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植物生长的水分环境调控

合集下载

植物的水分管理和湿度调控技巧

植物的水分管理和湿度调控技巧

植物的水分管理和湿度调控技巧植物是地球上最为神奇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来维持生长。

然而,植物的水分管理和湿度调控对于它们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植物如何管理水分以及调节湿度的技巧。

首先,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根系是植物的重要器官之一,它们具有吸水的能力。

植物的根系通常会延伸到土壤较深处,以获取更多的水分。

此外,植物的根系还具有毛细管作用,能够将水分从根部输送到地上部分。

这种输送方式类似于人体的血管系统,通过毛细管的负压作用,植物能够将水分从根部输送到叶片,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

其次,植物还通过气孔调节水分的蒸发。

气孔是植物叶片上的微小孔洞,它们起到了植物呼吸和调节水分蒸发的作用。

当植物需要蒸发多余的水分时,气孔会打开,释放水蒸气。

相反,当植物水分不足时,气孔会关闭,减少水分的蒸发。

这种调节机制可以帮助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持水分平衡。

除了根系和气孔,植物还通过其他途径管理水分。

例如,一些植物具有厚实的叶片和茎干,这些结构可以储存水分,以应对干旱条件。

另外,一些植物还具有特殊的叶片结构,如多毛叶和厚角叶,这些结构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速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植物还能通过调节湿度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分含量的多少,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植物通过释放水蒸气来调节周围的湿度。

当植物需要提高湿度时,它们会通过气孔释放水蒸气,增加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含量。

相反,当植物需要降低湿度时,它们会减少水分的蒸发,以降低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含量。

此外,植物还可以通过栽培环境来调节湿度。

例如,在干燥的环境中,可以通过增加土壤的覆盖物来减少水分的蒸发。

另外,可以通过喷水或设置湿度调节器来提高空气中的湿度。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植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适应湿度的变化,保持水分平衡。

总结起来,植物的水分管理和湿度调控是它们生存和繁衍的重要策略。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通过气孔调节水分的蒸发,并通过其他结构和调节机制来管理水分。

植物生长的理想湿度范围与调控

植物生长的理想湿度范围与调控

植物生长的理想湿度范围与调控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条件,不同的植物对于湿度有着不同的要求。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植物的正常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植物生长的理想湿度范围以及如何进行湿度的调控对于植物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一、植物生长的理想湿度范围在自然环境中,不同植物对于湿度的理想范围有所差异。

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观察植物叶片的状态,如果叶片出现萎蔫、干燥或过度湿润的情况,就说明湿度不适合该植物的生长。

一般而言,大多数植物的理想湿度范围为40%至60% RH(相对湿度)。

这个范围下,植物的气孔可以正常开合,进行呼吸作用,并且防止水分的过度蒸发和营养物质的流失。

而当湿度过高时,植物气孔关闭,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抑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

当湿度过低时,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导致水分快速流失,使植物叶片干燥,生长受阻。

二、湿度调控的方法和技巧1. 室内湿度调控在室内种植植物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调节湿度:(1)使用加湿器。

加湿器可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增加湿度。

在干燥的季节或者干燥的环境中,可以使用加湿器来提高植物所处环境的湿度。

(2)避免过度浇水。

过度浇水会导致土壤过湿,增加室内湿度。

因此,我们要避免过度浇水,保持适当的湿度。

(3)喷水。

可以用喷雾瓶对植物进行喷水,增加空气中的湿度。

这个方法适用于一些喜欢高湿度环境的植物。

2. 温室湿度调控在温室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调节湿度:(1)使用卷帘。

温室卷帘可以调节温室的通风和透光程度,有效控制室内湿度。

在湿度过高时,可以打开卷帘适当通风,使室内湿度降低。

(2)利用喷淋系统。

温室中安装喷淋系统,可以定时喷洒水分,增加湿度。

喷淋系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定时设置,确保植物生长环境的湿度在理想范围内。

(3)合理管理水分。

温室中的水分管理非常重要,要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合理浇水,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

三、植物生长湿度调控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植物生长湿度调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植物的种类和品种。

植物生产的水分环境

植物生产的水分环境

一、大气水分
(三)水汽凝结
1、水汽凝结的条件
(2)凝结核 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时,除了应具备e>E的 必要条件外,还须有凝结核存在。凝结核是指在水 汽凝结过程中起凝结核心作用的固态、液态的微粒。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核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吸湿 性凝结核,如盐粒、二氧化硫和烟粒等;另一类是 非吸湿性凝结核,如尘埃、岩石微粒、花粉等。
二、土壤水分
(一)土壤水分的形态及对植物的有效性
1、土壤水分的形态 (4)重力水
重力水:土壤含水量超 过田间持水量后,多余的 由于重力作用沿大孔隙向 下渗漏的水分。

响:土壤质地。
意 义:旱田无效,水 田有效。
二、土壤水分
(一)土壤水分的形态及对植物的有效性
1、土壤水分的形态 (5)气态水
气态水:土壤空气中任 何时候都存在有水汽,它 与土壤空气形成气态混合 物。
一、大气水分
(一)空气湿度
1、空气湿度的表示方法
(2)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 r = e / E× 100% 式中:e为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E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 当e = E时,r = 100%,表示空气中水汽达饱和;e<E时, r<100%,表示空气不饱和;e>E时,r>100%,表示空气过饱 和。 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一定时,即e不变,则随着气温下降, E变小,则相对湿度变大。当气温下降到一定值时,使 e=E ,r=100%则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气温继续下降,使E<e 这时r>100%。通常凝结现象发生,否则空气呈过饱和状态。
=
烘干土质量
二、土壤水分
(二)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3、相对含水量:土壤自然含水量占该土壤田间持 水量的百分数。 土壤相对含水量 = 土壤实际含水量

植物的生长调控与环境因素

植物的生长调控与环境因素

植物的生长调控与环境因素植物的生长过程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调控,其中最重要的是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

这些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理过程和发育进程。

在适宜的环境下,植物能够顺利进行光合作用、生理代谢和细胞分裂等基本生命活动,从而实现生长和发育。

本文将探讨植物的生长调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讨论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光照对植物的生长调控光照是植物生长中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光照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质。

此外,光照还调控着植物的开花、萌发和休眠等生理过程。

不同植物对光照的要求各有不同,有些植物喜阳光,而有些植物则喜阴。

二、温度对植物的生长调控温度是植物生长调控中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温度影响着植物的生理代谢和生化反应速率。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超出适宜温度范围则会导致植物生长异常。

低温会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使得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到抑制,生长速度减缓。

高温则会引起植物脱水、光合作用受限和蛋白质变性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不同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有些植物对低温适应能力强,而有些植物则对高温更为耐受。

三、水分对植物的生长调控水分是植物生长调控中至关重要的环境因素。

水分是植物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质转运、细胞膜稳定性、光合作用等。

过量或缺乏的水分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缺水时,植物往往表现为生长受限、叶片枯萎和光合作用减弱等现象。

过量的水分则可能导致根部窒息、腐烂和根系生长受阻。

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因物种和生长阶段不同而有所差异。

四、营养物质对植物的生长调控营养物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植物需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磷、钾等多种元素。

这些营养物质是植物进行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

不同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各有不同,如氮是蛋白质和叶绿素的组成成分,磷是核酸和ATP的重要组成部分,钾参与细胞水平调控等。

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

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
根的导管或管胞→茎的导管→叶柄导管→叶脉导管→叶肉细胞→叶细 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大气。
任务二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1水分与植物生长
10
(3)植物根系吸水-动力
根压:是指由于植物根系生理 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 压力。典型现象是吐水现象和 伤流现象。
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 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2)节水灌溉技术
任务二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4植物水分环境的调控技术 24
(2)节水灌溉技术
喷灌技技术 地下灌水技术 微灌技术 膜上灌技术 植物调亏灌溉技术
任务二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4植物水分环境的调控技术 25
(2)节水灌溉技术
喷灌技技术 地下灌水技术 微灌技术 膜上灌技术 植物调亏灌溉技术
任务二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4植物水分环境的调控技术 26
19
(1)植物的需水量与需水关键时期
任务二植物生灌溉的指标
任务二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4植物水分环境的调控技术 21
(1)集水蓄水技术
任务二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4植物水分环境的调控技术 22
鱼鳞坑
任务二植物生产的水分调控-4植物水分环境的调控技术 23
水土保持 耕作技术
工程措施
林草措施
33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0.12.820.12.8Tuesday, December 08, 2020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04:06:1504:06:1504:0612/8/2020 4:06:15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804:06:1504:06Dec -208-D ec-20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调控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调控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分,水分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参与了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和代谢活动。

首先,水分是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

植物细胞中的大量水分维持了细胞的膨压,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状和结构,从而保证了细胞的正常功能。

没有足够的水分,细胞会萎缩,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水分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光合作用是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在光合作用中,水被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电子,这些物质参与了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和有机物合成。

如果植物缺水,光合作用会减弱,导致植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此外,水分对于植物的营养物质吸收和运输也非常重要。

土壤中的养分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流动,将这些吸收的养分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供其生长和发育所需。

如果水分不足,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下降,养分的运输也会受到阻碍,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水分还能调节植物的体温。

在炎热的天气里,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带走热量,从而降低植物的体温,避免过热对植物造成伤害。

相反,在寒冷的天气里,水分的存在可以增加细胞的抗冻性,保护植物免受低温的侵害。

在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同样不可或缺。

充足的水分可以使种子吸胀,激活种子内的酶系统,促进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既然水分对植物生长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对植物的水分进行调控呢?这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植物的种类、生长阶段、环境条件等。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灌溉是调控植物水分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特性和土壤的水分状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和灌溉量。

常见的灌溉方式有漫灌、喷灌、滴灌等。

漫灌虽然简单,但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的板结;喷灌可以均匀地湿润土壤,但在风力较大时效果会受到影响;滴灌则能够精确地控制灌溉量,节约用水,但成本相对较高。

植物生长水分环境调控共53页

植物生长水分环境调控共53页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植物生长水分环境调控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植物生长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方法

植物生长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方法

植物生长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调控方法第一章:植物生长及其分析方法植物生长是指在光、水、土壤和温度等多种环境条件的作用下,植物不断生长并进行代谢。

生长是植物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影响着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化学功能,是直接关系到植物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理过程。

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日照、温度、土壤湿度、土壤肥力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挥影响。

为了对植物生长进行分析,科学家们发展了许多针对环境因素的监测方法。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温室和生物学突变体筛选。

温室实验可以精确控制各个环境因素,从而深入研究不同条件下植物生长的差异。

而生物学突变体筛选可以通过基因编辑等手段,使植物发生基因突变,从而探究植物的生长遗传机制。

第二章:植物生长对环境的影响2.1 光照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光照条件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光合作用是植物产生营养物质的关键过程。

光照不足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开花,而强烈的阳光会导致植物茎干缩短、芽叶丛生。

2.2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土壤中的水分影响着植物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

过度或缺乏灌溉,都会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2.3 土壤肥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挥着极大的影响。

土壤中缺乏氮、磷等营养素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长势萎靡不振。

2.4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物种的植物对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总的说来,温度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低温会导致植物凋零、冻伤,过高的温度对植物的生长也会产生影响。

第三章:植物生长的调控方法3.1 预测和调整生长环境通过准确预测和调整生长环境中的各项生长指标,如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光照强度等,可以调节植物生长过程中受到的负面影响,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3.2 营养供应的调控通过合理的施肥,可以调节植物营养摄取,达到营养供应均衡的状态,进而提高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3.3 基因编辑方法基因编辑可以通过人为干预植物基因,来达到对植物生长的调控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水土保持技术
• 区田也叫掏钵种植。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耕种法。 具体作法是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划分成许多1平方米的 小耕作区,每区掏1-2钵,每钵长、宽、深各约50cm。 掏钵时,用铣或镢,先将表层熟土刮出,再将掏出的 生土放在钵的下方和左右两侧,拍紧成埂,最后将刮 出的熟土连同上方第二行小区刮出的熟土全部填到钵 内,同时将熟土与施入的肥料搅拌均匀,掏第二行钵 时将第三行小区的表层熟土刮到坑内,依次类推。
第一章自测练习
• 2.环境条件与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关系? • 植物生长与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土壤、养分等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只有处理和协调好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才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发 挥植物生产的总体效益。 • 光与植物生长:直接作用是对植物形态器官建成,如光可以促进需光种子 的萌发、幼叶的展开,影响叶芽与花芽的分化、植物的分枝与分蘖等;间 接作用是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为植物生 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 温度与植物生长:植物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温度。在植物生产中,温度的 昼夜和季节性变化影响植物的干物质积累甚至产品的质量,而且也影响植 物正常的生长发育;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其过程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 内才能完成。 • 水分与植物生长:水是生命起源的先决条件,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 土壤与植物生长: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土壤对植物起着“营养库” 作用,在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中有重要意义,土壤还具有雨水涵养作用和 生物的支撑作用,并在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方面起重要作用。 • 肥料与植物生长: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肥料不仅可以促进植物整株 生长,也可促进植株某一部位生长;
第一章自测练习
• 植物生产周期:是指从播种或萌发到产品器官收获的时 期。 • 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是指植株或器官生长速率随昼夜或 季节变化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现象。 • 植物生产:是以植物为对象,以自然环境条件为基础, 以人工调控植物生长为手段,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 社会性产业。 • 环境: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而言的,与某一特定主体有 关的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就是这个主体的环境。 • 环境条件: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 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 植物的生活型:不同种植物长期生活在同一区域或相似 区域,由于对该地区环境的共同适应,从外貌上反映出 来的植物类型。
• 1.适当深耕 生产实践中,通过打破犁底层,增厚耕作层, 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空气孔隙度,达到提高土壤畜水 性和透水性的目的。如果深耕再结合施用有机肥,还能有效 地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植物生活的土壤环境条件。 • 2.中耕松土 通过适期中耕松土,疏松土壤,可以破坏土壤 浅层的毛管孔隙,使得耕作层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表土层蒸 发,减少了土壤水分消耗,同时又可消除杂草。特别是降水 或灌溉后,及时中耕松土显得更加重要。能显著提高土壤抗 旱能力。农谚“锄头下有水”就是这个道理。 • 3.表土镇压 对含水量较低的沙土或疏松土壤,适时镇压, 能减少土壤表层的空气孔隙数量,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 耕作层及耕作层以下的毛管孔隙数量,吸引地下水,从而起 到保墒和提墒的作用。
第一章自测练习
• 三、选择填空
• 1.植物的生长周期是指植物的( B )。 B.自然生命周期 • 2.植物生长大周期是指植物初期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 生长达到高峰后,开始逐渐减慢,以致生长完全停止,形成了 ( C )的规律。C.慢—快—慢 • 3.利用植物的(A )可进行快速繁殖,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便是利用这一原理。A.再生现象 • 4.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由于长期分布在不同环境中,在生态 适应过程中发生变异与分化,形成不同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 征,并通过遗传固定下来,从而分化为不同的种群类型,即 (D )。D.生态型 • 5.沙漠植物为适应环境,不但形成了如表皮增厚、气孔减少、 叶片卷曲,而且有的植物还形成了贮水组织等特性,是植物适 应环境的(B )方式。B.适应组合
二、节水灌溉技术
(四)膜上灌技术 这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 上,把以往的地膜旁侧改为 膜上灌水,水沿放苗孔和膜 旁侧灌水渗入进行灌溉。膜 上灌投资少,操作简便,便 于控制水量,加速输水速度, 可减少土壤的深层渗漏和蒸 发损失,因此可显著提高水 分的利用率。
M06-4-1.asf
二、节水灌溉技术
(五)植物调亏灌溉技术 调亏灌溉是从植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内 主动施加一定程度的有益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有益 的亏水锻炼后,达到节水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通 过调亏可控制地上部分的生长量,实现矮化密植,减 少整枝等工作量。
六、水土保持技术
等高沟垄耕作 • 1、水平沟种植 又称套犁沟播。具体作法为:在犁过的壕沟内再套耕一 犁,然后将种子点在沟内,施上肥料,结合碎土,镇压覆盖种子,中耕 培土时仍保持垄沟完整。 • 2、垄作区田 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采用的蓄水保土耕作法。具体作法是 在坡地上从下往上进行,先在下边沿等高线耕一犁,接着在犁沟内施肥 播种,然后在上边浅犁一道,覆土盖种,再空出一道的距离继续犁耕施 肥播种,依次进行,直至种完。这样使坡面沟垄相间,有利于拦蓄地表 径流。为了防止横向水土流冲刷,在沟内每隔1-2m横向修一道小土档。 • 3、平播起垄 • 平播起垄是用犁沿等高线隔行条播种植,并进行镇压,使种子和土壤密 接,以利于出苗、保墒;在早期保持平作状态,在雨季到来以前,结合 中耕,将行间的土培在作 • 物根部,形成沟垄,并在沟内每隔1-2m加筑上挡,以分段拦蓄雨水。这 种方法的优点是,在春旱地区,它可以避免因早起垄而增加蒸发面积造 成缺苗现象,影响产量。它还能在雨季充分接纳和拦蓄雨水,故蓄水保 土和增产作用较显著。
五、保墒技术
五、保墒技术
• 4.创造团粒结构体 在植物生产活动中,通过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 建立合理的轮作套作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再结合少耕、免耕 等合理的耕作方法,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和适宜的孔隙状况,增加土壤 的保水和透水能力,从而使土壤保持一定量的有效水。 • 5.植树种草 植树造林,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树冠能截留部分降水, 通过林地的枯枝落叶层大量下渗,使林地土壤涵养大量水分。同时森林 又能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土壤冲刷和养分的流失。森林还可以调节小气 候,增加降水量。森林具有强大的蒸腾作用,使林区上空空气湿度增大。 据测定,森林上空空气湿度一般比无林区高12%~15%,因而增加了林 区降水量。 • 6.水肥耦合技术 通过对土壤肥力的测定,建立以肥、水、作物产量为 核心的耦合模型和技术,合理施肥,培肥地力,以肥调水,以水促肥, 充分发挥水肥协同效应和激励机制,提高抗旱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 7.化学制剂保水节水技术 合理施用保水剂、抗旱剂等物质,减少水分 蒸发,增强作物根系贮水利用的一种保水节水技术。
六、水土保持技术
等高耕作又称横坡耕作技术。是指沿等高线,垂直于 坡面倾向,进行的横向耕作。它是坡耕地实施其他水 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基础。沿等高线进行横坡耕作,在 犁沟平行于等高线方向会形成许多“蓄水沟”,从而 有效地拦蓄了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率,减少 水土流失,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从而达到高产。
第一章自测练习
• • • • 四、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生产有何重要作用与特点? 要点: 植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人民生活 资料的重要来源;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出口 创汇的重要物质;农业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 化的组成部分。 • 植物生产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系统的复 杂性;技术的实用性;生产的连续性;植物生 长的规律性;明显的季节性;严格的地域性.
六、水土保持技术
• 草田轮作 •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将不同品种的农作物或牧草按一定原则和作 物(牧草)的生物学特性在一定面积的农田上排成一定的顺序,周 而复始地轮换种植就是轮作。在轮作的农田上,把作物安排为前 后栽植顺序是轮作方式,轮作方式之中或全部栽植农作物,或按 一定比例栽植作物与多年生牧草即草田轮作,种植一遍所历经的 时间称为轮作周期。轮作有空间上的轮换种植与时间上的轮换种 植,空间种植是将同一种农作物(或牧草)逐年轮换种植,而时间 轮作是在同一块农田上在轮作周期内,按轮作方式栽植不同品种 的农作物或豆科牧草。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上来看,在作物安排 上最简单的是三年轮作周期与三区轮作方式。
一、集水蓄水技术
(三)微集水面积种植 我国的鱼鳞坑就是其中之一;在一小片植物,或 一棵树周围,筑高 15 ~ 20cm的土埂,坑深 40cm,坑 内土壤疏松,覆盖杂草,以减少蒸腾。
二、节水灌溉技术
(一)喷灌技技术 喷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将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高 位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水滴, 均匀散布在农田上,达到灌溉目的。 喷灌可按植物不同生育期需水要求适时、适量供水,且具有 明显的增产、节水作用,与传统地面灌溉相比,还兼有节省灌溉 用工、占用耕地少、对地形和土质适应性强,能改善田间小气候 等优点。
第一章自测练习
• 二、填空 • 1. 等于或短于 ,期 表现为 。 • 2.生长大周期 、 昼夜周期 和 季节周期。地上部分与地下部 分 的相关性、 主茎与侧枝的相关性(顶端优势)、营养生长 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 3.系统的复杂性、 技术的实用性 、 生产的连续性、 植物生 长的规律性 、 明显的季节性 、 严格的地域性。 • 4. 宇宙环境 、 地球环境、区域环境 、 生境 、 小环境 、 体 内环境 等。 • 5. 高位芽植物 、 地上芽植物、 地面芽植物 、 地下芽植物 和 一年生植物气候生态型 、土壤生态型 、 生物生态型、 人为生 态型。 • 6.适应组合 、休眠 、驯化 。
三、少耕免耕技术
(一)少耕 少耕的方法主要有以深松代翻耕,以旋耕代翻耕、间隔 带状耕种等。 (二)免耕 国外免耕法一般由三个环节组成:利用前作残茬或播种 牧草作为覆盖物;采用联合作业的免耕播种机开沟、喷 药、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一次完成作业;采用农药 防治病虫、杂草。
四、地面覆盖技术
(一)沙田覆盖 沙田覆盖是由细沙甚至砾石覆盖于土壤表面,起到抑制蒸发,减少 地表径流,从而起到增墒、保墒作用。 (二)秸秆覆盖 利用麦秸、玉米秸、稻草、绿肥等覆盖于土壤表面。 (三)地膜覆盖 有提高地温,防止蒸发,湿润土壤,稳定耕层含水量,起到保墒作 用,从而有显著增产作用。 (四)化学覆盖 利用高分子化学物质制成乳状液,喷洒到土壤表面, 形成一层覆盖膜,抑制土壤蒸发,并有增湿保墒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