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试验研究
再生混凝土抗冻融性能对比研究

2 试 验 概 况
21仪 器 设 备 .
本课题选取 了合肥市三处不同路段( 清溪路 、 长丰路 、 合作
化路) 的旧混凝土路面面板作 为研 究对象来生产 再生粗骨料 和
本试验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 ①快速冻融试 验设备装置 , 美国进 口 快速抗冻试验机 ; ②试件 盒 , 不锈钢 材质 , 面尺寸 为 10 mX10 m 净截 1m 1m ,
③动弹性模量测定仪 , 范围 10 z 2k z 共振 0 ~ 0H ; H ④台秤 , 量程大于 2k, 0g感量小 于 lk。 Og
22试件制备 .
华学院土木 工程 系副主任 , 究方向: 研 混凝 土基本理论 。
21 0 1年第 6期( 1 1期 ) 总 8
虽
安
徽
建
筑 表1
标准中规定 的快冻法或慢冻法测得 的混凝土能够经受的最大冻 融循环次数确定唧 慢冻和快冻法是 目前国际上同时存在的两种 。 混凝土抗冻性检测方法 。由于 匣冻法存在试验周期长 、 试验误差 大、 试验工作量较多 , 而快冻法在这些方面都优于慢冻法 , 因此 本次试验采用 T 5 5 0 5水泥混凝 土抗冻性试验方法 ( 0 6 -2 0 快冻
1 概
述
当前 , 国城市化更新 的速度不 断加 快 , 我 导致 大量的废弃 混凝土 随之产 生 , 据专家估计 , 国每年都要产 生 3 0 t4 0 t 我 0 0一 0 0 废弃混凝土【 如何有 效回收这些废弃物并加 以有效利用 , 1 】 。 日益 受到 国内外研究者 的关注 。最近 2 0年的资料显示 , 国、 美 日本 和欧洲等发达 国家对废弃水泥混凝土 的再 利用研究 , 主要集 中 在对再生骨料 和再生水泥混凝土 的基本性能的研究 。 这些 基本 性能包括物理性能 、 化学性能 、 力学性 能 、 结构性 能等 。研 究成 果表 明再生骨料既可用 于公路 的基层 混凝土 , 可用 于面层的 也 行 车道。 目前 , 国内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相继开展 了再生混凝 土的研究 , 包括长安大学在 内的国内高校开展 了再 生骨料用于
厦门将全面禁用黏土砖

电 力 出版 社 , 2 0 0 4 :9 4 —
99 .
[2 1
王
军强
,
生
混凝土
强度 和 耐久 性 能试
验 【J 】. 混
凝
土 ,200 7
(5 ) :5 3 —
IJ 1 a n d t h a w i n g o f r e c y c l e d a g g r e g a t e c o n c r e t e
A CI
.
M a t e ri a l s
J o u r n a l , 2 0 0 3 , 10 0
(3 ) :2 1 6 —
22 1 .
A
N EW B U IL D IN G M A T E R IA LS
陈 爱玖 , 等 :再 生 粗 骨料 混 凝 土 抗 冻耐 久 性 试 验 研 究
表 6) 。
表 6 极差分析
因素
A
B
(3 ) 掺加聚丙烯纤维可增强混凝土对冻融环境的应变能
力, 有效地抑制混凝土 的冻胀开裂。
C
(4 ) 饱和面干吸水增长率可从侧面反映混凝士经冻融循
环作用后密实度的变化情况 以及受冻融破坏的程度, 对再生
Ce m e n t a n d Co n c r e t e
.
R e s e a r c h ,20 04 ,
3 4 : 19 2 7 -
19 3 2 .
.
[ ]8
S a l e m R M , B u r d e t t e E J G k , a c s o n N R M i . e s s t a n c e t o f r e e z i n g
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

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马勇(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北京100040)摘要: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城市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大量的建筑垃圾随之产生。
很多建筑垃圾没经过有效处理直接进行露天堆放或者填埋,对水体、大气、土壤等产生较大污染,成为阻碍城市发展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将建筑垃圾中的废弃混凝土破碎后重新加工成粗骨料来取代天然粗骨料、按照相应配合比制成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应用于建筑工程中,能够大大节约自然资源,并且可以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但是再生粗骨料的质量具有随机性以及地区差异性,为确保所得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质量,需对其进行试验分析。
阐述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试验内容,可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试验中图分类号:TU5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61X(2020)05-0110-04 DOI:10.19550/j.issn.1672-061x.2020.05.1100引言目前,建筑垃圾已成为城市垃圾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以上。
对于如此大量建筑垃圾,如果不进行及时回收利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会造成较严重的资源浪费。
相关人员开展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方面的研究[1-5],特别是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建筑垃圾中的废弃物在经过必要的分拣、筛除、粉碎之后绝大多数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进行使用。
以现浇结构建筑垃圾作为骨原料进行相应的试验分析,期望能够为建筑垃圾再生粗骨料制备混凝土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1原材料试验1.1骨料级配建筑垃圾存在大量钢筋、混凝土、砖瓦等材料,先对这些物质实施分拣、破碎以及筛分。
通过分拣将建筑垃圾钢筋分离,通过破碎将较大混凝土垃圾分解成为小块,之后对其实施筛分[6]。
对建筑垃圾人工分拣后,利用小型破碎机进行垃圾破碎以及筛分,以《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为标准,明确普通小型砌块混凝土骨料颗粒级配情况(见表1)。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标准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标准一、前言再生骨料混凝土作为一种环保材料,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然而,其抗冻性能是使用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抗冻性能角度出发,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相关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标准1. 抗冻循环试验标准抗冻循环试验是评价混凝土抗冻性的一种常用方法。
根据《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循环试验应符合以下标准:(1) 试件制备:试件应制备为直径为100mm,高度为200mm的圆柱体,制备过程应满足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试件制备标准》要求。
(2) 试验条件:试验应在室内进行,试件应经过28d养护后放入-15℃的冰箱内,保持12h后取出,放置于室温下4h。
(3) 试验方法:将试件放入-15℃的冰箱内保持6h,取出后放置于室温下2h,然后将试件放入20℃的恒温房内保持18h。
如此循环,直至试件破坏或达到指定循环次数为止。
(4) 试验结果处理:试验结束后需要记录试件破坏次数和破坏形态,计算试件的抗冻性能等级。
2. 抗冻性能等级标准抗冻性能等级是评价混凝土抗冻性的一种指标。
根据《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等级应符合以下标准:(1) 抗冻等级分为F50、F100、F150和F200四个等级,其中F50为最低等级,F200为最高等级。
(2) 抗冻等级的判定依据是试件经过试验后的破坏次数。
F50等级的试件破坏次数应大于等于50次,F100等级的试件破坏次数应大于等于100次,F150等级的试件破坏次数应大于等于150次,F200等级的试件破坏次数应大于等于200次。
3. 抗冻深度标准抗冻深度是评价混凝土抗冻性的一种指标。
根据《混凝土抗冻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深度应符合以下标准:(1) 抗冻深度分为D50、D100、D150和D200四个等级,其中D50为最低等级,D200为最高等级。
再生混凝土的力学及抗冻性能研究

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混凝土作为建筑结构的基础材料,其用量急剧上涨。
据统计,仅2020年我国商品混凝土用量已超20亿m3,这意味着同样消耗了大量的砂石和水泥等原材料。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对这些资源的需求仍然在不断增大,进一步加剧了砂石的供应不足。
仅2019年,我国砂石紧缺约170亿吨[1-2]。
此外,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燃料燃烧和石灰石煅烧分解会排放大量的CO2,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18年全球CO2排放总量已达331亿吨,其中水泥行业排放的CO2总量占了7%。
如果不控制CO2气体的排放量,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会在2012年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1.4~5.8℃。
与此同时,近些年我国每年产生了数以亿吨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粗犷的堆放在道路两旁,主要用于路基回填、填充材料,简单粗放,实质上是一种资源浪费,其有效利用率不足5%。
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还极大的浪费了资源,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导致土壤、水质劣化[3-4]。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再生骨料不同取代率对混凝土中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累积损伤劣化模型,此外,采用压汞法探究了再生粗骨料不同取代率对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为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1、试验部分1.1 原材料水泥:某厂生产的P·O 42.5水泥。
细骨料:天然河砂,其细度模数2.7,表观密度2450kg/m3,堆积密度1620kg/m3。
粗骨料:某桥梁破碎后通过筛分得到的粒径5~20mm 骨料,且破碎前原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天然粗骨料为石灰石;再生粗骨料与天然粗骨料均为连续级配,其物理性能见表1。
减水剂: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其含固量35%,为保证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在150mm左右,要控制减水剂掺量。
表 1 粗骨料的物理性能1.2 试验方案按照JGJ/T 240—2011《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系统研究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灰比对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的影响。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的

03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的研究 方法
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在不同 环境条件下的抗冻性能,以评估其在 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潜力。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在模拟实际环境条件下,对试样进行 快速冻融试验、慢速冻融试验、抗折 强度和抗压强度等试验,以测定其抗 冻性能。
在建筑结构中,再生骨料混凝 土可用于基础垫层、楼板、墙
体等部位。
在道路工程中,再生骨料混凝 土可用于基层、底基层和面层 等。
在桥梁工程中,再生骨料混凝 土可用于桥面铺装、桥墩护岸 等部位。
02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的重要 性
抗冻性的定义
01
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经过多次冻 融循环后,保持其原有性能和外 观的能力。
养护条件
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对其抗冻性也有 影响,适当的养护条件可以减少混 凝土内部的孔隙率,提高其密实度 ,从而提高其抗冻性。
提高抗冻性的必要性
提高抗冻性可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节约维护成 本。
抗冻性差的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后容易出现开裂、剥落等现象,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 耐久性。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特性
再生骨料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压 强度和抗折强度,其力学性能与
普通混凝土相似。
由于再生骨料的多孔性,再生骨 料混凝土的干缩率较大,容易出
现裂缝。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较好, 再生骨料混凝土主要用于建筑 、道路、桥梁等工程中,替代
部分天然骨料。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的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再生骨料混凝土概述 •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冻性的重要
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试验研究Ⅰ.再生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

⑥
20 Si eh E g g 06 c.T c. nn .
再 生 混凝 土 耐久 性 的 试 验 研 究
I 再生混凝土的冻融循环试验 .
崔正龙 大芳贺羲喜 北迁政 文 田 中礼 治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阜新 130 20 0;
东北工业大学建筑学科 , 日本 , 台 9 2 57;宫城 县农 业 短 期大 学 农 业 土 木 科 , 仙 887 日本 , 台 ,80 1 ) 仙 92 2 5
t) o 以及 质 量 损 失 率 。 当试 件 的 相 对 动 弹 性 系 数 r 低 于 6 % 时 , 终 止 试 验 , 件 的冻 融 循 环 次 数 0 即 试 原 则 上 不 低 于 3 0次 。 0
1 2 试 件 的形状 、 寸 . 尺
试件 为 尺 寸 10 mm ×10 m ×4 0 m 的 长 0 0 m 0 m
\
啬 l }
圈 捶
r
/ %
坍 落度 空气量 砂率 混凝 土配合 比/ k I。) ( g・l l
方体 , 详细 见 图 1 试 件 共制 成 1 , 2组 , 生} 土 再 昆凝 试 件 6组 , 比用 的普通 混凝 土试 件 6组 。 对
础性试验研究 , 讨再生混凝土实 际应用 的可能性。 探
1 试验概况
1 1 试 验方 法 .
圈■[ ]
.
u u
~—_ _ J
图 1试 件的形状 , 尺寸 ( m) m
建筑物 的 改 建 、 体 拆 除 时 产 生 。据 专 家 估 计 , 解 我
国每 年都 要产 生 ( 0 40 0 万 t 30 0~ 0 ) 废弃 混凝 土 , 随着 国民经 济 的 日益发展 ,废弃 混 凝 土 的处 理 已经 成 了很 大 的负担 。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南昌大学--全面的耐久性理论!!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南昌大学--全面的耐久性理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南昌大学--全面的耐久性理论!!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姓名:毛添钿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结构工程指导教师:熊进刚20091230摘要摘要再生混凝土技术可实现废弃混凝土资源循环利用,体现了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能够从长远解决混凝土废弃物的处理问题。
所谓再生混凝土就是指将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分级、清洗后全部或部分替代天然骨料,并按一定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
再生混凝土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发展绿色生态混凝土的重要举措之一。
鉴于再生混凝土的特殊性,其耐久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再生混凝土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目前对再生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大多只涉及到耐久性罩的单个因素,综合系统全面的耐久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较少,并且多因素条件下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试验研究基本处于空白,这样———————————————————————————————————————————————使得对再生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估带有片面性。
因此有必要对再生混凝土的耐久行为与特性进行较全面的试验研究,为建立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评估体系提供可用的试验依据。
参照己取得的再生混凝士研究成果,钭‘对性地选择以下两种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结构性能较好,适合在工程实际中运用的再生混凝十作为研究对象: ,(,,,的再生粗骨料替代天然碎石配置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在,基础上采用,,,粉煤灰外掺法配置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本文主要参照《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试验方法》(,,,,,(,,)对再生混凝土进行了碳化、循环冻融、抗渗和复合凶素下的耐久性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替代率,,,再生混凝土碳化速度与普通混凝土相当,碳化深度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普通混凝土碳化深度实用计算模型同样适用于再生混凝土的碳化深度的预测。
,(替代率为,,,的再生混凝土抗冻性能略差于基体混凝土,但是都能满足抗冻性能指标,,,和,,,要求,适当减小配合比可以获得与普通混凝土抗冻性相当的再生混凝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再生粗骨料取代部分天然骨料 ; 粉煤灰、 矿粉和硅灰等矿物掺和料取代部分水泥 , 分析其对高性能再生
混 凝 土抗 冻性 的影 响 .
1 试 验 原 材 料
水泥 : 三菱 水 泥厂 生 产 的 PⅡ5. 酸盐 水泥 . 25硅
普通 矿粉 : 9 级 矿粉 . ¥5
超 细矿粉 : 南钢 铁 厂生 产 的粒径 D 7 6 m 的超 细矿 粉 . 济 9- 粉煤 灰 : 岛 四方 电厂生 产 的 Ⅱ级 灰. 青 硅灰 : 河南 巩 义生 产 的微硅 粉 SO > 9 . i 5
Ab ta t Th e e r h a d a p ia in o ey ld c n r t r fg e tsg iia c o n i sr c : er s a c n p l t fr c ce o c ee a eo r a infc n ef re v— c o r n n a r tcin a d isd r bl y i n i p ra ti d x o r d c in a d a p ia in o me tlp o e t n t u a i t sa m o tn n e fp o u t n p l t . o i o c o Th n l e c so h e lc m e tr t fr c ce o r e a g e ae ei f n e ft e r p a e n a eo e y ld c a s g r g t ,mi e a d x u e a d u n r 1a mi t r n o h rf co so h r s eitn eo e y ldc n r t r t de nt i p p r t e a t r n t efo tr ssa c fr c ce o c e ea esu id i h s a e .Th x e— ee p r
冯 嘉h 李 义h , , 秋 一 宋 菁 , 张
2 济南中建建筑设计 院有 限公司 , . 济南 2 00 ) 5 1 1
健
(. 1青岛理工大学 a .土木工程学 院;b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岛 2 6 3 . 青 603
摘
要: 再生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 耐久性则是影响生产应用的重要指标. 其 重点
一
[ —] zs
.
因此 , 生骨 料混 凝 土 的抗 冻 融性 直接 关 系到结 构 的安 全 和混凝 土工 程应 用 的耐久 性 . 再 之前 大 部分
的研究都是以强度为主要研究对象[ , 4 研究表明: ] 再生骨料通过强化整形以及掺加矿物掺和料 , 配制的混
凝 土 工作 性 、 强度 已经 接 近天 然骨 料混 凝 土. 由于再 生粗 骨料 含 硬化 水泥 浆 、 骨料微 裂缝 较 多 , 致 吸水率 导 增 加 , 天然 骨料 相 比 , 耐久 性不 高 [. 者 主要对 再 生粗 骨料 高性 能混 凝土 的抗 冻性 进行 研究 , 验采 与 其 5笔 ] 试
2 试 验 方 法 及 方 案
本试 验 按《 通 混 凝 土 长 期 性 能 和 普
耐久 性 能 试 验 方 法 》 D ]1 ( B 4一 S — 6 20 ) ] 0 5 [ 中抗 冻 性能 试验 的快 冻法 进 行 . 每5 0个循 环 测 一 次 混 凝 土 试 块 的质 量 和横 向基 频 , 据 混 凝 土 试 件 质 量 损 失 根
i n a e u t h w h t t e ma s l s a e o e y l d c a s g r g t o c e e me t h me t l s l s o t a h s o s r t fr c ce o r e a g e a e c n r t e s t e r s e p rm e t lr q ie e tb a d i d s e d l n i h n r a e o h e lc m e t x e i n a e u r m n y 5 n t e c n s a o g w t t e i c e s ft e r p a e n h
表 1 胶 凝 材 料 体 系和 再 生 骨料 配合 比 k/ 3 gm
和相 对动 弹模 量 变化值 及 强度 下 降值来 衡 量 混凝 土抗 冻性 能 . 分 别 测试 再生 粗 骨料 取代率 和 普通 矿粉、 粉煤 灰 、 细矿粉 和 硅灰单 掺 或 复 超 掺 等 6种 不 同胶凝 材料 体 系对 混凝 土抗
Co r e Ag r g t n r t a s g e a e Co c e e
FENG ih, u y 一 , ONG i g Ja LIQi— i S Jn I ZHANG in Ja
( . . c o l fCii E gn eig . h o fEn io me tla d Mu iia gn eig, n d oTeh oo ia 1 a S h o vl n ie r b S o lo vr n na n ncp l o n c En ie rn Qig a c n lgc l Unv ri Qig a 6 0 3 C ia . c cJn n Arhtcu eDe in I si t o Lt.,ia 5 1 1 Ch n ) iest y, n d o2 6 3 , h n 2 Cs e ia c i tr sg n t u eC ., d Jn n 2 0 0 , ia e t
研究 了再生粗骨料取代量 、 矿物掺和料等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 的影响. 结果 表明 :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的质 量损失率均满足 5 的试验要求 , 质量损失 率随着再生骨 料取代 率的增加 而下 降 ; 生粗骨料 混凝土 的相 且 再 对动弹模量低于天然骨料混凝土 , 达到 了冻融循环抵抗性指标 , 足抗 冻性 要求 ; 满 掺普通矿粉 的再生混凝 土比 掺粉煤灰 的再生混凝土抗冻性好 ; 硅灰对提高再生混凝土 ( 粉煤 灰) 掺 的抗冻性有 明显作用. 关键词 : 生粗 骨料 ; 再 矿物掺 和料 ; 抗冻性
g t o c e e i i f ro o t a f t e n t r la g e a e c n r t ,b t i r a h s t e fe z — a e c n r t s n e i r t h t o h a u a g r g t o c e e u t e c e h r e e
3 试 验 结 果 及 分 析
由于混 凝 土 的抗冻 性 和力 学性 能有
一
定 的关 系 , 了更 全 面 考 察 再 生 骨料 为
t a n ic lt nn r a dm e t r s e it n er q ie e t .Th r s e itn eo h h wig cru a i o m n esfo tr ssa c e urm n s o efo tr ssa c ft e r c ce g r g t o ce ewih mi ea o e etrt a h to h e y ld a g e ae e y ld a g e aec n r t t n r l wd ri b te h n t a ft er c ce g r g t p s c n r t t l s . Th ic n a h c n e h n et e fo tr ssa c ft e r c ce o — o c e ewih fy a h esl o s a n a c h r s e it n e o h e y ld c n i
r t ft er c ce ie a g e a e Th eaie d n mi o uu fr c ce o r ea g e a eo h e y ld f g r g t . n e r lt y a cm d l so e y ld c a s g r — v
c ee( t l s )sg i c n l. rt wi fy a h in f a ty h i
Ke r s e y ld c a s g r g t ;m ie a d it r ;fo tr ssa c ywo d :r c ce o re a g e a e n r l m x u e r s e it n e a
中 图分 类 号 : U5 8 T 2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4 O (O 1O 一 O 4 一 O 1 7— 6 2 2 1 )4 O4 5
Ex e i e a t d n t e Fr s ss a c f Re y l d p r m nt lS u y o h o t Re it n e o c c e
冻 性 的影 响. 验 所 采 用 的胶 凝 材 料 总 试 量 均 为 4 0k / , 率为 4 , 水剂 8 g m。 砂 O 减 为 1 2 . 生 粗 骨 料 取 代 量分 别 为 0 . 再 , 4 ,0 和 1 0 ; 凝 材 料体 系分 别 0 7 0 胶
用 8 超 细 矿粉 和硅 灰取 代 等 量 的 普通 矿 粉 或粉煤 灰 , 具体 配 比见 表 1 .
第3 2卷第 4期
V0I 2No 4 2 1 I3 . 0 1
青 岛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J u a o n d oTe h oo ia Unv ri om l f Qig a c n lgc l iest y
再 生 粗 骨 料 混 凝 土 抗 冻 性 试 验 研 究
收 稿 日期 :O OO —4 Z l—11 基 金项 目: 国家 “ 一 五 ” 技 支 撑 计 划 重 点课 题 资 助项 目(0 6 A]2 O O ) 十 科 2 0 B 『 B 5 4 O 作者简介 : 嘉 (9 5 )男 , 冯 18 一 , 山东青 岛人. 硕士 , 研究方 向为结构工程. - i fn j 18 @y h o tm. Ema :egi 9 5 a o .o l a *通讯作者 ( orso dn uh r : C rep n iga to 李秋 义, , J 男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i ly x @ 13 cm. E ma 等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试验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