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18部编)第四单元测试题(1)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辩论》测试题含答案

《口语交际:辩论》测试题含答案【测试题一】2019年底,我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累计确诊逾8万人。
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上下勠力同心,现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开始逐步复工,复学。
可与此同时,新冠肺炎在世界多国呈现爆发趋势。
我国有数量巨大的在外留学生和出国劳务人员,你是否赞同这些留学生和出国劳务人员返回国内治疗或躲避此次疫情呢?请说出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不少于 60字)。
【答案要点示例】正方(赞同)论据一:留学生和出国劳务人员国籍是中国,祖国是中国公民在遇到危难时的坚强后盾。
论据二:中国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向全世界展示了举国体制的优越性,综合国力的强大和国家的责任,这是在外公民在遇到危难时想要回国的原因。
论据三:一些国家疫情严重,看不到政府有力控制的具体方法,而身处异乡,无论是物资储备还是隔离治疗都不如在国内方便。
论据四:一些发达国家医疗费用昂贵,留学生和劳务人员没有医疗保险,一旦得病,可能无力支付治疗费用,而国内治疗全部免费,这也是国家制度的优越性。
……反方(反对)论据一:国内控制疫情过程中,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境外返回人员可能会为国内的防疫带来巨大的风险和负担,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导致前期的努力付诸东流。
论据二:返程要乘坐飞机飞行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增加同机人员感染的风险。
论据三:一些留学生和务工人员在外留学、消费、纳税、参加医疗保险,未给国家做贡献,在遇到困难时,却想到了回到国内寻求帮助,国家不应该救助。
论据四:部分境外返回人员不如实上报信息,不居家或集中隔离,给国内带来巨大风险。
……【测试题二】由于国内疫情尚未完全结束,部分省区不能提前开学,各地各校均采取了网上学习的模式,保证停课不停学。
对此做法,班里的几位同学认为:网上学习不如在校学习效果好;长时间观看电子设备会造成视力下降……不如不开网课,把耽误的学习时间在周末或者暑假补回。
你是否赞同几位同学的观点呢?请陈述理由(不少于60字)。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蛮横.(hèng) 雾蔼谚.语(yàn) 自出心裁B.静谧.(mì) 诡谲怯懦.(ruò)矫揉造作C.斟.酌(zuó) 殉职坍.塌(tān) 鸠占雀巢D.箴.言(zhēn) 烦琐镌刻.(juān) 纷至沓来2、下列各组字词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蹿掇翌日人情事故行将就木B.羁跘帷幕分崩离析纷至踏来C.演译雾霭不知所挫接踵而至D.山麓黧黑招摇撞骗销声匿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李攀同学各门功课都好,每次考试都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老师们对她顶礼膜...拜.,直夸她将来前途无量。
B.济南作为一座旅游文化名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各得其所....,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C.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D.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思齐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A.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钢铁厂参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芳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B.“201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月2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参观的人数超过10万左右。
C.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
D.中国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成功登项珠穆朗玛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A.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B.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C.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D.在作文的构思过程中,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1)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及答案(1)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菡萏..(hàn dàn)涎.(xián)水黝.(yōu)黑为虎作伥.(chāng)B.恣睢..(zì suī)驾驭.(yù)眼睑.(jiǎn)面面相觑.(qù)C.羁绊..(jī pàn)寒噤.(jìn)娉.(pīng)婷瞠.(chēng)目结舌D.褴褛..(lán 1ǚ)汲.(jí)取狡黠.(xiá)既往不咎.(jiū)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告罄骇人听闻一泄千里杂乱无章B.荣膺迫不及待眼花瞭乱粗制滥造C.蓬蒿迥乎不同在劫难逃月明风清D.倒坍既往不究恻隐之心贪赃枉法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粉丝们对这场演出如痴如醉,歌手的表演堪称天衣无缝....。
B.企业家们将要开发新项目,附近的村民对此望眼欲穿....。
C.小明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这个称号当之无愧....。
D.小明在市里取得了作文大赛一等奖,他重蹈覆辙....,又在省里面得了大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期,山东鲁能将在中超联赛第11轮中坐镇主场迎战北京国安。
B.有近50家左右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参加全国小型电动车测试大赛。
C.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C.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D.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1.《祖国呀 我亲爱的祖国》练习题

1.祖国呀我亲爱的祖国练习题(有答案)一、知能优化测验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 A zhèng B.zhēng)脱。
( )(2)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A.pī B.pēi) ( )(3)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wō( )。
(4)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b6( )。
2.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我/是你簇新的理想B.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C.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D.我亲爱的/祖国3.将下列意象按其象征意义进行归类。
(只填字母)A.破旧的老水车B.熏黑的矿灯C.干瘪的稻穗D.失修的路基E.雪白的起跑线F.绯红的黎明C,雪被下古莲的胚芽H,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象征意义:①祖国的未来和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祖国长期以来贫穷与落后的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人民心中渺茫、难以实现而又从未消失的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__________,;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____________ ;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_____________;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________。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一中国!①叱咤时代的风云②挣脱千年的羁绊③唤醒黎明的沉默④舞动大地的雄风A.④①③②B.③②④①C.②③①④D.①③④②5.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干瘪(biǎn) 绯红((fēi)纤绳(xiān) 疲惫(bèi)B.驳船(bó) 蜗行(wō)勒进(léi) 淤滩(yū)G.胚芽(pěn) 喷薄(bó)簇新(cù) 沸腾(fèi)D.迷惘(wǎng ) 隧洞(suì)稻穗(suì) 富饶(ráo )6.下列诗句书写无误的项是( )A.数百年来仿着疲惫的歌B.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C.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D.迷罔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这首诗的第1.2节是写过去。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19. 第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0. 文中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
21. 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梁 衡
①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时检测:第四单元单元检测(含答案)

单元检测满分:100 分,限时:6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3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怡.情(yí)惆怅.(zhànɡ)信手拈.来(niān)B.劝诫.(jiè)真挚.(zhì)味同嚼.蜡(jué)C.统筹.(chóu)寂寥.(liáo)诸.如此类(zhū)D.狡黠.(xié)契.合(qì)目不忍睹.(dǔ)答案 C A.怅chànɡ。
B.“嚼”是多音字,此处应读jiáo。
D.黠xiá。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诘难笼统吹毛求疵轻描淡写B.藻饰附丽全神惯注开卷有益C.滞碍谚语狂妄自大高谈阔论D.渲染苟安铢两悉称心旷神怡答案 B 惯→贯。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A.我花了大半天的工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B.小明对每道题都不.求.甚.解.,虽然很快就完成了作业,但做错的也很多。
C.我们老师思维敏捷,当我们有问题问他时,他总是胸.有.成.竹.地回答我们。
D.都说张家界山水很美,身.临.其.境.,果然名不虚传。
答案 A “味同嚼蜡”形容没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讲话枯燥无味。
用于指饭菜不恰当。
4.(2019 贵州安顺中考)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共3 分,每小题1 分)①读书是年轻人培养心智、创造性格、引导人生的重要途径。
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
②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
③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1)第①句搭配不当,应把改为。
(2)第②句成分残缺,应在后加上。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2《梅岭三章》同步练习(含详细答案)

《梅岭三章》预习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划线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旌旗(jīng)腥风(xīng)丛莽(mǎng)B.捷报(jié)取义成仁(rén)诸君(zhū)C.烽烟(fēng)崭新(zhàn)捷报(jié)D.天涯海角(yá)诸君(zhū)斩首(zhǎn)2.下列诗句中起到统领全篇作用的一项是()A.断头今日意如何B.南国烽烟正十年C.投身革命即为家D.创业艰难百战多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三首诗在形式上独立成篇,内容上却是一个整体。
B.文中“阎罗”指的是阎罗王,鬼世界的审判主,诸鬼中的大王。
C.“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典故表明心迹: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
D.这三首诗把现实与想象、理想完美地结合起来表达思想感情。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诗前小序说明作者在身临绝境时用诗的形式留下了自己的遗言。
B.诗的小序可有可无。
C.三首诗可看成一个整体,又各表达不同的意思。
D.“血雨腥风应有涯”、“人间遍种自由花”、“取义成仁今日事”这三句分别运用了借喻、借代、引用的修辞手法。
5.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与下面哪一句诗的意境相同?()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C.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A 3.B 4.B 5.A《梅岭三章》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1)意如何:(2)阎罗:(3)泉台:(4)旧部:2.填空:《梅岭三章》的作者是___________,三章的“章”就是__________,从古体诗的角度看,这三首诗可称之为____________。
3.诗中运用借喻手法来表现共产主义理想得以实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测试题 (四)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单元测试第4单元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怡情(yí)惆怅(zhàng)信手拈来(niān)B.劝诫(jiè)真挚(zhì)味同嚼蜡(jué)C.统筹(chóu)寂寥(liáo)诸如此类(zhū)D.狡黠(xié)契合(qì)目不忍睹(dǔ)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诘难笼统吹毛求疵轻描淡写B.藻饰附丽全神惯注开卷有益C.滞碍谚语狂妄自大高谈阔论D.渲染苟安铢两悉称心旷神怡3.下列加粗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陶公不图名利,不慕虚荣,喜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当对书中的要义有一些领会时,便会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
B.2020年7月26日,北京中赫国安将在新赛季中超首轮比赛中迎战重庆当代队,对此赛事,主帅热内西奥胸有成竹。
C.未来,被存档的圆明园遗址可以形成虚拟三维影像在网上展示,游客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掌上观展”,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D.假期游览驰名中外的五岳之首泰山,晓琳浮光掠影,拍摄了“泰山日出”“黄河金带”等许多绝美的风景图片。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无言之美》中以文学作品为例,说明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的道理。
B.《驱遣我们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以一诗一文为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C.《不求甚解》一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D.《谈读书》一文中运用了比喻说理、排比说理、对比说理等多种论证方法。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如“惠存”“惠赠”;“贵”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B.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一、积累·运用(4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A.诘.难(jié)滞.碍(zhì) 狡黠.(xié) 味同嚼.蜡(jiáo)B.劝诫.(jiè) 惆怅.(chàng) 寂寥.(liào) 目不忍睹.(dǔ)C.谚.语(yàn) 歌谣.(yáo) 苟.安(gǒu) 信手拈.来(zhān)D.桥堍.(tù) 藻.饰(zǎo) 怡.情(yí) 开卷.有益(juà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5分)()A.要诀渲染高谈阔论吹毛求疵B.茏统姑且浮光掠影狂妄自大C.签赏附丽轻描淡写心旷神怡D.炼达傅彩栩栩如生胸有成竹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5分)()A.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
B.他才思敏捷,写文章时,没有丝毫寻章摘句....的痕迹。
C.李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D.名著隽永耐读,如果读法得当,你就会感到开卷有益....。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5分)()A.《国家宝藏》等文化类节目,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造成的。
修改:去掉“造成的”。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车号限行、呼吁市民绿色出行等,都是改善城市交通拥堵。
修改:在“绿色出行”前加上“选择”。
C.学者只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才能成就卓越,赢得尊重。
修改:将“只要”改为“只有”。
D.关于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现象,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修改:将“同意这种主张”改为“同意前者(或后者)”。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5分)()A.《山水画的意境》的作者是李可染,江苏徐州人,画家,以山水画成就最高。
B.《无言之美》的作者是叶圣陶,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
C.《谈读书》的作者是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
D.《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是马南邨,福建闽侯人,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5分)()①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②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③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④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⑤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A.⑤②①③④B.④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①D.④③②①⑤7.综合性学习。
(5分)(1)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更热衷于电视、电脑和网络所构筑的声光世界,与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远。
针对这种现象,学生会发起“好书大家读,书香溢校园”的倡议,其中阐明读书作用的内容需要你来写。
(要求:用“读书,可以让……”的排比句式来表达)(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
会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的感受。
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仿照莎士比亚的这段话写一段话。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名著阅读。
(5分)(1)《简·爱》的作者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简·爱》是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之一,成书于19世纪40年代。
(2分)(2)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是《简·爱》中女主人公________的两个基本动机。
(3分)二、阅读·理解(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20分)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周国平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
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
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
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
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一个人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
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
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
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
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
这是一种情况。
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
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
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
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
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
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
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
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
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9.文章第②③④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中心论点,试概括第②④段的分论点。
(4分)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段: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4分)备选人物:海伦·凯勒邓稼先吴王夫差刘禅司马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结合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责任”的看法。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作文(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也许,你在家里,父亲一个欣赏的眼神,母亲一声关切的叮咛,慈爱的阳光就会充满你的心房;也许,你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倾听着老师的柔柔絮语,关爱的阳光就会驱散你心灵的迷茫;也许,你站在教室窗台边,捧着书本,读着名著,吟诵唐诗宋词,文学的阳光就会照亮你成长的路途;也许……请以“我心中的那一道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
详解详析1.[解析] D A项,“黠”应读“xiá”;B项,“寥”应读“liáo”;C项,“拈”应读“niān”。
2.[解析] A B项,“茏统”应为“笼统”;C项,“签赏”应为“鉴赏”;D项,“炼达”应为“练达”。
3.[解析] C“吹毛求疵”指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
4.[解析] B这句话缺少宾语中心语,应该在句末加上“的有效措施”。
5.[解析] B《无言之美》的作者是朱光潜。
6.D7.(1)示例一:读书,可以让我们体味人生,感悟生命;读书,可以让我们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读书,可以让我们提高品位,净化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