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全册ppt教学课件(送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 二力平衡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 二力平衡课件
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 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F
G
G和F是一对平衡力
学习交流PPT
11
它们分各别处受于到怎哪样些的力状的态作? 用?



F拉


静止的轮船
F浮
G F浮
G
匀速上浮潜水艇
学习交流PPT
G




F阻 的



G
12
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猜想: 两个力应该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的大小可能要相等 两个力的方向可能要相反 两个力可能要在一条直线上
一 不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二 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改变

相等
成一定 角度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四 相等 相反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学习交流PPT
20
二、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惯性大小由质量决定,质量大,惯性大。 与是否运动﹑速度大小﹑所受外力无关。
4、惯性只能说“由于惯性” 、 “具有惯
性” 不能说“受到惯性”“惯性力”或
“惯性作用”。
学习交流PPT
3
【想一想】
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处于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能不 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呢?

排除
巧记:二力若平衡,合力定为零,物处两 状态,匀速或静止。
学习交流PPT
34
2、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另一个力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整套课件(送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整套课件(送教案)

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km 1 000m 103m 1dm=0.1m=10-1m
1c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 001m=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
方法归纳
km
m mm μm nm
m dm cm mm
用开水把杯子烫热,立即扣在 气球上,气球能把杯子“吸” 住.这说明了什么?
通电的线圈放在磁场中 会转起来,为什么?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阅读和讨论: 伽利略在想什么?
观察→疑问→猜想→探究→证实→……
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超载汽车压 坏了路面
为了更准 确地认识周围 的世界,把握 事物的特点, 我们发明工具, 帮助我们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米 符号:m
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 经过的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
2.常用单位: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µm) 纳米(nm)
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为__刻__度__尺___.测量时,尺要_紧__靠___ 待测物体.
课堂教学展示 情境导入
我们的感觉可靠吗? [观察一下图片]
紫色的线弯了吗?
橙色的线哪段长?
课堂教学展示 进行新课
知识点一 长度的单位
AB长还是CD长? 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大?
错觉
放 映 状 态 下 显 示
福岛核泄漏
温室效应带来的水灾
福岛无耳兔
干旱
咱们携手向物理的险峰进发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教材解读—授课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教材解读—授课课件

虽然重力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但重力大小不一定等于万有引力的大小。
物 体形状改变其重心不一定会改变,D错误。
答案:C
五、重力的由来
牛顿的观点 牛顿认为,地球和月球之间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个力跟地球 吸引它附近物体使物体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 万有引力的提出 牛顿提出: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互相 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重力的由来 水向低处流、抛出的石块落向地面等现象的产生,正是因为地 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力的作用。万有引力产生了重力,重 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应用
砌墙时,利用铅垂线 来检查所砌墙壁是否 竖直
利用水平仪检查桌 面、窗台等是否水 平
利用铅垂线检查 相框是否挂正
【例4】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 B.物体放在支持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支持面 C.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支撑法:在杆状物体上找一个点,将其支撑起来,如果杆状物体平 衡,那么这个点就是它的重心。
【例5】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的重心都一定在这个物体上
B.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
C.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可能不在物体的中心
D.物体重心的位置一定会随物体形状改变而改变
解析: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如空心球体的重心在 球心上,不在球体上,A错误;重心可以看成物体重力集中于一点而 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B错误;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但质地不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的位置就
对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理解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所在地的水平面,近似指 向地心。 (2)重力的方向与运动状态无关,不管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 动,重力的方向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2.2《探究滑轮的作用》教学课件(共21张PPT)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7/212021/7/212021/7/217/21/2021 6:47:35 A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021/7/212021/7/212021/7/21Jul-2121-Jul-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212021/7/212021/7/21Wednesday, July 21, 2021
杠杆、滑轮都是简单机械, 它们还可以变形为轮轴。
§5 探究滑轮的作用
下面是几种轮轴: 1、井上的辘轳; 从左边看过去,可画 成下图:
F2 L1 = R
O
L2 = r
F1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杠杆。
§5 探究滑轮的作用
下面是几种轮轴: 2、汽车的方向盘; 从上边看下去,也可 画成下图:
F2
L1 = R
那我们能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 组成滑轮组,使其又可以既改
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⑴、活动5:组成滑轮组
把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讨论一下,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你的 方案画在下面方框中,并动手做一做。 F
F
F
G
G
G
§5 探究滑轮的作用
⑴、活动5:组成滑轮组
F
F2段绳子承G担 F 2段绳子承担 3段绳子承担 还F可=(以1/2用)G多几个滑轮F=来(1G组/2)成G滑轮组F吗=?(1/试G3)试G 看。

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_力___, 但可以改变施力的_方_向_,是等臂 杠杆,不费距离。
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_省_力__, 但不能改变施力的_方_向__,是动 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要 费物体升高高度一倍的距离。

《功》人教版八年级初二物理下册PPT课件

《功》人教版八年级初二物理下册PPT课件

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
△U=W
热传递是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内能的转移
同种能量形式的转移
△U=Q
典型例题
例1 、如果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 C )
A.铁丝一定吸收了热量 B.铁丝一定放出了热量 C.外界可能对铁丝做功 D.外界一定对铁丝做功
典型例题
例题2、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设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可忽
月24日生于索尔福。他父亲是酿酒 厂的厂主。焦耳从小体弱不能上学, 在家跟父亲学酿酒,并利用空闲时间 自学化学、物理。他很喜欢电学和磁 学,对实验特别感兴趣。后来成为英 国曼彻斯特的一位酿酒师和业余科学 家。焦耳可以说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 杰出的科学家。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 学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后转向对功热
情景导入
了解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 功劳 立功— 贡献 • 大功告成 事半功倍—— 成效
什么是力学中的“功”呢?
学习目标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2.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3.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一、力学中的功
功的定义: 通常而言,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
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 力对物体做了功.
一、力学中的功
小组讨论: 1.力学里所说的做功,包含的的两个必要是什么?
一、力学中的功
小组讨论: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分别是哪三种?
一、力学中的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初中)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PPT

力(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力(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03 随讲随练
2.改变力的下列哪个要素,会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以上都可以
【解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所以可以通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故选D。
03 随讲随练
3.如图,一辆重100N的小车,在B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大小为40N的力斜向上拉, 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车所受的拉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目录
CONTENTS
01
新课导入
02
课堂讲解
03
课堂总结
04
归类练习
新课导入
观察与思考
牛顿猜想
起吊大型货物
提出问题
1.苹果为什么能“自己”掉下来呢? 2.起重机是怎样吊起大型货物的? 3.拔河比赛中如何把对方“拉”过来?
拔河比赛
新课导入
现象归纳 以上所有现象,都是因为有了“力”: 苹果掉下来是因为苹果受到地球“吸引力”; 货物被吊起,是因为起重机的钢绳向上用“力”拉起货物; 要想赢得拔河比赛,只有用“力”拉绳。
乙.力相同,方向不同足球运动轨迹不同
2.这说明作用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01 力的三要素
1.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
甲.力相同,A比B容易开门
乙.力相同,推瓶盖瓶会倒下
3.这说明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01 力的三要素
2.力的三要素 4.力的三要素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小勇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对墙有一个力的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 也会对小勇有一个力的作用,因此使小勇离墙而去的力是墙施加的,其大小等于 小勇推墙所用力的大小。 【答案】物体;作用;墙;等于。

动能和势能(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动能和势能(教学课件)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

质量m/kg 0.1 0.1 0.1
高度h/cm 10 15 20
推动木块的距离s/cm
3. 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进行实验 ②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控制速度不变,即固定钢球 在滑槽上的释放位置的高度h。
改变钢球的质量m。 观察并测量木块被撞出的距离s。
一、动能
次数 1 2 3
质量m/kg 0.1 0.2 0.3
流水 能推动水车
流水做 功
子弹 能击碎苹果
子弹做 功
弓 能将箭射出
弓具备 做功的本领
水、子弹、弓这些物体都能够对外做功或具备做功的本 领。其原因是这些物体具有能量。
2. 动能
①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观察以下物体具有的能量有什么共同特点?
一、动能
台风把物体刮跑
行驶的汽车
子弹击穿木桩
以上物体的能量都是由于运动而具有的。
3. 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猜想与假设 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速度、质量等因素有关。
一、动能
子弹飞行的速度比较大,对物体的杀伤力也大(做功多); 用锤子击碎物体时,锤头的质量越大,破坏力越强(做功越多)。
子弹的速度越大,做功越多
目录
Contents
动能
势能
课堂总结
动手动脑学物理 课堂练习
1. 能量
请同学们观察以下生活中的现象并思考:
一、动能
湍急的流水 能推动水车
拉开的弓 能将箭射出
飞行的子弹 能击碎苹果
水、子弹、弓这些物体是否能够 对外做功?其原因是什么?
1. 能量
一、动能
①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③ 能量的单位:焦耳(J)。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2. 力
单位: 牛顿,简称牛,符号为 N 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第七章 力 第二节 弹力
复习提问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哪些效果?
1、对物体施加力时,会使物体发生 形变;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 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反作用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反作用力 作用力
反作用力 作用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力的作用
压路机
施力
接触 受力
物体
? 物体
不接触
地球对苹果的万有引力
磁铁对小球的磁力
地球与月球之间有引力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有力的作用
小结
物体发生形变
1. 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 作用点
2.使用弹簧测力计不必要的是( A ) A.弹簧测力计竖直或水平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D.拉力不得超过弹簧测力计所能承受的最大的力
2、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D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
——力的方向
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时,每次手的位置离门 轴远近不同,力的效果也不同。
——力的作用点
打台球时,力 的大小、方向、作 用点都很重要
3.力的示意图
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静止变为运动, 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2)运动快慢变化;
运动状态改变
(3)运动方向变化。
知识点二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如何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呢?
除了力的大小、方向还有什么因素能影响力 的作用效果呢?
想想做做
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 大小的力推门,感受手推门的难易程 度有什么不同。
A BC
2.本节实验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演示 实验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同时要认真 思考,带着问题去观察,这样效果会更好.学生实 验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验 探究,体会力的实质、特点、作用效果及影响力 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 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的能力、分析问题的思维 能力及透过现象提炼实质的综合概括能力.
在A点推开门最容易,在C点推开门最难。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位置有关。
一、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
素,它们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如何简单方便的表示力呢?
二、力的示意图
起点表示力 的作用点
沿力的方向画一 条线段,用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标出力的符 号(大小和
单位)
知识点三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小实验
在两个靠得较近的小车上分别放一块磁 体,松手后观察发生的现象。
点击 按钮 观看
让一个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 观察发生的现象。
人推墙,墙受力, 但人后退,说明人受到向后的力。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施力物体 作用力 受力物体
A 物体
受力物体
反作用力
B 物体
施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堂教学展示 随堂演练
力的符号F,单位 牛顿、牛,符号N
力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物体间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
拓展延伸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去碰石头,鸡蛋会被碰破而石头不会破,对
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鸡蛋受到了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力 ×
B.石头碰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碰石头的力 ×
C.石头碰鸡蛋的力等于鸡蛋碰石头的力 √
周国年、邹垚娟作品,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购课件,
3
盗版必究!
送教案、试卷、专题复习资料等资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R·八年级下册
课前自学准备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认识力的 作用效果.
2.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 示力.
3.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习重点 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以及能
2.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_大__小_、方__向__、 _作__用__点条带箭 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画力的示意图时,在_受___
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终
点用箭头表示力的__方__向__,线段的__起__点__或 __终__点__表示力的作用点,最后在箭头旁标明 力的名称或大小. 4. 力是__物__体__对__物__体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相__互__的__.
3.如图甲,放在水平地面的木箱受到与水平
地面成30°角斜向上10N的拉力作用,作出拉力
的示意图。
F = 10N
30°
解析:作力的示意图,必须把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本题中拉力 用F表示,其作用点在木箱上,可以画在右上角 的某个位置,也可以画在中心处。
课堂教学展示 教学板书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概念、符号及单位
D.石头碰鸡蛋的力和鸡蛋碰石头的力都作用
在鸡蛋上了 ×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鸡蛋破了而石头没破是因为鸡蛋受力时易发
生形变,而石头受力时不易发生形变.
课后反馈总结 布置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反馈总结 教学反思
1.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日常生活实例入手, 深入观察、分析和总结,将抽象的力的概念弄懂、 弄透,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并不难学,有亲近感、 成功感.
推土机推土 推土机施力 土受力
磁铁吸引铁钉 磁铁施力 铁钉受力
课堂教学展示 进行新课
力是物体对 物体的作用。
人 双手
人 人 推土机 磁铁
推 拉 提 举 推 吸引
车 弹簧 水桶 杠铃
土 铁钉
作用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知识点一 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用符号F 表示,单位牛顿,简称牛, 符号N。
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学习难点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学具准备 准备磁铁、小钢球、两个小车、大头针、 两根弹簧、篮球、多媒体设备等.
课前自学准备 预习检测
1.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形__状__,还 可以改变物体的_运__动__状__态__.力的单位是_牛__顿_, 简称__牛__,符号是__N__.
课堂教学展示 新课导入
攀岩者仅靠手脚灵活运用抓、撑、蹬等动作, 用“力”实现身体的平衡。
什么是力呢?
什么是力
押加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力”……
人推车 人用了力 车受到了力
双手拉弹簧 人用了力 弹簧受到了力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力”……
人提水桶 人用了力 水桶受到了力
人举杠铃 人用了力 杠铃受到了力
其他物体也可以对别的物体施力……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 N。
讨论一下 1.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吗? 2.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演示: (1)捏一下橡皮泥; (2)拉伸一下弹簧。
二、力的作用效果 形状改变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使它发生形变。
演示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课后反馈总结 习题解答(见教材P5动手动脑学物理)
1.请举例说明:(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作用 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系.
解答:(1)用力拉弹簧,弹簧会伸长,这说 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1.如图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_运__动__状__态__发__生__改__变____; 图(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__形__状__发__生__改__变___。
2.仔细观察下图,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力的作用效 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解析:图中第一次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 第二次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显然弹簧的形变 与力的方向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