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超声诊断学课件

超全超声诊断学课件
超全超声诊断学课件

超声诊断学

第一章绪论

超声诊断学(Ultrasonic Diagnosis):包括超声显像、普通X线诊断学、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CT)、核素

成像、磁共振成像(MRI)等,是以电子学与医学工程学的最新成就和解

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一门比较成熟的

医学影像学科,(既可非侵入性地获得活性器官和组织的精细大体断层解剖

图像和观察大体病理形态学改变,亦可使用介入性超声或腔内超声探头深

入体内获得超声图像,从而使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

超声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脏器病变的形态学诊断和器官的超声大体解剖学研究;

2、功能性检测;

3、介入性超声(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的研究;

4、器官声学造影检查;

超声诊断学的特点:

1、超声波对人体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辩能力,有利于识别生物组织的微小病变。

2、超声图像显示活体组织可不用染色处理,即可获得所需图像,有利于检测活体组织。

3、超声信息的显示有许多方法,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使用,可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达到广泛应用。

超声诊断学的优点:

1、无放射性损伤,为无创性检查技术;

2、取得的信息量丰富,具有灰阶的切面图像,层次清楚,接近解剖真实结构;

3、对活动界面能作动态的实时显示,便于观察;

4、能发挥管腔造影功能,无需任何造影剂即可显示管腔结构;

5、对小病灶有良好的显示能力;

6、能取得各种方位的切面图像,并能根据图像显示结构和特点,准确定位病灶和测量其大小;

7、能准确判定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病变性质和部位;

8、可检测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血流量、胆囊收缩和胃排空功能;

9、能及时取得结果,并可反复多次进行动态随访观察,对危重病人可床边检查;

10、检查费用低廉,容易普及。(优势:无创,精确,方便)

超声诊断发展简史:探索试验阶段:1942年(连续穿透式)

临床实用阶段:50年代(脉冲反射式)A型、B型、M型、D型

开拓性前进阶段:60年代

飞跃发展阶段:70年代产生两个飞跃,灰阶成像和实时成像

现代超声的里程碑—软组织灰阶成像(第一次革命)

80年代数字扫描变换(DSC)、数字图像处理(DSP)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研究成功。反映功能的基础。(第二次革命)

90年代心脏和内脏器官的三维超声成像、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多普勒组织成

像(DTI技术)、血管内超声、实时超声造影技术、介入性超声和超声组织定征等均有显

著的新进展。

气泡造影剂的分布状态及灌注全过程(第三次革命)

超声诊断总的发展趋势是:在显示空间上从单维空间探测发展到二维超声显示—三维空间的立体超声图像。实时(real—time):使静态―――动态图像,其扫描速度超过24帧。

第二章超声诊断的基础和原理

1超声:为物体的机械振动波,属于声波的一种,其振动频率超过人耳听觉上限阈值[20000 赫(Hz)或20千赫(kHz)]者。<20Hz :次声波

20--20000Hz:可闻波

>20000Hz:超声波(ultrasound)

诊断用超声频率范围为2MHZ—10MHz,1MHz=106Hz

2、声波(defintion):物体的机械性振动在具有质点和弹性的媒介中传播,且引起人耳感觉的波动。

3、振源:声带,鼓面。介质:空气,人体组织接收:鼓膜,换能器

4、超声诊断:应用较高频率超声作为信息载体,从人体内部获得某几种声学参数的信息后,形成图形(声

像图,血流图)、曲线(A型振幅曲线,M型心动曲线,流速频谱曲线)或其他数据,用于

分析临床疾病。在声像图等引导下,可作各种穿刺、取活检、造影或作治疗(介入性超声),

亦属于广义的超声诊断范畴。

二、声源、声束、声场与分辨力

声源(sound source):能发生超声的物体,又名超声换能器(transducer)—探头。

声束(sound beam):是指从声源发出的声波。

声束的聚焦(convergence):平面型声源无论在近场区还是在远场区中的束宽过大,为提高图像质量,在探头

表面加置声透镜聚焦。

声场:超声场是在介质中有声波能量存在的范围,其强弱用声压和声强来表示。

不同的超声源和传播条件形成不同的能量分布。

近场:在邻近探头的一段距离内,束宽几乎相等,称为近场区,此区内声压和声强起伏变化大,是超声诊断中的死区。

近场的长度与声源的尺寸、频率和介质有关。

远场:在远离探头的一段距离内,声束开始扩散,远场区内声场分布均匀。

分辨力(resolution power):分为两大类

1、基本分辨力:指根据单一声束线上所测出的分辨两个细小目标的能力。

1)轴向分辨力(axial resolution):指沿着声束轴位方向上不同深度超声仪可以区分的两个目标的最小距

离。通常用3-3.5MHe探头,分辨力在1mm。探头的频率越高,分

辨力越高,但穿透力越低。

2)侧向分辨力(lateral resolution):指在与声束轴位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在探头长轴方向的分辨力,即

是可区分两个点目标的最小距离,取决于声束的宽窄,声束越窄,

分辨力越高。

3)横向分辨力(transverse resolution):指在与声束轴位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在探头短轴方向的分辨力。

横向分辨力越好,图像上反映组织的切面情况越真实。

2、图像分辨力:是指构成整幅图像的目标分辨力。

1)细微分辨力:用于显示散射点的大小。

2)对比分辨力:用于显示回声信号间的微小差别。

3、多普勒超声分辨力:是指多普勒超声系统测定流向、流速及与之有关方面的分辨力。

1)多普勒侧向分辨力:与基本分辩力相同。

2)多普勒流速分布分辨力

3)多普勒流向分辨力

4)多普勒最低流速分辨力

4、彩色多普勒分辨力:1)空间分辨力2)时间分辨力

三、人体组织的声学参数:密度(ρ)声速(c)

波长:声波在完成一次完全振动的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

声特性阻抗(Z):表示介质传播超声波的能力。介质中某点的声压P与质点振动

速度V之间的比位该点的声阻抗Z,Z=ρ*C(kg/m2s)

界面(boundary):两种声阻抗不同的物体接触在一起时,形成的界面。

四、人体组织对入射超声的作用

散射(scattering):小界面对入射超声产生

●反射(reflection)

●折射(refraction)

●全反射total reflection) 绕射(diffraction)

●会聚(convergence) 发散(divergence)

●衰减(attenuation)

●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

反射与散射的区别:大介面

回声强

有方向性及角度依赖

显示脏器轮廓外形和内部粗大的管道结构

吸收衰减原因:介质的粘滞性、导热性、温度等,超声波机械能变为热能被组织吸收(absorption)声束发散,能量的散射及反射,使声能损耗,衰减(attenation )

会聚和发散:声束在经越圆形低声速区后,可致声束会聚。(高速区—发散)

超声特性:多普勒效应(血流中的红细胞时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的基础。)

声强(acoustic intensity):空间峰值时间平均声强(SPTAI),在生物效应中最重要,<100mW/cm2

EDA510(k)超声诊断声强使用数据

名称声强使用极限值(SPTAImW/cm2)

心脏430

周围血管720

眼球17

胎儿及其他94

超声诊断的安全因素:在人体组织中对超声敏感者有中枢神经系统、视神经、视网膜、生殖腺、早孕期胚芽及3个月内早孕、孕期胎儿颅脑、胎心等。

对这些脏器的超声检查,每一受检切面上其固定持续观查时间不应超过1分钟。

超声的生物效应:高能量的超声波作用于生物组织,由于机械、热、空化等效应导致生物组织特性的改变称超声生物效应。

机械、热效应—用于细胞按摩,理疗0.5—5w/cm2

空化效应——用于碎石、治疗肿瘤50W/cm2

一、脉冲回声式(pulsed echo mode)

基本工作原理:发射短脉冲超声—接收放大—数字扫描转换技术(使各种任何扫查型式的超声图转换成通用的电视制扫描模式)—显示图形。

A型(Amplitude modulation):振幅调制型

B型(Brightness modulation):辉度调制型

M型(time-motion mode) :活动显示型

二、差频回声式:D型(Doppler mode)

差频示波型

彩色多普勒型(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三、时距测速式:不用多普勒原理,而直接用短脉冲超声测定一群红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所流动的距离,从而

算出流速。

四、非线性血流成像:超声造影

M型超声基本原理:将回波强度加到显示器的控制极上作辉度调制,代表深度的时基线加到垂直偏转板上,而在水平偏转板上加一慢变化的时间扫描电压,使深度的时基线以慢速沿X方向移动,

故静止目标的显示像是一条水平亮迹,摆动着的单M型显像为一正弦曲线。

M型超声诊断仪:将沿声束方向各反射点位移随时间变化而显示,是一种以光点亮度来表示反射声信号强弱的仪器。

将立体图象以投影图或透视图表现在平面上的显示方式,可从各个角度来观察该立体目标。

1、三维表面成像

2、三维透明成像

3、三维多平面成像

4、三维血管成像

频谱多普勒:多普勒超声脉冲波进入人体后,将产生一系列复杂的频移信号,这些信号被接收器接收并处理之后,还必须经过适当的频率分析和显示,方能转变为有用的血流信息。

1、多普勒频谱分析:利用数学的方法对多普勒信号的频率、振幅及其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进行实时分析的一

种技术。

2、多普勒频谱显示:多普勒信号经过频谱分析之后,通过两种方式加以输出,一种是音频输出,另一种是图

象输出。

3、多普勒音频输出:多普勒的发射和接收频率均为超声,但其频移的数值常为1--20干赫,恰为可闻声。故

频移信号被放大后输入扬声器中,成为音频信号。

4、多普勒图像输出:频谱显示是多普勒频移信号图象输出的主要方式。

(一)连续多普勒(CW):探头用双晶片,一个连续发射脉冲波,另一个连续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和放大,经过

基本电路的处理,即可在显示器上得到多普勒频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谱。

(二)脉冲多普勒(PW):其超声脉冲波的发射与接收均以一个探头进行,它是在一选择性的时间延迟后,才开

始接受回声信号。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由脉冲多普勒系统、自相关器和彩色编码及显示器等主要部分组成,它在频率分析和显示技术方面作了重大改进。

彩色编码显示:彩色编码就是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声信号的幅度的一种显示方式,所显示的彩色并不反映目标真实的颜色,是伪彩色。

彩超的概念

●狭义上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广义上包括:彩色多普勒速度图(CDV)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

彩色多谱勒能量速度图(CCD) 彩色多普勒组织成像(CDTI)

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TCD)彩阶B超(CSBU)

彩超和伪彩的区别:伪彩—灰阶到彩色变换,对二维灰阶图像进行彩色编码处理,用于彩色增强,可以提高图像的分辨力,丰富影像层次,增加实感,提高B型超声对病理组织变化的可视度。

彩超主要对血流,伪彩主要对灰阶图像。

超声新技术:自然组织谐波成像(Native tissue harmonic imaing,NTHI)

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 tissue imaing,DTI)

三维超声成像

超声造影:可以增强图像的显现力。

原理:声波在组织中非线性转播时产生多倍于发射频率(基波)的信号。

应用:增强心肌和心内膜显示

增强细微病变的显示力

增强心腔内声学造影剂回声

增强彩色多普勒信号

帮助鉴别肝内血管,了解肝内细小血管病变

组织多谱勒超声

多普勒组织速度图(DTV):是对室壁运动的速度快慢及方向进行彩色编码。将朝向探头方向运动的速度信息

编码成暖色。运动速度由低到高依次被编码成红色、橙色和白色;背离探头运动

的心肌被编码成冷色,运动速度由低到高依次被编码成蓝色、浅蓝色和白色。无

色表示无心肌运动。

多普勒组织能量图(DTE):是对心肌组织反射回来的多普勒信号强度(振幅)的显示。以多普勒信号振幅的平方

值表示能量。频率曲线,将曲线下的面积进行彩色编码,形成二维彩色心肌组织

运动的图像,即能量图。多普勒信号强度与心肌内反射体的数量有关,而与多普

勒的频移值大小无关。因此,能量显示方式不受心肌运动的速度和角度的限制DTI能量图:主要用于识别心肌多普勒信号的强度和范围,在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根据能量信号的强弱,有助于观察心肌造影剂的分布,从而了解心肌的灌注状态。

多普勒组织M型(Doppler tissue M-mode):是把心肌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用彩色M型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彩色

编码的原理与彩色二维DTI相同,它利用M型描记的高帧率提高

心肌运动速度的时间分辨率,把心动周期不同阶段心肌运动的方

向、速度和持续时间表示出来。

多普勒组织脉冲型:是把心肌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用脉冲形式表现出来,把心动周期不同位置和不同阶段心肌运动的方向、速度和持续时间表示出来。并可进行定量分析。对心室局部和整体功能进

行评价。

超声声学造影:是经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进入人体,其主要优势在于能清晰显示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基于此特点,超声诊断医生根据良恶性肿瘤血流灌注的差异对肿瘤的良恶性做出更准确的鉴别

诊断,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早期肿瘤以及恶性肿瘤卫星病灶的检出率。它的应用是目前国际

最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之一,是超声成像的一次革命性进步。它具有实时动态观察、分辩率

高、无创、无X线辐射、重复性好等其他影像医学成像技术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作为目前最先进的超声成像技术,超声造影被誉为无创性微循环血管造影。

它能提供比普通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更丰富、更明确的诊断信息肿瘤定性诊断。

肿瘤血流灌注的差异是良恶性肿瘤临床鉴别诊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生物学特征。

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肿瘤的微循环血流灌注特性,因此能对肿瘤良恶性做出明确的定性诊断。并可用于肿瘤介入治疗后残余活性部分的判断以及外科治疗后的随访。

微小病灶的发现:由于达到了对肿瘤微循环显影的水平,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微小肿瘤或其他微小占位。大量研究表明其显示率甚至优于增强CT,这对早期发现癌瘤有特别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

肝硬化或者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

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闭塞以及血管畸形等病变。

外伤的快速诊断:由于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微循环的灌注,因此对于外伤引起的创伤性出血,能清晰显示出出血部位和范围。基于同样原理,超声造影亦能对手术后脏器切口处的愈合情况进行监测。

心脏功能的准确评估:因造影剂能增强整个心腔的显影,故此心内膜边缘会描绘得更加清晰,这些正是评价左心功能以及室壁节段运动功能的重要前提,同时造影剂也可以进入冠状动脉微循

环。

超声造影的适应症:腹腔实质性脏器、小器官(甲状腺、乳腺)以及腹膜后肿瘤的定性诊断以及早期发现。

如肝脏肿瘤术前检查可以判断卫星病灶的数目、位置,避免“抓大放小”,提高治疗效果。

血管狭窄、闭塞或血管畸形等的明确诊断,以及血栓子良恶性的判断。

外伤性疾病的明确诊断,腹部闭合性床上怀疑肝脾非完全性破裂时行超声造影可通过观

察肝脾实质内是否有造影剂异常灌注、聚集进行判断。

引导和监测肝脏等实质脏器的微创介入治疗,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窗,避免直接穿刺损伤肝包膜下肿瘤而造成难以控制的出血;肾脏囊肿介入治疗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可疑明确判断囊性暗区与集合系二者之间的关系。

心脏二维图像不理想、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以及心脏占位病变如肿瘤、血栓等的检测。

声像图伪差(artifact)概念:是指超声显示的断层图像与其相应解剖断面之间存在的差异。表现为声像图中回

声信息特殊的增添、减少或失真。

超声伪像的重要性:避免伪像可能引起的误诊或漏诊;

利用某些特征性的伪像帮助诊断,提高对特殊病变或结构的认别能力。

常见的十种:

一、混响效应:(reverberation efffect)声束扫查体内平滑大界面时产生,是多次反射的一种。

多见于膀胱前壁及胆囊底、大囊肿前壁。

可被误认为壁的增厚、分泌物、或肿瘤。

二、振铃效应(声尾):(ringing effect):声束传播途中,声能在平薄界面与薄层气体之间的来回多次反射,逐

渐衰减而使振幅下降所致的图像伪差。

彗星尾征:超声遇到金属节育器、胃肠内气体、胆囊气体等,表现为致密回声及后方多条平行的条状回声或彗星尾状反射波的征象。

三、镜面像效应:(mirror effect):表面光滑的强反射大界面因超声反射而产生镜面(虚像)的伪差,如在横

膈膜的上方即肺的部位可显示类似在肝内病灶的回声图像,这时称?°膈肌

效应伪差?±。

四、侧壁失落效应:(lateral wall echo drop-out):即边缘回声失落。当界面与声束间角度很小或接近平行时,

反射的声波常不能返回而被接收,造成图象中回声消失。

五、后壁回声增强效应:(posterial wall enhancement effect)在囊性组织或病变,后壁回声增强。

六、声影(acoustic shadow)

七、侧方声影:(posterio-lateral shadowing due to refraction):脏器或肿块后方两侧出现暗带,亦称假声影,这

是由于声波穿过圆球形脏器或病灶时,入射声束其两侧边缘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而后方两侧

部无回声透感过,产生暗带。

八、旁瓣效应:(side lobe effect)旁瓣与主瓣同时检测物体,两者回声相互重叠所形成的伪差。因旁瓣传播途

径较主瓣长、能量又小,故可对同一界面产生在主瓣回声图形的两侧具有淡

的浅拱形延长线。

九、部分容积效应:邻近的两个目标并列于超声束下,在声像图上可出现两者相互重叠的图像伪差。

十、折射重影效应:(duplicated imaging effect due to refraction)声束经过梭形或圆形,低声速区时,产生折射

现象。由于折射致使实物与图像间产生了空间位置的伪差。由于双侧的内向折射,显示

两个同样的图像,并列一起,如同两个真实的结构。

思考题

1、超声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和优点?

2、超声反射与散射的鉴别?

3、超声显像的回声来源?超声鉴别物理性质的依据是?

4、超声诊断仪的类型和特点?

5、彩超的概念?伪彩与彩超的区别?

第三章腹部超声检查的方法学

检查前准备:1、病人准备2、检查者的准备

一、超声诊断仪器的类别:常规B型超声诊断仪(通常称黑白超声仪)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

二、探头的种类与功能:电子扫描式和机械扫描式线阵型

凸阵型电子相控阵

机械扇型(摆动式和旋转式)穿刺式探头

腔内探头:(经直肠、经阴道、经食道探头)术中探头

换能器的分类

一、根据工作原理1.脉冲反射式:有A超、M超和B超,

B超探头包括:线阵、凸阵、相控阵、环阵等。

2.多普勒式:有连续波和脉冲波多普勒探头。

二、根据控制扫查方式:1.电子式:线阵型、相控阵型、凸阵型及环阵式探头。

2.机械式:摆动式、旋转式探头。

三、根据晶片:1.单晶片:A超、M超及摆动式机械探头。

2.多晶片:线阵型、凸阵型、相控阵型和环形阵型等。

几种常用探头的应用特点

摆动式机械扇扫探头:构成:由一块晶片组成;

原理:微型电机驱动晶片,作来扇形回摆动;

优点:成本低,容易修复;

缺点:噪声大,磨损严重。

旋转式机械扇扫探头:构成:由多块晶片组成;

原理:微型电机驱动晶片,作360度旋转;

优点:噪声小,磨损较轻;

缺点:成本高,修复较难。

线阵型探头:构成:由6-8个阵元沿一直线排列组合;每个阵元分割成若干窄条振子。

原理:阵元组依一定顺序工作,用电子开关轮番地接通,形成线性扫描。

评估:近场视野大,易受肋骨、气体影响。

凸阵型探头:构成:阵元的窄条振子被均匀分布在凸形圆弧上;

原理:同线阵,只是其波束是作扇形扫描;

评估:能避开胸骨和肋骨遮挡,无噪音,可替代机械扇扫探头。

相控阵探头:构成:与线阵类似,仅阵元数少些,故结构紧凑。

原理:通过适当调整、控制各单元激励信号的相延(或时延),以实现声速偏转。

评估:优点与凸阵相似,但旁瓣较明显。

环形相控阵探头:构成:由一系列同心的圆环形晶元体组成。

原理:适当调整、控制圆环形晶元体的激励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相延(或时延),使声束聚焦的焦距作连续或步进式移动。

评估:全程横向分辨力高。

掌握四个环节:

1、熟悉仪器的性能,正确地调节各个按钮,发挥其功能;

2、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手法和程序,以获得某些理想的,规范化的图像;

3、全面地、正确地描述、记录和分析图像,确立诊断依据;

4、临床思维,综合分析提示诊断结论。

一、探测方式与途径:1、直接探测法

2、间接探测法

3、体表及腔内途径

二、探测的基本程序与操作方法

三、超声图像方位的标识方法

四、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

五、器官声学造影:如同CT和MRI中使用增强剂一样,成为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

B型超声诊断仪的调节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为:(1)在实质性脏器探查时全幅图形匀称;

(2)光点细密;

(3)灰阶充分,辉度与对比度调节适宜,即荧光屏上光栅刚消

隐时,微弱信号出现,光点普遍较细,能显示微小病灶和

微小变化。

(一)消除或避免气体干扰:某些空腔脏器检查前,需使之充盈液体方可详细观察,如胃内病变;而另一些深部

脏器的检查,需其浅部的一个空腔脏器充盈,以此作透声窗,使深部脏器或病变

显示清晰,如检查妇产科病变时,充盈膀胱等;同时,为了消除声路中的气体于

扰,还须使用偶合剂。

(二)利用生理特点进行观察:某些脏器的检查,如配合呼吸活动,可更清晰地显示。如观察腹腔内脏器静脉系

统,利用Valsalva动作使肺内压与胸内压升高,以减少静脉回流,使肝静脉和下

腔静脉显示清晰;利用脂餐试验可清楚观察胆囊和胆道系统。

(三)用不同切面进行观察:无论在横向或纵向切面时,探头移动的手法主要有四种:

1.顺序连续平行法2.立体扇形断面法

3.十字交叉法 4.对比加压扫查法

(一)腹部常用切面:

1、纵向扫查:即扫查面与人体的长轴平行。

2、横向扫查:即扫查面与人体的长轴相垂直。

3、斜向扫查:即扫查面与人体的长轴成一定角度。

4、冠状面扫查:即扫查面与人体的额状面平行。

(二)图像方位的标准:超声图像反映人体某一断层的图像,因而应准确说明它的空间位置,参照目前国内外

通用的标准,表述如下:

1、仰卧位扫查

(1)横断面:图像左侧示被检查者右侧,图像右侧示被检查者左侧。

(2)纵断面:图像左侧示被检查者头侧,图像右侧示被检查者足侧。

(3)斜断面:①左侧卧位时图像左侧示被检查者右上方,图像右侧示被检查者左下方。

②右侧卧位时图像左侧示被检查者左下方,图像右侧示被检查者左上方。

(4)冠状面:左、右侧冠状断面图像左侧均示被检查者头测,图像右侧示被检查者足侧。

2、俯卧位扫查

(1)横断面:图像左侧示被检查者左侧,图像右侧示被检查者右侧。

(2)纵断面:图像左侧示被检查者头侧,图像右侧示被检查者足侧。

1、回声强弱的命名:强回声(strong echo) 高回声(hyper echo)

等回声(medium echo) 低回声(pypoecho)

弱回声(poor echo) 无回声(anecho)

反射系数大于50%上,灰度明亮,后方常伴声影

反射系数大于20%,灰度较明亮,后方不伴声影

灰阶强度呈中等水平—如肝脾等实质脏器

低回声灰暗水平的回声—如肾皮质等均质结构

表现为透声性较好的暗区—如肾椎体和正常淋巴结

均匀的液体内无声阻差异的界面—如正常充盈的胆囊和膀胱。

人体组织器官的超声类型

(一)全反射:生理:气体骨骼;病理:结石

(二)多反射:生理:包膜内膜;病理:葡萄胎纤维化

(三)少反射:生理:心肌淋巴结;病理:甲减肿瘤

(四)无反射:1、液性无回声:生理:羊水,血液,尿液;病理:脓液

2、衰减性无回声:生理:骨骼后病理:纤维化脂肪变性声影

3、均质性无回声:生理:眼球玻璃体病理:神经鞘膜瘤

2、回声分布的描述

按图像中点状回声分布情况分为:均匀或不均匀(随机性不均、规律性随深度递减

病灶内部的回声分布可用均质性或非均质表述。

3、回声形态的命名:

一、点状回声:通常指声像图中形成小于lcm的明亮部分的回声图像。小于0.5cm者为小光点,小于0.1cm

者为细小光点。

二、斑状回声:指声像图上回声密集呈明亮的小片状,大小在0.5cm以下的不规则的片状明亮部分。见于炎

症及融合的肿瘤组织等。

三、团状回声:在声像图上大于1cm的实质性占位所形成的球形亮区。常提示肿瘤、结石或结缔组织重叠

等。

四、环状回声:在声像图上呈圆环形或类似圆环形回声的亮环,分强回声环和弱回声环。

强回声环:强回声环多为包膜或被压缩的组织内结缔组织增多所致并构成肿块明亮的边界

弱回声环:弱回声环多见于肝内肿瘤的膨胀性生长对周围组织压缩所致的暗圈。

五、带状回声:呈条带形的明亮部分。多为韧带、重叠的血管壁、脏器包膜以及眼球内膜样回声的断面所形

成,亦可能为钙化表现。

六、实性回声:在声像图中有回声,且无后壁和后方回声明显增强效应,表示实质的区域。

七、液性回声:病灶或组织内不产生回声的区域。

八、混合性回声:在声像图中,即有实质又有囊性的图像。

九、透声:指超声能良好地穿透组织或病灶,有时指透过时无回声的现象。透声区呈带状者,称“透声带”。

十、暗区:在声像图中范围超过1cm的无回声或仅有低回声的区域,通过加大灵敏度可区分为实质性暗区

和液性暗区。

十一、声晕:指位于肿瘤边缘的低回声带形成的透声环,多见于转移性肝癌。

4、某些特殊征像的描述

“靶环征”(targetsign)

“牛眼征”(bull seye confiuration)

“驼峰”征(hump sign)

“双筒枪管”征(shotgun sign)

“平行管道”征(parallel channel sign

“假肾征”(pseudo-kidney sign)

“彗星尾”征(comet-tailsign)

5、病灶后方回声的描述:在某些圆球形病灶声像图后方出现的回声

回声增强效应侧后声影中心声影

外形边界和边缘回声内部结构特征

后壁和后方回声周围回声强度周邻关系

量化分析功能性检测谱分析

医学超声的诊断依据

超声的临床基础:声阻差相差0.1%的界面即可反射不同的组织、器官,其声阻不同。

脏器与脏器表面与内部组织与组织

正常组织与异常组织脏器与其他组织

不同病理之间同一病理不同程度

超声诊断的观察指标:超声诊断疾病是通过对脏器或病变的以下指标进行的:

外形境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毗邻关系生理活动血流参数

(一)形态轮廓:包括脏器的轮廓有无形态失常,如局部边缘的膨出或明显隆凸。如系肿块,则其外形为圆形、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或边缘回声清晰或模糊。有无包膜显示,光滑或粗糙,完整或有中

断;或为浮雕状、蟹足状等。如系结节状或团块状,周围有无“声晕”。

(二)周边回声:人体脏器的表面多包有被膜,同样某些病变也有被膜或假性被膜,部分没有被膜的病变,因

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声阻抗差较大,故能够显示其周边回声。

根据周边回声可以判断人体脏器或病变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和病变性质。

1、判断大小:由于B型超声显像能显示人体脏器或病变的周边回声,这就为超声测量人体脏器和其内部病

变的大小提供了可靠的标志。超声测量的临床意义在于:测量值偏小提示可能有萎缩性病变,

普遍性增大可能有弥漫性病变,限局性增大可能为占位性病变,通过了解各脏器内占位病变

的大小以决定治疗方针等。

2、观察形态:人体每个脏器都有其固有的解剖学形态,在B型超声检查中通过周边回声显示出相应的声像

图形态,如:肝脏呈楔形,胆囊呈长茄形,胰腺呈亚铃形或腊肠形,肾脏呈蚕豆形,前列腺

呈栗子形,子宫呈倒置的梨形,卵巢呈扁卵圆形等。如系病变则可明确是弥漫性或占位性,

占位性可以分清是结节状、团块状、分叶状等。

3、明确部位:借助于周边回声可以明确人体脏器或病变所处的部位,以此判断脏器有无下垂、移位、异位

甚至转位等。病变部位的判断,可以明确肝脏占位病变是在那一叶;胰腺占位病变是在胰头,

胰体或胰尾;泌尿系结石是在肾脏、输尿管或膀胱;子宫肌瘤是在浆膜下、粘膜下或肌壁间

等。

4、区分性质:借助于回声的特点可以区分病变的性质,如肝硬化的肝被膜呈锯齿状;某个脏器周边回声失

落或有限局性膨出提示局部有占位性病变存在。浸润性病变无周边回声,形态不规则;占位

性病变多有周边回声,外形较规整、光滑。单纯性囊肿囊壁回声较薄;包虫囊肿囊壁回声较

厚肝血管瘤周边回声较强,而肝癌周边回声则较低,有时呈现“声晕”。

(三)内部回声:人体每个脏器,无论在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其声像图的内部回声,在回声强弱、均匀程度、

结构状况及声学形态上都具备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熟悉和掌握这些特点和规律,能为疾病

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1、回声强弱:内部回声根据其回声的强度可分为无回声、低回声、等回声及强回声。

2、均匀程度:人体组织器官内部结构粗细不等,回声表现各不相同。粗结构的组织,如正常的乳房、肝脏

及分化程度较低的肿瘤等,在声像图上表现为强度不同的点状回声呈随机样分布。细结构组

织,如正常的脾脏、甲状腺、肾实质及大部分良性肿瘤等,其声像图表现是点状回声强度相

同,分布均匀一致。

3、内部结构:B型超声显像能清楚地显示脏器的内部结构,如心脏的各个腔室、肝内较大的血管和胆管、胰

腺的胰管、肾脏的肾盂肾盏、子宫的内膜及宫腔等都可以明确显示出来,一旦发生了病理变化,

这些结构的声像图表现也随之发生变化。

4、回声形态:内部结构,特别是一些异常结构,由于其性质、形状的不同,在声像图上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和特征,如斑点状、结节状、团块状、条索状、乳头状、分叶状、星芒状、云雾状、靶环状、

峰窝状及面团状等,了解和掌握声像图上这些带有规律性的形态和特征,将有助于对疾病做

出正确的超声诊断。

(四)后方回声:人体脏器及病变的后方回声有增强、衰减的不同和内收、外展的差别。后壁及后方回声由于

人体各种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对声能吸收衰减不同,故表现后壁与后方回声的“增强”效应或

减弱乃至形成后方“声影”。如病变组织和脏器的声波传播速度不同,则其后方回声可形成内

收或外展。

1、脏器和病变后方回声强于同深度的周围组织回声称为后方回声增强,其形成原因系该脏器和病变声阻抗较

低,声衰减系数较小。后方回声增强见于含液性脏器、囊性占位病变和内部回声弱而均质的实性占位病变。

2、脏器和病变后方回声低于同深度的周围组织回声称为后方回声衰减,其脏器和病变本身的高声阻抗,高衰

减系数是形成原因。内部结构致密而粗糙的实性占位病变常有后方回声衰减现象,人体骨路、含气脏器以及结石、钙化和纤维疤痕组织等后方产生的声影也属后方声衰减范畴。

3、后方回声增强的脏器和病变因其声波传播速度、声阻抗低于周围组织,其后方回声多有内收。

4、后方回声衰减的病变,因其声传播速度、声阻抗高于周围组织,其后方回声多有外展。

5、后方回声的增强、衰减以及内收、外展和仪器的扫查方式有密切关系。后方回声的增强和衰减仅见于单次

扫查成像中,而复合扫查成像因声束从多方投照,则无此现象产生。

6、后方回声的内收和外展在线形扫查成像时显示明显,而在扇形、凸形扫查中,由于声线本身有扩散现象,

后方回声多呈外展状态,使内收现象不易观察。

(五)毗邻关系:正常人体脏器都有其固有的解剖学位置和毗邻关系。根据局部解剖关系判断病变与周邻脏器

的连续性,有无压迫、粘连或浸润。

B型超声显像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脏器的寻访发现其位置的改变,如心脏的转位、肝脏的下移、肾脏的游离及血管走行的异常等。还可通过对毗邻脏器的位置以及受压推移情况的观察,分析判断体内占

位性病变的来源。如当左上腹发现一实性包块,可以通过对肝脏左叶、脾脏、胃肠、胰腺尾

部以及左侧肾脏和肾上腺的全面探查,判断肿物来自其中某个脏器或是游离于和这些脏器相

邻的腹腔。

(六)活动功能:正常人体器官具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和活动功能。通过实时超声检查可观察到心脏的收缩舒张和

瓣膜的关闭开放、动脉大血管的搏动、胃肠的蠕动、肝肾随呼吸的上下移动、妊娠子宫内胎体

及胎心的活动以及胆囊的收缩—胃和膀胱的排空等正常的活动和功能状态。

(六)活动功能: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如心脏及大血管赘生物的摆动、体内游离液体的漂移和流动、胆囊与膀胱

结石的滚动及胆道蛔虫的活动等病理状态的特有活动情况。

(七)谱分析应用:多功能超声诊断仪采用一种规律的谱线或光点表示某一个点上、线上或区域内回声群区中,

或在某一点、某一段时间间隔中回声群体内某一信息参数的分布图形。主要包括回声振幅(灰

阶)谱分析,即灰阶直方图分析。常用的为超声多普勒频谱分析,诊断心血管疾病。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对判断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和血流性质等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血管形态学的显示也有一定价值包括血管的管径、走行、分布和血管的丰富程度等。

高性能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能显示直径为2mm以下的细小血管以及2-3mm以下低流速、低流量的血流。可用以评价脏器血流灌注和病灶血供特点。

对流速定量的研究或血流动力学的测定需依据频谱多普勒的检测。

血流的多普勒表现形式

一、根据血流状态分类

1、层流:颜色单纯,中心鲜亮,旁侧依次变暗。

2、湍流:血流彩色明亮,正向血流红中带黄,负向血流蓝中带青,无五彩镶嵌现象。

3、涡流:血流颜色呈红蓝绿黄杂乱分布,五彩镶嵌的特异图像。

4、旋流:血流在管腔内一侧呈红色,另一侧呈蓝色,其间界线明确互不渗透。

二、根据血流分布分类

1、周边型:血管呈篮边状包绕在肿块周围。

2、分支型:血管在肿块内部呈树支状分布。

3、散在型:彩色血流信号在肿块内部呈点状分布。

4、混合型:周边型与分支型或散在型同时存在。

三、根据血流强度分类

0级:无彩色血流信号。

I级:偶尔出现一点短暂的彩色血流信号,或在其中心见到一根血管。

II级:出现四点以内的彩色血流信号或有管壁清晰的血管穿过病灶。

III级:出现七点以内的彩色血流信号或两根管壁清晰的血管穿过病灶。

IV级:极易见到大量的血流信号或大血管。

腹部及周围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检测中常用下列指标:

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P)舒张末期速度(Ed)

平均血流速度(mv) 加速度(av)

加速时间(at) 阻力指数(RI)

搏动指数(PI) 充血指数(CI)

超声诊断的报告方法

(一)诊断报告的主要内容

1、一般项目: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门)诊号、超声编号(ID)、临床诊断、检查日期。

2、超声检查所见:包括脏器或病变的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边界是否清楚,边缘是否规则,后方

回声有无增强或衰减,血管分布、有无异常的局限性回声区,活动情况及功能状态如何,

邻近脏器关系,有无受压变形等相关的改变。

2、超声检查所见:对于占位性病灶需作更精确的定位,如肝内占位在那一叶或那一段;同时作定量分析,如

估测孕龄、预产期,预报胎儿出生体重等等。必要时附以有代表性的超声切面图像示意

图,图中应注明扫查切面的位置、图题及图注。

3、超声诊断

(1)物理性质:据被扫查区域内部回声类型,考虑为混合性肿块、囊性和实质性病变

(2)病理性质:根据疾病后各种组织声学特性的改变,可作出良恶性肿瘤、炎症、积液、纤维化、结石、钙

化、金属异物及气体的诊断。

(二)超声诊断报告的印象

1、诊断:①肯定性诊断:有典型图像,如胆结石、囊肿、多囊肝或肾,妊娠等。

②提示性诊断:有明显异常,如肝占位性病变(提示肝癌)等。

③描述性诊断:有异常所见,如盆腔实性占位等。

2、提示:①因某种原因,脏器显示不清。

②暂时不能明确诊断,建议随访。

③超声诊断困难者,建议其它检查。

思考题

●图像伪差的定义是?常见的伪差有哪些?

●超声探头的种类和功能?

●超声探测的基本程序及操作方法?

●超声图像方位的识别?

●回声强弱的描述分哪几级?

●图像分析的内容包括哪些?

●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观察的内容及指标?

●掌握肝脏超声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掌握肝占位性病变及弥慢性疾病的典型声像图表现和临床价值

●熟悉肝占位性病变及弥慢性病变的病理、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了解肝脏其它病变的超声诊断要点及介入性超声的应用。

第八章肝脏(liver)

正常肝脏解剖: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重量约为1500克。主要位于右季肋部,

部分位于上腹部和左季肋部。肝脏上界与膈同高,平右侧第五肋间,下面一般不超右侧肋弓。肝内血管(肝静脉、门静脉、肝动脉、胆管系统)

(一)肝脏基本矢状切面图

●肝—肾纵断:显示肝脏,肾脏和结肠。

●肝—胆囊纵断:显示肝脏,胆囊,肾脏。

●经下腔静脉纵断:显示下腔静脉,肝脏,肾脏,胰头等结构。

●经腹主动脉纵断:显示左肝脏,胃,胰体。

(二)肝脏基本横断面

高位肝脏横断面

经第一肝门横断面

经胰腺水平近肾门部横断面

低位肝脏横断面

(三)右肋缘下斜断面:

右肋缘下斜断面1(第一肝门)

右肋缘下斜断面2(第二肝门)

门静脉彩色血流及频谱显示

一、肝脏超声扫查方法

(一)操作手法

1、体位

2、探头部位

3、声束扫查切面

4、系统性扫切

5、声路“死角”、易漏区、复杂区:

超全超声诊断学课件

超声诊断学 第一章绪论 超声诊断学(Ultrasonic Diagnosis):包括超声显像、普通X线诊断学、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CT)、核素 成像、磁共振成像(MRI)等,是以电子学与医学工程学的最新成就和解 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一门比较成熟的 医学影像学科,(既可非侵入性地获得活性器官和组织的精细大体断层解剖 图像和观察大体病理形态学改变,亦可使用介入性超声或腔内超声探头深 入体内获得超声图像,从而使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 超声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脏器病变的形态学诊断和器官的超声大体解剖学研究; 2、功能性检测; 3、介入性超声(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的研究; 4、器官声学造影检查; 超声诊断学的特点: 1、超声波对人体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辩能力,有利于识别生物组织的微小病变。 2、超声图像显示活体组织可不用染色处理,即可获得所需图像,有利于检测活体组织。 3、超声信息的显示有许多方法,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使用,可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达到广泛应用。 超声诊断学的优点: 1、无放射性损伤,为无创性检查技术; 2、取得的信息量丰富,具有灰阶的切面图像,层次清楚,接近解剖真实结构; 3、对活动界面能作动态的实时显示,便于观察; 4、能发挥管腔造影功能,无需任何造影剂即可显示管腔结构; 5、对小病灶有良好的显示能力; 6、能取得各种方位的切面图像,并能根据图像显示结构和特点,准确定位病灶和测量其大小; 7、能准确判定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病变性质和部位; 8、可检测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血流量、胆囊收缩和胃排空功能; 9、能及时取得结果,并可反复多次进行动态随访观察,对危重病人可床边检查; 10、检查费用低廉,容易普及。(优势:无创,精确,方便) 超声诊断发展简史:探索试验阶段:1942年(连续穿透式) 临床实用阶段:50年代(脉冲反射式)A型、B型、M型、D型 开拓性前进阶段:60年代 飞跃发展阶段:70年代产生两个飞跃,灰阶成像和实时成像 现代超声的里程碑—软组织灰阶成像(第一次革命) 80年代数字扫描变换(DSC)、数字图像处理(DSP)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研究成功。反映功能的基础。(第二次革命) 90年代心脏和内脏器官的三维超声成像、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多普勒组织成 像(DTI技术)、血管内超声、实时超声造影技术、介入性超声和超声组织定征等均有显 著的新进展。 气泡造影剂的分布状态及灌注全过程(第三次革命) 超声诊断总的发展趋势是:在显示空间上从单维空间探测发展到二维超声显示—三维空间的立体超声图像。实时(real—time):使静态―――动态图像,其扫描速度超过24帧。 第二章超声诊断的基础和原理 1超声:为物体的机械振动波,属于声波的一种,其振动频率超过人耳听觉上限阈值[20000 赫(Hz)或20千赫(kHz)]者。<20Hz :次声波 20--20000Hz:可闻波 >20000Hz:超声波(ultrasound) 诊断用超声频率范围为2MHZ—10MHz,1MHz=106Hz 2、声波(defintion):物体的机械性振动在具有质点和弹性的媒介中传播,且引起人耳感觉的波动。 3、振源:声带,鼓面。介质:空气,人体组织接收:鼓膜,换能器 4、超声诊断:应用较高频率超声作为信息载体,从人体内部获得某几种声学参数的信息后,形成图形(声 像图,血流图)、曲线(A型振幅曲线,M型心动曲线,流速频谱曲线)或其他数据,用于 分析临床疾病。在声像图等引导下,可作各种穿刺、取活检、造影或作治疗(介入性超声),

超声诊断学

《医学影像学》 超声部分-总论(讲稿) 授课对象:本科临床医学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 1、超声诊断的一些基本概念 2、超声成像的优点和局限性 3、超声成像诊断主要临床应用 4、超声诊断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1、超声成像基本原理。建议:制作超声成像动态示意图,图文并茂,动静图像结合,便于理解掌握。 2、超声诊断的优点和局限性。建议:使用图文并茂,动静态图像结合, 教学课件,举例说明。 疑点: 三、教具或教学手段 教材:吴恩惠冯敢生《医学影像学》第七版,全国高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1、通过课件,图文并茂,举例说明; 2、特殊部分,动态图像,印象深刻; 3、提问互动,精力集中,提高效果; 四、教学内容 1、超声诊断学的定义 1.1超声 是指物体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Hz)以上,超过人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波,简称超声。 1.2超声诊断学的定义 超声诊断学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人体器官组织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图形(声像图)、曲线(M型

心动图、频谱曲线)、波形图(A型)或其他数据,结合解剖、病理、生理知识和受检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其他实验室或影像学等检查,综合分析,借此进行疾病判断的一种影像学诊断方法。 1.3范围 临床一般分为4类 ①低频超声超声频率在1~2.75MHz; ②中频超声超声频率在3~10MHz;(常规用) ③高频超声超声频率在12~20MHz; ④甚高频超声超声频率在20MHz以上; 一般中等身材腹部脏器检查选用3~4MHz;浅表脏器检查选用7.5~10MHz;小儿腹部可选用5MHz;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选用20MHz。 1、超声成像基本原理 2.1人体组织的声学参数:密度、声阻抗、界面 密度(ρ):各种组织、脏器的密度为重要声学参数中声阻抗的基本组成之一。人体内不同组织、脏器的密度不同,以骨骼——颅骨的密度最高,1.658g/cm3;体液——血液、血浆、脑脊液、羊水、软组织、脑组织、肌肉、肝脏密度低些,1.013~1.074g/cm3;脂肪的密度更低些,0.955g/cm3;而含气脏器中的空气的密度最低,0.00118g/cm3。 声阻抗(Z):可以理解为声波在组织(介质)中传播时所受到的阻力,为密度与声速的乘积,声像图中各种回声显像均主要由于声阻抗差别所造成,它是超声成像的基础。 人体内不同脏器组织的声阻抗不同: 高密度的颅骨声阻抗较高,约为软组织的3.6倍; 软组织的声阻抗次之,且各种软组织间声阻抗差很小; 空气密度低,声速慢,声阻抗最小,仅为软组织的1/3800。 界面 两种声阻抗不同物体接触在一起,即界面。接触面大小名界面尺寸。 界面尺寸<超声声束直径时,名小界面。如脏器组织内部细微结构 界面尺寸>超声声束直径时,名大界面。如肝被膜和肝实质之间、血液和血管壁之间等大体器官表面 2.2 超声重要物理参数:频率、声速、波长 超声属机械波,具有频率、声速、波长三个重要参数。 频率(f):指在单位时间中超声所振动的周数;由声源发生超声所决定。

超声诊断学复习重点

超声诊断学 第一章~第四章总论 1、超声诊断学的临床应用:形态学检测、功能性检测、介入性超声。 2、超声诊断的优势:对软组织分辨良好,特别是含液器官(血管、胆道等)。 3、超声诊断的类型:A型、B型、M型、D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等。 4、超声的定义:是一种传播频率在20kHz以上、超过人耳可听到声波频率范围的机械波,临床最常用的频率是2.5~10MHz。 5、对不足2个月的早期妊娠妇女,尽量不用超声进行常规检查。 6、多普勒血流声像图显示:红色表示血流朝向探头,蓝色表示血流背向探头,多彩色小点交织表示湍流,亮度表示血流平均速度。 第五章腹部超声探测方法 1、探头频率的选择: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弱,用于浅表器官; 频率越低,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强,用于深部脏器。 2、在探头和组织之间涂以医用超声耦合剂,可以减少探头与组织间的空气间隙,减少声阻抗差。 3、受检者准备: (1)上腹部检查:空腹8-12h(通常在晨起禁食早餐时检查),显示胰腺等脏器可饮水使胃充盈作透声窗。(2)盆腔检查:需膀胱适量充盈。 第六章肝超声诊断 一、正常声像图表现 1、正常肝声像图:内部回声细密、均匀,门静脉管壁呈稍强回声,肝静脉管壁不显示明显回声。 2、多普勒血流图:门静脉、肝动脉血流朝向肝,呈红色;肝静脉血流背向肝,呈蓝色。 二、肝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脂肪肝 1、广泛性脂肪肝:肝均匀增大,表面圆钝,肝实质回声增强(“明亮肝”);局限性脂肪肝:花斑样或不规则片状高回声(脂肪浸润区)。 2、血流信号较正常少。 (二)肝炎后肝硬化 1、肝左右叶大小比例失调,右叶萎缩,左叶增大,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 2、肝表面不光整或凹凸不平,表面外围可见腹水。 3、胆囊壁充血水肿出现“双边影”。 4、门静脉内径增大,并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三)肝囊性病变 1、肝囊肿:一个或多个无回声区,透声性好,后壁回声增强,后方回声增强明显。 2、肝浓重:边界不清,壁厚,内壁不规则,呈虫噬样,超声造影现实蜂窝样表现。 3、肝包虫病:囊肿无回声,典型表现是“大囊套小囊”。 (四)原发性肝癌

WPS办公软件培训-PPT课件

WPS Office 办公软件

选择wps 的理由: 1、不输于微软office 的强大功能,操作简单; 2、正版、个人版永久免费; 3、兼容微软office2003和2007文件格式; 4、安装文件包小,繁琐的插件少,硬盘占用量少; 前言 安全风险 侵犯著作权 无售后服务不良社会风气

一.培训目标 二.WPS Office简介 1.与MS Office的版本对比 2.文件的格式及建立方式 三.WPS实用功能与技巧 1.WPS之W文字:功能介绍与在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2.WPS之S表格:功能介绍与在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3.WPS之P幻灯:演示简介

一、培训目标 ?熟悉WPS Office的界面和功能 ?提高日常办公效率 ?解决日常工作中一些常见的WPS应用问题

二、WPS Office 简介 1.与MS Office 对比 WPS 文字WPS 演示 WPS 表格 Word Powerpoint Excel 2、文件格式的兼容性 ?双向兼容、历史数据无缝转换?三大组件对应关系

软件格式 功能 WPS Office文件格式MS Office文件格式 表格 WPS表格文件*.et WPS表格模板文件*.ett (也包含微软格式) Excel表格文件*.xls Excel表格文件*.xlsx Excel表格模板文件*.xlt 文字 WPS文字文件*.wps WPS文字模板文件*.wpt (也包含微软格式) Word文字文件*.doc Word文字文件*.docx Word文字模板文件*.dot 演示 WPS演示文件*.dps WPS演示模板文件*.dpt (也包含微软格式) PowerPoint演示文件*.ppt PowerPoint演示文件*.pptx PowerPoint演示模板文件*.pot 2.文件的格式及建立方式

-超声诊断学教程

超声诊断学教程 第一章总论 超声医学(ultrasonic medicine)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与人体器官、组织的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得到诊断或治疗效果的一门学科。向人体发射超声,并利用其在人体器官、组织中传播过程中,由于声的透射、反射、折射、衍射、衰减、吸收而产生各种信息,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形成波型、曲线、图像或频谱,籍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方法学,称为超声诊断学(ultrasonic diagnostics);利用超声波的能量(热学机制、机械机制、空化机制等),作用于人体器官、组织的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机体康复的目的方法学,称为超声治疗学(ultrasonic therapeutics)。 超声治疗(ultrasonic therapy)的应用早于超声诊断,1922年德国就有了首例超声治疗机的发明专利,超声诊断到1942年才有德国Dussik应用于脑肿瘤诊断的报告。但超声诊断发展较快,20世纪50年代国内外采用A型超声仪,以及继之问世的B型超声仪开展了广泛的临床应用,至20世纪70年代中下期灰阶实时(grey scale real time)超声的出现,获得了解剖结构层次清晰的人体组织器官的断层声像图,并能动态显示心脏、大血管等许多器官的动态图像,是超声诊断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与此同时一种利用多普勒(Doppler)原理的超声多普勒检测技术迅速发展,从多普勒频谱曲线能计测多项血流动力学参数。20世纪80年代初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的出现,并把彩色血流信号叠加于二维声像图上,不仅能直观地显示心脏和血管内的血流方向和速度,并使多普勒频谱的取样成为快速便捷,80 ~ 90年代以来超声造影、二次谐波和三维超声的相继问世,更使超声诊断锦上添花。 第一节超声成像基本原理简介

超全的超声诊断学课件审批稿

超全的超声诊断学课件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超声诊断学 第一章绪论 超声诊断学(Ultrasonic Diagnosis):包括超声显像、普通X线诊断学、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 (CT)、核素成像、磁共振成像(MRI)等,是以电子学与医 学工程学的最新成就和解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 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一门比较成熟的医学影像学科,(既可非 侵入性地获得活性器官和组织的精细大体断层解剖图像和观察 大体病理形态学改变,亦可使用介入性超声或腔内超声探头深 入体内获得超声图像,从而使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 超声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脏器病变的形态学诊断和器官的超声大体解剖学研究; 2、功能性检测; 3、介入性超声(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的研究; 4、器官声学造影检查; 超声诊断学的特点: 1、超声波对人体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辩能力,有利于识别生物组织的微小病变。 2、超声图像显示活体组织可不用染色处理,即可获得所需图像,有利于检测活体组织。 3、超声信息的显示有许多方法,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使用,可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达到广泛应用。超声诊断学的优点: 1、无放射性损伤,为无创性检查技术; 2、取得的信息量丰富,具有灰阶的切面图像,层次清楚,接近解剖真实结构; 3、对活动界面能作动态的实时显示,便于观察; 4、能发挥管腔造影功能,无需任何造影剂即可显示管腔结构; 5、对小病灶有良好的显示能力; 6、能取得各种方位的切面图像,并能根据图像显示结构和特点,准确定位病灶和测量其大小; 7、能准确判定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病变性质和部位; 8、可检测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血流量、胆囊收缩和胃排空功能; 9、能及时取得结果,并可反复多次进行动态随访观察,对危重病人可床边检查; 10、检查费用低廉,容易普及。(优势:无创,精确,方便) 超声诊断发展简史:探索试验阶段:1942年(连续穿透式) 临床实用阶段:50年代(脉冲反射式)A型、B型、M型、D型 开拓性前进阶段:60年代 飞跃发展阶段:70年代产生两个飞跃,灰阶成像和实时成像 现代超声的里程碑—软组织灰阶成像(第一次革命) 80年代数字扫描变换(DSC)、数字图像处理(DSP)等;彩色多普勒血 流显像(CDFI)研究成功。反映功能的基础。(第二次革命) 90年代心脏和内脏器官的三维超声成像、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多 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血管内超声、实时超声造影技术、介入性超声 和超声组织定征等均有显着的新进展。 气泡造影剂的分布状态及灌注全过程(第三次革命) 超声诊断总的发展趋势是:在显示空间上从单维空间探测发展到二维超声显示—三维空间的立体 超声图像。 实时(real—time):使静态―――动态图像,其扫描速度超过24帧。 第二章超声诊断的基础和原理

阅读笔记系列——超声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笔记 第一章总论 1、B型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 (1)当声束在人体组织内传播过程中遇到各个界面时,产生一系列散射和反射回声,由于散射和反射强度的不同,而在示波屏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辉度(灰度),从而形成不同组织器官的反射或回声信息; (2)根据这些不同的回声信息,可以反映不同组织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各器官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对人体内的组织或器官,若发生病理改变时,其回声信息发生改变,由此可对疾病作出诊断。 2、超声诊断的优势: (1)超声波属于机械波,无放射性损伤,检查的安全性高。 (2)超声检查能够动态、多方位检查,获得功能和形态学信息,有利于病变的检出和诊断。(3)超声检查便捷、费用低,可短期内反复多次检查。 (4)超声设备轻便,可用于术中检查。 3、多普勒效应的含义:声源与接收物体相对运动时,接收频率随运动方向变化的现象。 4、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1)含义:CDFI是一种运用多普勒效应,获取血管或心脏内的血流方向、血流性质、血流速度等运动信息后,对其进行彩色编码,并叠加在二维图像上,从而形成具有解剖结构和血流信息的二维图像。 (2)临床意义:①提供血流的空间信息,并增强了血流的直观感。②不仅能清楚显示器官或病变的二维灰阶图像,而且能显示血流情况,有助于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朝向探头的血流用红色表示,背向探头者用蓝色表示;血流速度快者,色彩鲜亮,慢者则暗淡) 5、超声声像图的形成过程: ①光点产生→②光点辉度(灰阶)的产生—灰阶超声→③光点的排列—实时超声。 6、超声声像图的观察要点: (1)外形:脏器的外形是否肿大或缩小,有无形态失常,如局部边缘的膨出或明显隆凸;(2)边界和边缘回声;(3)内部结构特征;(4)后壁即后方回声;(5)周围回声强度;(6)周邻关系;(7)量化分析;(8)功能性检测。 第二章小器官超声 第一节眼 1、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 (1)典型声像图表现:在玻璃体内部发现形态各异的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多位于眼球后壁,内部回声不均匀,钙化多见,部分伴有声影。 (2)CDFI:肿块内可见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呈树枝状分布,频谱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似。 2、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 (1)二维声像图:肿瘤多位于后极部,表面光滑,边界清晰,形态多样,内部回声不均匀,大多表现为肿瘤前部强回声,其后回声逐渐减低至靠近球壁的基底部呈无回声,即“挖空征”。(2)CDFI:肿瘤表面和内部均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频谱分析肿瘤表面血流频谱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似,而肿瘤内部血流频谱与睫状后动脉相似。

超声诊断学教程重点

超声诊断学教程 第一章总论超声医学(ultrasonic medicine)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与人体器官、组织的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得到诊断或治疗效果的一门学科。向人体发射超声,并利用其在人体器官、组织中传播过程中,由于声的透射、反射、折射、衍射、衰减、吸收而产生各种信息,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形成波型、曲线、图像或频谱,籍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方法学,称为超声诊断学(ultrasonic diagnostics);利用超声波的能量(热学机制、机械机制、空化机制等),作用于人体器官、组织的病变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机体康复的目的方法学,称为超声治疗学(ultrasonic therapeutics)。 超声治疗(ultrasonic therapy)的应用早于超声诊断,1922年德国就有了首例超声治疗机的发明专利,超声诊断到1942年才有德国Dussik应用于脑肿瘤诊断的报告。但超声诊断发展较快,20世纪50年代国内外采用A型超声仪,以及继之问世的B型超声仪开展了广泛的临床应用,至20世纪70年代中下期灰阶实时(grey scale real time)超声的出现,获得了解剖结构层次清晰的人体组织器官的断层声像图,并能动态显示心脏、大血管等许多器官的动态图像,是超声诊断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与此同时一种利用多普勒(Doppler)原理的超声多普勒检测技术迅速发展,从多普勒频谱曲线能计测多项血流动力学参数。20世纪80年代初期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的出现,并把彩色血流信号叠加于二维声像图上,不仅能直观地显示心脏和血管内的血流方向和速度,并使多普勒频谱的取样成为快速便捷,80 ~90年代以来超声造影、二次谐波和三维超声的相继问世,更使超声诊断锦上添花。 第一节超声成像基本原理简介.一. 二维声像图(two 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 2D USG)

超声诊断重点总结

超声诊断学重点 第一章~第四章总论 1、超声诊断学的临床应用:形态学检测、功能性检测、介入性超声。 2、超声诊断的优势:对软组织分辨良好,特别是含液器官(血管、胆道等)。 3、超声诊断的类型:A型、B型、M型、D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等。 4、超声的定义:是一种传播频率在20kHz以上、超过人耳可听到声波频率范围的机械波,临床最常用的频率是2.5~10MHz。 5、对不足2个月的早期妊娠妇女,尽量不用超声进行常规检查。 6、多普勒血流声像图显示:红色表示血流朝向探头,蓝色表示血流背向探头,多彩色小点交织表示湍流,亮度表示血流平均速度。 第五章腹部超声探测方法 1、探头频率的选择: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弱,用于浅表器官; 频率越低,波长越长,穿透力越强,用于深部脏器。 2、在探头和组织之间涂以医用超声耦合剂,可以减少探头与组织间的空气间隙,减少声阻抗差。 3、受检者准备: (1)上腹部检查:空腹8-12h(通常在晨起禁食早餐时检查),显示胰腺等脏器可饮水使胃充盈作透声窗。 (2)盆腔检查:需膀胱适量充盈。 第六章肝超声诊断 一、正常声像图表现 1、正常肝声像图:内部回声细密、均匀,门静脉管壁呈稍强回声,肝静脉管壁不显示明显回声。 2、多普勒血流图:门静脉、肝动脉血流朝向肝,呈红色;肝静脉血流背向肝,呈蓝色。 二、肝疾病的超声诊断 (一)脂肪肝 1、广泛性脂肪肝:肝均匀增大,表面圆钝,肝实质回声增强(“明亮肝”);局限性脂肪肝:花斑样或不规则片状高回声(脂肪浸润区)。 2、血流信号较正常少。 (二)肝炎后肝硬化 1、肝左右叶大小比例失调,右叶萎缩,左叶增大,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 2、肝表面不光整或凹凸不平,表面外围可见腹水。 3、胆囊壁充血水肿出现“双边影”。 4、门静脉内径增大,并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三)肝囊性病变 1、肝囊肿:一个或多个无回声区,透声性好,后壁回声增强,后方回声增强明显。 2、肝浓重:边界不清,壁厚,内壁不规则,呈虫噬样,超声造影现实蜂窝样表现。 3、肝包虫病:囊肿无回声,典型表现是“大囊套小囊”。 (四)原发性肝癌 1、低回声结节,侧壁回声失落,结节周围有低回声声晕,有门静脉癌栓。 2、血供丰富,内部显示线状,分支状彩色血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