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设计
单片机开发板设计

这是几个常用的IO口驱动电路你这里用的是PNP管应接上面, 继电器三极管的C极还应接限流电阻防止流过电流较大烧坏三极管。
**************************************************************这里找到了一编很好的例题:51单片机+PNP三极管(9012)+继电器问题: 三极管C和E的哪一极接负载?比如继电器?两种方法有区别吗?答案: 加C极还是E极是有区别的, 而且是很大区别。
所遇问题描述:今天想做一个51单片机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 然后通过继电器控制小车的一个东东。
由于以前做过单片机控制继电器的东东(以前是用2003驱动的继电器), 所以就没把这个当回事, 感觉是小菜, 想都没想就按图1设计的电路。
开始调试遇到了问题:当继电器没有带负载的时候, 还一切正常。
但是, 当继电器与小车电机连上之后, 就只能控制闭合, 不能控制断开了。
百思不解, 最后改成图2, 立马调试成功了。
分析原因: 主要从半导体结构上看, 晶体管的C极面积最大, 适合加载较大电流;而发射极回路中有电流负反馈作用, 实际上加于发射结上的电压和电流都比较小, 三极管是工作于放大区而不是期望的饱和区, 这样在CE之间会产生较大管压, 能量较多地损耗在三极管上, 而负载实际上得不到足够的电压。
这种情况还有个很大的隐患, 一般像电机这类的重负载, 其线圈电阻往往很小, 这样就导致了三极管IE(约等于Ic) 电流过大, 此时如管压也很大, 按照三极管耗散功率计算公式, Pc=Ic*Vce, 也会很大, 很可能突破最大管耗Pcm, 直接现象就是三极管急剧发烫甚至瞬间烧毁。
策略:所以不管什么型号的三极管或者场效应管, 加负载的时候一定要加在集电极或者漏极上, 这是也是接口设计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策略: 所以不管什么型号的三极管或者场效应管,加负载的时候一定要加在集电极或者漏极上,这是也是接口设计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多功能MCS-51单片机开发板设计

( )数码管 显 示接 口电路 七 系 统数 码管 显示 及键 盘显示 均 比较灵 活 ,提 供 了专 门的 IO / 接 口,可 以用 85 来控 制 ,也可 以用单 片机来 控制 。开发板 支持 15 4位七 段示 L D 码显 示器 。 E数 四、结 束语 限于篇 幅 ,本 文关 于 D 10 、LD显 示接 口以及 系统软 件设 S3 2 C 计 等方 面未 能介 绍 。本文 设计 的单片 机开 发板在 实 际中发挥 了重 要 作用 ,适合 于单 片机 学 习者 及 简单 的工程应 用 。 参 考文 献 : 【 杨光 友 . 片微 型计 算机 原理 及 接 口技 术【 . 利 水 电 出 1 1 单 M】 水
社 .0 7 20
【 X5 4 t h e. t s c 0 6 5 0 5 a etne ii . 0 ] Da s I rln 2
[ 者简 介] 作 张道 德 (9 3 ) 17一 ,男 ,博 士 ,研 究方 向:从 事嵌 入 式系 统 、智能控 制等领 域 的研 究。
( 接第 17页 ) 上 6
计 算机 光盘 软件 与应用
2 1 年 第 8期 01
C m u e DS fw r n p lc t o s op trC o t a e
( )键盘 接 口电路 六 在 单 片机应 用系 统 中通 常应 具有 人机 对话 功能能 随时 发 出各 种控 制 指 令 和数 据 输 入 以及 报 告 应用 系 统 的运 行 状 态 与运 行 结 果 。本文 所采用 的是 独立 式键盘 , 中 k y 其 e 代表 阻值 为 I k Q的排
版 社 .0 2 2 0
目 … 午
图 5 看 门狗 接 口电路
【] T 9 5 t h e A m ln . 0 2 8 S 1 a et t e Ic 0 6 A Da s 2
简单51单片机开发板的电路设计

简单51单片机开发板的电路设计51单片机开发板电路设计详细步骤及说明如下:一、准备工作1.定义开发板功能需求:根据具体需求确定开发板所需的功能模块,如AD转换、LCD显示、键盘输入等。
2.确定系统时钟源:选择合适的晶振,并确定时钟源用于驱动单片机。
二、电源设计1.选择适当的电源电压:根据单片机的工作电压范围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并设计电源电路。
2.设计稳压电路:根据电源要求设计合适的稳压电路,保证单片机工作时电压稳定。
三、时钟电路设计1.选择合适的晶振:根据系统时钟需求选择合适的晶振,并设计相应的晶振电路。
2.设计时钟源电路:根据晶振的工作参数设计合适的时钟源电路,确保时钟信号稳定且频率准确。
四、复位电路设计1.根据单片机复位要求设计复位电路,保证单片机正常复位。
2.设计复位延时电路:根据需要设计复位延时电路,保证单片机复位后稳定运行。
五、外部IO电路设计1.根据开发板需求,设计并布局合适的IO接口电路,如LED指示灯、按键输入接口等。
2.设计并连接AD转换电路:根据需求设计和连接AD转换电路,实现模拟信号的采集和处理。
六、通信接口电路设计1.根据需求设计并连接串口接口电路,实现与其他设备的通信。
2.根据需要设计并连接其他通信接口电路,如SPI、I2C等。
七、存储器电路设计1.根据需求设计并连接存储器电路,如RAM、ROM等。
2.根据需要设计和连接外部存储器接口电路,实现扩展存储器的功能。
八、电路调试与优化1.完成电路设计后,进行电路连线、焊接等工作,并检查和修正可能存在的错误。
2.进行电路测试并优化,确保电路正常工作,并根据需要进行性能优化。
九、布局设计与外壳制作1.进行电路板的布局设计,合理安排各个模块的位置。
2.制作外壳和连接线,并进行电路板的安装。
最后,完成电路设计之后,可以进行软件编程和调试,将单片机与外设模块进行连接和通信,实现开发板的各项功能。
基于51单片机的综合开发板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综合开发板设计摘要:虽然市场上有很多51单片机和EDA的下载器,但价格比较贵,并且一般不具备调试功能,无法满足电子爱好者的需求,而本开发板可以实现51单片机下载和调试功能。
它可以将汇编语言和C语言程序通过计算机的并口(25针口)直接下载到各个芯片中,也可以用于C51单片机、EDA内部程序和简单的数字电路的调试观察,另外,电路中还具有声光报警、继电器、记忆储存等其他功能。
本系统是根据平常在实际应用和调试过程中得到的经验,采用一些常用的电子产品中的模块组装成的,实现了物美价廉的特点,并且采用生活中常见的USB、电池等电源进行供电,使用比较方便。
关键词:MCSC51开发板;EDA;记忆存储;下载;调试0引言51单片机技术自发展以来已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路程。
单片机技术的发展以微处理器(MPU)技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先导,以广泛的应用领域拉动,表现出较微处理器更具个性的发展趋势,小到电子遥控玩具,大到航空航天技术等电子行业都有单片机应用的影子。
针对51单片机技术在电子行业自动化方面的重要应用,为满足广大学生、爱好者、产品开发者迅速学会掌握单片机这门技术,于是产生51单片机开发板。
[1]1方案设计1.1整体设计思路图1C51综合开发板的系统方框图本开发板在以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的基础上,对外围电路进行了设计,包括复位电路、时钟电路、显示电路、声光报警电路、记忆存储电路、下载电路等,主要实现了程序下载和调试功能,它可以将汇编语言和C语言程序通过计算机的并口(25针口)直接下载到各个芯片中,也可以用于C51单片机、EDA 内部程序和简单的数字电路的调试观察,在调试过程中可以利用发光二极管观察程序输出状态,并且还可以用开关和按钮作为状态输入来调试程序。
另外,电路中还具有声光报警、继电器、记忆储存等其他功能,记忆储存可将脚本程序下存放到存储模块里,运用起来就比较简单,并且系统中还提供扩展插槽。
简单51单片机开发板的电路设计

一、\二、摘要本文给出了一个简单51单片机开发板的电路设计,完成了其原理图的绘制和PCB图的制作。
着重介绍使用protel99SE画出的电路设计原理图,接着是对电路各个模块功能的分析,然后是电路所用主要芯片和其他重要元件的功能介绍以及内部封装和引脚分布,最后介绍用protel99SE画出的PCB板。
此开发板具有串口通信、液晶显示、流水灯、扩展、RTC 时钟、复位、外部中断、外部存储、A/D D/A转换、报警、继电器控制等开发功能。
关键字:51单片机开发板 protel99 PCB三、实验所用元器件及其介绍<、清单4晶振12MHZ1XTAL1外接晶振1XTAL1—主要芯片引脚图和实物图STC89C52|图(1) STC89C52引脚图:…图(2) STC89C52实物图 8255?图 8255引脚图DS1302;!图(1) DS1302引脚图表 DS1302引脚描述24C08¥图(1) 24C08引脚图表 24C08功能表}图(2) 24C08 实物图MAX232图(1)MAX232引脚图表各引脚功能及推荐工作条件|·图(2) MAX232 实物图ADC0809^图(1) ADC0809 引脚图图(2)ADC0809实物图 DAC0832图(1)DAC0832引脚图—图(2)DAC0832实物图其他元件和重要电容USB接口图(1)USB封装尺寸》图(2)USB外观图图(3)USB接口定义HRS4-S-DC5V继电器图(1) HRS4-S-DC5V继电器封装尺寸图(2)HRS2-S-DC5V继电器外观!自锁开关(用于原理图中的单刀双掷和单刀单掷开关)图六脚自锁开关四、电路设计分析与结果开发板设计简介主芯片简介STC89C52是STC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 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
STC89C52使用经典的MCS-51内核,但做了很多的改进使得芯片具有传统51单片机不具备的功能。
51开发板课程设计

51开发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51开发板的基本结构、功能及编程原理;2. 学生掌握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内部资源及其使用方法;3. 学生掌握汇编语言或C语言在51单片机编程中的应用;4. 学生了解51开发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51开发板的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2. 学生能利用51开发板实现简单的控制功能,如LED灯的控制、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等;3.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51开发板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4. 学生能通过51开发板课程,提升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编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树立科技改变生活的观念,增强对科技创新的信心;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4.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或高中年级学生设计,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施,使学生掌握51开发板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51开发板基础知识:包括51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引脚功能及其内部资源;2. 编程语言:介绍51单片机编程所需的汇编语言或C语言基础,如语法、指令等;3. 硬件连接与调试:学习如何使用面包板、杜邦线等连接51开发板及相关传感器、执行器;4. 软件编程与仿真:学习使用Keil、Proteus等软件进行51单片机程序的编写、调试与仿真;5. 应用案例:分析51开发板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如智能家居、自动控制系统等;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动手实践,完成LED灯控制、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等实验;7.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实验设计,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51单片机开发板pcb设计实训总结

51单片机开发板pcb设计实训总结51单片机开发板是一种常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在我进行的51单片机开发板pcb设计实训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实训中的经验和收获。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使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进行pcb设计。
Altium Designer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完成电路图设计、pcb布局和布线等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熟悉了软件的界面和各种功能,并学会了如何绘制电路图和布局pcb板。
其次,我了解了5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51单片机是一种经典的8位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外设和强大的计算能力。
在实训中,我学习了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寄存器的使用方法,掌握了51单片机的编程技巧和调试方法。
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电路图设计的复杂性。
由于51单片机开发板涉及到多个外设和接口,电路图设计非常复杂。
我需要仔细阅读相关的资料和手册,理解各个元件的功能和连接方式,确保电路图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是pcb布局和布线的困难。
在pcb设计中,布局和布线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而合理的布线可以减小信号的传输延迟和功耗。
在实训中,我需要考虑各个元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合理规划电路板的布局和布线,确保信号的稳定和可靠。
最后,我通过实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收获。
首先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训中,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了pcb设计的任务。
我们相互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了一个优秀的设计。
其次是耐心和细心的重要性。
在pcb设计中,任何一个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电路的失效。
因此,我需要耐心和细心地检查每一个元件和连接,确保没有错误和疏漏。
通过这次实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1单片机学习第10章 开发板的设计PPT课件

实验板制作过程 九.拨动开关模块制作
18
实验板制作过程 十.按键模块制作
19
实验板制作过程 十一.按键及74系列电路插座模块
20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0
实验板制作过程 三.多孔板规划
11
实验板制作过程 四.稳压电源制作
12
实验板制作过程 五.最小系统的制作
13
实验板制作过程 六.led数码管显示模块制作
14
实验板制作过程 六.led数码管显示模块制作
15
实验板制作过程 七.led发光二极管显示模块制作
16
实验板制作过程 八.扬声器模块制作
21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2
情境十 基于at89s51的开发板设计 子情境二 单片机的目的
1.满足学习实验的需要 2.熟悉单片机外围常用元器件 3.增强动手能力
2
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二、制作的准备工作
1.多孔板实验板和面包板
3
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二、制作的准备工作
2.插件及开关选定
4
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二、制作的准备工作
8
实验板制作过程
一.实验板功能简介 6.Lcd部分 7.Led数码管显示部分 8.74系列数字电路插座 9.拨动开关部分 10.Led发光二极管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 北 石 油 大 学课 程 设 计2012年 7 月 8日 课 程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 目 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设计 院 系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测控系专业班级测控09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指导教师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设计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姓名学号一、任务设计一款基于仿真软件实现的51单片机实验开发板。
二、设计要求[1] 该实验开发板力求单片机IO口分配合理,实验板硬件资源丰富。
[2] 外围电路设计合理,程序例程正确。
[3] 基本电路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8位流水灯电路、LED显示电路、蜂鸣器电路、键盘电路、1602及12864液晶显示电路。
[4] 提交设计报告、电路图及程序源码。
三、参考资料[1] 潘永雄.新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2] 丁元杰.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 朱定华.单片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M].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4] 付家才.单片机控制工程实践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 杨丽凤,王艳秋,张军.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完成期限至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曹广华2012年6月29 日目录第1章绪论 (2)单片机现状与发展 (2)单片机的性能特点 (2)本设计任务 (3)第2 章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 (4)电源 (4)显示功能方案 (4)电位指示选择 (4)总体硬件组成框图 (4)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6)单片机最小系统 (6)键盘模块设计 (7)LED显示模块设计 (7)流水灯显示模块设计 (8)发声模块设计 (9)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9)第4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10)LED模块的程序设计 (10)键盘模块的软件设计 (11)第5章系统调试与测试结果分析 (12)使用的仪器仪表 (12)系统调试 (12)测试结果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5)附录1 程序 (16)第1章绪论由于单片机技术在各个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集成电路生产厂家相继推出了各种类型的单片机,在单片机家族的众多成员中,MCS.51系列单片机以其优越的性能、成熟的技术及高可靠性和高性能价格比,迅速占领了市场,成为国内单片机应用领域中的主流。
目前,可用于MCS.51系列单片机开发的产品越来越多,与其配套的各类开发系统、各种软件也日趋完善,因此,可以极方便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出用于不同目的的各类应用系统。
单片机现状与发展单片机属于第四代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
单片机是把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接口电路等主要计算部件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的应用导致了控制领域的一场革命,是微控制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硬件控制。
近十几年来,单片机在生产过程控制、自动检测、数据采集与处理、科技计算、商业管理和办公室自动化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能省、价格低、可靠性高和通用灵活等优点,因此也广泛应用于卫星定向、汽车火花控制、交通自动管理和微波炉等专用控制上。
近几年来,单片机的发展更为迅速,它己渗透到诸多学科的领域,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MCS-51系列中的一片89C51芯片,内部构造了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
从CPU、存储器到输入输出端口,一应俱全。
只要写入程序,就可完成中央控制或数据采集、处理及通信传输的信息处理机,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中为适应控制的需要设有极强的位处理功能,具有加、减、乘、除指令;CPU时钟高达12MHz,完成单字节乘法或除法运算器件分军用和民用两级,民用产品主要用于办公室及机房环境,工作温度在0-701C,军用产品要求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工作温度在-65~125℃:工业级产品的性能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在-40~+85C温度环境可正常工作。
工业产品可靠性比民用产品强,而价格较军用品低。
在单片机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环境,选择工业级芯片,保证系统可靠性。
单片机的性能特点单片机芯片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除了具备通用微机CPU的数值计算功能外,还必须具有灵活、强大的控制功能,以便实时监测系统的输入量、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
由于单片机主要面向工业控制,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加高温、强电磁干扰,甚至合有腐蚀性气体;在太空小工作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还必须具有抗辐射能力。
因而,决定了单片机CPU与通用微机CPU具有小同的技术特征和发展方向。
80C51系列新一代8位单片机的主要特点:①普遍采用CMOS工艺,除了具有节电运行模式和掉电数据保护功能外,整机功耗比采用HMOS工艺的80C51系列低。
②片内存储器容量大,规格多,程序存储器类型也趋于多样化。
该系列不同品种的片内程序存储器容量从4KB扩展到8KB、16KB,甚至32KB,数据存储器容量从128B扩展到512B。
片内程序存储器类型不仅限于掩模ROM和EPROM,普遍采用OTP EPROM(一次性编程的EPR()M,简称TOP ROM。
③最高时钟频率从12MHZ 提高到16MHZ、24MHZ、33MHZ ,甚至40MHZ ,指令执行时间大大缩短,增强了这些产品的实时处理能力。
④工作电压低、范围宽(1.8V—6.oV),可用电池供电,便于野外作业使用。
⑤扩展了接口电路功能,如增加了高速I/O接口,扩展了I/O口引线数目。
⑥部分型号增加了定时/计数器的个数,还扩展了定时/计数器的功能。
⑦部分型号增加厂定时复位功能,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⑧强化并且完善了串行通信功能。
⑨封装形式多样化,同一型号的CPU,具有多种封装形式,如PDIP封装、CDIP封装、PLCC(方形壁插塑封)、CLCC(方形壁插陶瓷封装)、PQFP(塑料方形四边引线扁平封装),部分产品还采用了BGA(球形网格阵列)封装。
本设计任务本课题设计了一款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单片机接口技术等)、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实验。
实验板是参考单片机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设计的,能够实现简单的测试实验。
本论文包括硬件系统的详细设计及汇编语言在基本控制中的应用。
第2 章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单片机实验开发板是一个实际应用的系统,能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单片机实验提供支持。
此实验板是参考单片机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设计的,能够实现简单的综合验证实验。
本论文包括硬件系统的详细设计及汇编语言在基本控制中的应用。
此实验板设计的功能如下:电源方案一:变压器变压整流但这不仅体积大而且也很重,也不方便携带。
方案二:采用平常生活中比较经常遇到的电源,如usb电源、电池等。
比较以上两种方案,系统设计中采用方案二。
显示功能方案方案一:采用74ls138和74ls248分别驱动4个七段码共阴极led来显示,这样占用的i/o端口少,但显示的字符有限。
方案二:采用分立元件加上拉电阻,不仅可以显示七段译码器的字符,还可以显示h(点)等其他的字符。
比较以上两种方案,系统设计中采用方案二。
电位指示选择方案一:电压表精确度比较高显示直观,同时设计也比较复杂。
方案二:逻辑电笔工作原理简单,体积小,并且该系统中大部分都是数字信号状态明显,所以采用逻辑电笔观察各点的电位更为直观。
因此该系统采用逻辑电笔。
比较以上两种方案,系统设计中采用方案二。
总体硬件组成框图系统设计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中8031,8051,89C51作为CPU进行系统扩展,将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1/O口扩展、串行口通讯、LED显示、键盘与显示等多种功能模块集成于一体。
系统硬件结构布局如图2-1所示:图2-1 总体硬件组成框图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本论文设计的单片机实验开发板是以AT89S51作为主控制芯片,串口通信芯片MAX232、DB9插座、液晶显示器、按键开关等元器件组成,通过软硬件结合实现键盘扫描、液晶显示、数码显示、与上位机串行通信、I/O口扩展等功能。
一方面,它能作为学生简单实验的工具,另一方面,它也是综合型单片机系统设计的基础,可扩展许多其它功能。
单片机最小系统本设计中采用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如图3-1所示。
图3-1 单片机最小系统键盘模块设计键盘是人与AT89S51联系的重要手段,用于向CPU输入运行参数和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
键盘电路形式分为直接编码输入键盘和矩阵键盘。
前者接口电路简单,一般应用于需要少量按键的控制系统。
后者因占用FO引脚数少,常被按键较多的控制系统所采用。
本实验板用于学生实验,为了减少键盘电路占用UO引脚数目,将键盘电路设计为4x4矩阵键盘形式。
其中行线作为输入引脚与P0口的P0.3"一P0.0连接,列线作为引脚与P0.7~PO.4连接。
实验板的键盘电路如图3-2所示:图3-2 实验板的键盘电路LED显示模块设计把单片机的~,~口与LED显示模块对应的引脚用排线连接起来,即可进行实验。
其连法如图3-3所示:~是控制数码管显示的数据口,而~为数码管的位选端,4个数码管采用动态显示的方法显示。
如图3-3所示。
图3-3 实验板的数码管显示电路流水灯显示模块设计用5V电源给单片机供电,并把单片机的~口与流水灯模块的8个引脚用排线连接起来,每个发光二极管外接一个1K电阻,防止电流过大而烧坏发光二极管。
其连法如图3-4所示。
图3-4 实验板的流水灯显示电路发声模块设计发声模块电路原理图如图3-4所示,信号由引脚进入三极管进行放大,推动蜂鸣器SPK发声。
该部分只用3个元件,三极管型号为8550,蜂鸣器为微型压电式。
如图3-5所示。
图3-5 实验板的发声电路串口通信模块设计单片机的、引脚与串口通信模块中的RS-232的12、1引脚相连,而13、4引脚接到9引脚的连接器的7引脚上,连接器的5脚接电路板的地,连接器的另一端连到PC机上。
如图3-6所示。
图3-6 实验板的液晶显示电路第4章系统的软件设计实验板的软件设计是在硬件电路板的基础上,通过汇编程序来实现的。
下面是一些测试程序。
LED模块的程序设计功能说明:设计出一个4位显示的电子时钟,对于单片机初学者来说,设计一个电子时钟真的是很有用的,其中要理解的东西有很多,如P0口的数据传送;P2口的位控制,也就是数码管的位选通;数码管数字显示代码;延时的处理;数码管动态显示;还有的就是中断子程序的设计,感觉这个是最难的,因为单片机的计秒不是人类的大脑思维,如果让计算机实现1秒后实现中断的效果,是最大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