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讲功能求解

合集下载

landmark r5000-学习笔记

landmark r5000-学习笔记
8 迭后处理(POSTSTACK).....................................................................................30
8.1 相关处理 ............................................................................................................................................. 30 8.2 属性提取 ............................................................................................................................................. 30 8.3 波形分类 ............................................................................................................................................. 35
3 井数据加载............................................................................................................6
3.1 文本数据加载 ....................................................................................................................................... 6 3.2 曲线加载(all) ........................................................................................................................................ 7 3.3 删除无用的分层数据............................................................................................................................ 8

道德经七十三章解读

道德经七十三章解读

道德经七十三章解读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主要阐述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

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就处于了运动的状态,这是道的运动规律。

而弱小的事物,正是这个运动规律的应用。

在解读这一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道的运动规律:这里所讲的“反者道之动”,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当达到一定的极限后,就会出现反向运动。

这种反向运动是道的自然运动规律。

2.弱小事物的应用:在道的运动规律中,弱小的事物也有其重要的应用。

正如“弱者道之用”所言,弱小的事物正是道的应用。

这种应用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保持谦逊、柔弱的姿态来达到更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保持谨慎、认真的态度来获得更多的机会等等。

3.刚柔并济的智慧: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倡“柔中带刚,刚中带柔”的处事智慧。

这种智慧同样可以在本章中得到体现。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不能只注重事物的表面,而要看到其背后的本质。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只有把握好它们的平衡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4.道的无为而治: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无为而治”的理念,即不要过度干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而是要顺其自然,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

在本章中,“无为而治”的理念也有所体现。

只有让事物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发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主要阐述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想,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智慧。

在解读这一章时,我们可以从道的运动规律、弱小事物的应用、刚柔并济的智慧以及道的无为而治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领悟。

理顺功能关系 解题事半功倍

理顺功能关系 解题事半功倍

理顺功能关系解题事半功倍作者:聂震萍吴彦科来源:《中学生数理化·高考数学》2020年第05期功能关系是高中物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规律之一。

功能关系常和力学、电学、磁学综合起来命题,知识跨度较大,综合性较强,可以很好地考查考生的建模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理顺各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准确理解,才能在解题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各种功能关系左右两侧分别表示功和能量变化两个对应的物理量,而且各种功能关系互不影响,所以同学们可以在熟练掌握各种功能关系的基础上,分别从功和能量变化两个角度思考,选择最佳解题思路,快速解决相关问题。

一、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常见的功能关系如表1。

二、典型例题分析1.力学中的功能关系。

例1 ,如图1所示,一轻质弹簧原长为L,一端固定在光滑细杆的O点,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和弹簧穿在细杆上,细杆上有A、B两点,xOA =L,xOB=1/L.当细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0度时,将小球由A点无初速度地释放,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

现将细杆绕O点转到竖直位置,再将小球由A点无初速度地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1/4 mgLB.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3/4mgLC.小球的动能增加3/4 mgLD.小球的机械能减少3/8mgL解析:重力势能的减少是由于重力做功造成的,故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 (L -1/4L)=3/4mgL,选项A错误。

当细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0度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mg .3/ 4L . sinθ=E弹,因此小球运动到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3/8 mgL。

当细杆转到竖直位置时A.B两点的位置不变,故两种情况下弹簧的弹性势能一样大,均为3/8mgL,选项B错误。

在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3/4L=3/8mgL +Ek,解得Ek=詈mgL,选项c错误。

尤金奈达及其功能对等理论ppt课件

尤金奈达及其功能对等理论ppt课件
19
④ Style Equivalence (文体对等)
原文和译文之间的语种不同,语言风格 自然也就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熟练掌握两 门语言,这样才能真实体现原文的文风。另 外,作品语言风格的不同意味着所蕴含的文 化因素不同,因此要充分考虑不同体裁作品 的文化差异,否则译文就没有了灵魂,变得 没血没肉。
OR
9
2.2 Literal Translation v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first person to handle the disputable problem between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
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简 单粗暴版的理解:此处所说的功能对等多少有些意 译的意味,意思是原文的内涵不依靠每个单词的堆 砌,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因此一味死抠词义、句 法和修辞是不可取的。
11
Example:
“你难道没听见人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红楼梦》
(a) “Surely you know the saying— “marry a cock and follow the cock;marry a dog and follow the dog.” × (b) marry a pig and follow the pig√
此处所说的功能对等多少有些意译的意味意思是原文的内涵不依靠每个单词的堆砌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因此一味死抠词义句法和修辞是不可取的
Eugene•A•Nida
1
The Contents of This Presentation
Brief Introduction of Eugene. A. Nida

力控控制策略

力控控制策略
第二章 控制模块的基本概念........... 9
2.1 简介 ................................................ 9 2.2 基本原理 ............................................ 9 2.3 基本准则 ........................................... 10 2.5 控制功能模块的构成及相关程序........................ 10
1.1 PC 控制概述 ......................................... 6 1.2 策略在力控中的结构 .................................. 7 1.3 力控策略示例 ....................................................................................................................................................15 3.2.5 输入变量.....................................................................................................................16 3.2.6 输出变量.....................................................................................................................16
3.4 逻辑功能块 .......................................... 26

小学奥数模块教程位值原理

小学奥数模块教程位值原理

同学秋季第课位值原理上课日期: 2015.11.12上课时间:17:00-19:00知识框架当我们把物体同数相联系的过程中,会碰到的数越来越大,如果这种联系过程中,只用我们的手指头,那么到了“十”这个数,我们就无法数下去了,即使像古代墨西哥尤里卡坦的玛雅人把脚趾也用上,只不过能数二十.我们显然知道,数是可以无穷无尽地写下去的,因此,我们必须把数的概念从实物的世界中解放出来,抽象地研究如何表示它们,如何对它们进行运算.这就涉及到了记数,记数时,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位置的不同,表示的数值也不同.既是说,一个数字除了本身的值以外,还有一个“位置值”.例如,用符号555表示五百五十五时,这三个数字具有相同的数值五,但由于位置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位置值.最右边的五表示五个一,最左边的五表示五个百,中间的五表示五个十.但是在奥数中位值问题就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了,现在就将解位值的三大法宝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在做题中认真体会.1.位值原理的定义:同一个数字,由于它在所写的数里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数值也不同.也就是说,每一个数字除了有自身的一个值外,还有一个“位置值”.例如“2”,写在个位上,就表示2个一,写在百位上,就表示2个百,这种数字和数位结合起来表示数的原则,称为写数的位值原理.2.位值原理的表达形式:以六位数为例:abcdef a×100000+b×10000+c×1000+d×100+e×10+f.3.解位值一共有三大法宝:(1)最简单的应用解数字谜的方法列竖式(2)利用十进制的展开形式,列等式解答(3)把整个数字整体的考虑设为x,列方程解答例题精讲知识点一:位值原理的认识【例 1】填空:365= ×100+ ×10+ ×1365=36×+5×【例 2】ab与ba的和被11除,商等于______与______的和。

奥数二年级

奥数二年级

二年级目录第 1 讲数数中的列举 .................................................................................................第 2 讲兴趣乘法 .........................................................................................................第 3 讲兴趣除法 .........................................................................................................第 4 讲乘法计数 .........................................................................................................第 5 讲剪拼图形 .........................................................................................................第 6 讲代换综合 .........................................................................................................第 7 讲生活中的列举 .................................................................................................第 8 讲解应用初步 .....................................................................................................第 9 讲平面图形计数进阶 .........................................................................................第 10 讲一笔划游戏 ...................................................................................................第 11 讲巧算加减法进阶 ...........................................................................................第 12 讲图形规律进阶 ...............................................................................................第 13 讲数列规律进阶 ...............................................................................................第 14 讲风趣的植树问题 ...........................................................................................第 15 讲合理安排 .......................................................................................................第 16 讲巧填算符进阶 ...............................................................................................第 17 讲摆小棒 ...........................................................................................................第 18 讲逆向思想初步 ...............................................................................................第 19 讲排队的学识 ...................................................................................................第 20 讲解应用进阶 ...................................................................................................第 1 讲数数中的列举例题 14,这个三位数是有一个三位数,此中十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大4,个位数字又比十位数字大多少?练习 1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写出所有切合条件额两位数?例题 2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相差2,写出所有切合条件的两位数?练习 2有一个两位数,它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正好相差4,把所有切合条件的数所有写出来?例题 3在 50 之内(包含50),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两位数一共有多少个?练习 3在 60 之内(包含 60),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两位数一共有多少个?例题 4像 17 和 71 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序倒的一两位数是一家人,他相加的和是88,像的相加和99 的一家人有好多?4像 16 和 61 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序倒的一两位数是一家人,他相加的和是77,像的相加和77 的一家人有好多?例 5自然数 21, 654, 7521些数有一个共同的特色,相两个数字,左的数字大于右的数字,我取名“降落数”。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版)主编:马润渊张奋目录第一章安全用电 (1)第二章直流电路基础 (2)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21)第四章三相电路 (27)第五章变压器 (39)第六章电动机 (54)第七章常用半导体 (59)第八章基本放大电路 (65)第九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72)第十章直流稳压电源 (75)第十一章数制与编码 (78)第十二章逻辑代数基础 (81)第十三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84)第一章安全用电学习要点:了解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掌握触点急救的方法1.1 触电方式安全电压:36V和12V两种。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36V的安全电压,在非常潮湿的场所或容易大面积触电的场所,如坑道内、锅炉内作业,应采用12V的安全电压。

1.1.1直接触电及其防护直接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

两相触电非常危险,单相触电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情况下也是很危险的。

其防护方法主要是对带电导体加绝缘、变电所的带电设备加隔离栅栏或防护罩等设施。

1.1.2间接触电及其防护间接触电主要有跨步电压触电和接触电压触电。

虽然危险程度不如直接触电的情况,但也应尽量避免。

防护的方法是将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并装设接地保护等。

1.2 接地与接零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为了防止人体接触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所引起的触电事故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1.2.1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土壤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可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两种。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器设备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可靠工作而进行的接地,如三相四线制电源中性点的接地。

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电器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框架因漏电使人体接触时发生触电事故而进行的接地。

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网。

1.2.2保护接零在中性点接地的电网中,由于单相对地电流较大,保护接地就不能完全避免人体触电的危险,而要采用保护接零。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与电网的零线相连接的保护方式叫保护接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十三讲功能求解
1、机构的基本功能
任何系统由一些基本机构组成,如平面连杆机构(低副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高副机构)、差动机构(多自由度)等。

这些机构的基本功能以功能符号表示,如图11—5所示:
图11—5
机构的总功能就是以各基本功能经组合、变换而实现所需要的运动功能。

2、常用运动形式与表达符号,见表11—1
表11—1常用运动形式与表达符号
3、运动转换基本功能图符号及常用机构
基本功能符号如下:
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螺旋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摩擦轮传动机
运动放大运动缩小构、行星传动机构、蜗杆传动机构、
谐波齿轮传动机构、连杆机构、摆线
针轮传动机构
圆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双曲面齿运动轴线变向轮传动、螺旋齿轮传动、半交叉齿轮
传动、单万向节传动
带传动、圆柱摩擦轮传动、平行四边运动轴线平移形机构、链传动、双万向节传动、圆
柱齿轮传动
运动分支齿轮系、带轮系、链轮系
运动合成差动螺旋机构、差动轮系、差动连杆
机构、两自由度机构
运动分解差动轮系、两自由度机构
惰轮换向、棘轮换向、滑移齿轮换向、运动换向行星齿轮换向机构、摩擦差动换向机

运动形式变换如下:
单向直线移动
往复直线移动
双侧停歇直线移动

单侧停歇直线移动

单向间歇转动

双向摆动

双侧停歇摆动
单侧停歇摆动
实现预定轨迹
往复摆动单向间歇转动
其中: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单向直线移动的机构有齿轮齿条机构、螺旋机构、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往复直线移动的机构有曲柄滑块机构、六杆滑块机构、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正弦机构、连杆-齿轮齿条机构、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双侧停歇直线移动的机构有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利用连杆轨迹实现停歇运动机构、不完全齿轮齿条往复移动机构、不完全齿轮移动导杆间歇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单侧停歇直线移动的机构有不完全齿轮齿条机构、行星内摆线间歇移动机构、槽轮-齿轮齿条机构、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单向间歇转动的机构有不完全齿轮机构、槽轮机构、圆柱凸轮分度机构、车间间歇转动机构、平面凸轮间歇机构、弧面凸轮分度机构、偏心轮分度定位机构、内啮合新轮间隙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双向摆动的机构有曲柄摇杆机构、摆动导杆机构、曲柄六杆机构、曲柄摇块机构、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双侧停歇摆动的机构有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双侧停歇的凸轮连杆机构、利用连杆轨迹实现停歇运动机构、曲线槽导杆机构、六杆两极限位置停歇摆动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单侧停歇摆动的机构有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输出摆杆有停歇的圆弧导路机构、曲线槽导杆机构等;将连续转动转换为实现预定轨迹的机构有连杆齿轮组合机构、联动凸轮机构、连
杆凸轮组合机构、铰链五杆机构、行星轮直线机构、两自由度机构等;将往复摆动转换为单向间歇转动的机构有棘轮机构、超越离合器机构等。

4、功能元的解法目录
为方便设计人员进行功能原理构思,可把有关的功能元按一定的分类原则用矩阵表示,形成解法目录。

例:实现具有急回运动特性的机构的解法目录为:
急回运动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
5、功能求解的步骤
功能求解可概括为三个基本步骤:
1)确定要设计产品的功能:根据设计对象的用途和要求,合理表述机构的功能目标或原理
例如设计密封盖的夹紧装置,如功能表述为“螺旋夹紧”、“机械夹紧”或“力夹紧”时,得到的思路会有所不同。

2)确定合适的技术原理:为实现功能目标而选择的技术原理,决定机械的总体、品质、性能和操作方法。

满足机械功能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技术原理,可得到合理的机构和机器方案。

3)分功能的细分和设计:设计时,要进行分功能的细分和设计,从而得出基本功能结构。

分功能细分和设计应注意:
(1)注意机械自身的特点。

(2)把复杂的运动规律(工艺动作)先进行分解再合成。

(3)确定运动方式时,要工作对象的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