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30条论语免费游玩三孔
三孔景区简介+30句易背论语总结材料翻译

孔子的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
孔子为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开创儒家之风,仁学派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德国柏林得月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基座上刻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孔子名言。
德国人把孔子和康德共同尊为教育学的奠基人。
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了联名倡议:“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500年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
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思想,讲究诚信、忠孝。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
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
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
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
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儒学也叫儒家文化,是以"仁”为核心"、推崇"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义”、“礼”、“智”、“信”、“德治”,反对“过”与“不及”,崇尚“中庸”,崇尚和谐。
“背论语免费游三孔”精选65条

“背论语免费游三孔”精选65条1.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2.子曰: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3.子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子曰: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5.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音乐呢?6.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7.子曰: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情。
8.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9.子曰: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1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去做官。
14.子曰: 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15.子曰: 君子贞而不谅。
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16.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17.子曰: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
素材7:妈妈背《滕王阁序》免费进景区-2023年高考作文最新热点素材辩证解读

素材7:妈妈背《滕王阁序》免费进景区【素材呈现】近日,一段“妈妈背《滕王阁序》免费进景区”的视频在网上流传。
早在2013年,江西滕王阁景区就已推出完整背诵《滕王阁序》,即可免费参观游览的活动。
今年49岁的周女士得知滕王阁景区常年推出“背诵《滕王阁序》赢门票”活动后,经过一番准备,10月5日到场花6分钟将通篇背了下来,获赠景区大门票1张。
《滕王阁序》是旷世佳作,被誉为天下第一骈文,全文只有七百多字,却诞生了四十多个成语。
登楼望景,一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临高怀古,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笃行致远,立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把旅游和读书结合起来,于饱览壮美山河、璀璨人文中陶冶心灵、提升修养,是“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题中之义。
有关景区推出背诵全文免门票活动,有利于激发年轻一代学习背诵古诗词的兴趣,更好地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有助于提高百姓文化素养、涵养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这类富有“书香”的创意值得有关景区借鉴。
放眼全国,熟背《岳阳楼记》免费登湖南岳阳楼、曲阜“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全新升级……在国内众多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迈入“百元时代”的背景下,凭知识免费进园确属文旅行业的一股清流,其效果必定也是双赢和可持续的。
具体讲,胸怀文墨的游客不耗一分一厘便可领略秀丽风光,景区从正向反馈中收获良好口碑、树牢品牌形象。
以文塑旅,“背经典免门票”活动可被视作景区努力摆脱“门票依赖”,坚持让利于民、让惠于民的贴心之举。
【辩证解读】角度一:提升旅游品位,弘扬传统文化旅游因文化而更有品位,文化因旅游而更有活力。
无论是饱经沧桑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还是世代相传的经典国学作品,都承载着灿烂文明,凝结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情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揆诸现实,不少人对经典国学作品的学习止步于学生时代,看不懂、不会读是人们对文言文的共同观感。
站在传承文脉的角度,景区开展“背经典免门票”活动是一种以旅彰文的好方式,寓教于旅、寓教于行,进而唤起人们走入典籍、欣赏传统之美的浓厚兴趣,于弘扬优秀文化也是一种助益。
三孔景点介绍

三孔景点介绍
三孔景点是指中国山东省曲阜市三个著名的古代文化景点,包括孔子庙、孔府和孔林。
这三个景点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址,是中国封建
文化传统的代表之一,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孔子庙。
孔子庙是以孔子为主体的庙宇,始建于公元前478年,位于曲阜市市
区南边。
孔子庙的建筑风格别致典雅,格局宏大,殿内高墙上悬挂着许多
名人的名字和诗文。
孔子庙是封建社会中尊敬孔子的象征,也是中国的
“国学殿堂”。
2.孔府。
孔府是孔子家族的祠堂,在公元前三年建成。
孔府占地面积约90亩,分三进五院,有庭园,园中景色别致。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古代文物,如孔子诸子孙的遗物、古代家具、书法、绘画等。
3.孔林。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孔林是中
国最大的古代家族墓葬群,有几十个墓冢,包括孔子、孔子妻子、儿子等
家族成员的墓葬。
在孔林中,你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建筑和园林,同时也可
以了解到中国封建文化传统。
三孔景点以孔子为核心,集千古名胜,葱郁古朴,历久弥新,既展现
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内涵,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灿烂。
曲阜孔庙30句易背论语+译文

曲阜孔庙30句易背论语+译文@混蛋以成仙儿君子1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一般,只有一定的用途。
2 【原文】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译文】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于仁义,小人向下通达于财利。
3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4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5 【原文】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6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拉帮结派,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7 【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8 【原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乘人之恶。
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9 【原文】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孔子说: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10【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1【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chan)也。
”【译文】孔子说:“服事君主,一切依照做臣子的礼节去做,别人却以为他在谄媚哩。
”12【原文】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我培养仁德。
道、学、师、省1 【原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2 【原文】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三孔旅游攻略

三孔旅游攻略山东济宁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另外,文学史上,也有“三孔”之说。
中国山东省的西南部的济宁市曲阜是孔子的故乡。
孔夫子生前在此开坛授学,首创儒家文化,为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深深地打上了儒学烙印。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思想、政治和社会体系,成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石。
今天小编带给大家的是三孔旅游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三孔旅游景点介绍:十三碑亭过奎文阁为孔庙的第6进庭院。
院落狭长矗立着13座碑亭,南8北5,两行排列,斗栱飞翘,檐牙高啄,黄瓦耀金,栉次鳞比。
十三碑亭专为保存封建皇帝御制石碑而建,习称“御碑亭”。
亭内存碑55幢,是唐、宋、金、元、明、清、民国七代所刻。
碑文多是皇帝对孔子追谥加封拜庙亲祭、派官致祭和整修庙宇的记录,由汉文、八思巴文(元代蒙古文)、满文等文字刻写。
道北5座碑亭建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道南的8座亭中,4座为金、元建筑,东起第三、六座为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所建,第四座为元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所建,第五座为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所建,其余4座为清代所建。
两座正方形的金代碑亭,斗栱豪放,布置疏朗,是孔庙现存最早的建筑。
各亭石碑多以似龟非龟的动物为趺,名曰贔屃(bi,xi),据说是龙的儿子。
传说龙生9子,各有所能,贔屃擅长负重,故用以驮碑。
碑亭中最早的是两幢唐碑,一幢是立于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的“大唐赠泰师鲁先圣孔宣尼碑”,一幢是立于唐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的“鲁孔夫子庙碑”,皆位于南排开东起第六座金代碑亭中。
最大的一幢石碑是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所立,位于北排东起第三座碑亭内。
这块碑约重35吨,加上碑下的贔屃,水盘,约重65吨。
这块石采自北京的西山,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能将此碑安然运抵千里之外的曲阜,不能不使人惊叹。
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掠影孔为峰稿件

作之善降之百祥——“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掠影孔为峰(曲阜市实验小学)初闻孟坡局长是2013年2月28日(星期四) 下午4点19分,他给我打电话,约谈“背论语免费游三孔”事宜。
不知孟局何处得知我是“首届国际《论语》知识大赛第一名”的,接此约谈诚惶诚恐,因为局长和一位普通的儒学爱好者(鄙人曲阜市实验小学教师)约会毕竟很少。
虽能力有限,但士不可以不弘毅,只好先答应下来。
孟局先给我发了邮件《“读论语学做人”活动策划方案》,看后深感文物局不是我们想得那种以利为利的单位,是以义为利,很有儒家见利思义的担当。
现在看来此活动好像已经“名利”兼收,但此活动意义将日益彰显。
大约3月1号到文物局见到了孟局长,第一次的电话约谈,听声音就喜欢此人的木讷,见面又觉其刚毅,呵呵,是位仁义君子。
想必是孟子后裔,如同我愿意相信自己身上有孔氏家族基因一样,我相信孟局策划此事动机良善,故此乐意共谋之。
于是,电话、邮件反复讨论此事几十次……后局长孔德平先生又在食堂请客喝粥约谈,倍感此事意义重大,鄙人好久就幻想而且提议过向世人免门票瞻仰三孔的,这应该是向前迈了一大步,而且还能促使世人读《论语》,文物局为儒学普及做了大功一件。
于是鄙人约了蓝小修等朋友共商此事,当然最后还是文物局决定了此方案,然后5月1日启动了。
启动那天,本人应邀作为评委参与,出乎意料的是文物局竟然还在寸土寸金的神道东侧,装修了一间“论语背诵厅”,而且来人甚多,孔、孟两位局长时刻守护在大厅门口。
且评委都是比本人资格学问大得多的社会名流,诚惶诚恐!(以下图片是朋友提供和鄙人所拍)(孔德平局长,孟坡局长守护在大厅门口)最令人难忘的几个镜头:1、此次活动第一个考验通过的是在我的背诵厅内,是一位济南年轻的姑娘,文质彬彬,端庄秀丽,记得好像还戴着帽子。
背诵流利、正确。
我很是高兴,但是还感觉她是有备而来,不是平常积累。
那也起到应有的作用了。
(下图:中间女士)2、“五一”那天好热,排号背诵的学生有上百人,大家汗流浃背,有位中年人自己掏钱为选手买水喝,我很感动,而且用手机拍了下来,孔、孟局长给他钱,人家说啥也不要,爱心人的名字到现在也不知道,感到了“仁者爱人”。
论语十二则

孔子一生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 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 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 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 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 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 学习态度 第六、七、九、十章 : 学习方法 第一、 四、五、十二章
修身做人:第一、二、三、六、八、十一
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修身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高尚的个人修养:自求长进,提高修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习的乐趣。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古人治学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德才兼备”, 每天自我反省——是否尽心尽力做事;是否以真 诚交友;是否认真复习功课。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 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课文探究
•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第十二章
• 子夏曰:“博学 ∕而 笃志,切问∕ 而近思,
广泛 并列 坚守 恳切 并列
仁在其中矣”
仁德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 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 就在其中了。”
1人不知而不愠2为人谋而不忠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表转折表转折表转折表承接表承接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曲肱而枕之1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1温故而知新表转折表修饰表承接表承接表并列表承接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懂得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温故知新博学笃志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zh课外拓展阅读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2、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3、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
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8、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9、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10、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1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1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4、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6、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7、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1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19、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0、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2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2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3、子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4、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
25、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
26: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
27、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8、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
29、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30、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
3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33、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34、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3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6、子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39、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40、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