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行为检测题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检测题含答案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动物行为中,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鸟类筑巢、蚯蚓走迷宫、蜻蜓点水B.蜘蛛织网、企鹅孵卵、喜鹊喂鱼C.鱼类洄游、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鹦鹉学舌D.鸟类迁徙、黑猩猩从蚁穴中取出白蚁、孔雀开屏2.下列与人体细胞获取能量无直接关系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B.循环系统C.呼吸系统D.内分泌系统3.人类主要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动物之间也有它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
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A.发现蜜源的蜜蜂“跳舞”B.飞蛾扑向光源C.鹿遇到危险时,立即撅起白色的尾巴D.小狒狒对“首领”做出顺从的姿态4.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物的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C. “鹦鹉学舌”是它的行为之一D.大象能“吹口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5.校运动会中,小明正在进行铅球项目比赛,在他将铅球投掷出去这一时刻,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A.舒张、收缩B.收缩、舒张C.舒张、舒张D.收缩、收缩6.下列各种动物中,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小鸟把金鱼当雏鸟喂养B.鹦鹉能模仿人类说话C.警犬可与嗅出毒品D.猴子能够表演节目7.下列各项中,与繁殖行为有关的是A. “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8.野兔时时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C.小河中的鲫鱼成群觅食D.两只狗为争夺肉骨头而打架9.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老马识途B.孔雀开屏C.蜘蛛结网口.蜜蜂采蜜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可保证动物基本生存能力的行为11动物的大脑皮层越发达,学习能力就越强C.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关系D.动物的复杂行为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共同协调完成10.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狗为主人拉车运货属于A.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C.社会行为D.取食行为11.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动物的行为 习题(含答案)

动物的行为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A.动物体内分解有机物B.大雁南飞C.狼捕鹿,鹿奔跑D.鸟儿鸣叫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句诗描写了鸟类下列哪种行为?()A.攻击行为B.取食行为C.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3.“孔雀开屏”、“蜻蜓点水”等动物行为属于()A.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节律行为4.“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行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学习行为B.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C.“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5.下列各项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B.黑猩猩登高取香蕉C.蜜蜂采集花粉和花蜜D.壁虎遇到敌害会自动断尾6.比目鱼的身体颜色能够随着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行为是()A.节律行为B.繁殖行为C.防御行为D.社群行为7.“幼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诗中描述的是鸟类生殖过程中的()A.筑巢行为B.求偶行为C.孵卵行为D.育雏行为8.老鼠偷吃蚁穴中的食物,被蚁穴中的蚂蚁“群起而攻之”.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A.攻击行为B.贮食行为C.防御行为D.繁殖行为9.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惊弓之鸟B.鹦鹉学舌C.蜘蛛结网D.黄牛耕地10.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A.遗传因素B.后天学习C.亲代教育D.环境因素11.“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2.蜘蛛结网、鱼类洄游等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A.学习性行为B.先天性行为C.贮食行为D.防御行为13.下列选项中,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人体将摄入的食物消化B.家鸽用气囊协助呼吸C.蜥蜴遇到敌害会断掉它的尾巴D.青蛙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4.从行为形成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______ (判断对错)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5.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______ 行为和______ 行为两大类.16.请将相关动物的活动与其行为方式连接起来:17.“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______ 行为.1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其中的“春燕啄泥”指的是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______ 行为.1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是由______ 蛙发出的叫声;鸣叫的目的是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20.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约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实验步骤:在竹筒的两端用两支滴管分别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液体之间.如图所示:(1)本实验做出的假设是: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地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______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______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动物的行为习题(含答案)【答案】1. A2. C3. B4. C5. B6. C7. D8. C9. C10. A11. A 12. B 13. C 14.×15. 先天性;学习16. 解: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孔雀开屏属于繁殖行为,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蜘蛛织网属于取食行为.迁徙行为: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大雁南飞属于迁徙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壁虎断尾属于防御行为.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雄狮搏斗属于斗争行为.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公鸡报晓属于节律行为.故答案为:17. 求偶18. 筑巢19. 雄;求偶20. 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糖;蚂蚁不喜欢甜食;蚂蚁喜欢甜食;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解析】1.解:A、动物体内分解有机物,是生理现象,不是动物行为,A错误;B、大雁南飞属于节律行为,B正确;C、狼捕鹿属于捕食行为,鹿奔跑属于防御行为,C正确;D、鸟儿鸣叫,有的是求偶的,有的是防御行为,D正确.故答案选:A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动物行为概念、特点.2.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因此,这句诗反映了鸟的繁殖行为.故选:C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行为繁殖行为的特点.3.解: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的注意,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故选:B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有觅食、攻击、防御、繁殖、迁徙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获得途径,明确“孔雀开屏”与“蜻蜓点水”都属于繁殖行为.4.解:根据分析可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一种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故选项C错误.故选:C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5.解:A乌贼遇到敌害释放墨汁、C蜜蜂采集花粉和花蜜、D壁虎遇到敌害会自动断尾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黑猩猩登高取香蕉是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B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6.解: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月运节律、季节节律等.随着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潮汐涨落产生有规律的昼夜节律行为、季节节律行为、潮汐节律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比目鱼的身体颜色能够随着环境颜色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被敌害发现,有利于保护自己.属于防御行为.故选C.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解答时可以从动物行为的概念、特点、目的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动物行为概念、目的.7.解: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因为鸟类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需要大量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存,而在繁殖季节,雏鸟的食量需求更大,一天中往往需要亲鸟饲喂几十次,甚至数百次,才能保证它们的生长发育.占领食物丰富的巢区有利于亲鸟就地取食,也便于育雏,黄口,指待哺的雏鸟“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育雏行为.故选:D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过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鸟类的繁殖行为.8.解:老鼠偷吃蚁穴中的食物,被蚁穴中的蚂蚁“群起而攻之“,这是蚂蚁为了防御敌害而采取的防御行为.故选:C.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贮食行为是指储存食物,备用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行为的目的.9.解:ABD、惊弓之鸟、鹦鹉学舌、黄牛耕地,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C、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蜘蛛结网.故选:C(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0.解: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遗传因素.故选:A(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1.解: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A正确.故选:A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获得途径和特点.12.解:蜘蛛结网、鱼类洄游等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这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故选:B.(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3.解:ABD、人体将摄入的食物消化、家鸽用气囊协助呼吸、青蛙的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都是动物的一种生理现象,因此都不属于动物行为;C、蜥蜴遇到敌害会断掉它的尾巴,是为了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属于防御行为).因此属于动物行为的是蜥蜴遇到敌害会断掉它的尾巴.故选:C动物行为是指动物所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动物行为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概念和特点.14.解:从行为形成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学习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5.解: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两大类.故答案为:先天性;后天性(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6.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行为的分类.解答时可以从分类的依据和动物行为的目的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17.解:“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求偶行为.故答案为:求偶.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物的繁殖行为的概念、种类.18.解:早莺争“树”,是为了在树上建巢;新燕捉“泥”,也是为了筑巢,属于鸟类的筑巢行为.故答案为:筑巢鸟类的繁殖行为一般有: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其中求偶、交配、产卵是所有的鸟都具有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诗句的含义.19.解:在两栖类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故答案为:雄;求偶雄蛙在稻田里高声鸣叫以吸引雌蛙,这种行为属于生殖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20.解:由题意可知:(1)科学探究的三个要素依次是明确的目标、实验的过程、还要有结果.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所以,做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2)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是糖.(3)由于生物具有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的特性,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说明蚂蚁不喜欢甜食;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蚂蚁喜欢甜食.(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该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故答案为:(1)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2)糖;(3)蚂蚁不喜欢甜食;蚂蚁喜欢甜食;(4)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控制单一变量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初二生物动物的行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动物的行为试题答案及解析1.所有鸟类都具有的繁殖行为是( )A.求偶、交配、产卵B.筑巢、交配、产卵C.求偶、产卵、孵卵D.产卵、孵卵、育雏【答案】A【解析】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个过程,即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有3个,即求偶、交配、产卵.不一定具有的行为是筑巢、孵卵、育雏,如杜鹃.【考点】本题考查与鸟的生殖发育有关的动物行为2.蜂群中蜂王、工蜂、雄蜂各司其职,分工协作.蜜蜂这种行为属于()A.繁殖行为B.防御行为C.社群(会)行为D.迁徙(节律)行为【答案】C【解析】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动物通是讯群体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的前提,蜜蜂群体内有蜂王、雄峰、工蜂,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蜂群内还有等级次序,有蜂王,负责管理、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社会行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社会行为的特点。
3.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
该行为属于()A.先天性、攻击行为B.先天性、防御行C.后天性、防御行为D.后天性、攻击行为【答案】B【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利用“臭气”将敌害击退或击晕有利于保护自己,防御敌害,因此属于防御行为,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类型,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的特点。
《第16章 动物的行为》章末检测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章末检测一、选择题1.(2021·贵州黔西南兴仁期末)幼小的黑猩猩从成年黑猩猩的行为中学会用细树枝蘸上水和唾液,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这种行为属于()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本能D.取食行为2.(2020·云南昆明西山期末)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的昆虫,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下列动物行为与红雀的行为相同的是()A.小袋鼠爬进妈妈的育儿袋B.蚯蚓走“T”形迷宫C.大山雀偷喝牛奶D.大猩猩用木棍吃蚂蚁3.(2020·山东青岛市南期末)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A.游客在动物园经常看到孔雀开屏,这是孔雀的求偶行为B.动物的种类不同,学习能力也有强弱之分,如黑猩猩的学习能力比蜥蜴强C.把母鸡正在孵化的蛋换成假鸡蛋,母鸡仍继续孵化,这体现了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D.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步,主要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跟遗传物质无关4.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后代B.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且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C.学习行为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5.(2020·河南第二次大联考)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更复杂的环境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和繁殖、适应环境必不可少的本能C.蚯蚓比小鼠的学习能力更强D.后天学习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6.(2021·独家原创试题)当温度过低时,秦岭野生大熊猫会对遇到的新鲜马粪情有独钟,它们会产生闻马粪、在马粪上打滚、用脸颊在马粪上磨蹭、并将粪便涂抹在全身等一系列有趣的行为。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大熊猫喜欢马粪的行为一定是先天性行为B.科学家认为,“吸引大熊猫喜欢马粪的原因是其中含有β-石竹烯”,这是作出假设C.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大熊猫可以借助粪便御寒”,这是实验得出的结论D.大熊猫喜欢马粪的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7.(2021·山东临沂河东期中)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或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B.“老马识途”是一种先天性行为C.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复杂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8.(2019·广东中考)珍妮·古道尔在观察黑猩猩时,发现名为“戈利亚”的黑猩猩地位最高,其他黑猩猩总是让戈利亚首先占有食物。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习题第16章 动物的行为测评卷 含答案

第16章动物的行为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蜜蜂筑巢、狗沿途撒尿B.蚯蚓走迷宫、猫抓老鼠C.大山雀喝牛奶、萤火虫发光D.孔雀开屏、黑猩猩钓取食物2.(2017·海南)把鸡窝里正在孵化的卵全部移走,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
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 )①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③社群行为④繁殖行为A.①B.④C.①④D.②③3.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一只鹰捕食一只飞行的小鸟B.两只雄海豹为一只雌海豹争斗C.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D.螃蟹反击天敌的进攻) ( 而是将虫带回巢,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这属于4.在繁殖季节,亲鸟捉到毛虫 B.取食行为A.繁殖行为 D. 招引行为C.防御行为5.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行为的特点?( )A.是在内外刺激下产生的B.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C.都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D.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6.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地。
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 )A.防御行为B.攻击行为D. C.繁殖行为社群行为7.下列动物行为对植物不利的是( )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A.B.猴子吃桃,将桃核随意乱扔C.蝗虫啃食玉米的叶片睡榛鼠可贮存大量的果实D.狗的这种行为是,,发现马戏团的狗能用叫声表演“算算术”8.小宇同学和几位好朋友在看马戏团表演时( )A.后天学习行为B.遗传行为C.先天性行为D.防御行为9.一种萤火虫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来吸引雄虫,那么该萤火虫的行为可能是( )B.A.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尾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尾诱骗不同种雄虫然后以它为食 D.对不同种雄虫表示友好C.) .下列不属于“求偶”现象的是( 10 B.鹦鹉模仿人语星夜萤火A.D.夏日蝉鸣C.孔雀开屏) 动物节律行为的形成是( 11. 长期对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 A. B.节律性活动形成习惯的结果季节变化的结果 C. D.昼夜节律变化的结果) .12有些鱼类有趋光性,渔民常利用灯光引诱这些鱼类。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4动物的行为(中考试题及答案)

D.幼小的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用树枝钓取白蚁作为食物
3.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
B.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近年来蜜蜂在一些农业区遭受重创,这些地区单一的种植模式导致蜜蜂赖以生存的野花大规模消失,农场过度使用杀虫剂也给蜜蜂种群造成了伤害。为保护蜜蜂,5月20日被定为“世界蜜蜂日”。
(1)蜜蜂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三部分,足和触角分___________。
(2)蜜蜂与蜜源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
16.我国民间有很多俗语和谚语都与动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燕子飞得低,出门带蓑衣”等,黄鼠狼和燕子它们的形态结构各异,却都能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根据你学习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黄鼬,俗称“黄鼠狼”,属于哺乳动物,全身体表______,具有保温作用;黄鼬用____呼吸,体温恒定,生活环境较为多样。
(2)北京雨燕,俗称“楼燕”,其体表覆盖______,前肢变成翼,在龙骨突上附着发达的_________,可牵动翼的振动进行飞行。
(3)《采桑子》中有关燕子的诗句:“樱桃谢了梨花发,红白相催。燕子归来,几度香风绿户开。”春暖花开燕子从南方来到北方属于__________行为。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天性、攻击行为B.先天性、防御行为
C.后天性、攻击行为D.后天性、防御性为
8.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动作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4节 动物的行为 同步测试题(无答案)

第4节动物的行为一、选择题1.关于动物的行为及特点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动物的行为只是指动物的某一动作B.动物的行为都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C.动物的行为的产生都是受到外界刺激的结果D.动物行为与生活环境有亲密的关系,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适应性表现2.八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动物行为作了以下表达,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A.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B.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属于防御行为C.白蚁营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D.当野牛群遭到狮子攻击时,强健的公牛会将牛角朝外围成一圈,将小牛和雌牛保护在圈内,野牛的这种行为属于繁殖行为3.小明同学家里养了一只小狗,它平时很乖巧,很少乱吼乱叫,周末小明邀请同学来家里做客,小狗看到生疏人狂吠,这种行为属于〔〕A.取食行为B.繁殖行为C.防御行为D.社会行为4.以下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猫捕食鱼B.孔雀开屏C.鸟类筑巢D.小牛长成大牛5.以下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狗辨主客B.惊弓之鸟C.鹦鹉学舌D.孔雀开屏6.动物的行为有多种多样,以下各种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母鸡孵卵B.蜘蛛结网C.蜜蜂采蜜D.小狗做算术题7.以下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蜻蜓点水B.鹦鹉学舌C.螳螂捕蝉D.作茧自缚8.以下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B.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可以遗传给后代C.蚯蚓走迷宫和黑猩猩钓取白蚁都是学习行为,且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D.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有利于生物的生存9.在做?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时,对新采集来的用于实验的菜青虫卵孵出的幼虫要进展隔离饲养的原因是〔〕A.进步菜青虫卵的孵化率B.观察菜青虫的取食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性习得的行为C.改善菜青虫的生存环境D.保证实验用的菜青虫的数量10.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以下实验操作错误的选项是〔〕A.使用菠菜的叶片 B.从菜地直接取回菜青虫C.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D.滤纸的颜色和叶子一样11.在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以下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实验用的菜青虫是由虫卵孵化来的B.使用玉米的叶片最好C.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D.滤纸的颜色和叶子一样12.在做?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时,对新采集来的用于实验的菜青虫卵孵出的幼虫要进展隔离饲养的原因是〔〕A.进步菜青虫卵的孵化率B.判断取食行为获得的途径C.改善菜青虫的生存环境D.保证实验用的菜青虫的数量13.生物小组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并获取了实验数据,以下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时间2分37秒1分46秒54秒A.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少B.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会减少C.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才能越来越强D.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14.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动物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125028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甲、丙、乙15.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动物种类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51284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B.丙的学习才能最强C.动物这种行为只由遗传物质决定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二.非选择题16.将以下几种动物的行为与所对应的类别连线17.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和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繁殖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据此分类,请你判断以下描绘的分别属于哪一种动物行为〔1〕两只雄性盘羊为争夺与雌性盘羊的交配权而争斗:行为〔2〕金龟子遇到敌害时会假死:行为〔3〕黑猩猩用蘸有水的树枝从蚁穴中钓取白蚁:行为〔4〕狒狒群中有严格的优势等级,有领袖,有分工:行为〔5〕老虎在领地周围撒尿留下气味:行为.18.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对刚孵化出的蝴蝶,立即能腾空飞翔。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6章 动物的行为 训练题

第16章动物的行为训练题一.选择题(共26小题)1.“蜜蜂传粉”和“蜻蜓点水”这两种昆虫行为分别属于()A.防御行为和取食行为B.防御行为和节律行为C.取食行为和繁殖行为D.节律行为和繁殖行为2.古诗云:“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这描述的是母鸟哪种行为()A.贮食行为B.攻击行为C.防御行为D.繁殖行为3.在调查校园里的生物过程中。
下面四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李华发现一只毛毛虫,觉得太恶心了,不记录B.王强抓到一只不认识的鸟,于是把它带回家探究后当食物C.陈明的调查记录中有菊花,后来他发现其他同学都没有,就把它删掉D.张平在校园内发现一只蟋蟀,它很快就蹦到校园外面去,但他同样记录下来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诗句涉及的动物行为依次是()A.求偶、觅食、产卵B.交配、产卵、觅食C.觅食、产卵、交配D.产卵、交配、觅食5.科学家曾观察到野生黑猩狸将树枝伸入树洞中取水喝。
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下列实例与上述动物行为属于同一类型的是()A.亲鸟喂鱼B.机器人学弹琴C.大山雀偷喝牛奶D.蜘蛛结网6.小鸡在刚出壳时并未见到母鸡,而是见到了能活动的布娃娃,当研究者把布娃娃拿走时,小鸡也会跟着布娃娃走。
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资料分析法7.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来分,下列属于领域行为的是()A.虎在自己的活动区域撒尿做标记B.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C.两只雄性盘羊为争夺与雌性盘羊的交配权而争斗D.雄性鲷鱼守卫鱼卵8.下列各图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B.C.D.9.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A.领域行为B.防御行为C.取食行为D.攻击行为10.观察法研究动物行为一般进行的场所是()A.实验室里B.野外自然状态下C.研究室里D.任意场所11.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的是()A.法布尔B.弗里施C.廷伯根D.劳伦兹12.草履虫前进遇到沙粒等阻碍时,出现倒游、后退、改变方向等多次尝试后避开沙粒,与这种行为类似的是()A.蜘蛛结网B.小鼠走迷宫C.小鸟喂鱼D.孔雀开屏13.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A.用线与小木棍绑住鱼鳍,研究鱼鳍对于鱼游泳的作用B.用摄像机拍摄猎豹的运动,研究猎豹追击猎物的方法C.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刚毛,研究蚯蚓的运动特点D.通过闭路电视观察大熊猫的生仔过程14.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B.动物声音、气味等可以传递信息C.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D.学习行为是动物后天学习所得,不受遗传物质的影响15.从树丛到草间,人们常能找到形形色色的蜘蛛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6章动物的行为章末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获得的C.先天性行为的形成不依赖个体的生活经验D.先天性行为对于动物适应环境没有什么意义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具有的特点是()①由动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决定的②动物生来就有的③动物通过生活经验获得的④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3.下列关于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建立的行为B.动物的行为主要是后天学习行为C.一般能遗传给后代的行为D.动物越高等,后天学习行为越复杂4.右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的曲线图,由此可知下列行为的生理基础由简单到复杂的是()①蚯蚓走迷宫②猩猩设法取高处的香蕉③鸡绕道取食④小学生的识字学习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①③②④5.在烟台的海边生活着一种甲壳动物——招潮蟹,它的雄性长有一个大螯肢。
在繁殖季节,不同的招潮蟹挥螯的方式也不同。
分析甲、乙两种招潮蟹求偶行为的类型以及决定这种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A.先天性行为应激性B.先天性行为遗传性C.后天学习行为遗传性D.后天学习行为适应性6.让条纹文鸟孵化灰头文鸟的卵,并将孵出的雄灰头文鸟隔离饲养至性成熟,然后让这只雄灰头文鸟在雌条纹文鸟和雌灰头文鸟间选择配偶,结果它只会向雌条纹文鸟显示求偶行为。
这是因为()A.动物的本能B.雄灰头文鸟的学习行为C.雄灰头文鸟的推理D.雌条纹文鸟比雌灰头文鸟更漂亮7.右图是乌贼释放墨汁的情景,乌贼释放墨汁,这一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能使乌贼进行什么运动?()A.攻击行为,倒退运动B.防御行为,倒退运动C.攻击行为,漂浮运动D.防御行为,漂浮运动8.(2013·福建泉州)“桃花深处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
蜜蜂这种行为属于()A.先天性行为和社群(会)行为B.学习行为和社群(会)行为C.先天性行为和节律行为D.学习行为和节律行为9.下图的各种动物行为中,在获得途径上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10.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以逃避敌害。
蜥蜴的这种行为是()A.攻击行为B.繁殖行为C.防御行为D.取食行为11.“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这一诗句分别描述了蛱蝶和蜻蜓的()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B.防御行为、节律行为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D.繁殖行为、攻击行为12.你见过海豚表演吗?海豚乖巧聪慧的表演打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海豚的表演说明了动物也具有()A.节律行为B.先天性行为C.后天学习行为D.繁殖行为13.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从行为理论上分析,是人类哪方面行为能力最强所致?()A.取食行为B.防御行为C.后天学习行为D.社群行为14.典型的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中,个体之间的关系是()A.对群体的作用相同,地位平等B.对群体的作用不同,地位平等C.对群体的作用不同,地位不平等D.对群体的作用相同,地位不平等15.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各项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A.森林中的一群狒狒B.池塘中的一群青蛙C.花盆下的一群鼠妇D.果盘上的一群苍蝇16.在攻击行为发生之后,争斗的两个动物个体之间()A.一个死亡,一个胜利B.一个完好无损,另一个受伤后退却C.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伤害,以其中一个表示屈服结束争斗D.直到两败俱伤,并且其中一个表示屈服而结束争斗17.动物具有节律行为,是由于()的作用。
A.动物的生活环境B.动物的习性C.动物的生活经验D.生物钟18.(2013·山东济宁)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死后葬在微山岛上,他生前曾利用生物学知识设计让项羽乌江自刎。
他用白糖汁在乌江边书写了“项羽死于此”五个大字,然后将收集的大量蚂蚁放于其上。
项羽逃至乌江边,误以为天意如此,随后拔剑自刎。
你认为张良利用了蚂蚁的()A.学习行为B.社会行为C.觅食行为D.繁殖行为19.在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群体中,最占优势者()A.主要表现在攻击行为上总是得胜者B.最后享用食物C.往往是一个雌性个体D.负担对外战斗,保护群体20.在鸟类繁殖季节里,亲鸟如捉到毛虫,它自己并不立即吃掉,而是将虫带回巢,这一行为属于()A.繁殖行为B.取食行为C.防御行为D.节律行为21.狗走一小段路就要撒尿,这一行为是()A.繁殖行为B.取食行为C.领域行为D.社群行为22.蚁群中的工蚁整天忙忙碌碌地搬运食物的行为属于()A.后天性的防御行为和贮食行为B.后天性的社群行为和节律行为C.先天性的防御行为和节律行为D.先天性的社群行为和贮食行为23.两只雄性织布鸟在繁殖季节为争夺筑巢的树枝,发生激烈的争斗行为,该行为属于()A.取食行为B.攻击行为C.防御行为D.繁殖行为24.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蜜蜂是色盲,只能辨别物体形状B.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颜色C.蜜蜂只能辨别黑白两种颜色D.蜜蜂只能识别鲜艳的颜色25.下面有关探究动物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要从它的幼虫开始进行隔离饲养B.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时发现学习行为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C.蜜蜂主要通过嗅觉识别气味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沟通D.蚂蚁可用触角的触觉功能来实现个体间的相互沟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5分)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的动作,因此动物静止不动时不是动物行为。
()(2)蜜蜂和蝗虫体表都能分泌性外激素,它们都具有社群行为。
()(3)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一定是身体弱小的动物,它们的生存能力弱,群体生活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4)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动物的社群行为完全相同。
()(5)科学家利用鸟环志对鸟类的迁徙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
()27.(8分)连线题:把动物的下列行为与所属的类型进行连线。
①螳螂捕蝉 A.节律行为②乌贼喷“墨汁” B.取食行为③二虎相争 C.繁殖行为④鱼类洄游 D.攻击行为⑤一只母鸡照看着一群小鸡 E.防御行为⑥一只蛇在追捕一只青蛙 F.领域行为⑦黎明时公鸡打鸣报晓⑧乌鸦的“聚众鸣叫”28.(6分)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
试分析回答:(1)黑猩猩的这一行为属于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一行为?。
(3)幼猩猩要完成这一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而获得。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物质决定的,而后天学习行为是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
(5)后天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29.(10分)导盲犬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犬,是工作犬的一种。
经过训练后的导盲犬可帮助盲人去学校、商店、洗衣店、街心花园等。
导盲犬习惯于颈圈、导盲牵引带和其他配件的约束;懂得“来”“前进”“停止”等口令;可以带领盲人安全地走路,当遇到障碍和需要拐弯时,会引导主人停下以免发生危险。
一条训练有素的导盲犬会引领主人穿梭在繁忙的人流和街道。
此外,导盲犬还具有自然平和的心态,会适时站立、拒食、帮助盲人乘车、传递物品,对路人的干扰不予理睬,同时也不会对他们进行攻击。
(1)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来自世界各地,经过特殊训练的导盲犬能理解英语、汉语和手语三种指令。
对这种行为的解答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复杂反射B.这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C.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D.能增强导盲犬的适应性(2)在训练导盲犬中心,训练师要对执行口令准确的导盲犬进行食物奖励,这样做的目的是()A.饲喂导盲犬B.巩固形成的复杂反射C.巩固已有的简单反射D.熟悉训练师30.(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场运动盛会由于动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动物界决定举行一场有纪念意义的花样运动会,特邀人类去观看,以唤起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关注。
许多动物积极报名参加,有蚯蚓、狼、鹦鹉、蜜蜂、鲫鱼等。
比赛将在陆地、空中、水中三个运动场地同时进行。
运动会于6月5日举行。
只见狼在赛场上快速向前奔跑,蚯蚓奋力向终点蠕动,鹦鹉、蜜蜂在空中飞行,鲫鱼在水中游泳,参赛的各个动物都在奋力拼搏。
观众席上呐喊声、助威声响成一片。
在随后进行的自由表演项目中,既有有惊无险的场面,又有精彩的表演:两只狼为争夺一块肥肉在搏斗,战败者只要躺在地上,把咽喉部暴露在对手面前,一场“恶仗”就会立即平息;鲫鱼在水中吐着泡泡,能在不同的水层中停留;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地面上的落叶被蚯蚓取食干净;鹦鹉在学习唱歌;蜜蜂在空中表演圆圈舞。
在最后进行的颁奖会上,老虎给所有的参赛者都颁发了奖品。
(1)运动会于6月5日举行,是因为这一天被人类定为日。
(2)写出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蚯蚓:;狼:;鹦鹉:;蜜蜂:;鲫鱼:。
(3)狼的运动速度比蚯蚓快,原因是。
(4)狼的运动系统包括哪几部分?。
(5)在自由表演项目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列举三例)。
(6)鹦鹉学唱歌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为什么?(7)参赛动物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31.(15分)在大白菜、卷心菜、小白菜的叶上,常能看到一些深绿色的菜青虫,它是菜粉蝶的幼虫,长大后先变为蛹后羽化为菜粉蝶。
大白菜、卷心菜、小白菜、萝卜、油菜等植物的花,每一朵都由4片花瓣组成,十字形,这些植物都属于十字花科。
菜青虫是危害十字花科的重要害虫。
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你作出的假设是。
(2)你制订实验计划时,首先要考虑选用的菜青虫是成虫、幼虫还是即将孵化的菜青虫卵进行隔离饲养?为什么?(3)准备材料:甲组是将某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分别榨取汁液抹在滤纸上,作为组,乙组则是将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榨取的汁液,取其汁液也涂抹在大小与甲组相同的另一张滤纸上,作为组。
(4)将饥饿2天的l0只菜青虫放在滤纸周围,观察菜青虫爬向哪张滤纸的数量较多。
实验中要将菜青虫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5)实验结果:菜青虫将更多地爬向组。
(6)实验结论:。
32.仔细观察过蚂蚁的同学都知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
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
蚂蚁不会发声,它们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呢?“侦察蚁”在食物和洞穴之间是否留下了什么标记呢?为了探究蚂蚁间怎样进行信息交流,小新同学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1)小新同学提出的问题是?(2)小新同学作出的假设是。
(3)小新同学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①用烧杯饲养一窝蚂蚁。
给蚂蚁提供足够的食物、充足的氧气、一定的水分等生存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