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宣贯-第四部分 机电条文及工程实例(陈绍华)

合集下载

铁路隧道的安全疏散方案

铁路隧道的安全疏散方案

铁路隧道的安全疏散方案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铁路隧道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扮演着连接城市、缩短行程的重要角色。

然而,铁路隧道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事故等,如何有效安全地疏散乘客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就铁路隧道的安全疏散方案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铁路隧道是无法避免的,在建设隧道时应该考虑应急疏散的设计。

考虑到隧道长度、隧道形状、图纸等方面,制定合理的安全疏散方案对保障乘客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二、应急救援设施1.应急出口:铁路隧道应设有足够数量的应急出口,以确保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

这些应急出口需要设在安全距离内,能够满足乘客疏散所需的宽度和高度,并设置明显的标识,方便乘客快速辨别。

2.自动灭火系统:隧道内应配置自动灭火系统,以防止火灾蔓延。

这些系统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喷水、喷雾、灭火器等。

自动灭火系统需要能够在发生火灾时迅速启动,并覆盖到整个隧道。

3.通风系统:铁路隧道内的通风系统需要能够确保空气流通,有效排除烟雾和有害气体。

通风系统设计应具备故障检测和自动开启紧急模式功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顺利疏散。

三、应急管理与培训1.应急预案:铁路管理部门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安全疏散方案的流程和责任分工。

应急预案应包括火灾、冲突、窒息等紧急情况,并提供详细的处置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客的生命安全。

2.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对于提高乘客的应急反应能力至关重要。

演练应模拟真实场景,包括疏散、自救、急救等内容,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安全疏散方案。

四、乘客安全教育乘客在进入铁路隧道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知识。

铁路管理部门应通过宣传教育、标识和宣讲等方式,提高乘客对安全疏散的认知和能力,并向乘客提供应急逃生常识和自救技巧。

五、技术监控与提升1.监控系统:铁路隧道应配备高级监控系统,实时监测隧道内的状况,包括火灾、烟雾、温度等。

监控系统需要与应急响应平台相连,确保及时准确地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高速铁路隧道群防灾救援疏散设计方案研究

高速铁路隧道群防灾救援疏散设计方案研究

68
铁道勘测与设计 RAILWAY SURVEY AND DESIGN 2019(3)
3隧道群防灾救援设计方案
3.1防灾救援设计原则与措施 3.1.1设计原则 隧道防灾救援贯彻“以人为本,应急有备,方便 自救,安全疏散”的原则,健全防灾救援疏散系统, 预防灾害发生,将列车发生灾害事故后所产生的影 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① 列车在进入隧道群之前应严格自检,在不能 确保安全时应停在两端车站内或区间明线上,不得 进入隧道。进入隧道列车若发生火灾,立即通知有 关部门和前后方两端车站做好消防准备,并进行安 全评估,在可控的情况下尽量将列车开出隧道,避 免将列车停留在隧道内。 ② 隧道内防灾遵循“以引导旅客疏散为主”的 要求,在适宜地段设置定点,集中进行逃生和消防, 定点设置应考虑有利于人员逃生和突发事故的处 理。 ③ 疏散点结合车辆编组及定员考虑人员疏散 通道、疏散场坪、与干线公路及市镇衔接等,以保证 人员安全、救护及减灾需要。 ④ 防灾定点根据需要设置相关消防设施,以便 控制火灾规模,为后续消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 支持。 ⑤ 重联动车组出现火灾后疏散着火点车厢乘 客,并封闭该节,列车停车后,应由随车机械师进行 分离(耗时约3〜5min),事故动车进行人员疏散, 正常联动车撤离。 ⑥ 对定点疏散处的疏散场地、疏散道路应设置 可靠的安全设施;接触网下锚段应尽量避开定点区 段,如实在不能避开则应在其设备上设置灯光提示
Study on Desig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scue for high speed railway tunnel group ZHENG Qiang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WuHan 43006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long railway tunnels, tunnelgroup will inevitably appear. Disaster preven­ tion and rescue evacuation projects related to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train.lt is worth discussing and researching how to design in combination with specific engineering projec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design prin­ ciples and contents of emergency rescue stations and emergency exits and shelters on Hangzhou-Wenzhou Rail­ way. Through comparing three schemes of emergency rescue station location of tunnel group, aiming at the dif­ ferent evacuation modes, we should formulate specific evacuation plan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scue.lt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design. [Key words]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group;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scue evacuation; auxiliary tunnel;

铁路隧道的消防要求

铁路隧道的消防要求

隧道应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 系统,以满足消防用水需求。
消防水泵应安装在隧道内, 并配备备用泵,以确保消防
用水的供应。
隧道内应设置消火栓系统
隧道内应设置独 立的消火栓系统, 确保在火灾发生 时能够及时扑灭。
该系统应满足隧 道内的消防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消 火栓的间距、保 护范围、水源等。
消火栓系统的设 计应充分考虑隧 道的结构特点和 运营需要,确保 其安全性和实用 性。
隧道内应设立消防队伍,并配备专业的消防设备和器材 消防队伍应进行定期的演练和培训,确保熟练掌握灭火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隧道内应设置消防水源和消防泵房,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灭火措施 消防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隧道内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火灾扑救方案
隧道内灭火设施 的配备要符合相 关规定
定期检查:铁路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隧道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火灾预防:铁路管理部门应采取措施预防隧道火灾事故的发生,包括加强隧道内电线、电缆等设 施的防火管理。
应急处置:铁路管理部门应制定隧道火灾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铁路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当地消防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05
铁路隧道消防管理要求
铁路管理部门应加强隧道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功能正常 定期检查:每月至少一次检查,及时发现隐患 维护保养:每年至少一次全面保养,确保设施使用寿命 记录管理:建立检查、维护记录,及时归档保存
铁路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隧道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消防管理要求:铁路管理部门应制定隧道消防管理规定,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和义务。
灭火救援设备的 维护和保养
隧道内应设置应 急照明和疏散指 示标志

2024年隧道火灾事故人流疏散方案

2024年隧道火灾事故人流疏散方案

2024年隧道火灾事故人流疏散方案____年隧道火灾人流疏散方案【____字】一、引言隧道火灾是一种高风险和复杂的事故,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人流疏散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中的隧道数量也在增加,因此制定一套高效、科学的隧道火灾人流疏散方案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并提出一套____年隧道火灾人流疏散方案。

二、总体规划1. 安全出口设置在隧道的每个关键区域都设置多个安全出口,例如隧道入口、出口、转角和其他重要位置。

确保这些出口的数量足够,能够容纳全部人员的疏散需求。

此外,所有的出口都应该符合建筑安全标准,保证人员顺利撤离。

2. 疏散指示标识在隧道的各个关键位置设置明显的指示标识,包括出口的标识、疏散路线的标识等。

这些标识应该采用高反射材料,并且要在夜间或其他低能见度情况下依然能够清晰可见。

3. 疏散演练定期进行疏散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避险能力和疏散效率。

在演练过程中,模拟不同的紧急情况,包括隧道内火灾、控制室失效等。

同时,还应该邀请专业消防人员参与演练,并根据演练结果进行总结和改进。

三、隧道火灾人流疏散方案1. 预警系统在隧道的每个关键位置都设置烟雾和火灾探测器,以及报警设备。

一旦探测到烟雾或火焰,预警系统将会自动启动,并发出警报声。

同时,在控制室、安全出口和其他关键位置也应该设置警报器,以通知人员隧道内发生火灾。

2. 智能监控系统安装智能摄像头和监控设备,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监测隧道内的人流情况。

当人流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

此外,监控系统还可以根据火灾的位置和范围实时调整疏散指示标识,引导人员选择最安全的疏散路线。

3. 组织指挥系统设立隧道火灾指挥中心,该中心负责监测隧道内的火灾情况,并协调救援和疏散工作。

指挥中心应该配备专业的消防人员和救援人员,他们应该具备应急处理的经验和技能。

同时,指挥中心还应该与当地警察、医疗机构和其他救援部门建立紧密联系,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

隧道火灾的预防和逃生(word版)

隧道火灾的预防和逃生(word版)

隧道火灾的预防和逃生(完整正式规范)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隧道火灾的预防和逃生21世纪将是隧道及地下空间大发展的时代。

城市地铁, 地下商场, 地下旅馆, 地下存车场, ……, 将会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方便。

有人预测, 到21世纪末, 地球上的人类将有1/3要工作和生活在地下空间中。

而各条地下隧道的开通, 则缩短了人们出行的旅程, 争得了宝贵的时间。

不过, 人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目前国内外隧道消防立法尚不健全, 隧道防火条件尚不甚理想, 隧道火灾时有发生。

1999年3月24日, 法国和意大利合建的勃朗峰公路隧道发生火灾, 在这条长11.6km的隧道里烧死了41人, 有36辆汽车被烧毁。

2000年11月11日, 奥地利高山列车隧道发生火灾, 死亡155人, 受伤18人。

一次又一次的隧道火灾令全世界震惊, 引起了人们对隧道防火的关注。

怎样预防隧道火灾?1.不论是铁路隧道, 还是公路隧道, 其墙面, 地面和吊顶装修, 都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

不许采用木材、聚胺酯塑料等, 也不许在隧道内放置可燃性的广告牌或宣传牌。

要知道隧道里可燃物质越多, 火灾危险就越大。

而且发生火灾之后, 产生的热量越高, 烟雾毒气越浓, 持续延烧的时间越长。

2.长度超过1000m的隧道出入口应当设置火灾报警装置。

火灾报警装置有烟感型的, 有温感装置。

一般客车火灾容易及时察觉, 货车、火车则不容易察觉, 这样就需要依靠火灾监视报警装置帮忙。

在隧道内每隔200m设置一个电视摄像头, 在隧道出入口处, 放置电视监控装置, 昼夜监视隧道内车辆运动状况。

万一隧道内发生火灾, 控制室警钟就会作响, 火灾信号灯闪烁, 电视荧光屏显示出事故现场, 放在隧道入口处的光电显示牌, 立刻作出反应“火警!禁止进入。

”3.穿行隧道的列车或汽车, 主体框架必须是不燃烧材料的, 装修部分允许采用阻燃材料, 但不允许采用可燃材料和易燃材料。

【隧道方案】高速铁路电力工程隧道防灾救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方案】高速铁路电力工程隧道防灾救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XX至XX线XX段防灾救援工程XX隧道救援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XX工程指挥部20XX年XX月油竹山隧道防灾救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隧道防灾救援疏散工程Ⅰ类变更设计施工图:供配电及监控系统图。

(图号:图号:贵广贵贺施隧(防灾)-电监)(2)高速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7-2010)。

(3)《高速铁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二、适用范围及主要工程量2.1适用范围油竹山隧道防灾救援工程,主要包含:各种配电箱安装,控制箱安装,风机安装、防护门安、箱式变电站基础制作、安装;高、低压电缆安装及其应急照明、疏散灯具安装等。

2.2主要工程量三、作业准备3.1施工界面划分3.1.1与电力专业施工界面划分为:由昌明至都匀东区高压通过高压电缆分支箱倒接。

施工界面在分支箱进线、和出线端。

3.1.2与通信专业施工界面划分为:通信机房ODF配线架出线侧。

3.2内业技术准备开工前必须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3外业技术准备对油竹山隧道救援通道进行调查,施工人员驻地及后勤安排,机具材料、车辆准备。

四、技术要求4.1挂件放线、打孔、安装要求4.1.1施工测量前,施工人员应熟悉设计提供的横、纵立面图等资料,熟悉沿线交通地形情况,认真调查研究,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4.1.2应急照明干线电缆沿隧道壁水平安装时采用电缆挂钩敷设,挂钩安装间距为0.8m,安装高度为距灯具上沿200mm处,灯具安装高度为距电缆沟面3m。

4.1.3放线时确保线两端距斜井地面高度一样。

因斜井洞壁不是很平滑,放线时长度不能太长以免中间有弧度,影响整体平整度。

隧道火灾应急疏散预案

隧道火灾应急疏散预案

隧道火灾应急疏散预案第一部分:总则一、目的和原则为了确保隧道火灾发生时能够做到人员及车辆快速、有序地疏散,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隧道火灾应急疏散预案》。

本预案以确保隧道内人员和车辆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为最高原则,以保障隧道通行安全、保证隧道工程设施安全为服务目标,以防止和减少火灾伤亡,控制和扑救初期火灾为主要任务。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临时疏散或撤离的隧道,包括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城市地下隧道等各种类型的隧道。

第二部分:火灾应急疏散预案一、预案启动条件(一)发生隧道内火灾。

(二)根据现场情况隧道管理部门认为需要疏散或撤离时。

二、组织机构(一)指挥部1. 隧道管理单位派出专门指挥部。

2. 指挥部由隧道管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并设立副总指挥、安全保障组、疏散组、消防组、医疗救援组等专项工作组。

(二)联络协调部1. 发现火灾情况后,立即成立联络协调部,由隧道管理单位的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协调。

三、隧道内火灾应急疏散预案流程(一)发现火灾1. 一旦发现隧道内火灾,隧道管理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疏散预案。

(二)通知报警1. 隧道管理单位应立即通知消防部门,并启动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

(三)启动应急广播1. 隧道内应急广播系统应立即发出火灾警报,提醒隧道内人员和车辆疏散。

(四)疏散指挥1. 指挥部应立即派遣疏散组进行人员和车辆疏散指挥,并引导人员有序疏散。

(五)启动应急照明1. 隧道内应急照明系统应立即启动,确保领导疏散指挥。

(六)交通管制1. 交通部门应立即启动隧道交通管制预案,引导隧道入口的车辆及时疏散。

(七)医疗救援1. 医疗救援组应立即进入现场,为受伤人员提供急救救援。

(八)疏散结束1. 隧道管理单位应在火灾得到控制后通知关闭疏散通道,并安排检查隧道设施的安全情况,确保通行安全。

四、预案的演练和评估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隧道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评估工作。

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技术应用探讨

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技术应用探讨
0 确定了紧急救援站中排烟计算的方式为提高紧 急救援站 的 防 灾 能 力 横 通 道 防 护 门 处 的 风 速 应 超 过 ) C*D保 持 风 可 从 非 火 灾 隧 道 吹 向 火 灾 隧 道
1 隧道口紧急救援站的明线段长度应超过 )5%C这 种情况下可不 进 行 防 灾 通 风 系 统 的 设 计 当 明 线 段 长 度 不超 )5%C的情况下必须要进行防灾通风系统的设置但 该系统中的风速应在 $&5C*D以上
!科技风 "#"" 年 $ 月
工程技术 !"#!$%&$'(') *+&,-./&$01$21(3$&)%))%1%))
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技术应用探讨
李旦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摘4要我国铁路事业发展迅猛各种大规模的铁路工程项目实施中施工技术日渐成熟克服了施工现场的很多不 利因素的限制 但铁路隧道规模的增大使得防灾疏散救援技术成为此类工程项目实施中不可忽视的技术因为隧道空间 的特殊性一旦发生了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是巨大的只有通过防灾疏散救援才可以减小事故损失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客运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的现状展开了分析探析了关于当下的防灾疏散救援技术有利于给铁路隧 道的防灾救援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了大量的探索%尤其是针对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方面%有 关专家对具有代表性的长大隧道防灾疏散救援技术开展 了一系列的探索%如针对西康铁路秦岭隧道的研究%将研 究的重点放在了火灾成因"特点方面%以此为基础提出了 关于长大隧道防灾疏散救援方面的技术思路)针对青藏线 新关角隧道中对单洞双线特长铁路隧道防灾技术的研究) 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南梁隧道中关于特长铁路隧道 群的防灾疏散救援技术展开了详细的研究& 原铁道部在 )%%1 年对原有-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开展了修订和实 施%现行的是-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 QO$%%0(2)%$0( 行业标准%此规定修订时%贯彻了国家消防安全标准%征集 了近年来铁路工程防火设计中的经验和性能化设计成果% 广泛征求了设计"消防"运营等方面意见%结合铁路运营安 全需要%提出可靠技术措施%有效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此 规范出台后的几年内%给铁路隧道的防灾疏散救援工作提 供了 规 范 的 指 导% 使 得 防 灾 疏 散 救 援 技 术 有 了 显 著 的 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明系统 标识照明 疏散照明 照明控制
采用集中应急电源,应急电源屏设于箱变洞室内,应急时间按120分 钟考虑。隧道内设应急照明干线,疏散标志灯接于应急照明干线, 隧道及横通道内每不大于30米设一套疏散指示灯具,灯具距隧道地 面0.8米,隧道内疏散指示灯具箭头指向横通道,横通道内疏散指示 灯具箭头指向就近洞口。
7.1.3 疏散救援工程机电设施应适应隧道现场环境要求,符合防腐、防潮、抗
风压等相关技术标准。
7.1 一般规定(增加)
7.1.4 通信、设备监控等系统应按统一指挥的原则设计。 说明:防灾疏散救援需要设置防灾救援指挥中心(或应急指挥中心),并应设 在路局一级,在救援中才能统一指挥。同时还可以设置应急操作台,以在第一 时间启动应急设备。需要设计房屋和设备。 运营单位已经有防灾救援指挥中心,则应纳入运营单位的应急管理系统
7.1 一般规定(增加)
7.1 一般规定(增加)
2)采用LKJ列控技术条件下,车载设备的DMI上无法显示距离隧道出口 和下一桥梁的距离,但可以根据路、桥、隧信息大致判断。
2.机电设施
7.2 应急照明
7.2.1 长度为5km及以上或设有紧急救援站、紧急出口、避难所的隧道内应设 置应急照明。(保留) 7.2.2 应急照明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修改) 1 疏散通道、紧急救援站和其他疏散路径上,均应设置疏散照明(保留) 2 所有疏散路径上,均应设置指示标志指示疏散方向。每隔100m左右的
隧道内区间通话柱、设备洞室、配电控制箱、横通道口等处设标识 照明,标识灯显示名称、里程等信息,交流电源由固定照明干线接 引。
疏散照明与固定照明共用灯具,隧道内正常维护检修时,灯具由固 定照明电源供电,火灾时灯具由箱式变电站内应急电源屏供电。 紧急救援站内每隔10m设一套疏散照明灯,灯具安装高度距地面3m。
3 应急通信பைடு நூலகம்

在隧道墙壁架设无线漏泄同轴电缆,对隧道进行无线 GSM-R信号覆盖,完成GSM-R进行报警和通信功能。
3 应急通信
天棚通 信设备 机房
青藏公司调度中心 既有监视大屏
磁盘扩展柜 SAS线
NVR网络视频管理存储主机
天棚车站值班员 视频监控终端
天棚车站值班员 视频监控终端
EPON以太网 核心交换机
用热溶型反光涂料。
7.2 应急照明
3 应急照明在正常供电电源中断后,应能在5s内完成应急电源转换并恢复 到规定的照度。 说明:本次只强调了应急疏散时的应急功能,对于与《 铁路照明设计规范》 重复的部分不再照搬,同时取消了部分原规范内容。 原规范: 6 当设有远动系统时,应急照明装置采用远动系统遥控与现场手动 相组合的方式控制,以远动系统遥控为主,现场手动为辅。无远动系统的隧道 应急照明采用现场手动控制。
。必要时需要增加房屋和设备。
7.1 一般规定(增加)
7.1.5 紧急救援站应设置列车停车导向标志。 说明:这是如何实现应急停车最重要的手段,旅客列车在隧道内发生火灾后, 根据应急疏散的原则,控制列车继续行驶,使列车停靠在隧道外或紧急救援站 ,现行的列控系统不支持引导隧道内发生火灾的列车停靠在设定的位置,因此 ,设置列车引导标志是一种经济、可靠的列车停车诱导办法。
二、典型工程案例介绍
1. 关角隧道 2. 成兰铁路 3. 宝兰高铁
1.关角隧道
1 紧急救援站疏散
列车着火
人员疏散
2 紧急救援站通风排烟
紧急救援站横通道
2 紧急救援站通风排烟
电动风门
电动风门
防护门
防护门
当一管隧道发生火灾后,从另一管隧道取风,以保障疏散
时必要的供风。由设置在隧道两端的射流风机提供供风风压。
7.3 应急通信(修改)
7.3.2 隧道应急通信应包括有线应急电话、视频监控等系统,同时应充分利用 铁路专用移动通信、公众移动通信等无线通信设施。 原规范:6.1.2 隧道内应预留公众移动通信设施引入的条件,并作为铁路应急 通信设施的补充手段。 7.3.3 有线应急电话终端宜按照500m间隔设置,单线隧道应单侧设置,双线
栓灭火系统;隧道口紧急救援站宜采用高位水池或独立加压的消火栓灭火系
统。(修改) 7.7.2 紧急救援站消火箱内应设置配套的防烟面具。 (修改) 原规范:紧急出口、避难所附近处应配备10套消防防护装备。 7.7.3 紧急救援站范围的接触网应具有独立停电功能。 (增加) 说明:采用刚性悬挂的时候,需要独立设置电动隔离开关。 7.7.4 监控主站、应急通信设备等应配置设备用房。 (增加)
固定照明采用就地分段双端控制,疏散指志照明、标识照明采用常 亮模式。
3 设备监控系统
设备监控系统
监控主站 组成 设备 监控
设 备 监 视
通过电压、电流、开关位置、状 态信号、报警信号、脉冲信号、 模拟量信号等对设备进行遥控、 批遥控、总动控制。并对设备运 行故障、异常、电源故障、通信 设备异常或故障等的报警。
西格传 输网络
察汗诺车站值班员 视频监控终端
隧道视频采集
天棚武警守护 营房监控终端
察汗诺武警守护 营房监控终端
3 应急通信
紧急救援站区域设置手持式喊话器,以便能组
织有序的疏散和救援。
4 应急照明
隧道内每隔30m设一套固定照明灯具,灯具距地面3m,固定照明灯具 接于隧道照明干线上。
固定照明
疏散标志 照明
3 隧道口紧急救援站导向标志的设置应满足着火车厢停靠在明线位置的要求。 7.6.3 导向标志设计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原规范:6.4.2 紧急救援站内应设置列车停车标线。停车标线位于紧急救援站 沿列车前进方向的一端。
距救援站5km
7.6 导向标志(增加)
距救援站4km
距救援站3km
距 救 援 站
距救援站2km
及多线隧道应双侧设置,并统筹考虑紧急救援站、紧急出口、避难所、横通道
、洞室、隧道洞口等情况设置。 7.3.4 隧道口、紧急救援站、紧急出口和避难所应设置视频采集点。
说明:目前紧急救援站的一般做法是出入口设置视频采集点。
7.3.5 隧道内的应急通信电线、电缆、光缆及其防护材料应采用阻燃型或采取 阻燃防护措施。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的有关规定。(增加)
7.6 导向标志(增加)
7.6.1 导向标志应简洁明了、可视性好。 7.6.2 设有紧急救援站的隧道内应设紧急停车导向标志,导向标志的设置应符 合下列规定: 1 导向标志设在列车行车方向左侧。
2 导向标志设置的起点距紧急救援站不应小于列车紧急制动距离。
《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
(宣贯稿)
第四部分:机电条文解释以及工程实例
2
目 录 Contents
一 二
机电设施主要内容 典型工程案例介绍
一、机电设施主要内容
1. 一般规定 2. 机电设施 3. 其它设施
1.一般规定
7.1 一般规定(增加)
7.1.1 疏散救援工程机电设施应包括应急照明、应急通信、设备监控、应急供 电等,并按照安全可靠、方便实用的原则配备。 7.1.2 疏散救援工程机电设施可采用远程遥控、现场手动控制或两者相结合的 方式。 说明:对机电设施的控制方式进行了规定。
7.3 应急通信(修改)
关角隧道国际咨询意见:扩音系统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很多实际的测试中,发 现扩音器的功效并不如人意。有时乘客听不到声音,或者听错,排烟系统造成 的噪音会达到100 dB(A)。这也可能造成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烟雾,多数人处于惊慌状态,加之如此高的噪音等级,只会使惊慌 人群数量更多。乘客可能会迷失方向,而且反应变慢。 (2)在噪音等级较高的情形下,即使距离很近,乘客也很难听懂彼此,意味 着他们无法警告他人或互相帮助。
距救援站1km
距救援站500m
救援站入口
救援站停车位
7.6 导向标志(增加)
明线段辅助停车措施:
动 车 停 车 标 识 牌 设 置 示 意
7.6 导向标志(增加)
普 车 着 火 停 位
普 客 停 车 标 识 牌 设 置 示 意
3.其它设施
7.7 其他
7.7.1
紧急救援站应设置水消防系统。隧道内紧急救援站宜采用细水雾消火
冗余结构。
6.2.6 铁路隧道设有消防泵(排水泵)时,应设自动巡检监控设备,向所属消
防控制室(值班室)传输消防泵(排水泵)设备运行状态信息。
7.5 应急供电
7.5.1 紧急救援站防灾救援设备的供电应采用一级负荷供电标准,其他采用二
级负荷供电标准。(修改)
原规范:6.3.3 应急照明和防灾救援设备的供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标准,采用 引入双重电源在靠近用电设备处切换的方式供电。 这是对紧急出口、避难所、横通道功能重新定位后确定的。 7.5.2 用电设备处的电源切换时间不应大于用电设备允许间断的供电时间,并 满足供电持续时间要求。不允许瞬时停电的设备,应在靠近用电设备处设置 不间断电源装置。(保留) 7.5.3 有应急照明、防灾救援设备的隧道内电线、电缆及其防护材料应符合《
通信网络
监控终端
监控工 作站、 通信服 务器、 数据服 务器、 网络交 换机、 多串口 服务器 、UPS电 源、打 印机
双总线、 光口铁路 专用通信 通道
风机、风门采用就地控制和集中控制 设 备 控 制 消防泵采用就地控制和集中控制 疏散通道照明采用就地控制和集中控制
对洞内正常照 明、应急照明 、20座箱低压 开关、细水雾 消防泵、2台轴 流风机、紧急 救援站24处泄 压风门、10处 排烟风门、48 台运营风机等 照明及机电设 备进行集中控 制、监视。
指示标志应加标两个方向分别距洞口或紧急救援站、紧急出口、避难所等的距
离。
7.2 应急照明
原规范:6.2.1 3 在疏散和救援路线上,均应设置指示灯,指示疏散方向和距 离并标识最近的电话终端,其安装间距不宜大于 30m ,并应安装在距地面 1.0m 及以下的墙面上; 6.4.1 隧道内应设置疏散导向标线,并注明距最近隧道口、紧急救援站、紧急 出口、避难所的方向和距离,配合指示标志引导旅客快速疏散。导向标志宜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