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PPT课件《秦统一中国》ppt课件6
合集下载
义务教育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ppt

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晴川和几个姐妹看中了一盒胭脂,在几番讨价还价之后,
老板非常勉为其难的让她们以五个刀币买走。正当几个姐妹准备转身离开之时,隔壁粮店门外
的门边大的车账挡房住先了生她不们停的地去换路算。着伙秦计楚们两正国忙不着同卸的下重车量上单从位南,边秦以拉朝免来老的统板粮一经食了济并度损用量失陶衡。量称着粮食重量,
特点:最后的决 断权由皇帝掌控。
1.政治方面: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烦恼三:版图大,地 方该如何治理?
解决措施
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Q:为何地方上不再实行分封制?
对比项 管理者任职方式 权力 与中央关系 影响
分封制
郡县制
世袭
可在领地内再分封,拥有土地、 军队等
皇帝任免
依据中央命令管理地方,行政事 物皆需上报
解决措施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德高三皇
功盖五帝
Q:皇帝制度如何确保不会出现王室衰微 现象?(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以皇前帝“总朕揽”是全“国我的”的政意治思、,军秦事始、皇财规政定 只等有一皇切帝大能权自,称拥“有朕至”。高除无此上外的,权皇威帝。 命中令央称到“地诏方”,的印额章各称级“机玺构”,和其官他员人都都 不要许遵用从。皇帝的指令。
解决措施
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 城。
意义: 有利于扩展疆域, 巩固边防。
秦朝形势图
北至长城
西
到
东
陇
至
西
东
海
南达南海
秦成 为当时世 界上的大 国之一。
课堂小结:
秦统一中国
秦
统
一
中
国
秦巩固统一
的措施
时间:公元前221年
原因:民心所向;商鞅变法;秦王雄才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秦统一中国(共20张PPT)

主
专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中央政府
制
中
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郡(守) 县(令)
集
地方政府
权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燕齐 刀币 楚 蚁鼻钱 赵魏韩 布币
经济:统一货币:秦圆形方孔“半两”铜钱
经济:
度:长度单位 量:容积单位 衡:重量单位
交通:车同轨,开灵渠 军事:北伐匈奴,修长城; 开发南疆,凿灵渠。
冒顿单于公元前209年统一 蒙古草原
1、结束分裂割据,符合人民的愿望。 2、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前221
秦 都
城 咸 阳
自主学习:讨论 完成 秦王如何来巩固 政权实现统一?
嬴政
教师提示:结合课本知识从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等方面进行梳理。
皇帝
君
最高统治者
湘 江 漓 江
便利了南北水运交通
秦的疆域
长城
陇
西 咸阳
东
海
南海
展示交流
巩固统一的历史意义:
1.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2.有利于古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国家的统一,起 了重要的作用 4.促进了我国古代民族大交融。
教师提示:“加强了、有利于、促进了”等方面回答!
畅所欲言:如何评价秦 始皇?
小结本课内容:
1位人物:秦始皇 1种制度: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4个统一: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 疆域4止:东止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 、南达南海
兵 马 俑
图片赏析
长城
秦半两钱
灵渠
合作探究
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 和轮船 吗?你 们知道 它们发 明于什 么时候 ?谁为 它们的 发明做 出了重 要贡献 ? 2、学生回答 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 通工具 诞生于 第一次 工业革 命时期 。那么 ,第一 次工业 革命最 先发生 在哪个 国家? 其间有 哪些重 要发明 创造? 工业革 命给人 类带来 了哪些 影响? 本节课 我们一 起探讨 。(板 书课题 ,引入 新课) 第 一部分 :第一 次工业 革命 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 ,提出 “‘工 业革命 ’首先 从英国 开始的 条件有 哪些” 这一问 题,让 学生带 着问题 阅读该 部分内 容,并 勾画重 点。( 板书问 题) 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 场等方 面解答 上一问 题,引 用《共 产党宣 言》中 的句加 以辅助 解释。 (分点 板书答 案)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等发明 创造, 展示课 前准备 图片, 启发学 生思考 工业革 命时期 的其他 发明。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 起以及 兴起原 因。过 渡到对 工业革 命概况 的讲解 。 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 因 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 演出机 器技术 和交通 运输的 技术革 新,讲 解工业 革命概 况。 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 革命以 英国为 中心,18世纪60年代 珍妮纺 纱机问 世标志 工业革 命开始 ,1885年瓦特 蒸汽机 问世大 大推动 了机器 的普及 和推广 ,将人 类推入 “蒸汽 时代” 。 第 二部分 :第二 次工业 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 的应用 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 起的条 件和特 点。(从 政治、 经济、 自然科 学等方 面思考) 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 ,资本 主义制 度在欧 美进一 步巩固 和扩大 。 (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 展开, 欧美主 要资本 主义国 家的经 济迅速 发展。 (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为工 业革命 提供了 理论基 础。 总结:第 二次工 业革命 的特点 是科学 研究同 工业生 产紧密 结合。 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 发明和 运用过 程。 【 教学策 略】 环节5中对传统程朱理学与明清新思想 的比较 。 若学生能系统归纳出程朱理学与明清 新思想 间对于 个性与 专制的 不同观 点,则 可在思 想新倾 向的基 础上对 明清社 会经济 领域新 现象进 行总结 并顺利 进入环 节6对于 明清新 现象发 展前景 的解读 。 若学生无 法顺利 、系统 地归纳 明清新 思想相 对于程 朱理学 的变化 ,则教 师可引 导学生 先对材 料中程 朱理学 的部分 内容进 行总结 ,继而 在与明 清新思 想的对 比过程 中了解 明清思 想界提 倡个性 自由、 反对专 制的新 倾向。 【 参考附 录】 材料一:
专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中央政府
制
中
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郡(守) 县(令)
集
地方政府
权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燕齐 刀币 楚 蚁鼻钱 赵魏韩 布币
经济:统一货币:秦圆形方孔“半两”铜钱
经济:
度:长度单位 量:容积单位 衡:重量单位
交通:车同轨,开灵渠 军事:北伐匈奴,修长城; 开发南疆,凿灵渠。
冒顿单于公元前209年统一 蒙古草原
1、结束分裂割据,符合人民的愿望。 2、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前221
秦 都
城 咸 阳
自主学习:讨论 完成 秦王如何来巩固 政权实现统一?
嬴政
教师提示:结合课本知识从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等方面进行梳理。
皇帝
君
最高统治者
湘 江 漓 江
便利了南北水运交通
秦的疆域
长城
陇
西 咸阳
东
海
南海
展示交流
巩固统一的历史意义:
1.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2.有利于古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国家的统一,起 了重要的作用 4.促进了我国古代民族大交融。
教师提示:“加强了、有利于、促进了”等方面回答!
畅所欲言:如何评价秦 始皇?
小结本课内容:
1位人物:秦始皇 1种制度: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4个统一: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 疆域4止:东止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 、南达南海
兵 马 俑
图片赏析
长城
秦半两钱
灵渠
合作探究
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 和轮船 吗?你 们知道 它们发 明于什 么时候 ?谁为 它们的 发明做 出了重 要贡献 ? 2、学生回答 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 通工具 诞生于 第一次 工业革 命时期 。那么 ,第一 次工业 革命最 先发生 在哪个 国家? 其间有 哪些重 要发明 创造? 工业革 命给人 类带来 了哪些 影响? 本节课 我们一 起探讨 。(板 书课题 ,引入 新课) 第 一部分 :第一 次工业 革命 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 ,提出 “‘工 业革命 ’首先 从英国 开始的 条件有 哪些” 这一问 题,让 学生带 着问题 阅读该 部分内 容,并 勾画重 点。( 板书问 题) 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 场等方 面解答 上一问 题,引 用《共 产党宣 言》中 的句加 以辅助 解释。 (分点 板书答 案)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等发明 创造, 展示课 前准备 图片, 启发学 生思考 工业革 命时期 的其他 发明。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 起以及 兴起原 因。过 渡到对 工业革 命概况 的讲解 。 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 因 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 演出机 器技术 和交通 运输的 技术革 新,讲 解工业 革命概 况。 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 革命以 英国为 中心,18世纪60年代 珍妮纺 纱机问 世标志 工业革 命开始 ,1885年瓦特 蒸汽机 问世大 大推动 了机器 的普及 和推广 ,将人 类推入 “蒸汽 时代” 。 第 二部分 :第二 次工业 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 的应用 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 起的条 件和特 点。(从 政治、 经济、 自然科 学等方 面思考) 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 ,资本 主义制 度在欧 美进一 步巩固 和扩大 。 (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 展开, 欧美主 要资本 主义国 家的经 济迅速 发展。 (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为工 业革命 提供了 理论基 础。 总结:第 二次工 业革命 的特点 是科学 研究同 工业生 产紧密 结合。 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 发明和 运用过 程。 【 教学策 略】 环节5中对传统程朱理学与明清新思想 的比较 。 若学生能系统归纳出程朱理学与明清 新思想 间对于 个性与 专制的 不同观 点,则 可在思 想新倾 向的基 础上对 明清社 会经济 领域新 现象进 行总结 并顺利 进入环 节6对于 明清新 现象发 展前景 的解读 。 若学生无 法顺利 、系统 地归纳 明清新 思想相 对于程 朱理学 的变化 ,则教 师可引 导学生 先对材 料中程 朱理学 的部分 内容进 行总结 ,继而 在与明 清新思 想的对 比过程 中了解 明清思 想界提 倡个性 自由、 反对专 制的新 倾向。 【 参考附 录】 材料一: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秦统一中国》PPT

东海
南海
长城一带
东
陇西
海
南海
影视剧中的秦始皇与历史记载中的有没有差别?
1.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 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 秦统一的时间应该是( A )
A.A点 C.C点
B.B点 D.D点
2.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皇帝是( C )
A. 夏禹
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太
丞
御
史
主 专 制
大
尉
相
夫
中央政府
中
军事
行政
监察
央
郡(守)
集
县(令)
地方政府
权
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自己 的统治呢?
3.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上 统一文字
齐楚燕韩赵魏秦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大篆
小篆
隶书
经济上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旁白:公元前221年的某一天,秦始皇出巡,来到市 场上,看到了这样一幕: 张三:山东海盐便宜啦! 不买你会后悔的。 李四:老板,来一斤盐。 张三:好嘞!一斤3个刀币。(伸手要钱) 李四:老板,我只有两个刀币,那你收鬼脸钱还是收布币? 张三:我不收鬼脸钱和布币,收圆形方孔钱。
B. 汉武帝
C. 秦始皇
D. 唐太宗
3.山东泰山、峄山、琅琊台等地都有秦始皇巡行天下
时的碑刻遗存,这些石碑上的文字应该是( C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楷书
4.秦始皇为安定北部边郡,维护奴
②开凿灵渠
③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21张PPT)

3、地方行政制度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郡(守)
郡县制
县(令)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 或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中央政府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点。
项目 划分原则 政治制度 分封制 血缘关系 奴隶制 世袭 郡县制 地域 封建制 不世袭(皇帝任免)
不
同点
官员产生
与中央关系 影响
相对独立 容易出现地方割据,
分裂国家
直属中央管理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国家
统一
共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根本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 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
长城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东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海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
南海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 施?有什么意义?
君 主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县
中 央 集 权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统一)
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 隶书 小篆
作用
经济
交通
军事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 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 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统一货币 有利于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圆形方孔半两钱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 开凿灵渠 北的水运交通。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郡(守)
郡县制
县(令)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 或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中央政府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点。
项目 划分原则 政治制度 分封制 血缘关系 奴隶制 世袭 郡县制 地域 封建制 不世袭(皇帝任免)
不
同点
官员产生
与中央关系 影响
相对独立 容易出现地方割据,
分裂国家
直属中央管理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国家
统一
共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根本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 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
长城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东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海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
南海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 施?有什么意义?
君 主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县
中 央 集 权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统一)
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 隶书 小篆
作用
经济
交通
军事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 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 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统一货币 有利于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圆形方孔半两钱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 开凿灵渠 北的水运交通。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33张PPT)

量
秦统一的量:1斛 = 10斗, 1斗 = 10升 1斛 = 20000毫升 1斗 = 2000毫升 1升 = 200毫升
秦统一的衡:1石 = 4钧, 1钧 = 30斤 1斤 = 16两, 1两 = 24铢 1石 = 30360, 1钧 = 7590克 1 斤 = 253克 1两 = 15.8克 1铢 = 0.69克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 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三皇:天皇 皇
地皇
泰皇
五帝:黄帝 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丞 相
行政
最高统治者
御 史 大 夫 监察
太 尉
军事
中央政府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丞 相 太 尉
御 史 大 夫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方面
小篆
统一文字
隶书
马
安
作用: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发展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方面
统一货币
楚贝币 韩赵魏 布币
统一度量衡
度[长度]
秦统一的度:1引 = 10丈, 1丈 = 10尺,1尺 = 10寸, 1寸 = 10分 [容积 ] 1引 = 2310厘米, 1丈 = 231 厘米 1尺 = 23.1厘米, 1寸 = 2.31厘米 1分 = 0.231厘米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统一前秦国以外的地方采取什么制度管理 地方?郡县制与之比较有何不同?
郡县制
分封制
意义: 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治理全 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 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ppt(共32张PPT)

4、军事上:①南方——南征百越,开灵渠 ②北方——北击匈奴,修长城
辽东
临洮
灵 渠
桂桂林林郡郡
象郡
南海郡
长城起止: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秦朝的疆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不要老是说我残 暴,来来来,看 看朕为你们打下 的江山!
铜量
铜权
秦朝的疆域 东至东海, 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 南达南海
军事上 南方——开凿灵渠
沟通了湘水和漓水,便利了
南北的水运交通
北方——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
上的大国之一
5、秦朝建立的意义(影响):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 国以来诸侯割据争雄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2)统一使人民有了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发展生产,统一货币、文字、度 量衡等举措,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 的基本政治模式,影响深远。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
C 4.“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首先采取这些措施的是( )
A西周
B东周
C秦朝
D西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材料二: (图一、图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三: 秦朝行政体系示意图(见图三)
(一)臣(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等谨与博士议曰: 一切军政大权。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共34张PPT)

秦灭六国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 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治理国家 的呢?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
主要措施
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中__央___集__权_________制度。
政治
①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___皇__帝___; ②在中央,设__丞___相__、_太___尉____、_御__史___大__夫;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022/3/22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自主导学
• 1、经济;2、前221;3、齐;4、封建;5、 咸阳;6、皇帝;7、秦始皇;8、丞相;9、 郡县制;10、文字;11、货币;12、度量衡 ;13、灵渠;14、长城
③在地方上,建立___郡__县______制。
经济
文化 军事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子孙是二世,三世… 直至万世
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2022/3/22
至高无上 皇帝 总揽大权
御史 丞 大夫 相
太 中央官制
尉
监察 行 政
军事
2022/3/22
大权独揽 皇帝 任免官员
御史
大夫
监察
丞
相
行政
太 中央官制
旁白:一袋子的钱没法用。秦国人 没办法,他只好把身上的玉佩抵押给他。 店家让秦国人写个抵押玉佩的字据,可是 他写的字店家根本看不懂。秦国人对他的 旅行失望了,饿着肚子,牵着吃撑了的马, 穿着超短裙回家了。
2022/3/22
道路的宽窄, 度量衡(长度、容量、重量), 货币 文字的不统一
主要措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优质PPT课件(含视频)

郡县制 分封制
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 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 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
作用:使政令能够在全 国顺利推行,也使不用 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 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
小篆
隶书
知识拓展
焚书坑儒
秦灭六国的过程图
秦灭六国
秦 咸阳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历史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 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 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 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
确立中央集权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至 高无上,总览全国军政大权。
秦始皇像
三皇皇:天皇 地皇 泰皇 五帝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确立中央集权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太 丞 御史
制
尉 相 大夫
中央政府
中
郡(守) 县(令)
郡县制
地方政府
央 集 权
确立中央集权
思考:秦统一前秦国以外的地方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地 方,郡县制与之比较有何不同?
作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 通八达
交通方面
开凿灵渠
作用:便利 了南北的水 运交通
军事方面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辽东
临洮
灭六国后,开拓边疆。
长城一带
陇西 咸阳
东海
南海
课堂小结:
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 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 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
作用:使政令能够在全 国顺利推行,也使不用 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 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
小篆
隶书
知识拓展
焚书坑儒
秦灭六国的过程图
秦灭六国
秦 咸阳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历史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 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 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 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
确立中央集权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至 高无上,总览全国军政大权。
秦始皇像
三皇皇:天皇 地皇 泰皇 五帝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确立中央集权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专
太 丞 御史
制
尉 相 大夫
中央政府
中
郡(守) 县(令)
郡县制
地方政府
央 集 权
确立中央集权
思考:秦统一前秦国以外的地方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地 方,郡县制与之比较有何不同?
作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 通八达
交通方面
开凿灵渠
作用:便利 了南北的水 运交通
军事方面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辽东
临洮
灭六国后,开拓边疆。
长城一带
陇西 咸阳
东海
南海
课堂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A .集全权国指有(统D一的)货币、度量衡
B .全国有通行的文字 C .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2.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其依据
主A .要郡在县于官(吏D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 .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 .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 .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秦
水
秦赵
邯郸
临淄 齐
魏
大梁 韩 郑
楚 寿春
东 海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二.秦朝的建立 1.时间: 公元前221年 2.都城: 咸阳 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
混乱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三、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帝王非你莫属! 吾皇万岁!
课堂总结
人心向大势趋,秦嬴政雄才计, 公元前二二一, 灭六国秦统一。 强君权称皇帝,设三公中枢起, 分封废郡县立,新制度深意义。 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货币一, 拒匈奴修长城,征越族开灵渠。 政经文齐发展,我版图秦奠基, 秦帝国威名扬,秦始皇千古帝。
巩固练习
1.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
朝廷就控制了
权力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
了
基本模式。
中央:皇帝为最高统治者,下设丞相、太尉、御
史大夫。
我统一天下
自今已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 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德盖三皇
—《史记》
功过五帝
皇帝制度的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材料1:“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2:“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 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
分封制
郡县制
官员产生 方式
世袭产生
皇帝任免
划分标准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影 响 易形成分裂割据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你有帝王之相啊!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中央政府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中
央
郡(守)
集
地方政府
权
县(令)
秦始皇:去全国巡游一番,真让我失望!大臣:怎么 回事?
本质:君主专制,即封建国 家 政权的权力都集中在皇帝 手中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 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 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 为皇帝独有,显示其惟我独尊 、君临天下的气势。
我该如何统治?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相同点:
目的: 巩固统治 性质: 古代重要的地方
行政制度
不同点:
帝王测试二
目的: 解除北方 匈奴的威 胁。
秦朝万里长城
辽东
临洮(tao)
秦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五.秦朝疆域 东到东海 ,
西到 陇西, 南到南海 ,
北到长城 。
陇西
长城一带 东海
南海
帝王测试三
说一说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 交流有什么好处?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有利于国家对各地区经济的管理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
度[长度]
量[容积]
衡[重量]
秦“八斤”铜权
秦铜量
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 济的交流与发展。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 的交流与发展。
巩固统一措施 车同轨 •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 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秦皇古道
灵渠
秦始皇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 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众卿家,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四、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上: 统一文字(小篆)
2、经济上: ①统一度量衡制度 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3、交通上: ①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②开凿灵渠
4、军事上: 统一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
小篆
隶书
秦《绎 山刻石 》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使不同地域的人们 能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秦始皇:唉!有些地方路宽阔有的太窄,我坐着马车 ,差点过不去;找人问路,听不懂我的话,我写出字, 他又不认识;到原楚国买纪念品,那里的人只认原楚国 的货币,秦国的钱花不出;我让他称一斤花生,他只给 了我八两,还说他们都是这么卖的;去饭店吃饭,有些 儒生在背后说我这不好那不好,我贵为皇帝,怎能任由 他们议论!出来没半月,北方来加急文书,匈奴又侵犯 我边疆地区...... 这样下去,怎能显示我大秦威严!
1.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 皇帝 的权全威国,的总揽一切军政
拥至有高无上
大权。
2.设 中央政权
机构丞,相由
统领,掌管军分事管行政监、察事务 和
御史、大太夫尉皇帝,最后的
决断权由
郡掌县控。制
中央
3直朝.接在廷管地直辖方接,上郡,的建郡行立守政长官称
县 ,由 ,郡全之国下各设地
,郡县长官都由
我国历代王朝地任方免。行这政样,皇帝和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始皇(前259年 —前210年),嬴 姓,赵氏,名政。 13岁登基,奋六世 之余烈,亡六国之 诸侯,统一全国。
帝王测试一
你现在的身份是亲王嬴政, 根据目前局势,
你统一六国的把握有哪些?
目前局势: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国通过改革,社会经济都发展较快,经济文化 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可是这种发展趋势与当时的政治局面发生了严重 的矛盾。诸侯割据,相互之间森严壁垒,关卡林立,交通受阻,货币 不一。而且长期的战争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削 除封建割据,结束混战状态,实现全国的大统一,既是社会经济文化
人③才秦,王下令嬴攻政韩善,于迫用使韩人王,将为韩灭非亡送往六秦国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人才、策略
一、秦灭六国的条件
(1)顺应民心,符合历史潮流 (2)商鞅变法,秦国实力最强 (3)秦王嬴政,善于任用人才
秦灭六国 河 汾
燕 蓟
远交近攻, 各勃 个 海击破。
水 咸阳
①发展各的诸需侯要国,的也是人各民国希人望民结的共束同战需乱要,。过上安定的生活。民心
材料二 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东方六国彻底。到秦昭王时,秦国的国
土 都②面不秦积如国已秦经超国过过强了盛商东。鞅方变六法国,所剩实领力土超的过总东和。方相六比国之,下具,东备方统各一国六谁 国的条件。实力
材料三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 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
B .全国有通行的文字 C .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2.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其依据
主A .要郡在县于官(吏D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 .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 .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 .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秦
水
秦赵
邯郸
临淄 齐
魏
大梁 韩 郑
楚 寿春
东 海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二.秦朝的建立 1.时间: 公元前221年 2.都城: 咸阳 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
混乱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三、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帝王非你莫属! 吾皇万岁!
课堂总结
人心向大势趋,秦嬴政雄才计, 公元前二二一, 灭六国秦统一。 强君权称皇帝,设三公中枢起, 分封废郡县立,新制度深意义。 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货币一, 拒匈奴修长城,征越族开灵渠。 政经文齐发展,我版图秦奠基, 秦帝国威名扬,秦始皇千古帝。
巩固练习
1.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
朝廷就控制了
权力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
了
基本模式。
中央:皇帝为最高统治者,下设丞相、太尉、御
史大夫。
我统一天下
自今已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 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德盖三皇
—《史记》
功过五帝
皇帝制度的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材料1:“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材料2:“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 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
分封制
郡县制
官员产生 方式
世袭产生
皇帝任免
划分标准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影 响 易形成分裂割据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你有帝王之相啊!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中央政府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中
央
郡(守)
集
地方政府
权
县(令)
秦始皇:去全国巡游一番,真让我失望!大臣:怎么 回事?
本质:君主专制,即封建国 家 政权的权力都集中在皇帝 手中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 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 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 为皇帝独有,显示其惟我独尊 、君临天下的气势。
我该如何统治?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相同点:
目的: 巩固统治 性质: 古代重要的地方
行政制度
不同点:
帝王测试二
目的: 解除北方 匈奴的威 胁。
秦朝万里长城
辽东
临洮(tao)
秦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
五.秦朝疆域 东到东海 ,
西到 陇西, 南到南海 ,
北到长城 。
陇西
长城一带 东海
南海
帝王测试三
说一说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 交流有什么好处?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有利于国家对各地区经济的管理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
度[长度]
量[容积]
衡[重量]
秦“八斤”铜权
秦铜量
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 济的交流与发展。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 的交流与发展。
巩固统一措施 车同轨 •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 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秦皇古道
灵渠
秦始皇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 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众卿家,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四、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上: 统一文字(小篆)
2、经济上: ①统一度量衡制度 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3、交通上: ①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②开凿灵渠
4、军事上: 统一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
小篆
隶书
秦《绎 山刻石 》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使不同地域的人们 能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秦始皇:唉!有些地方路宽阔有的太窄,我坐着马车 ,差点过不去;找人问路,听不懂我的话,我写出字, 他又不认识;到原楚国买纪念品,那里的人只认原楚国 的货币,秦国的钱花不出;我让他称一斤花生,他只给 了我八两,还说他们都是这么卖的;去饭店吃饭,有些 儒生在背后说我这不好那不好,我贵为皇帝,怎能任由 他们议论!出来没半月,北方来加急文书,匈奴又侵犯 我边疆地区...... 这样下去,怎能显示我大秦威严!
1.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 皇帝 的权全威国,的总揽一切军政
拥至有高无上
大权。
2.设 中央政权
机构丞,相由
统领,掌管军分事管行政监、察事务 和
御史、大太夫尉皇帝,最后的
决断权由
郡掌县控。制
中央
3直朝.接在廷管地直辖方接,上郡,的建郡行立守政长官称
县 ,由 ,郡全之国下各设地
,郡县长官都由
我国历代王朝地任方免。行这政样,皇帝和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秦始皇(前259年 —前210年),嬴 姓,赵氏,名政。 13岁登基,奋六世 之余烈,亡六国之 诸侯,统一全国。
帝王测试一
你现在的身份是亲王嬴政, 根据目前局势,
你统一六国的把握有哪些?
目前局势: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国通过改革,社会经济都发展较快,经济文化 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可是这种发展趋势与当时的政治局面发生了严重 的矛盾。诸侯割据,相互之间森严壁垒,关卡林立,交通受阻,货币 不一。而且长期的战争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削 除封建割据,结束混战状态,实现全国的大统一,既是社会经济文化
人③才秦,王下令嬴攻政韩善,于迫用使韩人王,将为韩灭非亡送往六秦国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人才、策略
一、秦灭六国的条件
(1)顺应民心,符合历史潮流 (2)商鞅变法,秦国实力最强 (3)秦王嬴政,善于任用人才
秦灭六国 河 汾
燕 蓟
远交近攻, 各勃 个 海击破。
水 咸阳
①发展各的诸需侯要国,的也是人各民国希人望民结的共束同战需乱要,。过上安定的生活。民心
材料二 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东方六国彻底。到秦昭王时,秦国的国
土 都②面不秦积如国已秦经超国过过强了盛商东。鞅方变六法国,所剩实领力土超的过总东和。方相六比国之,下具,东备方统各一国六谁 国的条件。实力
材料三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 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