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肘上置管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2种不同切皮方法临床效果比较观察

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2种不同切皮方法临床效果比较观察


应 用 改 良塞 丁格 技 术 行 P I C C置 管 的 2种 不 同切皮 方 法 临床 效 果 比较 观察
郑 小凤 , 吴 雪梅 , 龚正 荣
【 摘 要】 目的 比较观察应用改 良塞丁格技术行 外周置 人 中心静 脉导 管( P I C C ) 的 2种不 同切 皮方 法的 I 临床 效果 。方法 将 8 2 0例需行 P I C C置管患者据切皮方法 的不 同随机 分为纵 切组 3 3 8例 和横切 组 4 8 2例 。比较 2组 出
i n g v o l u me o f s l i t t i n g g r o u p O R c a t h e t e r t i me a n d 4、 2 4 h a n d 1 we e k a f t e r c a t h e t e r i n s e r t i o n W e l '  ̄l e s s t h a n t h a t o f c r o s s c u t i t n g
g r o u p , t h e d i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 P< 0 . 0 5 ) . T h e s k i n b r u i s i n g o f s l i t t i n g g r o u p o n 2 4 h a n d 1 w e e k f a t e r c a he t — t e r i n s e r t i o n w e r e b e t t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c r o s s c u t i t n g g r o u p , he t d i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 P <0 . 0 5 ) . C o n lu c s i o n

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观察

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观察

运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观察贺连香;李倩;张京慧【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21)33【摘要】目的探索盲穿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1年1~8月符合PICC置管条件但血管条件差的200例住院患者,将其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分成对照组(n=98)和观察组(n=102).两组均使用美国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盲穿法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观察组采用SiteRite 5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比较2种不同方法进行PICC置管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1.63%、肢体肿胀2例、机械性静脉炎6例、局部感染7例、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2例;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4.12%、肢体肿胀1例,术后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率、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均为0;与对照组相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机械性静脉炎、局部感染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 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较盲穿法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提高了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了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总页数】5页(P4199-4202,4206)【作者】贺连香;李倩;张京慧【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长沙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相关文献】1.采用盲穿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观察 [J], 张秀红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观察 [J], 邱波;古玲;王莹3.诊断性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在危重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 郭丹;4.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效果观察 [J], 鲍爱琴; 闻曲; 刘为红5.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观察 [J], 邱波;古玲;王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修

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修

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 C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比较春梅娥(省市东平县第一人民医院)【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 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并分析其利弊。

方法58 例经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 IC C )患者为观察组,76例以传统P ICC 置管的患者为对照组,记录置管适用率、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肘上、肘下置管适用率分别为96%、100%,对照组分别为11%、66%(P<0.01);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4%,对照组为58%(P <0.0 1):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对照组为14%(P <0.0 1);采用塞丁格技术置管的费用平均每次要高于传统PICC 500 元。

结论采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 提高了置管适用率、置管成功率,降低了PICC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但传统P IC C 置管因价格优势,对血管条件较好的患者仍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化疗置管方法。

【关键词】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 ;非超声引导;置管;应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并发症少以及留置时间长等优点,为长期输液,特别是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的病人提供了舒适、安全的静脉通路。

成功置入PICC导管不仅需要专业护士的丰富经验,还要求病人接受穿刺的静脉血管走形清晰可见,弹性较好,血管径能够容纳相应型号的套管针才能实现。

但晚期肿瘤病人因恶病质、低蛋白血症以及曾接受过多次化疗/和长期静脉输液等原因,导致外周血管损伤严重、血管条件较差。

使用18G穿刺套管针常规方法进行4Fr导管置入的成功机率很小。

塞丁格(Seldinger)技术是经皮穿刺后用导丝交换方式置入各种导管,改良的塞丁格技术即微插管鞘技术(MST)则是利用套管针或小号针头静脉穿刺,通过套管或穿刺针送入导丝,拔出套管或穿刺针,再用手术刀片扩皮肤后将插管鞘组件(带有扩器的插管鞘)沿导丝送入血管,撤出导丝和扩器,经插管鞘置入导管。

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修

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修

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 C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比较陈春梅赵娥(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第一人民医院)【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 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并分析其利弊。

方法58 例经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 IC C )患者为观察组,76例以传统P ICC 置管的患者为对照组,记录置管适用率、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肘上、肘下置管适用率分别为96%、100%,对照组分别为11%、66%(P<0.01);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4%,对照组为58%(P <0.0 1):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对照组为14%(P <0.0 1);采用塞丁格技术置管的费用平均每次要高于传统PICC 500 元。

结论采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 提高了置管适用率、置管成功率,降低了PICC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但传统P IC C 置管因价格优势,对血管条件较好的患者仍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化疗置管方法。

【关键词】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 ;非超声引导;置管;应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因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并发症少以及留置时间长等优点,为长期输液,特别是输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的病人提供了舒适、安全的静脉通路。

成功置入PICC导管不仅需要专业护士的丰富经验,还要求病人接受穿刺的静脉血管走形清晰可见,弹性较好,血管内径能够容纳相应型号的套管针才能实现。

但晚期肿瘤病人因恶病质、低蛋白血症以及曾接受过多次化疗/和长期静脉输液等原因,导致外周血管损伤严重、血管条件较差。

使用18G穿刺套管针常规方法进行4Fr导管置入的成功机率很小。

塞丁格(Seldinger)技术是经皮穿刺后用导丝交换方式置入各种导管,改良的塞丁格技术即微插管鞘技术(MST)则是利用套管针或小号针头静脉穿刺,通过套管或穿刺针送入导丝,拔出套管或穿刺针,再用手术刀片扩张皮肤后将插管鞘组件(带有扩张器的插管鞘)沿导丝送入血管,撤出导丝和扩张器,经插管鞘置入导管。

B超引导下应用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效果观察

B超引导下应用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效果观察

比较 肘 上关 节 与 肘 下 关 节 置 管 的效 果 。
资 料 与 方 法 1 一般资 料 2 0 1 1 年 1 O月 至 2 0 1 2年 1 2 月, 由西 安 交 通 大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0 . 0 1 3 两组 患者 舒 适 度 评 价 比 较 : 结果 显示 , 观 察 组 舒 适 例
注: 与对 照 组 比 较 , △P <0 . 0 1
讨 论
2 . 2 穿 刺方 法 : 肘下 置管 组为对 照组 均采 用传 统 P I C C
置管技术 , 置管部位选择 患者 肘关 节下 可视 的贵 要静 脉、 头 静
脉 和 肘 正 中静 脉 。肘 上 置 管 组 为 观 察 组 均 采 用 B超 引 导 下 行 改 良的 赛 丁 格 技 术 进 行 置 管 , 置 管 部 位 在 肘 窝 以上 上 臂 的 贵 要
1 B超 引 导 下 应 用 改 良赛 丁 格 技 术 可 提 高 P I C C置 管 成 功率 : 观 察 组 置 管 均 采 用 B超 引 导 下 改 良 的赛 丁格 技 术 进 行 置 管 。赛 丁 格 技 术 是 一 种 经 皮 血 管 穿 刺 的方 法 , 是 经 皮 穿 刺 并 用 导 丝 交换 方 式 置 人 各 种 导 管 l 1 l 。改 良赛 丁格 技 术 是 采 用 无 芯 穿刺针通过插管鞘置人 导管完 成置 管 , 仅 穿通 血管 前壁 , 减 少 了对 血 管 壁 的 损 伤 , 可 降 低 血 肿 的发 生 。本 研 究 选 择 采 用 B超 引 导 下 应 用 改 良赛 丁 格 技 术 进 行 置 管 的 患 者 绝 大 多 数 的 血 管 条件 较 差 , 无 法 实 现 盲 插 。在 B超 引 导 下 操 作 者 可 直 观 血 管 位

采用盲穿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评价

采用盲穿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评价

采用盲穿和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效果评价黄梨花;谭庆麟;陈锦英【摘要】目的探究盲穿与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效果差异.方法 120例接受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置管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盲穿置管, 观察组患者行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 对比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置管后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3.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后2~14 d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5.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后1个月舒适度评分为(88.2±9.5)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9±11.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20, P<0.05).结论 PICC置管中采用B 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成功率高, 且对患者创伤小, 能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7(011)021【总页数】3页(P61-63)【关键词】盲穿;B超;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机械性静脉炎【作者】黄梨花;谭庆麟;陈锦英【作者单位】523000 东莞市人民医院放疗科;523000 东莞市人民医院放疗科;523000 东莞市人民医院放疗科【正文语种】中文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行PICC置管患者120例, 根据置管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

对照组患者, 男23例, 女37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3.8±8.6)岁;其中胃癌11例, 肺癌14例, 脑肿瘤10例, 颅脑损伤18例, 脑血管疾病7例。

细节管理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细节管理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细节管理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患者60例,根据护理管理方法分为常规管理组和细节管理组,每组30例。

对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一次置管成功、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时间、术后并发症、置管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细节管理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管理组(P<0.05),留置导管时间显著长于常规管理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组(P<0.05),置管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

结论:细节管理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 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好。

經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能够促进由于缺乏良好的血管条件而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的减轻,对化疗药物损伤外周静脉及刺激局部组织的现象进行有效避免,使治疗顺利进行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1]。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属于一种PICC置入技术,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提升带管舒适度[2]。

此次研究对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了常规管理与常规管理基础上细节管理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经PICC置管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方法分为常规管理组和细节管理组,每组30例。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肿瘤疾病,均接受化疗治疗,均应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4F型PICC导管,均具有清晰的意识、相对稳定的病情。

基层医院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体会

基层医院应用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体会

作 简 单 安 全 、穿 刺 痛 苦 小 、留 置 时 间 长 、保 护 血 管 等 优 点 被 么 人 转 向前 推进 ,推 入 时 无 阻 力 感 即 可 判 断 插 管 鞘 已经 进 入 血 管 ,至
为 安 全 、经 济 、创 伤小 的 一 种 可 靠 地 静 脉 输 液 途 径 _1 被 越 来 越 广 插 管鞘 的 两 翼 靠 近 穿 刺 点 。 由 助 手 打 开 PICC 导 管 包 、预 冲 导
患 者 ,运 用改 良塞 丁 格 技 术 置 人 PICC管 ,全 部 置 管 成 功 ,成 功 率 炎 。该 方 法 有效 解 决 了无 法直 接穿 刺 置 人 PICC导 管 的 问题 。
达 1O0 ,无 1例 发 生 并 发 症 ,效 果 满 意 。现 报 导 如 下 :
3 讨 论
者 及 家 属 同意 用 改 良的 塞 丁 格 技 术 行 PICC置 管 。
人 ,由 于血 管 条 件 的 限制 不 得 不 放 弃 置 管 ,而 忍 受 反 复 穿 刺 的 痛 固 定 穿 刺 鞘 、左 手 示 指 、中指 和 无 名 指 呈 ”C”字 型 按 压 穿 刺 鞘 上
苦 。 如 何 改 变 现 状 ,提 高 置 管 成 功 率 仍 是 不 断 探 索 的课 题 。瑞 端 静 脉 按 压 插 管 鞘 尖 端 处 以 避 免 血 液 溢 出 。右 手 将 导 管 送 人 预
丁 格 技 术 (Seldinger)[2],改 良的 塞 丁 格 技 术 即 微 插 管 鞘 技 术 (MS 2 结 果
T)是 应 用 较 细 的 穿刺 针 (2良塞 丁格 技 术 对 无 法 在 直 视 下 直 接 穿 刺 置 管 的 本 组
典 放 射 科 医 师 Sven— Ivar Seldinger在 静 脉 穿 刺 技 术 的启 发 下 , 计 长度 ,撤 出插 管 鞘 并 将 其 撕 裂 ,按 常 规 进 行 抽 回血 、冲 洗 、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分 类 号 : 4 R7
文献 标 识 码 : C
d i l . 9 9 jis . 0 9—6 9 . 0 0 1 . 4 o : O 3 6 /.s n 1 0 4 3 2 1 . 0 4 8
节 2Cl l 以上 用食 指 指 腹 探 测 血 管 位置 及 血 管 走 向 , 用记 号 笔 l 使
膜 的损 伤 , 降低 药 物 的 局 部不 良反 应 等 优 势 已广 泛 应 用 于 临床 。 PC I C穿 刺 成 功 率 及 留置 时 间 的长 短 受 多种 因素 影 响 , 良塞 丁 改
格 技术 行 P C I C在 肘 上 置 管 可 使 P C 导 管 在 血 管 内 处 于 漂 浮 IC 状 态 、 菌贴 膜 易 于 固 定 , 有 效 减 少 置 管 后 各 种 并 发 症 的 发 无 可 生 , 于 此我 院 P C 鉴 I C门 诊 用 改 良塞 丁格 穿 刺 法用 于 P C I C肘 上 置管 8 例 , 果较好 , 介绍如下。 O 效 现
做 好 标 记 。常 规 消毒 , 备无 菌 区域 , 准 由助 手 打 开 改 良塞 丁 格 穿 刺 套 件 , 次 摆 放 2 赛 丁 格 穿 刺 针 、 丝 ( 丝 需 确 认 柔 软 依 OG 导 导
文 章 编 号 :0 9— 4 3 2 1 )C—l 7 10 6 9 (00 6 0—0 6 2
端 ) 2 利 多 卡 因 ImL 解 剖 刀 、 扩 张 器 的 置管 鞘 。请 助 手 系 、 、 带 上 止 血 带 , 手 食 指 探测 血 管 位 置 , 指稍 用力 绷 紧皮肤 以 3 ̄ 左 拇 0~
4 。 进 针 , 回 血后 马 上 停 止 进 针 , 鞘 , 止 血 带 , 指 安 压 5角 见 推 松 手 针 眼 上 方 , 针 芯 , 导 丝 进 入 血 管 直 到 导 丝进 人 体 外 剩 下 1 退 送 O c ~ 1 m 的 长 度 后 停 止 推 送 注 意 一 定 要 将 l m 以上 的 m 5c Oc 导丝 末 端 留在 体 外 , 以免 导 丝完 全 滑 入 血 管 内 , 穿 刺点 旁 注 射 在
CH I ESE URSI G N N N RESEARC H J e, un 201 0 Vo1 4 N o C .2 .6
运用 改 良塞 丁 格 技 术 行 P C 肘 上 IC 置管的 效果观 察
Sel i g r t c n q e or a i n s c e d n e e h i u f p te t a c p- i g PI rn CC n er i n a o e e bo is s o b v l w 刘为红 , 闻 曲 , 爱琴 , 鲍 成 芳
L u W eh n , e , a qn, ta ( fl td U — i io g W n Qu B iAii e l Afia e i
提 供 ) 5 0 mL无 菌 生 理 盐 水 1 ,7 乙醇 、 . 活 力 碘 各 1 , 0 袋 5 05
瓶 , 血 带 1 , 尺 l ,OmL注 射 器 2副 , 菌 手套 2双 , 止 条 皮 条 2 无 无 菌 手术 衣 1件 , 菌 透 明 敷 贴 l张 , 力 绷 带 1卷 。病 人 平 无 弹 中静 脉 、 头静 脉 , 照 常 规 方 法 肘 窝 或 肘 下 穿 刺 置 管 固 定 , X 按 摄
塞 丁 格 ( e i e) 刺 技 术 是 经 皮 穿刺 并 用 导 丝 交 换 方 式 S l n r穿 d g 置人 各 种 导 管 的技 术 称 为 塞 丁 格穿 刺 技 术 。改 良塞 丁 格 技 术 ] 是将 原 塞 丁 格 技术 中单 ~ 功 能 的 扩 张 器 改 变 为扩 张 器 、 管 鞘 插 组件 , 于从 外 周 血管 置 入 插 管 鞘 送 人 P C 便 I C导 管 。P C 以 其 IC 穿刺 简 单 、 痛苦 少 、 留置 时 间长 , 明 显 减 轻 药 物 对 外 周 血 管 内 可
no s i l fTo giMe ia l g fHu z o g in Ho pt n j ao dc l l eo a h n Co e
S in e n Te h l gy c e c a d c no o U n v r iy, H u i i e st be 43 2 00 3 Chi ) na
12 2 观 察 产 的 增 强 型 三 向瓣 膜 式
PC I C导 管 1 , 套 另备 2 利 多卡 因 1支 、 1mL注 射器 1副 , 丁 塞
格套件 , 内含 3 m 导 丝 l 、 通 塞 丁 格 穿刺 针 2 G1 、 剖 5c 根 普 0 个 解 刀 1 、 扩 张器 的置 管 鞘 1 , 常规 P C 导 管 置 管 测 量 长 把 带 个 与 IC 度 方 法不 同 , 良塞 丁 格 穿 刺 法 是 从 肘 窝 沿 静 脉 走 向到 右 胸 锁 改 关 节 再 加 2c m~3 c 即 为 预 测 长 度 , 管 长 度 = 预测 长 度 一 m, 置 肘 窝 至穿 刺 点 长 度 。在 距 穿 刺 点 1 m 处 系 上 止 血 带 , 肘 关 0c 在
线 片 确 定 导 管 尖 端 位 置 并 记 录穿 刺 时 间 、 管 型 号 、 导 置入 长度 、 臂 围、 穿刺 血 管 名 称 。
手 O, 首选 其 0b er a i n o e e t o s n mo ii 卧 , 臂 外展 与躯 干 呈 9 。选 择 血 管 , 贵 要 静 脉 , 次 肘 正 s v t n f c f u ig o df 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