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变速箱基本工作原理
汽车变速箱图文详解-精

2020/9/3
4
1.3手动变速箱基本工作原理
2020/9/3
5
1.3手动变速箱基本工作原理
2020/9/3
6
1.3手动变速箱基本工作原理
2020/9/3
7
1.3手动变速箱基本工作原理
2020/9/3
16
1.4 悦翔手动变速器说明与操作
手动变速器的保养
对于初期保养,变速器磨合后, 5000km 进行维护保养 每间隔2万公里或12个月进行检查一次,必要时可进行更换 在经过10万公里或60个月以后,进行更换变速箱油
手动变速器油的检查
2020/9/3
1. 确认车辆处于水平状态,以检查油位; 2. 拆下进油螺塞;检查变速器是否有漏油痕迹。
2020/9/3
3
1.2 手动变速箱的概述
车辆变速器具有这样几个功用:
※ 改变传动比,扩大驱动轮转矩和转速的变化范围,以适 应经常变化的行驶条件,同时使发动机在有利(功率较高而油 耗较低)的工况下工作;
※ 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情况下,是汽车能实现前进和倒退行 驶功能;
※ 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以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 于变速器换档或进行动力输出。
位置分为六大组件:右箱体、左箱体、输入轴
组件、中间轴组件、差速器组件、换档换位组
件。
其内部为二轴式,输入轴、中间轴和倒档齿轮
轴互相平行。动力由输入轴输入M145FMB 变速器通过换档换位组件带动
换档轴绕其中心的转动实现换位,换档杆的轴
向运动实现
换档,换档时通过惯性同步器以实现柔性换档。
手动变速箱资料

结合套
同步环
A
齿轮 滑
块
滑块
变速齿轮
变速齿轮的花键 同步环的花键
同步环
17
一、机构原理
(3)第二阶段---用力推换挡杆(同步继续)
当换挡杆继续移动时,作用在 结合套上的力克Βιβλιοθήκη 钢丝弹簧的结合套同步环
同变
步 结合套 环
速 齿
轮
力,而将结合套卡到滑块的凸 起部分上。然而,结合套与同
变速齿轮
步环中的花键并未完全对准,
手动变速箱
5T063A/5T065
1
主 一、机构原理 要 二、拆装
三、专用工具使用
内 四、故障诊断 容 五、保养要求
2
一、机构原理
1、总述 2、动力传递路线 3、同步啮合机构 4、换挡机构 5、倒档机构 6、防止误挂倒档机构 7、自锁机构 8、互锁机构
3
一、机构原理 1、总述
手动变速箱是将曲轴上的旋转和扭矩传至驱动轮的齿轮总成。变速箱的 基本作用是根据行车条件,传送适当的发动机功率。但由于当今普遍的发动 机特性,变速箱还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1、提供起动和爬坡时所需的较大的功率; 2、在高速行驶中,能高速驱动车轮; 3、倒车行驶。 为了要做到这几点,变速箱必须: 1、能增加或者减小扭矩 2、能改变其中一个齿轮的转动方向
13
一、机构原理
1)惯性锁环式同步器结构
(1) 输入轴的每一前进齿轮总是与输出 轴的相应齿轮啮合
(2) 由于这些齿轮能在其轴上自由转动, 故此当离合器啮合,发动机转动时,这 些齿轮就一直转动
结合套
钢丝弹簧
变速齿轮
(3) 齿套用花键固定于轴上。同样,结 合套沿齿套的周边,用花键固定在其上, 而且可以轴向滑动
汽车手动变速箱工作原理

汽车手动变速箱工作原理
1.一档(一速):一档是最低档位,即车辆启动或低速行驶时使用。
一档通过将主离合器与一号齿轮连接,将发动机的扭矩传递到主轴。
2.二档(二速):二档适用于低速行驶,通过将主离合器与二号齿轮连接来提供更高的速度和扭矩输出。
3.三档(三速):三档适用于中等速度行驶,通过将主离合器与三号齿轮连接,提供更高的转速和更佳的燃油效率。
4.四档(四速):四档适用于高速行驶,通过将主离合器与四号齿轮连接,提供更高的速度和扭矩输出。
5.倒挡:倒挡用于倒车时使用,通过将副离合器与倒挡齿轮连接,将发动机的扭矩反向传递到后轮。
在变速过程中,驾驶员通过变速杆选择不同的挡位,然后通过离合器的踏合来切断或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输。
当离合器踏合时,发动机的扭矩可以通过离合器传递到变速器,从而实现车辆的运动。
当离合器放离合时,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输中断,车辆停止运动。
手动变速箱的优点在于驾驶员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所需的挡位,控制车辆的速度和燃油消耗。
此外,手动变速箱通常比自动变速箱更简单,并且更容易维修和更换。
然而,手动变速箱需要驾驶员的操作技巧,包括正确的离合器控制和档位的选取。
不正确的操作可能导致离合器过早磨损或变速器损坏。
总结起来,汽车手动变速箱通过合理的齿轮组合来实现不同的速度和扭矩输出。
驾驶员可以通过变速杆选择不同的挡位,并通过离合器的操作
控制动力传输。
手动变速箱具有相对较简单和易维修的特点,但需要驾驶员具备相应的操作技巧。
手动变速器换挡原理与动力传递-课件PPT

三、手动变速器换挡原理与动力传递
2010年9月
目录
1
两轴五档变速器
2
三轴五档变速器
一、两轴五档变速器换挡原理与动力传递
1、简单变速箱的工作原理 ◆我们先来看一个2档变速箱的简单模型如下:
◆输入轴(绿色):通过离合器和发动机相连,轴和上面的齿轮是一个 部件。
◆轴和齿轮(红色):叫做中间轴。它们一起旋转。轴(绿色)旋转通过 啮合的齿轮带动中间轴的旋转,这时中间轴就可以传输发动机的动力 了。
◆五档动力传递路径
◆倒档动力传递路径
倒档惰轮
倒档被动齿轮 倒档主动齿轮
刚才的发言,如 有不当之处请多指
正。谢谢大家!
23
◆如图所示,输入轴(绿色)带动中间轴,中间轴带动右边的齿轮(蓝 色),齿轮通过套筒和花键轴相连,传递能量至驱动轴上。在这同 时,左边的齿轮(蓝色)也在旋转,但由于没有和套筒啮合,所以 它不对花键轴产生影响。
◆当套筒在两个齿轮中间时(第一张图所示),变速箱在空挡位置。两 个齿轮都在花键轴上自由转动,速度是由中间轴上的齿轮和齿轮( 蓝色)间的变速比决定的。
◆轴(黄色):是一个花键轴,直接和驱动轴相连,通过差速器来驱动汽 车。车轮转动会带着花键轴一起转动。
◆齿轮(蓝色):在花键轴上自由转动。在发动机停止,但车辆仍在运动 中时,齿轮(蓝色)和中间轴都在静止状态,而花键轴依然随车轮转 动。
◆齿轮(蓝色):和花键轴是由套筒来连接的,套筒可以随花键轴转动 ,同时也可以在花键轴上左右自由滑动来啮合齿轮(蓝色)。
2、同步装置 同步是使得套筒上的齿和齿轮(蓝色)啮合之前产生一个摩擦接触 ,见下图
齿轮(蓝色)上的锥形凸出刚好卡进套筒的锥形缺口,两者之间 的摩擦力使得套筒和齿轮(蓝色)同步,套筒的外部滑动,和齿 轮啮合。
手动变速箱详解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为车辆的行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车辆变速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变传动比,将合适的牵引力通过传动轴输出到车轮上以满足不同车辆在工况下的需求。
可以说,一台变速箱的好坏,会对车辆动力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最近20年,汽车变速箱也进入了百花争鸣的时代,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变速器种类也让消费者的选择面前所未有的丰富起来,而市面上手动挡,自动挡,CVT无级变速,DSG双离合,AMT等不同种类的变速器都拥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车168将陆续带大家了解市面上几种不同类型变速箱的原理和特性。
首先,我们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变速器产生的原因。
一般来说,汽车的发动机是通过燃烧燃油来获取动力的,而发动机在怠速和最高转速之间时才能输出动力。
而在整个转速范围内,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功率并不能保持一致,其相应的最大值只能在规定的转速出现。
从车辆对驱动力的需求上看,单纯依靠发动机产生的扭矩不能满足汽车行驶中的各个阶段对驱动力的需求。
比如在起步阶段,需要较大的扭矩和较低的转速,但是发动机在较低的转速下却无法提供足够的扭矩输出,在高速巡航时,需要较高的转速却对扭矩要求较低,而此时发动机保持高转速运转无疑会造成燃油的无谓消耗。
由于现代发动机的这种不完美的特性,变速箱便应运而生。
变速器在不同的工况下使用不同的速比,从而使得车辆和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可以发挥其最佳的动力性能。
最常见的两轴5速手动变速箱解剖图下面,我们就从结构最简单最传统的手动变速器说起。
一般的手动变速箱的基本结构包括了动力输入轴和输出轴这两大件,再加上构成变速箱的齿轮,这就是一个手动变速箱最基本的组件。
动力输入轴与离合器相连,从离合器传递来的动力直接通过输入轴传递给齿轮组,齿轮组是由直径不同的齿轮组成的,不同的齿轮组合则产生了不同的齿比,平常驾驶中的换挡也就是指换齿轮比。
输入轴的动力通过齿轮间的传递,由输出轴传递给车轮,这就是一台手动变速箱的基本工作原理。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来给大家讲讲,手动变速箱换挡的原理。
手动变速箱工作原理

手动变速箱工作原理
1、手动变速箱工作原理:换挡,改变输入轴,最后通过中间轴的传动输出到输出轴的差速器,差速器运动,轮胎也运动。
即通过拨叉改变啮合齿轮的传动比(齿数比),进而改变驱动扭矩,以适应不同的工况。
齿轮的速度与齿轮的齿数成反比。
也就是齿数越多的齿轮,转速越慢。
通过一系列大小齿轮的匹配,可以获得不同的传动比。
输出轴上的齿轮不直接与轴连接,而是通过一个“零件”连接。
这个所谓的“零件”就是齿轮和轴之间通过套筒的连接。
套筒随齿轮移动。
挂档时,套筒会被推到所需档位的同步器上,压下同步器,通过摩擦使档位速度与轴同步。
然后就可以挂档了。
手动挡变速箱内部结构及和驱动轮连接工作原理

手动挡变速箱内部结构及和驱动轮连接工作
原理
1 手动挡变速箱的内部结构
手动挡变速箱(Manual Transmission)是一种能够提供多档变速,用来改变车辆带机性能的变速箱。
其内部大致包括:输入轴、行星箱、曲轴、漏级箱、传动轴、操纵杆、同步器等组件,它们构成了变速箱
的内在结构。
输入轴是传动源和变速箱中心组件,其一端连接发动机,另一端
连接行星箱;行星箱由ven构件组成,由于行星轮的相对回转和沿外
壳滑动,使得变速箱有不同的速比;曲轴的下端连接行星箱,上端连
接漏级箱;漏级箱由后排、前排、偏心等零件组成,它起到了传动动
能的摩擦变速作用。
2 手动挡变速箱与驱动轮的连接工作原理
变速箱内部和驱动轮之间的连接由操纵杆控制,其中操纵杆的作
用是选择不同的挡位,以改变变速箱的速比,提供相应的行驶速度。
发动机转动的能量经过输入轴传递给行星箱,行星箱接受传动动能,然后将它们转移给曲轴,曲轴又传给漏级箱,其中会产生不同的
行驶速度。
而漏级箱又由操纵杆控制,一旦操纵杆移动将不同速比的
行驶能量传递给驱动轮,从而驱动轮转动带动汽车前进,实现变速行驶。
总之,手动挡变速箱的内部结构和驱动轮的连接工作原理为:发动机原始动能由输入轴传递至行星箱,行星箱再将其传递给曲轴,曲轴再传递给漏级箱,漏级箱根据操纵杆的移动将不同的速比的行驶能量传递给驱动轮,实现变速行驶。
手动变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增速传动
a) 减速传动
b)
Ⅰ-输入轴 Ⅱ-输出轴
五、手动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1、前面已提及,手动 变速器包括变速传动机 构和操纵机构两大部分 。 2、变速传动机构是变 速器的主体,按工作轴 的数量(不包括倒档轴) 可分为两轴式变速器和 三轴式变速器。
动力传递情况.6
五挡:在空挡位置的基础 上,使二轴上的五挡接合 套移动,与二轴上的五挡 常啮斜齿轮啮合,由于二 轴上的齿轮比中间轴上的 齿轮小,因此为超速挡, 超速挡的传动比小于1, 所以二轴的转速与一轴同 向,但转速高。力矩比一 轴力矩小。
动力传递情况.7
倒挡:变速杆 位于倒档时, 倒挡惰轮换入 与倒挡主动齿 轮和倒挡从动 齿轮啮合。倒 挡从动齿轮同 时又是一、二 档同步器接合 套,同步器接 合套带有沿其
1、 按操纵方式 手动变速器(); 自动变速器(); 手动自动一体变速器.
2、手动变速器(简称) 又称机械式变速器, 即必须用手拨动变速杆 (俗称“挡把”)才能改 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位置,改变传动比,从 而达到变速的目的。轿车手动变速器大多为四 挡或五挡有级式齿轮传动变速器.
四、变 速 器 的 原 理
动力传递情况.4
三挡:在空挡位置的基 础上,使二轴上的三、 四挡接合套向右移动, 与三挡常啮齿轮啮合, 由于中间轴上的齿轮变 大,二轴齿轮变小,所 以三挡的传动比减小, 输出力矩变小,但转速 升高,一、二轴同向旋 转。
动力传递情况.5
四挡:使一轴与二轴直 接连接,这样动力直接 从一轴传递到二轴,此 为直接挡,传动比为1, 二轴上的转速、力矩与 一轴相同,旋转方向相 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动变速箱的基本工作原理一、变速箱的作用发动机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变速箱的存在。
首先,任何发动机都有其峰值转速;其次,发动机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在一定的转速区出现.比如,发动机最大功率出现在5500转。
变速箱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换档可以使得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能状态下。
理想情况下,变速箱应具有灵活的变速比。
无级变速箱(CVT)就具有这种特性,可以较好的发挥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二、CVT无级变速箱有着连续的变速比。
其一直因为价格、尺寸及可靠性的关系而没有大量装备汽车。
现在,改进的设计使得CVT的使用已比较普遍。
国产AUDI 2.8 CVT变速箱通过离合器及发动机相连,这样,变速箱的输入轴就可以和发动机达到同步转速。
奔驰C级(图库论坛)级Sport Coupe 6速手动变速箱一个5档的变速箱提供5种不同的变速比,在输入轴和输出轴间产生转速差。
三、简单的变速箱模型为了更好的理解变速箱的工作原理,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2档变速箱的简单模型,看看各部分之间是如何配合的:输入轴(绿色)通过离合器和发动机相连,轴和上面的齿轮是一个部件。
轴和齿轮(红色)叫做中间轴.它们一起旋转。
轴(绿色)旋转通过啮合的齿轮带动中间轴的旋转,这时,中间轴就可以传输发动机的动力了。
轴(黄色)是一个花键轴,直接和驱动轴相连,通过差速器来驱动汽车。
车轮转动会带着花键轴一起转动.齿轮(蓝色)在花键轴上自由转动。
在发动机停止,但车辆仍在运动中时,齿轮(蓝色)和中间轴都在静止状态,而花键轴依然随车轮转动。
齿轮(蓝色)和花键轴是由套筒来连接的,套筒可以随着花键轴转动,同时也可以在花键轴上左右自由滑动来啮合齿轮(蓝色).1档挂进1档时,套筒就和右边的齿轮(蓝色)啮合。
见下图:如图所示,输入轴(绿色)带动中间轴,中间轴带动右边的齿轮(蓝色),齿轮通过套筒和花键轴相连,传递能量至驱动轴上.在这同时,左边的齿轮(蓝色)也在旋转,但由于没有和套筒啮合,所以它不对花键轴产生影响。
当套筒在两个齿轮中间时(第一张图所示),变速箱在空挡位置。
两个齿轮都在花键轴上自由转动,速度是由中间轴上的齿轮和齿轮(蓝色)间的变速比决定的.四、真正的变速箱如今,5档手动变速箱应用已经很普遍了,以下是其模型。
换档杆通过三个连杆连接着三个换档叉,见下图在换挡杆的中间有个旋转点,当你拨入1档时,实际上是将连杆和换档叉往反方向推。
你左右移动换档杆时,实际上是在选择不同的换档叉(不同的套筒);前后移动时则是选择不同的齿轮(蓝色).倒档通过一个中间齿轮(紫色)来实现。
如图所示,齿轮(蓝色)始终朝其他齿轮(蓝色)相反的方向转动。
因此,在汽车前进的过程中,是不可能挂进倒档的,套筒上的齿和齿轮(蓝色)不能啮合,但是会产生很大的噪音。
同步装置同步是使得套筒上的齿和齿轮(蓝色)啮合之前产生一个摩擦接触,见下图齿轮(蓝色)上的锥形凸出刚好卡进套筒的锥形缺口,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套筒和齿轮(蓝色)同步,套筒的外部滑动,和齿轮啮合.汽车厂商制造变速箱时有各自的实现方式,这里介绍的是一个基本的概念!手动挡的换档原理有些车友驾车换挡时车辆有诸如前冲(窜车)、顿挫(坐车)等现象,一般问题都是出在换档操作上,这里就换挡操作问题做一下探讨。
为便于探讨,我们把一脚离合法的换挡过程大致分解为如下三个步骤:1、踩离合(器),松油门;2、换挡;3、抬离合、加油。
以上三个步骤中,哪一步可能产生问题呢?1、踩离合(器),松油门这一步有可能产生冲击.产生冲击的原因是踩离合松油门的顺序不对.如果先松油门后踩离合,由于发动机停止供油而离合器未分离,可能出现“反拖”即发动机制动现象,这会产生“顿挫”冲击感。
当档位较高(如四、五档行驶)时,发动机制动作用较轻,不会有多大感觉,但档位较低(如二、三档行驶)时,“顿挫”感就会比较明显。
踩离合松油门的正确操作方法是,踩离合和松油门应同时(或几乎同时)进行。
就算要排个先后次序,也应是踩离合在先,松油门在后.注意,松油门的时间不能太滞后,否则,由于踩下离合后相当于卸去了发动机的负荷,而油门又未及时松开的话,发动机转速会迅速升高。
这时烧的油算是白费了。
踩离合、松油门后,发动机转速随之开始下降。
2、换挡这是整个换挡过程中的实质性步骤.正常情况下,由于同步器的作用,一对待啮合的两个齿轮(从赛欧车变速器的实际构造来看,实际上是变速器输出轴上的同步器结合套和待换入档位齿轮上的齿环)在转速未达到同步前是不会接触的,因此不会产生齿轮撞击(同步器的同步原理,虽不是特别复杂,但如不配上一两幅*图什么的,倒还不容易把它说清楚。
不过仅就同步原理来说,这对我们并不太重要,不说它也罢)。
转速同步后,两齿轮会顺利啮合,所以这一步不会产生什么冲击.不仅如此,换挡时如操作(施力大小、换入时机)得当,还会产生类似换挡杆被自动吸入到位的感觉,这对驾驶者来说,不啻为一种“快意”。
这里把变速器内待啮合两齿轮转速的同步称为“变速器同步”,以及后面要提到的另一种同步相区别。
3、抬离合、加油这是最容易产生冲击的一个阶段,抬离合的控制非常关键。
我认为,抬离合的控制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抬离合的时机,另一个是抬离合的操作。
抬离合的时机抬离合的时机是指换入新档位后(即上面第二步),何时抬起离合器进入半离合状态。
当踩下离合器将变速器手柄换入新档位时,变速器内待啮合两齿轮的转速是被同步器同步后才顺利啮合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发动机转速及离合器摩擦片(以下简称离合器片)的转速也同步了,绝大多数场合,两者仍存在较大转速差.于是,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当发动机转速及离合器片转速达到同步时就应是抬离合的理想时机。
那么,怎样才知道发动机转速及离合器片转速达到同步了呢?很显然,这需要了解换挡时发动机转速及离合器片转速是如何变化的。
踩离合、松油门后,发动机转速很自然地随之下降,其变化通过发动机转速表就可一目了然,这比较单纯和简单。
从踩离合、松油门后至换入新档位时的这段时间内,离合器片的转速又是怎样变化的呢?下面我们举一个实际例子来分析一下.好了,话说至此,希望大家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那就是,整个换挡过程中,不管是加档还是减档,传动系统中有两处的转速需要同步。
一处是变速器内部待啮合齿轮的转速需要同步,即上面曾提到过的“变速器同步”,它由同步器完成,无须我们操心;另一处就是这里所说的发动机及离合器片之间的转速也需要同步,即“离合器同步”,这得靠驾驶者自己来控制。
离合器同步后,发动机转速等于同步转速,此时抬离合进入半离合状态不仅可使离合器的结合过程平顺柔和无冲击,而且其最大的好处在于发动机飞轮及离合器片之间没有了转速差,离合器摩擦元件的磨损可降到最低程度。
离合器同步时抬离合如果操作得当,您会发现,当进入半离合状态时,发动机转速表指针会维持在同步转速左右,不会有太大的上下摆动。
如果转速表指针上下摆动过大,说明抬离合时机不对。
离合器片转速及车速之间仅存在简单的比例关系,所以发动机转速及离合器片转速的不同步,换句话说就是发动机转速(n/min)及车速(km/h)的不“匹配"。
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或听到这样的说法,即换挡时车辆产生前冲或顿挫等现象是“车速不匹配”引起的,我想大家此时所说的车速不匹配,其实质应该就是意指发动机转速及离合器片转速的不同步,或者说是发动机转速及车速(即同步转速)不匹配.例如,如果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过程很快,在发动机转速尚未下降到同步转速时就抬离合,且抬离合操作过快,发动机转速表指针由上向下快速摆动至同步转速,车辆可能会有“前冲”或“抖动”感。
及顿挫现象的原因恰恰相反,前冲或抖动总是因为发动机转速大于同步转速所引起的。
前冲感可能出现在发动机转速及同步转速相差较大时,发动机迫使车辆向前串了一小步;抖动感则可能出现在发动机转速及同步转速相差不大时,此时发动机想“拉汽车一把",但无奈油门已闭而无能为力。
为避免冲击,此时必须“稍安勿燥",在发动机转速降低到接近同步转速时再行抬离合操作。
再例如,在实际操作中如因某种原因(如换挡不熟练)导致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过程延长,在执行第三步时发动机转速可能已下降至同步转速以下,甚至可能已下降至怠速转速,此时抬离合至半离合状态,发动机转速表指针由下向上摆动至同步转速,如再加上半离合控制不好(过快),车辆会出现“顿挫”现象。
产生顿挫的原因,一般说来,总是同步转速大于发动机转速,离合器片在汽车惯性作用下企图“推着"发动机提速运转,从而引起了发动机制动。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必须在抬离合至半离合前或在抬离合的同时缓缓踩下油门踏板,使发动机转速回升并保持在同步转速左右.根据情况,在抬离合至半离合前或在抬离合的同时缓缓踩下油门踏板这一操作,就是大家经常所说的油离配合问题。
油离配合对换挡过程来说非常重要。
例如上面讲到的减档时的情形就是如此.减档时,发动机转速始终低于同步转速,这就必须靠适当加油来提高发动机转速以减小离合器结合时的冲击。
减档时比加档时更容易出现顿挫现象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另外,即便是在同步转速时抬离合,因为只要离合器一开始结合,就会或多或少增加发动机负荷,如果此时油门不及时跟进,可能导致发动机转速继续下降(发动机转速损失)而引起顿挫。
为避免顿挫,也为了保证加速过程的连续性(即加速过程不因换挡而出现瞬间停顿),应根据情况在抬离合的同时适当给油,以使离合器结合时发动机转速能稳定在同步转速上,这样做既可防止冲击,又可使后续加速“跟得上”。
这些,初学者们往往都容易忽视(或是无暇顾及)。
如果您换挡时经常出现顿挫现象,就应该注意这个问题了。
实际驾驶中,道路情况千变万化,驾驶者的操作于细微处也五花八门,引起换档冲击可能还有其它一些原因,不可能一一细说。
总而言之,不管是出于操作上的何种原因,只要发动机转速及离合器片转速不同步,就可能引起抬离合时的冲击.追根溯源,离合器不同步是“罪魁祸首”。
话说回来,尽管抬离合的时机不对可能引起上面所说的诸如顿挫、抖动等冲击现象,但即便是抬离合时机没有掌握好,我们仍然可以在抬离合时通过对半离合状态的控制,靠离合器弹簧的缓冲和摩擦元件的相对滑磨来缓和、吸收和消减这些冲击。
作为普通驾驶者,在平常操作实践中我们恐怕有意无意地也是这么做的.尽管可忽视抬离合时机而仅靠抬离合的操作控制也可使离合器结合过程平顺,但这显然是以增加离合器摩擦元件的磨损为代价的。
为减小离合器的磨损,为追求完美的操作技巧,为享受至上的驾驶乐趣,了解离合器同步换档的概念,在正确的抬离合操作基础上,必要时辅以这种方法对抬离合时机加以控制,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从原则上讲,离合器同步换挡法在不同车速(或发动机转速)、不同档位以及加档或减档时都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