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2-kz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肿瘤综合征是指肿瘤病人具有的,既不能用肿瘤 的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来解释、也不能用肿瘤起源 组织能产生的激素来解释的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 包括异位内分泌综合征伴异常免疫反应和其他系统 损害的相应临床表现。
第四节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
分化程度
恶性肿瘤
核分裂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边界与包膜 继发改变 转移 复发 对机体影响
常见于腹腔、胸腔。
脏器的浆膜面可形成多数转移结节,常 伴浆膜腔血性积液,积液内可查到肿瘤细胞。
种 植 性 转 移 示 意 图
卵巢 Krukenberg瘤
小结
转移是恶性肿瘤细胞侵袭的结果。
转移既是恶性肿瘤最本质的表现 , 也 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良性肿瘤不转移,只有恶性肿瘤才
发生转移。
第六节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2. 血道转移
肉瘤转移的重要途径,部分癌的晚 期也发生血道转移 肉瘤细胞多数通过静脉入血,因为 静脉壁较薄且压力较低。少数经淋巴管 入血。
常见部位:肺、肝脏是两个最常见 的血道转移的靶器官。
方向:与血栓栓塞过程相似
体循环V-→右心-→肺转移瘤
肺V-→左心-→全身器官 门V-→肝转移瘤-→肺转移瘤
第十章 肿瘤
Tumor/neoplasm
本次课内容提要 5.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6.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7.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8.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9.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第四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1. 肿瘤的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生长速度慢(以年来计算) 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以月、日来计算)
M:Metastasis,表示无、有血道转移 M0、M1、 M2
TNM Staging of tumor
第六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和良恶性的鉴别
一、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一)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 一般影响较小,主要取决于生长的部位和继发改变。
颅内— 可压迫脑组织,阻碍 脑脊液循环,使颅内 压增高
5.胃溃疡病 胃小弯侧近幽门部可见一圆形溃疡 (↓),溃疡边缘整齐,粘膜呈放射状排列。
6.皮肤慢性溃疡
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疡,由于长 期慢性刺激,表皮鳞状上皮过度增生,可发生癌变。
7.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粘膜溃疡处假息肉形成,
长期慢性刺激,粘膜上皮过度增生,可发生癌变。
8.肝硬化
肝脏的表面和切面呈结节状。
正常宫颈外口
2.子宫颈糜烂
3.口腔粘膜白斑 口腔粘膜白色斑块形成,长期不
愈。主要病理改变是鳞状上皮过度增生和角化。
4.结肠多发性息肉样腺瘤
5.慢性萎缩性胃炎(大体)
胃粘膜变薄,充血水肿,皱襞 (镜下)胃粘膜及腺体萎缩变薄, 变平,表面有细颗粒形成。 腺体小囊形成,部分见肠上皮化生,
慢性炎细胞浸润粘膜全层。
不转移 少见坏死、出血、感染坏死、 很少复发
常有转移 常发生坏死出血、感染 、溃疡 易复发
较小
较大
以肿瘤的特征来综合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不是绝对。其中,确定肿瘤的良、恶性,关键 在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交界性瘤:有些肿瘤在形态和/或生物学行 为上界于良、恶性肿瘤之间。 良性肿瘤恶性变:有的良性肿瘤可转变为 恶性肿瘤。
国际抗癌协会制定:TNM 分期方案
T : Tumor ,表示肿瘤,根据一个特 定肿瘤的体积大小,分为四级,用 T1 、 T2、T3、T4 表示,肿瘤越大,级别越 高。
N:Lymph Node,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No:没有淋巴结转移 N1:只有局部少数淋巴结转移 N2:区域内较多淋巴结有转移 N3:局部或远处很多淋巴结转移
种植性转移
1. 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癌转移的重要途径,少 数肉瘤也可发生淋巴道转移。 方向: 与淋巴引流的方向相同,由最近 的淋巴结-→下一站引流淋巴结-→胸导管 -→血循环。
但偶可发生跳跃转移或逆行转移。
淋巴道转移示意图
癌的淋巴道转移 模式图
淋巴结转移癌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腺内可见灰白、质硬的癌结节)。上图腋窝 淋巴结体积增大、粘连、质硬,灰白色。
浸润性生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思考:观察肿瘤的生长方式有什么意义?
肿瘤的三种生长方式比较
膨胀性生长
肿瘤性质 大体观察 生长部位 良性肿瘤
外生性生长
良、恶性
浸润性生长
恶性肿瘤
乳头状、息 结节状、有完整 包膜,分界清楚、 肉状、蕈伞 状、溃疡状 可推动
蟹足状、树根状, 无包膜,分界不清, 推不动。 前两者都有 难切净、易复发
五、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
组织分化程度 核分裂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边界与包膜 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小 无或稀少 慢
恶性肿瘤
分化程度低,异型性大 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较快
膨胀性或外生性
边界清楚,常有包膜或蒂, 有一定活动度
浸润性或外生性
边界不楚,无包膜,常粘边固定, 不活动度
转移
继发改变 复发 对机体影响
I级
II 级
III级
不典型增生,又称上皮内瘤变CIN
原位癌 指上皮层内重度非典型增生累 及全层,但尚未突破基底膜浸润到粘膜下 层或真皮。
基底膜
子宫颈原位癌
上皮内瘤变
早期浸润癌 指原位癌如突破基底膜发生 浅的浸润而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者。(浸润 深度<5mm)
课堂病例: F/40。三个月前无意中扪及左乳房 有一肿块,无痛,近来肿块增大明显。 体查:肿瘤位于左乳房外上象限如鸡蛋 大,边界不清,不规则,触之较硬,移 动性差,同侧腋下多粒淋巴结如龙眼大, 质硬,欠活动。
思考:目前认为,肿瘤的生长速度与哪些 因素有关?
肿瘤的生长速度与三个因素有关(自学)
生长分数
瘤细胞的生成与死亡比例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演进与它获得越来越大的异 质性有关,获得生长优势的细胞
压倒了没有生长优势的细胞。
原发灶
局部浸润
远处转移
一、肿瘤的生长 (二) 肿瘤的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
实质器官与组织
易摘除,不复发 挤压、阻塞无明 显破坏作用
体表,腔道
预 后
影 响
破坏作用大,恶病 质
膨胀性生长
脂肪瘤 子宫平滑肌瘤
皮肤乳头状瘤----外生性生长
乳头状瘤----呈外生性生长
结肠癌呈息肉状—浸润性、外生性生长。
肺癌,树根状--浸润性生长。
胃癌,弥漫性肥厚状--浸润性、外生性生长
胃癌,溃疡状,浸润性生长。
乳腺癌----浸润性生长
二、肿瘤的扩散 肿瘤的扩散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
局部侵袭 -- 连续性扩展 -- 浸润
性生长—转移
二、肿瘤的扩散
扩散方式 直接蔓延 转移
二、肿瘤的扩散
1. 局部浸润(直接蔓延)
恶性肿瘤细胞沿着组织间隙、脉管壁 或神经束外衣向邻近组织和器官侵袭 破坏的现象。
继发蒂扭转— 如子宫浆膜下肌瘤可引 起剧烈疼痛和急腹症。
腔道— 可引起梗阻 和阻塞
继发出血感染— 如子宫粘膜下肌瘤, 患者因此而贫血。
内分泌腺肿瘤— 如胰岛细胞瘤可引起阵 发性血糖过低。
一、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
溃疡、出血、穿孔
感染、发热、疼痛
三、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1. 病理分级( Grading )
按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异型性大小与核分 裂象的多少,分为三级
I 级:分化程度高,分化好,恶性程度低 II 级:分化程度中等,中分化 III 级:分化程度低,分化差,恶性程度高
2、肿瘤的临床分期( Staging ) 按肿瘤浸润深度和累及范围分为三期: 早期、中期、晚期
二、非典型增生、原位癌与上皮内瘤变 非典型增生 指细胞增生并出现异型性, 但不足以诊断为恶性。
细胞大小不一,形状多样,染色深浓, 核质比例大,核分裂多,无病理性分裂 细胞排列较乱,极向消失,层次增多。
特 点
根据累积的范围 和异型性的程度
轻度(I 级)— 累及上皮层下部的1/3 中度(II 级)— 累及上皮层的2/3 重度(III级)— 累及上皮层2/3以上。
胸、腰、骨盆V-→脊椎V丛-→脊椎或 脑转移瘤
转移瘤的形态:球形结节,边界清楚,多 发散在分布
腺癌肺转移
肝癌肺转移
右肺各叶散在分布 多个灰白色转移性 癌结节。结节呈圆 形,境界清楚。
肿瘤肝转移
3. 种植性转移
体腔内器官的肿瘤累及到脏器的表面时, 瘤细胞可脱落并种植到体腔内其它器官的表 面,瘤细胞类似播种方式形成种植性转移瘤。
课堂病例:
大体:肿瘤不规则状3×4.5cm,灰白色,质 硬,外周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并见 灰白色肿瘤浸润至肌肉组织。 镜检:瘤细胞增生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 一,排列不规则的腺腔样结构,腺上皮细 胞多层,核染色深并见病理性核分裂,在 脂肪及肌肉组织、淋巴结同样见到上述的 肿瘤形态。
课堂练习:
1. 该肿瘤的生长外形呈 A. 结节状 B. 分叶状 C. 囊状 D. 蟹足状 E.火山口状
2. 肿瘤的生长方式呈 A.膨胀性生长 B. 浸润性生长 C. 外生性生长
D. 外生性与膨胀性生长
E.以上均不是
3. 病人腋下淋巴结出现肿瘤,说明 该肿瘤已 A. 直接蔓延 B. 淋巴道转移 C. 血道转移 D. 种植性转移 E. 反应性增生
恶病质(Cachexia)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
恶病质是指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出现进行性 消瘦、贫血乃至全身衰竭的状态。
一些非起源于内分泌细胞的肿瘤也能产生和分泌激 素或激素样物质。此类肿瘤称异位内分泌肿瘤。这 些肿瘤所出现的一系列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 称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子 宫 颈 癌 直 接 蔓 延 示 意 图
二、肿瘤的扩散
2.肿瘤转移 metastasis
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
或体腔,随体液被带到远隔部位继续生长, 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的肿瘤的过程。 原发部位的肿瘤叫原发瘤, 在远隔部位 形成的肿瘤称为继发瘤或转移瘤。
肿瘤转移的三种途径
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
4. 根据上述情况,病人应诊断为 A. 乳腺腺瘤 B. 乳腺腺癌 C. 乳腺纤维瘤 D. 乳腺脂肪瘤 E. 乳腺平滑肌肉瘤
5.以上肿瘤的异型性主要表现在 A.核染色深,病理性核分裂
B.瘤细胞大小不等,形状不一
C.腺上皮层次多,排成不规则的腺腔
样结构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错
6.诊断上述肿瘤的良、恶性最主要依 据是 A. 病理切片显微镜所见 B. 肿瘤生长速度
交界性肿瘤——卵巢浆液性肿瘤
第七节
癌前疾病及其相关病变
一、癌前疾病(癌前病变)
某些统计学上癌变潜能(危险)较大的良性病变 1.粘膜白斑 2.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 3.乳腺纤维囊性病 4.结肠、直肠腺瘤 5.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 6.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7.皮肤慢性溃疡 8.肝硬化
1.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病 乳腺腺体增生密集, 乳腺内小导管扩张呈囊状,导管和腺泡上皮增生。
C. 肿瘤生长方式
D.大体标本 E.以上都对
用于对抗癌症的更多弹药。
第四节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
分化程度
恶性肿瘤
核分裂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边界与包膜 继发改变 转移 复发 对机体影响
常见于腹腔、胸腔。
脏器的浆膜面可形成多数转移结节,常 伴浆膜腔血性积液,积液内可查到肿瘤细胞。
种 植 性 转 移 示 意 图
卵巢 Krukenberg瘤
小结
转移是恶性肿瘤细胞侵袭的结果。
转移既是恶性肿瘤最本质的表现 , 也 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良性肿瘤不转移,只有恶性肿瘤才
发生转移。
第六节 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2. 血道转移
肉瘤转移的重要途径,部分癌的晚 期也发生血道转移 肉瘤细胞多数通过静脉入血,因为 静脉壁较薄且压力较低。少数经淋巴管 入血。
常见部位:肺、肝脏是两个最常见 的血道转移的靶器官。
方向:与血栓栓塞过程相似
体循环V-→右心-→肺转移瘤
肺V-→左心-→全身器官 门V-→肝转移瘤-→肺转移瘤
第十章 肿瘤
Tumor/neoplasm
本次课内容提要 5.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6.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7.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8.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9.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第四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1. 肿瘤的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生长速度慢(以年来计算) 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以月、日来计算)
M:Metastasis,表示无、有血道转移 M0、M1、 M2
TNM Staging of tumor
第六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和良恶性的鉴别
一、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一)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 一般影响较小,主要取决于生长的部位和继发改变。
颅内— 可压迫脑组织,阻碍 脑脊液循环,使颅内 压增高
5.胃溃疡病 胃小弯侧近幽门部可见一圆形溃疡 (↓),溃疡边缘整齐,粘膜呈放射状排列。
6.皮肤慢性溃疡
经久不愈的皮肤溃疡,由于长 期慢性刺激,表皮鳞状上皮过度增生,可发生癌变。
7.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粘膜溃疡处假息肉形成,
长期慢性刺激,粘膜上皮过度增生,可发生癌变。
8.肝硬化
肝脏的表面和切面呈结节状。
正常宫颈外口
2.子宫颈糜烂
3.口腔粘膜白斑 口腔粘膜白色斑块形成,长期不
愈。主要病理改变是鳞状上皮过度增生和角化。
4.结肠多发性息肉样腺瘤
5.慢性萎缩性胃炎(大体)
胃粘膜变薄,充血水肿,皱襞 (镜下)胃粘膜及腺体萎缩变薄, 变平,表面有细颗粒形成。 腺体小囊形成,部分见肠上皮化生,
慢性炎细胞浸润粘膜全层。
不转移 少见坏死、出血、感染坏死、 很少复发
常有转移 常发生坏死出血、感染 、溃疡 易复发
较小
较大
以肿瘤的特征来综合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不是绝对。其中,确定肿瘤的良、恶性,关键 在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交界性瘤:有些肿瘤在形态和/或生物学行 为上界于良、恶性肿瘤之间。 良性肿瘤恶性变:有的良性肿瘤可转变为 恶性肿瘤。
国际抗癌协会制定:TNM 分期方案
T : Tumor ,表示肿瘤,根据一个特 定肿瘤的体积大小,分为四级,用 T1 、 T2、T3、T4 表示,肿瘤越大,级别越 高。
N:Lymph Node,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No:没有淋巴结转移 N1:只有局部少数淋巴结转移 N2:区域内较多淋巴结有转移 N3:局部或远处很多淋巴结转移
种植性转移
1. 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癌转移的重要途径,少 数肉瘤也可发生淋巴道转移。 方向: 与淋巴引流的方向相同,由最近 的淋巴结-→下一站引流淋巴结-→胸导管 -→血循环。
但偶可发生跳跃转移或逆行转移。
淋巴道转移示意图
癌的淋巴道转移 模式图
淋巴结转移癌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腺内可见灰白、质硬的癌结节)。上图腋窝 淋巴结体积增大、粘连、质硬,灰白色。
浸润性生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思考:观察肿瘤的生长方式有什么意义?
肿瘤的三种生长方式比较
膨胀性生长
肿瘤性质 大体观察 生长部位 良性肿瘤
外生性生长
良、恶性
浸润性生长
恶性肿瘤
乳头状、息 结节状、有完整 包膜,分界清楚、 肉状、蕈伞 状、溃疡状 可推动
蟹足状、树根状, 无包膜,分界不清, 推不动。 前两者都有 难切净、易复发
五、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
组织分化程度 核分裂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边界与包膜 分化程度高,异型性小 无或稀少 慢
恶性肿瘤
分化程度低,异型性大 多,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较快
膨胀性或外生性
边界清楚,常有包膜或蒂, 有一定活动度
浸润性或外生性
边界不楚,无包膜,常粘边固定, 不活动度
转移
继发改变 复发 对机体影响
I级
II 级
III级
不典型增生,又称上皮内瘤变CIN
原位癌 指上皮层内重度非典型增生累 及全层,但尚未突破基底膜浸润到粘膜下 层或真皮。
基底膜
子宫颈原位癌
上皮内瘤变
早期浸润癌 指原位癌如突破基底膜发生 浅的浸润而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者。(浸润 深度<5mm)
课堂病例: F/40。三个月前无意中扪及左乳房 有一肿块,无痛,近来肿块增大明显。 体查:肿瘤位于左乳房外上象限如鸡蛋 大,边界不清,不规则,触之较硬,移 动性差,同侧腋下多粒淋巴结如龙眼大, 质硬,欠活动。
思考:目前认为,肿瘤的生长速度与哪些 因素有关?
肿瘤的生长速度与三个因素有关(自学)
生长分数
瘤细胞的生成与死亡比例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演进与它获得越来越大的异 质性有关,获得生长优势的细胞
压倒了没有生长优势的细胞。
原发灶
局部浸润
远处转移
一、肿瘤的生长 (二) 肿瘤的生长方式 膨胀性生长
外生性生长
实质器官与组织
易摘除,不复发 挤压、阻塞无明 显破坏作用
体表,腔道
预 后
影 响
破坏作用大,恶病 质
膨胀性生长
脂肪瘤 子宫平滑肌瘤
皮肤乳头状瘤----外生性生长
乳头状瘤----呈外生性生长
结肠癌呈息肉状—浸润性、外生性生长。
肺癌,树根状--浸润性生长。
胃癌,弥漫性肥厚状--浸润性、外生性生长
胃癌,溃疡状,浸润性生长。
乳腺癌----浸润性生长
二、肿瘤的扩散 肿瘤的扩散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
局部侵袭 -- 连续性扩展 -- 浸润
性生长—转移
二、肿瘤的扩散
扩散方式 直接蔓延 转移
二、肿瘤的扩散
1. 局部浸润(直接蔓延)
恶性肿瘤细胞沿着组织间隙、脉管壁 或神经束外衣向邻近组织和器官侵袭 破坏的现象。
继发蒂扭转— 如子宫浆膜下肌瘤可引 起剧烈疼痛和急腹症。
腔道— 可引起梗阻 和阻塞
继发出血感染— 如子宫粘膜下肌瘤, 患者因此而贫血。
内分泌腺肿瘤— 如胰岛细胞瘤可引起阵 发性血糖过低。
一、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
溃疡、出血、穿孔
感染、发热、疼痛
三、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1. 病理分级( Grading )
按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异型性大小与核分 裂象的多少,分为三级
I 级:分化程度高,分化好,恶性程度低 II 级:分化程度中等,中分化 III 级:分化程度低,分化差,恶性程度高
2、肿瘤的临床分期( Staging ) 按肿瘤浸润深度和累及范围分为三期: 早期、中期、晚期
二、非典型增生、原位癌与上皮内瘤变 非典型增生 指细胞增生并出现异型性, 但不足以诊断为恶性。
细胞大小不一,形状多样,染色深浓, 核质比例大,核分裂多,无病理性分裂 细胞排列较乱,极向消失,层次增多。
特 点
根据累积的范围 和异型性的程度
轻度(I 级)— 累及上皮层下部的1/3 中度(II 级)— 累及上皮层的2/3 重度(III级)— 累及上皮层2/3以上。
胸、腰、骨盆V-→脊椎V丛-→脊椎或 脑转移瘤
转移瘤的形态:球形结节,边界清楚,多 发散在分布
腺癌肺转移
肝癌肺转移
右肺各叶散在分布 多个灰白色转移性 癌结节。结节呈圆 形,境界清楚。
肿瘤肝转移
3. 种植性转移
体腔内器官的肿瘤累及到脏器的表面时, 瘤细胞可脱落并种植到体腔内其它器官的表 面,瘤细胞类似播种方式形成种植性转移瘤。
课堂病例:
大体:肿瘤不规则状3×4.5cm,灰白色,质 硬,外周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并见 灰白色肿瘤浸润至肌肉组织。 镜检:瘤细胞增生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 一,排列不规则的腺腔样结构,腺上皮细 胞多层,核染色深并见病理性核分裂,在 脂肪及肌肉组织、淋巴结同样见到上述的 肿瘤形态。
课堂练习:
1. 该肿瘤的生长外形呈 A. 结节状 B. 分叶状 C. 囊状 D. 蟹足状 E.火山口状
2. 肿瘤的生长方式呈 A.膨胀性生长 B. 浸润性生长 C. 外生性生长
D. 外生性与膨胀性生长
E.以上均不是
3. 病人腋下淋巴结出现肿瘤,说明 该肿瘤已 A. 直接蔓延 B. 淋巴道转移 C. 血道转移 D. 种植性转移 E. 反应性增生
恶病质(Cachexia)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
恶病质是指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出现进行性 消瘦、贫血乃至全身衰竭的状态。
一些非起源于内分泌细胞的肿瘤也能产生和分泌激 素或激素样物质。此类肿瘤称异位内分泌肿瘤。这 些肿瘤所出现的一系列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 称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子 宫 颈 癌 直 接 蔓 延 示 意 图
二、肿瘤的扩散
2.肿瘤转移 metastasis
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
或体腔,随体液被带到远隔部位继续生长, 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的肿瘤的过程。 原发部位的肿瘤叫原发瘤, 在远隔部位 形成的肿瘤称为继发瘤或转移瘤。
肿瘤转移的三种途径
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
4. 根据上述情况,病人应诊断为 A. 乳腺腺瘤 B. 乳腺腺癌 C. 乳腺纤维瘤 D. 乳腺脂肪瘤 E. 乳腺平滑肌肉瘤
5.以上肿瘤的异型性主要表现在 A.核染色深,病理性核分裂
B.瘤细胞大小不等,形状不一
C.腺上皮层次多,排成不规则的腺腔
样结构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错
6.诊断上述肿瘤的良、恶性最主要依 据是 A. 病理切片显微镜所见 B. 肿瘤生长速度
交界性肿瘤——卵巢浆液性肿瘤
第七节
癌前疾病及其相关病变
一、癌前疾病(癌前病变)
某些统计学上癌变潜能(危险)较大的良性病变 1.粘膜白斑 2.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 3.乳腺纤维囊性病 4.结肠、直肠腺瘤 5.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 6.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7.皮肤慢性溃疡 8.肝硬化
1.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病 乳腺腺体增生密集, 乳腺内小导管扩张呈囊状,导管和腺泡上皮增生。
C. 肿瘤生长方式
D.大体标本 E.以上都对
用于对抗癌症的更多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