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作文教学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要两手抓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要两手抓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要两手抓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要求是: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低年级的写话明显降低了难度,强调了学生写话的兴趣和个性化的感悟体验,这与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是相吻合的。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语文课程标准》对低段写话中语言本体方面的要求采取了模糊处理的策略,除了运用词语、学习使用标点符号外,对诸如语句完整、通顺、连贯等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均未明确提及,这就给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具体操作上带来一定的困惑,如处理不好,很可能给高段的习作教学留下隐患。
事实上,小学作文教学长期存在个两难问题:在语言表达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强调兴趣,降低语言表达的质量要求,又会影响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低段随意写话中形成的不良言语习惯很可能制约后续的写作教学。
综合考虑小学作文教学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低段写话教学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既要用宽容和欣赏的心态评价学生写话的内容,珍视童真童趣,又要用发展和关怀的价值观重视学生写话中的语言质量问题,打好语言文字基本功。
前者,在新课程理念呼唤下已引起广泛的重视。
本文主要就尚待重视的后者作一粗浅探索。
一、低段写话教学的目标功能定位问题低段写话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开展低段写话教学必须首先弄清的一个基本问题。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领域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共识:作文教学(包括写话)就是为了使学生完成一篇篇作文,即以成段成篇的作文成品为终极目标,而对作文成品的评价,又主要看其思想内容是否新颖、独特,构思是否完整、巧妙,至于语言文字方面,则属于可以技术处理的范畴。
小学低年段看图说话写话教学计划

小学低年段看图说话写话教学计划小学低年段看图说话写话教学计划小学低年段说话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要求是: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已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已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新课标强调了注重学生写话的兴趣和个性化的感悟体验。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激发兴趣是关键,用直观的画面来激发学生的说话写话兴趣,也是激趣的一种手段。
看图说话写话画面生动形象,学生能言之有物。
为了发展学生的言语和思维,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写话上,试拟定以下计划:一、充分调动学生说写的兴趣。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有了说的欲望,也就自然地能够唤起学生写话的兴致来。
学生愿意并敢于说话了,可以训练说完整话,力求完整、通顺。
其次给孩子一些词语,鼓励学生用到句子中,使句子变得生动一些,同时注意观察方法的渗透和指导。
1、一年级能就画面简单的描述这件事,教会学生看主要的内容,说写主要内容。
力争达到由写一句话到写几话,使句子由完整变得具体。
2、二年级能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根据事物之间联系,展开想象和联想。
由写几句话到一段话,为求生动具体。
通过观察图画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现计划从:㈠训练状物性的说写【①形状、色彩、尽收眼睛②蔬菜、水果、尽收口中】㈡训练记事性的说写【风声、雨声,尽收耳中】㈢训练写景性的说写【花香、食香、尽收鼻中】二、尽量活化图片,采用多种趣味性活动。
学生能亲临的让学生演一演,做一做,来提高他们的说写兴趣。
三、走进生活,观察生活。
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说写生活中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触到的等训练,也可以进行仿写训练,写自已最高兴的事或最喜欢的人。
四、注重表扬,发现闪光点。
以多鼓励为主,让他们尝到说话、写话的甜头,从而喜欢表达,乐于写作,做到写好。
总之,一二年级说话、写话训练任重而道远,多多教他们方法,给孩子一片五彩的天空,他们一定会像小鸟一样展翅翱翔,一定会用五光十色的笔来描绘美好的生活。
全语文理念下小学低段习作教学的思考

拘 无 束 的环 境 下 学 习 阅读 、 作 、 言 理 论 认 为 ,语 言 是 一 个 不 可 分 割 面 的研 究 , 合 各 种 观 点 , 致 有 以 写 说 综 大
话 和 聆 听 。 其 功 能 相 当 于 语 言 学 研 的 整 体 ,语 文 教 学 范 畴 也 有 一 个 整 下 比较 一 致 的 看 法 和 观 点 : 究 中 的“ 言 习 得 ”一 种 是 分 项训 体 。 幼儿 在家 中学 习语言 , 是从 语 ; 如 不 1语 言 不 应 机 械 地 划 分 成 内容 . 练 的教 学 途 径 ,学 校 的语 文 教 学 就 零 碎 的 片 断 开 始 的 ,而 是 从 听 懂 父 和 技 巧 ,学 生 只 有 在 有 意 义 的 真 实 是 典 型 的 “ 言 学 得 ” 强 调 的 是 循 母 用 完 整 的 句 子 传 递 完 整 的 意 思 开 生 活 情 境 中使 用 语 言 ,才 能 学 会 语 语 ,
习 写 段 落 ,高 年 级 开 始 进 入 篇 章 的 己 的 意 思 。 虽 然 幼 儿 只 能 用 简 单 的
2语 言 学 习 不 应 该 割 裂 成 部 分 .
写 作 学 习 。 教 学 程 序 也 是 教 师 指 导 词 句 表 达 ,但 却 在 传 达 着 一 个 整 体 或 片 断 ,孤 立 地 学 习语 言 的 每 个 单 学 生 写 , 师 批 阅 后 , 生 再 誊 清 作 的 意 念 。 观 事 实 也 证 实 , 乎 所 有 项 知 识 和 技 能 是 没 有 意 义 的 。必 须 教 学 客 几 文 。 这 样 的 教 学 规 范 使 学 生 始 终 处 的 儿 童 ,在 上 学 前 没 有 经 过 正 式 的 在 有 意 义 的 整 体 中 学 习 每 个 单 项 , 于 被 动 的地 位 , 际 效 果 不 理 想 。 教 学 ,都 能 在 很 短 的 时 间 内 学 会 流 这 样 的 学 习 才 有 趣 味 性 和 自然 性 , 实 本
低段写话教学“先说后写”模式的思考

低段写话教学“先说后写”模式的思考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写话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也变得愈发凸显。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写话教学更是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针对低段写话教学,提出了“先说后写”这一教学模式。
本文将对此教学模式进行思考探讨,分析其优势和适用性,探究如何更好地落实这一教学模式。
我们来思考“先说后写”这一教学模式所具有的优势。
这一模式首先强调了口头表达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口语表达对于日常交流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先说后写”,学生可以在口头交流中培养思维能力,提升表达能力。
“先说后写”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口头讨论的方式,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学会总结归纳,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先说后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口语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共同协作,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作文,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我们来探讨“先说后写”模式的适用性。
这一模式适用于低年级的学生。
在低年级,学生大多处于语文知识的起步阶段,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文字写作也处于初级阶段。
通过“先说后写”这一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口语表达天赋,为他们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一模式也适用于素质教育的背景。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而“先说后写”模式正是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我们来探讨如何更好地落实“先说后写”这一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在实施“先说后写”模式的过程中,课堂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宽松、自由、鼓励表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口语交流。
老师应该注重引导与激发。
在学生进行口语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表达,避免文字叙述的片面和单一,同时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讨论。
老师还应该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
在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让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确保口语表达的规范和准确。
小学低段作文教学路径探究

么? ……只 要是 学生感兴 趣 的事 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就 要抓住机 会 ,及 时 让他们 写下来 。这样 的写作会 让他们 收获成功 和喜悦 ,感
受写作的乐趣。
、
广 播等方 式展 示学生 的 习作 ,让学 生在这 种有着 诗意般 的 文 化环境 下 ,保持一 种积极 心理状 态 ,学生 习作兴趣就 会 越来越 浓厚。
口探 索者 口
小学低段作 文教 学路径探 究
重庆市巫溪县城厢小学 卢训岚
低年 级作 文教学 一直 困扰着语 文教师 。体现在 :有些 教 师一 贯追 求精彩 ,导致 学生 写出 的作 文干 篇一律 ,没有 学生 的个 性 ;有 的学生七 拼八凑 杜撰 作文 ;有的学 生空洞 无物 、无病 呻吟 ;有的学 生根本 不能 动笔 ……学生 习作是 在一 种被动 痛苦 的状态 下 当作 一种任 务来完 成 的。究其原 因是教 师没 有找 到合适 的方式 传递 自己 的教 育理 想 ,没有 找到 让学 生通 向习作幸 福的路 径 。笔者 认为 要培养 学生 习 作 的积极 心理 ,按 照 “ 培 养 习作积极 心理—— 教给 习作技 巧 与方法—— 享受 习作 成功人 幸福感 ”的路 径 引导 学生 习 作 ,这样的作文教学 才是 有效 的、高效的。 培育学 生写作 的积极 心理 .让 学生对 写作 产生浓 厚的兴趣 小 学低年 级 的学生 ,对 一切事 物和事 情都 充满好奇 , 对一 切都 充满着 期待 。尤其期 待教师 的表 扬和鼓 励。为师 者要 不吝啬 对学 生青涩 的词句 和不着边 际 的胡思乱 想给予 充 分的鼓 励和欣 赏 。让 学生们 感受 到 自己的成功 ,产生 表 达 和表现 的欲望 ,学生 就会在 一种积 极 的心 理下产 生浓 厚 的兴趣 。下面便是笔 者在 教学实践中总结的一些方法 。 1 . 表 扬激趣 法。每个 人都是 希望得 到表 扬的 ,小学 生 更希 望得 到教师 的表 扬。如果 您对 刚开始 写话 的低 年级 学 生 的 作文 进 行 表 扬 ,学 生 习 作初 始 状态 的 心理 就 是 积 极 的 ,这样他 们一 定会愿意写。 2 . 欣 赏激趣 法 。学 生写 出的文章 ,不管 是什 么样 的 , 都是 他 内心的 想法 ,教 师要从 多方面 进行评 价欣 赏 ,让 学 生 感受到 自己 写得文 章多 么的吸 引教师 ,学生在 教师持 续 的鼓励下 积极 心理渐 渐形成 ,愿意 把 自己的才华 展示给 教 师欣赏 。 3 . 展 示激趣 法 。我 们可 以利用 朗读其作 品 、办墙报 、
基于学情依托练笔放飞灵性——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问 , 来 他 们 不 久前 在 父 母 的 陪 同 下 去 公 园 玩 , 到 原 看
了各 式 各 样 的风 筝 。看 到 他们 那 兴 奋 的 样 子 , 也 不 禁 我 被 感 染 了 。 在学 生 有 声 有 色 的描 绘 下 , 把 其 中 一 个 学 我
一
、
积累 中练笔 。 实 写话基础 夯
如执教《 浅水洼的小鱼》 人教版 第三册 )为了让学 ( ,
生 亲 身体 验 小 男 孩 救 助 小鱼 时的 那 份 执 著 , 师 设 计 了 教 这 样 一个 小环 节 : 学 生 模 仿 文 中 的小 男 孩 弯 腰 , 鱼 , 让 捡 挺 直 身 子 , 力 扔 。 ~ 次 、 次 、 次 … …一 分 钟 、 用 两 三 两分
生 的 话 记 了下 来 , 贴 在 教 室 的墙 上 。那 位 被记 录 口 语 并
的 学 生 很兴 奋 ,大 声 地读 着 贴 在 墙 上 的 口语 记 录 稿 , 同 时 自豪 地 说 :这 是我 说 的 话 , 是 我 说 的话 。 ” “ 这
游 离 于 学生 精 神 世 界 之 外 的异 客 , 而是 深 深 地 嵌 入 了 学
年级 起 步 写话 教 学 中 , 弃 写 整 段整 篇 “ 扬 作文 成 品 ” 思 的 维 定 式 , 用 小 练 笔 的形 式 , 书 面 语 表 达 能 力 的 训 练 利 将
渗透 在 语 文教 学 过 程 中 ,使学 生 的 写 话 水平 稳 步 提 高 ,
顺 利 地 和 中 年级 的 语 文 写 作相 衔 接 。
习作 讲坛
基 于学 情 依 托 练 笔 放 飞灵 性
浅谈小学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指导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指导策略著名教授钱理群说:“语文课应是一种精神漫游,应该是好玩的,有趣的。
现在的语文却变得很可怕,不怕作文的学生太少了。
”可见说起作文,孩子们都很头疼,甚至连才进入作文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都有“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的苦恼。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低段忽视作文的渗透教学,造成写作起步晚,没有做好低中段写作教学的衔接工作,一到中段就手忙脚乱,以致于到高段还是写不好作文。
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的特点。
提倡作文教学采用多说、多写、多练、多读的方法,做到低起点、早起步。
这样,可大大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对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好语文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小学低段语文作文起步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策略方法略谈几点自己认识。
一、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当下,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语文教师应朝着这两个方面投入精力,以达成教学目标。
1.是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写作的过程中,教师重点是对学生的写作潜力进行发掘并促进发展,为日后写作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目标是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激发兴趣,让他们愿意写,乐于用文字描述自己所感所思、所见所闻,通过合适的语言文字表达。
2.是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写作的基础知识,以避免在写作文时出现啰唆重复、语言不通等现象。
与此同时,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必须一并进行,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记录读书笔记逐步提高文字写作能力。
二、小学低段语文作文起步教学策略方法(一)指导学生多说要培养学生写的能力,首先要强调说的能力,这是写话的基础,有话可说,才有话可写,说得精彩。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会说的乐趣。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低段作文教学

摘要 : 文教 学的 困惑是人所共知的 , 作 如何提 高作 文教 学, 是每 个教授作 文的老 师的义务 。本 文从培养 素材积 累意识 、 养写话表达兴趣和注重激励评价功能三个方 面提 出了作 文教 学的感受 。希 望对低年级 学生的写作 有一 培
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 文教 学; 作 素材积 累意识 ; 写话表 达兴趣 ; 激励评价 中图 分 类 号 : 39 H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作文教学的困惑是人所共知 的。一提写作文 , 学生 是横眉冷对作文本 , 俯首苦思咬笔 头 ; 一提 上作文课 , 老 师则是个个 头疼 , 却又无可奈 何。而现代社会运用语言 的书 面 形 式 进行 交 流越 来 越 频 繁 。所 以顺 应 儿 童 心 理 , 开 拓 一 条作 文教 改 的新 路 , 成 为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界 瞩 目 已 的焦点。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 写话 的建议 是 : 写话有 对 兴趣。写 自己想说 的话 。写想象 中的事物 , 出 自己对 写 周围事物的认识 和感想 。如何 达到这个 目标 呢?从多年 的教学实践 我体会到抓住契机 , 重点 渗透 , 发兴趣 , 激 提 前起步 , 对培养低 年级 学生 写作很有现实意义 。 培 养 素 材 积 累 意 识 作 文过程涉及 到搜 集 、 贮存 、 工 、 加 处理 、 用 和传 利 递信息 的方方 面面 。信 息素质 的提 高十 分有 利于 学生 自觉寻求各种信 息 , 正确 吸收 、 利用 有益 于 自身成 长的 信息, 从而促 进 自身个性 的发 展。在小学低 段就培 养学 生的素材积 累意识 , 高学 生 的信 息 素质 , 提 能较 好地 为 学 生今后作文轻松越过素材积累关 打下基础 。
( ) 画 写 写 二 画
( ) 日常生 活 契 机 , 动 观察 进 行 渗 透 。 一 抓 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段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低段作文教学
[摘要]作文教学的困惑是人所共知的,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是每个教授作文的老师的义务。
本文从培养素材积累意识、培养写话表达兴趣和注重激励评价功能三个方面提出了作文教学的感受。
希望对低年级学生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作文教学;素材积累意识;写话表达兴趣;激励评价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的困惑是人所共知的。
一提写作文,学生是横眉冷对作文本,俯首苦思咬笔头;一提上作文课,老师则是个个头疼,却又无可奈何。
而现代社会运用语言的书面形式进行交流越来越频繁。
所以顺应儿童心理,开拓一条作文教改的新路,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界瞩目的焦点。
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写话的建议是:对写话有兴趣。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抓住契机,重点渗透,激发兴趣,提前起步,对培养低年级学生写作很有现实意义。
1.培养素材积累意识
作文过程涉及到搜集、贮存、加工、处理、利用和传递信息的方方面面。
信息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于学生自觉寻求各种信息,正确吸收、利用有益于自身成长的信息,从而促进自身个性的发展。
在小学低段就培养学生的素材积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能较好地为学生今后作文轻松越过素材积累关打下基础。
1.1抓日常生活契机,带动观察进行渗透。
低段学生缺乏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不会从生活中发现和积累素材。
多年来,我抓住日常生活契机,如,利用课前五分钟七嘴八舌,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听到或经历的新鲜事。
因为小学生大多喜欢争强好胜,希望自己所说的都是其他同学喜欢听的,自己能比其他同学说得好。
这很自然就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去捕捉和观察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的和有趣的事。
另外
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和学生聊天,暗示学生老师也喜欢听新鲜事。
这样在听和说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的条理性,启发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渐渐地,学生就能养成随机观察的习惯,提高发现和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头脑里的贮存也会越来越多。
1.2抓课外阅读契机,进行说写渗透。
小学生喜欢看一些儿童课外读物,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讲一讲书里有趣的小故事,再加上老师平时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讲的那些优美动听的故事,去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并且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诵、讲故事等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风采,进一步强化积累意识。
2.培养写话表达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
激发儿童写话兴趣依然要从生活实际出发。
2.1看看写写
多采的生活、奇妙的大自然常常令学生好奇、惊讶、兴奋,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写话兴趣。
如春天来了,我带学生到校园里找春天,回到教室,同学们情不自禁地把找到的春天告诉老师和小伙伴们:“小草长出来
了。
”“不,是春天太美了,小草探出了小脑袋。
”“还有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放了,树木长出新的枝叶,蝴蝶、蜜蜂、小鸟都飞来了。
”“小朋友们在欢快地做游戏”……“小朋友们眼里的春天好美啊,要是能……”“老师,我们能把这美丽的春天写下来。
”不言而喻,这次写话很成功。
教师可以把观察对象带进教室,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边观察边写话,也可在课堂上组织游戏或小竞赛,还可让家长带孩子到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让他们玩玩看看,在玩中体验,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写话。
2.2画画写写
画画是学生表现自我最好的形式之一,画画对学生来说有基础、有趣味,容易抓住特点。
选择有趣的一景一物,让学生涂涂画画,画好后再写出画的意思,用画画的乐趣消除写话的枯燥,长期的训练就能使画画与写话相得益彰,图文并茂。
比如,一节语文课上,我在黑板上画了好大的一个园子,然后说:“这是咱们晋城市将要开放的动物园,可动物园里该有些什么动物呢?小朋友们能用你的巧手画下来,再剪贴在动物园里吗?”小朋友们忙得不亦乐乎。
瞧,动物园里贴了“孔雀开屏”、“大象喝水”、“鹦鹉唱歌”、“猴子爬山”、“鸵鸟跳舞”……接着让他们说说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在干什么?然后引导学生给这段话加上开头(动物园里的动物真多呀)和结尾(这些动物真有趣,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最后让学生写一段话。
这些“绝妙的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洋溢着儿童纯真、质朴的天性。
那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观察所见,自己的生花妙笔,他们能不喜欢吗?
2.3演演写写
低年级教材中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颇有情趣。
有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参与形象的创造过程,进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起时,可趁势引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
如,学了《狼和小羊》,问:狼向小羊身上扑去,结果怎样呢?会有奇迹出现吗?然后让学生上台讲一讲,演一演。
说完、演完就进行写话训练。
这样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又能使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只要教师善于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情感,刺激欲望,学生就会有兴趣去尝试写。
2.4做做写写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文就是说话,也就是想心思。
”告诉学生作文和说话一样也是人们交往的一种手段,现代生活作文运用的空间相当大,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实用意识。
怎么做,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丰富生活,增长见识。
如,学生玩玩具时,喜欢拆一拆、拼一拼、装一装,就可把自己玩的过程写下来;学生上网查资料或和伙伴聊天,就可以把这个经过记下来;如,有一次一个男生面对踩扁的乒乓球束手无策,有人说用热水煮,我便
提议让大家亲手做做这个实验。
学生在动手中细观察,勤体验,写出了真情实感。
还有一名学生在《吹泡泡》中写到:“五颜六色的泡泡一个跟着一个活蹦乱跳地跑了出来,在阳光下飘呀,飘呀,有时像串串葡萄,有时像粒粒珍珠,还有时像一个个七彩的皮球。
它们飞上了天,好像要去找白云姐姐玩呢!”语言是多么生动有趣呀。
3.注重激励评价功能
学生在学会积累、表达的过程中,教师的激励评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性的批语,能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
以往的习作评语,教师偏重于方法、结构等,这样忽略了学生的个性。
个性得不到张扬,学生便成了套中人,即“千人一面”。
因此,我们要注重评语中的人文内涵,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中的“重内容,轻形式,淡化文体”的精神。
在作文教学中应给学生下肯定型批语、商量型批语、指导型批语、欣赏型批语和交流型批语,切记指责和笼统不清。
要使学生知道教师是怎样评价自己作文的,自己又该如何改进。
批语要使学生明理,为学生导行,教学生处事,长学生自信。
比如,我班张佳璇同学写作水平低,对习作总有畏难情绪。
我曾在一次习作的篇末评道:“张佳璇,老师相信凭着多读、多思、多记、多练,你的文章一定能成为最佳。
”而后又在“文、成、佳”下点了着重号,看着老师真诚的鼓励,她信心大增,后来习作慢慢地进步了。
总之,给孩子一盏灯,他们会给你一片光明
赞可夫说:“只有在儿童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我们只有不断学习,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在教学中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顺应儿童心理,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里,放飞想象,自由飞翔,放飞心灵,自由倾诉!。