都应按《教师法》第37条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1/3/9
5
3、我国学校体罚的现状
体罚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体罚学生教师的人数:职高30%,初中68.4%,小学 87.5%; 被教师体罚过的学生人数:,小学35%,初中 28%;职高15% 常用的体罚方式: 在小学,教师体罚学生常用的方式依次为:罚作业 与劳动(44.5%),责打(45.1%)、罚站(15.9%)、其 他(7.1%,如罚跪、蛙跳、跑步等)。 在职高,教师体罚学生常用的方式依次为罚站 (60.9%)、劳动(24.5%)、责打(8.2%)、其他 (6.3%)。
2,000,000~3,000,000之间。每年有10,000 to
20,000 学生因受体罚而住院治疗。
2021/3/9
9
体罚学生现象多发生于乡村学校,受罚学生多为幼 儿园和低年级学生,尤以男生居多。 调查显示,在业已立法进行规范的州,体罚发生率 明显居于较低水平。 65%的美国人赞成体罚学生,这数字与10年前的差不 多。但只有26%的人支持学校可以体罚学生。 美国法律如何规范体罚? 美国宪法并不禁止体罚,也不要求教师体罚学生前, 必须事先通知学生、得到家长同意、举办听证讨论等,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2项、第3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 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1/3/9
2
(一)体罚学生
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近年来一直在强调禁 止体罚,但体罚现象依然存在于教育教学实践 中。体罚行为既包括教师殴打学生、命令学生 互相殴打等直接体罚,还包括罚学生长跑等变 相的体罚行为。《教育法》、《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多部法律都规定教师不 能体罚学生,教师体罚行为给学生的伤害若达 到一定程度,教师甚至有可能因此构成故意伤 害罪而承担刑事责任。
2021/3/9
8
美国学校体罚的历史
美国同样拥有体罚学生的传统;
体罚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只是在最近30年的
事情;1972年美国才开始讨论体罚问题,当时只有
Massachusetts 和 New Jersey两个州禁止体罚。
体罚在美国学校的发生率每年约有1,500,000体罚学
生案例发生,但实际情况只少为
2021/3/9
4
2.体罚学生的构成要件
变相体罚在形式上似乎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且往往表现 为学生自己去实施的某种行为。但其实质上是出于教师 的强迫,故意使学生身体和精神受到损害。在适用这条 法律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体罚学生的构成要件)。
(1)体罚都具有教师的主观故意。工作疏忽或教学水平不 高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等,不适用这条规定 。
职高教师体罚学生主要原因依次为上课睡觉 (29.6%),上课玩手机(23夕%),不守纪律 (12.8%)。顶撞教师(17.6%),其他(13.2%), 教师体罚学生的差异较大
2021/3/9
7
教师能够获得获得学生舆论支持。同学们大都认为 “有些同学很坏”,“不打不行”,“老师有权打学 生”。 家长对于体罚的态度 • 64%的家长表示“不可以”,22%的家长表示 “很难说”,只有14%的家长表示“可以”。 • 有82%、86%、86%、8%的家长表示可以接受 “罚站”、“罚作业”、“罚劳动”、“责打”。 教师对于体罚的态度 6%的教师认为“可以”体罚学生,36%的教师认 为“有时可以”体罚学生,58%的教师认为“不可以” 体罚学生。赞同体罚的教师达到42%。

2021/3/9
12
实施体罚所用的工具:对小学、初中生,用直径1 厘米、长度不超过50 厘米的木棍;对高中生,木棍直 径可在1.5 厘米左右,长度不超过60 厘米。同时规定 教师绝对不能用手或脚直接对学生进行体罚。 • 关于体罚的部位及体罚的程度:男生只能打臀部, 女生只能打大腿部;实施体罚时,初高中生不超过10 下,小学生不超过5 下,程度以不在学生身体上留下伤 痕为准,受罚学生有权提出以其他方式,如校内义务劳 动,来代替体罚。
2021/3/9
6
教师体罚学生的原因 小学教师体罚学生最主要的原因依次为不守纪律
(64%),作业不好(21.5%),上课答不出问题(15, 9%),迟到(13.3%),其他(如吵架等113%)。
初中教师体罚学生主要原因依次为作业不好 (29.6%),迟到(23夕%),上课答不出问题(17.6%), 其他(13.2%),不守纪律(12.8%)。 教师体罚学生的差异较大
各州有权自行决定体罚政策。 各州对于体罚的规定各不相同。到目前为止已有27
个州禁止体罚,23个州允许体罚。
2021/3/9
10
日本对学校体罚的规定 校长及教员,认为教育上有必要时,可以
对学生、学徒及儿童实施惩戒,但不得体 罚。——1947年《学校教育法》第11条
2021/3/911韩国对于学校体罚的规定 • 可进行体罚的情况包括:不听老师的反复 训诫和指导;无端孤立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 超过学校规定的罚分等。 • 实施体罚的场所要避开其他学生,在有校 监和生活指导教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实施体 罚之前要向学生讲清理由,并对学生的身体、 精神状态进行检查,必要时可延期进行体罚。
2021/3/9
3
体罚学生的具体形式
体罚学生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暴力或其 他强制性手段,侵害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行 为。如对学生拳打脚踢、捆绑、罚站、罚跪等。 体罚学生包括变相体罚,如强令学生长距离、长 时间跑步,超常大量书写、背诵,惩罚性的劳动 等。变相体罚,是指采取其它间接手段,对学生 肉体和精神实施惩戒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 劳动惩罚、抄过量作业、脸上写字、讽刺挖苦、 谩骂、烈日下暴晒等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